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开放专科”药学专业药剂学(2)期末试题(7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215.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2127 座位■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一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剂学(2) 试题 2009年7月 题号 三 四 总 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固体分散体 2.口服缓释制剂 3.首过效应 4.生物利用度 5.微囊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填写下列物质在片剂生产中的用途 羧甲基淀粉钠 ,稀乙醇 ,微晶纤维素 ,交联聚维酮 ,微粉硅胶 2.栓剂常用的基质主要有两类,即 和 制 备方法有 和 3.按服分散系统气雾剂可分为 4,脂质体的膜材主要有 和 构成,其特点包括 、降低药物的毒性以及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等。 5.药物经过肾脏排泄的机制有 和 680

试卷代号:2127 座位号巨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剂学(2) 试题 2009年 7月 题 号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 3分。共 15分) 1.固体分散体 2.口服缓释制剂 3.首过效应 4.生物利用度 5.微囊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 (每空 1分.共 20分 ) 1.填写下列物质在片剂生产中的用途 梭甲基淀粉钠 ,稀乙醇 ,微晶纤维素 ,交联聚维酮 ,微粉硅胶 2.栓剂常用的基质主要有两类 ,即 和 制 备方法有 3.按照分散系统气雾剂可分为 4‘脂质体的膜材主要有 构成 ,其特点包括 、降低药物的毒性以及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等。 5.药物经过肾脏排泄 的机制有 680

得分 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片剂中加入硬脂酸镁过量会造成片剂的() A.粘冲 B.含量不均匀 C.松片 D.崩解迟缓 2.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作用的剂型是( A.咀嚼片 B.分散片 C.胶囊剂 D.舌下片 3.最适宜做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的填充剂是( A.淀粉 B.甘露醇 C.硫酸钙 D.硬脂酸镁 4.药典规定片重差异检查时,称取( )片求平均片重。 A.10片 B.15片 C.20片 D.25片 5.有关软膏剂中凡士林基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凡士林有黄、白两种,黄凡士林常用做眼膏剂的基质 B.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 C.适用于急性且有渗出液的伤患处 D.是液体烃类与固体烃类形成的混合物 6.在软膏剂中,用来改善凡士林吸水性的物质是( A.石蜡 B.羊毛脂 C.十八醇 D.硅酮 7.关于置换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体积与基质体积的比值 B.药物重量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C.栓剂基质重量与等体积药物重量的比值 D.药物重量与等体积栓剂基质重量的比值 681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片剂中加人硬脂酸镁过量会造成片剂的( ) A.粘冲 B.含量不均匀 C.松片 D.崩解迟缓 2.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作用的剂型是( ) A.咀嚼片 B.分散片 C.胶囊剂 D.舌下片 3.最适宜做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的填充剂是( ) A.淀粉 B.甘露醇 C.硫酸钙 D.硬脂酸镁 4.药典规定片重差异检查时,称取( )片求平均片重。 A. 10片 B. 15片 C. 20片 D. 25片 5.有关软膏剂 中凡士林基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凡士林有黄、白两种,黄凡士林常用做眼膏剂的基质 B.适用于遇水不稳定 的药物 ,如某些抗生素 C.适用于急性且有渗出液的伤患处 D.是液体烃类与固体烃类形成的混合物 6.在软膏剂中,用来改善凡士林吸水性的物质是( ) A.石蜡 B.羊毛脂 C.十八醇 D.硅酮 7.关于置换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药物体积与基质体积的比值 B.药物重量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C.栓剂基质重量与等体积药物重量的比值 D.药物重量与等体积栓剂基质重量的比值 681

8.对气雾剂的特点,错误的叙述是() A,速效与定位作用 B.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 C.外用时不接触患部,刺激性小 D.生产无须特殊设备,成本低 9.亲水性凝胶骨架片的材料为() A,巴西棕榈腊 B.蜡类 C.羟丙甲纤维素 D.脂肪 10.下列关于BCD包合物优点的错误表述是() A,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B.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C.使液态药物固态化 D.使药物具靶向性 11.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小肠 C.结肠 D.直肠 12.被动扩散的特点是() A.逆浓度梯度 B.需要消耗能量 C.不需要载体的参与 D.有竞争性和饱和性 13.欲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应采取的给药方式是() A.多次静脉注射给药 B.多次口服给药 C.静脉输注给药 D.首先静脉注射一个负荷剂量,然后再恒速静脉输注 14.测得某药的生物半衰期为3.0h,则它的消除速度常数为() A.1.5h-1 B.1.0h1 C.0.46h-1 D.0.23h1 15.体内药物按照一级速度过程进行消除,其特点是( ) A.消除速度为为定值,与血药浓度无关 B.消除速度常数为定值,与血药浓度无关 C.消除速度常数与给药剂量有关 D.消除速度常数不受肝肾功能改变的影响 682

8.对气雾剂的特点 ,错误的叙述是( ) A.速效与定位作用 B.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 C.外用时不接触患部,刺激性小 D.生产无须特殊设备,成本低 9.亲水性凝胶骨架片的材料为( ) A.巴西棕构腊 B.蜡类 C.经丙甲纤维素 D.脂肪 10.下列关于汗CD包合物优点的错误表述是( ) A.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B.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C.使液态药物固态化 D.使药物具靶向性 11.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胃 B.小肠 C.结肠 D.直肠 12.被动扩散 的特点是( ) A.逆浓度梯度 B.需要 消耗能量 C.不需要载体的参与 D.有竞争性和饱和性 13.欲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应采取的给药方式是( ) A.多次静脉注射给药 B.多次口服给药 C.静脉输注给药 D.首先静脉注射一个负荷剂量 ,然后再恒速静脉输 注 14.测得某药的生物半衰期为3. Oh,则它的消除速度常数为( ) A. l. 5h-1 B. 1. Oh-' C. 0. 46h-' D. 0. 23h-' 15.体内药物按照一级速度过程进行消除 ,其特点是( ) A.消除速度为为定值,与血药浓度无关 B.消除速度常数为定值,与血药浓度无关 C.消除速度常数与给药剂量有关 D.消除速度常数不受肝肾功能改变的影响 682

得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共35分) 1.利血平片为小剂量药物的片剂,请分析其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与注意事项。(15分) 利血平片 处方 每片用量 利血平 0.25mg 蓝淀粉 0.01g 糖粉 0.033g 糊精 0.022g 淀粉 0.05g 稀乙醇 适量 硬脂酸镁 适量 2.分析下列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14分) 乳剂型软膏基质 硬脂酸 12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35g 液体石蜡 60g 凡士林 10g 羊毛脂 50g 三乙醇胺 4g 羟苯乙酯 1.5g 甘油 50g 蒸馏水 适量 共制成 1000g 3.骨架型缓释片的类型有哪些?各自的释药特点是什么?(6分) 683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共 35分) 1.利血平片为小剂量药物的片剂,请分析其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与注意事项。(15分) 利血平片 处方 每片用量 利血平 0. 25mg 蓝淀粉 0. Olg 糖粉 0. 033g 糊精 0. 022g 淀粉 0. 05g 稀乙醇 适量 硬脂酸镁 适量 2.分析下列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14分) 乳剂型软膏基质 硬脂酸 120g 单硬脂酸甘油醋 35g 液体石蜡 60g 凡士林 log 羊毛脂 50g 三 乙醇胺 4g 经苯乙醋 1. 5g 甘油 50g 蒸馏水 适量 共制成 1000g 3.骨架型缓释片的类型有哪些?各 自的释药特点是什么?(6分) 683

试卷代号:21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剂学(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7月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是固体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载体(或基质)中形成的体系。 2.口服缓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其与相应的普 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或按2005年药典的定 义答。 3.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受到胃肠道中消化液的破坏及黏膜中酶及肝中药物代谢酶等的作 用而造成损失,称为首过效应。 4,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大循环(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5.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形成的 药库型微型胶囊,称为微囊。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崩解剂 润湿剂 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 崩解剂 助流剂 2.油脂性基质 水溶性基质 冷压法 热熔法 3.溶液型气雾剂 乳剂型气雾剂 混悬型气雾剂 4.磷脂 胆固醇 靶向性 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 缓释作用 5.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的分泌 三、单选题(30分,每小题2分) 1.D 2.D 3.B 4.C 5.C 6.B 7.D 8.D 9.C 10.D 11.B 12.C 13.D 14.D 15.B 684

试卷代号:21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剂学(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 7月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 3分,共 15分) 1.是固体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载体(或基质)中形成的体系。 2。口服缓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其与相应的普 通制剂比较,每 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 3-4次减少至 1-2次的制剂。或按 2005年药典的定 义答。 3.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受到胃肠道中消化液的破坏及豁膜中酶及肝中药物代谢酶等的作 用而造成损失,称为首过效应。 4.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人大循环(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 5.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 形成的 药库型微型胶囊,称为微囊。 二、填空题(20分,每空 1分) 1.崩解剂 润湿剂 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 崩解剂 助流剂 2.油脂性基质 水溶性基质 冷压法 热熔法 3.溶液型气雾剂 乳剂型气雾剂 混悬型气雾剂 4.磷脂 胆固醇 靶向性 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 缓释作用 5.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的分泌 三、单选题(30分,每小题 2分) 1. D 2. D 3. B 4. C 5. C 6. B 7. D 8. D 9. C 10. D 11. B 684 12. C 13. D 14. D 15. B

四、简答题(共35分)】 1.(共15分) 处方分析(7分):利血平为主药,蓝淀粉用于指示是否混合均匀,糖粉为填充剂,糊精为填 充剂,淀粉为崩解剂与填充剂,稀乙醇为润湿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制备(6分):取利血平与蓝淀粉、乳糖、糖粉、糊精、淀粉按等量递加法混合,过筛混合均 匀,加稀乙醇适量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干燥,干燥颗粒再过16目筛整粒。加硬脂酸镁,混 合后压片。 注意事项(2分):利血平片为小剂量药物片剂。由于主药含量小,片剂内含有大量的填充 剂。制备时,应特别注意均匀度问题,为此采用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 2.(共14分) 处方分析(9分):三乙醇胺与部分硬脂酸形成的有机胺皂为O/W型乳化剂。剩余的硬脂 酸为油相。单硬脂酸甘油酯能增加油相的吸水能力,在O/W型乳剂基质中作稳定剂。液体 石蜡和凡士林为调节基质稠度用。羊毛酯为增加基质的吸水量。甘油为保湿剂。羟苯乙酯为 防腐剂。蒸馏水为水相。 制法(5分):取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液体石蜡、凡士林和羊毛脂置容器内,在水浴上 加热融化至70℃~80℃为油相;另取三乙醇胺、羟苯乙酯、甘油和蒸馏水适量,加热至70℃~ 80℃为水相,水相慢慢倒人油相中,边加边搅拌,至乳化完全,放冷即得。 3.(共6分) 骨架型缓释片包括亲水凝胶骨架片、不溶性骨架片和溶蚀性骨架片三种类型。 (1)亲水性凝胶骨架片(2分):主要以高粘度纤维素类为主,与水接触形成粘稠性的凝胶 层,药物通过该层而扩散释放;药物释放速度主要由药物的水溶性、药物含量和凝胶层的溶蚀 速度所决定。亲水性凝胶骨架片最后可完全溶解,药物全部释放,故一般生物利用度较高。 (2)不溶性骨架片(2分):主要以不溶性塑料制成,影响释药速度的主要因素为药物的溶 解度、骨架的孔率、孔径和孔的弯曲程度。由于难溶性药物释放太慢,故水性药物较适于制备 这类片剂。药物释放完全后,骨架随粪便排除体外,在胃肠中不崩解。 (3)溶蚀性骨架片(2分):是用脂肪或蜡类物质为原料的制成的溶蚀性骨架片,通常无孔 隙或少孔隙,它在胃肠道的释放药物是外层表面的磨蚀一分散一溶出过程。 685

四、简答题(共35分) 1.(共 15分) 处方分析(7分):利血平为主药,蓝淀粉用于指示是否混合均匀,糖粉为填充剂,糊精为填 充剂,淀粉为崩解剂与填充剂,稀乙醇为润湿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制备(6分):取利血平与蓝淀粉、乳糖、糖粉、糊精、淀粉按等量递加法混合,过筛混合均 匀,加稀乙醇适量制软材,过 16目筛制粒,干燥,干燥颗粒再过 16目筛整粒。加硬脂酸镁,混 合后压片。 注意事项(2分):利血平片为小剂量药物片剂。由于主药含量小,片剂内含有大量的填充 剂。制备时,应特别注意均匀度问题,为此采用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 2.(共 14分) 处方分析(9分):三乙醇胺与部分硬脂酸形成的有机胺皂为O/W型乳化剂。剩余的硬脂 酸为油相。单硬脂酸甘油酷能增加油相的吸水能力,在 O/W 型乳剂基质中作稳定剂。液体 石蜡和凡士林为调节基质稠度用 。羊毛酷为增加基质的吸水量。甘油为保湿剂。经苯 乙醋为 防腐剂。蒸馏水为水相 。 制法(5分):取硬脂酸 、单硬脂酸甘油酷 、液体石蜡 、凡士林和羊毛脂置容器内,在水浴上 加热融化至 70`C-80℃为油相;另取三乙醇胺、经苯乙酷、甘油和蒸馏水适量,加热至 70℃一 80℃为水相,水相慢慢倒人油相中,边加边搅拌 ,至乳化完全,放冷即得。 3.(共 6分) 骨架型缓释片包括亲水凝胶骨架片、不溶性骨架片和溶蚀性骨架片三种类型。 (1)亲水性凝胶骨架片(2分):主要W高粘度纤维素类为主,与水接触形成粘稠性的凝胶 层,药物通过该层而扩散释放;药物释放速度主要由药物的水溶性、药物含量和凝胶层的溶蚀 速度所决定。亲水性凝胶骨架片最后可完全溶解,药物全部释放,故一般生物利用度较高。 (2)不溶性骨架片(2分):主要以不溶性塑料制成,影响释药速度的主要因素为药物的溶 解度、骨架的孔率、孔径和孔的弯曲程度。由于难溶性药物释放太慢,故水性药物较适于制备 这类片剂。药物释放完全后,骨架随粪便排除体外,在胃肠中不崩解。 (3)溶蚀性骨架片(2分):是用脂肪或蜡类物质为原料的制成的溶蚀性骨架片,通常无孔 隙或少孔隙,它在胃肠道的释放药物是外层表面的磨蚀一分散一溶出过程。 685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