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伦比亚,在去新闻的路上 张巍(曾担任东方早报要闻部主任,现为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间学者)2007-02-2009:15 现在是当地时间深夜12点30分,我在远离上海数千公里的这座小城写下这些文字。月 缺如钩,繁星点点,霜华遍地。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霓虹的流光、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 流如潮,惟有内心的宁静和那些不时浮现的历史过往。我知道,迟早我会回去,在那座繁华 的城市与读者再次约会。我在哥伦比亚,在去往新闻的路上 石狮守护新闻圣殿 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一座由中国石狮子守护的新闻殿堂。我曾无数次走过那对石狮子,并 充满好奇地摸摸它们光滑的鼻梁。 我一直想知道,这座创建于1908年的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为何由中国的石狮子来守 护?它们诞生于何时何地?又是谁将它们安放在这里?它们见证过怎样的风雨?它们迎来 了谁又送走了谁?这一切,我从图书馆一本1934年出版的旧书中找到了答案。 这对如今已607岁高龄的石狮诞生于孔子的家乡曲阜。1931年5月8日,时任中国驻 美公使的伍朝枢(中国近代首名外交家伍廷芳之子)将这对石狮交给新闻学院的创立者沃 特·威廉斯。在当天的捐赠仪式上,伍朝枢说:“这对石狮子诞生于531年前,当时明朝已 定都南京。为纪念明朝的开创者,南京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它们于是守护在那里。这对 石狮子诞生后不到一个世纪,它们就‘听说’一个叫哥伦布的人发现了这块新大陆,但当初 一定没想到自己最终会来到这里……大约220岁时,它们见证了清王朝的建立。而大约440 岁时,又见证了另一场以南京为根据地的试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太平天国)。因为寺 庙毁于战火,它们于是被安放在了一处衙门的门口。490岁时,它们再次见证了一场革命, 而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统治,还废除了君主政体。随后,它们被安放在南京政府教育部 门前……远离故土或许会让它们感到些许伤心,但也必定会备感欣慰:因为它们是第一对远 渡重洋的中国石狮子,也一定会得到贵校的悉心照料。” 循着斯诺的足迹前行 这一年,伍朝枢44岁,埃德加·斯诺26岁。这一年,斯诺在中国遇上了同样梦想游历 世界的海伦·福斯特。随后,两人相恋结婚 而就在三年前的1928年,这位曾经考试总不及格的密苏里新闻学院肄业生怀揣着威廉 斯的推荐信来到中国。在上海,他找到一份在《密勒式评论报》的工作,作为记者兼助理广 告经理,每月能领180美元。又过了几年,32岁的斯诺便以《红星照耀中国》 ( RedStarOverChina,中译名《西行漫记》)名震寰宇。那时他说:“为了探明事情的真相, 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 我不知道,当年成绩不好的斯诺是否受到威廉斯的深刻影响,因为在1908年建校后不 久,威廉斯就已经写成《报人信条》一—一其中,第四条就是“我坚信记者应该只写他自己 内心认为真实的东西” ( Ibelievethatajournalistshouldwriteonlywhatheholdsinhisheart tobetrue.)这句简单 的话语后来差不多影响了全球新闻界近百年。无论怎样,斯诺实实在在地将这句话变成了行 《报人信条》如今被浇铸成铁板镶嵌在 Neffhall二楼的楼梯转角处,激励着一代又 代走进这里的新闻人探寻世界的真相 我相信新闻专业主义” 这个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新闻学院,背负着太多的历史,但教授们却很少用新闻的教条去 培养新一代记者。因为《报业信条》的第一条就赫然写着“我坚信新闻专业主义”(Ibe
1 在哥伦比亚,在去新闻的路上 张巍 (曾担任东方早报要闻部主任,现为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2007-02-20 09:15 现在是当地时间深夜 12 点 30 分,我在远离上海数千公里的这座小城写下这些文字。月 缺如钩,繁星点点,霜华遍地。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霓虹的流光、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 流如潮,惟有内心的宁静和那些不时浮现的历史过往。我知道,迟早我会回去,在那座繁华 的城市与读者再次约会。我在哥伦比亚,在去往新闻的路上。 石狮守护新闻圣殿 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一座由中国石狮子守护的新闻殿堂。我曾无数次走过那对石狮子,并 充满好奇地摸摸它们光滑的鼻梁。 我一直想知道,这座创建于 1908 年的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为何由中国的石狮子来守 护?它们诞生于何时何地?又是谁将它们安放在这里?它们见证过怎样的风雨?它们迎来 了谁又送走了谁?这一切,我从图书馆一本 1934 年出版的旧书中找到了答案。 这对如今已 607 岁高龄的石狮诞生于孔子的家乡曲阜。1931 年 5 月 8 日,时任中国驻 美公使的伍朝枢(中国近代首名外交家伍廷芳之子)将这对石狮交给新闻学院的创立者沃 特·威廉斯。在当天的捐赠仪式上,伍朝枢说:“这对石狮子诞生于 531 年前,当时明朝已 定都南京。为纪念明朝的开创者,南京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它们于是守护在那里。这对 石狮子诞生后不到一个世纪,它们就‘听说’一个叫哥伦布的人发现了这块新大陆,但当初 一定没想到自己最终会来到这里……大约 220 岁时,它们见证了清王朝的建立。而大约 440 岁时,又见证了另一场以南京为根据地的试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太平天国)。因为寺 庙毁于战火,它们于是被安放在了一处衙门的门口。490 岁时,它们再次见证了一场革命, 而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统治,还废除了君主政体。随后,它们被安放在南京政府教育部 门前……远离故土或许会让它们感到些许伤心,但也必定会备感欣慰:因为它们是第一对远 渡重洋的中国石狮子,也一定会得到贵校的悉心照料。” 循着斯诺的足迹前行 这一年,伍朝枢 44 岁,埃德加·斯诺 26 岁。这一年,斯诺在中国遇上了同样梦想游历 世界的海伦·福斯特。随后,两人相恋结婚。 而就在三年前的 1928 年,这位曾经考试总不及格的密苏里新闻学院肄业生怀揣着威廉 斯的推荐信来到中国。在上海,他找到一份在《密勒式评论报》的工作,作为记者兼助理广 告经理,每月能领 180 美元。又过了几年,32 岁的斯诺便以《红星照耀中国》 (RedStarOverChina,中译名《西行漫记》)名震寰宇。那时他说:“为了探明事情的真相, 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 我不知道,当年成绩不好的斯诺是否受到威廉斯的深刻影响,因为在 1908 年建校后不 久,威廉斯就已经写成《报人信条》———其中,第四条就是“我坚信记者应该只写他自己 内心认为真实的东西” (Ibelievethatajournalistshouldwriteonlywhatheholdsinhishearttobetrue.)这句简单 的话语后来差不多影响了全球新闻界近百年。无论怎样,斯诺实实在在地将这句话变成了行 动。 《报人信条》如今被浇铸成铁板镶嵌在 NeffHall 二楼的楼梯转角处,激励着一代又一 代走进这里的新闻人探寻世界的真相。 “我相信新闻专业主义” 这个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新闻学院,背负着太多的历史,但教授们却很少用新闻的教条去 培养新一代记者。因为《报业信条》的第一条就赫然写着“我坚信新闻专业主义”(Ibe-
lieveintheprofessionof journal-ism.)。这意味着,人们相信新闻是一种职业,它需要 通过实践来丰富经验,而无须通过复杂的“理论”去“论证”新闻事实。这与密苏里州的别 名不谋而合——“眼见为实州”( Show-Mestate),务实精神早已成为这里最重要的传统 在新闻学院,修完一门课的学分不可能通过背书获得,唯一途径是不断实践。我所 选的两门课,教室就在《密苏里人报》的编辑部旁边。而很多同学既是学生,也是这家报社 的记者。教授们并非想象中的大牌形象,而是极其随和,即使他们曾经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或 著作等身。 杰奎琳·巴嫏金斯基和布兰特·休斯顿分别是两门课的老师。杰奎琳曾以《心底的艾滋》 ( AIDSintheheartland)获得1989年普利策特写写作奖,后来还曾担任普利策奖评委;而 休斯顿则是《调査记者手册》的作者和IRE(调査记者编辑组织)执行主任。课堂上,杰奎 琳给大家带来甜点,第一堂课更以童话作为开头。而休斯顿则在第二堂课就要求大家到市政 厅尝试着查询附近街区的房产档案 没有理论,没有架子,没有高深莫测,与国内的新闻教育相比,这里似乎显得有些过于 草根 在去往新闻的路上 在这座只有10万人口的美国中部小城,一切都那么安详。校园里不时可以看见松鼠在 雪地里翻寻去年秋天埋下的果实;传统得有些保守的当地人遇见中国人总会友善地打个招 呼;十字路口准备右转的车辆会小心翼翼地停下,司机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示意行人先走 这里没有卡拉郇K,没有摩天高楼,更没有地铁和星级酒店,一切都是那么宁静,让人觉得 连新闻都归于平淡 但这里确是新闻的圣殿。从这里,曾走出包括《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西默·托平在内的 无数著名记者、作家。更不可思议的是,布莱德·彼得也曾在新闻学院学广告设计,但他在 即将毕业时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是演员,于是毅然决然投奔好莱坞去了 因为这种抛却了繁华的宁静和平淡,人们更容易深入自己的内心,更加容易发现“自 己”。我知道,我在哥伦比亚,正在去往新闻的路上! 有关密苏里新闻学院 密苏里一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密西西比河西岸第一所公立大学,成立于1839年。密苏 里新闻学院成立于大学成立以后的第9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在世界上不仅是最老牌的,而且 是最好的,也是世界上最早开设新闻专业教育的高等学府,被誉为“美国记者的摇篮”。如 果今天问起美国新闻媒体的主编,毕业于这所学院的比例很高。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 诺也毕业于这所学校 这是一所注重实践的新闻学院。第一任校长 WalterWilliams为学院确立了基本准则。 这一信条不仅镶嵌张贴在学院大楼一层的墙壁上,还以青铜的形式装饰在华盛顿国家出版协 会的墙壁上。其最伟大之处就是:学习新闻和广告最好的办法是实践它们。 学院以新闻和广告专业著称,细分有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广告、摄影等专业课程, 并有相关的媒体和专业学术期刊。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中诞生了很多美国和国际专业比 赛的获奖者,包括专业最高荣誉———普利策新闻奖等等。学院设立的“密苏里新闻学院 奖”是享誉全球新闻界的奖项 思考题: 1.新闻是这样学的,管理又该如何学?
2 lieveintheprofessionofjournal-ism.)。这意味着,人们相信新闻是一种职业,它需要 通过实践来丰富经验,而无须通过复杂的“理论”去“论证”新闻事实。这与密苏里州的别 名不谋而合———“眼见为实州”(Show-MeState),务实精神早已成为这里最重要的传统。 在新闻学院,修完一门课的学分不可能通过背书获得,唯一途径是不断实践。我所 选的两门课,教室就在《密苏里人报》的编辑部旁边。而很多同学既是学生,也是这家报社 的记者。教授们并非想象中的大牌形象,而是极其随和,即使他们曾经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或 著作等身。 杰奎琳·巴娜金斯基和布兰特·休斯顿分别是两门课的老师。杰奎琳曾以《心底的艾滋》 (AIDSintheHeartland)获得 1989 年普利策特写写作奖,后来还曾担任普利策奖评委;而 休斯顿则是《调查记者手册》的作者和 IRE(调查记者编辑组织)执行主任。课堂上,杰奎 琳给大家带来甜点,第一堂课更以童话作为开头。而休斯顿则在第二堂课就要求大家到市政 厅尝试着查询附近街区的房产档案。 没有理论,没有架子,没有高深莫测,与国内的新闻教育相比,这里似乎显得有些过于 “草根”。 在去往新闻的路上 在这座只有 10 万人口的美国中部小城,一切都那么安详。校园里不时可以看见松鼠在 雪地里翻寻去年秋天埋下的果实;传统得有些保守的当地人遇见中国人总会友善地打个招 呼;十字路口准备右转的车辆会小心翼翼地停下,司机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示意行人先走…… 这里没有卡拉 OK,没有摩天高楼,更没有地铁和星级酒店,一切都是那么宁静,让人觉得 连新闻都归于平淡。 但这里确是新闻的圣殿。从这里,曾走出包括《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西默·托平在内的 无数著名记者、作家。更不可思议的是,布莱德·彼得也曾在新闻学院学广告设计,但他在 即将毕业时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是演员,于是毅然决然投奔好莱坞去了。 因为这种抛却了繁华的宁静和平淡,人们更容易深入自己的内心,更加容易发现“自 己”。我知道,我在哥伦比亚,正在去往新闻的路上! 有关密苏里新闻学院 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密西西比河西岸第一所公立大学,成立于 1839 年。密苏 里新闻学院成立于大学成立以后的第 9 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在世界上不仅是最老牌的,而且 是最好的,也是世界上最早开设新闻专业教育的高等学府,被誉为“美国记者的摇篮”。如 果今天问起美国新闻媒体的主编,毕业于这所学院的比例很高。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 诺也毕业于这所学校。 这是一所注重实践的新闻学院。第一任校长 WalterWilliams 为学院确立了基本准则。 这一信条不仅镶嵌张贴在学院大楼一层的墙壁上,还以青铜的形式装饰在华盛顿国家出版协 会的墙壁上。其最伟大之处就是:学习新闻和广告最好的办法是实践它们。 学院以新闻和广告专业著称,细分有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广告、摄影等专业课程, 并有相关的媒体和专业学术期刊。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中诞生了很多美国和国际专业比 赛的获奖者,包括专业最高荣誉———普利策新闻奖等等。学院设立的“密苏里新闻学院 奖”是享誉全球新闻界的奖项。 思考题: 1.新闻是这样学的,管理又该如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