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 学习导航 学习此文,能深入思考,逐步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 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能诵读课文,感知古今汉语的异同。 3、从积累文言字词入手,理解课文内容。 沙滩拾贝 1、填空 ①《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 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②《论语》全书共』篇,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修养 等方面,行文以 为主,是 体散文的典范。 ③南宋朱熹把《论语》和 合为《四书》 2、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 (1)人不知而不愠( (2)不亦说乎 (3)学而不思则罔 (4)思而不学则殆 (5)默而识之( (6)敏而好学( 3、读后你有哪些疑惑?请写在下面。(一、二点即可) 4、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是以谓之文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浪里串珠 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6、古今异义 学而不厌 古义 今义: 是以谓之“文”也古义: 今义: 7、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论语》六则 学习导航 1、 学习此文,能深入思考,逐步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 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 能诵读课文,感知古今汉语的异同。 3、 从积累文言字词入手,理解课文内容。 一、 沙滩拾贝 1、填空: ①《论语》是记录_________的一部书。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 ②《论语》全书共 篇,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修养 等方面,行文以 为主,是 体散文的典范。 ③南宋朱熹把《论语》和 、 、 合为《四书》。 2、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 (1)人不知而不愠( ) (2)不亦说乎( ) (3)学而不思则罔( ) (4)思而不学则殆( ) (5)默而识之( ) (6)敏而好学( ) 3、读后你有哪些疑惑?请写在下面。(一、二点即可) 4、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是以谓之‘文’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 浪里串珠 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6、古今异义。 学而不厌 古义: 今义: 是以谓之“文”也 古义: 今义: 7、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5)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 (7)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 择其善者而从之() 9、摘出出自《论语》六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10、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2)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 (3)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 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 ) 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 )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 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 法: 学而时习之( )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罔( ) 敏而好学( ) 学而不厌(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9、摘出出自《论语》六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10、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 (2)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 。 (3)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
(4)表明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的句子: (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 《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 深海探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 子 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2、《论语》六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 13、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14、“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15、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 16、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2)关于思想 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1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 么目的? 18、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 四、扬帆弄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通“智” 智慧)也。”(《为政》)
(4)表明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的句子: 。 (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 《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 。 三、深海探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2、《论语》六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 13、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 、 。 14、“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15、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 16、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 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1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 么目的? 18、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 四、扬帆弄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通“智”, 智慧)也。”(《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 (《学而》) 19、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 22、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 (《学而》) 19、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 、 “知 之为 知之 , 不知 为不 知, 是知 也。 ” 这一 则是 为了 告诫 弟 子 。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 22、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