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20802 课程名称: 中国当代文学 英文名称: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IⅡ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64学时 些 分,4学分 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 考核万式 考试 先修课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 。它是学生了解与熟悉中国当代文学 史,涉猎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作品并树立中国文学整体观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 学,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中国当代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作家作品,进一步形成鉴 赏、评析中国文学的习惯、眼光及其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敏锐感 知和研究兴趣。本课程主要讲授1949年以来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周剧 文学的创作 进 考察其文学流变的 主要成就 其 学相关 容包括梳理中国当代文学发生、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分析鉴赏当代有代表性意义的作 家作品,是一门以研究当代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为主的主干课 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aims at giv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a general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achievements and lessons of the Chinese fiction,poetry,prose,drama and reportage since 1949.Emphasis will be given to the literary movements,trends of thought and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the contemporary periods of China.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教学对象为全日制中文本科(四年 制)学生。本课程通过系统进授1949年至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学思潮及 主要作家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观照当代重要文学现象乃至整个华文文学圈的创作。 2课程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知识,掌握 中国当代文学的总体概貌和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基本情况,了解一些重要文艺思潮与流 派的创作意识,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流变的特征及其规律,培养一定的分析与品评当代 1
1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20802 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 II 英文名称: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II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64 学时 学 分:4 学分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学生了解与熟悉中国当代文学 史,涉猎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作品并树立中国文学整体观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 学,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中国当代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作家作品,进一步形成鉴 赏、评析中国文学的习惯、眼光及其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敏锐感 知和研究兴趣。本课程主要讲授 1949 年以来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 文学的创作状况、进展历程,考察其文学流变的主要成就及其经验教训。教学相关内 容包括梳理中国当代文学发生、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分析鉴赏当代有代表性意义的作 家作品,是一门以研究当代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为主的主干课 程。 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aims at giv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a general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and lessons of the Chinese fiction, poetry, prose, drama and reportage since 1949. Emphasis will be given to the literary movements, trends of thought and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the contemporary periods of China.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教学对象为全日制中文本科(四年 制)学生。本课程通过系统讲授 1949 年至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文学思潮及 主要作家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观照当代重要文学现象乃至整个华文文学圈的创作。 2. 课程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知识,掌握 中国当代文学的总体概貌和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基本情况,了解一些重要文艺思潮与流 派的创作意识,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流变的特征及其规律,培养一定的分析与品评当代
文学作品和现象的能力,增强现代汉语言写作的审美感受与感受,提高自身文学阅读 与创作的诸多修养 3.思政育人目标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不仅能够设身处地地让学生感受到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 进程,把从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杜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百年来中华民 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和不断实现的民族愿景,中国人民自强不 息、教亡图存、为民族解放和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化为一幅幅真实、形象、生动、 感人的文学图景,升腾为最深沉、真挚的家国情怀,积淀在一代代学子心中,最终汇 成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生生不息。 十大报告精神为指导,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的 坚定民族信念,自信自立 ,守正创新,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新局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系统的观念看世界,创建中国理论话语。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宏观性综论(绪言) 正确理解当文学相关概念的界定、大致分期,现当文学意义的候孕 2.宏观把握中因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取得的文学成就、经验教训,学习评价当 代文学的观念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 介绍当代文学发展概况与主要内容,当代文学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新 文化建设, “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 ”,如何学习当代文号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当代文学”的定义: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在关系: “当代”与“现代”; “当代”与“当下”: “当代文学”的分期:当代文学的性质 当代文学的“当代性”评价:当代文学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讲好中国人 民奋斗圆梦的故事” 问题与 应用 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联系与区别:如何学习当代文学(文本的 阅读,当下动态的关注,文学期刊与网络资源的利用,“史”的眼光等) (三)思若与实践 当代文学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 第二章十七年文学思潮及概况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当代50至70年代中期的文学概况,了 解新中国初期文学发展的社会意识形态 以及由此生发的文学艺术思潮 2.要求理解掌握第 次文代会新中国文艺方向确立,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反右 斗争扩大化,大跃进后文艺政策调整与文艺界“反修”斗争,本时期的文学思潮与文 学理论论争状况,茅盾、周扬、冯雪峰的文学理论批评
2 文学作品和现象的能力,增强现代汉语言写作的审美感受与感受,提高自身文学阅读 与创作的诸多修养。 3. 思政育人目标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不仅能够设身处地地让学生感受到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 进程,把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百年来中华民 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和不断实现的民族愿景,中国人民自强不 息、救亡图存、为民族解放和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化为一幅幅真实、形象、生动、 感人的文学图景,升腾为最深沉、真挚的家国情怀,积淀在一代代学子心中,最终汇 成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生生不息。 以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指导,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的 理念,坚定民族信念,自信自立、守正创新,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新局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系统的观念看世界,创建中国理论话语。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宏观性综论(绪言) (一)目的与要求 1.正确理解当代文学相关概念的界定、大致分期、现当代文学意义的承续等。 2.宏观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取得的文学成就、经验教训,学习评价当 代文学的观念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介绍当代文学发展概况与主要内容,当代文学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新 文化建设,“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如何学习当代文学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当代文学”的定义;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在关系; “当代”与“现代”;“当代”与“当下”;“当代文学”的分期;当代文学的性质; 当代文学的“当代性”评价;当代文学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讲好中国人 民奋斗圆梦的故事”, 3.问题与应用: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联系与区别;如何学习当代文学(文本的 阅读,当下动态的关注,文学期刊与网络资源的利用,“史”的眼光等) (三)思考与实践 当代文学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 第二章 十七年文学思潮及概况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当代 50 至 70 年代中期的文学概况,了 解新中国初期文学发展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由此生发的文学艺术思潮。 2.要求理解掌握第一次文代会新中国文艺方向确立,“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反右 斗争扩大化,大跃进后文艺政策调整与文艺界“反修”斗争,本时期的文学思潮与文 学理论论争状况,茅盾、周扬、冯雪峰的文学理论批评
二数学内容 1.主要内容:第一、二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艺方向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第一次文代会召开背景:主要目的:文代会的内容:第二 次文代会报告对新中国文艺方向的确立 3.问题与应用:两次文代会的时代局限 第二节 1.主要内容:“双百”方针提出与反右扩大化 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双百”方针的提出:“百花文学”:反右扩大化及其具 体表现 3.问题与应用:反右扩大化的根源 第三节 1.主要内容:“大跃进”文艺政策调整与文艺界反修斗争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大跃进”;“新民歌运动”:文艺界反修:周恩来与文 艺政策调整:“文艺八条”:文艺反修的深入 3.问题与应用:文艺反修的错误与危 第四节 1.主要内容:十七年文学思潮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批判《武训传》的教训: 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胡风文艺思想批判:“三十万言书”:“主观战斗精神” 3.问题与应用:文艺的政治化大批判的教训 第五节 1.主要内容:十七年的文学理论论争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创造“英雄人物”问题:现实主义问题:人性、人道主义 问题:“写中间人物”问题:“现实主义深化”问题。 3.问题与应用:人性、人道主义论的正确评价 第六 1.主要内容:茅盾、周扬、冯雪蜂的文艺理论批评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茅盾“宣传”性现实主义文艺批评:《夜读偶记》;周扬 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建设:冯雪峰“中国文学现代化”批评与现实主义批评 3.问题与应用:茅盾、周扬、冯雪峰文艺理论批评的现实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胡风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积极意义何在 2.参阅有关资料,谈谈十七年文学思潮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化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数师讲授与课堂讨论。 第三章十七年小说(上):农村题材与革命战争题材小说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与掌握十七年小说概况。 3
3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第一、二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艺方向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第一次文代会召开背景;主要目的;文代会的内容;第二 次文代会报告对新中国文艺方向的确立 3.问题与应用:两次文代会的时代局限 第二节 1.主要内容:“双百”方针提出与反右扩大化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双百”方针的提出;“百花文学”;反右扩大化及其具 体表现 3.问题与应用:反右扩大化的根源 第三节 1.主要内容:“大跃进”文艺政策调整与文艺界反修斗争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大跃进”;“新民歌运动”;文艺界反修;周恩来与文 艺政策调整;“文艺八条”;文艺反修的深入 3.问题与应用:文艺反修的错误与危害 第四节 1.主要内容:十七年文学思潮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批判《武训传》的教训; 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胡风文艺思想批判;“三十万言书”;“主观战斗精神” 3.问题与应用:文艺的政治化大批判的教训 第五节 1.主要内容:十七年的文学理论论争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创造“英雄人物”问题;现实主义问题;人性、人道主义 问题;“写中间人物”问题;“现实主义深化”问题。 3.问题与应用:人性、人道主义论的正确评价 第六节 1.主要内容:茅盾、周扬、冯雪峰的文艺理论批评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茅盾“宣传”性现实主义文艺批评;《夜读偶记》;周扬 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建设;冯雪峰“中国文学现代化”批评与现实主义批评 3.问题与应用:茅盾、周扬、冯雪峰文艺理论批评的现实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胡风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积极意义何在? 2.参阅有关资料,谈谈十七年文学思潮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化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 第三章 十七年小说(上):农村题材与革命战争题材小说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与掌握十七年小说概况
2.阅读赵树理、柳青、周立波、浩然等人的农村题材小说,孙犁、茹志娟、王愿 坚、峻青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王蒙等人“干预生活”小说与宗璞等人婚烟爱情小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十七年小说创作概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50年代初平静准备期的作家作品概况:60年代初小说创 作:短篇小说概况:赵树理小说创作:长篇小说概况:十七年小说的文学成就:十七 年小说与红色文化 3.问题与应用:十七年小说与红色文化 一节 1.主要内容 赵树理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赵树理小说创作概貌:《三里湾》;“农村问题小说”: 《“锻炼锻炼”》;赵树理小说的风格 3.问题与应用: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大众化、现实主义成就 1主要内容 孙犁小说 与知识点:孙犁小说创作概貌:《风云初记》:《铁木前传》;孙型 小说的创作风 3.问题与应用:孙犁小说的浪漫主义成就 第四节 上肉整与 念与知识点:周立波小说概貌:《山乡巨变》与《山那面人家》;沙汀 小说概貌:《青冈坡》与《木鱼山》:乡土化特色 3.问题与应用:周立波、沙汀解放前后小说内容的比较 第五节 与知识点 个上级》《三年早知道》:西戎《赖大嫂》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黄河东流去》;康濯《我的两家房东》《春 种秋收》 3.问题与应用: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 第六节 1.主要内容:王愿坚、峻青、茹志娟的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王愿坚《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峻青《黎 明的河边》:茹志娟《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 3.问题与应用:革命战争题材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就 (三)用老与实践 1.作为乡土化创作的两个方向,比较赵树理、孙犁小说各自的特色与艺术成就。 2.茹志娟小说反映战争生活的别具一格风格与特色何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
4 2.阅读赵树理、柳青、周立波、浩然等人的农村题材小说,孙犁、茹志娟、王愿 坚、峻青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王蒙等人“干预生活”小说与宗璞等人婚姻爱情小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十七年小说创作概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50 年代初平静准备期的作家作品概况;60 年代初小说创 作;短篇小说概况;赵树理小说创作;长篇小说概况;十七年小说的文学成就;十七 年小说与红色文化 3.问题与应用:十七年小说与红色文化 第二节 1.主要内容:赵树理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赵树理小说创作概貌;《三里湾》;“农村问题小说”; 《“锻炼锻炼”》;赵树理小说的风格 3.问题与应用: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大众化、现实主义成就 第三节 1.主要内容:孙犁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孙犁小说创作概貌;《风云初记》;《铁木前传》;孙犁 小说的创作风格 3.问题与应用:孙犁小说的浪漫主义成就 第四节 1.主要内容:周立波、沙汀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周立波小说概貌;《山乡巨变》与《山那面人家》;沙汀 小说概貌;《青冈坡》与《木鱼山》;乡土化特色 3.问题与应用:周立波、沙汀解放前后小说内容的比较 第五节 1.主要内容:马烽、西戎、李准、康濯的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三年早知道》;西戎《赖大嫂》;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黄河东流去》;康濯《我的两家房东》《春 种秋收》 3.问题与应用: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 第六节 1.主要内容:王愿坚、峻青、茹志娟的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王愿坚《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峻青《黎 明的河边》;茹志娟《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 3.问题与应用:革命战争题材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就 (三)思考与实践 1.作为乡土化创作的两个方向,比较赵树理、孙犁小说各自的特色与艺术成就。 2.茹志娟小说反映战争生活的别具一格风格与特色何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
2.课外观赏《风云初记》、《李双双》、《大河奔流》(李准《黄河东流去》由 此剧改写而成)等影片。 第四章十七年小说(下):长篇史诗小说与“干预生活”等小说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十 七年长篇史诗性小 说的创作概况,阅读杜鹏程、柳青、梁斌、杨沫、吴 强、周而复、欧阳山、李颉人等人的“史诗性”小说,了解浩然、陈登科等人的小说。 2.正确理解评价王蒙等人“干预生活”小说,邓友梅、陆文夫、宗璞等人爱情生 活小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杜鹏程《保卫延安》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史诗性:杜鹏程《保卫延安》:军队战役过程叙述:英雄 人物群像 3.问题与应用:战争历史进程反映中的诗性 第二节 1,主要内容:柳青《创业史》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柳青创作中的农业合作化背景;《创业史》主题与人物: 《创业史》艺术特色 3.问题与应用:柳青作品中的哲理性议论与抒情 第二 .主要内容 “红色经典”与红色文化:“三红”:梁斌《红旗谱》;罗广斌等 《红岩》:吴强《红日》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红色经典与红色文化:梁斌《红旗谱》农民历史命运:农 民形象: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罗广斌等《红岩》的特殊性战争表现:英雄人物群像: 早器《红口身战中卷描公.队人物形象 3.问题与应用:红色经典与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 第四节 1.主要内容:杨沫《青春之歌》;曲波《林海雪原》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杨沫《青春之歌》知识分子青春历史:人物“小资产阶级” 感情表现:曲波《林海雪原》故事通俗奇幻特色:人物形象性格的传奇光彩 3.问题与应用:《青春之歌》对爱情真谛的理解将对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曲波地域传奇性风格的承续 第五节 1.主要内容:欧阳山《一代风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李颉人《大波》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欧阳山《一代风流》城市生活折射时代风云:人物复杂关 系;民族地域特色: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城市工商改造过程;多线索作品结构;民 族资产阶级形象:李颉人《大波》 “小说的近代史” 3.问题与应用:小说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第六节 5
5 2.课外观赏《风云初记》、《李双双》、《大河奔流》(李准《黄河东流去》由 此剧改写而成)等影片。 第四章 十七年小说(下):长篇史诗小说与“干预生活”等小说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十七年长篇史诗性小说的创作概况,阅读杜鹏程、柳青、梁斌、杨沫、吴 强、周而复、欧阳山、李颉人等人的“史诗性”小说,了解浩然、陈登科等人的小说。 2.正确理解评价王蒙等人“干预生活”小说,邓友梅、陆文夫、宗璞等人爱情生 活小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杜鹏程《保卫延安》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史诗性;杜鹏程《保卫延安》;军队战役过程叙述;英雄 人物群像 3.问题与应用:战争历史进程反映中的诗性 第二节 1.主要内容:柳青《创业史》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柳青创作中的农业合作化背景;《创业史》主题与人物; 《创业史》艺术特色 3.问题与应用:柳青作品中的哲理性议论与抒情 第三节 1.主要内容:“红色经典”与红色文化;“三红”:梁斌《红旗谱》;罗广斌等 《红岩》;吴强《红日》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红色经典与红色文化;梁斌《红旗谱》农民历史命运;农 民形象;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罗广斌等《红岩》的特殊性战争表现;英雄人物群像; 吴强《红日》战史画卷描绘;军队人物形象 3.问题与应用:红色经典与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 第四节 1.主要内容:杨沫《青春之歌》;曲波《林海雪原》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杨沫《青春之歌》知识分子青春历史;人物“小资产阶级” 感情表现;曲波《林海雪原》故事通俗奇幻特色;人物形象性格的传奇光彩 3.问题与应用:《青春之歌》对爱情真谛的理解将对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曲波地域传奇性风格的承续 第五节 1.主要内容:欧阳山《一代风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李颉人《大波》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欧阳山《一代风流》城市生活折射时代风云;人物复杂关 系;民族地域特色;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城市工商改造过程;多线索作品结构;民 族资产阶级形象;李颉人《大波》;“小说的近代史” 3.问题与应用:小说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第六节
1.主要内容:浩然《艳阳天》:陈登科《风雷》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浩然《艳阳天》农业合作化过程斗争:《金光大道》“高 大全”人物形象:陈登科《风雷》农业合作化自救、革命风云 3.问题与应用:《艳阳天》、《风雷》的历史局限性 第七节 1.主要内容: “干预生活”小说与爱情题材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干预生活”小说: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秦兆 阳《沉默》:爱情小说: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宗璞《红豆》: 刘绍棠《西苑草》:生活与情感波澜的表现 3.问题与应用:“干预生活”的现实锋芒与爱情小说中的人性 思考 实践 1.谈谈柳青《创业史》的艺术成就与局限性。 2.阅读十七年的“史诗性”代表小说,思考“史诗性”小说的相关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数师进授与理微计论 2.课外观赏《红旗谱》、《烈火中永生》、《红日》、《青春之歌》、《林海雪 原》、《三家巷》等影片。 第五章十七年的诗歌、散文与话剧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阅读与理解贺敏之、郭小川、臧克家、李瑛、田间等人的“政治抒情诗”、李 季、闻捷等人的“叙事诗” 2.阅读与理解魏巍、杨朔、刘白羽、秦牧、冰心、吴伯箫、碧野等人的散文与邓 拓、吴晗等人的杂文。 3.阅读与理解老舍、田汉、曹禺、郭沫若、胡可、陈其通、沈西蒙等人的话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颂歌与战歌的兴起;十七年诗歌的特色:政治抒情诗与叙 事诗:新民歌运动:多样的诗歌形式 3.问题与应用:诗歌中“左”的印记 1.主要内容:郭小川、贺敬之的诗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郭小川《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白雪的赞歌》《深 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青纱帐一甘蔗林》《团泊洼的秋天》: 革命激情、哲理与时代精神光彩;多形式的“感物咏志”:贺敬之《回延安》《放声 歌唱》《雷锋之歌》《放歌集》;时代政治抒情与革命浪漫色彩:自我“抒情的主人 3.问题与应用:郭小川、贺敬之诗歌的比较 第三节
6 1.主要内容:浩然《艳阳天》;陈登科《风雷》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浩然《艳阳天》农业合作化过程斗争;《金光大道》“高 大全”人物形象;陈登科《风雷》农业合作化自救、革命风云 3.问题与应用:《艳阳天》、《风雷》的历史局限性 第七节 1.主要内容:“干预生活”小说与爱情题材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干预生活”小说;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秦兆 阳《沉默》;爱情小说;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宗璞《红豆》; 刘绍棠《西苑草》;生活与情感波澜的表现 3.问题与应用:“干预生活”的现实锋芒与爱情小说中的人性 (三)思考与实践 1.谈谈柳青《创业史》的艺术成就与局限性。 2.阅读十七年的“史诗性”代表小说,思考“史诗性”小说的相关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 2.课外观赏《红旗谱》、《烈火中永生》、《红日》、《青春之歌》、《林海雪 原》、《三家巷》等影片。 第五章 十七年的诗歌、散文与话剧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阅读与理解贺敬之、郭小川、臧克家、李瑛、田间等人的“政治抒情诗”、李 季、闻捷等人的“叙事诗”。 2.阅读与理解魏巍、杨朔、刘白羽、秦牧、冰心、吴伯箫、碧野等人的散文与邓 拓、吴晗等人的杂文。 3.阅读与理解老舍、田汉、曹禺、郭沫若、胡可、陈其通、沈西蒙等人的话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颂歌与战歌的兴起;十七年诗歌的特色;政治抒情诗与叙 事诗;新民歌运动;多样的诗歌形式 3.问题与应用:诗歌中“左”的印记 第二节 1.主要内容:郭小川、贺敬之的诗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郭小川《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白雪的赞歌》《深 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青纱帐—甘蔗林》《团泊洼的秋天》; 革命激情、哲理与时代精神光彩;多形式的“感物咏志”;贺敬之《回延安》《放声 歌唱》《雷锋之歌》《放歌集》;时代政治抒情与革命浪漫色彩;自我“抒情的主人 公” 3.问题与应用:郭小川、贺敬之诗歌的比较 第三节
1主要内容:减克家、田间、李季、闻捷的诗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臧克家《有的人》《李大钊》等;田间《雷之歌》《赶车 转》;李季《生活之歌》《玉门诗抄》《杨高传》;闻捷《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 3.问题与应用:闻捷诗歌的独特风格 第见皆 1.主要内容: 阮章竞 李瑛、张志民与少数民族诗歌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阮章竞《金色的海螺》《白云鄂博交响曲》;李瑛“抒情 短章”:张志民《西行剪影》:少数民族诗歌《阿诗玛》《嘎达梅林》《格萨尔王传》 《百鸟衣》 3.问题与应用:少数民族诗歌的民族化特色 第五 1.主要内容: 十七年散文创作的概貌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抗美援朝与社会建设反映:多样的形式:散文的繁荣 3.问题与应用:十七年散文的成就及不足 第六节 1.主要内容:魏巍、杨朔、刘白羽 秦牧的散文 基 念与知识点:魏巍朝鲜通讯的特色:《谁是最可爱的人》:杨朔《亚洲 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诗性的结构:刘白羽《红玛离》《长江三日》;激 情的光明颂歌:秦牧《花城》《潮汐和船》;高远的思想火花与知识的旁征博引 3.问题与应用:杨朔散文的内在固化结构 第十共 1.主要内容 吴伯箫、 到 的散文与邓拓、 吴晗、廖沫沙的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冰心《小橘灯》《樱花和友谊》;吴伯箫《羽书》《北极 星》:碧野《天山景物记》:邓拓、吴晗、廖沫沙的杂文《三家村札记》:邓拓《燕 山夜话》:吴晗杂文“以古鉴今”;廖沫沙《分阴集》 3.问题与应用:吴伯箫散文的自然朴实语言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第八节 1.主要内容:十七年的话剧文学概貌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新社会风貌与历史新闸释:城市生活与农民命运反映:革 命战争题材:干预生活的讽刺刷 3.问题与应用:十七年戏剧文学中暴露的问题 第九节 1主要内容:老舍、田汉、曹禺、郭沫若、胡可、陈其通、沈西蒙的话剧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老舍《龙须沟》《茶馆》:戏刷“东方的奇迹”:田汉《关 汉卿》;曹禺《胆剑篇》《王昭君》: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胡可《战斗里 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 3.问题与应用:老舍《茶馆》的独特艺术结构 (三)思考与实践 1.郭小川在现代诗歌的体式探索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2.杨朔、刘白羽、秦牧“三大家”散文的当代评价
7 1.主要内容:臧克家、田间、李季、闻捷的诗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臧克家《有的人》《李大钊》等;田间《雷之歌》《赶车 转》;李季《生活之歌》《玉门诗抄》《杨高传》;闻捷《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 3.问题与应用:闻捷诗歌的独特风格 第四节 1.主要内容:阮章竞、李瑛、张志民与少数民族诗歌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阮章竞《金色的海螺》《白云鄂博交响曲》;李瑛“抒情 短章”;张志民《西行剪影》;少数民族诗歌《阿诗玛》《嘎达梅林》《格萨尔王传》 《百鸟衣》 3.问题与应用:少数民族诗歌的民族化特色 第五节 1.主要内容:十七年散文创作的概貌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抗美援朝与社会建设反映;多样的形式;散文的繁荣 3.问题与应用:十七年散文的成就及不足 第六节 1.主要内容:魏巍、杨朔、刘白羽、秦牧的散文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魏巍朝鲜通讯的特色;《谁是最可爱的人》;杨朔《亚洲 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诗性的结构;刘白羽《红玛瑙》《长江三日》;激 情的光明颂歌;秦牧《花城》《潮汐和船》;高远的思想火花与知识的旁征博引 3.问题与应用:杨朔散文的内在固化结构 第七节 1.主要内容:冰心、吴伯箫、碧野的散文与邓拓、吴晗、廖沫沙的杂文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冰心《小橘灯》《樱花和友谊》;吴伯箫《羽书》《北极 星》;碧野《天山景物记》;邓拓、吴晗、廖沫沙的杂文《三家村札记》;邓拓《燕 山夜话》;吴晗杂文“以古鉴今”;廖沫沙《分阴集》 3.问题与应用:吴伯箫散文的自然朴实语言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第八节 1.主要内容:十七年的话剧文学概貌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新社会风貌与历史新阐释;城市生活与农民命运反映;革 命战争题材;干预生活的讽刺剧 3.问题与应用:十七年戏剧文学中暴露的问题 第九节 1.主要内容:老舍、田汉、曹禺、郭沫若、胡可、陈其通、沈西蒙的话剧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老舍《龙须沟》《茶馆》;戏剧“东方的奇迹”;田汉《关 汉卿》;曹禺《胆剑篇》《王昭君》;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胡可《战斗里 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 3.问题与应用:老舍《茶馆》的独特艺术结构 (三)思考与实践 1.郭小川在现代诗歌的体式探索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2.杨朔、刘白羽、秦牧“三大家”散文的当代评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 2.课外观赏十七年戏剧作品所拍成的电影。 第六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文学的严重摧残。 2.了解文革文学的特点,理解“样板戏”的形式内容并对其正确评价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2.基本概 与知识点:文革对文学的摧残:《纪要》: “文艺黑线专政”;“阴 谋文艺” 样板戏”: “唯心主义创作论” “根本任务论”与“三突出”;《创 业》《闪闪的红星》《海霞》:《第二次握手》《公开的情书》《振动》:“白洋淀 诗群”;“天安门诗歌运动” 3.问题与应用:“白洋淀知青诗歌”对朦胧诗意识的开启;“天安门诗歌运动” 的本 (三)思考与实践 对“样板戏”的认识评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 第七章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与文艺理论批评的活跃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时期文学拨乱反正后的发展新状况,新特点,把握新时期多元化的创作 潮流。 2.了解新时期文学理论的探讨情况,文艺批评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文艺界拨乱反正与第四次文代会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对“阴谋文艺”与“文艺黑线专政”的批判:“真理标准” 大讨论:第四次文代会 新时期文学任条思相大翠放 3.问题与应用:第四次文代会的性质 第二节 1.主要内容:“春天的故事”:四十年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文学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四十年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新变化:变 革时代真实写照:人道主义精神恢复:开放创新的文学审关 3.问题与应用:新时期文学中“人学”意义的回归 第三节 1.主要内容:创作潮流的多元化格局形成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现实主义精神恢复:伤痕、反思、改革文学潮流:浪漫主
8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 2.课外观赏十七年戏剧作品所拍成的电影。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文学的严重摧残。 2.了解文革文学的特点,理解“样板戏”的形式内容并对其正确评价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文革对文学的摧残;《纪要》;“文艺黑线专政”;“阴 谋文艺”;“样板戏”;“唯心主义创作论”;“根本任务论”与“三突出”;《创 业》《闪闪的红星》《海霞》;《第二次握手》《公开的情书》《振动》;“白洋淀 诗群”;“天安门诗歌运动” 3.问题与应用:“白洋淀知青诗歌”对朦胧诗意识的开启;“天安门诗歌运动” 的本质 (三)思考与实践 对“样板戏”的认识评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 第七章 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与文艺理论批评的活跃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新时期文学拨乱反正后的发展新状况,新特点,把握新时期多元化的创作 潮流。 2.了解新时期文学理论的探讨情况,文艺批评方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文艺界拨乱反正与第四次文代会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对“阴谋文艺”与“文艺黑线专政”的批判;“真理标准” 大讨论;第四次文代会;新时期文学任务;思想大解放 3.问题与应用:第四次文代会的性质 第二节 1.主要内容:“春天的故事”:四十年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文学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四十年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新变化;变 革时代真实写照;人道主义精神恢复;开放创新的文学审美 3.问题与应用:新时期文学中“人学”意义的回归 第三节 1.主要内容:创作潮流的多元化格局形成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现实主义精神恢复;伤痕、反思、改革文学潮流;浪漫主
义与现代主义意识:寻根文学思湖:朦胧诗、意识流与实验话剧:通俗文学兴起:闲 适散文 3.问题与应用:新时期通俗文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第四节 1.主要内容:新时期文艺理论问题的探讨 写文 念与知识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现实主义问题:文学本体论问题:“重 “人文情神大时论 3.问题与应用:四十年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文学 第五节 1.主要内容 文学批评方法的变革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方法热”;人文方法与科学方法分野;心理学批评;形 式批评:文化批评:社会历史批评 3.问题与应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新发展 第六节 本概念与知识点: 众语喧 ”文学理论批评队伍壮大的原因:老一代批 评家的特点和作用:中年批评家的成就:青年批评家的批评话语转型:“命名热 3.问题与应用:青年批评家“命名热”的原因 (三)思考与实践 时期 元 意识表现何在?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 第八章新时期小说(上):伤痕、反思、改革大潮中的小说 目的 1把握与理解新时期小说的创作概貌,题材的拓展深化与艺术风格的创新, 2.阅读了解85年社会转型前王蒙、刘心武、张贤亮、丛维熙、李国文、陆文夫、 高晓声、蒋子龙、何士光、宗璞、张洁、谌容、汪曾祺、林斤澜、刘绍棠、邓友梅、 冯骥才、陈建功、徐怀中、李存葆、朱苏进、姚雪垠、凌力等作家小说创作的代表性 作品 3.理解85年社会转型前小说创作与社会现实与历史内容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新时期小说创作概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现 代派”与“后新海”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 新状态与新都市小说;新时 期小说题材的拓展与深化:新时期小说艺术风格的创新 3.问题与应用:85年社会转型前后小说创作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变化 9
9 义与现代主义意识;寻根文学思潮;朦胧诗、意识流与实验话剧;通俗文学兴起;闲 适散文 3.问题与应用:新时期通俗文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第四节 1.主要内容:新时期文艺理论问题的探讨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现实主义问题;文学本体论问题;“重 写文学史”问题;“人文精神大讨论” 3.问题与应用:四十年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文学 第五节 1.主要内容:文学批评方法的变革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方法热”;人文方法与科学方法分野;心理学批评;形 式批评;文化批评;社会历史批评 3.问题与应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新发展 第六节 1.主要内容:新时期文学理论批评队伍壮大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众语喧哗”;文学理论批评队伍壮大的原因;老一代批 评家的特点和作用;中年批评家的成就;青年批评家的批评话语转型;“命名热” 3.问题与应用:青年批评家“命名热”的原因 (三)思考与实践 1.谈谈新时期文学人性复归的积极意义。 2.新时期文学的多元化意识表现何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 第八章 新时期小说(上):伤痕、反思、改革大潮中的小说 (一)目的与要求 1.把握与理解新时期小说的创作概貌,题材的拓展深化与艺术风格的创新。 2.阅读了解 85 年社会转型前王蒙、刘心武、张贤亮、丛维熙、李国文、陆文夫、 高晓声、蒋子龙、何士光、宗璞、张洁、谌容、汪曾祺、林斤澜、刘绍棠、邓友梅、 冯骥才、陈建功、徐怀中、李存葆、朱苏进、姚雪垠、凌力等作家小说创作的代表性 作品。 3.理解 85 年社会转型前小说创作与社会现实与历史内容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新时期小说创作概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现 代派”与“后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新状态与新都市小说;新时 期小说题材的拓展与深化;新时期小说艺术风格的创新 3.问题与应用:85 年社会转型前后小说创作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变化
第二节 1.主要内容:王蒙、刘心武、张贤亮、丛维熙、李国文的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王蒙的意识流:《春之声》、《蝴蝶》、《活动变人型》: “委节系列”小说,刘心,武的“伤痕”“问顾”“城市出相”小说,《班主任》《爱 情的位置》《钟鼓楼》 《四牌楼》;张贤亮的“反思”与“哲理”小说 《灵与肉》 《河的子孙》《绿化树》《男人的 半是女人》《习惯死亡》:丛维熙的 大墙 学:《大墙下的红玉兰》《雪落黄河静无声》《远去的白帆》:“鹿回头系列”小说: 李国文的“反思”小说:《冬天里的春天》《月食》《花园街五号》《危楼记事》 3.问题与应用:反思文学对伤痕文学的深化 1.主要内容: 陆文夫 高晓声、蒋子龙 何士光的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探求者”文学社:陆文夫《美食家》《井》《人之窝》: “小巷人物志系列”小说: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系列”小说:蒋子龙与 改革文学:“开拓者家族”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 《燕赵悲歌》:何士光“梨花屯”艺术世界:《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远行》 《青砖的楼房》《似水流年 3.问题与应用:何士光小说中的传统文化意识 第四节 1.主要内容:宗璞、张洁、湛容的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宗璞《我是谁》《泥沼中的头颅》《弦上的梦》《三生石》: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 《沉重的翅膀》《无字》谌容《人到中年》《太 子村的秘密》 《减去十岁》 《懒得离婚 3.问题与应用:张洁小说中女性意识的特点 第五节 1,主要内容:汪曾淇、林斤澜、刘绍棠、邓友海、四谭才、陈建功的小说 散文笔记体小说:汪曾祺《大淖记事》《受戒》林斤澜 “矮凳桥 风情系 小说 X刘绍 ”小说 《蒲柳人家)《眉》:市井 小说:邓友梅《话说陶然亭》《那五》《烟壶》;冯骥才《雕花烟斗》《啊!》《神 鞭》《三寸金莲》;陈建功《飘逝的花头巾》《丹凤眼》:“谈天说地系列”小说 3.问题与应用:市井风情小说的不同城市“风味” 第六节 1.主要内容:徐怀中、李存葆、 朱抗进 、姚雪垠、凌力的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西线轶事》《阮氏丁香》;李 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朱苏进《射天狼》《引而不发》《凝 眸》:姚雪垠《李自成》;凌力《少年天子》 3.问题与应用:《李白成》与历史小说的梦术创 (三)思考与实践 1.思考新时期前期小说与社会现实与历史的密切关系 2.如何认识市井风情小说对传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3.谈谈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10
10 第二节 1.主要内容:王蒙、刘心武、张贤亮、丛维熙、李国文的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王蒙的意识流;《春之声》、《蝴蝶》、《活动变人型》; “季节系列”小说;刘心武的“伤痕”“问题”“城市世相”小说;《班主任》《爱 情的位置》《钟鼓楼》《四牌楼》;张贤亮的“反思”与“哲理”小说;《灵与肉》 《河的子孙》《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丛维熙的“大墙”文 学;《大墙下的红玉兰》《雪落黄河静无声》《远去的白帆》;“鹿回头系列”小说; 李国文的“反思”小说;《冬天里的春天》《月食》《花园街五号》《危楼记事》 3.问题与应用:反思文学对伤痕文学的深化 第三节 1.主要内容:陆文夫、高晓声、蒋子龙、何士光的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探求者”文学社;陆文夫《美食家》《井》《人之窝》; “小巷人物志系列”小说;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系列”小说;蒋子龙与 改革文学;“开拓者家族”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 《燕赵悲歌》;何士光“梨花屯”艺术世界;《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远行》 《青砖的楼房》《似水流年》 3.问题与应用:何士光小说中的传统文化意识 第四节 1.主要内容:宗璞、张洁、谌容的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宗璞《我是谁》《泥沼中的头颅》《弦上的梦》《三生石》;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沉重的翅膀》《无字》;谌容《人到中年》《太 子村的秘密》《减去十岁》《懒得离婚》 3.问题与应用:张洁小说中女性意识的特点 第五节 1.主要内容:汪曾祺、林斤澜、刘绍棠、邓友梅、冯骥才、陈建功的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散文笔记体小说;汪曾祺《大淖记事》《受戒》;林斤澜 “矮凳桥风情系列”小说;刘绍棠“乡土系列”小说;《蒲柳人家》《蛾眉》;市井 小说;邓友梅《话说陶然亭》《那五》《烟壶》;冯骥才《雕花烟斗》《啊!》《神 鞭》《三寸金莲》;陈建功《飘逝的花头巾》《丹凤眼》;“谈天说地系列”小说 3.问题与应用:市井风情小说的不同城市“风味” 第六节 1.主要内容:徐怀中、李存葆、朱苏进、姚雪垠、凌力的小说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西线轶事》《阮氏丁香》;李 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朱苏进《射天狼》《引而不发》《凝 眸》;姚雪垠《李自成》;凌力《少年天子》 3.问题与应用:《李自成》与历史小说的艺术创新 (三)思考与实践 1.思考新时期前期小说与社会现实与历史的密切关系。 2.如何认识市井风情小说对传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3.谈谈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色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