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一) 课型:新授课 主编:成三清 审核 授课时间:9月2日 编号:7101 【流程设计】 【复备栏】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而”字的基本用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 前三则:2、理解前三则的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1、通读全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掌握生字读音,把握词义,翻译课文 (把注解中没有的字音和词义标注到课本上);2、标记好未弄懂的字词句, 与同学交流探究 【资料链接】 1、《论语》与孔子。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500多条言论,内容 有孔子谈话,弟子问以及弟子间的互相讨论,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 事体,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万世师表”“千 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 首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弟子3000,著名的有72人。他整理了《诗》、《书》, 并且编修了《春秋》,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流传起了重大的作用 2、“四书” 南宋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自学检测】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并掌握写法 论语()子旦()说乎()乐乎()不愠() 置 )殖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文言词语 (1)论语: (2)不亦说乎 (3)人不知: (4)可以: (5)学而时习之 (6)学而不思: (7)人不知而不愠 (8)温故而知新 (9)学而不思则罔:
1 《论语》六则(一) 课型:新授课 主编:成三清 审核: 授课时间:9 月 2 日 编号:7101 【流程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而”字的基本用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 前三则;2、理解前三则的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1、通读全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掌握生字读音,把握词义,翻译课文 (把注解中没有的字音和词义标注到课本上);2、标记好未弄懂的字词句, 与同学交流探究。 【资料链接】 1、《论语》与孔子。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500 多条言论,内容 有孔子谈话,弟子问以及弟子间的互相讨论,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 事体,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前 551 一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万世师表”、“千 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 首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弟子 3000,著名的有 72 人。他整理了《诗》、《书》, 并且编修了《春秋》,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流传起了重大的作用。 2、“四书”。 南宋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自学检测】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并掌握写法。 论语( ) 子曰( ) 说乎( ) 乐乎( ) 不愠( ) 罔( ) 殆( )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文言词语。 (1)论语: (2)不亦说乎: (3)人不知: (4)可以: (5)学而时习之: (6)学而不思: (7)人不知而不愠: (8)温故而知新: (9)学而不思则罔: 【复备栏】
(10)思而不学则殆: 【复备栏】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 【综合提升】 这三则论语,孔子与我们探讨的是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同学 们看这三则论语哪些谈论的是学习方法,哪些谈论的是做人的道德修养?能给 我们什么启示? 【当堂反馈】 诵读前三则,自由背诵。看谁背得越多越快。 【课后反思】
2 (10)思而不学则殆: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 【综合提升】 这三则论语,孔子与我们探讨的是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同学 们看这三则论语哪些谈论的是学习方法,哪些谈论的是做人的道德修养?能给 我们什么启示? 【当堂反馈】 诵读前三则,自由背诵。看谁背得越多越快。 【课后反思】 【复备栏】
《论语》六则(二) 课型:新授课 主编:成三清 审核 授课时间:9月3日 编号:7102 【流程设计】 【复备栏】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前三则;2、理解后三则 的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 反省自己并用文中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 【学法指导】 、通读全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掌握生字读音,把握词义,翻译课文 2、标记好未弄懂的字词句,与同学交流探究。 【资料链接】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 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2、文言文翻译方法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 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 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⑦)译(译出实词、 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意译(文言 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自学检测】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并掌握写法。 好之者()十有五()蘆()不惑()不逾矩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文言词语。 知之者 普者: 焉: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
3 《论语》六则(二) 课型:新授课 主编:成三清 审核: 授课时间:9 月 3 日 编号:7102 【流程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前三则;2、理解后三则 的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 反省自己并用文中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 【学法指导】 1、通读全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掌握生字读音,把握词义,翻译课文; 2、标记好未弄懂的字词句,与同学交流探究。 【资料链接】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 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2、文言文翻译方法。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 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 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译出实词、 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意译(文言 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自学检测】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并掌握写法。 好之者( ) 十有五( ) 焉( ) 不惑( ) 不逾矩( )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文言词语。 知之者: 善者: 焉: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 【复备栏】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复备栏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综合提升】 你认为第四则说的是什么道理? 2、第五则探讨的是什么问题? 3、第六则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4、你认为出自本课的成语有哪些? 5、我们在学习上也许有很多困惑。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六则论语,知 道了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下面有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讨论,面 对具有这种情况的同学,我们应该用今天所学论语中的哪一句来教育他呢? (1)有一个同学每天回家都急着把作业写完,但老师发现他的作业质量 不高,好像都没有经过思考,不会的就空着交上来。还有一位同学,觉得自己 都会了,可以自己思考问题了,上课都不注意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我 们该怎么教育他们呢?为什么? (2)有一个同学平时课后不注意巩固复习,一到考试或听写的时候,就 怪老师,让老师要提前几天通知他,给时间让他做好准备再考。 (3)还有一个同学总是想着去寻求新异的知识,可是每学到一样新东西 又总是浅尝辄止,又丢开想去寻找新的东西来学,结果就像猴子摘桃一样,摘 个丢一个,最后什么也没学好。 【当堂反馈】 诵读后三则,自由背诵。看谁背得越多越快 【课后反思】
4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综合提升】 1、你认为第四则说的是什么道理? 2、第五则探讨的是什么问题? 3、第六则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4、你认为出自本课的成语有哪些? 5、我们在学习上也许有很多困惑。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六则论语,知 道了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下面有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讨论,面 对具有这种情况的同学,我们应该用今天所学论语中的哪一句来教育他呢? (1)有一个同学每天回家都急着把作业写完,但老师发现他的作业质量 不高,好像都没有经过思考,不会的就空着交上来。还有一位同学,觉得自己 都会了,可以自己思考问题了,上课都不注意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我 们该怎么教育他们呢?为什么? (2)有一个同学平时课后不注意巩固复习,一到考试或听写的时候,就 怪老师,让老师要提前几天通知他,给时间让他做好准备再考。 (3)还有一个同学总是想着去寻求新异的知识,可是每学到一样新东西 又总是浅尝辄止,又丢开想去寻找新的东西来学,结果就像猴子摘桃一样,摘 一个丢一个,最后什么也没学好。 【当堂反馈】 诵读后三则,自由背诵。看谁背得越多越快。 【课后反思】 【复备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