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灵山县2019年秋期九年级期末模拟测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 只有一个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恣睢(sui) 豢养(huan) 面面相觑(q) B.栈桥(zhan) 诓骗( kuang) 羽扇纶巾(guan) C.发怔( zheng) 筵席(yan) 孜孜不倦(zi) D.伶仃(ling) 星宿(xi) 停滞不前(zh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端祥 鄙夷 箪食壶浆 B.掺杂 灌溉 锲而不舍 促狭 歇斯底里 D.阴庇 拜谒 郑重其事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尽管要价不断提高,但还是有人前仆后继地来,就是看中了西塘这块地的商业价值。 B.每一位党员干部都铆足干劲打好脱贫攻坚战,贫困这座历史堡垒终将会不攻自破 C.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凡事都从好的方面看,永远不会自暴自弃,在困境中也保持乐观 D.对屠呦呦的事迹大家如雷贯耳,她长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60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B.为了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提升食品安全保障 C.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及时获取各种最新的信息。 D.近56年来秦岭山区积雪显著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全国气温升高所造成的 5.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马聪妈妈:“你这人怎么能插队呢?你没看见这么多人排队等着买票吗?”々。 聪和妈妈在景区购票处排队买票的时候,一个小伙子插队,引发了众人的劝 B.马聪:“你可能没注意排队的位置,你跟在队伍的最后面就可以了 C.一位老爷爷:“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你这个年轻人啊!真是太自私了! D.购票处的售票员:“你如果要购票,必须到队伍的后面排队!” 6.下列复句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帮您解决。(条件复句) B.吴广被杀害后,革命力量受到很大损失。(因果复句) C.掌握了汉语,才能很好地研究中国文学。(转折复句 D.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假设复句)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1页(共 6 页) 钦州市灵山县 2019 年秋期九年级期末模拟测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20 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 ........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0 分) 本卷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都给出 A、B、C、D 四个选项,其中 只有一个正确。请考生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恣睢.(suī) 豢.养(huàn) 面面相觑.(qù) B.栈.桥(zhàn) 诓.骗(kuāng) 羽扇纶.巾(guān) C.发怔.(zhèng) 筵.席(yàn) 孜孜..不倦(zī) D.伶.仃(líng) 星宿.(xiù) 停滞.不前(z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端祥 鄙夷 箪食壶浆 B.掺杂 灌溉 锲而不舍 C.促狭 聒燥 歇斯底里 D.阴庇 拜谒 郑重其事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尽管要价不断提高,但还是有人前仆后继 ....地来,就是看中了西塘这块地的商业价值。 B.每一位党员干部都铆足干劲打好脱贫攻坚战,贫困这座历史堡垒终将会不攻自破 ....。 C.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凡事都从好的方面看,永远不会自暴自弃 ....,在困境中也保持乐观。 D.对屠呦呦的事迹大家如雷贯耳 ....,她长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 360 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B.为了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提升食品安全保障。 C.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及时获取各种最新的信息。 D.近 56 年来秦岭山区积雪显著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全国气温升高所造成的。 5.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马聪和妈妈在景区购票处排队买票的时候,一个小伙子插队,引发了众人的劝阻。 A.马聪妈妈:“你这人怎么能插队呢?你没看见这么多人排队等着买票吗?” B.马聪:“你可能没注意排队的位置,你跟在队伍的最后面就可以了。” C.一位老爷爷:“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你这个年轻人啊!真是太自私了!” D.购票处的售票员:“你如果要购票,必须到队伍的后面排队!” 6.下列复句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帮您解决。(条件复句) B.吴广被杀害后,革命力量受到很大损失。(因果复句) C.掌握了汉语,才能很好地研究中国文学。(转折复句) D.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假设复句)
7.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何将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教育很好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当中? ①没有文化认同,就无法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更无法形成文化自信 ②首先,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 ③其次,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前提 ④文化认同本质上是对某一文化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认同 ⑤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②③①④⑤B.②④①③⑤C.②③④①⑤D.②④③①⑤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易经》又称《周易》,与《诗经》《论语》《礼记》《春秋》合称为“五经”。 B.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项链》是其代表作之 C.明清时期,乡试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的就是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 D.桑与梓是我国古代住宅边常种栽的树木,后来人们常用“桑梓”来指代故乡。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有趣的人不苟且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 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 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 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 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 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 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 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 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 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 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苿圃》等诗,怡然自得 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 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 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 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 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 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 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音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 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 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 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 6 页) 7.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何将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教育很好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当中? 。 。 。 。 。 ①没有文化认同,就无法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更无法形成文化自信 ②首先,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 ③其次,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前提 ④文化认同本质上是对某一文化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认同 ⑤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②③①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③④①⑤ D.②④③①⑤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易经》又称《周易》,与《诗经》《论语》《礼记》《春秋》合称为 “五经”。 B.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项链》是其代表作之一。 C.明清时期,乡试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的就是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 D.桑与梓是我国古代住宅边常种栽的树木,后来人们常用“桑梓”来指代故乡。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有趣的人不苟且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 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 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 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 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 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 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 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 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 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 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 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 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 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 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 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 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 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 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 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 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 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 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 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 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 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 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人民日报》2018年01月30日18版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有趣的人不苟且 B.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 C.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 D.做一个有趣的人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用苏轼身处逆境,依然对生活充满激情,论证了“有趣的人, 对生活抱有大爱的观点”。 B.第⑤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生活中鲁迅先生是一个幽默、有趣的人,用他吃柿霜糖这 趣事作为事实论据。 C.第⑥段运用了比喻论证,证明了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不仅自己能收获快乐,也 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D.第⑦段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梁启超的话来证明趣味能使生活变得有价值,并且发出 号召,希望大家都做一个有趣的人 11.下列事例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钱钟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他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 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来戏弄她。即使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他的 女儿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 B.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地 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 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C.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他为人幽默风趣,但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 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被时人戏称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他 自己对有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也不介意 D.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太太卢氏说:“我若病死,你不 要守寡,要再嫁。”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后来房玄龄病愈, 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 、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8分)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当 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3页(共 6 页) 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 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 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 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 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 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 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人民日报》2018 年 01 月 30 日 18 版)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有趣的人不苟且。 B.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 C.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 D.做一个有趣的人。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用苏轼身处逆境,依然对生活充满激情,论证了 “有趣的人, 对生活抱有大爱的观点”。 B.第⑤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生活中鲁迅先生是一个幽默、有趣的人,用他吃柿霜糖这 一趣事作为事实论据。 C.第⑥段运用了比喻论证,证明了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不仅自己能收获快乐,也 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D.第⑦段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梁启超的话来证明趣味能使生活变得有价值,并且发出 号召,希望大家都做一个有趣的人。 11.下列事例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钱钟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他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 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来戏弄她。即使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他的 女儿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 B.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地 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 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C.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他为人幽默风趣,但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 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被时人戏称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他 自己对有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也不介意。 D.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太太卢氏说:“我若病死,你不 要守寡,要再嫁。”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后来房玄龄病愈, 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 三、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8分)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 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 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 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 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湖心亭看雪 《陶庵梦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 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 B.余挐一小舟 上下一白 C.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D.是金陵人 是日更定矣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问其姓氏 其真无马耶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出淤泥而不染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更有痴似相公者 醒能述以文者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第一段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雪景,“一点”“一芥”“两三粒”写出了景物 之小,天地之大 B.本文以舟子的喃喃之语做结,说明了痴迷雪景的不只作者一个人,这也是一种巧妙 的正面描写手法。 C.本文先是开篇记叙,在文章的结尾以议论收東,文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 动,寂中有声。 D.本文记叙了作者在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 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把第I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4页(共 6 页) 1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 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 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 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 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湖心亭看雪 《陶庵梦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 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 B.余挐一.小舟 上下一.白 C.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D.是.金陵人 是.日更定矣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问其.姓氏 其.真无马耶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出淤泥而.不染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更有痴似相公者. 醒能述以文者.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第一段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雪景,“一点”“一芥”“两三粒”写出了景物 之小,天地之大。 B.本文以舟子的喃喃之语做结,说明了痴迷雪景的不只作者一个人,这也是一种巧妙 的正面描写手法。 C.本文先是开篇记叙,在文章的结尾以议论收束,文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 动,寂中有声。 D.本文记叙了作者在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 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90 分) 16.把第 I 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三)诸葛亮传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 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 姿杰出,遂厚相结纳。 (选自《三国志·卷三十五》) 【注】①逸:超越。②异:认为……与众不同。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 (2)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2分)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李商隐的《无题》中 ”两句用生动的比喻来 形容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4)秦观《行香子》中通过特写田园一隅,营造一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画面的句子 五、综合性学习(共8分) 21.班级正在开展“阅读经典好书,走进小说天地”的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 下任务。 (1)【观点论述】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推出“四大名著珍藏版”,引起了社会对“四大 名著”的重新关注。有同学认为“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价值观 都已经过时了,不再适合现代中学生阅读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展开论述,要求写 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字以内。(4分) (2)【故事链接】右图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经 典故事,请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字数在60 字以内。(3分) (3)【对联续写】请根据上联,续写下联。(1分) 上联:青面兽黄泥冈痛失生辰纲 下联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 母亲的酸水坛 ①母亲在我这住了一段时间,趁空闲时间,买了几个坛子来。一阵洗涮过后,自制了 几坛酸水,过一阵,泡上红辣椒、姜丝、萝卜,热热闹闹地堆在屋子一角。突然觉得,几 个酸水坛倒给我原本冷清的小房子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②酸水坛在书面用语上称为“泡菜坛”,也是被众人周知并且喜爱的字眼,散发着诱惑。 但我执意要叫它酸水坛,这样有一种亲切的味道,大抵,食物是一种能吃下去的乡愁,在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5页(共 6 页) (三)诸葛亮传 亮少有逸①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②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 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 姿杰出,遂厚相结纳。 (选自《三国志·卷三十五》) 【注】①逸:超越。②异:认为……与众不同。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 分) (1)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 (2)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2 分) 四、古诗文默写(共 10 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 (1)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2)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 ,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李商隐的《无题》中“ , ”两句用生动的比喻来 形容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4)秦观《行香子》中通过特写田园一隅,营造一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画面的句子 是“ , , ”。 五、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21.班级正在开展“阅读经典好书,走进小说天地”的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 下任务。 (1)【观点论述】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推出“四大名著珍藏版”,引起了社会对“四大 名著”的重新关注。有同学认为“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价值观 都已经过时了,不再适合现代中学生阅读。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展开论述,要求写 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 字以内。(4 分) (2)【故事链接】右图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经 典故事,请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字数在 60 字以内。(3 分) (3)【对联续写】请根据上联,续写下联。(1分) 上联:青面兽黄泥冈痛失生辰纲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 12 分) 母亲的酸水坛 ①母亲在我这住了一段时间,趁空闲时间,买了几个坛子来。一阵洗涮过后,自制了 几坛酸水,过一阵,泡上红辣椒、姜丝、萝卜,热热闹闹地堆在屋子一角。突然觉得,几 个酸水坛倒给我原本冷清的小房子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②酸水坛在书面用语上称为“泡菜坛”,也是被众人周知并且喜爱的字眼,散发着诱惑。 但我执意要叫它酸水坛,这样有一种亲切的味道,大抵,食物是一种能吃下去的乡愁,在 山神庙
唇齿流连,念念不忘,也是因为,这里面有母亲揉合的气息。乡野里长大的孩子,也没多 少零食吃,小时候,母亲的酸水坛就是我的零食乐园。放学回家饿得急慌慌,书包一甩 伸手就揭开了坛盖,掏出来的腌莱散发出无比诱人的香味。 ③那个时候,我们家是一大家人吃饭,用土话说,干的要一甑,稀的要一锅,每餐饭, 都是吃得锅净碗响,母亲的酸水坛,花样就越来越多。豆豇、黄豆、姜、蒜,只要是土地 的产物,均可以下坛。在乡村,小果小莱的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种什么得什么,是以 每家每户都有着不大不小的几口酸水坛,泡进去的是日子,捧出来的是生活。 ④在幼时的我看来,母亲的酸水坛就像一个魔术宝箱,隔三岔五地就变出些东西来, 有时明明已经捞完了最后一块,可是第二夭,酸水坛又泡满了莱,一年四季,都是满满荡 荡。守候着我们向往的幸福,美好的憧憬。 ⑤长大后几经辗转,我最后在集镇谍了一份事。每毎个周末都是要回家的,因为,母亲 早已做了好吃的,在等着我。夕阳向往的时候,炊烟从我们家屋顶腾起,父亲从田间归来 顶着余阳,一身泥土,带着肥沃的气息。母亲早已弄好了饭莱,我们一家人围着枭子,吃 着饭莱说着话,父亲和母亲谈收成,谈庄稼,一递一句。安宁,妥贴,屋外,树影婆娑。 莱味在空气里弥漫,繁华、丰盛。母亲的酸水坛,不时咕咚”地响一声,恰似为晩餐敲响 的奏鸣乐曲。灯光在屋内流淌呈一抹暖黄,这是我们家的盛世,我永远忘不掉。 ⑥几年后,父亲撒手人寰,母亲哀伤不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母亲不再打理酸水坛, 每夭只是默默地坐着。酸水坛的坛口上长满斑斑白霉,一如母亲头上斑驳的白发,让人心 ⑦我们建议让母亲出去走走,家在江苏的二姐来接母亲,上车时,母亲一一叮嘱我们, 家里的猪、羊、鸡要怎么喂,田间的庄稼要怎么种,怎么收。最后,母亲犹豫着说,那几 口酸水坛,你们给添点蒲水吧。 ⑧一段时间后,母亲执意回了家,看我们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叹了口气。之后,母 亲依旧忙碌,翻地、种莱,收获后该晒的晒,该收的收。又一年辣椒红后,母亲把它们摘 来,在盆里细细剁碎,放到坛子里。母亲说,剁辣椒你们几姐妹一人一瓶,带回去做做 小莱。我望着日益苍老的母亲,想起那日看过的鸡汤文,有娘在,人生尚有来处,娘去了 人生无归途。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满是母亲弯下腰摆弄酸水坛的身影,涌出的毎一股酸香 都是母亲的味道。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12月,内容有删改) 22.根据文意,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酸水坛添生活气息→_①→酸水坛像魔术宝箱→—②→酸水坛是母亲味道 23.结合原文,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分) (1)书包一甩,伸手就揭开了坛盖,掏出来的腌莱散发出无比诱人的香味。(从加点词语 角度 (2)酸水坛的坛口上长满斑斑白霉,一如母亲头上斑驳的白发,让人心痛。(从修辞运用 角度) 2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5.本文为什么以“母亲的酸水坛”作为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2分) 七、作文〔50分) 26.任选一题作 (1)以“知足常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以“寒冬里的一股暖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充实,议论文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观点明确,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②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6页(共 6 页) 唇齿流连,念念不忘,也是因为,这里面有母亲揉合的气息。乡野里长大的孩子,也没多 少零食吃,小时候,母亲的酸水坛就是我的零食乐园。放学回家饿得急慌慌,书包一甩., 伸手就揭开了坛盖,掏出来的腌菜散发出无比诱人的香味。 ③那个时候,我们家是一大家人吃饭,用土话说,干的要一甑,稀的要一锅,每餐饭, 都是吃得锅净碗响,母亲的酸水坛,花样就越来越多。豆豇、黄豆、姜、蒜,只要是土地 的产物,均可以下坛。在乡村,小果小菜的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种什么得什么,是以, 每家每户都有着不大不小的几口酸水坛,泡进去的是日子,捧出来的是生活。 ④在幼时的我看来,母亲的酸水坛就像一个魔术宝箱,隔三岔五地就变出些东西来, 有时明明已经捞完了最后一块,可是第二天,酸水坛又泡满了菜,一年四季,都是满满荡 荡。守候着我们向往的幸福,美好的憧憬。 ⑤长大后几经辗转,我最后在集镇谋了一份事。每个周末都是要回家的,因为,母亲 早已做了好吃的,在等着我。夕阳向往的时候,炊烟从我们家屋顶腾起,父亲从田间归来, 顶着余阳,一身泥土,带着肥沃的气息。母亲早已弄好了饭菜,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吃 着饭菜说着话,父亲和母亲谈收成,谈庄稼,一递一句。安宁,妥贴,屋外,树影婆娑。 菜味在空气里弥漫,繁华、丰盛。母亲的酸水坛,不时“咕咚” 地响一声,恰似为晚餐敲响 的奏鸣乐曲。灯光在屋内流淌呈一抹暖黄,这是我们家的盛世,我永远忘不掉。 ⑥几年后,父亲撒手人寰,母亲哀伤不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母亲不再打理酸水坛, 每天只是默默地坐着。酸水坛的坛口上长满斑斑白霉,一如母亲头上斑驳的白发,让人心 痛。 ⑦我们建议让母亲出去走走,家在江苏的二姐来接母亲,上车时,母亲一一叮嘱我们, 家里的猪、羊、鸡要怎么喂,田间的庄稼要怎么种,怎么收。最后,母亲犹豫着说,那几 口酸水坛,你们给添点蒲水吧。 ⑧一段时间后,母亲执意回了家,看我们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叹了口气。之后,母 亲依旧忙碌,翻地、种菜,收获后该晒的晒,该收的收。又一年辣椒红后,母亲把它们摘 下来,在盆里细细剁碎,放到坛子里。母亲说,剁辣椒你们几姐妹一人一瓶,带回去做做 小菜。我望着日益苍老的母亲,想起那日看过的鸡汤文,有娘在,人生尚有来处,娘去了, 人生无归途。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满是母亲弯下腰摆弄酸水坛的身影,涌出的每一股酸香 都是母亲的味道。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 年 12 月,内容有删改) 22.根据文意,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2 分) 酸水坛添生活气息→ ① →酸水坛像魔术宝箱→ ② →酸水坛是母亲味道 23.结合原文,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 分) (1)书包一甩.,伸.手就揭开..了坛盖,掏出来的腌菜散发出无比诱人的香味。(从加点词语 角度) (2)酸水坛的坛口上长满斑斑白霉,一如母亲头上斑驳的白发,让人心痛。(从修辞运用 角度) 2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25.本文为什么以“母亲的酸水坛”作为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2 分) 七、作文(50 分) 26.任选一题作文。 (1)以“知足常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以“寒冬里的一股暖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充实,议论文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观点明确,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②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 600 字。 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