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年10月28日
东南大学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 年 10 月 28 日
目 录 第一章发展环境. 1 第二章总体要求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发展原则 11 (三)发展目标 12 (四)发展思路 13 第三章培养一流领军人才 15 (一)强化落实思想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5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17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硕博培养质量. 19 (四)强化资源条件建设,创造一流教学资源.· 20 第四章筑就科技创新高地.... 22 (一)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基础科学研究......」 … 22 (二)服务国家战略,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23 (三)融入创新体系,加强重大平台建设.· 24 (四)加速成果转化,深化科研社会服务. 25 (五)优化顶层设计,创新科研体制机制.......· 27 第五章深化一流学科建设.............. 29 (一)主动适应需求,持续优化学科布局. 29 (二)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科水平... 30 1
1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环境 ..................................... 1 第二章 总体要求 .................................... 10 (一)指导思想 ........................................ 10 (二)发展原则 ........................................ 11 (三)发展目标 ........................................ 12 (四)发展思路 ........................................ 13 第三章 培养一流领军人才 ............................ 15 (一)强化落实思想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5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17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硕博培养质量............... 19 (四)强化资源条件建设,创造一流教学资源............... 20 第四章 筑就科技创新高地 ............................ 22 (一)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基础科学研究................... 22 (二)服务国家战略,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23 (三)融入创新体系,加强重大平台建设................... 24 (四)加速成果转化,深化科研社会服务................... 25 (五)优化顶层设计,创新科研体制机制................... 27 第五章 深化一流学科建设 ............................ 29 (一)主动适应需求,持续优化学科布局................... 29 (二)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科水平................... 30
(三)强化资源共享,聚力打造学科平台.… 31 (四)创新管理模式,激发学科内生动力.. 32 第六章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33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33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34 (三)创新人才发展模式,构筑一流人才高地.· 35 (四)完善专业支撑队伍,促进各类人才发展.… 37 第七章开拓国际合作新局面.... 39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合作层次水平.· 39 (二)加大高水平引智,扩大国际师资规模... 40 (三)拓宽交流渠道,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 41 (四)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42 第八章建设一流大学文化... 43 (一)建强哲学社会科学,夯实文化学术支撑… 43 (二)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坚守核心价值观念..44 (三)深化文化内涵建设,构建优良文化生态.… 44 (四)创新文化传播举措,提升东大国际影响.. 45 第九章推进治理现代化....。 47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完善学校治理.… 47 (二)健全校院二级管理,大力激发院系活力.…· 48 (三)调整学术权力架构,切实推进教授治学.. 48 (四)深化学校民主管理,推进共建共治共享..49 2
2 (三)强化资源共享,聚力打造学科平台................... 31 (四)创新管理模式,激发学科内生动力................... 32 第六章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 33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33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34 (三)创新人才发展模式,构筑一流人才高地............... 35 (四)完善专业支撑队伍,促进各类人才发展............... 37 第七章 开拓国际合作新局面 .......................... 39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合作层次水平................. 39 (二)加大高水平引智,扩大国际师资规模................. 40 (三)拓宽交流渠道,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 41 (四)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42 第八章 建设一流大学文化 ............................ 43 (一)建强哲学社会科学,夯实文化学术支撑............... 43 (二)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坚守核心价值观念............... 44 (三)深化文化内涵建设,构建优良文化生态............... 44 (四)创新文化传播举措,提升东大国际影响............... 45 第九章 推进治理现代化 .............................. 47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完善学校治理............... 47 (二)健全校院二级管理,大力激发院系活力............... 48 (三)调整学术权力架构,切实推进教授治学............... 48 (四)深化学校民主管理,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49
(五)推进依法办学治校,营造法治校园环境.· 49 第十章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51 (一)坚持精准帮扶,推进乡村振兴.… 51 (二)助力西部开发,支援对口高校.。 52 (三)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 52 (四)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终身学习 53 第十一章建设美丽和谐校园.…… 55 (一)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校园.。 55 (二)强化信息支撑,建设智慧校园.. 56 (三)统筹安全发展,建设平安校园....... 56 (四)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 57 第十二章优化发展支撑保障......… 59 (一)加大投入,完善基本办学条件.. 59 (二)统筹优化,增强资金管理能力 60 (三)创新理念,提升资产经营水平…… 60 (四)师生为本,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61 第十三章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62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62 (二)优化干部选用机制,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62 (三)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63 (四)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创新统战群团工作.· 63 (五)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营造优良办学生态.. 64 3
3 (五)推进依法办学治校,营造法治校园环境............... 49 第十章 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 51 (一)坚持精准帮扶,推进乡村振兴....................... 51 (二)助力西部开发,支援对口高校....................... 52 (三)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 52 (四)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终身学习..................... 53 第十一章 建设美丽和谐校园 .......................... 55 (一)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校园....................... 55 (二)强化信息支撑,建设智慧校园....................... 56 (三)统筹安全发展,建设平安校园....................... 56 (四)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 57 第十二章 优化发展支撑保障 .......................... 59 (一)加大投入,完善基本办学条件....................... 59 (二)统筹优化,增强资金管理能力....................... 60 (三)创新理念,提升资产经营水平....................... 60 (四)师生为本,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61 第十三章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62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62 (二)优化干部选用机制,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62 (三)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63 (四)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创新统战群团工作............... 63 (五)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营造优良办学生态............... 64
第十四章强化组织实施……… 66 (一)强化责任,全面统筹推进. 66 (二)强化保障,优化资源配置............·. 66 (三)强化监督,严格过程评估............ 67 (四)强化合力,共谋事业发展.… 67 4
4 第十四章 强化组织实施 .............................. 66 (一)强化责任,全面统筹推进........................... 66 (二)强化保障,优化资源配置........................... 66 (三)强化监督,严格过程评估........................... 67 (四)强化合力,共谋事业发展........................... 67
第一章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东南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守办人民 满意的高等教育、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初心使命, 秉承“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按照“瞄准 前沿、服务战略、师生为本、人才为先”的办学思路,围绕 “1一10一100”的东大梦愿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 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成绩突出,顺利 完成“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主要任务,形成了迈向中国特 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劲发展态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领军人才、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振兴我国高等教育和 提升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一领军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重塑领军 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推进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和研 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强化思想引领,推动“课程思政” 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制定《东南大学“十三五”本科 人才培养规划》,大力推进“三制五化”培养模式改革,优化 学科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入选全 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 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
1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东南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守办人民 满意的高等教育、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初心使命, 秉承“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按照“瞄准 前沿、服务战略、师生为本、人才为先”的办学思路,围绕 “1—10—100”的东大梦愿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 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成绩突出,顺利 完成“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主要任务,形成了迈向中国特 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劲发展态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领军人才、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振兴我国高等教育和 提升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领军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重塑领军 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推进 2020 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和研 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强化思想引领,推动“课程思政” 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制定《东南大学“十三五”本科 人才培养规划》,大力推进“三制五化”培养模式改革,优化 学科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入选全 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 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
设示范项目高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并列全国第三, 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创新实 践教育成效显著,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 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成绩位列全国前列,中国研究生 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队伍数量位列全国之首。连续七次获得 全国学生运动会校长杯突出贡献奖,连续九次获得全国运动 会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强化就业价值引领,本科深造率不断 提高,前往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人数持续提 升。一流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一一科学研究质量大幅提升。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 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强化原始创新、强化战略布局、 强化协同组织、强化制度保障,大力实施“原创能力提升计 划”,着力推进“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一体化 建设,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 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港珠澳大桥、 南极科考、南海造岛、AMS空间科学实验等国家重大战略领 域/工程和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中贡献东大智慧。牵头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100余项 和一批企业难题攻关项目,到款总经费达126.8亿元。在基 础理论、战略高技术、行业共性核心技术以及新兴尖端技术 等研究领域取得世界一流科研成果,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 励18项。获批教育部“移动信息通信与安全”前沿科学中 心,有效推进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国家集成电路 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应急重症医学中心
2 设示范项目高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9 项并列全国第三, 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创新实 践教育成效显著,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 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成绩位列全国前列,中国研究生 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队伍数量位列全国之首。连续七次获得 全国学生运动会校长杯突出贡献奖,连续九次获得全国运动 会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强化就业价值引领,本科深造率不断 提高,前往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人数持续提 升。一流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科学研究质量大幅提升。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 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强化原始创新、强化战略布局、 强化协同组织、强化制度保障,大力实施“原创能力提升计 划”,着力推进“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一体化 建设,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 第 5 代移动通信技术、500 米口径射电望远镜、港珠澳大桥、 南极科考、南海造岛、AMS 空间科学实验等国家重大战略领 域/工程和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中贡献东大智慧。牵头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 100 余项 和一批企业难题攻关项目,到款总经费达 126.8 亿元。在基 础理论、战略高技术、行业共性核心技术以及新兴尖端技术 等研究领域取得世界一流科研成果,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 励 18 项。获批教育部“移动信息通信与安全”前沿科学中 心,有效推进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国家集成电路 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应急重症医学中心
生物医学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研究院、微纳 系统国际创新中心、江苏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中华民族视觉 形象研究基地、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等平台基地,入选 “十三五”期间“国防科工局一教育部共建高校”。遴选并发 布东南大学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建设具有东大气象、国内 一流、有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共承担国家 社科基金158项,其中重大项目15项,入选哲学社会科学 国家级基地2个。召开全校科技工作会议,提出“科改八条” 工作任务。部分前沿交叉研究实现“引领”,基础科学研究实 现“赶超”,国防科技研究实现“跨越”,哲学社科研究实现 “特色”。 一一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大力实施“一流学科攀升 计划”,着力构建“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 科”的学科布局,促进新兴交又学科发展,提升学科建设内 涵。扎实推进“优势理科攀升计划”“精品文科攀升计划”“特 色医科攀升计划”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规划”,持续强化 学科内涵发展,15个一流学科(群)内涵发展不断深化、学 科水平大幅提升。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学科数5个,位居 全国第八。学校进入软科2020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1一150 位,3个学科进入软科2020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10位。ESI 整体排名342位,新增5个学科进入ESI前百分之一,进入 ESI前百分之一学科数达13个,其中工程学进入SI前万分 之一(位居全球第15位,国内仅9家高校拥有ESI前万分 之一学科),计算机科学进入前千分之一(位居全球第11位)。 3
3 生物医学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研究院、微纳 系统国际创新中心、江苏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中华民族视觉 形象研究基地、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等平台基地,入选 “十三五”期间“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遴选并发 布东南大学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建设具有东大气象、国内 一流、有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共承担国家 社科基金 158 项,其中重大项目 15 项,入选哲学社会科学 国家级基地 2 个。召开全校科技工作会议,提出“科改八条” 工作任务。部分前沿交叉研究实现“引领”,基础科学研究实 现“赶超”,国防科技研究实现“跨越”,哲学社科研究实现 “特色”。 ——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大力实施“一流学科攀升 计划”,着力构建“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 科”的学科布局,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提升学科建设内 涵。扎实推进“优势理科攀升计划”“精品文科攀升计划”“特 色医科攀升计划”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规划”,持续强化 学科内涵发展,15 个一流学科(群)内涵发展不断深化、学 科水平大幅提升。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A+学科数 5 个,位居 全国第八。学校进入软科 2020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101—150 位,3 个学科进入软科 2020 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 10 位。ESI 整体排名 342 位,新增 5 个学科进入 ESI 前百分之一,进入 ESI 前百分之一学科数达 13 个,其中工程学进入 ESI 前万分 之一(位居全球第 15 位,国内仅 9 家高校拥有 ESI 前万分 之一学科),计算机科学进入前千分之一(位居全球第 11 位)
持续推进分析测试中心、大数据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等大型 公共平台建设。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 电路脑科学、智慧城市、智能制造、重症医学等基础前沿新 兴交又特色学科快速发展,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 展的学科生态。 一一一流人才高地有力构筑。完善高端人才引育体系, 进一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 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大力 实施“高端师资倍增计划”,高端人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 师等多层次多类别的人才高地规模稳步扩大。制定首席教授、 青年首席教授、至善青年学者和文科资深教授人才计划。新 增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拥有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技 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大全球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约500 人,顺利实现“十三五”高端师资倍增目标,一流科学家、 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规模稳步扩大,博士后队伍规模和 质量大幅度提高。实施关键业绩指标(KPI)综合考核,优化 职称评聘制度,启动绩效工资和薪酬体系改革,构建以岗位 绩效工资为主体,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并存的多 元科学的薪酬分配体系。召开学校人事工作会议,着力推进 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 一一国际化建设成效突出。大力实施“卓越大学伙伴计 划”,着力推进高层次国际交流、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实质性 合作办学,与19所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组织建立合作 关系。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东南大学一蒙纳士大学
4 持续推进分析测试中心、大数据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等大型 公共平台建设。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 电路脑科学、智慧城市、智能制造、重症医学等基础前沿新 兴交叉特色学科快速发展,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 展的学科生态。 ——一流人才高地有力构筑。完善高端人才引育体系, 进一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 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大力 实施“高端师资倍增计划”,高端人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 师等多层次多类别的人才高地规模稳步扩大。制定首席教授、 青年首席教授、至善青年学者和文科资深教授人才计划。新 增中国科学院院士 2 人,拥有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技 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大全球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约 500 人,顺利实现“十三五”高端师资倍增目标,一流科学家、 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规模稳步扩大,博士后队伍规模和 质量大幅度提高。实施关键业绩指标(KPI)综合考核,优化 职称评聘制度,启动绩效工资和薪酬体系改革,构建以岗位 绩效工资为主体,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并存的多 元科学的薪酬分配体系。召开学校人事工作会议,着力推进 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 ——国际化建设成效突出。大力实施“卓越大学伙伴计 划”,着力推进高层次国际交流、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实质性 合作办学,与 19 所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组织建立合作 关系。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
苏州联合研究生院、东南大学一雷恩研究生学院、建筑国际 化示范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有力推进。牵头成立中 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立东南大学丘成桐中心、东 南大学一艾伦研究所脑数据联合中心、东南大学一伯明翰大 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打造高水平国际师资队伍, 新增“111计划”建设项目4个,累计获批“111计划”项目 7个,新增“外专千人”长期项目3人,新增中国政府友谊 奖2项。2016一2019年,外国专家来校开展教学、科研等多 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外国专家来校开展交流合作达4572人 次。学生每年出国(境)交流人数大幅提升。外国留学生人 数达到2255人(含线上短期生),其中学历留学生1500人, 硕博研究生占学历留学生比例达到56.3%,学历留学生和留 学研究生数均居全省第一。国际化办学内涵大幅提升,国际 影响力显著增强。 一一办学支撑条件明显改善。修编完成九龙湖校区、丁 家桥校区规划,编制完成中央大学旧址保护规划和四牌楼校 区规划调控方案。持续加大资源拓展、集成调配体制机制改 革和后勤服务改革力度,大力提升资源集聚能力和服务保障 能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多渠道筹措资金,强 化预算管理,坚持厉行节约,为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提供 资金支持,2020年学校总收入达到50.88亿元,比2015年 增加12.68亿元,增幅为33.2%。建立健全多元化办学资源 筹措机制,筹资能力显著增强,收入快速增长。优化资源集 成调配机制,确保专项经费、资源分配和学校整体规划布局
5 苏州联合研究生院、东南大学—雷恩研究生学院、建筑国际 化示范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有力推进。牵头成立中 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立东南大学丘成桐中心、东 南大学—艾伦研究所脑数据联合中心、东南大学—伯明翰大 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打造高水平国际师资队伍, 新增“111 计划”建设项目 4 个,累计获批“111 计划”项目 7 个,新增“外专千人”长期项目 3 人,新增中国政府友谊 奖 2 项。2016—2019 年,外国专家来校开展教学、科研等多 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外国专家来校开展交流合作达 4572 人 次。学生每年出国(境)交流人数大幅提升。外国留学生人 数达到 2255 人(含线上短期生),其中学历留学生 1500 人, 硕博研究生占学历留学生比例达到 56.3%,学历留学生和留 学研究生数均居全省第一。国际化办学内涵大幅提升,国际 影响力显著增强。 ——办学支撑条件明显改善。修编完成九龙湖校区、丁 家桥校区规划,编制完成中央大学旧址保护规划和四牌楼校 区规划调控方案。持续加大资源拓展、集成调配体制机制改 革和后勤服务改革力度,大力提升资源集聚能力和服务保障 能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多渠道筹措资金,强 化预算管理,坚持厉行节约,为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提供 资金支持,2020 年学校总收入达到 50.88 亿元,比 2015 年 增加 12.68 亿元,增幅为 33.2%。建立健全多元化办学资源 筹措机制,筹资能力显著增强,收入快速增长。优化资源集 成调配机制,确保专项经费、资源分配和学校整体规划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