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默写 (1)桑之未落,其叶沃 若 !(《诗经·氓》)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 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 谊《过秦论》) (3) ,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 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李白《梦游天姥吟 留别》)
课前默写 • (1)桑之未落,其叶沃 若。 , ! (《诗经•氓》) • (2)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 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贾 谊《过秦论》) • (3) ,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 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李白《梦游天姥吟 留别》)
课前默写 (1)桑之未落,其叶沃 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 谊《过秦论》) (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李白《梦游天姥昑留别》)
课前默写 • (1)桑之未落,其叶沃 • 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 (《诗经•氓》) •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贾 谊《过秦论》) • (3)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 术 桂东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刘述安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 术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 桂东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刘述安
考查方向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 考查方式 1.某句(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 作用?或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考查方向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 考查方式 1.某句(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 作用?或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考题导学 ·2013年湖南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 塞山前白鹭飞, ”句。(1分)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考题导学 • 2013年湖南卷 •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 钓船归 • 贺铸 •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 塞山前白鹭飞, ”句。(1分) •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 •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 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 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 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 钓船归 • 贺铸 •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 • 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 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 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2013年天津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 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 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 (zhu):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 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 感觉?(2分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 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 2013年天津卷 •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 [宋]辛弃疾 •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 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 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 (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 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 感觉?(2分) •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 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2013年天津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 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 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 (zhu):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 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 感觉?(2分 轻微、新鲜、清爽等
• 2013年天津卷 •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 [宋]辛弃疾 •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 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 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 (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 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 感觉?(2分) • 轻微、新鲜、清爽等
考点精讲 1动 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里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 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 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考点精讲 1.动词 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里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 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 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形容词 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 触其物,如历其境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 雨的特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
2.形容词 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 触其物,如历其境。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 雨的特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