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重点与难点 、基本概念 1.稳定性 (1)定义:系统受扰动偏离了平衡状态,当扰动消除后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 状态,则称系统稳定,反之称系统不稳定。 (2)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系统特征根全部具有负的实部 (3)代数稳定判据:①必要条件:特征多项式各项系数均大于零。②古尔维茨判据: 由系统特征方程各项系数所构成的各阶古尔维茨行列式全部为正。③劳斯判据:由系统 特征方程各项系统列出劳斯表,如果劳斯表中第一列各值严格为正,则系统稳定;如果 表中第一列中出现小于零的数,则系统不稳定;第一列各系数符号的改变次数,代表特 征方程的正实部根的数目。 (4)系统的稳定性只与系统自身结构参数有关,而与初始条件、外作用大小无关 系统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特征根(极点),而与系统零点无关。 (5)结构不稳定概念:并非由于系统参数设置不当,而是由于系统结构原因导致的 不稳定 2.误差及稳态误差 (1)误差的两种定义及其相互关系:从系统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如图3.1(a 所示,从系统输出端定义的误差E'(s)是系统输出量的希望值R'(S)与实际值C(S)之差 前者在实际系统中是可量测的,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而后者一般只有数学意义。将图 3.1(a)等效变换为图3.1(b),可以看出E(s)与E'(s)之间有对应关系 E'(s)=E(s)/H(s)。对于单位反馈系统来说,这两种定义是等价的。 (2)稳态误差e。是系统的误差响应达到稳态时的值,是对系统稳态控制精度的度 量,是系统的稳态指标 (3)计算稳态误差的方法 1)一般方 i.判定系统稳定性(对于稳定系统求es才有意义); i按误差定义求出系统误差传递函数Φ(s)或Φ(3) il利用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e=lims[Φ(s)R(s)+Φn(S)N(s)
·42· 第 3 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重点与难点 一、基本概念 1. 稳定性 (1)定义:系统受扰动偏离了平衡状态,当扰动消除后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 状态,则称系统稳定,反之称系统不稳定。 (2)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系统特征根全部具有负的实部。 (3)代数稳定判据:①必要条件:特征多项式各项系数均大于零。②古尔维茨判据: 由系统特征方程各项系数所构成的各阶古尔维茨行列式全部为正。③劳斯判据:由系统 特征方程各项系统列出劳斯表,如果劳斯表中第一列各值严格为正,则系统稳定;如果 表中第一列中出现小于零的数,则系统不稳定;第一列各系数符号的改变次数,代表特 征方程的正实部根的数目。 (4)系统的稳定性只与系统自身结构参数有关,而与初始条件、外作用大小无关; 系统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特征根(极点),而与系统零点无关。 (5)结构不稳定概念:并非由于系统参数设置不当,而是由于系统结构原因导致的 不稳定。 2. 误差及稳态误差 (1)误差的两种定义及其相互关系:从系统输入端定义的误差 E(s) 如图 3.1(a) 所示,从系统输出端定义的误差 E(s) 是系统输出量的希望值 R(s)与实际值C(s) 之差。 前者在实际系统中是可量测的,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而后者一般只有数学意义。将图 3.1( a ) 等 效 变 换 为 图 3.1 ( b) , 可 以 看 出 E(s) 与 E(s) 之 间 有 对 应 关 系 : E(s) E(s)/ H (s)。对于单位反馈系统来说,这两种定义是等价的。 (2)稳态误差 ss e 是系统的误差响应达到稳态时的值,是对系统稳态控制精度的度 量,是系统的稳态指标。 (3)计算稳态误差的方法: 1)一般方法: i.判定系统稳定性(对于稳定系统求 ss e 才有意义); ii.按误差定义求出系统误差传递函数 (s) e 或 (s) en ; iii.利用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 lim [ ( ) ( ) ( ) ( )] 0 e s s R s s N s e en s ss
E(s R(s R(S)E G(s) H(s I/H(s) G(s) H(s) 图3.1控制系统的两种误差定义 2)稳态误差系数法 i.判定系统稳定性 ii.确定系统型别ν,求静态误差系数 ii.利用在控制输入作用下,e,与系统型别、静态误差系数间的关系表格确定e 值 (4)稳态误差不仅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有关,而且与外作用的大小、形式、作用 点有关。 (5)系统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加速度误差分别是在位置信号(阶跃)、速度信 号(斜坡)和加速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达到稳态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误差,是位置意 义上的误差 (6)要反映稳态误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用动态误差系数法 (⑦)在主反馈口到干扰作用之间的前向通路上增大放大倍数、设置积分环节可以同 时减小r(),n(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1.系统动态性能计算 主要包括: (1)一阶系统特征参数(时间常数T)与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2)复极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及其关系。 (3)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5,On)与动态指标间的关系(tn,σ%,t计算 (4)系统动态性能随极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5)附加开环零极点与附加闭环零极点的区别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附加闭环零点、闭环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主导极点、非主导零极点和偶极子的概念及高阶系统动态指标估算方法 基本要求 1.稳定性判断 正确理解系统稳定性概念及稳定的充要条件:能熟练运用代数稳定判据判定系统的
·43· C(s) E(s) R(s) R C(s) (s) R’(s) E’(s) E(s) (a) (b) 图 3.1 控制系统的两种误差定义 2) 稳态误差系数法: i.判定系统稳定性; ii.确定系统型别 v ,求静态误差系数; iii.利用在控制输入作用下, ss e 与系统型别、静态误差系数间的关系表格确定 ss e 值。 (4)稳态误差不仅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有关,而且与外作用的大小、形式、作用 点有关。 (5)系统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加速度误差分别是在位置信号(阶跃)、速度信 号(斜坡)和加速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达到稳态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误差,是位置意 义上的误差。 (6)要反映稳态误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用动态误差系数法。 (7)在主反馈口到干扰作用之间的前向通路上增大放大倍数、设置积分环节可以同 时减小 r(t), n(t)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1. 系统动态性能计算 主要包括: (1)一阶系统特征参数(时间常数 T)与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2)复极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及其关系。 (3)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 ( , ) n 与动态指标间的关系( p s t , %,t 计算公 式).(4)系统动态性能随极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5)附加开环零极点与附加闭环零极点的区别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附加闭环零点、闭环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主导极点、非主导零极点和偶极子的概念及高阶系统动态指标估算方法。 二、基本要求 1. 稳定性判断 正确理解系统稳定性概念及稳定的充要条件;能熟练运用代数稳定判据判定系统的 G(s) H(s) H(s) -1/H(s) G(s)
稳定性,并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 2.稳态误差计算 正确理解有关稳态误差的概念:了解终值定理应用的限制条件;牢固掌握计算稳态 误差的一般方法:牢固掌握静态误差系数法及其应用的限制条件。 动态性能计算 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典型响应特点:能熟练确定一阶系统、 二阶系统特征参数,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二阶欠阻尼系统动态性能计算方法及应用限制 条件:掌握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极点位置与动态性能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附 加闭环零极点对动态性能的影响;正确理解主导极点的概念,会估算高阶系统动态性能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时间响应的基本概念; (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性能指标和参数的求取 (3)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欠阻尼状态下性能指标的计算 (4)极点、零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对系统动态性能影响 (5)代数稳定性判据: (6)输入信号和扰动作用下稳态误差 2.难点 (7)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8)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指标方法 (3)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同时作用时,稳态误差的计算
·44· 稳定性,并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 2. 稳态误差计算 正确理解有关稳态误差的概念;了解终值定理应用的限制条件;牢固掌握计算稳态 误差的一般方法;牢固掌握静态误差系数法及其应用的限制条件。 3. 动态性能计算 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典型响应特点;能熟练确定一阶系统、 二阶系统特征参数,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二阶欠阻尼系统动态性能计算方法及应用限制 条件;掌握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极点位置与动态性能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附 加闭环零极点对动态性能的影响;正确理解主导极点的概念,会估算高阶系统动态性能。 三、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1) 时间响应的基本概念; (2) 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性能指标和参数的求取; (3) 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欠阻尼状态下性能指标的计算; (4) 极点、零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对系统动态性能影响; (5) 代数稳定性判据; (6) 输入信号和扰动作用下稳态误差。 2. 难点 (7) 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8) 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指标方法; (3)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同时作用时,稳态误差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