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资源科学》: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1.3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f乐姘 Resources scie 第32卷第6期2010年6月 010,32(6):1015-102 Vol.32,No.6Jun.,2010 文章编号:1007-7588(2010)06-1015-07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 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 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功 能。20世纪后期,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 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 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 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等。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 展的特点与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生态农业需要在产业循环、多功能化、高品质、产业化以及融合传统知识精华与现 代科学技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 关键词: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多功能农业;高品质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文化遗产 引言 依然严重,已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历了从原始的刀。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一批富有远见的科学 耕火种、自给自足的个体农业到现代化农业,通过家根据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世界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人类社会在发展的潮流,将传统农业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结 业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建立在以消耗大合起来,逐渐发展了生态农业这一新的农业发展理 量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也带来了一些念与实践方式,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 严重弊端,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与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模式和相应的配套技术。 环境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 中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引起了 农业的发展方向与道路成为思索的焦点。人们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并被认为是对国 来越认识到农业的目标不仅要提高产量,还须提高际农业领域可持续发展运动的一大贡献。随着社 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不仅要提高土地产出率 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有了很大改变, 获得经济利益,还应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生态农业的发展也进人了新的阶段,具有新的特 功能并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点,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 中国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传统农业结,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定 知识。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特色农业模式提供位,对于深入挖掘传统农业的精华、进一步推进现 了基础,丰富的传统知识为今天的生态保护与可持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叫。但同时,中国农业发展的资2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源和环境条件并不是很好,人多地少、人多水少、森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 林资源匮乏、草地退化严重、农业污染加剧等问题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門。然而把 收稿日期:2010-04-20;修订日期2010-05-30 基金项目:GEF项目“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 GCP/GLO212GEF)。 作者简介:李文华,男,山东广饶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从事生态学与资源科学的研究工作 E-mail: liwh@igsnrr ac cn http:/wowe.resci.cn

第32卷 第6期 2010年6月 2010,32(6):1015-1021 Resources Science Vol.32,No.6 Jun.,2010 http://www.resci.cn 收稿日期:2010-04-20;修订日期:2010-05-30 基金项目:GEF项目“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GCP/GLO/212/GEF)。 作者简介:李文华,男,山东广饶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从事生态学与资源科学的研究工作。 E-mail:liwh@igsnrr.ac.cn 文章编号:1007-7588(2010)06-1015-07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 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 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功 能。20世纪后期,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 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 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 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等。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 展的特点与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生态农业需要在产业循环、多功能化、高品质、产业化以及融合传统知识精华与现 代科学技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 关键词: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多功能农业;高品质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文化遗产 1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历了从原始的刀 耕火种、自给自足的个体农业到现代化农业,通过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人类社会在 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建立在以消耗大 量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也带来了一些 严重弊端,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与 环境问题[1]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 农业的发展方向与道路成为思索的焦点。人们越 来越认识到农业的目标不仅要提高产量,还须提高 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不仅要提高土地产出率、 获得经济利益,还应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 功能并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传统农业 知识。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特色农业模式提供 了基础,丰富的传统知识为今天的生态保护与可持 续发展提供了借鉴[2] 。但同时,中国农业发展的资 源和环境条件并不是很好,人多地少、人多水少、森 林资源匮乏、草地退化严重、农业污染加剧等问题 依然严重,已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一批富有远见的科学 家根据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世界科学技术 发展的潮流,将传统农业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结 合起来,逐渐发展了生态农业这一新的农业发展理 念与实践方式,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 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模式和相应的配套技术[4] 。 中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引起了 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并被认为是对国 际农业领域可持续发展运动的一大贡献[5] 。随着社 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有了很大改变, 生态农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具有新的特 点,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 结,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定 位,对于深入挖掘传统农业的精华、进一步推进现 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 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6] 。然而把

1016 资源科 第32卷第6期 这种朴素的经验上升到科学和理论的高度,却是现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至2010年中国在新世纪 代的事。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农业现代化的弊连续出台了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 端开始显现: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导致各种生态件”,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其中4份“一号 问题、农业灌溉用水的大幅增加导致水资源过量开文件”均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 采、过度垦荒和滥砍滥伐及超载过牧等导致水土流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2005年青 失及土壤沙化现象严重。这些问题引起了我国农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确定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 林科技工作者的重视。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遗产(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以马世骏院士为代表的学者就指出,要以生态平 Systems, GIAHS)保护试点,不仅进一步表明国际 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观点来指导农业的研究与实社会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关注,也标志着中国生态农 践。1981年,马世骏先生在农业生态工程学术讨论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会上提出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工程建设 总之,中国生态农业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 原理。1982年,叶谦吉教授在银川农业生态经济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与农村发展 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生态农业一我国农业的一次绿农民致富和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进 色革命”一文,正式提出了中国的“生态农业”这一入了与区域经济、产业化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紧密 术语叫。 结合的新阶段。但中国的生态农业还存在一些问 随后,1982年-1986年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都题。首先,当前的生态农业还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 强调农业要“走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优点的能量多级利用追求产出为主,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 同时,广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走投资省、耗能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以种植业为核 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在这心的基本格局对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耦合重视不够 些思想的指导下,一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同时缺乏市场化的引导、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 以及一些地方,开始了生态农业的探索。在近10品牌化推广,很难获取显著的经济收益;第三,理论 年的试点后,193年由农业部等7部委局组成了“全研究落后于实践,往往只重视模式的结构搭配与组 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重点部署51个县开装,而不太重视结构组分之间适宜的比例参数、各 展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从其分布的区域和生态类型个环节的关键配套技术吗;最后,农业管理标准化整 的代表性看,也是具有推广意义的。这一时期,中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 国学者在广泛的生态农业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3现代生态农业的几个新趋势 性的经验,并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形成了中 随着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 国的生态农业理论。1991年5月,马世骏和边疆共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前中国生态农业 同拟订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生态农业是因应继续创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实 地制宜应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原理及现代科现以下几个方向的突破 学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产3,1从农产品的多级利用和内部循环转向多产业 体系。这一概念的核心部分被写进农业部颁布的开放性的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建设区建设技术规范,成为全国开展生态 中国的生态农业强调通过不同工艺流程间的 农业建设的行为规范。 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 2000年3月,国家七部委局在北京召开第二次链”和“食物网”,以实现物质的再生循环和分层利 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工作会议,对第二批50个示范用,去除一些内源和外源的污染物,达到变污染负 县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提出在全国大力推广和发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当前,中国生态农业 展生态农业的任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主要利用农业产业内部模块之间的有机链接关系 对会议报告作了指示:“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组织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领导,依靠科技创新,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科学发展 调整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观的提出,局限于农业部门之内的狭义的生态农业 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004年中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部门的局限性和不完整 http:/e

第32卷 第6期 资 源 科 学 http://www.resci.cn 这种朴素的经验上升到科学和理论的高度,却是现 代的事。20 世纪 80 年代初,一些农业现代化的弊 端开始显现: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导致各种生态 问题、农业灌溉用水的大幅增加导致水资源过量开 采、过度垦荒和滥砍滥伐及超载过牧等导致水土流 失及土壤沙化现象严重[7] 。这些问题引起了我国农 林科技工作者的重视。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 以马世骏院士为代表的学者就指出,要以生态平 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观点来指导农业的研究与实 践。1981年,马世骏先生在农业生态工程学术讨论 会上提出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工程建设 原理[8] 。1982年,叶谦吉教授在银川农业生态经济 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 色革命”一文,正式提出了中国的“生态农业”这一 术语[9] 。 随后,1982 年-1986 年的 5 个中央一号文件都 强调农业要“走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优点的 同时,广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走投资省、耗能 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在这 些思想的指导下,一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 以及一些地方,开始了生态农业的探索[10] 。在近10 年的试点后,1993年由农业部等7部委局组成了“全 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重点部署51个县开 展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从其分布的区域和生态类型 的代表性看,也是具有推广意义的[11] 。这一时期,中 国学者在广泛的生态农业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 性的经验,并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形成了中 国的生态农业理论。1991年5月,马世骏和边疆共 同拟订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生态农业是因 地制宜应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原理及现代科 学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产 体系。这一概念的核心部分被写进农业部颁布的 生态农业建设区建设技术规范,成为全国开展生态 农业建设的行为规范。 2000年3月,国家七部委局在北京召开第二次 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工作会议,对第二批50个示范 县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提出在全国大力推广和发 展生态农业的任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 对会议报告作了指示:“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组织 领导,依靠科技创新,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 调整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 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004年中 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至2010年中国在新世纪 连续出台了 7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 件”,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其中4份“一号 文件”均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 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2005年青 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确定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 文 化 遗 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保护试点[12] ,不仅进一步表明国际 社会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关注,也标志着中国生态农 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总之,中国生态农业经过近 30 年的实践和发 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与农村发展、 农民致富和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进 入了与区域经济、产业化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紧密 结合的新阶段。但中国的生态农业还存在一些问 题。首先,当前的生态农业还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 能量多级利用追求产出为主,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 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以种植业为核 心的基本格局对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耦合重视不够, 同时缺乏市场化的引导、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 品牌化推广,很难获取显著的经济收益;第三,理论 研究落后于实践,往往只重视模式的结构搭配与组 装,而不太重视结构组分之间适宜的比例参数、各 个环节的关键配套技术[13] ;最后,农业管理标准化整 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 3 现代生态农业的几个新趋势 随着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前中国生态农业 应继续创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实 现以下几个方向的突破。 3.1 从农产品的多级利用和内部循环转向多产业 开放性的生态农业 中国的生态农业强调通过不同工艺流程间的 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 链”和“食物网”,以实现物质的再生循环和分层利 用,去除一些内源和外源的污染物,达到变污染负 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14] 。当前,中国生态农业 主要利用农业产业内部模块之间的有机链接关系 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5] 。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科学发展 观的提出,局限于农业部门之内的狭义的生态农业 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部门的局限性和不完整 1016

李文华等: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1017 2010年6月 的产业链无法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外部经济效益提高了 污染以及农村劳力短缺和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2754元hm2,同时稻鱼共生系统减少CH排放、控制 现代生态农业应逐步改变自给性生产理念,而转向化肥农药使用,使其外部负效益损失降低了4693 与工业有机地结合,以农产品加工为纽带,一头连元/hm2,因此,稻鱼共生系统比常规稻作系统的外部 接市场,一头连接生产和流通领域,实行产加销一经济价值增加了7447元/hm-叫。对于这些目前尚无 体化的一、二、三产业网络型链条。集生产、流通、法在市场中得到体现的外部效益,需要建立生态系 消费、回收,构建产业化的种养加及废弃物还田的统服务购买或生态补偿机制,从而达到农户和政府 食物链网结构,有效利用资源、信息、设施和劳力,的双赢以及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贏叫。 形成良性“循环经济”结构框架 中国农业具有较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地域性 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化和废特征,从南到北形成了丰富多样、形形色色的农业 弃物的资源化是实现农业生产系统良性循环的关区域,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同时又为文化的 键。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多样性奠定了自然基础,使当前生态农业从以生产 源以及化肥与农药的合理施用;深加工应配合品牌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态和文化等复合功能的转变成 产品和基地商品化生产推进加工水平升级,同时为可能。目前,国内外对农业多功能性存在不同的 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深加工试验研究和示范,有理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粮农 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深加工,但要避免一哄而组织(FAO)叫以及世界银行叫等组织以及国内一些 起;废弃物的资源化,特别是秸秆加工生物饲料、粪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分类体系。但其内涵都说 便加工生物肥料等产业,将作物秸秆、牲畜粪便、农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强调经济、生态与社会 畜产品加工剩余物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使效益的全面提高,突破单一狭隘的产业限制,通过 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多层次利用,既有效控制了多种物质产品的提供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系 环境污染,又能带来经济效益,并且优化了社会投统中有机物质的循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 资结构 效益;同时还应将农村人民的脱贫致富和农村劳动 3.2从以追求产量为主转向多功能农业 力的就业安排摆在重要位置。 中国的生态农业注重采取不同农业生产工艺3.3从以传统知识的继承为主走向传统精华与现 流程间的横向耦合,达到提高产品产量的目标。例代技术的融合 如通过物种多样性来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提 中国的生态农业重视对传统知识的传承,不仅 高作物产量。研究表明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作要求继续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注意吸收现 与单作优质稻相比,对稻瘟病的防效达81.1%~代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对整个农业技术体系进行生 986%,减少农药使用量60%以上,每公顷增产630~态优化,并通过一系列典型生态工程模式将技术集 l040kg;另在针对一些小规模生产的调查或实验成,发挥技术综合优势,从而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 中证明,由于多样化产品产出,稻鱼共作的净收入代化农业的健康过渡,提供了基本的生态框架和技 比常规单作高2144元hm2。 术雏形。 但在自然植被一再缩减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当前的生态农业侧重于挖掘传统农业技术精 的今天,农田生态系统已经超越了其作为食物生产华,强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结合农村能源综 地和原材料提供地的功能,还具有许多其他的服务合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示范户较多;种 功能,比如调节大气化学成分、调蓄洪水、净化环境植业提倡立体种植,强调多种经营,提高土地生产 等叫。1997年美国生态经济学家 Costanza提出全球力;注重大农业系统的农、林、牧、鱼等各业的有效 农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价值约为1280亿美综合 元,占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0.3%;而采用生 当前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转向探索协调经济 态耕作模式稻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往往比常规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切入点,开发生态资源适宜且有 单作要高,例如稻鱼共生系统在固碳释氧、营养物市场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实现健康安全农产品生 质保持、病虫害防治、水量调节乃至于旅游发展等产的阶段。生态农业需要高新技术的龙头带动作 http:/wowe.resci.cn

2010年6月 李文华等: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http://www.resci.cn 的产业链无法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 污染以及农村劳力短缺和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 现代生态农业应逐步改变自给性生产理念,而转向 与工业有机地结合,以农产品加工为纽带,一头连 接市场,一头连接生产和流通领域,实行产加销一 体化的一、二、三产业网络型链条。集生产、流通、 消费、回收,构建产业化的种养加及废弃物还田的 食物链网结构,有效利用资源、信息、设施和劳力, 形成良性“循环经济”结构框架。 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化和废 弃物的资源化是实现农业生产系统良性循环的关 键。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 源以及化肥与农药的合理施用;深加工应配合品牌 产品和基地商品化生产推进加工水平升级[16] ,同时 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深加工试验研究和示范,有 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深加工,但要避免一哄而 起;废弃物的资源化,特别是秸秆加工生物饲料、粪 便加工生物肥料等产业,将作物秸秆、牲畜粪便、农 畜产品加工剩余物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使 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多层次利用,既有效控制了 环境污染,又能带来经济效益,并且优化了社会投 资结构。 3.2 从以追求产量为主转向多功能农业 中国的生态农业注重采取不同农业生产工艺 流程间的横向耦合,达到提高产品产量的目标。例 如通过物种多样性来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提 高作物产量。研究表明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作 与单作优质稻相比,对稻瘟病的防效达 81.1% ~ 98.6%,减少农药使用量60%以上,每公顷增产630~ 1040kg[17] ;另在针对一些小规模生产的调查或实验 中证明,由于多样化产品产出,稻鱼共作的净收入 比常规单作高2144元/hm2[18] 。 但在自然植被一再缩减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的今天,农田生态系统已经超越了其作为食物生产 地和原材料提供地的功能,还具有许多其他的服务 功能,比如调节大气化学成分、调蓄洪水、净化环境 等[19] 。1997年美国生态经济学家Costanza提出全球 农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价值约为1280亿美 元,占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 0.3%[20] ;而采用生 态耕作模式稻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往往比常规 单作要高,例如稻鱼共生系统在固碳释氧、营养物 质保持、病虫害防治、水量调节乃至于旅游发展等 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外部经济效益提高了 2754元/hm2 ,同时稻鱼共生系统减少CH4排放、控制 化肥农药使用,使其外部负效益损失降低了 4693 元/hm2 ,因此,稻鱼共生系统比常规稻作系统的外部 经济价值增加了7447元/hm2[21] 。对于这些目前尚无 法在市场中得到体现的外部效益,需要建立生态系 统服务购买或生态补偿机制,从而达到农户和政府 的双赢以及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1] 。 中国农业具有较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地域性 特征,从南到北形成了丰富多样、形形色色的农业 区域,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同时又为文化的 多样性奠定了自然基础,使当前生态农业从以生产 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态和文化等复合功能的转变成 为可能。目前,国内外对农业多功能性存在不同的 理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2] 、联合国粮农 组织(FAO)[23] 以及世界银行[24] 等组织以及国内一些 学者[25,26] 都提出了各自的分类体系。但其内涵都说 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强调经济、生态与社会 效益的全面提高,突破单一狭隘的产业限制,通过 多种物质产品的提供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系 统中有机物质的循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 效益;同时还应将农村人民的脱贫致富和农村劳动 力的就业安排摆在重要位置。 3.3 从以传统知识的继承为主走向传统精华与现 代技术的融合 中国的生态农业重视对传统知识的传承,不仅 要求继续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注意吸收现 代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对整个农业技术体系进行生 态优化,并通过一系列典型生态工程模式将技术集 成,发挥技术综合优势,从而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 代化农业的健康过渡,提供了基本的生态框架和技 术雏形。 当前的生态农业侧重于挖掘传统农业技术精 华,强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结合农村能源综 合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示范户较多;种 植业提倡立体种植,强调多种经营,提高土地生产 力;注重大农业系统的农、林、牧、鱼等各业的有效 综合。 当前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转向探索协调经济 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切入点,开发生态资源适宜且有 市场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实现健康安全农产品生 产的阶段。生态农业需要高新技术的龙头带动作 1017

l018 资源科学 第32卷第6期 用,也需要典型性强、效益好、易推广的专项生态农农业等。这些农产品的质量要求高,且在生产过程 业技术的普及和传统技术的挖掘和提高。应重视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往往要求 技术引进和应用,特别是要注意无公害技术的引进少用甚至不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 和推广;重视高新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这些和生态农业发展的理念 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逐步实现生态农不谋而合。近年来中国的高品质农产品有了较大 业的合理布局;重视总结和推广业已取得成效的多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高品质 种多样的生态农业技术,如沼气和废弃物资源综合农业要建立企业、农户、市场以及政府利益共同体 利用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立体种养技术等;明确各自的义务与权利,应对农业生产的各种风 重视其他农业发展模式技术的应用,例如与精准农险,共同享受生态农业成果。一般可以采取农业公 业技术的结合等。 司模式、合作社模式、合同模式和专业协会模式凹。 生态农业技术开发的重点是加大高科技含农业公司模式一般是农工商联合公司,是产供销垂 量。为完善与健全“植物生产、动物转化与微生物直一体化组织;合作社模式由农牧业生产合作、生 还原”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开发、研究以微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 生物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接口技术;运用系统工程方技术细心咨询合作及信贷保险合作;合同模式是一 法科学合理地优化组装各种现代生产技术;通过规个核心企业与农场建立供销合作关系;专业协会模 范农业生产行为,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不破坏农业式是社会团体牵头把分散的农户或农场通过市场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产品质量,实现不同区域农和服务等环节连接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在寻求生态经济协调发 品牌化是生态农业产品质量化发展的途径。 展且有市场竞争力主导产业的同时,建立新型生产品牌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自然特色、地域特色、加工 及生态保育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环境与产品质量工艺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安全特色和生态特 保证控制监测体系,建立与完善区域及宏观调控管色等方面。我国自然气候和区域类型众多,富有特 理体系,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型生态农业产色的农业产品非常丰富,但目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 品牌产品却较少,尤其缺乏像中国丝绸这样响亮的 3.4从关注数量走向数量与质量并重,重视品牌发世界品牌,需要通过农产品品牌战略推动生态农业 展 发展的进程 中国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传统技3.5从着眼生产环节为主转向规模化与产业化 术、知识和经验,以及民间艺术、传统宗教文化,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生产规模小、分散 于提高食品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有一定的价值凹。化程度高,生产方式和技术不能适应市场多样化的 生态农业的理念重视在源头尽量缓解化肥、农药、要求等,小农经济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 畜禽粪便等污染土壤和水的可能性,其在生态关系出,产业化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 调整、系统结构功能整合等方面的微妙设计,利用势凹。生态农业产业化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 各个组分的互利共生关系,使其在发展高品质农产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实行区 品时具有天生的优势。如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类的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 活动搅动了土壤,同时杂草和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寻求农业生 减弱,从而平均可减少单位面积甲烷排放31.42%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道路。总的看 ;鱼的排泄物中含有N、P等营养元素,是水稻分来,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有所发展,但仍处于一个 蘗、孕穗和防倒伏等不可缺少的肥料,平均毎公顷低水平和初级阶段。农业产业的发展环境相当薄 稻田增加N元素732kg以及P元素2.19kg,从而减弱,农业企业、农村经济、农民素质、基础设施以及 少了氮肥和磷肥的使用;对三化螟、纵卷虫、稻飞产业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和完善。对中国生态农业 虱、稻叶蝉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同时杂草总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寻求发展 生物量减少了将近90%,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与突破的基本思路是放眼国际市场、明晰产品标 高品质农业包括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准、立足区域特色、发挥品牌效应、规范基地生产 http:/w.resci

第32卷 第6期 资 源 科 学 http://www.resci.cn 用,也需要典型性强、效益好、易推广的专项生态农 业技术的普及和传统技术的挖掘和提高。应重视 技术引进和应用,特别是要注意无公害技术的引进 和推广;重视高新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逐步实现生态农 业的合理布局;重视总结和推广业已取得成效的多 种多样的生态农业技术,如沼气和废弃物资源综合 利用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立体种养技术等; 重视其他农业发展模式技术的应用,例如与精准农 业技术的结合等。 生态农业技术开发的重点是加大高科技含 量。为完善与健全“植物生产、动物转化与微生物 还原”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开发、研究以微 生物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接口技术;运用系统工程方 法科学合理地优化组装各种现代生产技术;通过规 范农业生产行为,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不破坏农业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产品质量,实现不同区域农 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在寻求生态经济协调发 展且有市场竞争力主导产业的同时,建立新型生产 及生态保育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环境与产品质量 保证控制监测体系,建立与完善区域及宏观调控管 理体系,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型生态农业产 业。 3.4 从关注数量走向数量与质量并重,重视品牌发 展 中国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传统技 术、知识和经验,以及民间艺术、传统宗教文化,对 于提高食品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有一定的价值[27] 。 生态农业的理念重视在源头尽量缓解化肥、农药、 畜禽粪便等污染土壤和水的可能性,其在生态关系 调整、系统结构功能整合等方面的微妙设计,利用 各个组分的互利共生关系,使其在发展高品质农产 品时具有天生的优势。如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类的 活动搅动了土壤,同时杂草和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 减弱,从而平均可减少单位面积甲烷排放 31.42% [28] ;鱼的排泄物中含有 N、P 等营养元素,是水稻分 蘖、孕穗和防倒伏等不可缺少的肥料,平均每公顷 稻田增加 N 元素 7.32kg 以及 P 元素 2.19kg,从而减 少了氮肥和磷肥的使用[29] ;对三化螟、纵卷虫、稻飞 虱、稻叶蝉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同时杂草总 生物量减少了将近90%[30] ,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高品质农业包括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 农业等。这些农产品的质量要求高,且在生产过程 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往往要求 少用甚至不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 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这些和生态农业发展的理念 不谋而合。近年来中国的高品质农产品有了较大 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高品质 农业要建立企业、农户、市场以及政府利益共同体, 明确各自的义务与权利,应对农业生产的各种风 险,共同享受生态农业成果。一般可以采取农业公 司模式、合作社模式、合同模式和专业协会模式[31] 。 农业公司模式一般是农工商联合公司,是产供销垂 直一体化组织;合作社模式由农牧业生产合作、生 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 技术细心咨询合作及信贷保险合作;合同模式是一 个核心企业与农场建立供销合作关系;专业协会模 式是社会团体牵头把分散的农户或农场通过市场 和服务等环节连接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品牌化是生态农业产品质量化发展的途径。 品牌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自然特色、地域特色、加工 工艺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安全特色和生态特 色等方面。我国自然气候和区域类型众多,富有特 色的农业产品非常丰富,但目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 品牌产品却较少,尤其缺乏像中国丝绸这样响亮的 世界品牌,需要通过农产品品牌战略推动生态农业 发展的进程。 3.5 从着眼生产环节为主转向规模化与产业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生产规模小、分散 化程度高,生产方式和技术不能适应市场多样化的 要求等,小农经济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 出,产业化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 势[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 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实行区 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 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寻求农业生 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道路。总的看 来,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有所发展,但仍处于一个 低水平和初级阶段[33] 。农业产业的发展环境相当薄 弱,农业企业、农村经济、农民素质、基础设施以及 产业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和完善。对中国生态农业 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寻求发展 与突破的基本思路是放眼国际市场、明晰产品标 准、立足区域特色、发挥品牌效应、规范基地生产、 1018

李文华等: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1019 2010年6月 拓展增值加工、提升竞争能力。 地方经济,继承与传播文化遗产,对弘扬历史,增强 产业链是产业化要实现的目标。产业链循环民族自信心等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但由于现代文 化是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特色,主要通明的全面渗透,千百年形成的传统知识正在迅速消 过产业合理链接达到物循环和能量逐级利用的目失。而中国的生态农业建立在对传统农业精华的 的,使整体生态农业体系废弃物最小化,使农业资传承和提高的基础之上,推广生态农业,有利于引 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产生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经导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和社区重视和弘扬民族文化, 济效益良好的“共赢”效果。产业链延伸化主要包减缓传统知识的丧失速度,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为 括信息共享、技术服务、工艺设计、营销体系、物流未来的经济开发保留知识和资源储备。2002年联 网络、观光服务等,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相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的产品、生产与市场销售计划,例如大众产品、生态( GIAHS)”项目,中国的稻鱼共生系统成为全球首批 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区域产品、特色产品等5个保护试点之一,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 多级产品体系。 的增长点。 基地规模化生产是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重 文化传承的重点在于发掘并保护农业文化遗 要内容。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应遵循“统一规划,产。首先,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遗产和非物质 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开发”的原则,根据不同文化遗产的抢救性发掘工作,以村落作为农业遗产 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基础,围绕农业产业化总体规的主体,全面展示传统工艺、传统技术、传统生活 划,组建一批富有特色的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建其次,强化保护,积极利用。保护需要一个动力机 设工程,严格控制产地环境质量,基地生产实施绿制,这个动力机制的根本是一个新型的利益机制 色标签制度,发挥品牌效应,拓展增值加工并提升才能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保护才能落实到 竞争能力。 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必然是紧密相关的吗 标准化是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主保护要和市场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适度集中,进行 要体现在农业产地环境标准、农业生产资料标准、体系分工,挖掘扩大市场,生成可获得经济效益的 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农业产品质量标准四个方价值,从而又促进遗产的保护,形成良性循环。总 面。农业产地环境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等级的重之,传承传统文化是为了创造新的农业文明,重点 要前提和基础保证;农业生产资料标准主要针对化是通过市场需求,通过差异性的规划,通过创造性 肥、农药等投入物料的产品特性和施用效果等,注的策划,将文化农业作为持续性、永续性的事业发 意从源头输入上对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提供保障;展起来。 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主要是生产过程的技术标准,包 中国的生态农业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 括使用方法、加工工艺、保存规范等,主要通过一系础,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 列产品生产规程来体现;农业产品质量标准包括产攻目标,要求多目标综合决策,代替习惯于单一目 品外观标准、品质标准、营养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的常规生产决策,从而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标准等方面。生态农业标准化应参照ISO14000国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我国的生 际标准和 HACCP(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态农业既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战略决策,也是一种农 Point)体系,建立我国自己的国家和区域标准体系,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它既包含构建不同类型 体现高、中和低多级质量标准体系,满足社会多层适应当地生态经济条件的生态经济系统、生产组分 次需求 及动植物种群结构,也包括集成的生态技术和相应 3.6从简单的农业生产转向文化传承与农村可持的管理模式。它的应用范畴可以是在微观尺度(如 续发展 庭院生态农业系统、多组分相互联合的温室大棚 中国的农业文明在近万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得等)、中观尺度(如复合经营的农田生态系统),也可 到了延续。当前任何区域的农产品都有一定的文以是宏观尺度(如小流域为单元的景观尺度)和区 化、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与内涵,它们均富有区域域水平(如以县为单元)的可持续发展等。一些微 特色和民族文化,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有效的发展观尺度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如何在更大的尺度上推 http:/wowe.resci.cn

2010年6月 李文华等: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http://www.resci.cn 拓展增值加工、提升竞争能力。 产业链是产业化要实现的目标。产业链循环 化是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特色,主要通 过产业合理链接达到物循环和能量逐级利用的目 的,使整体生态农业体系废弃物最小化,使农业资 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产生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经 济效益良好的“共赢”效果。产业链延伸化主要包 括信息共享、技术服务、工艺设计、营销体系、物流 网络、观光服务等,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相应 的产品、生产与市场销售计划,例如大众产品、生态 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区域产品、特色产品等 多级产品体系。 基地规模化生产是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重 要内容。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应遵循“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开发”的原则,根据不同 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基础,围绕农业产业化总体规 划,组建一批富有特色的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建 设工程,严格控制产地环境质量,基地生产实施绿 色标签制度,发挥品牌效应,拓展增值加工并提升 竞争能力。 标准化是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主 要体现在农业产地环境标准、农业生产资料标准、 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农业产品质量标准四个方 面。农业产地环境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等级的重 要前提和基础保证;农业生产资料标准主要针对化 肥、农药等投入物料的产品特性和施用效果等,注 意从源头输入上对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提供保障; 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主要是生产过程的技术标准,包 括使用方法、加工工艺、保存规范等,主要通过一系 列产品生产规程来体现;农业产品质量标准包括产 品外观标准、品质标准、营养标准、安全标准、卫生 标准等方面。生态农业标准化应参照ISO14000国 际 标 准 和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体系,建立我国自己的国家和区域标准体系, 体现高、中和低多级质量标准体系,满足社会多层 次需求。 3.6 从简单的农业生产转向文化传承与农村可持 续发展 中国的农业文明在近万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得 到了延续。当前任何区域的农产品都有一定的文 化、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与内涵,它们均富有区域 特色和民族文化,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有效的发展 地方经济,继承与传播文化遗产,对弘扬历史,增强 民族自信心等具有非常重要作用[34] 。但由于现代文 明的全面渗透,千百年形成的传统知识正在迅速消 失。而中国的生态农业建立在对传统农业精华的 传承和提高的基础之上,推广生态农业,有利于引 导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和社区重视和弘扬民族文化, 减缓传统知识的丧失速度,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为 未来的经济开发保留知识和资源储备。2002 年联 合国粮农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项目,中国的稻鱼共生系统成为全球首批 5个保护试点之一[12] ,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 的增长点。 文化传承的重点在于发掘并保护农业文化遗 产。首先,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遗产和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抢救性发掘工作,以村落作为农业遗产 的主体,全面展示传统工艺、传统技术、传统生活; 其次,强化保护,积极利用。保护需要一个动力机 制,这个动力机制的根本是一个新型的利益机制, 才能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保护才能落实到 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必然是紧密相关的[35] , 保护要和市场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适度集中,进行 体系分工,挖掘扩大市场,生成可获得经济效益的 价值,从而又促进遗产的保护,形成良性循环。总 之,传承传统文化是为了创造新的农业文明,重点 是通过市场需求,通过差异性的规划,通过创造性 的策划,将文化农业作为持续性、永续性的事业发 展起来。 中国的生态农业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 础,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 攻目标,要求多目标综合决策,代替习惯于单一目 标的常规生产决策,从而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我国的生 态农业既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战略决策,也是一种农 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它既包含构建不同类型、 适应当地生态经济条件的生态经济系统、生产组分 及动植物种群结构,也包括集成的生态技术和相应 的管理模式。它的应用范畴可以是在微观尺度(如 庭院生态农业系统、多组分相互联合的温室大棚 等)、中观尺度(如复合经营的农田生态系统),也可 以是宏观尺度(如小流域为单元的景观尺度)和区 域水平(如以县为单元)的可持续发展等。一些微 观尺度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如何在更大的尺度上推 1019

l020 资源科 第32卷第6期 广,存在着尺度转换的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 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 在强调生态县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它水平和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层次发展生态农业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动员广大 51骆世明生态农业的景观规划、循环设计及生物关系重建中 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805-809 群众和社会不同阶层的广泛参与 16]张壬午高怀友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展望中国生态农业学 中国的生态农业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长 报2004,12(2:23-25 期的实践经验,结合了中国的自然一社会-经济条[7 Zhu Y, Chen R, Fans.,aa.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件,符合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解决 control in rice[J Nature. 2000. 406: 718-722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条符合可持续1李文华刘某承张丹用生态价值观权衡传统农业与常规农业 的效益资源科学2009,31(6:899-904 发展的道路。中国的生态农业,从无到有,起步于19李文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中 农户,试点示范于村、乡、镇、县,重点发展县域生态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农业建设,走出了一条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这20 Costanza..R,dArg,R, de groot,Rs, et al. The value of the 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基层干部和农民在改革开放过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eapital[J Nature, 1997, 程中大胆探索、努力创新的伟大成果。温家宝总理 387:253-260 曾经指出:“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2刘某承张丹李文华稻田养鱼与常规稻田耕作模式的综合效 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 益比较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1)1:164-169. 业”。面对新世纪,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2] Bresciani F, Deve FC, Stringer R. The multiple roles of agricul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In: Brouwer F(Ed). Sustainin 融合传统精髓与新技术,不断创造和提高,中国的 hent Governance. Policy 农业就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MultifunctionalitylC)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的道路。 d,2004. [23] H Renting, WAH Rossing. JCJ Groot, et al. Exploring multifunc-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tional agriculture: A review of conceptual approaches and E pects for an integrative transitional framework[J]. Journal of Envi 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 90(1:1 [1]程序曾晓光王尔大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7 24]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8: Agriculture for [2]骆世明.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地理研究2007.26(3 Development[R]. Washington DC: Quebecor World, 2007. [25]孙新章新中国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研究门中国人口 609-615 资源与环境,2010.201):71-75 [3]李文华农业生态问题与综合治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6]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 2008. [4]李文华生态农业一—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 产价值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91-994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7]薛达元郭泺论传统知识的概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2009.17 [5 Li Wenhua. Agro-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s in China[M).New (2):135-142. York: The Parthenon Publishing Group, 2001 [28]向平安,黄璜,黄梅等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减排甲烷的研究及 6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经济评价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968-975 7]李文华闵庆文张壬午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M北京:化学工29张丹闵庆文成升魁等传统农业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业出版社,2005 评估几资源科学200,31(1):31-37 [8]马世骏李松华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 [30 Berg H. Pesticide use in rice and rice-fish farms in the Mekong Delta, Vietnam [J. Crop Protection, 2001. 20(10): 897-905 9]叶谦吉生态农业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31]Cox WG. D M. Atkins. Agricultural Ecology[M]. San Francise [10王兆骞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 W FReeman and Company, 1979 [32]王如松蒋萌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1l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专家组发展中的中国生态农业[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33]张壬午生态农业产业化初探A中国生态农业实践与发展C [2】闵庆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门资源科学,2006,28(4):206-208 34骆世明.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I3]章家恩,骆世明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时间 和理论问题探讨生态学杂志,2005241:1365-1370 35闵庆文孙业红成升魁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 [14]李文华张壬午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A循环·整合·和谐 特征与开发经济地理2007,27(5)856-859 http:/e

第32卷 第6期 资 源 科 学 http://www.resci.cn 广,存在着尺度转换的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 在强调生态县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它水平和 层次发展生态农业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动员广大 群众和社会不同阶层的广泛参与。 中国的生态农业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长 期的实践经验,结合了中国的自然-社会-经济条 件,符合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解决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条符合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中国的生态农业,从无到有,起步于 农户,试点示范于村、乡、镇、县,重点发展县域生态 农业建设,走出了一条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这 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基层干部和农民在改革开放过 程中大胆探索、努力创新的伟大成果。温家宝总理 曾经指出:“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 业”。面对新世纪,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融合传统精髓与新技术,不断创造和提高,中国的 农业就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1 ] 程序,曾晓光,王尔大.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7. [ 2 ] 骆世明.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J].地理研究,2007,26(3): 609-615. [ 3 ] 李文华.农业生态问题与综合治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 4 ] 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 5 ] Li Wenhua. Agro-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s in China[M].New York: The Parthenon Publishing Group, 2001. [ 6 ] 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 7 ] 李文华,闵庆文,张壬午.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5. [ 8 ] 马世骏,李松华.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 1987. [ 9 ] 叶谦吉.生态农业[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10] 王兆骞.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1. [11] 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专家组.发展中的中国生态农业[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12] 闵庆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 [J].资源科学, 2006, 28(4): 206-208. [13] 章家恩,骆世明.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时间 和理论问题探讨[J].生态学杂志, 2005,24(11):1365-1370. [14] 李文华,张壬午.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A].循环·整合·和谐—— 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5] 骆世明.生态农业的景观规划、循环设计及生物关系重建[J].中 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805-809. [16] 张壬午,高怀友.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 报,2004,12(2):23-25. [17] Zhu Y Y, Chen H R, Fan J H,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J]. Nature,2000,406:718-722. [18] 李文华,刘某承,张丹.用生态价值观权衡传统农业与常规农业 的效益[J].资源科学,2009,31(6):899-904. [19] 李文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0] 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S., 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1997, 387: 253-260. [21] 刘某承,张丹,李文华.稻田养鱼与常规稻田耕作模式的综合效 益比较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 18 (1)1:164-169. [22] Bresciani F, Deve FC, Stringer R. The multiple roles of agricul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In: Brouwer F(Ed). Sustaining Agriculture and the Rur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Policy and Multifunctionality[C].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2004. [23] H Renting, WAH Rossing, JCJ Groot, et al. Exploring multifunc⁃ tional agriculture: A review of conceptual approaches and pros⁃ pects for an integrative transitional framework[J]. Journal of Envi⁃ ronmental Management,2009,90(1):1-12. [24]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8: Agriculture for Development[R].Washington DC: Quebecor World, 2007. [25] 孙新章.新中国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研究[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0,20(1):71-75. [26] 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 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 产价值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991-994. [27] 薛达元,郭泺.论传统知识的概念与保护[J].生物多样性,2009,17 (2):135-142. [28] 向平安,黄璜,黄梅,等.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减排甲烷的研究及 经济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968-975. [29] 张丹,闵庆文,成升魁,等.传统农业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评估[J].资源科学,2009,31(1):31-37. [30] Berg H. Pesticide use in rice and rice-fish farms in the Mekong Delta, Vietnam [J]. Crop Protection, 2001,20 (10):897-905. [31] Cox WG, D.M. Atkins. Agricultural Ecology[M].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1979. [32] 王如松,蒋萌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1,3(5):7-12. [33] 张壬午.生态农业产业化初探[A].中国生态农业实践与发展[C].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4] 骆世明. 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35] 闵庆文,孙业红,成升魁,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 特征与开发[J].经济地理,2007,27(5):856-859. 1020

李文华等: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l021 2010年6月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China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LI Wenhua, LIU Moucheng, MIN Qingwen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y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basis of national economy. With advanc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an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agriculture. Meanwhile, some agro-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arising from the processes. Being faced with the situations, people have begun to reflect on policies, patterns and technologies associated with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new concepts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succession. There is growing awareness tha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amount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meet people's increasing demand, but als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insurance of food safety, exertion of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maintenance and rest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ate 20 century, China s ecologists and agronomists proposed a concep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e.,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derived from systematic thoughts in terms of the principles of ecology, economics, and ecological economics, with application of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modern management tools. as well as effective experience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t is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which results in a higher economic profit,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Its essence contains a series of concepts such as integration, coordination, circulation and regeneration. 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China has achieved substantial progress, i.e., 1)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system and summarized successful experience; 2)carried out eco-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at the county-level pilots and achieved significant effects; and 3)Chinas eco-agriculture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nd prai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become one of the first selected units on the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However current eco-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not perfect due to the following factors: 1)it still falls short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accounting on a variety of agro-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and 2) it is difficult to gain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market-oriented guidance, scale management, specialized production and brand popularization for traditional self-sufficient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urrently presents a new situation giving rise to a series of new problems. Progress in science broads our views and provides new means for resolving such issue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erious reflections o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ould result in new understanding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high-quality agriculture and cultural agriculture in China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 Circular agriculture;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High-quality agriculture; Cultural agriculture http:/wowe.resci.cn

2010年6月 李文华等: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http://www.resci.cn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China’ 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LI Wenhua,LIU Moucheng,MIN Qingwen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basis of national economy. With advanc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an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agriculture. Meanwhile, some agro-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arising from the processes. Being faced with the situations, people have begun to reflect on policies, patterns and technologies associated with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new concepts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succession. There is growing awareness tha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amount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meet people's increasing demand, but als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insurance of food safety, exertion of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maintenance and rest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China's ecologists and agronomists proposed a concep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e.,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derived from systematic thoughts in terms of the principles of ecology, economics, and ecological economics, with application of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modern management tools, as well as effective experience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t is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which results in a higher economic profit,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Its essence contains a series of concepts, such as integration, coordination, circulation and regeneration. 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China has achieved substantial progress, i.e., 1) 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system and summarized successful experience; 2) carried out eco-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at the county-level pilots and achieved significant effects; and 3) China’s eco-agriculture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nd prai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become one of the first selected units on the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However, current eco-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not perfect due to the following factors: 1) it still falls short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accounting on a variety of agro-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and 2) it is difficult to gain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market-oriented guidance, scale management, specialized production and brand popularization for traditional self-sufficient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urrently presents a new situation giving rise to a series of new problems. Progress in science broads our views and provides new means for resolving such issue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erious reflections o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ould result in new understanding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high-quality agriculture and cultural agriculture in China.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 Circular agriculture;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High-quality agriculture; Cultural agriculture 1021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