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巧的“刺猬” -钱钟书人生哲学思想管窥 陈颖 (大连大学文学院) 摘要:钱钟书的人生哲学思想灵动国通、变易不居。目标众多、无所不知能够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 “易之三名”的瓣证认识论、“性本恶”又可超越“恶”的通厩人把握众多对象 性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观"的达观人生观,由内而外 借用柏林的这一说法来认识文化大师钱钟书及其人生 地形成了其人生哲学思想的三个不同层次,显示出了他思想哲学我们看到他兼具“刺猬与“孤理"之长既有前者的专 中守成与创新并举、积板与消极共、悲观与乐观共生的矛一与深入,也有后者的多知与机巧将思辨与感悟、深邃与灵 盾状态与内在张力。 动完美地结合起来。那“易之三名”的辩证认识论、“性本恶 关键词:易之三名;性本恶;深沉的乐观主义 又可超越“恶的通脱人性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观” 的达观人生观,由内而外地构成了他人生哲学的三个主要层 古希腊诗人阿奇洛克斯曾有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面,显示出了其思想中守成与创新并举、积极与消极共存、悲 知的名言,英国当代思想史家伯林将其解释为“狐狸机巧百观与乐观共生的矛盾状态与内在张力,充分展现出了他兼具 出不敌刺猬一计防御”并用来分别类比西方的作家与思想“狐狸与“刺猬“之长的诗人哲学家的一面 家。在他看来桕拉图、马克思、黑格尔、尼采等思想家属于刺 “易之三名 猬型的学者他们专注于关心和思量某个永恒的问题,有 “易之三名”是钱钟书整个哲学思想的根本概括蕴含着 套结构完整的思想体系和大的理论架构;莎士比亚、歌德、巴他“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规律特征以及辩证思 尔扎克、普希金等作家则属于狐狸型的文人,他们体察人微、维特征,是他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理论依托。 命”、顺从自然的传统思想一脉相承。 这里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影子,就如余华在断江人文大讲堂演 正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才使得余华的很讲时所说:“我喜欢侃孔乙已》这部作品,它应该是世界短篇小 多作品因为传统文化的滋润而闪闪发亮虽然这种亮光往往说的典范,鲁迅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来描述孔乙已的一生,几 是清冷的,令人不堪重负的。 乎是一种散文的笔调,但细节却并未因语言的简练而丧失 三、语言:適布民族文学的影子 相反,它很丰富,很饱满。”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家是语言”,也就是说文学作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过并且对鲁迅崇拜有加的余华受 品的成功首先要从语言入手。余华的小说正是抓住了语言 刂鲁迅影响并借鉴其语言风格,其实是顺理成章的事。 通过语言吸引读者。他的语言极具控制力,描写深刻,人木三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是余华作品中的民族本色,才使 分却不拖沓繁琐。紧紧抓住人物、景色、环境最突出的特点,得他的作品在保持自身独特风格的前提下为中国广大读者 进行了深层次的描述。 所普遍接受,特别是其创作“还乡后,能够得到世界许多国 余华的小说善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人物的特点展现宽家读者的认可,广为流传 广的内容。正如在他最新的作品《兄弟》中老地主宋凡平的 父亲,知道宋凡平慘死后,余华没有写老地主如何悲痛欲 参考文献 绝,而是写宋凡平死后的第四天,一个上了年纪的农民拉着 []余华余华作品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杜,200 辆破旧的板车来到了李兰的家门口。他穿着满是补丁的 2]余华盧伪的作品[M]余华余华随笔北京人民日报出 裤子和汗衫站在门外,不说一句话,老泪纵横地看着屋里的版社,1998 棺材。他就是宋凡平的父亲宋钢的爷爷,这个解放前拥有过 汪晖余华随笔选(序)队]余华余华随笔选北京:人 几百亩田地解放后全部分给了村里的农民,只剩下一个地 民日报出版社,1998。 主身份的老地主来了。这个现在比最穷的贫下中农还要穷的 余华活着(中文版序)M氽华余华醢笔选北京:人 老地主,来接他的地主儿子回家了,几句话就把地主的心情民日报出版社,199 和现状都刻画出来,并且还将过去的背景情形进行了展示 阿]美言清醒的说梦者一关于余华板其小说的杂感1 在《两个人的历史》中叙述和用语都很简省。通篇不当代作寡评论,1991(2)。 过3000余字,却叙述了两个人的一生,近一个世纪的故事
机 巧 的 “ 刺 猬 " ——钱钟书人生哲学思想管窥 陈 颖 ( 大连大学文学院) 摘要:钱钟书的人生哲学思想灵动圆通、变易不居。 。易之三名”的辩证认识论、“性本恶”又可超越。恶”的通脱人 性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现”的这现人生观。由内而外 地形成了其人生哲学思想的三个不同层次.显示出了他思想 中守成与创新并举、积极与消极共存、悲现与乐现共生的矛 盾状态与内在张力。 关键词:易之三名:性本恶;深沉的乐现主义 古希腊诗人阿奇洛克斯曾有。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 知”的名言。英国当代思想史家伯林将其解释为“狐狸机巧百 出.不敌刺猬一计防御“.并用来分别类比西方的作家与思想 家。在他看来,柏拉图、马克思、黑格尔、尼栗等思想家属于刺 猬型的学者。他们专注于关心和思量某个永恒的问题,有一 套结构完整的思想体系和大的理论架构;莎士比亚、歌德、巴 尔扎克、普希金等作家则属于狐狸型的文人,他们体察入微、 目标众多、无所不知.能够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 把握众多对象。 借用柏林的这一说法来认识文化大师钱钟书及其人生 哲学,我们看到,他兼具。刺猬”与“狐狸”之长,既有前者的专 一与深入,也有后者的多知与机巧.将思辨与感悟、深邃与灵 动完美地结合起来。那。易之三名”的辩证认识论、“性本恶“ 又可超越“恶”的通脱人性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观” 的达观人生观.由内而外地构成了他人生哲学的三个主要层 面.显示出了其思想中守成与创新并举、积极与消极共存、悲 观与乐观共生的矛盾状态与内在张力.充分展现出了他兼具 “狐狸”与。刺猬”之长的诗人哲学家的一面。 一.。易之三名” “易之三名”是钱钟书整个哲学思想的根本概括.蕴含着 他。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规律特征以及辩证思 维特征。是他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理论依托。 命”、顺从自然的传统思想一脉相承。 正是深深根檀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才使得余华的很 多作品因为传统文化的滋润而闪闪发亮.虽然这种亮光往往 是清冷的.令人不堪重负的。 三.语言:遍布民族文学的影子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也就是说文学作 品的成功首先要从语言人手。余华的小说正是抓住了语言, 通过语言吸引读者。他的语言极具控制力,描写深刻,入木三 分.却不拖沓繁琐。紧紧抓住人物、景色、环境最突出的特点。 进行了深层次的描述。 余华的小说善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人物的特点.展现宽 广的内容。正如在他最新的作品中,叙述和用语都很简省。通篇不 过3000余字。却叙述了两个人的一生,近一个世纪的故事。 10 这里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影子.就如余华在浙江人文大讲堂演 讲时所说:”我喜欢<孔乙己》这部作品,它应该是世界短篇,J、 说的典范。鲁迅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来描述孔乙己的一生,几 乎是一种散文的笔调.但细节却并未因语言的简练而丧失. 相反.它很丰富。很饱满。”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 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过并且对鲁迅崇拜有加的余华.受 到鲁迅影响并借鉴其语言风格.其实是顺理成章的事。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是余华作品中的民族本色,才使 得他的作品在保持自身独特风格的前提下为中国广大读者 所普遍接受。特别是其创作。还乡”后.能够锝到世界许多国 家读者的认可。广为流传。 参考文献: 【1】1余华.余华作品集fMl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l 余华.虚伪的作品【M1.余毕.余毕随笔.北京人民日报出 版社,1998。 【3】E-晖.余华随笔选(序)【M】.余毕。余毕随笔选.北京:人 民日报出版社。1998。 【4】余华.活着(中文版序)【M】.余华,余半随笔选.北京:人 民日报出版社,1998。 15】莫言.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极其小说的杂意Ⅱ】. 当代作家评论,1991( 2)
在《管锥编》第一页,钱氏便拈出了《周易正义》中的“论存在的“人”及“人性”认为人“性本恶”,但又可通过自身努 易之三名 力来超越“悉"。 《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又,所谓易也,交易也, 在对人类本性的理解上,不同于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 不易也。"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统人性论,钱钟书视动物性为人性之本,承认人性中的动物 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即 本能有它存在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他认同柏拉图对人类所下 认为,语辞诸义项之间的关系大致有两种:“并行分的定义—“人者,无羽毛之两足动物也”,认为人类“具有无 训”与“背出分训(或曰“歧出分训”)。前者是指语辞诸义项的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自我、淡漠又邪恶,“人之号‘万物 意义虽然不同,却并不相互否定。如《论语子罕》的“空空如之灵',而其恶甚于水之蛟山之虎即神农氏所叹。人最为劣 也”,其中的“空字,既可训释为虚无,也可训释为诚嚣两种也。”即叫因此,现代社会的痛苦根源不在物质文明,“浪漫 解释并不互相冲突;后者是指语辞诸义项的意义不但相反,主义者主张摒弃物质文明,亦误以为物质文明能使人性堕 而且互相尖锐对立。如古汉语中的“乱”兼训“治”、“废兼训落,不知物质只是人性利用厚生之工具,病根在人性,不在物 “置”等“反训”,两种意义相反又对立。在通常情况下,无质文明”。 论一个字的各义项之间是“并行分训”还是“背出分训”,在具 他通过大量具体的文学元素的阐释来尖锐地揭露人性 体的言语使用中,只能在诸义项中拈取其中的一项而舍弃其之“恶”,严肃地思考现代文明与人类颓败的关系,深人地体 它各项,不得同时合训。但也存在着“赅众理而约为一字并察辗转于现代文明重压下的人性困境。如在《围城》中,他酣 行或歧出之分训得以同时合训焉,使不倍者交协、相反者互畅淋漓地展现了人的自私、贪婪、伪善、狭隘等等人性的丑 成“的可能。叶“易一名而三义”正是如此。在简易”、“变易”恶,以及人与人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与隔膜。他借方鸿渐之 与“不易”三种语义之间,“变易”与“不易”、“简易”,是一种背口说:“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归各,老死不相 出分训:“不易”与“简易”,则是一种并行分训。“变易”是对往来”,“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 简易”的否定,“不易”又是对“变易”的否定,而“不易”在作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要亲密团结,不是 为对“变易"的否定的同时,又与“简易”相合 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即使是恋人与夫妻之间 这种融会“易”与不易”之相反二义于一字的情况,正体也有着难以打通的厚厚隔膜,“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 现出了中国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辩证法,其与哲学认识论上敛起来,到结婚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结 的“变不失常,一而能殊,用动体静”的辩证思维相应,“固古婚以前谁也不认得谁。”在《上帝的梦》中,他以怪诞的笔调 人言天运之老生常谈”。如《管子内业》称“与时变而不化,从浓郁的神话色彩,讲述了孤独的上帝创造了一对男女又将其 物而不移”,《礼记中庸》的“不动而变,无为而成之论以及毁灭的离奇故事,深刻地显示了人性之恶以及人与人之间彼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勒斯( Heraclitus)所谓“唯变斯定(y此的隔膜与疏离;在《灵感中)他以荒诞的手法奇特有趣的 changing it rests)等观点都与“易而不易之理相应。钱氏将想象,刻画了一个“有名望”的作家在阴曹地府的丑恶表演, 这种“一而能殊”和“变不失常”的“易之三名”放在《管锥编》机智地嘲讽了利欲累心的知识分子腐朽的灵魂;在《人兽鬼》 的开篇阐发,具有“开宗明义之旨,可以说是对其“辩证”的中,他更是把人兽鬼并列暗含着人者亦兽亦鬼的隐喻毫不 思维特征与研究方法的生动概括。“辫证法是钱氏的治学之留情地暴露出所谓文明人的人面兽心和心怀鬼胎…这种 本,无论在创作还是在批评中独特的辩证思维结构成为其“性本恶”的思想灌注钱氏以人类学哲学为本体的现代忧 重要的运思模式。如《写在人生边上》中的论“快乐”“留恋誉患意识,是其对世事人生讽刺的哲学基础表现出了迥异于 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谈“偏见”:“偏见可以传统的现代性品格。 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 虽然对人性之“恶有着清醒的认识但钱钟书并不简单 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围城》中的事与愿违:“理想不仅地看待人性,而是以灵动圆通的眼光认识到了人性自身的复 是个诱惑而且是个讽刺。在未做以前,它是美丽的对象;在杂性与多变性。他认为,人性中虽有鲁性的一面但人类并不 做成以后,它变为残酷的对照”;《宋诗选注》中的正反之瓣:会永远停留在动物的层面上停滞不前,因为“文明人类跟野 “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題总预先假设着肯蛮兽类的区别就在人类有一个超自我( trans- subjective)的观 定命题”P等等 点。因此他能够把是非真伪跟一己的利害分开,把善恶好丑 钱氏的辨证思维结构摆脱了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惯性,跟一已的爱憎分开。他井不和日常生命黏合得难分难解,而 是一种二元既对立又统一、相合互补,甚至可以由反趋正、以尽量企图跳出自己的凡躯俗骨来批判自己” 类虽难 谬含真的突破性思维。作为一种尚动求通、务实的辩证法,以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动物的根性,但可以通过进化,从一般 一方面它突破了中国传统中庸”式辩证法的尚静、求稳,更动物中超脱出来从而与一般动物有所区别。这种“超脱”之 注重“变动不居”、“变则通”、“生生之谓易"的尚动、流通、变法,并不是儒家的通过道德训诫来消除人性中的动物本能, 动;另一方面,它也摒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唯心主义,而以因为尽管“师法”、“札仪”、“天理”等道德之法对抑制人性悉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经世致用的历史使命感和扎实勤奋的产生了重要作用,但这并不等于说人只要具备了道德、礼仪, 真才实学展现了务实的唯物主义精神。 人性恶就一定会被取而代之。人性本身是复杂多变的,人性 二、“性本恶”又可超越“恶” 中具有神性(善)的一面但人的鲁性(恶)并未曾因此而消失 以“易之三名"的认识论为理论依托及运思方式钱钟书它只是被神性压抑在潜意识中,只要时机成熟,它就会毫不 将辩证通脱的眼光投入于对人性问题的探索,高度关注现实犹豫地从潜意识中跳出来。因此,与儒家的道德训戒之法相
在<管锥编》第一页,钱氏便拈出了<周易正义》中的“论 易之三名”: <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舍三义,所谓易也,交易也, 不易也。”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 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Il l ( P6) 他认为.语辞诸义项之间的关系大致有两种:。并行分 训”与“背出分训( 或日。歧出分训”)。前者是指语辞诸义项的 意义虽然不同,却并不相互否定。如《论语·子罕》的“空空如 也”.其中的。空”字.既可训释为虚无.也可训释为诚憝,两种 解释并不互相冲突;后者是指语辞诸义项的意义不但相反。 而且互相尖锐对立。如古汉语中的。乱”兼训“治”、“废”兼训 “置”等“反训”,两种意义相反又对立。忡’在通常情况下.无 论一个字的各义项之间是“并行分训”还是。背出分训”.在具 体的言语使用中.只能在诸义项中拈取其中的一项而舍弃其 它各项.不得同时合训。但也存在着“赅众理而约为一字,并 行或歧出之分训得以同时合训焉,使不倍者交协、相反者互 成”的可能。Ⅱ胆)“易一名而三义”正是如此。在“简易”、。变易” 与。不易”三种语义之同.“变易”与“不易”、“简易”。是一种背 出分训:“不易”与“简易”,则是一种并行分训。“变易”是对 。简易”的否定,。不易”又是对“变易”的否定。而。不易”在作 为对“变易”的否定的同时,又与。简易1相合。 这种融会“易”与。不易”之相反二义于一字的情况.正体 现出了中国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辩证法.其与哲学认识论上 的“变不失常。一而能殊.用动体静”的辩证思维相应,。固古 人言天运之老生常谈”。如<管子·内业》称“与时变而不化,从 物而不移”,《札记·中庸’的“不动而变,无为而成”之论,以及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勒斯f Her ael i t usl 所谓。唯变斯定”( by changi ng i t r ests)等观点。都与“易而不易”之理相应。钱氏将 这种“一而能殊”和“变不失常”的。易之三名”放在<管锥编》 的开篇阐发,具有。开宗明义”之旨,可以说是对其“辩证”的 思维特征与研究方法的生动概括。“辩证法”是钱氏的治学之 本,无论在创作还是在批评中,独特的辩证思维结构成为其 重要的运思模式。如《写在人生边上》中的论。快乐”:“留恋着 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谈。偏见”:“偏见可以 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 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嘲<围城》中的事与愿违:“理想不仅 是个诱惑。而且是个讽刺。在未做以前,它是美丽的对象;在 做成以后,它变为残酷的对照”;阿《宋诗选注》中的正反之辩: 。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 定命题”,闱( 蹦’等等。 钱氏的辨证思维结构摆脱了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惯性. 是一种二元既对立又统一、相合互补。甚至可以由反趋正、以 谬含真的突破性思维。作为一种尚动、求通、务实的辩证法。 一方面。它突破了中国传统“中庸”式辩证法的尚静、求稳,更 注重“变动不居”、。变则通”、。生生之谓易”的尚动、流通、变 动;另一方面,它也摒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唯心主义,而以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经世致用的历史使命感和扎实勤奋的 真才实学展现了务实的唯物主义精神。 二、“性本恶”.又可超越“恶” 以“易之三名”的认识论为理论依托及运思 式.钱钟书 将辩证通脱的眼光投入于对人性问题的探索.高度关注现实 存在的。人”及“人性”。认为人。性本恶”,但又可通过自身努 力来超越“恶”。 在对人类本性的理解上。不同于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 统人性论,钱钟书视动物性为人性之本.承认人性中的动物 本能有它存在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他认同柏拉图对人类所下 的定义——“人者,无羽毛之两足动物也”.认为人类。具有无 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自我、淡漠又邪恶,。人之号‘万物 之灵’,而其恶甚于水之蛟.山之虎,即神农氏所叹。人最为劣 也。”阎㈣-) 因此。现代社会的痛苦根源不在物质文明。。浪漫 主义者主张摒弃物质文明.亦误以为物质文明能使人性堕 落,不知物质只是人性利用厚生之工具。病根在人性,不在物 质文明”。 他通过大量具体的文学元素的阐释来尖锐地揭露人性 之。恶”.严肃地思考现代文明与人类颓败的关系.深入地体 察辗转于现代文明重压下的人性困境。如在<围城》中,他酣 畅淋漓地展现了人的自私、贪婪、伪善、狭隘等等人性的丑 恶,以及人与人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与隔膜。他借方鸿渐之 日说:。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归各。老死不相 往来”。。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 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问的距离,要亲密团结,不是 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即使是恋人与夫妻之同 也有着难以打通的厚厚隔膜.“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 敛起来,到结婚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结 婚以前,谁也不认得谁。”在《上帝的梦》中,他以怪诞的笔调、 浓郁的神话色彩.讲述了孤独的上帝创造了一对男女又将其 毁灭的离奇故事.深刻地显示了人性之恶以及人与人之间彼 此的隔膜与疏离;在《灵感中》,他以荒诞的手法、奇特有趣的 想象.刻画了一个“有名望”的作家在阴曹地府的丑恶表演。 机智地嘲讽了利欲熏心的知识分子腐朽的灵瑰;在<人兽鬼’ 中,他更是把人兽鬼并列,暗含着人者亦兽亦鬼的隐喻,毫不 留情地暴露出所谓文明人的人面兽心和心怀鬼胎⋯⋯这种 “性本恶”的思想灌注着钱氏以人类学哲学为本体的现代优 患意识。是其对世事人生讽刺的哲学基础.表现出了迥异于 传统的现代性品格。 虽然对人性之“恶”有着清醒的认识.但钱钟书并不简单 地看待人性.而是以灵动圆通的眼光认识到了人性自身的复 杂性与多变性。他认为,人性中虽有兽性的一面。但人类并不 会永远停留在动物的层面上停滞不前.因为。文明人类跟野 蛮兽类的区别.就在人类有一个超自我(tr ans- -subj ec t i ve) fl g 点。因此,他能够把是非真伪跟一己的利害分开,把善恶好丑 跟一己的爱憎分开。他并不和日常生命黏合得难分难解,而 尽量企图跳出自己的凡躯俗骨来批判自己”f -】卿)。人类虽难 以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动物的根性.但可以通过进化。从一般 动物中超脱出来.从而与一般动物有所区别。这种。超脱”之 法,并不是儒家的通过道德训诫来消除人性中的动物本能。 因为尽管。师法”、。礼仪”、“天理”等道德之法对抑制人性恶 产生了重要作用,但这并不等于说人只要具备了道德、礼仪。 人性恶就一定会被取而代之。人性本身是复杂多变的。人性 中具有神性( 善) 的一面,但人的兽性(恶)并未曾因此而消失, 它只是被神性压抑在潜意识中.只要时机成熟.它就会毫不 犹豫地从潜意识中跳出来。因此,与儒家的道德训戒之法相 11
异,钱钟书将改变人性的希望寄托在每个人自身的努力希也以一双慧眼洞悉人生诸事行事不为世俗所拘束,成为 冀通过主体的“内外兼修”来实现自我超越。所谓“内”是指通个心理明白通达的“达心”之人。他洒脱淡泊,将世俗看重的 过个体自身的自我批判来使自我得以提升,通过“知行合一 切利害毁誉都置之度外而专心致志地沉浸在学术研究之 的自我完善来超越“恶的本性;所谓“外”是指“消灭自我以中,“寡处独学”。他不慕名利,面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出的 圆成宇宙”,通过“自我”与“他者平等自由的“交往”与“对16万元讲学半年的优厚待遇丝毫不为所动;他自甘寂寞,不 话”,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沟壑走出自我封闭的“心”之喜酬酢,面对诸多会议的盛情邀请,他以“找些不三不四的 误区,以此超越现实自我的片面性冲出人性恶的围城”。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花些不明不白的钱何苦的妙论来 我们看到钱钟书的人性超脱思想虽高有柏拉图式的幻回绝;他豁达包容没有因父亲与林纾之间的恩怨纠葛而对 想色彩,与现实留有一定的距离,但它对人的高度关注以及林纾口诛笔伐,而是服膺于艺术而不徇私情,撰文赞誉林纡 对理想人性的热望希翼,显示出了思想者怀有的浓厚的人本,先生 主义及美好的人文情怀 正是因为具有了悟世事人生的大智慧,具有宠辱不惊的 三、“人生虽然痛苦但仍然乐观 超越感与优越感能够对人生与命运采取“一笑置之”的“游 钱钟书虽洞悉到了人性的“恶”之本看到了现代人类生戏”或“自嘲态度钱钟书才能成为一个有誉锐敏犀利眼光 存的因境与虚妄但他对人生从不消极颓废而是既执著于明白权宜之计的达权之人,灵活地临急应变,从容地应对 人生,又不为人生困境所拘。他将对人性的辩证认识外化于时代的恶风险浪。在五十年代初政治噢觉敏感的学术氛图 现实人生认为人生虽然痛苦但仍然乐观,“悲观的乐观主中,“自信有写作之才的他忍痛“不兴此念”放弃了与现实 义”成为其人生哲学的精义 较近的文学创作,而明智地投入到远离现实的古代文学与文 立足于对现代人生的整体反思钱氏认为,人生因许多化研究之中。这对于其在后来的种种风波中较少地受到奉 的无奈和因感而充满丁痛苦。这种痛苦之一就在于“人之生连,有着问接的助益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特殊的政治环 世若遭抛掷"的生存困境。人之生世就如树花随风而堕孤境下他参与了翻译(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诗词》的工作, 独落寞相伴始终,“聚处仍若索居同行益成孤往各如只身这一“至高无上”的重大任务虽占用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与精 在莽苍大野中” 痛苦之二在于围城”式的终极追求力,但也为他拦挡了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使他处于一个相对 的虚妄。人生处处是“图城”,总是有欲愿欲愿不能满足,便有利的学术环境中;在文革中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他 心生悲戚;而一且满足,便是痛苦的开始,量“快乐出平欲愿。也经历了戴高帽示众、剃“阴阳头”、抄家搜查等一系列悔辱 乃亏也非盈也。愿足意快,为时无几,而快快复未足矣忽忽 性的冲击,但他始终镇静、从容,不卑不亢地经受了这些冲 又不乐矣新添苦恼或厌怠、妄想,百无聊矣。”四。人生 的痛苦之三,在于快乐不会永久的感伤。“永远快乐这句 如果将人生视作一部大书那么,在钱氏看来,生活的智 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 不者应是一位随便从容不慌不忙湖览的业余消遣者达到“人 会永久”,“快活或快乐的快字就把一切乐亭的飘瞥难留,极 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的生命境界 清楚地指示出来”“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 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 聊,愈觉得日脚像跋了似的,走得特别慢。”因此,“你要永久 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 marginalis。这种零星 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背快走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 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在这一意义上“长寿”每即“长许彼此牙盾,说话过大。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 受·而已 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m 虽然对人生的存在之本抱有悲观认识,但钱钟书并不持 钱钟书正是这样一位对人生从不消极颓废既执著于人 有叔本华式的绝望,而是认为“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因为 生,又不为人生困境所拘的智者,他以全知全能的智者之心 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快乐无法在人生中永远却是人生永洞悉到了人之生世的悲观与虚无又以痴气弥漫的青春永驻 远的希望和诱惑所以“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观人既之心充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义总是投向人间以“愉快和略 然活着就本能地要活得更好更有意义。从这点说,悲观也 带揶的笑意”。两 不完全可取。”「他在看到人类终极追求的虚妄时,又不流于 无可奈何的感伤,而是带着微笑来拥抱人生的痛苦 参考文 抱着这种深沉的乐观主义钱钟书参透命运人生,对“天 ]钱钟书管锥北京:中华书局,1979 命”有着独到的认识。在他看来常人所说的“知天命有两种 四2]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M北京:三联书店,202 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无怨尤之平心安命”,一种是“无作为 3]钱钟书《国城》M北京:三联书店,200 之委心任‘命"。“无怨尤故能平心息躁穷达如一;“无作 钱钟书宋诗选注国北京:三联书店,2002。 为”故必俯仰随人,进退失据。故而他选择了以“平心安命” 15]饭钟书《致储安平),《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 的豁达之心来对待人生,看待生命。在给马成生的一封信中, 他说:衰朽之躯,康复不易生老病死,事理之常,安心任运而 阿]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已。可见其“达乎生死之分的“达士”之风 团吴泰昌秋天里的钱钟书门新民晚报1990-12-2。 钱钟书不仅是对于生命有着独到参悟的“达生”之人,他 间8]吴忠匡记钱钟书先生中国文化(创刊号)
异.钱钟书将改变人性的希望寄托在每个人自身的努力,希 冀通过主体的。内外兼修”来实现自我超越。所谓。内”是指通 过个体自身的自我批判来使自我得以提升.通过“知行合一” 的自我完善来超越“恶”的本.性:所谓“外”是指。消灭自我以 圆成宇宙”.通过。自我”与。他者”平等自由的“交往”与。对 话”,消除人与人之同的隔阂与沟壑.走出自我封团的。心”之 误区.以此超越现实自我的片面性.冲出人性恶的“围城”。 我们看到.钱钟书的人性超脱思想虽富有柏拉图式的幻 想色彩.与现实留有一定的距离。但它对人的高度关注以及 对理想人性的热望希冀.显示出了思想者怀有的浓厚的人本 主义及美好的人文情怀。 三、。人生虽然痛苦。但仍然乐观” 钱钟书虽洞悉到了人性的。恶”之本.看到了现代人类生 存的困境与虚妄。但他对人生从不消极颓废,而是既执著于 人生.又不为人生困境所拘。他将对人性的辩证认识外化于 现实人生.认为人生虽然痛苦,但仍然乐观,。悲观的乐观主 义”成为其人生哲学的精义。 立足于对现代人生的整体反思。钱氏认为。人生因许多 的无奈和困惑而充满了痛苦。这种痛苦之一,就在于。人之生 世若遭抛掷”的生存困境。人之生世。就如树花随风而堕。孤 独落寞相伴始终。。聚处仍若索居。同行益成孤往,各如只身 在莽苍大野中”川OPTS)。痛苦之二.在于。围城”式的终极追求 的虚妄。人生处处是。围城”,总是有欲愿。欲愿不能满足,便 心生悲戚;而一旦满足,便是痛苦的开始,盖。快乐出乎欲愿。 欲愿者、欠缺而有所求也。欲餍愿偿,乐随即减。故喜乐之本 乃亏也,非盈也。愿足意快,为时无几,而快快复未足矣,忽忽 又不乐矣。新添苦恼或厌怠、妄想,百无聊赖矣。”同㈣’人生 的痛苦之三.在于快乐不会永久的感伤。“永远快乐’这句 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 会永久”。。快活或快乐的快字,就把一切乐事的飘瞥难留,极 清楚地指示出来”.。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 聊,愈觉得B脚像踱了似的,走得特别慢。”因此,。你要永久, 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 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在这一意义上,。长寿”每即。长 受”而已。闱( 附) 虽然对人生的存在之本抱有悲观认识.但钱钟书并不持 有叔本华式的绝望。而是认为。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因为 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快乐无法在人生中永远.却是人生永 远的希望和诱惑.所以。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观”,。人既 然活着,就本能地要活得更好,更有意义。从这点说.悲观也 不完全可取。”嘴在看到人类终极追求的虚妄时.又不流于 无可奈何的感伤。而是带着微笑来拥抱人生的痛苦。 抱着这种深沉的乐观主义.钱钟书参透命运人生,对“天 命1有着独到的认识。在他看来.常人所说的“知天命1有两种 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无怨尤之平心安‘命”。一种是。无作为 之委心任‘命一。。无怨尤”故能平心息躁。穷达如一;。无作 为”故必俯仰随人,迸退失据。故而。他选择了以“平心安命” 的豁达之心来对待人生,看待生命。在给马成生的一封信中, 他说:衰朽之躯,康复不易,生老病死,事理之常。安心任运而 已。可见其。达乎生死之分”的“达士”之风。 钱钟书不仅是对于生命有着独到参悟的“达生”之人.他 12 也以一双慧眼洞悉人生诸事.行事不为世俗所拘束.成为一 个心理明白通达的“达心”之人。他洒脱淡泊。将世俗看重的 一切利害毁誉都置之度外.而专心致志地沉浸在学术研究之 中。“寡处独学”。他不慕名利,面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出的 16万元讲学半年的优厚待遇,丝毫不为所动:他自甘寂寞,不 喜酬酢.面对诸多会议的盛情邀请,他以“找些不三不四的 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花些不明不白的钱,何苦”的妙论来 回绝;他豁达包容,没有因父亲与林纾之间的恩怨纠葛而对 林纾口诛笔伐.而是服膺于艺术而不徇私情,撰文赞誉林纾 先生⋯⋯ 正是因为具有了悟世事人生的大智慧.具有宠辱不惊的 超越感与优越感.能够对人生与命运采取。一笑置之”的“游 戏”或。自嘲”态度。钱钟书才能成为一个有着锐敏犀利眼光、 明白权宜之计的“达权”之人,灵活地临急应变,从容地应对 时代的恶风险浪。在五十年代初政治嗅觉敏感的学术氛围 中,。自信有写作之才”的他忍痛“不兴此念”。放弃了与现实 较近的文学创作.而明智地投入到远离现实的古代文学与文 化研究之中。这对于其在后来的种种风波中较少地受到牵 连.有着间接的助益;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特殊的政治环 境下,他参与了翻译‘毛泽东选集>和的工作, 这一。至高无上”的重大任务虽占用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与精 力。但也为他拦挡了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使他处于一个相对 有利的学术环境中;在文革中,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他 也经历了戴高帽示众、剃。阴阳头。、抄家搜查等一系列侮辱 性的冲击。但他始终镇静、从容。不卑不亢地经受了这些冲 击。 如果将人生视作一部大书。那么.在钱氏看来,生活的智 者应是一位随便从容、不慌不忙浏览的业余消遣者。达到。人 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的生命境界: 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 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晒nali a。这种零星 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 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 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1" 11( IPI) 钱钟书正是这样一位对人生从不消极颓废.既执著于人 生。又不为人生困境所拘的智者,他以全知全能的智者之心 洞悉到了人之生世的悲观与虚无.又以痴气弥漫的青春永驻 之心充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义.总是投向人间以“愉快和略 带揶揄的笑意”。啊嘶’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惟鳊M.北京:中年书局.1979。 【2】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M】.北京:三联书店,200 2。 【3】钱钟书.‘围城)【M】.北京:三联书店,2002。 【4】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三联书店,2002。 【5】钱钟书。浙江文艺出版 社.1997。 【6】钱钟书.谈艺录【~q.北京:中华书局,1 984。 阴吴泰昌.秋天里的钱钟书IJ] .新民晚报。199旺12-2。 【8】吴忠匡.记钱钟书先生D】.中国文化( 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