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田‖历史哲学 浅谈老子的人生哲学 石慧 摘要;我们每个人在进行自我建构,文化认同的时,从小到大会中国是一个开放,发展的社会,各种的思想通过发达的媒体冲击着我 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中接受着不同们,我们有时都不清楚自己到底真正需要什么,盲目的随着他人往前冲 教育,在人生的苿些关键时候,我们往往犹豫不定,纠结徘徊,无法决刺,快节奏的生活着。生活需要我们静下来,想一想,生活的本质,人 定自己未来的遒路,是服从家庭的要求,还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这生的意义,虽然这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但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 个问题或许国扰过不少的人,这个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涉及到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 是认同儒家文化还是道家文化或者两者都认同?老子的人生哲学思想主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 要体现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本文将主要从宠美人格的设想、自我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 修养和建设和最高的行为准剡三方面探讨道家老子的人生哲学 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6让多余的欲望停止,让我们的生活回归到正 关鑪词:老子道德经;人生哲学;自我建构 常的节奏 我们每个人在进行自我建构 ,文化认同的时候,从小到大会受到来 2、深根固柢。在《皇帝内经.素问》里说到:“阳气者,若天与 自 各方面的影响,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中接受着不同教育 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 在人生的某些关键时候,我们往往犹豫不定,纠结徘徊,无法决定自己者也”7阳气和人身的关系就如同天空和太阳的关系,人如果失去了阳 未来的道路,是服从家庭的要求,还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个问题气,就会生病,折寿。所以要养护阳气,它才能更好的守护我们的身 或许困扰过不少的人,这个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涉及到我们是认同体,抵御内外的侵害。阳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长生,在道家养生修炼中 橘家文化还是道家文化或者两者都认同?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十分重视人阳气的养护。阳气充足的人,精力充沛,在学习和工作中 史》一书中说到:道家是对自然的理想化,儒家是对中国家族制度的理至少在体力上能应对各种挑战,现在的大学生,多呈现出面黄无神之 性化;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道家则强调人内心自然自动的秉态,缺乏朝气。身体健康才能为人们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 性。本文将主要探讨道家老子的人生哲学,文中有不足之处,祈盼各位础,故“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8(五十九章) 专家指正 3、自知者明。这就是一个人自我的建立,自我人格的塑造。在塑 完美人格的设想 造自我人格之前,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审视和克服自己的缺 老子的人生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在老子眼点,坚定自己的优点。这和儒家《论语》里记载的“吾日三省吾身 中,什么样的人具体完美人格呢?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9有所不同,这里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三省吾身,主要是从工作,交友,学习上来反省自己是否有诚心尽力 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这是人对自己社会生活的反思。而道家提倡的是首先要自知,要做一个 故无尤。”1(八章) 了解自己的人,这才算是“明”,有了自知,再进一步开展自己的其他 这是老子对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的特征描述,他应该拥有水一样的心活动 和行为。水有三个特征:1、柔弱。柔弱也是一种强大的表现,“天下 三、最高的行为准则 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2(七十八章) 在《道德经》的最后一章里,老子提出了人的最高行为准则:“信 水滴石穿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水滴经过长年累月能把坚硬的石头凿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辮,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穿,体现出弱小的事物也有着强悍的一面。同时柔弱也是充满生机的表(八十一章)是要提示人们,做人要诚信,说话不要浮夸,巧辩;做学 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3(七十六章)在自然界,新生的问,要专精,要深入的了解,踏踏实实的把问题搞清楚。这三句话是我 事物总是柔弱的,但正是因为其柔弱,当中包含着无限的生机和可能们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共勉的。(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性。如同刚出生的婴儿,是那么的需要人们的呵护,但他们第一声响亮重庆;400715) 的啼哭,紧紧握拳的小手,展示着他们拥有蓬勃的生命力。2、水总是 处在低下的地方。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但老子认为,具注解 有完美人格的人应该去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①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0年,第86页 居低处后,贡献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人,这样才“故几于道”。3、不②同上,第337页 争。水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万物在大自然中各在其位,各施其职,水③同上,第30页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⑤同上,第121页 整个世界和谐有序的运转提供着养分,但并不与其争利。 ④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0年,第236页 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知清静以为天下正。”4(四十五章)⑥罗素著,何兆武译:《哲学问題》,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33 这是老子对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的形态描述,“若缺”、“若冲”、“若 页 屈”、“若拙”、“若讷”这些描述都说明,一个完美的人格不是指外在,⑦刘永升主编,《皇帝内经》,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而是指内在。人格是在长期的锻炼中形成的,更多的是一种沉淀和内⑧陈赦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0年,第283页 敛,而不关乎它向外的表露。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大巧若拙,大辩若⑨王国轩等译:《四书》,中华书局,2007年,第2页 讷。”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形成完美的人格呢? ⑩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0年,第348页 二、自我修养和建设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处提到个人修养和自我建立,下面归纳为三参考文献: 点进行阐释 [1]陈敖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M],中华书局,2010年 1、致虚守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2]罗素著,何兆武译:《哲学问题》[M],商务印书馆,2001年 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3]刘永升主编,《皇帝内经》[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 妄作凶。”5(十六章)老子认为,人心本是清明透澈的,只因私欲的[4]王国轩等译,《四书》[M],中华书局,2007年 活动使得心灵闭寨,所以需要下功夫,让心灵恢复本来的灵性。当今的[5]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M],三联书店,2009年 作者简介:石慧(1983-),女,苗族,重庆人,碩士研究生,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宗教管理研究 10·3倍¥
浅谈 老子 的人生哲学 石 慧 摘要 :我们每 个人在进行 自我建构 ,文化认 同的时候 。从 小到大会 受到来 自各 方面的影响 ,在 家庭 、学校 、社会等不 同环境 中接 受着不 同 教 育,在人 生的某些关键 时候 ,我们往往犹豫不定 ,纠结徘徊 。无法决 定 自己未来的道路 ,是服从 家庭的要 求,还是遵循 自己内心 的想法?这 个问题或许 困扰过 不少的人 ,这个问题 上升到 哲学屡 面。就 涉及 到我们 是认 同儒 家文化还是道 家文化或者两者都认 同?老子的人 生哲学思想主 要体 现在他 所著 的 《道德经》 中。本文将主要从完美人格 的设想 、自我 修 养和建设 和最高的行为准则三方面探讨道 家老子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 :老子道德经 ;人生哲学: 自我建构 我们 每个人在进行 自我建构 ,文化认 同的时候 ,从小到大会受 到来 自各 方面的影响 ,在家庭 、学 校、社 会等不 同环 境 中接受 着不 同教 育 , 在人 生的某些关键时候 ,我们往往犹豫不定 ,纠结徘徊 ,无法决定 自己 未来 的道路 ,是服从家庭的要求 ,还是遵循 自己内心的想法 ?这个 问题 或许 困扰过不少 的人 ,这个问题 上升 到哲学层面 ,就涉及到我们是认 同 儒家文化还是道家 文化或者 两者都 认 同?冯友 兰先生 在 《中国哲学简 史 》一书 中说到 :道家是对 自然 的理想化 ,儒家是对中国家族制度 的理 性化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 ,道家则强调人 内心 自然 自动 的秉 性 。本文将 主要探讨道家老子的人生哲学 ,文 中有不足之处 ,祈 盼各位 专 家指正 。 一 、 完美人格的设想 老子 的人生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著 的 《道德经》 中。在老子眼 中 ,什么样 的人具体完美人格呢? “上善若水。水普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 地 ,心善 渊,与善仁 ,言 善信 ,政善治 ,事 善能 ,动善 时。夫唯不争 , 故无尤 。”1 (八 章) 这是老子对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的特征描述 ,他应该拥有水一样 的心 态 和行 为。水有三个特征 :1、柔弱 。柔弱也是一种强大的表现 ,“天下 莫柔 弱于水 ,而 攻坚 强者莫 之能胜 ,以其无 以易 之”2 (七 十八 章 ), 水滴石穿就是一个 最好 的证 明 ,水滴 经过长 年累 月能把 坚硬 的石头 凿 穿 ,体现 出弱小 的事物也有着强悍的一 面。同时柔弱也是充满生机 的表 现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 也坚强 。”3(七十六章 )在 自然界 ,新 生的 事物 总是柔 弱的,但 正是 因为其柔 弱 ,当 中包 含 着无 限的生机 和可 能 性 。如同刚出生 的婴儿 ,是那么的需要人们 的呵护 ,但他们第一声 响亮 的啼哭 ,紧紧握拳 的小手 ,展 示着他们拥 有蓬勃 的生命 力。2、水 总是 处 在低下 的地方 。俗话说 ,水往低处 流 ,人往高处走 。但老子认 为 ,具 有 完美人格 的人应该去别人不 愿意去 的地 方 ,做别人不 愿意做 的事 情 , 居低处后 ,贡献 自己 的力 量来 帮助他人 ,这样 才 “故几 于道 ”。3、不 争。水滋润万物 而不与相争 ,万物在大 自然 中各在其位 ,各施其 职 ,水 为整个世界和谐有序 的运转提供着养分 ,但并不与其争利。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 若冲 ,其用不 穷。大直若屈 ,大 巧若 拙 ,大辩若 讷。躁胜寒 ,静胜热。知清静 以为天下正 。”4 (四十五章) 这是老子对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的形态描述 ,“若缺 ”、“若 冲”、“若 屈”、“若拙”、“若讷”这些描述都说明,一个完美的人格不是指外在, 而是指内在。人格 是在长期 的锻炼 中形 成 的,更 多的是 一种 沉淀 和内 敛 ,而不关 乎它 向外 的表露。我们最 熟悉 的就是 “大巧若 拙 ,大辩 若 讷 。”那么 ,我们怎么才能形成完美 的人格 呢? 二、 自我修养和建设 老子在 《道德经》 中多处提到个人修养和 自我建立 ,下面归纳为三 点进行阐释。 1、致虚守静。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 芸 ,各归其根 。归根 日静 ,静 日复命 。复命 日常 ,知 常 日明 ,不 知常 , 妄作 凶。”5 (十六章)老子认 为 ,人心本 是清 明透澈 的,只 因私 欲的 活动使得心灵闭塞 ,所以需要下功夫 ,让心灵恢复本来 的灵性 。当今的 中国是一个开放 ,发展 的社会 ,各 种 的思想通 过 发达 的媒 体 冲击着 我 们,我们有时都不清楚 自己到底真正需要什么,盲目的随着他人往前冲 刺 ,快节奏的生活着。生活需要我们静下来 ,想一想 ,生活 的本 质 ,人 生 的意义 ,虽然这些问题 永远没有答案 ,但是 “这些问题可 以扩 充我们 对 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 ,丰富我们心灵方面 的想象力 ,并且减低 教条 式 的 自信 ,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 的思考作用 。此外 ,尤其在于通 过哲学 冥想 中的宇宙之大 ,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 ,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 为至 善 的宇宙结合在一起。”6让 多余 的欲望停 止 。让我 们 的生 活回归 到正 常 的节奏 。 2、深根固柢。在 《皇帝 内经 .素 问》 里说到 : “阳气者 ,若 天与 日,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 当以 日光 明。是故 阳因而上 ,卫外 者也 ”7阳气和人 身的关 系就如 同天空 和太 阳的关系 ,人如果失 去 了阳 气 ,就会生病 ,折寿。所以要养 护 阳气 ,它 才能 更好 的守 护 我们 的身 体 ,抵御 内外的侵害。阳气决定着 一个人 的长生 ,在道 家养生修炼 中, 十分重视人 阳气的养护 。阳气 充足的人 ,精 力充沛 ,在 学习和工作 中, 至少在体力上能应 对各种挑 战 ,现 在的大 学生 ,多呈 现出 面黄无 神之 态 ,缺乏朝气。身体健康才能为人们其他方面 的发展提供一个 良好的基 础 ,故 “深根固柢 ,长生久视之道”。8 (五十九章 ) 3、自知者明。这就是 一个人 自我的建立 , 自我人格 的塑造 。在塑 造 自我人格之前 ,需要对 自己有一个清醒 的认识 ,审视和克服 自己的缺 点 ,坚定 自己的优点 。这和 儒家 《论语 》 里 记载 的 “吾 日三省吾 身 :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 ”9有所 不同 ,这里 的 三省吾身 ,主要是从工作 ,交友 ,学 习上来反省 自己是 否有诚 心尽力 , 这是人对 自己社会生活的反思。而道家提倡 的是首先要 自知 ,要 做一个 了解 自己的人 ,这才算是 “明”,有 了 自知,再 进一 步开展 自己的其他 活动 。 三、最 高的行为准贝Ⅱ 在 《道德经》 的最后一章里 ,老子提 出了人 的最高行为准则 : “信 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 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 者不 知。” 10 (八十一章 )是要提示人们 ,做人要诚 信 ,说话 不要浮夸 ,巧辩 ;做学 问,要专精 ,要深入的了解 ,踏踏实实 的把 问题搞清楚 。这 三句话是我 们所有人在 日常生活 中应该共勉 的。 (西南 大学政治 与公 共管 理学院 ; 重庆 ;400715) 注解 : ① 陈鼓应著 :《老子注释及评价》, ② 同上 ,第 337页 ③ 同上 ,第 330页 ④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 ⑤ 同上,第 121页 中华 书局 ,2010年 ,第 86页 中华 书局 ,2010年 ,第 236页 ⑥ 罗素著,何 兆武译 : 《哲学 问题 》,商务 印书馆 ,2001年 ,第 133 页 ⑦ 刘永升 主编,《皇帝 内经》,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9年 ,第 33页 ⑧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 中华 书局 ,2010年 ,第 283页 ⑨ 王国轩等译 :《四书》,中华书局 ,2007年 ,第 2页 ⑩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 书局 ,2010年 ,第 348页 参考文献 : [1] 陈鼓应著 ,《老子注释及评价》 [M],中华书局 ,2010年 [2] 罗素著,何兆武译:《哲学问题》[M],商务印书馆,2001年 [3] 刘永升主编 ,《皇帝内经》 [M],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9年 f4] 王 国轩等译 ,《四书》 [M],中华书局 ,2007年 [5] 冯友兰著 ,《中国哲学简史》 [M],三联 书店 ,2009年 作者简介 :石慧 (1983一),女 ,苗族 ,重庆人 ,硕士研 究生 ,西南大学政 治与公共 管理 学院,主要从事 宗教管理研 究 · 10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