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2004年4月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Apr.,2004 第25卷第2期 JOURNAL OF ZHANJIANG NORMAL COLLEGE Vol.25 No.2 啸 的起源 兼论语言的起源 张应斌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摘要:人类的啸与动物的天籁近似,人类在前语言时期用啸进行交流,利用啸的生物语言特 性狩猎,在啸的发生发展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人类学内容。 关键词:啸;天籁;语言起源;文化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04)02-0050-08 啸是人类非歌唱性的口鸣音乐,在啸中蕴涵着文 着重突出风声如啸如歌的音色效果。晋湛方生《风 化人类学的内容。现代不少学者对啸已有研究,如孙 赋》:“响咏空岭,朗吟竹柏。”[他用拟人手法描写风 机和日本青木正儿等。山-8本文重点从文化人类学 声,他笔下的风声已接近人的音乐。盛弘之《荆州 角度探讨啸的起源和在人类早期文化中的面貌和作 记》:“临贺冬山中,有大竹,数十围,高亦数十丈… 用。 数十里间,风吹此竹,如箫管之音。”这写竹林中的天 乐,突出自然之声如同音乐的真实性。天籁之声在世 一、自然之啸 界也普遍,古希腊神话中的林神有音乐神意味:“林神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种突出的现象是:古人在 用嘴唇来叫人心荡神怡”,“只要能吹林神的调子,就 诗文中大量地描写啸和各种天籁。天籁即天然的音 有力量使人欢欣鼓舞。”[2(-》这是说,森林是令 乐,啸也是天籁之一陈王叔斋《籁记》所载的天籁有 人陶醉的天籁世界。古印度森林中到处是天籁之歌, 风声、雨声、雷声、山谷声,滩声、落叶声等,[观)自 《长阿含经》:“微风四起,吹诸宝树,出柔软音,犹如天 然界的声音就是天籁之音。对天籁之音的描写,先秦 乐。”[b]《中阿含经》:“其多罗树叶吹过之时,有极 已经开始。《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妙上好音乐之声,犹五种工师作乐,极妙上好谐和之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零零乎?山林 音。”[4(wO》天籁的描写在古代是很普遍的。 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杆,似 古代诗文中还有大量动物之啸的描写。古代虎 圈,似白,似洼者,似污者。激者,滈者,叱者,吸者,叫 啸的描写比较常见,《庐山远公话》:“猿啼幽谷,虎啸 者,嚎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深溪”;郭遐周《赠嵇康》一:“同气自相求,虎啸谷风 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 凉。”陆机爱写虎啸:“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猛 调之刀刀乎?”这里描写天风吹来,在古代森林中若鼻 虎行》):“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颠”(《赴洛道中作》 若口的树隙、树洞间激发出的各种自然音响,它们彼 一)和“猛虎凭林啸,玄猿临岸叹”(《苦寒行》)等。李 此唱和,千姿百态,形成了自然界伟大的交响乐,堪称 白也爱写虎啸,如《宣城送刘副使人秦》:“虎啸俟腾 中国最早的风赋。东汉赵壹《迅风赋》也描写道:“啾 跃,鸡鸣遭乱离。”《登广武古战场怀古》:“猛虎啸洞 啾嗖嗖,吟啸相求。阿那徘徊,声若歌谣。“(7)他 壑,饥鹰鸣秋空。”《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子房未虎 收稿日期:2004-02-17 基金项目:湛江师范学院2003年度专项研究资助项目(Z2003)。 作者简介:张应斌(1951一),男,湖北利川人,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2OO4年 4月 第 25卷 第 2期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ZHANJIANGNORMALCOI,I,EGE Apr.,2004 V01.25 No.2 啸 的 起 源 兼论语言的起源 张 应 斌 (湛江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摘 要:人类的啸与动物的天籁近似,人类在前语言时期用啸进行交流,利用啸的生物语言特 性狩猎,在啸的发生发展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人类学内容。 关键词:啸;天籁;语言起源;文化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04)02—0050—08 啸是人类非歌唱性的口鸣音乐,在啸中蕴涵着文 化人类学的内容。现代不少学者对啸已有研究,如孙 机和13本青木正儿等。[]一Es]本文重点从文化人类学 角度探讨啸的起源和在人类早期文化中的面貌和作 用。 一 、 自然之啸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种突出的现象是:古人在 诗文中大量地描写啸和各种天籁。天籁即天然的音 乐,啸也是天籁之一。陈王叔斋《籁记》所载的天籁有 风声、雨声、雷声 、山谷声、滩声、落叶声等,[9】(丹 ’自 然界的声音就是天籁之音。对天籁之音的描写,先秦 已经开始。《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畴。而独不闻之雾雾乎?山林 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栅 ,似 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谪者,叱者,吸者,叫 者,嚎者,突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 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 调之刀刀乎?”这里描写天风吹来,在古代森林中若鼻 若口的树隙、树洞间激发出的各种 自然音响,它们彼 此唱和,千姿百态,形成了自然界伟大的交响乐,堪称 中国最早的风赋。东汉赵壹《迅风赋》也描写道:“啾 啾嗖嗖,吟啸相求。阿那徘徊,声若歌谣。”_】。f'557)他 着重突出风声如啸如歌的音色效果。晋湛方生《风 赋》:“响咏空岭,朗吟竹柏。”l¨他用拟人手法描写风 声,他笔下的风声已接近人的音乐。盛弘之《荆州 记》:“临贺冬山中,有大竹,数十围,高亦数十丈…… 数十里间,风吹此竹,如箫管之音。”这写竹林中的天 乐,突出自然之声如同音乐的真实性。天籁之声在世 界也普遍,古希腊神话中的林神有音乐神意味:“林神 用嘴唇来叫人心荡神怡”,“只要能吹林神的调子,就 有力量使人欢欣鼓舞。”[3(P279—28o)这是说,森林是令 人陶醉的天籁世界。古印度森林中到处是天籁之歌, 《长阿含经》:“微风四起,吹诸宝树,出柔软音,犹如天 乐。”[13】 ¨《中阿含经》:“其多罗树叶吹过之时,有极 妙上好音乐之声,犹五种工师作乐,极妙上好谐和之 音。”lll(OgTO)天籁的描写在古代是很普遍的。 古代诗文中还有大量动物之啸的描写。古代虎 啸的描写比较常见,《庐山远公话》:“猿啼幽谷,虎啸 深溪”;郭遐周《赠嵇康》一:“同气 自相求,虎啸谷风 凉。”陆机爱写虎啸:“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猛 虎行》);“虎啸深谷底,鸡呜高树颠”(《赴洛道中作》 一 )和“猛虎凭林啸,玄猿临岸叹”(《苦寒行》)等。李 白也爱写虎啸,如《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虎啸俟腾 跃,鸡鸣遭乱离。”《登广武古战场怀古》:“猛虎啸洞 壑,饥鹰鸣秋空。”《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子房未虎 收稿日期:2oo4—02—17 基金项目:湛江师范学院2003年度专项研究资助项目(Z2003)。 作者简介:张应斌(1951一 ),男,湖北利川人,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张应斌:啸的起源 51 啸,破产不为家。"虎啸有一定美感,《老残游记》第十 鸟怨水湄”(江淹《刘仆射东山诗集》)等,或啸侣,或哀 回,子平说:“你听,外面唔唔'价叫的,不是虎吗?”扈 啸,鸟啼不胜枚举。谢灵运“园柳变鸣禽“已成为诗坛 姑说:“这是狼嗥,虎那有这么多呢?虎的声音长,狼 佳话,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孟浩然诗“春 的声音短,所以虎名为啸’,狼名为‘嗥'。古人下字 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眼都是有斟酌的。”虎啸可作为动物之啸描写的代表。 白鹭上青天”等等,鸟啼的诗犹如清醇的酒,脍炙古今 古代诗文中还有大量的虫吟描写,蝉鸣是其中之人口。孟浩然还有《春中喜王九相寻(一题作晚春)》: 一。人类很早就注目蝉鸣,商代妇好墓出土了距今三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直把鸣鸟视为家鸟,道出 千多年的玉蝉。古希腊人认为,蝉原是诗人,他们因 了古人与鸟啼精神的亲切。这种情况国外也相似,古 为喜欢唱歌到了发狂的地步,整天只管唱歌,一直唱 印度《梨俱吠陀》第10卷146首:“响应兽的吼声,虫鸟 到死,就变成了蝉。不知中国的玉蝉是否含有诗人的 发出低鸣,仿佛随着音乐伴奏,森林女舞蹈备受尊 寓意,《庄子·庚桑楚》:“唯虫能天。”中国早有崇拜蝉 敬。"鸟啼受人喜爱的客观原因是鸟鸣悦耳动听,它是 鸣的风气是确实的。汉班昭、蔡邕等有《蝉赋》,晋傅 自然界最出色的歌唱家;鸟繁殖季节为博得对方的欢 咸有《鸣蜩赋》,孙楚有《蝉赋》,宋颜延之有《寒蝉赋》, 心[(2的鸣叫更是天籁中的上品。西方学者还对这 隋卢思道有《听鸣蝉》等,唐骆宾王《在狱咏蝉》也很有 从科学上来解释:认为歌靠空气振动,鸟是空气的动 名。欧阳修《鸣蝉赋》:“引清风而长啸,抱纤柯而永 物,所以鸟有歌唱的天赋;鸟不像马那样嘶喊,不像公 叹;嘈嘒非管,泠泠若弦,裂方号而复咽,凄欲断而还 牛那样嗥叫,它们把动物的叫声发展成“观念性的自 连。”对蝉鸣音乐的描写一直不断。有的虫吟酷似人 我享受。”[8()中国有鸟啼崇拜就不足为怪了。 啸,《酉阳杂俎》卷17载碎车虫:“好栖高树上,其声如 在古代大自然中,处处有“更相叫啸,诡色殊 人吟啸。”有人认为蛙鸣是噪音,但也有喜爱的,元耶 音"”[9的美妙天乐,到处都是美妙的天啸;“啸歌观大 律铸《蛙吹》:“两部难分曲调名,莫疑喧聒是蛙鸣。谁 漠,天乐适我娱。”[(24)人类逍遥在天籁中。因此, 能碧草青泉上,受用仪同鼓吹声。”自注:“齐张狗儿拜 天籁还进人语言。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读如啸的词:动 仪同,日口自作鼓吹声。”蛙声美于蹩脚之歌,黄豫章 词如哮、哓、肃、呺、联、唬、嗃、、晓、哨、嚣、唬等;名 《薄薄酒》:“传呼鼓吹拥部曲,何如春水一池 词如枭、蛸、狡、琥、城、狡、蛾、䴔、鹨、随,骁、魈等。它 蛙。n[15(Pm6) 们产生于动物的“其名自叫”,人类把动物的语言引入 天籁中最美的是鸟啼。中国上古早有鸟崇拜文 了人类的语言,它是动物天籁大量“入侵”人类语言的 化,《左传·昭公十七年》:少馋氏以鸟名官,朝廷百官 一个侧影,与古代天籁文学遥相呼应。 皆以鸟为名:凤鸟氏为历正,玄鸟氏司分,伯赵氏司 古代为何有这么多的啸?这原因是古人对啸重 至,青鸟氏司启,丹鸟氏司闭,祝鸠氏司徒,雎鸠氏司 视和崇拜。虽人的啸见诸周代,但中国最早的两部正 马,描绘出中国鸟文化的鼎盛面貌。中国古代还富有 史《史记》、《汉书》只有兽啸而无人啸;在《全唐诗》中, 鸟寓言的文学,如《诗经》之《鸱枭》,《庄子》之大鹏,尹 虎啸、猿啸、禽啸等也占一半以上,自然之啸的地位于 湾汉简之《神乌赋》等。韩愈《双鸟诗》:双鸟使得雷声 此可见。就其原因,环境是其中之一。远古人烟稀 收、鬼神怕、造化停…天公捉两鸟才使:“百虫与百少,树林浓密,豺狼横行,虎啸猿啼,人淹没在林莽中, 鸟,然后鸣啾啾”,还承接这种传统。古代鸟崇拜当与 自然处处是天啸。但更主要的是精神观念,隐藏在这 鸟鸣有关,爵成为祭器即因为鸟的啼声,《说文》:“爵, 些啸描写背后的是天籁崇拜。天籁崇拜主要表现在 礼器也,象雀之形…所以饮器象雀者,取其鸣·节节 两个方面:一是观念层面,古人认为声音通神:“夫吟 足足'也。”段玉裁注:“节节足足,雀音如是。《广雅》 啸之鼓风云,律调之通寒暑”。因此啸也是神秘的,它 云:‘凤凰雄鸣即即,雌鸣足足。’”[16j2)鸟啼的确优 可以控万物、通鬼神。明程明善《啸余谱序》:“嗟夫, 美,唐齐己《寄明月山僧》:“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 声音之道神矣哉!铎声振而黄钟应,温气至而寒谷 声。”鸟啼清脆悦耳,声之美可比古琴;吴融《绵竹山 生;登楼清啸,胡骑解围;池上声调,蕤宾跃出。至于 诗》:“合有五色禽,叫啸含仙曲。”鸟啼有如仙乐。因 走电奔雷,兴云致雨,闭泄阴阳,役使鬼神,孰非声为 而鸟啼在古代诗文中十分普遍,是个说不完的话题, 之耶?”古人真诚地相信啸与天地精灵相通,诗人们 《诗经》时期,鸟啼已进人诗歌,到六朝就更多,如“凫 说:“啸终万籁起,吹去当溪云”(唐严维《人唐溪》),啸 鹄啸俦侣,荷芰始参差”(陆韩卿《奉答内兄希叔》): 可通神是天籁崇拜的根本原因。古人崇拜虎啸即相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谢灵运《七里濑》);“寒鸢 信它有招致大风的神秘,故虎别名为啸风子,《事物原 响云啸,悲鸿哀夜号”(任豫《雪诗》):“乔木啸山曲,征 始》:“白额将军,啸风子,皆虎之别名。”[21故古代虎啸
第 2期 张应斌 :啸的起源 5l 啸,破产不为家。”虎啸有一定美感,《老残游记》第十 回,子平说:“你听,外面‘唔唔’价叫的,不是虎吗?”扈 姑说:“这是狼嗥,虎那有这么多呢?虎的声音长,狼 的声音短,所以虎名为‘啸’,狼名为‘嗥 ’。古人下字 眼都是有斟酌的。”虎啸可作为动物之啸描写的代表。 古代诗文中还有大量的虫吟描写,蝉呜是其中之 一 。 人类很早就注目蝉呜,商代妇好墓出土了距今三 千多年的玉蝉。古希腊人认为,蝉原是诗人,他们因 为喜欢唱歌到了发狂的地步,整天只管唱歌,一直唱 到死,就变成了蝉。不知中国的玉蝉是否含有诗人的 寓意,《庄子·庚桑楚》:“唯虫能天。”中国早有崇拜蝉 鸣的风气是确实的。汉班昭、蔡邕等有《蝉赋》,晋傅 咸有《呜蜩赋》,孙楚有《蝉赋》,宋颜延之有《寒蝉赋》, 隋卢思道有《听呜蝉》等,唐骆宾王《在狱咏蝉》也很有 名。欧阳修《鸣蝉赋》:“引清风而长啸,抱纤柯而永 叹;嘈嘈非管,泠泠若弦,裂方号而复咽,凄欲断而还 连。”对蝉鸣音乐的描写一直不断。有的虫吟酷似人 啸,《酉阳杂俎》卷 17载碎车虫:“好栖高树上,其声如 人吟啸。”有人认为蛙鸣是噪音,但也有喜爱的,元耶 律铸《蛙吹》:“两部难分曲凋名,莫疑喧聒是蛙鸣。谁 能碧草青泉上,受用仪同鼓吹声。”自注:“齐张狗儿拜 仪同,日口自作鼓吹声。”蛙声美于蹩脚之歌,黄豫章 《薄 薄 酒》:“传 呼鼓 吹拥 部 曲,何 如 春 水 一 池 蛙。”[Js](P186) 天籁中最美的是鸟啼。中国上古早有鸟崇拜文 化,《左传·昭公十七年》:少薛 氏以鸟名官,朝廷百官 皆以鸟为名:凤鸟氏为历正,玄鸟氏司分,伯赵氏司 至,青鸟氏司启,丹鸟氏司闭,祝鸠氏司徒,雎鸠氏司 马,描绘出中国鸟文化的鼎盛面貌。中国古代还富有 鸟寓言的文学,如《诗经》之《鸱枭》,《庄子》之大鹏,尹 湾汉简之《神乌赋》等。韩愈《双鸟诗》:双鸟使得雷声 收、鬼神怕、造化停……天公捉两鸟才使:“百虫与百 鸟,然后呜啾啾”,还承接这种传统。古代鸟崇拜当与 鸟鸣有关,爵成为祭器即因为鸟的啼声,《说文》:“爵, 礼器也,象雀之形……所以饮器象雀者,取其呜‘节节 足足’也。”段玉裁注:“节节足足,雀音如是。《广雅》 云:‘凤凰雄呜即即,雌鸣足足。”’|l6](P217)鸟啼的确优 美,唐齐己《寄明月山僧》:“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 声。”鸟啼清脆悦耳,声之美可 比古琴;吴融《绵竹山 诗》:“合有五色禽,叫啸含仙曲。”鸟啼有如仙乐。因 而鸟啼在古代诗文中十分普遍,是个说不完的话题。 《诗经》时期,鸟啼已进入诗歌,到六朝就更多,如“凫 鹄啸俦侣,荷芰始参差”(陆韩卿《奉答内兄希叔》);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谢灵运《七里濑》);“寒鸢 响云啸,悲鸿哀夜号”(任豫《雪诗》);“乔木啸山曲,征 鸟怨水湄”(江淹《刘仆射东山诗集》)等,或啸侣,或哀 啸,鸟啼不胜枚举。谢灵运“园柳变呜禽”已成为诗坛 佳话,王籍“蝉噪林逾静,鸟呜山更幽”;孟浩然诗“春 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 白鹭上青天”等等,鸟啼的诗犹如清醇的酒,脍炙古今 人口。孟浩然还有《春中喜王九相寻(一题作晚春)》: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直把鸣鸟视为家鸟,道出 了古人与鸟啼精神的亲切。这种情况国外也相似,古 印度《梨俱吠陀》第 10卷 146首:“响应兽的吼声,虫鸟 发出低鸣,仿佛随着音乐伴奏,森林女舞蹈备受尊 敬。”鸟啼受人喜爱的客观原因是鸟鸣悦耳动听,它是 自然界最出色的歌唱家;鸟繁殖季节为博得对方的欢 心【” 的呜叫更是天籁中的上品。西方学者还对这 从科学上来解释:认为歌靠空气振动,鸟是空气的动 物,所以鸟有歌唱的天赋;鸟不像马那样嘶喊,不像公 牛那样嗥叫,它们把动物的叫声发展成“观念性的自 我享受。”[18](P592’中国有鸟啼崇拜就不足为怪了。 在古代大 自然 中,处处有 “更相 叫啸,诡色殊 音”_】9_的美妙天乐,到处都是美妙的天啸;“啸歌观大 漠,天乐适我娱。”【加](P2438’人类逍遥在天籁中。因此, 天籁还进入语言。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读如啸的词:动 词如哮、晓、肃、晴、映、唬、嘀 、嘤、哓、哨、嚣、唬等;名 词如枭、蛸 、狡、虢、Jl虎、狡、蝻 、妈 、鹗、飓、骁、魈等。它 们产生于动物的“其名自叫”,人类把动物的语言引入 了人类的语言,它是动物天籁大量“入侵”人类语言的 一 个侧影,与古代天籁文学遥相呼应。 古代为何有这么多的啸?这原因是古人对啸重 视和崇拜。虽人的啸见诸周代,但中国最早的两部正 史《史记》、《汉书》只有兽啸而无人啸;在《全唐诗》中, 虎啸、猿啸、禽啸等也占一半以上,自然之啸的地位于 此可见。就其原因,环境是其中之一。远古人烟稀 少,树林浓密,豺狼横行,虎啸猿啼,人淹没在林莽中, 自然处处是天啸。但更主要的是精神观念,隐藏在这 些啸描写背后的是天籁崇拜。天籁崇拜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观念层面,古人认为声音通神:“夫吟 啸之鼓风云,律调之通寒暑”。因此啸也是神秘的,它 可以控万物、通鬼神。明程明善《啸余谱序》:“嗟夫, 声音之道神矣哉!铎声振而黄钟应,温气至而寒谷 生;登楼清啸,胡骑解围;池上声调,蕤宾跃出。至于 走电奔雷,兴云致雨,闭泄阴阳,役使鬼神,孰非声为 之耶?”古人真诚地相信啸与天地精灵相通,诗人们 说:“啸终万籁起,吹去当溪云”(唐严维《入唐溪》),啸 可通神是天籁崇拜的根本原因。古人崇拜虎啸即相 信它有招致大风的神秘,故虎别名为啸风子,《事物原 始》:“白额将军,啸风子,皆虎之别名。”[21J故古代虎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52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5卷 极多:曹不《十五》:“雄雄山鸡鸣,虎啸谷风起。"杨芳 鸣子也;含胡弹谐,雍雍喈喈,若群雏之从母也。”不仅 《合欢》一:“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陆云《赠曼季· 禽兽以语相呼,而且动物社会与语言关系密切。《列 谷风》:“虎质山啸,龙辉渊播。”李白《鸣皋歌送岑徵 子·黄帝》:“牝牡相偶,母子相亲;避平依险,违寒就 君》:“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均龙虎对举,风温:居则有群,行则有列:小者居内,壮者居外:饮则相 云并生。纬书《春秋元命苞》:“猛虎啸而谷风起。”梁 携,食则鸣群。"美国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也考查过昆 萧吉《五行大义》:“龙动云兴,虎啸风起,此是应阴阳 虫和猴群社会,发现白蚁和猴子:“团体成员都用大约 之气。”王充《论衡·寒温》也细致地解释说:“虎啸而谷 10至100个不成句子的符号来表示饥饿,惊恐、敌意、 风至,龙兴而景云起。同气共类,动相招致。故日以 团体中和繁殖中的地位。”5m动物是有语言的,当 形逐影,以龙致雨。雨应龙而来,影应形而去。天地 然动物与人类语言的性质有别。 之性,自然之道也。”。因此古人时常写到虎啸。二是 从人类学角度说,啸是人类的天籁意味着:啸是 理论层面,古人认为天籁高于人籁。《庄子·齐物论》: 人类语言起源前的言语。动物的啸是自然之声,人类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认语言前也有啸一类的自然之声。古人已有这类观点, 为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天籁比人籁高两级。 《啸余谱》:“人有啸而后有声,有声而后有律有乐,流 《庄子》多次说到天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机不 而为乐府,为词曲,皆其声之余绪也。”(这是说. 张而五官皆备,此之谓天乐,无言而心悦,”在《庄子》 人类先有啸后有语言,啸是人类语言的基础。当然这 看来,天籁是宇宙最高最神秘的音乐。由于天籁重 有争议:“诗不本于啸,词曲安得本于啸?””]m5)所 要,所以人类应该取法自然:“风之吹万物不同,天籁 谓“诗不本于啸”,若在文体上说无疑是对的。但《啸 也。禽兽啁晰,亦天地自然之声,作乐者当于此取则 余谱》所论是语言的起源,反驳文不对题。笔者赞同 焉。[2](四1天籁崇拜与“天乐”、“天机”是相通的,这 “人有啸而后有声”的观点,人类的啸与语言起源的关 里隐含着一种原始的语言观。在古人看来,禽与兽,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兽与兽,人与动物,都有种神秘暗通的共同语,这是生 1.进化史表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8(8》人类在 物语言:同时它又是与人与天地风雷,人与鬼怪神灵 动物时期没有语言,德人类学家海克尔1868年说,从 神秘暗通的共同语,即宇宙共同语,即所谓“大乐与天 化石上看存在过一种猿和人的过渡类型一一“无语人 地同和”,“及其调和谐合,鸟兽尽感。”[2]古人认为人类"(没有语言的猿人)。9)无语的猿人必然使用 也能以啸呼风,《物类相感志》:“人啸则风生,如溽暑 动物语言,这即是说:人类从自然界中来,人类的声音 月,夜坐无风,引声长啸,树杪草际飘然验矣”24啸就 也起源于自然,自然之声是人类语言的基础。故古人 是神奇的字宙语言。啸崇拜的生物学基础是它具有说:“禽兽有哀乐之声,蝼蚁有动静之形.在物犹然,况 生物共同语的作用,只有生物语言或宇宙共同语才能 于人乎?”0后来,人类灵长类特性发挥出来,声音才 达到“无言而心悦”的效果。啸崇拜的哲学意义是,在 与动物分离。人类动物时期的声音可以人类的近亲 原始状态下,人类精神与自然精神相通,自然是人类 类人猿为参照,类人猿的声音主要有二种:一是嗥一 的精神基础。因此,古代众多的啸与人类精神相连。 类的喊叫,如《楚辞·悲回风》:“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 比而不芳。”属于非乐音。另一种是啸,如唐李德裕 二、人啸与天籁比较 《猿》:“松上夜猿鸣,谷中清响合。”是乐音:嗥,号叫、 由上可知,人啸也是天籁。这个问题与人类语言 咆哮出于动物的应急反射,音乐性甚少;啸、哨则是在 的起源相连,语言起源是聚讼纷纭的话题。流行的观 悠闲或恋爱时的快乐之声,以音乐性为主,因此人类 点是,人类不同于动物是人能够制造使用工具、能使 学家认为,人类最早的音乐不是“嗓音音乐”,而是如 用符号,有镜象认识和语言等。但近几十年来人们发 同鸟鸣一样的口鸣音乐:“当语言出现以前,人类不过 现猿类能使用工具、符号,有镜象认识,“唯人论”开始 如鸟鸣然,仅发出一种长短之音,亦可认为歌也。但 动摇,只有语言还是最后堡垒。其实动物是否有语言 其为鸟歌,或人歌则未可知耳。”[31(8人类在无语 也是可以讨论的,古人说:“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言时当以啸叫交流。 (《西游记》72回)。《庄子,天运》:“虫,雄鸣于上风,雌 2,从啸的发音机理和动物声学看,啸是非语言的 应于下风而化。”或是生殖,或是呼唤,动物鸣叫大多 原始声音动物天籁并非需要高级的发音器官,相 有具体的意义,《诗经·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反,鸟的歌唱简单质朴,其婉转悠扬的格调来自质朴 汉东方朔《七谏·谬谏》:“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 音列的绵延,其行云流水的旋律来自机械往复的节 友。”晋潘岳《笙赋》:“凄戾辛酸,嘤嘤关关,若离鸿之 律。婉转的乐音倒是原始语言的突出特质,人类的啸
52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 25卷 极多:曹丕《十五》:“雉锥山鸡鸣,虎啸谷风起。”杨芳 《合欢》一:“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陆云《赠曼季· 谷风》:“虎质山啸,龙辉渊播。”李 白《鸣皋歌送岑徵 君》:“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均龙虎对举,风 云并生。纬书《春秋元命苞》:“猛虎啸而谷风起。”梁 萧吉《五行大义》:“龙动云兴,虎啸风起,此是应阴阳 之气。”王充《论衡·寒温》也细致地解释说:“虎啸而谷 风至,龙兴而景云起。同气共类,动相招致。故日以 形逐影,以龙致雨。雨应龙而来,影应形而去。天地 之性,自然之道也。”。因此古人时常写到虎啸。二是 理论层面,古人认为天籁高于人籁。《庄子·齐物论》: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认 为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天籁比人籁高两级。 《庄子》多次说到天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机不 张而五官皆备。此之谓天乐,无言而心悦。”在《庄子》 看来,天籁是宇宙最高最神秘的音乐。由于天籁重 要,所以人类应该取法 自然:“风之吹万物不同,天籁 也。禽兽啁哳,亦天地 自然之声,作乐者当于此取则 焉。”E22](e27¨天籁崇拜与“天乐”、“天机”是相通的,这 里隐含着一种原始的语言观。在古人看来,禽与兽, 兽与兽,人与动物,都有种神秘暗通的共同语,这是生 物语言:同时它又是与人与天地风雷,人与鬼怪神灵 神秘暗通的共同语,即宇宙共同语,即所谓“大乐与天 地同和”,“及其调和谐合,鸟兽尽感。-E233古人认为人 也能以啸呼风,《物类相感志》:“人啸则风生,如溽暑 月,夜坐无风,引声长啸,树杪草际飘然验矣”E 啸就 是神奇的宇宙语言。啸崇拜的生物学基础是它具有 生物共同语的作用,只有生物语言或宇宙共同语才能 达到“无言而心悦”的效果。啸崇拜的哲学意义是,在 原始状态下。人类精神与 自然精神相通,自然是人类 的精神基础。因此,古代众多的啸与人类精神相连。 二、人啸与天籁比较 由上可知,人啸也是天籁。这个问题与人类语言 的起源相连,语言起源是聚讼纷纭的话题。流行的观 点是。人类不同于动物是人能够制造使用工具、能使 用符号、有镜象认识和语言等。但近几十年来人们发 现猿类能使用工具、符号,有镜象认识,“唯人论”开始 动摇,只有语言还是最后堡垒。其实动物是否有语言 也是可 以讨论的,古人说:“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西游记》72回)。《庄子·天运》:“虫,雄呜于上风,雌 应于下风而化。”或是生殖,或是呼唤,动物呜叫大多 有具体的意义,《诗经·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汉东方朔《七谏 ·谬谏》:“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 友。”晋潘岳《笙赋》:“凄戾辛酸,嘤嘤关关,若离鸿之 鸣子也;含胡睥谐,雍雍喈喈,若群雏之从母也。”不仅 禽兽以语相呼,而且动物社会与语言关系密切。《列 子·黄帝》:“牝牡相偶,母子相亲;避平依险,违寒就 温;居则有群,行则有列;小者居内,壮者居外;饮则相 携,食则鸣群。”美国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也考查过昆 虫和猴群社会,发现白蚁和猴子:“团体成员都用大约 10至 100个不成句子的符号来表示饥饿、惊恐、敌意、 团体中和繁殖中的地位。”EZ5]( 动物是有语言的,当 然动物与人类语言的性质有别。 从人类学角度说,啸是人类的天籁意味着:啸是 人类语言起源前的言语。动物的啸是 自然之声,人类 语言前也有啸一类的自然之声。古人已有这类观点, 《啸余谱》:“人有啸而后有声,有声而后有律有乐,流 而为乐府,为词曲,皆其声之余绪也。” 一‘聊 这是说, 人类先有啸后有语言,啸是人类语言的基础。当然这 有争议:“诗不本于啸,词 曲安得本于啸?” ]㈣脚 所 谓“诗不本于啸”,若在文体上说无疑是对的。但《啸 余谱》所论是语言的起源,反驳文不对题。笔者赞同 “人有啸而后有声”的观点,人类的啸与语言起源的关 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1.进化史表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l281(眦 人类在 动物时期没有语言,德人类学家海克尔 1868年说,从 化石上看存在过一种猿和人的过渡类型——“无语人 类”(没有语言的猿人)。 J‘啪)无语的猿人必然使用 动物语言,这即是说:人类从 自然界中来,人类的声音 也起源于自然,自然之声是人类语言的基础。故古人 说:“禽兽有哀乐之声,蝼蚁有动静之形.在物犹然,况 于人乎?”E3oJ后来一人类灵长类特性发挥出来,声音才 与动物分离。人类动物时期的声音可以人类的近亲 类人猿为参照.类人猿的声音主要有二种:一是嗥一 类的喊叫,如《楚辞·悲回风》:“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 比而不芳。”属于非乐音。另一种是啸.如唐李德裕 《猿》:“松上夜猿鸣,谷中清响合。”是乐音 嗥,号叫、 咆哮出于动物的应急反射,音乐性甚少;啸、哨则是在 悠闲或恋爱时的快乐之声.以音乐性为主 因此人类 学家认为,人类最早的音乐不是“嗓音音乐”.而是如 同鸟鸣一样的口鸣音乐:“当语言出现以前,人类不过 如鸟鸣然,仅发出一种长短之音,亦可认为歌也 但 其为鸟歌,或人歌,则未可知耳。”l3l_‘P38)人类在无语 言时当以啸叫交流。 2.从啸的发音机理和动物声学看。啸是非语言的 原始声音 动物天籁并非需要高级的发音器官,相 反,鸟的歌唱简单质朴,其婉转悠扬的格调来 自质朴 音列的绵延,其行云流水的旋律来 自机械往复的节 律。婉转的乐音倒是原始语言的突出特质,人类的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张应斌:啸的起源 53 与动物有着共同的物理声学基础。从声学原理说,啸 域。这可以狼孩为例,狼孩产生很早,意大利罗马市 的发音方式和所运用的发音器官与语言不同。语言 政博物馆藏有尊约公元前500年的青铜雕像《母狼》, 的发声器官由四个部分组成:呼吸器官,即呼气和吸 描述特洛伊战后一对兄弟被母狼抚养的故事。这也 气器官,它提供发声的动力。振动器官,包括喉部声 许有图腾崇拜因素,印度狼孩则是真实事件。《化石》 带,它提供歌唱和说话的声源。共鸣器官,包括喉、 杂志1977年第4期载,1920年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 咽、腔鼻和口腔等声腔器官。咬字器官,即语音器官, 各答东北小城米德纳波尔附近的勾达姆里村发现两 它包括唇、齿、舌和腭。啸的发声要简单得多,只有一 个女狼孩(分别约8岁和约2岁),后来大的取名卡玛 项与唱歌说话相同。啸需要的共鸣腔只有口腔,而不 拉,小的叫阿马拉。阿玛拉次年死去,卡玛拉活到 及喉、咽、鼻腔:啸也运用唇、齿、舌,却不是用来咬字, 1929年。辛格著有《狼孩和野人》(1947年版),狼孩刚 而是调节气息以吹出乐音。在发声方式上,歌唱和说 回人类像狼一样吞食生肉,四肢爬行,不会说话,夜深 话是以喉腔声带为中心,使气息、声带、共鸣和咬字协 发出阵阵长嗥,以后也没能学会人语。吉卜林《狼孩: 调配合,共同形成甜、脆、圆、亮、水的效果:啸则以口 毛葛利故事集》5]等也载有狼孩故事,已发现狼孩不 腔为中心,通过唇齿舌以控制气息来发出乐音。可 下14个,但都没能成人。德国动物学家赫尔施梅克 见,啸与歌唱说话运用了不同的发声器官和方法,形 认为,狼孩在智力和精神上,与精神病院中的小病人 成了性质不同的乐声。唐孙广《啸旨序》说:“夫气激 并无多大区别。这类故事孕含人类学哲学思想:人之 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面而清,谓之啸。”较好地 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婴儿在语言器官 说明了啸与语言的发音部位和方法的区别。人张口 上如何成人?古人认为,人能说话是因为舌头。古代 冲气为吼,撮口吹气为啸,以气流振动声带,喉、咽、 养鸲鹆就在鸟舌上做文章:“五月五日取雏,剪去舌 鼻、口腔形成共鸣、唇齿咬字吐词而成语言。唱歌带 端,即能效人言。”[]观察发现,人类能说话是因喉在 有语音性,唱歌与说话的发音基本相同,啸却简单原 喉咙里的位置较低,能形成较大的音室。人以外的哺 始。中国人说:“啸,吹声。”[2]印度人说啸:“捻唇作音 乳动物和早于直立人的人的物种中,它们的喉位于喉 乐声,齿作伎乐。”33(2s)啸与语言的发音有异,故《庄 咙的高处,故能饮水时呼吸,但这样的咽腔限制了发 子·齐物论》:“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嘛以气吹过口 声:它们只能永远使用啸。人类在婴儿时喉咙的位置 齿发出声音,其成乐原理与动物之啸相似。人类之啸 与动物一样,喉位于喉咙的高处,能呼吸时饮水一 本质上是自然之音,有浓厚的动物声学特征,人类语 吃奶。故婴儿声音与动物相似,《山海经·南山经》说: 言是从动物语言而来,人类动物时期的自然乐音一 “有兽焉,其状如孤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老子》:“含 啸是人类语言的基础。 德之厚比于赤子…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婴儿 3.从婴儿语言出现的过程看,人类语言器官也有 哭而不哑,古人归因于“天和”。科学观察发现,婴儿 个从兽到人的过程科学家认为,个体发生史概述了 18个月左右喉开始向喉咙下部移位。〔3](Po)这是什么 种系发生史。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说:“孩童的精神 原因?原来婴儿此时正牙牙学语,学习语言成为悄然 发展是我们的动物祖先、至少是比较近的动物祖先的 无声地改变喉咙位置的动力。喉从高到低,是婴儿发 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语言上也是这样,虽人类语言 音器官从动物到人的过程。当然,婴儿成人原因很 的物质基础是发声器官,但人类能发声不是因为有 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婴儿事关人兽分野,语 喉。人类是否当然就有语言?公元前664年,古埃及 言是人兽之门,学习语言把婴儿从动物之域提升到人 国王普撒美提科斯(Psammetichus)开始做语言产生的 类之门。婴儿期是动物器官人化的最佳时期,如果错 试验,他把两个新生婴儿放在隔离中哺育,看他们最 过就难以“成人”了。这便是婴儿落人狼群便为狼、狼 先说出的是什么语。[34](m9)之后罗马皇帝腓特烈二 孩难以成人的原因。科学观察发现,小孩在14岁时、 世、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四世(1473-1513)和16世纪统 喉才达到成人的位置。但“成人”中付出代价:失去动 治印度的莫卧尔人阿克巴大帝等都做过这类试验,所 物天赋,如呼吸时喝水、敏锐的嗅觉听觉能力等。 用婴儿达30余人。结果有的说出了原初语言,多数 狼孩对语言起源有启示:人之为人灵长类的身体 什么也讲不出。这些试验最大价值是,婴儿于语言的 (直立的腿、用工具的手,精明的大脑、说话的嘴)固然 重要性。《孟子·滕文公上》说,希望其子说齐语则请 重要,但在狼孩这都不重要。狼孩说明语言的“唯人” 齐人教,说楚语则楚人教。如母语是楚语,虽用鞭子 性:没有语言它成不了人。但语言又不是“唯人”的: 逼他说齐国话也不行。实际上问题比这严重,人在婴 作为狼孩的“人”就没有语言,鸟儿能言也不是人。 儿期经历着从兽到人的演变,婴儿是人兽的分野之 《山海经·西山经》:“人舌能言,名日鹦鹉。”还没有证
第2期 张应斌:啸的起源 53 与动物有着共同的物理声学基础。从声学原理说,啸 的发音方式和所运用的发音器官与语言不同。语言 的发声器官由四个部分组成:呼吸器官,即呼气和吸 气器官,它提供发声的动力。振动器官,包括喉部声 带,它提供歌唱和说话的声源。共鸣器官,包括喉、 咽、腔鼻和口腔等声腔器官。咬字器官,即语音器官, 它包括唇、齿、舌和腭。啸的发声要简单得多,只有一 项与唱歌说话相同。啸需要的共鸣腔只有 口腔,而不 及喉、咽、鼻腔;啸也运用唇、齿 、舌,却不是用来咬字, 而是调节气息以吹出乐音。在发声方式上,歌唱和说 话是以喉腔声带为中心,使气息、声带、共鸣和咬字协 调配合,共同形成甜、脆、圆、亮、水的效果;啸则以口 腔为中心,通过唇齿舌以控制气息来发出乐音。可 见,啸与歌唱说话运用了不同的发声器官和方法,形 成了性质不同的乐声。唐孙广《啸旨序》说:“夫气激 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面而清,谓之啸。”较好地 说明了啸与语言的发音部位和方法的区别。人张口 冲气为吼,撮 口吹气为啸,以气流振动声带,喉、咽、 鼻、口腔形成共鸣、唇齿咬字吐词而成语言。唱歌带 有语音性,唱歌与说话的发音基本相同,啸却简单原 始。中国人说:“啸,吹声。”3J印度人说啸:“捻唇作音 乐声,齿作伎乐。”[33j(瞄’啸与语言的发音有异,故《庄 子·齐物论》:“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啸以气吹过口 齿发出声音,其成乐原理与动物之啸相似。人类之啸 本质上是自然之音,有浓厚的动物声学特征,人类语 言是从动物语言而来,人类动物时期的自然乐音—— 啸是人类语言的基础。 3.从婴儿语言出现的过程看,人类语言器官也有 个从兽到人的过程 科学家认为,个体发生史概述了 种系发生史。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说:“孩童的精神 发展是我们的动物祖先、至少是比较近的动物祖先的 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语言上也是这样,虽人类语言 的物质基础是发声器官,但人类能发声不是因为有 喉。人类是否当然就有语言?公元前 664年,古埃及 国王普撒美提科斯(Psammefiehus)开始做语言产生的 试验,他把两个新生婴儿放在隔离中哺育,看他们最 先说出的是什么语。lj(∞’之后罗马皇帝腓特烈二 世、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四世(1473—1513)和 16世纪统 治印度的莫卧尔人阿克巴大帝等都做过这类试验,所 用婴儿达 30余人。结果有的说出了原初语言,多数 什么也讲不出。这些试验最大价值是,婴儿于语言的 重要性。《孟子·滕文公上》说,希望其子说齐语则请 齐人教,说楚语则楚人教。如母语是楚语,虽用鞭子 逼他说齐国话也不行。实际上问题比这严重,人在婴 儿期经历着从兽到人的演变,婴儿是人兽的分野之 域。这可以狼孩为例,狼孩产生很早,意大利罗马市 政博物馆藏有尊约公元前 5O0年的青铜雕像《母狼》, 描述特洛伊战后一对兄弟被母狼抚养的故事。这也 许有图腾崇拜因素,印度狼孩则是真实事件。《化石》 杂志 1977年第4期载,1920年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 各答东北小城米德纳波尔附近的勾达姆里村发现两 个女狼孩(分别约 8岁和约 2岁),后来大的取名卡玛 拉,小的叫阿马拉。阿玛拉次年死去,卡玛拉活到 1929年。辛格著有《狼孩和野人》(1947年版),狼孩刚 回人类像狼一样吞食生肉,四肢爬行,不会说话,夜深 发出阵阵长嗥,以后也没能学会人语。吉 卜林《狼孩: 毛葛利故事集》【圳等也载有狼孩故事,已发现狼孩不 下 14个,但都没能成人。德国动物学家赫尔施梅克 认为,狼孩在智力和精神上,与精神病院中的小病人 并无多大区别。这类故事孕含人类学哲学思想:人之 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婴儿在语言器官 上如何成人?古人认为,人能说话是因为舌头。古代 养鸲鹆就在鸟舌上做文章:“五月五 日取雏,剪去舌 端,即能效人言。”[36J观察发现,人类能说话是因喉在 喉咙里的位置较低,能形成较大的音室。人以外的哺 乳动物和早于直立人的人的物种中,它们的喉位于喉 咙的高处,故能饮水时呼吸,但这样的咽腔限制了发 声:它们只能永远使用啸。人类在婴儿时喉咙的位置 与动物一样,喉位于喉咙的高处,能呼吸时饮水—— 吃奶。故婴儿声音与动物相似,《山海经·南山经》说: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老子》:“含 德之厚比于赤子……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婴儿 哭而不哑,古人归因于“天和”。科学观察发现,婴儿 18个月左右喉开始向喉咙下部移位。l37_㈣O0’这是什么 原因?原来婴儿此时正牙牙学语,学习语言成为悄然 无声地改变喉咙位置的动力。喉从高到低,是婴儿发 音器官从动物到人的过程。当然,婴儿成人原因很 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婴儿事关人兽分野,语 言是人兽之门,学习语言把婴儿从动物之域提升到人 类之门。婴儿期是动物器官人化的最佳时期,如果错 过就难以“成人”了。这便是婴儿落入狼群便为狼、狼 孩难以成人的原因。科学观察发现,小孩在 14岁时, 喉才达到成人的位置。但“成人”中付出代价:失去动 物天赋,如呼吸时喝水、敏锐的嗅觉听觉能力等。 狼孩对语言起源有启示:人之为人灵长类的身体 (直立的腿、用工具的手,精明的大脑、说话的嘴)固然 重要,但在狼孩这都不重要。狼孩说明语言的“唯人” 性:没有语言它成不了人。但语言又不是“唯人”的: 作为狼孩 的“人”就没有语言,鸟儿能言也不是人。 《山海经·西山经》:“人舌能言,名日鹦鹉。”还没有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54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5卷 据八哥、百舌、孔雀等在“鹦鹉学舌”时喉是否下移? 西方有因霄之国,人皆善啸。丈夫啸闻百里,妇人啸 但即使下移也不是人。《礼记·曲礼》:“鹦鹉能言,不 闻五十里,如笙竿之音。秋冬则声清亮,春夏则声沉 离飞鸟。”明徐渭说:“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 下。人舌尖处倒向喉内,亦日两舌重沓,以爪徐刮 而性则鸟也。“成人”的关键是人类的语言过程,它成 之则啸声愈远。故《吕氏春秋》云·反舌殊乡之国’, 为婴儿人化过程中的根本力量,婴儿在获得人类语言 即此谓也。有至圣之君,则来服其化。”90)反舌, 的过程中悄然走过由动物器官到人类语言器官的人 即鸟舌。《易纬通卦》:“百舌,反舌鸟也。反复其中, 化过程。在婴儿人化过程中,语言并不仅仅是语言, 随百鸟之音。"这里要点有二:一,表层意义,原始善啸 而是学习语言的文化过程,它才是对婴儿人化的根本 者的舌头与文明人不一样,是鸟舌。《准南子·地形 力量,由语言开始的人化过程带动手,脚、大脑等动 训》:海外三十五国,有反舌民。与他们不能通语言, 物器官人化,最终才把人从动物提升为人, 《大戴礼·诸侯衅庙》:“传言以象,反舌皆至。”鸟舌还 需经常刮它,才能使啸传得远,古人对人啸与人语的 三、啸与语言的起源 发音差异已有认识。二,深层意义,因霄国处于自然 由上可见,人类之啸的确具有动物学特征,它是 语言阶段,啸是他们的自然语言。大西洋东北部加拿 人类之语与动物天籁的连接点。本文并不能一下解 利群岛(Canary Island)的高秘勒岛(Gomera)上的关安 决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但愿做些探索。德国赫尔德 切斯(Guanches)人也盛行口哨语言(whiste language)。 说:“当人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语言。”[g]() 其原因,关安切斯人传说:有次国王大怒,将所有人舌 这是对的,但人类的动物语言怎样的呢?人类的语言 头割掉,从此他们只能用口哨语言。0这个传说把口 哨的关键集中在舌头上,其实质是:口哨与语言发音 理应从动物性自然语言开始,啸就是人类动物时期的 不同,啸的性质和内容与语言不同,它是混生性的音 语言,并成为动物性语言向人类语言转化的基础。摩 尔根《古代社会》说:“人类的语言似乎是由最粗糙最 乐,语音材料与结构是非语义的,它没有明确的概念 简单的表达方式发展起来的。“啸就是这种最原始的 内容,只能表达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朦胧情绪。但其原 始性中,恰恰隐含着语言的起点。在中国古代,常有 表达方式,它应是人类语言的理论起点。笔者推测: 一些善啸的人不善语言。汉代向栩,“少为书生,性卓 人类语言从自然语音开始以后,在人类化的过程中经 诡不伦…不好语言而善长啸。宾客从就,辄伏而不 历了两个重要环节:第一,在语音上,从混沌含混的自 视。"41们晋代善啸并写作《啸赋》的成公绥也是这样.晋 然语音逐步向清晰的音节语言转化;在语义上,从混 张隐《文士传》:“成公绥,口不能谈。”42(m)这些从另 沌朦胧的含义向清晰明确的词语内涵发展,之后才有 一角度说明概念性语言与口哨语言的联系。 了音节分明的语言。人类语言多达数千种,它们之间 古人对啸的非语言性十分看重,并形成了啸崇 差异很大,彼此很难沟通。但在动物语言时期,人类 拜。唐孙广《啸旨序》:“言之浊可以通人事、达性情: 语言相同:这种语言没有复杂的人类规定,是简单的 啸之清可以感鬼神、致不死。”他们认为,啸是自然天 自然声音,因而它是啸一类的动物共同语。赋予自然 籁之音,其作用比语言更大,能通行于自然界,交通鬼 语音以人类意义的过程,是自然语音人化的过程,也 神。成公绥《啸赋》说啸是“良自然之至音,非丝竹之 是民族语音语义化和社会化的过程。《益都者旧传》: 所拟。"清人张汉《啸余图谱》卷一:“灵均之为声也,以 哀牢有妇人名沙壹,触沉木怀孕,产十男.“后沉木化 骚;子云之为声也,以赋;少陵之为声也,以诗。骚耶、 而为龙出水,沙壹忽闻龙语日:若生我子,今悉何在? 赋耶、诗耶,皆有天焉处乎其中,而终不如苏门一啸, 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走,背龙而坐,龙就而舔 山鸣谷应,于天为尤近。”进化论认为,人类语言高于 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小子日九 动物语言。但古人认为天籁高于人造的语言文字系 隆。”9这是神话中民族的起源,同时也是民族语言的 统,其理由是啸能普遍作用于宇宙生物,而人类语言 起源:鸟语是自然语言,也是最初的民族语言,这虽 只能诉诸于人类的一部分。在语言的局限性上,西方 是神话,但在人类语言起源问题上,无疑具有启发性。 哲学家也认为,语言是“把人类语言器官所发出的语 在中国古汉语中,鸟鸣禽言等自然的天籁语音进入汉 音降低成为单纯的符号”,[40)它丧失了原始乐音 语,是自然语音进入人类语音和语义的典型范例,当 的感性完满性,可与中国古人相发明。如果上说不 然,语言、文化的起源是个大工程,需要各方面专家的 谬,那么啸就向人类语言的起源逼近了一步。 参与和长期艰苦的努力 啸与语言起源的关系,在原始民族常有直觉认 四、啸与文化的起源及人类学意蕴 识。晋王嘉《拾遗记》卷五:“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 关于啸的起源,有的学者说:“从现有材料推断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5卷 据八哥、百舌、孔雀等在“鹦鹉学舌”时喉是否下移? 但即使下移也不是人。《礼记·曲礼》:“鹦鹉能言,不 离飞鸟。”明徐渭说:“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 而性则鸟也。”“成人”的关键是人类的语言过程,它成 为婴儿人化过程中的根本力量,婴儿在获得人类语言 的过程中悄然走过由动物器官到人类语言器官的人 化过程。在婴儿人化过程中,语言并不仅仅是语言, 而是学习语言的文化过程,它才是对婴儿人化的根本 力量。由语言开始的人化过程带动手、脚、大脑等动 物器官人化,最终才把人从动物提升为人。 三、啸与语言的起源 由上可见,人类之啸的确具有动物学特征,它是 人类之语与动物天籁的连接点。本文并不能一下解 决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但愿做些探索。德国赫尔德 说:“当人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语言。”l粥j(PI) 这是对的,但人类的动物语言怎样的呢?人类的语言 理应从动物性自然语言开始,啸就是人类动物时期的 语言,并成为动物性语言向人类语言转化的基础。摩 尔根《古代社会》说:“人类的语言似乎是由最粗糙最 简单的表达方式发展起来的。”啸就是这种最原始的 表达方式,它应是人类语言的理论起点。笔者推测: 人类语言从自然语音开始以后,在人类化的过程中经 历了两个重要环节:第一,在语音上,从混沌含混的自 然语音逐步向清晰的音节语言转化;在语义上,从混 沌朦胧的含义向清晰明确的词语内涵发展,之后才有 了音节分明的语言。人类语言多达数干种,它们之间 差异很大,彼此很难沟通。但在动物语言时期,人类 语言相同。这种语言没有复杂的人类规定,是简单的 自然声音,因而它是啸一类的动物共同语。赋予自然 语音以人类意义的过程,是 自然语音人化的过程,也 是民族语音语义化和社会化的过程。《益都耆旧传》: 哀牢有妇人名沙壹.触沉木怀孕,产十男,“后沉木化 而为龙出水,沙壹忽闻龙语日:若生我子,今悉何在? 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走.背龙而坐,龙就而舔 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小子日九 隆。” 这是神话中民族的起源,同时也是民族语言的 起源;鸟语是 自然语言,也是最初的民族语言。这虽 是神话,但在人类语言起源问题上,无疑具有启发性。 在中国古汉语中,鸟呜禽言等自然的天籁语音进入汉 语,是自然语音进入人类语音和语义的典型范例。当 然,语言、文化的起源是个大工程,需要各方面专家的 参与和长期艰苦的努力 啸与语言起源的关系,在原始民族常有直觉认 识。晋王嘉《拾遗记》卷五:“太始二年(公元前 95年), 西方有因霄之国,人皆善啸。丈夫啸闻百里,妇人啸 闻五十里,如笙竽之音。秋冬则声清亮,春夏则声沉 下。人舌尖处倒向喉内,亦日两舌重沓。以爪徐刮 之,则啸声愈远。故《吕氏春秋》云‘反舌殊乡之国’, 即此谓也。有至圣之君,则来服其化。”一∞j(嘞 )反舌, 即鸟舌。《易纬通卦》:“百舌,反舌鸟也。反复其中, 随百鸟之音。”这里要点有二:一,表层意义,原始善啸 者的舌头与文明人不一样,是鸟舌。《淮南子 ·地形 训》:海外三十五国,有反舌民。与他们不能通语言, 《大戴礼·诸侯衅庙》:“传言以象,反舌皆至。”鸟舌还 需经常刮它,才能使啸传得远,古人对人啸与人语的 发音差异已有认识。二,深层意义,因霄国处于 自然 语言阶段,啸是他们的自然语言。大西洋东北部加拿 利群岛(CanaryIsland)的高秘勒岛(Gomera)上的关安 切斯(Guanches)人也盛行El哨语言(whisdelanguage)。 其原因,关安切斯人传说:有次国王大怒,将所有人舌 头割掉,从此他们只能用El哨语言。No]这个传说把El 哨的关键集中在舌头上,其实质是:口哨与语言发音 不同,啸的性质和内容与语言不同,它是混生性的音 乐,语音材料与结构是非语义的,它没有明确的概念 内容,只能表达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朦胧情绪。但其原 始性中,恰恰隐含着语言的起点。在中国古代,常有 一 些善啸的人不善语言。汉代向栩,“少为书生,性卓 诡不伦……不好语言而善长啸。宾客从就,辄伏而不 视。”[41j晋代善啸并写作《啸赋》的成公绥也是这样,晋 张隐《文士传》:“成公绥,El不能谈。”41_(P153)这些从另 一 角度说明概念性语言与口哨语言的联系。 古人对啸的非语言性十分看重,并形成了啸崇 拜。唐孙广《啸旨序》:“言之浊可以通人事、达性情; 啸之清可以感鬼神、致不死。”他们认为,啸是 自然天 籁之音,其作用比语言更大,能通行于自然界、交通鬼 神。成公绥《啸赋》说啸是“良自然之至音,非丝竹之 所拟。”清人张汉《啸余图谱》卷一:“灵均之为声也,以 骚;子云之为声也,以赋;少陵之为声也,以诗。骚耶、 赋耶、诗耶,皆有天焉处乎其中,而终不如苏门一啸, 山呜谷应,于天为尤近。”进化论认为,人类语言高于 动物语言。但古人认为天籁高于人造的语言文字系 统,其理由是啸能普遍作用于宇宙生物,而人类语言 只能诉诸于人类的一部分。在语言的局限性上,西方 哲学家也认为,语言是“把人类语言器官所发出的语 音降低成为单纯的符号”, _(P34O)它丧失了原始乐音 的感性完满性,可与中国古人相发明 如果上说不 谬,那么啸就向人类语言的起源逼近了一步。 四、啸与文化的起源及人类学意蕴 关于啸的起源,有的学者说:“从现有材料推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张应斌:啸的起源 55 “啸'产生于春秋或更早的时代是合理的”:4有的说, 发现啸的传说或文献。古印度人善啸,在喀尔康河地 啸起源于战国南楚潇湘一带。从文献出发无疑稳妥, 区发现古印度公元前2世纪的浮雕,其中有吹口哨的 但文献产生于文字,不能涵盖史前。啸的起源无疑在 女伶图像:据印度梵文经本法,古印度重要的祭祀必 史前,文献学考察无能为力。 须以吹口哨吹奏赞歌。故佛典《佛祖历代通载》卷三: 从人类学角度说,啸起源于人类未有语言之前。 “婆须密者,北天竺国人也,姓颇罗堕,常服净衣执酒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3.5万年前,有个人类文化发展 器游行里闬,或吟或啸。"婆须密,《五灯会元》作婆须 较快的时期,人类语言大约产生于此时。在人类诞生 蜜,古印度人,后至迦摩罗国,为佛教西天祖师第七 的200万年前至语言产生的3.5万年前,人类的交流 祖。在部分地区啸至今仍在使用,是当地语言的重要 工具应是啸这类非语言的自然之声。这在人类神话 成分。高秘勒岛上关安切斯人的口哨可传4英里远, 中,有迹可寻。唐孙广《啸旨序》:“太上老君授南极真 个别可传7英里。该岛通行两种语言:殖民者的西班 人,南极真人授广成子,广成子授风后,风后授务光, 牙语和土著的口哨语言,但口哨语言更为流行。该岛 务光授舜,演之为琴以授禹,自后或废或续。”5]这虽 地形复杂,深山峡谷遍布,啸声成为跨越峡谷快捷传 是传说,但啸先于音乐和啸起源于人类之初是可信 递信息的工具。当人们受伤、生病或遇险时便吹啸以 的。上古人物中,大禹善啸。《南岳总胜集》卷上:“按 招请医生,传达紧急信号。因此啸声成为最重要的语 《山海经》云:昔夏禹于此杀白马祭天,仰天而啸,梦绣 言,殖民者不得不首先学会它,男女老少都会口哨语 衣童子自称苍水女夷使者,授金简玉文。”大禹啸时, 言,连树上的鸟儿也学会了它。[列在今天农村啸仍盛 语言状况如何?《吕氏春秋·音初》:“禹行功,见渝山 行于母婴间,母亲以啸安抚啼哭的婴儿、催促便溺。 之女,禹未之通而巡省南土。渝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 每当啸声响起婴儿便安静下来,啸成为母婴交流的工 禹于笛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日:‘候人兮猗。实始作 具。日本的母亲也是如此:“用单调的低音吹着口哨, 为南音。”这是南方之歌的起源,它虽是一首歌,却只 等待孩子便溺。”[8]婴儿是人类童年的缩影,他不懂语 有两个实词“候人”,其余全是抒情的语气助词,即无 言却懂啸,是人类原始交流的遗存。 词的感叹之音。它虽不是信史,但能反映人类早期的 啸起源很早,从考古学看,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早 语言状况:一边是大禹在啸,一边是他爱人在激情中 期的人类遗址中已发现猎哨和骨笛等实物,距今六七 发明语言。这无意间勾画出一幅啸与语言产生时言 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孔骨哨,它用动物的 词贫乏相联系的历史图景,符合人类语言初始的实 腿骨制成,在腿骨的两端各钻一孔。【9]在距今七八千 际。啸有口啸、叶啸和指啸,口啸早于叶啸和指啸。 年的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更先进 吹叶在吹唇中加入了叶片。神话学和民族学资料表 的一批七孔骨笛,它们用猛禽的腿骨制成,多为七孔, 明,口哨和吹叶起源都很早。上古神话中常有啸的起 标本M282·20骨笛已经具备了音阶结构,发音准确, 源内容,布依族神话说,打口哨起源于创世大神翁戛 可吹奏旋律,经音乐家测音研究,其音阶结构是七音 创造宇宙时:“翁戛打口哨,变成南风呼呼吹;翁戛哈 齐备的古老的下徵调音阶,[0]-51已从猎哨发展为体 口气,变成朵朵云。翁戛咳声嗽,隆隆有雷声,”66} 现人类文化成果的乐器了。猎哨经历了由竹到骨、由 布依族人认为口哨是人类最早的声音,它在宇宙创生 无孔到有孔的发展过程。从啸到吹叶,从吹叶到无孔 中充分发挥了作用,这些神话反映了啸起源的时间 骨哨,再从二孔猎哨到七孔骨笛,约需几万年的时间。 之早,啸是人类起源时期的语言。 出土文物以实物形式表明,啸和吹叶至少起源于万年 啸起源后在人类原始环境中被当作语言使用的 以前的旧石器时代。 过程中导致了文化的起源。由于啸具有非语言的特 啸的发展基础是人类狩猎实践中的文化取向。 性,所以它也具有超语言的功能。语言的本质是赋予 啸具有音乐性,但在人类早期它却是生产实用的语 声音以特定的人类意义,它只能在社群联系广泛的社 言。野兽以鸣叫同类相呼,《诗经》中《匏有苦叶》:“雉 会才会产生。在原始采集和狩猎时代,大地在单位面 鸣求其牡。”《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鸣在动 积内能养活人口的自然营养机能十分有限,因而人口 物语言中有代表性,闵洪《琴赋》:“汝南鹿鸣,”《佛说 稀少,不同群体间的交流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人 鹿母经》:“鹿母…率二子还于深林,鸣群啸侣以游 类很大程度上依赖非语言的信息工具,啸就应运而 以集。”人类利用兽语打猎,最早的诱猎是利用动物为 生。以啸传递信息是全球性的原始文化现象,口哨语 “媒子”,古佚书《准南万毕术》:“鸡鸺致鸟。”即除去鸡 言遍及非洲、美洲和欧亚,在使用英语、法语、西班牙 鸺的大翻,以绳系足,以诱野鸡鸺。晋潘岳《射雉赋》 语、德语、汉语、印度语等语言的27个国家和地区都 描写了以“媒”诱雉的整个过程:“候扇举而清叫,野闻
第 2期 张应斌 :啸的起源 55 ‘啸’产生于春秋或更早的时代是合理的”; j有的说, 啸起源于战国南楚潇湘一带。从文献出发无疑稳妥, 但文献产生于文字,不能涵盖史前。啸的起源无疑在 史前,文献学考察无能为力。 从人类学角度说,啸起源于人类未有语言之前。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3.5万年前,有个人类文化发展 较快的时期,人类语言大约产生于此时。在人类诞生 的200万年前至语言产生的 3.5万年前,人类的交流 工具应是啸这类非语言的自然之声。这在人类神话 中,有迹可寻。唐孙广《啸旨序》:“太上老君授南极真 人,南极真人授广成子,广成子授风后,风后授务光, 务光授舜,演之为琴以授禹,自后或废或续。”I45j这虽 是传说,但啸先于音乐和啸起源于人类之初是可信 的。上古人物中,大禹善啸。《南岳总胜集》卷上:“按 《山海经》云:昔夏禹于此杀白马祭天,仰天而啸,梦绣 衣童子自称苍水女夷使者,授金简玉文。”大禹啸时, 语言状况如何?《吕氏春秋 ·音初》:“禹行功,见 山 之女,禹未之通而巡省南土。 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 禹于 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日:‘候人兮猗。’实始作 为南音。”这是南方之歌的起源,它虽是一首歌,却只 有两个实词“候人”,其余全是抒情的语气助词,即无 词的感叹之音。它虽不是信史,但能反映人类早期的 语言状况:一边是大禹在啸,一边是他爱人在激情中 发明语言。这无意问勾画出一幅啸与语言产生时言 词贫乏相联系的历史图景,符合人类语言初始的实 际。啸有口啸、叶啸和指啸,口啸早于叶啸和指啸。 吹叶在吹唇中加入了叶片。神话学和民族学资料表 明,口哨和吹叶起源都很早。上古神话中常有啸的起 源内容,布依族神话说,打El哨起源于创世大神翁戛 创造宇宙时:“翁戛打 口哨,变成南风呼呼吹;翁戛哈 El气,变成朵朵云。翁戛咳声嗽,隆隆有雷声。”E46“ ) 布依族人认为口哨是人类最早的声音,它在宇宙创生 中充分发挥了作用。这些神话反映了啸起源的时间 之早,啸是人类起源时期的语言。 啸起源后在人类原始环境 中被当作语言使用的 过程中导致了文化的起源。由于啸具有非语言的特 性,所以它也具有超语言的功能。语言的本质是赋予 声音以特定的人类意义,它只能在社群联系广泛的社 会才会产生。在原始采集和狩猎时代,大地在单位面 积内能养活人口的自然营养机能十分有限,因而人口 稀少,不同群体问的交流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人 类很大程度上依赖非语言的信息工具,啸就应运而 生。以啸传递信息是全球性的原始文化现象,口哨语 言遍及非洲、美洲和欧亚,在使用英语 、法语、西班牙 语、德语、汉语、印度语等语言的 27个国家和地区都 发现啸的传说或文献。古印度人善啸,在喀尔康河地 区发现古印度公元前 2世纪的浮雕,其中有吹口哨的 女伶图像;据印度梵文经本法,古印度重要的祭祀必 须以吹口哨吹奏赞歌。故佛典《佛祖历代通载》卷三: “婆须密者,北天竺国人也,姓颇罗堕,常服净衣执酒 器游行里闹,或吟或啸。”婆须密,《五灯会元》作婆须 蜜,古印度人,后至迦摩罗国,为佛教西天祖师第七 祖。在部分地区啸至今仍在使用,是当地语言的重要 成分。高秘勒岛上关安切斯人的口哨可传 4英里远, 个别可传7英里。该岛通行两种语言:殖民者的西班 牙语和土著的口哨语言,但 口哨语言更为流行。该岛 地形复杂,深山峡谷遍布,啸声成为跨越峡谷快捷传 递信息的工具。当人们受伤、生病或遇险时便吹啸以 招请医生,传达紧急信号。因此啸声成为最重要的语 言,殖民者不得不首先学会它,男女老少都会 口哨语 言,连树上的鸟儿也学会了它。【盯J在今天农村啸仍盛 行于母婴问,母亲以啸安抚啼哭的婴儿、催促便溺。 每当啸声响起婴儿便安静下来,啸成为母婴交流的工 具。日本的母亲也是如此:“用单调的低音吹着口哨, 等待孩子便溺。”[483婴儿是人类童年的缩影,他不懂语 言却懂啸,是人类原始交流的遗存。 啸起源很早,从考古学看,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早 期的人类遗址中已发现猎哨和骨笛等实物,距今六七 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孔骨哨,它用动物的 腿骨制成,在腿骨的两端各钻一孔。[493在距今七八千 年的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 中出土了更先进 的一批七孔骨笛,它们用猛禽的腿骨制成,多为七孔, 标本 M282·20骨笛已经具备了音阶结构,发音准确, 可吹奏旋律。经音乐家测音研究,其音阶结构是七音 齐备的古老的下徵调音阶, _’[51j已从猎哨发展为体 现人类文化成果的乐器了。猎哨经历了由竹到骨、由 无孔到有孔的发展过程。从啸到吹叶,从吹叶到无孔 骨哨,再从二孔猎哨到七孔骨笛,约需几万年的时间。 出土文物以实物形式表明,啸和吹叶至少起源于万年 以前的旧石器时代。 啸的发展基础是人类狩猎实践中的文化取向。 啸具有音乐性,但在人类早期它却是生产实用的语 言。野兽以呜叫同类相呼,《诗经》中《匏有苦叶》:“雉 鸣求其牡。”《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鸣在动 物语言中有代表性,闵洪《琴赋》:“汝南鹿鸣。”《佛说 鹿母经》:“鹿母……率二子还于深林,鸣群啸侣以游 以集。”人类利用兽语打猎,最早的诱猎是利用动物为 “媒子”,古佚书《淮南万毕术》:“鸡鸺致鸟。”即除去鸡 鸺的大翮,以绳系足,以诱野鸡鸺。晋潘岳《射雉赋》 描写了以“媒”诱雉的整个过程:“候扇举而清叫,野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56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5卷 声而应媒。”唐代雷州半岛的猎人还用此法,唐段公路 码,“啸猎”是人类利用自然之啸的结果。2)狩猎是文 《北户录》:“雷、罗(今化州)数州收孔雀雏养之,使极 化的现实目的。“啸猎”使啸服务于人类,具有人类活 驯扰,致于山野间,以物绊足,傍施罗网.伺野孔雀至 动的现实性。3)啸一猎”:自然人化的途径。文化 则倒网,掩之无遗。”[52](51孔雀数十群飞.清晨游于 发生时,从自然到文化有一条简捷的途径。人啸毕竟 山岗,鸣声相呼,故被诱捕。之后,人们抛弃“媒子”, 不同于禽兽鸣叫,诱猎必须先使人啸符合自然的形式 直接模仿动物叫声以诱猎,啸即这种生物语言。此后 啸的自然化,但同时使自然之啸有了狩猎内容 人类充分发挥它能召唤动物的特点,把啸的超物种语 自然被提升成“啸猎"的人类文化了,“啸猎”中隐 言功能广泛用于打猎。以啸诱猎叫“啸猎”,工具叫 藏着从自然之“啸”到人类之“猎”的文化发生学过程。 “猎哨”,河姆渡人是使用哨猎的古人类之一,此后诱 告别原始狩猎后,啸就更显神秘。《香案牍》:“赵威伯 猎一直沿袭,唐柳宗元曾目睹:“楚之南有猎者,能吹 善啸,若冲风之激长林,众鸟群鸣,须臾翔其上,冥雾 竹为百兽之音。昔云: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为鹿鸣 四合,零雨其蒙。”[8]《稽神录》载,朱廷禹亲戚11岁的 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东巴经》中纳西儿童能“吹指长啸,有山禽数十百只,应声而至,彩毛 族猎手下好猎扣,吹笛引诱猎物。[S4()清代皇帝还 怪异,人莫能识。自尔东下,时时吹啸,众禽必至。”[9 保持诱猎传统:“每岁白露后,鹿始出声而鸣。效其 再如唐李约:“在湖州尝得古铁一片,击之清越;又养 声,呼之可至,谓之哨鹿'。国语日‘木兰’。今以为 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 围场之通称。”[5]“国语”即满洲语。清朝皇帝都喜爱 琴,猿必啸和。”[0《通州志》:“孙幼登,字啸父…浪 “木兰”,乾隆88岁还去木兰,“木兰即以啸声引诱猎 迹吴越间,遇异人王元阳,授以《啸旨》。每作鹤啸,鹤 物,方法是:“上蒐猎木兰时,于黎明亲御名骏,命侍卫 皆应声而来,遂以啸名。”[611这有神话色彩,但实质只 等亲引入深山叠蟑中,寻觅鹿群。命一侍御,举假鹿 是以啸招禽兽,啸创造了天人感应的奇迹, 头,作呦呦声,引牝鹿至,急发箭殪毙,取其血饮 总之,啸中呈现出语言人类学的奇景:在这里,人 之。”6“哨鹿”是古人以啸声来招引野兽以达到狩猎 类之啸与动物天籁不分,人类的音乐与语言不分,人 目的的历史遗存。“因形创声,随事造曲”的啸能肖 类的实用技术与精神审美不分,啸处在“天人之际”, “马嘶雁唳等禽兽鸣号”,钱钟书先生称它“俨然口技 呈现出一片混沌的面貌。这些记载以神话象喻语言 之‘相声·”。列狩猎巧妙运用了啸超物种的语言性能。 的形式表达了语言人类学思想:啸是人与动物共有的 原始的“啸猎”展现出生动的文化发生学情景。 生物性语言。因而,啸的发生发展史中孕含着人类语 “啸猎”是自然与文化的联结点,包含着语言和文化起 言和文化发生发展的历程,啸是连接自然天籁与人类 源内容:1)啸是文化的自然基础。人类必须借助自然 语言的桥梁,隐含着丰富的文化人类学内涵。 基础,啸与天籁同形同构,带有动物语言的“天机”密 参考文献: [1]孙机.魏晋时代的啸[J刀.文史知识,1983,(7) [小欧阳洵.艺文类聚:卷1〔M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青木正儿.啸)历史上字义)变迁[A].青木正儿全集:第 1999. 8卷[M].东京:春秋社,197L [I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3]泽田瑞穗.啸の源流[Jj.东方宗教,1974,(44) 社,1963. [4]范子烨.“啸”:东方古国的口哨音乐[J】.中国文化,95,[I3】大正新修大蓛经:第1册[M]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 (12). 1990 [5]范子烨.论“啸”一绝响的中国雅乐[J】.求是学刊,997,[4]中华大藏经:第3引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 [I5]吴曾.能改斋漫录:卷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林谦三.东亚乐器考啸[M].汉译本,1962 1960. [7]杨子江.文人的逸态微态与道教之啸法[J刀.宗教学研究,[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五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1-2). 1981 [8]E.D.Edwards.“Principles of Whistling:Hisaochih”,Bulletin of[I7]赵恕.外国音乐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I989 the School of0 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J】.1957,(20).[I8]黑格尔.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l980 [9]陶宗仪.说郓一百二十卷:卷10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I9]木华.海赋[A】.梁萧统文选:卷12[C】.北京:中华书局、 社,988 1977 [10]费振刚,等.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6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 25卷 声而应媒。”唐代雷州半岛的猎人还用此法,唐段公路 《北户录》:“雷、罗(今化州)数州收孔雀雏养之,使极 驯扰,致于山野间,以物绊足,傍施罗网,伺野孔雀至 则倒网,掩之无遗。”E52]( ’孔雀数十群飞,清晨游于 山岗,呜声相呼,故被诱捕。之后,人们抛弃“媒子”, 直接模仿动物叫声以诱猎,啸即这种生物语言。此后 人类充分发挥它能召唤动物的特点,把啸的超物种语 言功能广泛用于打猎。以啸诱猎叫“啸猎”,工具叫 “猎哨”,河姆渡人是使用哨猎的古人类之一。此后诱 猎一直沿袭,唐柳宗元曾目睹:“楚之南有猎者,能吹 竹为百兽之音。昔云: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为鹿呜 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E53]《东巴经》中纳西 族猎手下好猎扣,吹笛引诱猎物。【 ”清代皇帝还 保持诱猎传统:“每岁白露后,鹿始出声而鸣。效其 声,呼之可至,谓之 ‘哨鹿’。国语日‘木兰’。今以为 围场之通称。”E55_‘‘国语”即满洲语。清朝皇帝都喜爱 “木兰”,乾隆 88岁还去木兰,“木兰即以啸声引诱猎 物,方法是:“上苋猎木兰时,于黎明亲御名骏,命侍卫 等亲引入深山叠嶂中,寻觅鹿群。命一侍御,举假鹿 头,作 呦呦声,引牝鹿至,急发箭殪 毙,取其血饮 之。”E56J‘‘哨鹿’是古人以啸声来招引野兽以达到狩猎 目的的历史遗存。“因形创声,随事造曲”的啸能 肖 “马嘶雁唳等禽兽鸣号”,钱钟书先生称它“俨然 口技 之‘相声”’。 J狩猎巧妙运用了啸超物种的语言性能。 原始的“啸猎”展现出生动的文化发生学情景。 “啸猎”是自然与文化的联结点,包含着语言和文化起 源内容:1)啸是文化的自然基础。人类必须借助 自然 基础,啸与天籁同形同构,带有动物语言的“天机”密 参考文献: [1]孙机.魏晋时代的啸[J].文史知识,1983,(7). [2]青木正儿.啸 历史 字义 变迁[A].青木正儿全集:第 8卷[M].东京:春秋社,1971. [3]泽田瑞穗.啸 源流[J].东方宗教,1974,(44). [4]范子烨.“啸”:东方占国的V1哨音乐[J].中国文化,1995, (12). [5]范子烨.论“啸”——绝响的中国雅乐[J].求是学刊,1997, (3). [6]林谦三.东亚乐器考啸[M].汉译本,1962. [7]杨子江.文人的逸态傲态与道教之啸法[J].宗教学研究, 1995.(1—2). [8]E.D.Edwards.“PrinciplesofWhistling:Hisaochih”,Bulletinof t}le~hoolofOrientalandAffcanStudiesEJj.1957,(20). [9]陶宗仪.说郛一百二十卷:卷 10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88. [10]费振刚,等.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码,“啸猎”是人类利用自然之啸的结果。2)狩猎是文 化的现实目的。“啸猎”使啸服务于人类,具有人类活 动的现实性。3)“啸——猎”:自然人化的途径。文化 发生时,从 自然到文化有一条简捷的途径。人啸毕竟 不同于禽兽呜叫,诱猎必须先使人啸符合 自然的形式 — — 啸的自然化,但 同时使 自然之啸有了狩猎内容 — — 自然被提升成“啸猎”的人类文化了,“啸猎”中隐 藏着从自然之“啸”到人类之“猎”的文化发生学过程。 告别原始狩猎后,啸就更显神秘。《香案牍》:“赵威伯 善啸,若冲风之激长林,众鸟群鸣,须臾翔其上,冥雾 四合,零雨其蒙。”ESS]《稽神录》载,朱廷禹亲戚 11岁的 儿童能“吹指长啸,有山禽数十百只,应声而至,彩毛 怪异,人莫能识。自尔东下,时时吹啸,众禽必至。” 再如唐李约:“在湖州尝得古铁一片,击之清越;又养 一 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 琴,猿必啸和。” 《通州志》:“孙幼登,字啸父……浪 迹吴越间,遇异人王元阳,授以《啸旨》。每作鹤啸,鹤 皆应声而来,遂以啸名。”l6J这有神话色彩,但实质只 是以啸招禽兽,啸创造了天人感应的奇迹。 总之,啸中呈现出语言人类学的奇景:在这里,人 类之啸与动物天籁不分,人类的音乐与语言不分,人 类的实用技术与精神审美不分,啸处在“天人之际”, 呈现出一片混沌的面貌。这些记载以神话象喻语言 的形式表达了语言人类学思想:啸是人与动物共有的 生物性语言。因而,啸的发生发展史中孕含着人类语 言和文化发生发展的历程,啸是连接自然天籁与人类 语言的桥梁,隐含着丰富的文化人类学内涵。 [11]欧阳洵.艺文类聚:卷 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I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 .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 。1963. [13]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册[M].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 1990. [14]中华大藏经:第 3l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5]吴曾.能改斋漫录:卷 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l96o. [1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五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17]赵恕.外国音乐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I8]黑格尔.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9]木华.海赋[A].梁萧统文选:卷 l2[C].北京:中华书局, 197 7. [20]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张应斌:啸的起源 57 「21]厉荃.事物异名录·禽兽·虎[M]. Classe.1963,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 Inc [22]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1]范晔.后汉书·向栩传[M. [23]司马迁.史记·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2]上海文艺出版社.五朝小说大观[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24].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M]. 社,1991. [25]丹皮尔·贝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43]黑格尔美学:第3卷上[M. 献出版社,1988. [44]答亮.啸艺说略[J1.学术研究,1993,(1). [26]四库存目编委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25册[45]董诰.全唐文:卷438[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M].济南:齐鲁书社,1997. [46]田兵.布依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27]永路,等.四库全书总目:卷200[M].北京:中华书局,【47 Whistle Languages of the Canary Islanders[M].By Andre 19%5. Classe.UNESCO Courier,November 1957 issue. [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48]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一日本文化的类型M].吕 人民出版社,1972, 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9]吴汝康.人类的诞生与进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49]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发现原始社会重要 2002. 遗址[J].文物,1976,(8). [30]耶律孟简.放怀诗二十首序[A].脱脱.辽史:卷104[M].[50]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 北京:中华书局,1974. 次至第六次发掘简报[Z]. [31]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影印)[M].上海:上海书店,1984.[51]黄翔鹏.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J】.文物,1989,(1) [32]张英,王士祯,等.渊鉴类函:卷266[M].上海:上海古籍[52]陆楫.古今说海·说选部[M].成都:巴蜀书社,19% 出版社,1992. 「53]柳宗元.黑说[A].柳河东集:卷16[M].北京:中国书店, [33]十诵律:卷4[M,大正新修大裁经第23册 1991. [34希罗多德.历史:上册[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54]郭大烈,杨世光.东巴文化论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 1997. 社,1985. [35]吉卜林.狼孩:毛葛利故事集[M].蒲隆译,北京:中国文[55]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81[M].杭州:渐江古籍出 联出版公司,1991, 版社,1988. [36]李时珍.本草纲目:卷49[A】,四库精要本[C].上海:上[56]昭桂.啸亭杂录·哨鹿[M1.北京:中华书局,197 海古籍出版社,1993. [57]钱钟书.管锥编: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7]理查德.人类的起源[M]吴汝康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58]陈继善,香案牍·丛书集成初编3349册[M).北京:中华书 术出版社,1995. 局,1991. [38]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59]徐铉.稽神录:卷6M]北京:中华书局,19%. 印书馆,1998 [60]赵璘.因话录:卷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9]李防,太平御览:卷361[M].北京:中华书局,1994. [61]光绪通州直隶厅志·文苑传[M].中山大学图书馆藏 [40]Whistle Languages of the Canary Islanders[M].By Andre Origin of the Whistle —Origin of language ZHANG Ying-bin Humanities School,Zhanjiang Normal College,Zhanjiang,Guangdong 524048.China) Abstract:The human whistling is similar to the sound from an animal.Early men used the whistling-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 and hunting.The cultural and anthropological development accompanied the whistling-language developmenet. Key words:whistling;sound from animals;language origin;cultural anthropology
第 2期 张应斌:啸的起源 57 [21]厉荃.事物异名录·禽兽·虎[M]. [22]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3]司马迁.史记·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4].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M]. [25]丹皮尔-贝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 ,1988. [26]四库存目编委会.四库全书存 目丛书-集部:第 425册 [M].济南:齐鲁书社,1997. [27]永臻 ,等.四库全书总目:卷 200[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29]吴汝康.人类的诞生与进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O2. [30]耶律孟简.放怀诗二十首序[A].脱脱.辽史:卷 104[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31]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影印)[M].上海:上海书店,1984. [32]张英,王士祯,等.渊鉴类函:卷266[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2. [33]十诵律:卷4[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3册. [34]希罗多德.历史:上册[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35]吉 林.狼孩:毛葛利故事集[M].蒲隆译,北京:中国文 联出版公司,1991. [36]李时珍.本草纲目:卷 49[A].四库精要本[C].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3. [37]理查德.人类的起源[M]吴汝康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5. [38]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998. [39]李时.太平御览:卷361[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0]WhistleLanguagesoftheCanaryIslanderslM].ByAndr6 Classe.1963.scienceResearchAssociatesInc. [41]范晔.后汉书·向栩传[M]. [42]上海文艺出版社.五朝小说大观[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 .1991. [43]黑格尔.美学:第3卷上[M]. [44]昝亮.啸艺说略[J].学术研究,1993,(1). [45]董诰.全唐文:卷438[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6]田兵.布依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47 WhistleLanguages oftheCanary.Islanders[M].ByAndr6 Classe.UNESCO Courier,Novend~er1957issue. [48]鲁恩.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日本文化的类型:M].吕 万和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0. [49]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发现原始社会重要 遗址[J].文物,1976,(8). [5O]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 次至第六次发掘简报[z]. [51]黄翔鹏.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J].文物,1989,(1). [52]陆楫.古今说海·说选部[M].成都:巴蜀书社,1996. [53]柳宗元.罴说[A].柳河东集:卷 16[M].北京:中国书店 1991. [54]郭大烈,杨世光.东巴文化论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 社 .1985. [55]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 181[M].杭州:浙江古籍出 版社,1988. [56]昭裢.啸亭杂录·哨鹿[M .北京:中华书局,1997. [57]钱钟书.管锥编: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8]陈继善.香案牍·丛书集成初编3349册[M],北京:中华书 局 .1991. [59]徐铉.稽神录:卷6[M].北京:中华书局,1996 [6o]赵磷 .因话录:卷 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1]光绪通州直隶厅志·文苑传[M].中山大学图书馆藏. OriginoftheW histle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Originoflanguage ZHANG Ying—bin (HummfitiesSchool, iangNormalCollege, iang,Guangdong524048,China) Abstract:Thehuman whistlingissimilartothesoundfrom ananima1.Earlymenusedthewhistling— lan guageforcommunication an d hunting.The culturaland anthropological developmentaccompan ied the whistling—lan guagedevelopmenet. Keywords:whistling;soundfrom an imals;langu ageorigin;culturalanthropology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