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06702 课程名称:民间文学 英文名称:Folklore 课程类别:汉语言文学专业限选课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分散开卷考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民间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限选课。课程旨在全面系统的向汉语言文学 专业学生介绍民间文学的基本原理、民间文学的主要体裁、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 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为解析民间文学的概念、辨析民间文学 的各种体裁、掌握田野作业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文学的性质, 初步具备田野作业的能力。 Folk literature is a restricted course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The course aims at systemat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lk literature,the main genres of folk literature and the field work of folk literature to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in content of folk literature concept,analysis of the folk literature,grasp the fieldwork methods and techniques,which can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which can own to the initial ability of field work.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民间文学是与作家书面 文学存在很大差异的文学类别,民间文学与俗文学、作家文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国 家或民族的文学传统。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学习、了解民间文学的基本知 识、基本特征、基本理论与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差异性及 相互之间的关系,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学理论素养。 教学目的:了解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阅读国内外各族民间文 学的代表作品:理解民间文学的性质、特征及在社会生活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 用:掌握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调查、研究的基本技能
《民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06702 课程名称:民间文学 英文名称: Folklore 课程类别: 汉语言文学专业限选课 学 时: 32 学 分: 2 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分散开卷考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民间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限选课。课程旨在全面系统的向汉语言文学 专业学生介绍民间文学的基本原理、民间文学的主要体裁、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 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为解析民间文学的概念、辨析民间文学 的各种体裁、掌握田野作业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文学的性质, 初步具备田野作业的能力。 Folk literature is a restricted course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The course aims at systemat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lk literature, the main genres of folk literature and the field work of folk literature to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in content of folk literature concept, analysis of the folk literature, grasp the fieldwork methods and techniques, which can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 which can own to the initial ability of field work.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民间文学是与作家书面 文学存在很大差异的文学类别,民间文学与俗文学、作家文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国 家或民族的文学传统。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学习、了解民间文学的基本知 识、基本特征、基本理论与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差异性及 相互之间的关系,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学理论素养。 教学目的:了解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阅读国内外各族民间文 学的代表作品;理解民间文学的性质、特征及在社会生活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 用;掌握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调查、研究的基本技能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充分了解中国各个地区、民族的文化风俗,增强民族 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民间文学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不同,了解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人类学的区别 2、掌握民间文学概念和特点 3、辩证民间文学与其他专业的特点,学会使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去了解课程的 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特征 1.创作传播的集体性 2.创作传播的口头性 3.时空流传的变异性 4.时空流传的传承性 第二节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 1.劳动生产中的知识传授 2.阶级斗争中的精神武器 3、社会交往中的礼俗功能 4、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娱乐 5.作家文学的生命之源 第三节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人类学的关系 1.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2.民俗学与人类学 3.当代民俗学与民间文学 (三)思考与练习: 当代民间文学有哪些新的特点?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充分了解中国各个地区、民族的文化风俗,增强民族 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民间文学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不同,了解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人类学的区别 2、掌握民间文学概念和特点 3、辩证民间文学与其他专业的特点,学会使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去了解课程的 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特征 1.创作传播的集体性 2.创作传播的口头性 3.时空流传的变异性 4.时空流传的传承性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 1.劳动生产中的知识传授 2.阶级斗争中的精神武器 3、社会交往中的礼俗功能 4、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娱乐 5.作家文学的生命之源 第三节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人类学的关系 1.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2.民俗学与人类学 3.当代民俗学与民间文学 (三)思考与练习: 当代民间文学有哪些新的特点?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当代应用形态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文学的当代应用形态有哪些 2、掌握民间文文学的当代应用形态的概念 3、了解民间文学随着时代和杜会发展而发展,培养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歌的舞台应用形态 1.自然舞台 2.家庭舞台 3.媒体舞台 第二节民间文学的电视刷应用形态 1.帝王传说的再现与独立组合 2.文人传说与机智人物故事的交错组合 3.孤女寻父与真假公主故事的重合 第三节民间文学的动画片形态 1.神话故事的重构 2.动物故事的重生 3.道德故事的再现 第四节民间文学的网络应用形态 1.关注现实的讽刺张力 2.真情率性的情感表白 3.警省与教化的风趣表现 (三)思考与练习: 比较网络民间文学与传统民间文学的异同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三章民间故事(3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故事的发展简史,分类的方法 2、掌握民间故事的概念,类型。 3、通过分析故事的内容,了解蕴涵在故事中的中国杜会的劳动观、价值观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当代应用形态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文学的当代应用形态有哪些 2、掌握民间文文学的当代应用形态的概念 3、了解民间文学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而发展,培养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歌的舞台应用形态 1.自然舞台 2.家庭舞台 3.媒体舞台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电视剧应用形态 1.帝王传说的再现与独立组合 2.文人传说与机智人物故事的交错组合 3.孤女寻父与真假公主故事的重合 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动画片形态 1.神话故事的重构 2.动物故事的重生 3.道德故事的再现 第四节 民间文学的网络应用形态 1.关注现实的讽刺张力 2.真情率性的情感表白 3.警省与教化的风趣表现 (三)思考与练习: 比较网络民间文学与传统民间文学的异同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三章 民间故事(3 学时 )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故事的发展简史,分类的方法 2、掌握民间故事的概念,类型。 3、通过分析故事的内容,了解蕴涵在故事中的中国社会的劳动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间故事的定义与分类 1.民间故事的定义 2.民间故事的AT分类法 第二节民间故事的历史发展 1.先秦两汉时期的民间故事 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民间故事 3.宋元时期的民间故事 4.明清时期的民间故事 5.现当代民间故事 第三节民间幻想故事 1.幻想故事的定义 2.幻想故事的主题类型 3.幻想故事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四节民间写实故事 1.写实故事的定义 2.写实故事的主题类型 3.写实故事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五节民间笑话和寓言 1.民间笑话的定义与类别 2.民间笑话的思想艺术魅力 3.民间寓言的定义 4.民间寓言的历史发展 5.民间寓言的思想艺术特征 (三)思考与练习: 广义的民间故事与狭义的民间故事的概念有什么区别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四章神话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间故事的定义与分类 1.民间故事的定义 2.民间故事的 AT 分类法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历史发展 1.先秦两汉时期的民间故事 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民间故事 3.宋元时期的民间故事 4.明清时期的民间故事 5.现当代民间故事 第三节 民间幻想故事 1.幻想故事的定义 2.幻想故事的主题类型 3.幻想故事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四节 民间写实故事 1.写实故事的定义 2.写实故事的主题类型 3.写实故事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五节 民间笑话和寓言 1.民间笑话的定义与类别 2.民间笑话的思想艺术魅力 3.民间寓言的定义 4.民间寓言的历史发展 5.民间寓言的思想艺术特征 (三)思考与练习: 广义的民间故事与狭义的民间故事的概念有什么区别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四章 神话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神话发展的历史,表现形态等。 2、学握神话的概念,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区别。 3、通过分析神话作品,了解蕴涵在神话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诸如不畏 艰险,勇敢拼搏等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神话的概念和性质 1.神话释义 2.神话的野性思维 第二节神话的分类和基本内容 1.宇宙起源神话 2.人类起源神话 3.洪水再生神话 4.族群起源神话 5.文化发明神话 6.战争神话 第三节神话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1.宏大叙事 2.神话主义理论简介 (三)思考与练习: 神话的功能是什么?神话与故事的区别是什么?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五章民间传说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传说的特征和类型 2、掌握民间传说的概念,掌握传说与故事、神话的区别。 3、通过分析作品中蕴涵的情感,了解劳动人民乐观、勒劳等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间传说的概念和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神话发展的历史,表现形态等。 2、掌握神话的概念,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区别。 3、通过分析神话作品,了解蕴涵在神话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诸如不畏 艰险,勇敢拼搏等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神话的概念和性质 1.神话释义 2.神话的野性思维 第二节 神话的分类和基本内容 1.宇宙起源神话 2.人类起源神话 3.洪水再生神话 4.族群起源神话 5.文化发明神话 6.战争神话 第三节 神话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1.宏大叙事 2.神话主义理论简介 (三)思考与练习: 神话的功能是什么?神话与故事的区别是什么?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五章 民间传说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传说的特征和类型 2、掌握民间传说的概念,掌握传说与故事、神话的区别。 3、通过分析作品中蕴涵的情感,了解劳动人民乐观、勤劳等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间传说的概念和分类
1.传说的定义 2.人物传说 3.史事传说 4.风物传说 第二节民间传说的形成和特征 1.传说核的解释动机 2.传说的演变 3.传说叙事方式的可信性 4.传说的传奇性和模式性 5.传说的区域性 第三节民间传说的价值和功能 1.民众的口传历史 2.传说的文化史价值 3.文化认同功能 4.娱乐和教育功能 (三)思考与练习: 故事、神话、传说的区别是什么?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六章民间歌谣(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歌谣的发展历史,歌谣与文人诗歌创作的关系 2、掌握民间歌谣的概念,分类 3、通过分析歌谣作品,了解劳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歌谣的渊源与传承 1.歌谣的含义 2.歌谣的历史轨迹 3.歌谣文化传播带与传播圈
1. 传说的定义 2.人物传说 3.史事传说 4.风物传说 第二节 民间传说的形成和特征 1.传说核的解释动机 2.传说的演变 3.传说叙事方式的可信性 4.传说的传奇性和模式性 5.传说的区域性 第三节 民间传说的价值和功能 1.民众的口传历史 2.传说的文化史价值 3.文化认同功能 4.娱乐和教育功能 (三)思考与练习: 故事、神话、传说的区别是什么?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六章 民间歌谣(2 学时 )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歌谣的发展历史,歌谣与文人诗歌创作的关系 2、掌握民间歌谣的概念,分类 3、通过分析歌谣作品,了解劳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歌谣的渊源与传承 1.歌谣的含义 2.歌谣的历史轨迹 3.歌谣文化传播带与传播圈
4.歌谣文化传承场 第二节歌谣的分类 1.歌谣的音乐形式 2.歌谣的内容类型 3.歌谣的地域特征 第三节民歌的艺术特色 1.民歌的中叙述一一赋 2.民歌中的比喻一一比 3.民歌中的感发与象征一一兴 (三)思考与练习: 选择一首你喜欢的民歌,使用歌谣理论进行评析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七章民间谚语、歇后语(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谚语、歇后语的特点和功能 2、掌握民间谚语、歇后语的概念和特点 3、谚语与歇后语中蕴涵大量劳动智慧,对劳动教育课程有补充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谚语 1.谚语的性质 2.谚语的类型 3.谚语的立体性 第二节歇后语 1.歇后语的性质 2.歇后语内容的广泛性 3.幽默诙谐的艺术特征 (三)思考与练习: 收集你家乡的谚语和歇后语,分析其特点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八章民间语言游戏(2学时)
4.歌谣文化传承场 第二节 歌谣的分类 1.歌谣的音乐形式 2.歌谣的内容类型 3.歌谣的地域特征 第三节 民歌的艺术特色 1.民歌的中叙述——赋 2.民歌中的比喻——比 3.民歌中的感发与象征——兴 (三)思考与练习: 选择一首你喜欢的民歌,使用歌谣理论进行评析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七章 民间谚语、歇后语(2 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谚语、歇后语的特点和功能 2、掌握民间谚语、歇后语的概念和特点 3、谚语与歇后语中蕴涵大量劳动智慧,对劳动教育课程有补充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谚语 1.谚语的性质 2.谚语的类型 3.谚语的立体性 第二节 歇后语 1.歇后语的性质 2.歇后语内容的广泛性 3.幽默诙谐的艺术特征 (三)思考与练习: 收集你家乡的谚语和歇后语,分析其特点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八章 民间语言游戏(2 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语言游戏的种类和功能 2、学握民间语言游戏的概念特征 3、了解中国语言游戏的丰富性,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谜语 1.谜语释义 2.谜语的用途及种类 3.谜语的制作艺术 4.谜语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二节绕口令 1.绕口令的特征 2.绕口令的作用 第三节酒令 1.酒令的历史发展 2.酒令的娱乐性 (三)思考与练习: 请尝试去猜一些灯谜。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九章对联(2课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对联的体制、类型、内容、发展历史等 2、掌握对联的概念和特点 3、对联是中国文字独有的文化,课培养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 2.意思完整 3.对偶辞格 4.对联的实用性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语言游戏的种类和功能 2、掌握民间语言游戏的概念特征。 3、了解中国语言游戏的丰富性,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谜语 1.谜语释义 2.谜语的用途及种类 3.谜语的制作艺术 4.谜语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二节 绕口令 1.绕口令的特征 2.绕口令的作用 第三节 酒令 1.酒令的历史发展 2.酒令的娱乐性 (三)思考与练习: 请尝试去猜一些灯谜。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九章 对联(2 课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对联的体制、类型、内容、发展历史等。 2、掌握对联的概念和特点 3、对联是中国文字独有的文化,课培养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 2.意思完整 3.对偶辞格 4.对联的实用性
第二节对联与民俗文化 1.汉民族对联使用的普遍性 2.汉字与对联 3.汉语文学的发展与对联的成熟 第三节对联的分类 1.喜联 2.挽联 3.装饰联 (三)思考与练习: 请尝试写一副对联。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十章民间长诗(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长诗的类型和特征,民间长诗与歌谣的区别 2、掌握民间长诗、民间抒情长诗、民间故事诗、史诗、英雄史诗、神话史诗的 概念与区别 3、长诗是世界性的文体,了解中国长诗的特点不仅可以培养爱国情怀,也可以 增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间抒情长诗 第二节史诗 1.史诗释义及一般特点 2.中国史诗的流传 3.史诗的内容及分类 第三节民间故事诗 1.民间故事诗的发展 2.民间故事诗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思考与练习: 谈谈英雄史诗与神话史诗的区别,神话史诗与神话的区别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二节 对联与民俗文化 1.汉民族对联使用的普遍性 2.汉字与对联 3.汉语文学的发展与对联的成熟 第三节 对联的分类 1.喜联 2.挽联 3.装饰联 (三)思考与练习: 请尝试写一副对联。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十章 民间长诗(2 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长诗的类型和特征,民间长诗与歌谣的区别 2、掌握民间长诗、民间抒情长诗、民间故事诗、史诗、英雄史诗、神话史诗的 概念与区别 3、长诗是世界性的文体,了解中国长诗的特点不仅可以培养爱国情怀,也可以 增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间抒情长诗 第二节 史诗 1.史诗释义及一般特点 2.中国史诗的流传 3.史诗的内容及分类 第三节 民间故事诗 1. 民间故事诗的发展 2.民间故事诗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思考与练习: 谈谈英雄史诗与神话史诗的区别,神话史诗与神话的区别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十一章民间曲艺(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说唱艺术的种类和特征 2、掌握民间说唱的概念 3、曲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了解曲艺的历史,可以加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增强 民族自豪。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间说唱的定义与历史发展 1.民间说唱释义: 2.说唱艺术发展史略: 3.说唱艺术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民间说唱的分类 1.评书 2.相声 (三)思考与练习: 请结合你熟悉的相声谈谈民间曲艺的艺术特征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十二章民间戏曲(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戏曲与经典戏曲、城市大戏的区别,民间戏曲的特征,类型 2、掌握民间戏曲的概念。 3、民间戏曲形式多样,了解各地的戏曲形式,可以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生 发爱国之情。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间戏曲该说 1.民间小戏释义 2.民间小戏的内容分类 第二节民间戏曲习俗 第三节民间戏曲的的艺术特征
第十一章 民间曲艺(2 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说唱艺术的种类和特征 2、掌握民间说唱的概念 3、曲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了解曲艺的历史,可以加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增强 民族自豪。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间说唱的定义与历史发展 1.民间说唱释义; 2.说唱艺术发展史略; 3.说唱艺术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民间说唱的分类 1.评书 2.相声 (三)思考与练习: 请结合你熟悉的相声谈谈民间曲艺的艺术特征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十二章 民间戏曲(2 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戏曲与经典戏曲、城市大戏的区别,民间戏曲的特征,类型 2、掌握民间戏曲的概念。 3、民间戏曲形式多样,了解各地的戏曲形式,可以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生 发爱国之情。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间戏曲该说 1.民间小戏释义 2.民间小戏的内容分类 第二节 民间戏曲习俗 第三节 民间戏曲的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