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主流。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散文创作一直很受重视,不仅创作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而且还曾出 建国前属于草创期。这一时期的古代散文理论硏究比较薄弱,总论性质的专文只有少数几篇,如刘师培的《文说五则》、任维焜的《文 建国后到新时期开始是古代散文理论硏究的低潮期,硏究范围基本局限于建囯前的几个老问题上,几乎没有开拓新的硏究领域或发掘匊 新时期以来是古代散文理论的收获期。一些研究散文发展历史、写作方法、文体的著作开始岀现,如郭預衡的《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糴 樵等人与古文运动之间的关系。这类专文还有:姜光斗的《论梁肃的佛学造诣及其对唐代古文运动的贡献》、刘扬忠的《刘蜕、孙樵与唐 以下就20世纪古代散文理论研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作简要的梳理。 关于古代散文的内涵、对象、范围等问题 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相当于散文"的篇什,在先秦、两汉称为"文或“文章",魏晋六朝时区分为“文”与“笔”(“有韵为文,无韵为笔”) 铭类、颂赞类、哀祭类、辞赋类,除后四种不在散文之列,其它则都在散文之列。(4)还有学者从散文发展史的角度来讨论散文 建国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关于散文的概念和范围问题又开始为学者们所注意。如谭家健在《关于古典散文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对散文欄 行的纯化湉活动对古代散文是一场澔劫。他提岀了自己的看法,即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凡不属于诗歌、小说、戏曲的都是散文。(8)实际 另一种看法是将中国古代包括散文在内的文字写作都称为“文章,其理论则称为"文章学。如蒋寅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在其自身独特詈 唐代古文运动 圈代古文运动的到对等气(0时每开始的正支群究得到全中国次的限并的先克层包了际幻老的(断Q交 1、关于古文运动的整体评价 20世纪对唐代古文运动的总体评价,大致呈现出肯定 肯定的评价态势 父革全十年代以前,主要以肯定为主一些学者从 文运动所取得的创作成就的角度对之进行了肯定,主要将其功绩归纳为:打 七十年代末,主要以否定为主。前述刘大杰、 股士友等人都从“儒法斗争”角度对古文运动进行了批判。七十年代末,仍名 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以肯定为主,同时指出其中的历史局限,评价逐渐公允。如陆钦认为古文运动有两点可取之处:一是其探索、创 学创作的语言表达形式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15) 2、韩愈的古文理论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开创者,在中国散文理论史的地位十分重要,20世纪对其散文理论进行探讨、剖析的专著或专论也不少。讨论的主 韩愈就抓住了当时文坛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创新的主张,而这些主张,既符合文学发展的历史实际,又反映了时代思想发展的潮流 从改革与复古的关系入手进行讨论,主要1 讨韩愈散文理论中复古的性质或目的。大多数学者认为,韩愈是托复古之名,行改革之 三、对不平则鸣说的阐释。主要涉及的是不平之鸣的形成原因、理论内涵、思想实质、理论地位或理论渊源等问题。如罗棖泽在《韩 的穷言易好"的观点把不平则鸣的理论更加具体化了。(28)寇养厚也认为,韩愈虽然标榜纯粹的儒道,但实际上吸收了佛、道、法、昌 气盛言宜"说的讨论。涉及较多是气盛言宜·说的理论渊源,学者们各有不同的看法。如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之 性情。“气盛言宜"的关键在于通过语音单位有规律的重复来形成节奏,多以虚字为脉络而形成声调的抑扬。而"宜"字的内涵应解为:以言κ 从其它角度讨论韩愈散文理论的研究也有不少,如俞纪东对一些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史家认为柳冕是韩愈、柳宗元的先驱之一的观点提出 3、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散文理论也为历代研究者所关注。不过,本世纪上半叶,研究柳宗元文学理论的专论不多,只 六十年代,研究柳 攵艺思想的专文也不多,只有吴文治的《柳宗元的文学理论初探》、嘉陵的《文与道》、方扬的《柳宗元的文学 「究取得明显的成绩,在专著方面就收获有 顾易生的《柳宗元 关于柳宗元散文理论的研究,最为集中的就是对其“文以明道说的内涵的探讨。学者们大多认为柳宗元的文以明道论中的道的思想内涵 内涵,如“道即治世之道的论点、文章必须有益于世的论点、“文"通过辞令褒贬,导扬讽谕'来对现实发生作用的论点等,对于推动文 类似的文章还有蔡寿福的《韩愈柳宗元和唐代的古文运动》、黄中模的《评韩愈柳宗元的文以传道"和"文以明道ˆ》、刘知渐的《韩柳文 三、北宋古文运动研究 北宋古文运动是继唐代古文运动后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文学运动,它与儒学复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唐代古文运动则既有 在对北宋古文运动的硏究与评价上,将之同唐代古文运动结合起来,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既分析其继承性,也分析其创新性,这是20世红 转化、推陈出新的微妙关系。(52)朱刚在《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中认为,文学史上的古文运动与哲学史上的儒学复古运动,实是 从宋代文人集团内部的“文统或宋代诗文革新理论的内在演变与发展的内部倾向等问题来进行探讨,是宋代古文运动硏究中的另一个显著 晚唐五代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提倡文学要为道服务上,但围绕如何为道服务的问题却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柳开、石介等人的“文道台 2、关于欧阳修的散文理论 欢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文艺创作及其理论主张对当时与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为历代硏究者所重视。关于他的散文理 传也章"等新看法,对宋代古文运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60)在《欧阳修“道胜文至说论辩》一文中,曾孑鲁还进一步指出, 让的《试论欧阳修的文道观》、刘溶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的文章理论》、张毅的《析欧阳修的“自然之道与“自然为文"思想》等。 值得提的是,1999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首届欧阳修学术讨论会文集一—庐陵文章耀干古》,收集不少探讨欧阳修散文自 3、关于苏轼的散文理论 苏轼的文艺思想博大精深,干百年来一直为研究者热情钻研。20世纪也不例外。不过,建国前对苏轼文艺思想的硏究却比较薄弱,只收穸 也不在少数,但议题却大致比较集中,主要是 以他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体现出运动的全胜,完成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历史使命。(67)谢桃坊认为苏轼在理论上比欧阡 B、结合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来探讨其散文思想,是苏轼散文理论研究的另—特点。如李泽民认为,苏轼的“文理自然"说 达"说。主要涉及的是其理论内涵、理论创新及其在苏轼文论中的理论地位等 数学者将“辞达"说看成是与艺 握自然之神韵,达到随物赋形、“文理自然的境界。(75)孙民认为,“辞达的说法源自孔子,但苏轼却作了独特的发挥,并认识到辞 四、桐城派散文理论研究 凊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总结期,出现了桐城派这样有理论纲领、有实践传承井且影响文坛数百年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散文理论也表 城派散文创作及其理论的评价。建国前,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否定之。这其中又有两个主要出发点,其一是从五四"运动 i时期开始,学者们对桐城派散文理论的 不高。大多数学者一般都是局部肯定,整体否定。也有极端的批评,如刘季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关于桐城派的散文理论,不少学者从不同方面作了评价,总体上趋于公正。如张光亚将桐堿派的本质特点归纳为两点:一、作文有法, 二、对桐城派散文理论的特点或美学特征进行总结。如万陆认为,桐城派的散文理论是适应淸王朝为建设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功业之所需而产生的,纟
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主流。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散文创作一直很受重视,不仅创作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而且还曾出 建国前属于草创期。这一时期的古代散文理论研究比较薄弱,总论性质的专文只有少数几篇,如刘师培的《文说五则》、任维焜的《古文 建国后到新时期开始是古代散文理论研究的低潮期,研究范围基本局限于建国前的几个老问题上,几乎没有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或发掘新 新时期以来是古代散文理论的收获期。一些研究散文发展历史、写作方法、文体的著作开始出现,如郭預衡的《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 樵等人与古文运动之间的关系。这类专文还有:姜光斗的《论梁肃的佛学造诣及其对唐代古文运动的贡献》、刘扬忠的《刘蜕、孙樵与唐 以下就20世纪古代散文理论研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作简要的梳理。 一、关于古代散文的内涵、对象、范围等问题 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相当于“散文”的篇什,在先秦、两汉称为“文”或“文章”,魏晋六朝时区分为“文”与“笔”(“有韵为文,无韵为笔” ), 类、箴铭类、颂赞类、哀祭类、辞赋类,除后四种不在散文之列,其它则都在散文之列。(4)还有学者从散文发展史的角度来讨论散文的 建国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关于散文的概念和范围问题又开始为学者们所注意。如谭家健在《关于古典散文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对散文概 行的“纯化”活动对古代散文是一场“浩劫”。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凡不属于诗歌、小说、戏曲的都是散文。(8)实际 另一种看法是将中国古代包括散文在内的文字写作都称为“文章”,其理论则称为“文章学”。如蒋寅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在其自身独特需 二、唐代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涉及到文道关系、语言、创作原则等一些散文创作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中国散文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20世纪对 唐代古文运动中的两军对垒》等。(10)从新时期开始,唐代古文运动研究得到全面、深入的展开,先后收获了陈幼石的《韩柳欧苏古文 1、关于古文运动的整体评价 20世纪对唐代古文运动的总体评价,大致呈现出肯定→否定→肯定的评价态势。 五、六十年代以前,主要以肯定为主。一些学者从唐代古文运动所取得的创作成就的角度对之进行了肯定,主要将其功绩归纳为:打击 “文革”至七十年代末,主要以否定为主。前述刘大杰、郭兰成、殷士友等人都从“儒法斗争”角度对古文运动进行了批判。七十年代末,仍然 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以肯定为主,同时指出其中的历史局限,评价逐渐公允。如陆钦认为古文运动有两点可取之处:一是其探索、创新 学创作的语言表达形式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15) 2、韩愈的古文理论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开创者,在中国散文理论史的地位十分重要,20世纪对其散文理论进行探讨、剖析的专著或专论也不少。讨论的主 一、从“文”与“道”关系或改革与复古的关系入手探讨韩愈的散文理论。在“文”与“道”的关系上,对“道”的理解,对于“文”与“道”孰重孰轻,孰主 韩愈就抓住了当时文坛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创新的主张,而这些主张,既符合文学发展的历史实际,又反映了时代思想发展的潮流 从改革与复古的关系入手进行讨论,主要侧重于探讨韩愈散文理论中复古的性质或目的。大多数学者认为,韩愈是托复古之名,行改革之 三、对“不平则鸣”说的阐释。主要涉及的是“不平之鸣”的形成原因、理论内涵、思想实质、理论地位或理论渊源等问题。如罗根泽在《韩愈 的“穷言易好”的观点把“不平则鸣”的理论更加具体化了。(28)寇养厚也认为,韩愈虽然标榜纯粹的儒道,但实际上吸收了佛、道、法、墨 四、关于“气盛言宜”说的讨论。涉及较多是“气盛言宜”说的理论渊源,学者们各有不同的看法。如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之“神”“气”说 性情。“气盛言宜”的关键在于通过语音单位有规律的重复来形成节奏,多以虚字为脉络而形成声调的抑扬。而“宜”字的内涵应解为:以言之 从其它角度讨论韩愈散文理论的研究也有不少,如俞纪东对一些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史家认为柳冕是韩愈、柳宗元的先驱之一的观点提出 3、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散文理论也为历代研究者所关注。不过,本世纪上半叶,研究柳宗元文学理论的专论不多,只 六十年代,研究柳宗元文艺思想的专文也不多,只有吴文治的《柳宗元的文学理论初探》、嘉陵的《文与道》、方扬的《柳宗元的文学思 新时期以来,柳宗元研究取得明显的成绩,在专著方面就收获有:吴文治的《柳宗元简论》(中华书局,1979年)、顾易生的《柳宗元》 关于柳宗元散文理论的研究,最为集中的就是对其“文以明道”说的内涵的探讨。学者们大多认为柳宗元的“文以明道”论中的“道”的思想内涵 要内涵,如“道”即治世之道的论点、文章必须“有益于世”的论点、“文”通过“辞令褒贬,导扬讽谕”来对现实发生作用的论点等,对于推动文学 类似的文章还有蔡寿福的《韩愈柳宗元和唐代的古文运动》、黄中模的《评韩愈柳宗元的文以“传道”和“文以明道” 》、刘知渐的《韩柳文艺 三、北宋古文运动研究 北宋古文运动是继唐代古文运动后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文学运动,它与儒学复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唐代古文运动则既有 1、关于北宋古文运动的评价 在对北宋古文运动的研究与评价上,将之同唐代古文运动结合起来,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既分析其继承性,也分析其创新性,这是20世纪 转化、推陈出新的微妙关系。(52)朱刚在《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中认为,文学史上的古文运动与哲学史上的儒学复古运动,实是 从宋代文人集团内部的“文统”或宋代诗文革新理论的内在演变与发展的内部倾向等问题来进行探讨,是宋代古文运动研究中的另一个显著的 晚唐五代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提倡文学要为道服务上,但围绕如何为道服务的问题却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柳开、石介等人的“文道合 2、关于欧阳修的散文理论 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文艺创作及其理论主张对当时与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为历代研究者所重视。关于他的散文理 传也章”等新看法,对宋代古文运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60)在《欧阳修“道胜文至”说论辩》一文中,曾子鲁还进一步指出,“道 让的《试论欧阳修的文道观》、刘溶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的文章理论》、张毅的《析欧阳修的“自然之道”与“自然为文”思想》等。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首届欧阳修学术讨论会文集――庐陵文章耀千古》,收集不少探讨欧阳修散文创 3、关于苏轼的散文理论 苏轼的文艺思想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一直为研究者热情钻研。20世纪也不例外。不过,建国前对苏轼文艺思想的研究却比较薄弱,只收获 究也不在少数,但议题却大致比较集中,主要是: A、结合北宋古文运动的实践、历史发展、影响来讨论苏轼散文理论的地位、影响等,是苏轼散文理论研究中的一大特点。大多数学者都高 以他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体现出运动的全胜,完成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历史使命。(67)谢桃坊认为苏轼在理论上比欧阳 B、结合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来探讨其散文思想,是苏轼散文理论研究的另一特点。如李泽民认为,苏轼的“文理自然”说揭示了写作的重要 C、关于“辞达”说。主要涉及的是其理论内涵、理论创新及其在苏轼文论中的理论地位等问题。总的来看,多数学者将“辞达”说看成是与艺 握自然之神韵,达到“随物赋形”、“文理自然”的境界。(75)孙民认为,“辞达”的说法源自孔子,但苏轼却作了独特的发挥,并认识到“辞” 四、桐城派散文理论研究 清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总结期,出现了桐城派这样有理论纲领、有实践传承并且影响文坛数百年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散文理论也表 一、关于桐城派散文创作及其理论的评价。建国前,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否定之。这其中又有两个主要出发点,其一是从“五四”运动的 建国后至新时期开始,学者们对桐城派散文理论的评价一直不高。大多数学者一般都是局部肯定,整体否定。也有极端的批评,如刘季高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关于桐城派的散文理论,不少学者从不同方面作了评价,总体上趋于公正。如张光亚将桐城派的本质特点归纳为两点:一、作文有法, 二、对桐城派散文理论的特点或美学特征进行总结。如万陆认为,桐城派的散文理论是适应清王朝为建设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功业之所需而产生的,经
死桐城派文论中些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阐释其中讨论较多的是义法说的理论内涵理论特点、理论渊源或理论 ,“义法说的特点首先在于其论文重在文章的体裁、详略、章法、语言等问题,因而是偏重于讨论文章形式方面的 其次,要 散文的文采、形象、风格、境界等等问题,几乎没有涉及。(92) 桐城派诸人的个案硏究。姚鼐是桐城派古文理论的集大成者,学者们对其硏究也相应较多。这其中,既有对其散文理论内涵的阐 在强调"道ˆ的同时,又重视"文”,在"复古"的旗号下,学习前人优秀作品,形成了内容充实、文字雅洁的文风,繁荣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对 关于曾国藩的古文理论,既有微观剖析,也有到宏观把握。如朱东润在《古文四象论述评》-文中对曾国藩的古文四象论进行了具体的 观点是曾氏的独创性的发明。(100)张方将曾国藩古文理论的基本脉络概括为 从新时期开始,桐城派及其后人的散文理论也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这其中又以黄保真等人的《中囯国文学理论史》(五)和黄霖的《近代文学批评史》讼 五、几点反思 20世纪的古代散文理论的研究与古代诗歌理论、古代小说理论和古代戏曲理论研究相比,一直都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古典散文的基本理论研究仍然薄弱。一些重要的范 列如:什么是散文?其范围到底如何?骈文与散文之间的关系如何?抒情性作为 选本作为"总集"的种,一直为中国人所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选本丰富多样,如《昭明文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辞类纂 研究格局失衡现象明显。纵观20世纪的古代散文理论硏究,大致上体现岀只重视哂两个运动、一个流派¨的硏究格局,即绝大部分硏究都集 如何认真淸理和总结中国古典散文理论中业已形成的独特概念与范畴系统,使之系统化、体系化,并阐发岀其现代价值,是古代散文理论 与诗歌理论研究相比,关于古代散文句法理论的硏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古代散文在句式、句法等形式要素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 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少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如唐宋八大家、“前后七子、“公安派'等等,他们的不少古代散文具有很明显的诗 1)《新青年》3卷3号 (2)《晨报副刊》1923年6月21日 (3)陈衍的《散体文正名》载《小说月报》17卷号外;田北湖的《论文章源流》载《国粹学报》第一年第2-6册;刘师培的《文章原始 (4)《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岀版社,1985年版。 (5)陈柱《中国散文史》“序,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6)、(7)二文分别载《文学评论丛刊》第五辑、《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第5期。 (8)莫、张二文分别载《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文学遗产》1987年第3期。 (8)蒋寅《关 代文章学理论体系:从〈文心雕龙〉谈起》一文,载《文学遗产》1986年第6期。 9)郭绍虞《试i 文之分的关键》一文,载《跃进文学丛刊》1958年第2期;参曹文铨《谈陈子昂与 (10)刘大杰《韩愈与古文运动》一文载 判》1976年第4期;郭兰成《批评文学史上的尊儒反法思潮-试论唐代古文运动》一 (11)谭丕模《唐代古文运动之革新性》一文,载《中学生杂志》1942年第57期 (12)《艺谭》1980年第6期 (13)陆钦《对韩柳古文运动的几点看法》一文,载《人文杂志》1983年第3期 (14)罗宗强《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一文,载《文史知识》1988年第4期。 (15)、(27)张少康《唐代古文理论的性质与韩愈的文学思想》一文,载《文艺学的民族传统》,张少康著,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 (16)、(24)罗根泽《韩愈及其门弟子文学论》一文,载《文艺月刊(南京)》9卷4期,1936年10月。 (17)吴文治《略论韩愈的古文理论》一文,载《西北大学学报丛刊(唐代文学)》1981年第1期。 (18)、(32)申建中《略论韩愈的文学思想》一文,载《文艺理论研》1982年第3期。 19)孙目武《韩意散文艺术论》第1,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0)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上),第800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1)、(25)参季镇淮《韩愈的文学思想述略》—文,载《韩愈研究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年版。 文"的复古与正统的建立》 载《文艺论丛》第16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3)吴文治《韩愈研究述评》一文,载《苏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26)施旭升《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心理透视》一文,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1斯 (28)、(33)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一著相关章节。 (29)寇养厚《韩愈古文理论中的道"》一文,载《文史哲》1996年第1期。 (30)严杰《韩愈“不平则鸣说渊源新探》一文,载《江海学刊》1988年第1期 (31)《小说月报》19卷1期,1927年 韦愈 (35)卢盛江《韩愈气说的特点》一文,载《江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3期 36)张立伟的《韩愈气盛言宜新探 论古文"的艺术特征》一文,载《文学遗产》1988年第4 37)俞纪东《柳冕文论为韩愈所本说质疑》一文,载《文学评论丛刊》第30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38)孙昌武《韩愈重“文尚"奇的古文"论》一文,载《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第5賻 (39)于兴汉《韩门]的文道之论与宋代古文运动》一文,载《山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 (40)梁孝瀚《柳宗元之文艺思潮及其影响》一文,载《协大艺文》第5期,1937年1月 (41)分别载《天津益世报》(1930年5月22日、23日)、《校风》第279-282期(1935年5月30日、31日、6月3日、5日) (42)分别载《光明日报》1960年2月21日、《光明日报》1961年8月31日、载《江海学刊》1961年第11期月 高海夫《柳宗元论“文"》一文,载《人文杂志》1980年第1期。 刘建国《柳宗元在文以明道运动中的理论、实践和遭遇》一文,载 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股慧中《论柳宗元以神志为主"的创作观》 46)周振甫《柳宗元 (47)姚奠中《柳宗元的文论》一文,载《姚奠中论文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三、对桐城派文论中一些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阐释。其中讨论较多的是“义法”说的理论内涵、理论特点、理论渊源或理论缺陷。学者们各有 远认为,“义法”说的特点首先在于其论文重在文章的体裁、详略、章法、语言等问题,因而是偏重于讨论文章形式方面的理论;其次,要求 散文的文采、形象、风格、境界等等问题,几乎没有涉及。(92) 也有学者对桐城派散文理论中的其它概念或范畴进行了分析。如许结剖析了桐城派散文理论中的“神”,认为桐城派论神,除了精神修养和写 四、关于桐城派诸人的个案研究。姚鼐是桐城派古文理论的集大成者,学者们对其研究也相应较多。这其中,既有对其散文理论内涵的阐 在强调“道”的同时,又重视“文”,在“复古”的旗号下,学习前人优秀作品,形成了内容充实、文字雅洁的文风,繁荣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对 关于曾国藩的古文理论,既有微观剖析,也有到宏观把握。如朱东润在《古文四象论述评》一文中对曾国藩的“古文四象”论进行了具体的 观点是曾氏的独创性的发明。(100)张方将曾国藩古文理论的基本脉络概括为:本于义理,发为神气,形诸声调。即它的文化背景是一种 从新时期开始,桐城派及其后人的散文理论也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这其中又以黄保真等人的《中国文学理论史》(五)和黄霖的《近代文学批评史》论述 五、几点反思 20世纪的古代散文理论的研究与古代诗歌理论、古代小说理论和古代戏曲理论研究相比,一直都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古典散文的基本理论研究仍然薄弱。一些重要的范畴概念尚存在明显分歧。例如:什么是散文?其范围到底如何?骈文与散文之间的关系如何?抒情性作为 选本作为“总集”的一种,一直为中国人所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选本丰富多样,如《昭明文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辞类纂 研究格局失衡现象明显。纵观20世纪的古代散文理论研究,大致上体现出只重视“两个运动、一个流派”的研究格局,即绝大部分研究都集 如何认真清理和总结中国古典散文理论中业已形成的独特概念与范畴系统,使之系统化、体系化,并阐发出其现代价值,是古代散文理论 与诗歌理论研究相比,关于古代散文句法理论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古代散文在句式、句法等形式要素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 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少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如“唐宋八大家”、“前后七子”、“公安派”等等,他们的不少古代散文具有很明显的诗 注释: (1)《新青年》3卷3号。 (2)《晨报副刊》1923年6月21日。 (3)陈衍的《散体文正名》载《小说月报》17卷号外;田北湖的《论文章源流》载《国粹学报》第一年第2—6册;刘师培的《文章原始 (4)《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陈柱《中国散文史》“序”,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6)、(7)二文分别载《文学评论丛刊》第五辑、《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第5期。 (8)莫、张二文分别载《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文学遗产》1987年第3期。 (8)蒋寅《关于中国古代文章学理论体系:从〈文心雕龙〉谈起》一文,载《文学遗产》1986年第6期。 (9)郭绍虞《试论“古文运动”---兼谈从文笔之分到诗文之分的关键》一文,载《跃进文学丛刊》1958年第2期;参曹文铨《谈陈子昂与韩 (10)刘大杰《韩愈与古文运动》一文载《学习与批判》1976年第4期;郭兰成《批评文学史上的尊儒反法思潮----试论唐代古文运动》一 (11)谭丕模《唐代古文运动之革新性》一文,载《中学生杂志》1942年第57期。 (12)《艺谭》1980年第6期。 (13)陆钦《对韩柳古文运动的几点看法》一文,载《人文杂志 》1983年第3期。 (14)罗宗强《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一文,载《文史知识》1988年第4期。 (15)、(27)张少康《唐代古文理论的性质与韩愈的文学思想》一文,载《文艺学的民族传统》,张少康著,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年 (16)、(24)罗根泽《韩愈及其门弟子文学论》一文,载《文艺月刊(南京)》9卷4期,1936年10月。 (17)吴文治《略论韩愈的古文理论》一文,载《西北大学学报丛刊(唐代文学)》1981年第1期。 (18)、(32)申建中《略论韩愈的文学思想》一文,载《文艺理论研》1982年第3期。 (19)孙昌武《韩愈散文艺术论》,第1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0)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上),第800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1)、(25)参季镇淮《韩愈的文学思想述略》一文,载《韩愈研究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2)陈幼石《韩愈:“道”“文”的复古与正统的建立》一文,载《文艺论丛》第16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3)吴文治《韩愈研究述评》一文,载《苏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26)施旭升《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心理透视》一文,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28)、(33)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一著相关章节。 (29)寇养厚《韩愈古文理论中的“道” 》一文,载《文史哲》1996年第1期。 (30)严杰《韩愈“不平则鸣”说渊源新探》一文,载《江海学刊》1988年第1期。 (31)《小说月报》19卷1期,1927年。 (34)郭明志《论韩愈之“气”与“道” 》一文,载《北方论丛》1988年第2期。 (35)卢盛江《韩愈“气”说的特点》一文,载《江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3期。 (36)张立伟的《韩愈“气盛言宜”新探――兼论“古文”的艺术特征》一文,载《文学遗产》1988年第4期。 (37)俞纪东《柳冕文论为韩愈所本说质疑》一文,载《文学评论丛刊》第30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8)孙昌武《韩愈重“文”尚“奇”的“古文”论》一文,载《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 (39)于兴汉《韩门的文道之论与宋代古文运动》一文,载《山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 (40)梁孝瀚《柳宗元之文艺思潮及其影响》一文,载《协大艺文》第5期,1937年1 月。 (41)分别载《天津益世报》(1930年5月22日、23日)、《校风》第279—282期(1935年5月30日、31日、6月3日、5日)。 (42)分别载《光明日报》1960年2月21日、《光明日报》1961年8月31日、载《江海学刊》1961年第11期。 (43)高海夫《柳宗元论“文” 》一文,载《人文杂志》1980年第1期。 (44)刘建国《柳宗元在文以明道运动中的理论、实践和遭遇》一文,载《湘潭大学学报》l982年第3期。 (45)殷慧中《论柳宗元“以神志为主”的创作观》一文,载《温州师专学报》1982年第2期。 (46)周振甫《柳宗元的文章论》一文,载《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 (47)姚奠中《柳宗元的文论》一文,载《姚奠中论文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8)曹辛华《柳宗元文章学说述评》一文,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斯 (49)分别载《云南教育》1980年第9期、《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重庆师范学院竽报》1981年第1期、《河南财经学院 (50)钱冬父《唐宋古文运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85页。 (51)吴小林《唐宋八大家》,第277-282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2)陈幼石《韩柳欧苏古文论》,第133-13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53)姚奠中《“古文运动与唐宋八大家”》一文,载《山西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54)罗立刚《论欧苏文人集团对文统¨建设的贡献》一文,载《中国文学研究》19年第3期。 诗文革新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一文,载《山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 (57)可参看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三册《两宋文学批评史》 (58)王冰彦《欧阳修的“道"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一文,载《文学评论》1980年第6期。 (59)易锦海《欧阳修在北宋古文运动中的地位及其贡献》一文,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硏究》第18期,1981年 (60)参曾子鲁《简论欧阳修的文道观》 载《文学硏究丛刊》第5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61)《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62)祝尚书《重论欧阳修的文道观》一文,载《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64)分别载《文史哲》1997年第3期、《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齐 1996年第2期、《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 65)罗文分别载《经世季刊》第1卷第4期、《中国杂志》第1卷第1期、《西 (66)柯大课等《苏轼关于散文创作的理论及实践》 载《文学评论丛刊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67)朱靖华《苏轼新论》,第176页,齐鲁书社,1983年版。 68)谢桃坊《苏轼与北宋古文运动》一文,载《西南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 69)曾子鲁《简述苏轼对韩欧古文成就的继承与发展》一文,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70)李泽民《苏轼“文理自然说评析》一文,载《语文学习》1986年第2期。 (71)周楚汉《苏轼的文章理论》一文,载《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7年第6期 (72)分别载《文学遗产》1980年第2期、《社会科学硏究》1982年第3期、《文艺理论硏究》1985年第4期、《浙江师院学报》1981年 (73)王世德《苏轼论辞达"的审美表现》一文,载《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74)党圣元《苏轼的文章理论体系及其美学特质》—文,载《人文杂志》1998年第1斯 75)林俊相《苏轼的辞达"说》一文,载《复旦学报》1998年第4期。 于苏轼的辞达"说 载《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载《惠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2斯 《苏轼辞达说的创造性》一文,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79)刘师培《文章源始》、《近儒学术统系论》、《论近世文学之变迁》等文分别载《国粹学报》寘统元年四月第5版,第1、2、5册 (80)《安徽大学学报》1961年第1期。 (81)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940-94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83)项纯文《桐城派评价腾说》一文,载《桐城派研究论文选》安徽社科院等编,黄趁等编,黄山社,1986年版 85)万陆《桐城派散文理论述评》一文,载《江淮论坛》1986年第1期。 86)庄严《试论桐城派文论的历史特点和美学特征》一文,载《文学遗产》1986年第4期。 87)艾斐《论桐城派的艺术流变与美学特征》—文,载《桐堿派硏究论文选》,安徽社科院等编,黄山书社,1986年版。 (88)可参看郭、朱 位批评史著作中的相关论述 (89)王镇远《论方苞的"义法说》一文,载《江淮论坛》1984年第1期 (90)王达津《说方苞义法》一文,载《古代文学理论硏究论文集》,王达津著,南开大学岀版社,1985年版。 (91)张汝扬《方苞的古文义法"》一文,载《语文学习》1982年第6期。 (92)王凯符等《桐城派简论》一文,载《文学遗产》1982年第3期 (93)许结《说桐城派之神"》一文,载《江淮论坛》1987年第2期 (94)张方《曾国藩的古文理论初探》一文,载《中州学刊》191年第3期。 95)张海鹏《简论姚鼐的文学主张及其思想倾向 载《艺谭》1981年第 文学散文理论的重要一环:姚鼐文论的再认识》 究)13年第4 (97)汪洋《韩愈姚鼐文学观之异同》一文,载《江淮论坛》1982年第3期。 (98)王德中《试论戴震姚鼐在文章观上的异同》一文,载《学术界》1992年第3期。 (99)朱东润《古文四象论述评》一文,载《武大文哲季刊》第4卷第2号,1935年。 (100)周颂喜《曾国藩古文理论评述》一文,载《求索》1985年第2期 (101)张方《曾国藩的古文理论初探》一文,载《中州学刊》1991年第3期。 (102)刘守安《刘大櫆的散文理论》一文,载《文史哲》1993年第4期。 (103)许结《论方东树在桐城派文学理论建设中的作用》一文,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3辑 104)张俊才《林纾古文理论述评》一文,载《江淮论坛》1984年第3期
(48)曹辛华《柳宗元文章学说述评》一文,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49)分别载《云南教育》1980年第9期、《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河南财经学院学 (50)钱冬父《唐宋古文运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85页。 (51)吴小林《唐宋八大家》,第277--282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2)陈幼石《韩柳欧苏古文论》,第133--13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53)姚奠中《“古文运动”与“唐宋八大家”》一文,载《山西大学学报》1984年第 4期。 (54)罗立刚《论欧苏文人集团对“文统”建设的贡献》一文,载《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55)于兴汉《北宋诗文革新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一文,载《山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 (56)成复旺《试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内部的两种倾向》一文,载《文学论集》,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 (57)可参看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三册《两宋文学批评史》中的相关论述。 (58)王冰彦《欧阳修的“道”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一文,载《文学评论》1980年第6期。 (59)易锦海《欧阳修在北宋古文运动中的地位及其贡献》一文,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第18期,1981年。 (60)参曾子鲁《简论欧阳修的文道观》一文,载《文学研究丛刊》第5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61)《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62)祝尚书《重论欧阳修的文道观》一文,载《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63)寇养厚《欧阳修古文理论中的“道”》一文,载《烟台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64)分别载《文史哲》1997年第3期、《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齐鲁学刊》1996年第2期、《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5 (65)罗文分别载《经世季刊》第1卷第4期、《中国杂志》第1卷第1期、《西北文化月刊》第1卷第2期。 (66)柯大课等《苏轼关于散文创作的理论及实践》一文,载《文学评论丛刊》第18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67)朱靖华《苏轼新论》,第176页,齐鲁书社,1983年版。 (68)谢桃坊《苏轼与北宋古文运动》一文,载《西南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 (69)曾子鲁《简述苏轼对韩欧古文成就的继承与发展》一文,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70)李泽民《苏轼“文理自然”说评析》一文,载《语文学习》1986年第2期。 (71)周楚汉《苏轼的文章理论》一文,载《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 (72)分别载《文学遗产》1980年第2期、《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3期、《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4期、《浙江师院学报》1981年第 (73)王世德《苏轼论“辞达”的审美表现》一文,载《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74)党圣元《苏轼的文章理论体系及其美学特质》一文,载《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 (75)林俊相《苏轼的“辞达”说》一文,载《复旦学报》1998年第4期。 (76)孙民《关于苏轼的“辞达”说》一文,载《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77)王启鹏《苏东坡“辞达”新说》一文,载《惠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78)何玉兰《苏轼“辞达”说的创造性》一文,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 期。 (79)刘师培《文章源始》、《近儒学术统系论》、《论近世文学之变迁》等文分别载《国粹学报》宣统元年四月第5版,第1、2、5册; (80)《安徽大学学报》1961年第1期。 (81)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940—94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82)张光亚《桐城派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借鉴》一文,载《桐城派研究论文选》,安徽社科院等编,黄山书社,1986年版。 (83)项纯文《桐城派评价臆说》一文,载《桐城派研究论文选》安徽社科院等编,黄山书社,1986年版。 (84)时萌《论桐城派》一文,载作者《中国近代文学论稿》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85)万陆《桐城派散文理论述评》一文,载《江淮论坛》1986年第1期。 (86)庄严《试论桐城派文论的历史特点和美学特征》一文,载《文学遗产》1986年第4期。 (87)艾斐《论桐城派的艺术流变与美学特征》一文,载《桐城派研究论文选》,安徽社科院等编,黄山书社,1986年版。 (88)可参看郭、朱、方三位批评史著作中的相关论述。 (89)王镇远《论方苞的“义法”说》一文,载《江淮论坛》1984年第1期。 (90)王达津《说方苞义法》一文,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论文集》,王达津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91)张汝扬《方苞的“古文义法” 》一文,载《语文学习》1982年第6期。 (92)王凯符等《桐城派简论》一文,载《文学遗产》1982年第3期。 (93)许结《说桐城派之“神” 》一文,载《江淮论坛》1987年第2期。 (94)张方《曾国藩的古文理论初探》一文,载《中州学刊》1991年第3期。 (95)张海鹏《简论姚鼐的文学主张及其思想倾向》一文,载《艺谭》1981年第1期。 (96)何天杰《文学散文理论的重要一环:姚鼐文论的再认识》一文,载《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4期。 (97)汪洋《韩愈姚鼐文学观之异同》一文,载《江淮论坛》1982年第3期。 (98)王德中《试论戴震姚鼐在文章观上的异同》一文,载《学术界》1992年第3期。 (99)朱东润《古文四象论述评》一文,载《武大文哲季刊》第4卷第2号,1935年。 (100)周颂喜《曾国藩古文理论评述》一文,载《求索》1985年第2期。 (101)张方《曾国藩的古文理论初探》一文,载《中州学刊》1991年第3期。 (102)刘守安《刘大櫆的散文理论》一文,载《文史哲》1993年第4期。 (103)许结《论方东树在桐城派文学理论建设中的作用》一文,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3辑。 (104)张俊才《林纾古文理论述评》一文,载《江淮论坛》198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