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12期 地理科学进展 Vol 29. No 12 2010年12月 PROGRESS IN GEOGRAPHY Dec..2010 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 付承伟2,陈明星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9)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的战略意义凸显。本文针对国内近期城乡结合部的研究呈现出 相似概念多、研究视角多和研究方法多的特点,逐一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城乡结合部地区具有3个特 点:①复杂性;②动态性;③流动性。研究视角分为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5个主要研究视 角。研究方法有田野调研、统计分析、模型分析、文献综述。城乡结合部的自然特性研究的比较充分,如范围界 定、演化动力等,而社会特性部分则比较欠缺,关于城乡结合部的利益格局的解析和化解一直没有系统的研究 笔者认为应把研究传统上关注“地”逐渐转变到关注“人”上来,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更应该是人的发展。建议今后 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下3个方面:①利益格局;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③公共管理。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相似概念;研究视角;研究方法 1引言 城市与乡村之间独特的地域发展情况。德国地理 学家赫伯特·路易于1936年最早提出城市边缘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的战( Stadtrand zonen概念普里奥进一步提出了乡村 略意义凸显。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决定一城市边缘带( Rural-urban fringe的概念,认为该地 着城市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影响着“三农”问题的解域是城市区域增长边缘上的复杂的过渡地带,这 决途径,城乡结合部是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个概念由最初的地理学含义进一步扩展为社会学 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含义。 境相协调的重要空间载体。 而国内学者关注和讨论这一地域现象始于20 因此,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地域空间的发展备世纪80年代中期:一是学界从国外引进的“城市边 受国内学界重视,研究成果也很丰富,笔者用“三缘带”等概念;二是规划界与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的 多”来概括近期的研究进展:第一,相似概念多,对“城乡结合部”概念,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市区 这一地域的学术表达有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带、与郊区交错分布的接壤地带”。 城乡交缘带、城乡边缘带、城乡过渡带等等;第二 其中,相近相似概念有“城乡交缘带”、“城乡结 研究视角多,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经济学、公共合部”、“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带”、“城乡边缘 管理学等众多学科以此为对象的研究成果很多;第带”、“城乡过渡带”、“半城市化地区”等概念。 三,研究方法多,融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部200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 分研究方法。其原因在于,城乡结合部兼具自然特通知中提到“城乡结合部”概念,规定“城乡结合部 性与社会特性。下面分别从这3个特点来综述国是指规划确定为建设用地,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用 内城乡结合部的研究进展。 地混杂地区;以及规划确定为农业用地,在国有建 设用地包含之中的地区。 2概念内涵 上述各概念的本质基本上相同,都反映了城市 与乡村之间的地域的在人口、社会、经济、土地利 21相似概念 用、生态等诸方面的特殊性一过渡性、渐变性、动态 20世纪上半叶开始,国外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性。笔者认为城乡结合部这一概念更能体现城乡 收稿日期:2010-04;修订日期:2010-07 基金项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9年度“通用汽车·中国发展研究青年奖学金(博士论文奖学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付承伟(1979-),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E-mal:chengweifu@yahoo.com.cn 1525-1531页
第29卷 第12期 2010年12月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29, No.12 Dec., 2010 收稿日期:2010-04;修订日期:2010-07. 基金项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9年度“通用汽车•中国发展研究青年奖学金(博士论文奖学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付承伟(1979-),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E-mail: chengwei_fu@yahoo.com.cn 1525-1531页 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 付承伟1, 2 ,陈明星1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的战略意义凸显。本文针对国内近期城乡结合部的研究呈现出 相似概念多、研究视角多和研究方法多的特点,逐一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城乡结合部地区具有3个特 点:①复杂性;②动态性;③流动性。研究视角分为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5个主要研究视 角。研究方法有田野调研、统计分析、模型分析、文献综述。城乡结合部的自然特性研究的比较充分,如范围界 定、演化动力等,而社会特性部分则比较欠缺,关于城乡结合部的利益格局的解析和化解一直没有系统的研究。 笔者认为应把研究传统上关注“地”逐渐转变到关注“人”上来,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更应该是人的发展。建议今后 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下3个方面:①利益格局;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③公共管理。 关 键 词:城乡结合部;相似概念;研究视角;研究方法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的战 略意义凸显。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决定 着城市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影响着“三农”问题的解 决途径,城乡结合部是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相协调的重要空间载体。 因此,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地域空间的发展备 受国内学界重视,研究成果也很丰富,笔者用“三 多”来概括近期的研究进展:第一,相似概念多,对 这一地域的学术表达有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带、 城乡交缘带、城乡边缘带、城乡过渡带等等;第二, 研究视角多,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经济学、公共 管理学等众多学科以此为对象的研究成果很多;第 三,研究方法多,融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部 分研究方法。其原因在于,城乡结合部兼具自然特 性与社会特性。下面分别从这 3 个特点来综述国 内城乡结合部的研究进展。 2 概念内涵 2.1 相似概念 20世纪上半叶开始,国外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 城市与乡村之间独特的地域发展情况。德国地理 学家赫伯特·路易于 1936 年最早提出城市边缘区 (Stadtrand zonen)概念[1] 。普里奥进一步提出了乡村 —城市边缘带(Rural-urban fringe)的概念,认为该地 域是城市区域增长边缘上的复杂的过渡地带[2] ,这 个概念由最初的地理学含义进一步扩展为社会学 含义。 而国内学者关注和讨论这一地域现象始于20 世纪80年代中期:一是学界从国外引进的“城市边 缘带”等概念;二是规划界与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的 “城乡结合部”概念,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市区 与郊区交错分布的接壤地带”[3] 。 其中,相近相似概念有“城乡交缘带”、“城乡结 合部”、“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带”、“城乡边缘 带”、“城乡过渡带”、“半城市化地区”等概念[3-10] 。 200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 通知中提到“城乡结合部”概念,规定“城乡结合部” 是指规划确定为建设用地,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用 地混杂地区;以及规划确定为农业用地,在国有建 设用地包含之中的地区。 上述各概念的本质基本上相同,都反映了城市 与乡村之间的地域的在人口、社会、经济、土地利 用、生态等诸方面的特殊性—过渡性、渐变性、动态 性。笔者认为城乡结合部这一概念更能体现城乡
1526 地理科学进展 29卷 之间独特地域空间的本质。第一,从字面上讲,“城员;行政管理上不很明晰。②动态性。城乡结合部 乡”是指城与乡之间的地域属性,比城市边缘区概与城市一样具有周期性特征。有的刚刚产生,有的 念更能反映这一地域的区位状态;“结合部”反映了与城市冲突日益加大,有的则与城市正在融合。③ 这一地域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渗透流动性。离城市核心区较近的城乡结合部有可能 的关系,更能反映出该地域过渡的性质。第二,从被城市同化,较远地区的新的城乡结合部又相继产 语义上讲,相对于其他相似的几个概念,城乡结合生,城乡结合部像潮水般一波又一波涌向城市扩展 部并不带有明显的地理学范畴,从而更充分地表达的方向。 这一地域兼具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的本质。第三 从应用上讲学界更倾向于使用“城乡结合部”这一3研究视角 概念。笔者分别以这几个概念为关键词在知网 (1980-2009年)数据库中搜索,发现“城乡结合部”这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把城乡结合部问题 概念的使用频次要高于其他概念 的研究视角归纳出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经济学 22概念内涵 和公共管理5个主要研究视角。 城乡结合部的概念内涵经历了由空间界定到31地理学视角 全面阐述、由静态描述到动态演化、由抽象概括到 以地理学视角对城乡结合部进行研究的成果 具体明晰的嬗变过程。陈振年等从生态角度首提主要反映在空间界定、动力演化、土地利用等几个 概念;赵自胜等从地理、经济角度阐述;黄公元方面。 从地理、经济、社会三方面界定吗;王锁娥则考虑到 空间界定的研究由定性研究转为定量研究、由 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四方面因素。赵自胜等、单一指标转为综合指标。在研究中,空间界定的综 黄公元从静态角度,以区位、人口密度、产业等指标合性和动态性不断加强。顾朝林等运用人口密度 界定概念;王树良等、齐童等从要素转换、能量指标、方晓使用遥感及GS技术四,对上海城乡 交换等方面阐述概念的动态特性。黄公元通过结合部范围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在所研究的指 基础设施和经济联系两个方面从广义和狭义去界标上,杨山认为可采用行政、功能、景观3类进行分 定城乡结合部吗;王锁娥从城乡近邻关系和行政隶析叫。方修琦等和钱紫华等叫分别分析了北京和 属关系两个方面总结出四种不同的城乡结合部类西安的城乡结合部的演变历程。 型,城乡结合部的空间范围越发具体明晰 研究认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演化动力因素有 通过研究城乡结合部概念的发展历程,笔者总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资金投入、土地需求、交通运输 结城乡结合部地区的3个特点:①复杂性。空间上条件、政策与管理、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以2。 用地无序;经济上多低档商业而无种植业和楼宇办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研究随着遥感技术和 公;劳动力基本上分为以收租为主成为食利阶层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而逐渐丰富起来。洪敏等运 当地人和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的外来务工人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指标研究 了北京市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格局的数量 和空间特征叫;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赵元 城乡交错带 分析出外延和飞地两种土地利用模式P,倪少春等 制定出“城市化进程指数”,曹隆坤等预测了土地 利用演变趋势叫。 3.2规划学视角 城乡交缘带 以规划学为研究视角的成果往往是与生态学 500100015020002003000 联系起来,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研究的。多数 文献数量篇 学者的研究都提出在城乡结合部兴建生态旅游带、 图1城乡结合部相似概念文献统计 Fig. I The amount of literatures relevant to the concepts 生态工业园、绿色食品生产园周伟等指出北 similar to urban-rural linkage 京市以生态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将有助于克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29卷 12期 之间独特地域空间的本质。第一,从字面上讲,“城 乡”是指城与乡之间的地域属性,比城市边缘区概 念更能反映这一地域的区位状态;“结合部”反映了 这一地域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渗透 的关系,更能反映出该地域过渡的性质。第二,从 语义上讲,相对于其他相似的几个概念,城乡结合 部并不带有明显的地理学范畴,从而更充分地表达 这一地域兼具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的本质。第三, 从应用上讲,学界更倾向于使用“城乡结合部”这一 概念。笔者分别以这几个概念为关键词在知网 (1980-2009年)数据库中搜索,发现“城乡结合部”这 一概念的使用频次要高于其他概念。 2.2 概念内涵 城乡结合部的概念内涵经历了由空间界定到 全面阐述、由静态描述到动态演化、由抽象概括到 具体明晰的嬗变过程。陈振年等从生态角度首提 概念[5] ;赵自胜等从地理、经济角度阐述[11] ;黄公元 从地理、经济、社会三方面界定[12] ;王锁娥则考虑到 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四方面因素[13] 。赵自胜等、 黄公元从静态角度,以区位、人口密度、产业等指标 界定概念[11-12] ;王树良等、齐童等从要素转换、能量 交换等方面阐述概念的动态特性[14-15] 。黄公元通过 基础设施和经济联系两个方面从广义和狭义去界 定城乡结合部[12] ;王锁娥从城乡近邻关系和行政隶 属关系两个方面总结出四种不同的城乡结合部类 型[13] ,城乡结合部的空间范围越发具体明晰。 通过研究城乡结合部概念的发展历程,笔者总 结城乡结合部地区的3个特点:①复杂性。空间上 用地无序;经济上多低档商业而无种植业和楼宇办 公;劳动力基本上分为以收租为主成为食利阶层的 当地人和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的外来务工人 员;行政管理上不很明晰。②动态性。城乡结合部 与城市一样具有周期性特征。有的刚刚产生,有的 与城市冲突日益加大,有的则与城市正在融合。③ 流动性。离城市核心区较近的城乡结合部有可能 被城市同化,较远地区的新的城乡结合部又相继产 生,城乡结合部像潮水般一波又一波涌向城市扩展 的方向。 3 研究视角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把城乡结合部问题 的研究视角归纳出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经济学 和公共管理5个主要研究视角。 3.1 地理学视角 以地理学视角对城乡结合部进行研究的成果 主要反映在空间界定、动力演化、土地利用等几个 方面。 空间界定的研究由定性研究转为定量研究、由 单一指标转为综合指标。在研究中,空间界定的综 合性和动态性不断加强。顾朝林等运用人口密度 指标[16] 、方晓使用遥感及 GIS 技术[17] ,对上海城乡 结合部范围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在所研究的指 标上,杨山认为可采用行政、功能、景观3类进行分 析[18] 。方修琦等[19] 和钱紫华等[20] 分别分析了北京和 西安的城乡结合部的演变历程。 研究认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演化动力因素有: 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资金投入、土地需求、交通运输 条件、政策与管理、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17, 19-22] 。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研究随着遥感技术和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而逐渐丰富起来。洪敏等运 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指标研究 了北京市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格局的数量 和空间特征[23] ;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赵元 分析出外延和飞地两种土地利用模式[24] ,倪少春等 制定出“城市化进程指数”[25] ,曹隆坤等预测了土地 利用演变趋势[26] 。 3.2 规划学视角 以规划学为研究视角的成果往往是与生态学 联系起来,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研究的。多数 学者的研究都提出在城乡结合部兴建生态旅游带、 生态工业园、绿色食品生产园[27-28] 。周伟等指出北 京市以生态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将有助于克 图 1 城乡结合部相似概念文献统计 Fig.1 The amount of literatures relevant to the concepts similar to urban-rural linkage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城乡交缘带 城乡过渡带 城乡边缘带 半城市化地区 城乡交错带 城市边缘区 城乡结合部 文献数量/篇 1526
12期 付承伟等: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 1527 服城市化的无序发展给城乡结合部带来的诸多问受到限制。杨再贵等、袁宏川等分别总结出 题叫。祁新华等以广州市为例揭示了大城市边缘了农用土地价格体系和房屋拆迁补偿价格的计算 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不均衡的周期性变化岡。 方法 33社会学视角 成得礼等认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劳 以社会学为视角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动力供给意愿加强,但是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 群体、人口变迁、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和社会网络等劣势,董克用等分析了其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 几个方面。 问题;张琦等认为低保政策的提升是缓解城乡结 利益群体与人口变迁。学者们对城乡结合部合部贫富差距的安全网 人口组织、空间分布、人口结构的变迁凹,对社会分35公共管理视角 化、整合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凹。唐灿等在实 证调研的基础上发现外来人口与城乡结合部地区 以公共管理为视角的研究发展得相对较晩,研 形成的利益一体化关系是一种在体制外的新的经 究成果主要有管理模式、管理弊端和管理转型等几 济和社会结构式样。 个方面。 社会治安与稳定。多名学者的研究中,都总结 方晓分析了上海市钦洋镇政府由一个农村政 出了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混乱、外来人口管理复府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以城镇管理为主的城乡结合 杂、犯罪率高和社会丑恶现象集中、居民文化素质部政府所存在的4大问题,即政府职能转化滞后、 反差大、精神生活贫乏等特性。袁振龙以社会资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困难重 本理论解释了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治安形势严峻的重、行政区在开发过程中被分割叫。傅云新等总结 原因 了广州城乡结合部管理的4种模式:镇一村一经济 社会结构与网络。城乡结合部的居民主要为社,街道一村一经济社区(开发区)镇一村一居委 所在地原村民、中心城区动迁市民及外来租住农民会,经济社、街道一(经济总公司居委会围。 工圆,分别会进行产业、设施和社会网络的重构圆。 陈孟平认为城乡结合部存在着2个根本问题 宋国恺认为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即相互掣肘的制度安排问题和各主体利益关系的 是农民的终结、从“空壳”到“实体”、社会的断裂和调整问题叫。 最终走向城市化 董克用认为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 3.4经济学视角 城乡转型的过程,其任务主要表现在个人转型、经 以经济学为视角的城乡结合部研究集中在产济转型和社会转型3大方面。冯晓英将城乡结合 业与资产、土地房屋价格、劳动力与收入等方面。 部管理体制改革概括为“两改革(政治体制、经济体 顾朝林等总结出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功能是城 制)、一调整(社会政策)国。 市蔬菜副食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工业扩散重点地区 在城乡结合部的研究视角中,地理学视角的研 和大宗商品物资流通集散中心四。徐晓霞认为城乡 结合部土地利用决定城市农副产品的供应,而后者究成果是比较丰富的而公共管理视角的研究成果 的需求变化也会影响前者叫。龙开元等认为政策 比较少。地理学视角的研究成果侧重空间形成、界 决策因素、资金的积累以及城市的扩散等因素极大定的研究;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侧重于解决该空 促进了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演变。宋金平等指间里形成的经济、社会、治理等问题。城乡结合部 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经济活动短期行为严重,造成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是一个界限模糊且发展变化 产业结构稳定性差和区域内部差异明显的特征叫。较快的地区,其地理范围需要采用综合指标才能确 关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集体资产处置,陈天宝定;该地域空间的产业主要是服务城市生活和接受 等提出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魏书华认为处置城市工业扩散,但是土地价格很难市场化,利益格 的着眼点应是如何形成增量的问题叫。 局比较复杂;居住人口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社会 吕萍等发现北京城乡结合部许多土地交易是网络比较复杂,社会治安混乱。因此,城乡结合部 地下或非公开性的,使土地价格或租金的市场实现的公共管理问题十分棘手
29卷 12期 付承伟 等: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 服城市化的无序发展给城乡结合部带来的诸多问 题[29] 。祁新华等以广州市为例揭示了大城市边缘 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不均衡的周期性变化[30] 。 3.3 社会学视角 以社会学为视角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 群体、人口变迁、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和社会网络等 几个方面。 利益群体与人口变迁。学者们对城乡结合部 人口组织、空间分布、人口结构的变迁[31] ,对社会分 化、整合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研究[32] 。唐灿等在实 证调研的基础上发现外来人口与城乡结合部地区 形成的利益一体化关系是一种在体制外的新的经 济和社会结构式样[33] 。 社会治安与稳定。多名学者的研究中,都总结 出了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混乱、外来人口管理复 杂、犯罪率高和社会丑恶现象集中、居民文化素质 反差大、精神生活贫乏等特性[7,34] 。袁振龙以社会资 本理论解释了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治安形势严峻的 原因[35] 。 社会结构与网络。城乡结合部的居民主要为 所在地原村民、中心城区动迁市民及外来租住农民 工[36] ,分别会进行产业、设施和社会网络的重构[37] 。 宋国恺认为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 是农民的终结、从“空壳”到“实体”、社会的断裂和 最终走向城市化[38] 。 3.4 经济学视角 以经济学为视角的城乡结合部研究集中在产 业与资产、土地房屋价格、劳动力与收入等方面。 顾朝林等总结出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功能是城 市蔬菜副食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工业扩散重点地区 和大宗商品物资流通集散中心[7] 。徐晓霞认为城乡 结合部土地利用决定城市农副产品的供应,而后者 的需求变化也会影响前者[39] 。龙开元等认为政策 决策因素、资金的积累以及城市的扩散等因素极大 促进了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演变[40] 。宋金平等指 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经济活动短期行为严重,造成 产业结构稳定性差和区域内部差异明显的特征[41] 。 关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集体资产处置,陈天宝 等提出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42] ;魏书华认为处置 的着眼点应是如何形成增量的问题[43] 。 吕萍等发现北京城乡结合部许多土地交易是 地下或非公开性的,使土地价格或租金的市场实现 受到限制[44] 。杨再贵等[45] 、袁宏川等[46] 分别总结出 了农用土地价格体系和房屋拆迁补偿价格的计算 方法。 成得礼等认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劳 动力供给意愿加强,但是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 劣势[47] ,董克用等分析了其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 问题[48] ;张琦等认为低保政策的提升是缓解城乡结 合部贫富差距的安全网[49] 。 3.5 公共管理视角 以公共管理为视角的研究发展得相对较晚,研 究成果主要有管理模式、管理弊端和管理转型等几 个方面。 方晓分析了上海市钦洋镇政府由一个农村政 府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以城镇管理为主的城乡结合 部政府所存在的 4 大问题,即政府职能转化滞后、 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困难重 重、行政区在开发过程中被分割[50] 。傅云新等总结 了广州城乡结合部管理的4种模式:镇—村—经济 社,街道—村—经济社,区(开发区)—镇—村—居委 会,经济社、街道—(经济总公司)—居委会[51] 。 陈孟平认为城乡结合部存在着2个根本问题, 即相互掣肘的制度安排问题和各主体利益关系的 调整问题[52] 。 董克用认为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 城乡转型的过程,其任务主要表现在个人转型、经 济转型和社会转型3大方面[53] 。冯晓英将城乡结合 部管理体制改革概括为“两改革(政治体制、经济体 制)、一调整(社会政策)”[54] 。 在城乡结合部的研究视角中,地理学视角的研 究成果是比较丰富的,而公共管理视角的研究成果 比较少。地理学视角的研究成果侧重空间形成、界 定的研究;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侧重于解决该空 间里形成的经济、社会、治理等问题。城乡结合部 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是一个界限模糊且发展变化 较快的地区,其地理范围需要采用综合指标才能确 定;该地域空间的产业主要是服务城市生活和接受 城市工业扩散,但是土地价格很难市场化,利益格 局比较复杂;居住人口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社会 网络比较复杂,社会治安混乱。因此,城乡结合部 的公共管理问题十分棘手。 1527
地理科学进展 29卷 4研究方法 指标,用均值突变检验中的滑动t检验方法对各方 向的城乡断面上的城市用地比率进行突变检测,进 4.1田野调查 而划分出城乡过渡带内、外边界的位置。 田野调查旨在获得一手资料与数据,包括深度43模型分析 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以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 模型分析方法包括概念模型( conceptual mod 理等为视角的城乡结合部研究多数采用田野调查c)和计量模型( mathematical model)等 方法。 陈晓军等以北京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 宋国恺以兰州安宁区水村和孔村为例,对村民“基本内核过程”进行分析,在土地用途转换基本驱 家庭、职业、生活方式、心理文化收入、组织结构和动模式的基础上构建起研究区土地用途转换宏观 身份认同等7个方面进行问卷调研,对村长或村支动因机制的理论框架模型,揭示主因力作用的同 书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村子基本情况。金时,着重阐明了各种驱动因素之间相互制约、互相 平以上海西北部城乡边缘区古浪苑为田野调查地联系形成的“合力”效应。 点,在深度访谈的过程中采用马特·范德普尔的交 成得礼等将“失地农民”非农劳动力供给意愿 换方法,运用社会网络作为分析工具,阐述了该地设为被解释变量,将“失地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 区社会关系网的维系和再建过程。张琦等为分背景、体制变革设为解释变量,通过建立 logistic回 析收入差距,对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地区处于不同社归模型,研究了“失地农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 会阶层的10组居民家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素。郑辛酉等利用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有关的 42统计分析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得出区域生态效应综合指数与 在城乡结合部的相关研究中,统计分析比较常弹性指数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发现20年来在人 见。一般以年鉴或报告上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类影响下城市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骤减一缓 通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提取的土 地利用数据作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这种方法经 减一回复的过程咧。祁新华等以广州市为例,借鉴 常用在城乡结合部的空间界定、土地利用演化动逻辑斯蒂方程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构建 力等方面的研究。 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演变的阶段性、生命周期 顾朝林等以人口密度梯度突变点划分城乡结与可持续发展模型叫。 合部范围;陈佑启以从城区到农村逐步衰减的水 4.4文献综述 平类、结构类、密度类、联系类、基础设施类5类共 文献综述可以了解前人成果,明晰研究进展 20个指标,根据指标衰减突变界定范围;孙世民获知研究空白。张建明等将国内外对城乡边缘带 等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等3个层的概念地域结构、土地利用形态、社会经济特征、 次,人口、用地景观、经济和社会等4个分类指标,形成演变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朱国恺 15个单项指标的反映城乡结合部地域特征的指标从城乡结合部的概念特点、土地利用社会稳定发 体系,通过属性值确定城乡结合部地域特征。 展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剛。罗彦等对中国城乡边 郑艳婷等提出从结构、变化、景观和体制等4缘区的硏究阶段、地域界定、社会结构和问题、经济 个层面来构建半城市化地区的判别指标体系。其特征、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中前3个层面是采用统计方法来分析的。结构层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面,从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土地利用结 在城乡结合部的研究方法中,主要是统计分 构等指标来判断;变化层面从经济、人口、投资、非析,这也是地理学视角研究的主要方法。而田野调 农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等指标来进行判断。景观研的研究方法应用较少。城乡结合部的范围界定 层面从建设用地、三废处理率、基础设施覆盖率、土很难和变化很快的特征致使该地域并没有一个完 地利用混杂度等指标来判断。章文波等提出了整的行政区划,这就使得城乡结合部的定量研究应 个将TM影像与突变检测方法结合划分城乡过该更多得依赖影像分析和田野调查获得的数据,数 渡带的方法。采用二级结构分类方法从TM影像据能否相对及时、准确地反映城乡结合部的特性将 中提取城市用地信息,包括城市用地、水体等14个成为研究方法中的关键问题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29卷 12期 4 研究方法 4.1 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旨在获得一手资料与数据,包括深度 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以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 理等为视角的城乡结合部研究多数采用田野调查 方法。 宋国恺以兰州安宁区水村和孔村为例,对村民 家庭、职业、生活方式、心理文化、收入、组织结构和 身份认同等7个方面进行问卷调研,对村长或村支 书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村子基本情况[38] 。金 平以上海西北部城乡边缘区古浪苑为田野调查地 点,在深度访谈的过程中采用马特·范德普尔的交 换方法,运用社会网络作为分析工具,阐述了该地 区社会关系网的维系和再建过程[36] 。张琦等为分 析收入差距,对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地区处于不同社 会阶层的10组居民家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49] 。 4.2 统计分析 在城乡结合部的相关研究中,统计分析比较常 见。一般以年鉴或报告上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 通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提取的土 地利用数据作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这种方法经 常用在城乡结合部的空间界定、土地利用、演化动 力等方面的研究。 顾朝林等以人口密度梯度突变点划分城乡结 合部范围[16] ;陈佑启以从城区到农村逐步衰减的水 平类、结构类、密度类、联系类、基础设施类 5 类共 20个指标,根据指标衰减突变界定范围[55] ;孙世民 等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等 3 个层 次,人口、用地景观、经济和社会等 4 个分类指标, 15个单项指标的反映城乡结合部地域特征的指标 体系,通过属性值确定城乡结合部地域特征[56] 。 郑艳婷等提出从结构、变化、景观和体制等 4 个层面来构建半城市化地区的判别指标体系。其 中前 3 个层面是采用统计方法来分析的。结构层 面, 从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土地利用结 构等指标来判断;变化层面从经济、人口、投资、非 农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等指标来进行判断。景观 层面从建设用地、三废处理率、基础设施覆盖率、土 地利用混杂度等指标来判断[10] 。章文波等提出了 一个将 TM 影像与突变检测方法结合划分城乡过 渡带的方法。采用二级结构分类方法从 TM 影像 中提取城市用地信息,包括城市用地、水体等14个 指标,用均值突变检验中的滑动t检验方法对各方 向的城乡断面上的城市用地比率进行突变检测,进 而划分出城乡过渡带内、外边界的位置[57] 。 4.3 模型分析 模型分析方法包括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和计量模型(mathematical model)等。 陈晓军等以北京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 “基本内核过程”进行分析,在土地用途转换基本驱 动模式的基础上构建起研究区土地用途转换宏观 动因机制的理论框架模型,揭示主因力作用的同 时,着重阐明了各种驱动因素之间相互制约、互相 联系形成的“合力”效应[58] 。 成得礼等将“失地农民”非农劳动力供给意愿 设为被解释变量,将“失地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 背景、体制变革设为解释变量,通过建立Logistic 回 归模型,研究了“失地农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 素[47] 。郑辛酉等利用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有关的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得出区域生态效应综合指数与 弹性指数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发现 20 年来在人 类影响下城市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骤减—缓 减—回复的过程[59] 。祁新华等以广州市为例,借鉴 逻辑斯蒂方程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构建 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演变的阶段性、生命周期 与可持续发展模型[30] 。 4.4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可以了解前人成果,明晰研究进展, 获知研究空白。张建明等将国内外对城乡边缘带 的概念、地域结构、土地利用形态、社会经济特征、 形成演变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1] 。宋国恺 从城乡结合部的概念、特点、土地利用、社会稳定发 展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60] 。罗彦等对中国城乡边 缘区的研究阶段、地域界定、社会结构和问题、经济 特征、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评述[61] 。 在城乡结合部的研究方法中,主要是统计分 析,这也是地理学视角研究的主要方法。而田野调 研的研究方法应用较少。城乡结合部的范围界定 很难和变化很快的特征致使该地域并没有一个完 整的行政区划,这就使得城乡结合部的定量研究应 该更多得依赖影像分析和田野调查获得的数据,数 据能否相对及时、准确地反映城乡结合部的特性将 成为研究方法中的关键问题。 1528
12期 付承伟等: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 1529 5结论启示 参考文献 [张建明,许学强.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人文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城乡结合部的研究从未间 地理,1997,12(3):5-8 [2 Pryor, Robin J. Defining the rural-urban fringe. Social 断过,尤其是在概念内涵、空间界定、动力演化、土 Forces,1968,47(2):202-215. 地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广泛应用统]陈佑启.城乡交错带名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1 计分析和遥感技术、GS来进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 (1)47-52 究相得益彰;研究视角逐渐丰富起来。但是相对于BW艾伯里城乡交缘带的农业帅江平,译地理科学 城乡结合部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来讲,这 S]陈振年,李莉城乡“结合部”生态经济初探新疆社会 些研究还不是很全面,也不是很深入。城乡结合部 科学,1988(4):23-26 的自然特性研究的比较充分,如范围界定、演化动6]顾朝林熊江波简论城市边缘区研究地理研究 力等,而社会特性部分则比较欠缺,关于城乡结合 989,8(3):95-100 部的利益格局的解析和化解一直没有系统的研7顾朝林陈田,丁金宏,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 究。笔者认为应把研究传统上关注“地”逐渐转变 究地理学报,1993,48(4)317-328 到关注“人”上来,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更应该是人的8]胡聃城乡交错带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分析应用基础与 工程科学学报,1994,2(2/3):179-186 发展。鉴于此,今后城乡结合部的研究重点应放在9章文波大城市城乡过渡带的划分及城市扩展的卫星 如下几个方面 遥感研究:以北京为例[D]北京师范大学,1998 (1)利益格局。城乡结合部正处于城乡社会[0郑艳婷,刘盛和陈田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以 转型阶段,失地农民日趋增多,外来人口大量涌入 广东省东莞市为例地理研究,2003,22(6):760-768 原有的乡土型社区已经瓦解,而新型的城市社会尚11赵自胜,陈金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以开封市为 例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6(1)67-70 未形成。城乡结合部内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错 [2]黄公元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综复杂,城乡结合部当地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本地 1998(1):119-124 居民、外地务工人员之间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大13]王锁娥充分认识和发挥城乡结合部在西安经济发展 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也带动了城乡结合部的的土 中的作用.理论导刊,2001(2):28-29 地租金的上涨,这就使得本来存在的利益矛盾更加[4王树良,李爽,刘建华等试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用途 尖锐化。城乡结合部的利益格局的解析将成为今 管制测绘信息与工程,2000415-19 [5]齐童,白振平,郑怀文.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功能分析城 后研究的核心问题。 市问题,2005(2):26-29 (2)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长期以来,城[16]顾朝林,丁金宏,陈田,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北 乡结合部公共服务不完善和基础设施缺乏成为进 京:科学出版社,1995:66-71 步发展的障碍。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往往超过17方晓浅议上海城市边缘区的界定地域研究与开发 本地居民,致使本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超负 1999,18(4):65-67 荷运行本地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明显下降,而外来18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地理学与 国土研究,1998,14(3):19-23 务工人员又要求享受居民待遇。如何保证城乡结191方修琦,章文波张兰生,等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 合部居住人群的公共产品质量是一个重要问题。 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城市规划,2002,26(4):56-60 (3)公共管理。由于利益分享机制的不健全,[20]钱紫华陈晓键西安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研究.人文 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往往会造成以出租房屋为生的 地理,2005,203):54-58 居民失去了生活来源,以务农为主的居民失去了土2崔功豪,武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 展:以南京等城市为例地理学报,1990,45(4):399-41 地,本地的居民不能获得持续、稳定收益,社会保障 [2]刘君德,彭再德,徐前勇.上海郊区乡村一城市转型与 的利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再加之这部分人群往 协调发展城市规划,1997,21(5):44-47 往劳动技能低,就业竞争力差。如何保障本地居民23]洪敏,陈焕伟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格局及影响因素分 的正当利益应当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析:以北京海淀区为例农村经济,2004(9):35-36
29卷 12期 付承伟 等: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 5 结论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城乡结合部的研究从未间 断过,尤其是在概念内涵、空间界定、动力演化、土 地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广泛应用统 计分析和遥感技术、GIS来进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 究相得益彰;研究视角逐渐丰富起来。但是相对于 城乡结合部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来讲,这 些研究还不是很全面,也不是很深入。城乡结合部 的自然特性研究的比较充分,如范围界定、演化动 力等,而社会特性部分则比较欠缺,关于城乡结合 部的利益格局的解析和化解一直没有系统的研 究。笔者认为应把研究传统上关注“地”逐渐转变 到关注“人”上来,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更应该是人的 发展。鉴于此,今后城乡结合部的研究重点应放在 如下几个方面: (1)利益格局。城乡结合部正处于城乡社会 转型阶段, 失地农民日趋增多, 外来人口大量涌入, 原有的乡土型社区已经瓦解, 而新型的城市社会尚 未形成[62] 。城乡结合部内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错 综复杂,城乡结合部当地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本地 居民、外地务工人员之间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大 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也带动了城乡结合部的的土 地租金的上涨,这就使得本来存在的利益矛盾更加 尖锐化。城乡结合部的利益格局的解析将成为今 后研究的核心问题。 (2)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长期以来,城 乡结合部公共服务不完善和基础设施缺乏成为进 一步发展的障碍。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往往超过 本地居民,致使本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超负 荷运行,本地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明显下降,而外来 务工人员又要求享受居民待遇。如何保证城乡结 合部居住人群的公共产品质量是一个重要问题。 (3)公共管理。由于利益分享机制的不健全, 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往往会造成以出租房屋为生的 居民失去了生活来源,以务农为主的居民失去了土 地,本地的居民不能获得持续、稳定收益,社会保障 的利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再加之这部分人群往 往劳动技能低,就业竞争力差。如何保障本地居民 的正当利益应当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 张建明, 许学强. 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人文 地理, 1997, 12(3): 5-8. [2] Pryor, Robin J. Defining the rural-urban fringe. Social Forces, 1968, 47(2): 202-215. [3] 陈佑启. 城乡交错带名辨.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5, 11 (1): 47-52. [4] B.W.艾伯里. 城乡交缘带的农业. 帅江平, 译. 地理科学 进展, 1998, 17(2): 10-14. [5] 陈振年, 李莉. 城乡“结合部”生态经济初探. 新疆社会 科学, 1988(4): 23-26. [6] 顾朝林, 熊江波. 简论城市边缘区研究. 地理研究, 1989, 8(3): 95-100. [7] 顾朝林, 陈田, 丁金宏, 等.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 究. 地理学报, 1993, 48(4): 317-328. [8] 胡聃. 城乡交错带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分析. 应用基础与 工程科学学报, 1994, 2(2/3): 179-186. [9] 章文波. 大城市城乡过渡带的划分及城市扩展的卫星 遥感研究: 以北京为例[D]. 北京师范大学, 1998. [10] 郑艳婷, 刘盛和, 陈田. 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 以 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地理研究, 2003, 22(6): 760-768. [11] 赵自胜, 陈金.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 以开封市为 例. 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6, 26(1): 67-70. [12] 黄公元. 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8(1): 119-124. [13] 王锁娥. 充分认识和发挥城乡结合部在西安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 理论导刊, 2001(2): 28-29 [14] 王树良, 李爽, 刘建华, 等. 试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用途 管制.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0(4): 15-19. [15] 齐童, 白振平, 郑怀文.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功能分析. 城 市问题, 2005(2): 26-29. [16] 顾朝林, 丁金宏, 陈田, 等.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66-71. [17] 方晓. 浅议上海城市边缘区的界定.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 18(4): 65-67. [18] 杨山. 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 地理学与 国土研究, 1998, 14(3): 19-23. [19] 方修琦, 章文波, 张兰生, 等. 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 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 城市规划, 2002, 26(4): 56-60. [20] 钱紫华, 陈晓键. 西安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研究. 人文 地理, 2005, 20(3): 54-58. [21] 崔功豪, 武进. 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 展: 以南京等城市为例. 地理学报, 1990, 45(4): 399-411. [22] 刘君德, 彭再德, 徐前勇. 上海郊区乡村—城市转型与 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 1997, 21(5): 44-47. [23] 洪敏, 陈焕伟.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格局及影响因素分 析: 以北京海淀区为例. 农村经济, 2004(9): 35-36. 1529
地理科学进展 29卷 [24]赵元基于GS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测算研究:以广州 问题,2002(4):669 市海珠区土地利用为例D]广州:中山大学,2005 [44]吕萍,姜东升.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及变动机制探析 [25]倪少春,贾铁飞,郑辛酉.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城市 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3,17(1) 化空间过程:以上海市西南地区为例地域研究与开 34-39 发,2006,25(2):92-95 [45]杨再贵,彭补拙,周生路,等.城市边缘区农用土地定级 [26]曹隆坤,张加恭,王婉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 评估研究:以广州天河区为例经济地理,2004,244) 研究: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江西农业学报,2008,20 520-524 (2):138-14 [46]袁宏川,李慧民.城乡结合部房屋拆迁补偿价格的计 2刁庞振刚,董波。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 算.建筑经济,2006(10):4041 究旅游学刊,2001,16(3):76-79 [47成得礼,董克用城乡结合部(北京市)“失地农民”劳动 28]张国斌,李秀芹.城乡过渡带景观特征与规划建设探 力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经济科学,2004(4)63-1 讨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68-6270 [48]董克用,成得礼从北京看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面临 [29]周伟,白彬,袁春,等北京城乡结合部土地生态利用研 的困境与解决思路.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 究初探资源与产业,2007,9(1)37-39 31-35 B0祁新华程煜,陈烈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149张琦,郝字城乡结合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研究 的动力机制:以广州市为例经济地理,2008,27(2) 生产力研究,2007(2):88-89 421-430 [3门周婕,王静文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演进的研究武汉[50方晓上海城市边缘区的开发管理矛盾:以浦东钦洋镇 为例城市问题,1991):50-52 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35(5):16-21 [5门]傅云新,杨长明广州市城乡结合部及其管理模式比较 [32]刘君德,张玉枝,刘均宇大城市边缘区社区的分化与 研究.探求,2002(4)13-16. 整合:上海真如镇个案研究城市规划,2000,24(4) [2]陈孟平.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制度安排、利益关系及调 41-43. 33]唐灿,冯小双,潘呜啸,等.谨防社会失控:外来人口与 整城市问题,2006(9):94-97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利益一体化关系中国国情国力报53]董克用《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简 告,1998(3):26-28 Ar[eb/ol].2006-12-7[2010-5-5].http:/www.bjpopss [34]周大鸣高崇.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广州南景村50 gov.cn/bjpssweb/n 23945c32 aspx 年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1(4)99-108 [54]冯晓英.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框架思路[B [35]袁振龙社会资本与社会安全关于北京城乡结合部地 Ol].2005-4-21[2010-5-5].http://www.bjpopss.gov.cn/ 区增进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安全的研究中国人民公安 bjpssweb/n8617c52aspx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40-14 [5S]陈佑启.试论城乡交错带及其特征与功能经济地理 36]金平城乡边缘区居住群体社会网的维系与再建以上 1996,16(3):27-31 海西北城乡边缘区古浪苑的五年变迁史为例四]上[561孙世民,李世峰基于熵权的城乡结合部地域特征属性 海:上海大学,2007 模糊界定研究.运筹与管理.2005,14(6)82-87 [3刀郭永昌.大城市边缘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与重构:以上[57章文波,方修琦,张兰生利用遥感影像划分城乡过渡 海市闵行区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5):32-36 带方法的研究.遥感学报,1999,3(3):199-202 138]宋国恺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对兰州市安58陈晓军张洪业,刘盛和北京城市边缘区土地用途转 区水村、孔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D]西安西 换宏观动因机制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03,22(2) 北师范大学,2003 39]徐晓霞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与城市农副产品供应:以[59郑辛酉贾铁飞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城市化生态 开封市为例经济地理,2001,21(4)461-466 效应分析:以上海城市边缘区轴向城市化样带为例资 [40]龙开元,谢光辉,谢炳庚.湖南省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 源科学,2006,28(6)146-53 演变及优化对策.经济地理,1999,19(6):71-74 [60宋国恺城乡结合部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4(2) [4]宋金平,李丽平.北京市城乡过渡地带产业结构演化研 104-108 究地理科学,200020(1):20-26 [6]罗彦,周春山.中国城乡边缘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城 [42]陈天宝,陈宝峰.北京城乡结合部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市发展研究,2005,12(1):25-30 探讨.北京经济瞭望,199960:43-46 [62]刘盛和,陈田,蔡建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 43]魏书华城乡结合部城市化与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城市 点地理学报,2004,59(10):101-108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29卷 12期 [24] 赵元. 基于GIS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测算研究: 以广州 市海珠区土地利用为例[D]. 广州: 中山大学, 2005. [25] 倪少春, 贾铁飞, 郑辛酉.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城市 化空间过程: 以上海市西南地区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 发, 2006, 25(2): 92- 95. [26] 曹隆坤, 张加恭, 王婉如.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 研究: 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2): 138- 141. [27] 庞振刚, 董波. 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 究. 旅游学刊, 2001, 16(3): 76-79. [28] 张国斌, 李秀芹. 城乡过渡带景观特征与规划建设探 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23): 6268-6270. [29] 周伟, 白彬, 袁春, 等. 北京城乡结合部土地生态利用研 究初探. 资源与产业, 2007, 9(1): 37-39. [30] 祁新华, 程煜, 陈烈. 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 的动力机制: 以广州市为例. 经济地理, 2008, 27(2): 421- 430. [31] 周婕, 王静文. 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演进的研究. 武汉 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02, 35(5): 16-21. [32] 刘君德, 张玉枝, 刘均宇. 大城市边缘区社区的分化与 整合: 上海真如镇个案研究. 城市规划, 2000, 24(4): 41-43. [33] 唐灿, 冯小双, 潘鸣啸, 等. 谨防社会失控: 外来人口与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利益一体化关系. 中国国情国力报 告, 1998(3): 26-28. [34] 周大鸣,高崇. 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 广州南景村 50 年的变迁. 社会学研究, 2001(4): 99-108. [35] 袁振龙. 社会资本与社会安全: 关于北京城乡结合部地 区增进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安全的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3): 140-146. [36] 金平. 城乡边缘区居住群体社会网的维系与再建: 以上 海西北城乡边缘区古浪苑的五年变迁史为例[D]. 上 海: 上海大学, 2007. [37] 郭永昌. 大城市边缘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与重构: 以上 海市闵行区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25(5): 32-36. [38] 宋国恺. 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 对兰州市安 宁区水村、孔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D]. 西安: 西 北师范大学, 2003. [39] 徐晓霞.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与城市农副产品供应: 以 开封市为例. 经济地理, 2001, 21(4): 461-466. [40] 龙开元, 谢光辉, 谢炳庚. 湖南省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 演变及优化对策. 经济地理, 1999, 19(6): 71-74. [41] 宋金平, 李丽平. 北京市城乡过渡地带产业结构演化研 究. 地理科学, 2000, 20(1): 20-26. [42] 陈天宝, 陈宝峰. 北京城乡结合部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探讨. 北京经济瞭望, 1999(6): 43-46. [43] 魏书华. 城乡结合部城市化与农村集体资产处置. 城市 问题, 2002(4): 66-69. [44] 吕萍, 姜东升. 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及变动机制探析: 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为例. 中国土地科学, 2003, 17(1): 34-39. [45] 杨再贵, 彭补拙, 周生路, 等. 城市边缘区农用土地定级 评估研究: 以广州天河区为例. 经济地理, 2004, 24(4): 520-524. [46] 袁宏川, 李慧民. 城乡结合部房屋拆迁补偿价格的计 算. 建筑经济, 2006(10): 40-41. [47] 成得礼, 董克用. 城乡结合部(北京市“) 失地农民”劳动 力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 经济科学, 2004(4): 63-1. [48] 董克用, 成得礼. 从北京看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面临 的困境与解决思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3): 31-35. [49] 张琦, 郝宇. 城乡结合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研究. 生产力研究, 2007(2): 88-89. [50] 方晓. 上海城市边缘区的开发管理矛盾: 以浦东钦洋镇 为例. 城市问题, 1999(1): 50-52. [51] 傅云新, 杨长明. 广州市城乡结合部及其管理模式比较 研究. 探求, 2002(4): 13-16. [52] 陈孟平.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制度安排、利益关系及调 整. 城市问题, 2006(9): 94-97. [53] 董克用.《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简 介 [EB/OL]. 2006-12-7[2010-5-5]. http://www.bjpopss. gov.cn/bjpssweb/n 23945c32.aspx. [54] 冯晓英. 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框架思路 [EB/ OL]. 2005-4-21[2010-5-5]. http://www.bjpopss.gov.cn/ bjpssweb/n8617c52.aspx. [55] 陈佑启. 试论城乡交错带及其特征与功能. 经济地理, 1996, 16(3): 27-31. [56] 孙世民, 李世峰. 基于熵权的城乡结合部地域特征属性 模糊界定研究. 运筹与管理. 2005, 14(6): 82-87. [57] 章文波, 方修琦, 张兰生. 利用遥感影像划分城乡过渡 带方法的研究. 遥感学报, 1999, 3(3): 199-202. [58] 陈晓军, 张洪业, 刘盛和. 北京城市边缘区土地用途转 换宏观动因机制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2): 149-157. [59] 郑辛酉, 贾铁飞.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城市化生态 效应分析: 以上海城市边缘区轴向城市化样带为例. 资 源科学, 2006, 28(6): 146- 53. [60] 宋国恺. 城乡结合部研究综述. 甘肃社会科学, 2004(2): 104-108. [61] 罗彦, 周春山. 中国城乡边缘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城 市发展研究, 2005, 12(1): 25-30. [62] 刘盛和, 陈田, 蔡建明. 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 点. 地理学报, 2004, 59(10): 101-108. 1530
12期 付承伟等: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 1531 Review on Urban-rural Linkage in China FU Chengwei", CHEN Mingxing (I.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The urban-rural linkage highlights its strategic significance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 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cept,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method on city-rural linkage order to clarify domestic disordered and confused literatures. There are thre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rban-rural linkage region: (1)complexity;(2)dynamics; (3)liquidity.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the urban-rural linkage are classified into geography, planning,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urban-rural linkage include field research, statistical analysis, model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literatures on the urban-rural linkage lay more emphasis on its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less on its social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es on city-rural linkage should be switched to the people who live there from the terrain where it stands. So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researches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the fu- ture:(1)the pattern of interests, (2) public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3) public management, and(4) Key words: urban-rural linkage; similar concept; research perspective; research method 本文引用格式: 付承伟陈明星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25-1531
29卷 12期 付承伟 等: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 Review on Urban-rural Linkage in China FU Chengwei1,2 , CHEN Mingxing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The urban-rural linkage highlights its strategic significance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cept,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method on city-rural linkage in order to clarify domestic disordered and confused literatures. There are thre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rban-rural linkage region: (1) complexity; (2) dynamics; (3) liquidity.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the urban-rural linkage are classified into geography, planning,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urban-rural linkage include field research, statistical analysis, model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literatures on the urban-rural linkage lay more emphasis on its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less on its social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es on city-rural linkage should be switched to the people who live there from the terrain where it stands. So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researches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the future: (1) the pattern of interests, (2) public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3) public management, and (4)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urban-rural linkage; similar concept; research perspective; research method 本文引用格式: 付承伟, 陈明星. 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2): 1525-1531.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