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卷第7期 地理学报 VoL63, No.7 2008年7月 ACTA GEOGRAPH ICA SINICA July, 2008 应对国际C0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 刘燕华1,葛全胜,何凡能,程邦波2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北京100862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在分析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形势和我国面临的C02减排压力后,综合国家发展规划与国 内外科技研发进展,提出应对持续增加的国际C02减排压力的八条途径。其中,通过改善能 源结枃、提高能源效率、全民节能减排、增大陆海碳汇、重视产能转移等国内途径,在实现 现有国家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可在20052020年累计减排507.3亿吨C02,以实际贡献回应国 际压力;同时,通过参与科学讨论、增大排放份额等国际途径,以减轻国际压力,争取更多 的时间和更大的回旋空间。从根本上看,应对国际C02减排压力还要走依靠科技创新和进 的途径 关键词:CO2减排;能源结枃:产能转移:碳汇 全球变暖问题正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全球减排C02的呼声日益高涨,2007年联 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形成了完成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谈判的巴厘路线图”,我国面临 的C02减排压力与日俱增 为此,我们既要听减排之源”,分析我国C02减排量的来源及其潜力,以实际的努 力和贡献缓解国际压力;又要啃压力之流”,研究国际社会施压的依据,以科学研究的 成果减轻国际压力 1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形势 1.1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概况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幕。8日,南非、澳 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代表提出一份供各国讨论的大会决议草案,要求发达国家2020年将 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60%75%。草案提出后,欧盟赞成这一减排目标,并 希望设置更高的目标;发展中国家强调发达国家应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减排;但是美 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表示反对。由于反对方坚持立场,大会迟迟无法达成协议,原定 14日结束的大会被迫延长一天。为打破僵局,大会主席、印尼环境部长提出妥协方案, 建议不再提具体减排目标。由于美国代表最终作出让步,大会就主要成果一巴厘路线 图”达成协议 1.2巴厘路线图 巴厘路线图”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未来的谈判 应考虑为所有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设定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2)发展中国家应努 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但不设定具体目标。③)发达国家有义务在技术开发和转让、 资金支持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在2009年年底之前,达成接替都议 定书》的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新协议。为此,2008年联合国将召开四次专门会议,就未 收稿日期:2008-01-22;修订日期:200804-28 基金项目:科技部课题资助006BAD20B06:2007BAC03A11:2005DFA20010)[ oundation: Pro ect of the M 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2006B AD 20B 06: 2007BA CO3A 11: 2005D FA 20010] 作者简介:刘燕华950),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学技术部副部长,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研究 675682页 9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地 理 学 报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 63 卷 第 7 期 2008 年 7 月 Vol.63, No.7 July, 2008 应对国际 CO2 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 刘燕华 1 , 葛全胜 2 , 何凡能 2 , 程邦波 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北京 100862;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要: 在分析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形势和我国面临的 CO2 减排压力后, 综合国家发展规划与国 内外科技研发进展, 提出应对持续增加的国际 CO2 减排压力的八条途径。其中, 通过改善能 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全民节能减排、增大陆海碳汇、重视产能转移等国内途径, 在实现 现有国家发展规划的前提下, 可在 2005-2020 年累计减排 507.3 亿吨 CO2, 以实际贡献回应国 际压力; 同时, 通过参与科学讨论、增大排放份额等国际途径, 以减轻国际压力, 争取更多 的时间和更大的回旋空间。从根本上看, 应对国际 CO2 减排压力还要走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 的途径。 关键词: CO2 减排; 能源结构; 产能转移; 碳汇 全球变暖问题正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全球减排 CO2 的呼声日益高涨, 2007 年联 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形成了完成 2012 年后国际气候制度谈判的 “巴厘路线图”, 我国面临 的 CO2 减排压力与日俱增。 为此, 我们既要 “开减排之源”, 分析我国 CO2 减排量的来源及其潜力, 以实际的努 力和贡献缓解国际压力; 又要 “节压力之流”, 研究国际社会施压的依据, 以科学研究的 成果减轻国际压力。 1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形势 1.1 2007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概况 2007 年 12 月 3 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幕。8 日, 南非、澳 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代表提出一份供各国讨论的大会决议草案, 要求发达国家 2020 年将 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 1990 年的 60%~75%。草案提出后, 欧盟赞成这一减排目标, 并 希望设置更高的目标; 发展中国家强调发达国家应在 2012 年后继续率先减排; 但是美 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表示反对。由于反对方坚持立场, 大会迟迟无法达成协议, 原定 14 日结束的大会被迫延长一天。为打破僵局, 大会主席、印尼环境部长提出妥协方案, 建议不再提具体减排目标。由于美国代表最终作出让步, 大会就主要成果—“巴厘路线 图”达成协议。 1.2 巴厘路线图 “巴厘路线图”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未来的谈判 应考虑为所有发达国家 (包括美国) 设定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2) 发展中国家应努 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 但不设定具体目标。(3) 发达国家有义务在技术开发和转让、 资金支持等方面,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4) 在 2009 年年底之前, 达成接替 《京都议 定书》的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新协议。为此, 2008 年联合国将召开四次专门会议, 就未 收稿日期: 2008-01-22; 修订日期: 2008-04-28 基 金 项 目: 科技部课题资助(2006BAD20B06; 2007BAC03A11; 2005DFA20010) [Foundation: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2006BAD20B06; 2007BAC03A11; 2005DFA20010] 作者简介: 刘燕华 (1950-), 男,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研究。 675-682 页
676 地理学报 63卷 来具体减排目标展开谈判 在会议最终通过的巴厘路线图”文本中,只是以脚注的形式简单提到政府间气候 变化专门委员会(PCC)第4份评估报告的有关章节,这些章节涉及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1.3国际形势分析 发达国家的具体减排义务是未来国际气候制度框架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美国仍 然是关键谈判方,其态度的变化倍受关注。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上任后明确表示反对 竄都议定书》。2004年,他在谋求总统连任时重申了这一立场。2005年,连任成功后的 布什首次对外承认,“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全球变暖”。2007年12月 3日,澳大利亚新当选总理陆克文就职后立即签署了竄都议定书》,使美国成为唯一未 签署的主要工业化国家。12天后,美国同意就2012年后的具体减排目标进行谈判。 美国态度的逐渐变化与其承受的国际压力密切相关。在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上,也是这种国际压力促使美国最终接受巴厘路线图”。因此,为缓解自身受到的国际 压力,美国未来很可能继续软化立场。事实上,美国正在为应对气候变化调整国内政策。 2007年1月,布什总统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提出了包括大力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等内容的能源新战略。尤其是2009年1月布什总统将卸任,更让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 NFCCC)秘书处以及欧盟等气候变化谈判的积极推动者充满期待。 在外部压力增大和内部政策调整的共同作用下,美国的态度可能在2009年发生根本 转变,并且时间恰好处在巴厘路线图”确定的最后期限②009年底)之前。因此,由发 达国家率先减排引发的实质性减排浪潮可能很快到来。一旦这股浪潮被掀起,发展中国 家将很难置身其外 2我国的C02减排压力 1国际谈判带来压力 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2005年全球CO2排 放总量的约281.9亿吨)中,我国占到约18.9%63.2亿吨,仅次于美国的21.1%69.6亿 吨)。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最大排放国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 因此,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发达国家多次直接或间接提出要求中国承诺具体减 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部分岛屿国家,考虑到自身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也发出 了要求中国减排的声音。一旦2009年美国在总统换届后立场发生转变,中国无疑将被推 向减排的最前台。目前,虽然巴厘路线图”未将为发展中国家设定具体减排目标列入 未来两年的谈判议程,但这并没有免除发展中国家采取减缓行动的义务,而且这些行动 被要求与发达国家一样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2007年6月19日,荷兰环境评价部出台报告称: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超过美 国,成为世界第一。尽管这一论断没有成为国际舆论的主流,但是这种论调的出现为我 们判断国际施压的方向敲响了警钟。 2.2国内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221中长期倒到2020年)的压力2005年我国GDP总量为183万亿元,单位GDP 的C02排放强度2.91吨/万元2。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增长时期,按照我国学者对中国 经济增长基准情景的预测B,2020年我国GDP总量将达到519万亿元。如果维持目前的 经济技术水平(即目前的CO2排放强度),到2020年我国需要约151亿吨CO2排放空间。 按照目前全球减排的主要推动者一欧盟倡导的减排目标倒到2050年将大气中温室气 体浓度稳定在550ppm),2020年全球排放必须控制在400亿吨,其中我国所能获得的最 大配额为104亿吨,占全球的26%,这是目前分配方案中我国所能获得的最大份额。因 9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地 理 学 报 63 卷 来具体减排目标展开谈判。 在会议最终通过的 “巴厘路线图”文本中, 只是以脚注的形式简单提到政府间气候 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 4 份评估报告的有关章节, 这些章节涉及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1.3 国际形势分析 发达国家的具体减排义务是未来国际气候制度框架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 美国仍 然是关键谈判方, 其态度的变化倍受关注。2001 年, 美国总统布什上任后明确表示反对 《京都议定书》。2004 年, 他在谋求总统连任时重申了这一立场。2005 年, 连任成功后的 布什首次对外承认,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全球变暖”。2007 年 12 月 3 日, 澳大利亚新当选总理陆克文就职后立即签署了 《京都议定书》, 使美国成为唯一未 签署的主要工业化国家。12 天后, 美国同意就 2012 年后的具体减排目标进行谈判。 美国态度的逐渐变化与其承受的国际压力密切相关。在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上, 也是这种国际压力促使美国最终接受 “巴厘路线图”。因此, 为缓解自身受到的国际 压力, 美国未来很可能继续软化立场。事实上, 美国正在为应对气候变化调整国内政策。 2007 年 1 月, 布什总统在发表国情咨文时, 提出了包括大力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等内容的能源新战略。尤其是 2009 年 1 月布什总统将卸任, 更让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 (UNFCCC) 秘书处以及欧盟等气候变化谈判的积极推动者充满期待。 在外部压力增大和内部政策调整的共同作用下, 美国的态度可能在 2009 年发生根本 转变, 并且时间恰好处在 “巴厘路线图”确定的最后期限 (2009 年底) 之前。因此, 由发 达国家率先减排引发的实质性减排浪潮可能很快到来。一旦这股浪潮被掀起, 发展中国 家将很难置身其外。 2 我国的 CO2 减排压力 2.1 国际谈判带来压力 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 2005 年全球 CO2 排 放总量 (约 281.9 亿吨) 中, 我国占到约 18.9% (53.2 亿吨), 仅次于美国的 21.1% (59.6 亿 吨) [1]。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成为世界最大排放国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 因此, 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 发达国家多次直接或间接提出要求中国承诺具体减 排目标。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部分岛屿国家, 考虑到自身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 也发出 了要求中国减排的声音。一旦 2009 年美国在总统换届后立场发生转变, 中国无疑将被推 向减排的最前台。目前, 虽然 “巴厘路线图”未将为发展中国家设定具体减排目标列入 未来两年的谈判议程, 但这并没有免除发展中国家采取减缓行动的义务, 而且这些行动 被要求与发达国家一样做到 “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2007 年 6 月 19 日, 荷兰环境评价部出台报告称: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超过美 国, 成为世界第一。尽管这一论断没有成为国际舆论的主流, 但是这种论调的出现为我 们判断国际施压的方向敲响了警钟。 2.2 国内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2.2.1 中长期 (到 2020 年) 的压力 2005 年我国 GDP 总量为 18.3 万亿元, 单位 GDP 的 CO2 排放强度 2.91 吨 / 万元[1, 2]。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增长时期, 按照我国学者对中国 经济增长基准情景的预测[3], 2020 年我国 GDP 总量将达到 51.9 万亿元。如果维持目前的 经济技术水平 (即目前的 CO2 排放强度), 到 2020 年我国需要约 151 亿吨 CO2 排放空间。 按照目前全球减排的主要推动者—欧盟倡导的减排目标 (到 2050 年将大气中温室气 体浓度稳定在 550 ppm), 2020 年全球排放必须控制在 400 亿吨, 其中我国所能获得的最 大配额为 104 亿吨, 占全球的 26%, 这是目前分配方案中我国所能获得的最大份额。因 676
刘燕华等:应对国际C0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 此,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我国可能会面临47亿吨的C02排放缺口。 22.2长期倒到2050年)的压力如果维持目前的C02排放强度,即使2020年后经济 发展速度放缓吲,到2050年我国的C02排放需求仍会高达550亿吨。按照欧盟的减排目 标(550ppm),届时全球排放必须控制在310亿吨,而我国所能获得的最大配额为80.6 亿吨。即使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目标提高到750ppm,我国的配额也只有132.6亿 吨,由此产生的417亿吨的排放缺口十分惊人表1) 3对策及其潜力分析 表12050年不同温室气体浓度水平下全球排放总量及中国排放空间 Tab. 1 Global CO, emissions in 2050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scenarios and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不同浓度水平全球排放总量中国占26%时的排放中国205250年均 题,也是发展问题。C0 亿吨O”总量(亿吨CC 增长空间(% 排放空间,说到底是国家 676 未来的发展空间。这一点 310 从各种减排情景对我国排 2.7 放增长空间的限制可见表 1)。因此,应对国际CO2‘据王伟中等,202 减排压力,应在发展中寻 **26%是目前主要减排指标中中国所占全球排放比例的最高值(表3) 找出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挖掘内部潜力,听减排之源”,向国际社会彰显我国 实质性的减排努力和贡献;另一方面,缓解外部压力,“压力之流”,探讨国际社会施 压依据的科学性。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8条途径 3.1改善能源结构 煤炭和石油两类化石能源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其中煤炭因其热值较低 而比石油排放更多C02。在提供等量热能的情况下,燃煤、燃油、燃气排放的CO2量比 值为19.8139.561。水电、风电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则很少或基本不排放C0 2006年,煤炭和石油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超过了90%,而同年美国的这一 比重约为65%,世界平均水平还略低于美国(表2)。尤其是排放C02最多的煤炭占到我 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0%,这种能源结构给我国减排C02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因此,大 幅增加石油开采和进口量(如将石油比例提高到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35%),成为我国减 排CO2的理想途径之一。不过,受国际局势以及我表2200年中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比 国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如此大的能源 (单位:%) 结构调整并不现实,也不利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Tab,2 Comparison of primary energy 相比之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较为可行的 consumption structure between China and 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达到能源消费总量〃LUs,206(m:% 途径。根据国家酊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 中国美国世界 的15%,比2005年的7.5%翻一番,其开发利用量 284 石油 相当于6亿吨标煤。与2005年相比,可再生能源开天然气 发利用量增加4.3亿吨标煤,相当于减排12亿吨水电、核电等63109122 CO2。按照减排量匀速递增估算,20052020年可注:根据《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累计减排96亿吨CO2 2007》数据计算 3.2提高能源效率 虽然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有根本性改变,但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即减少创造单位GDP所排放的C02。按2003年汇率计算的 每千美元GDP能耗,我国为1.21吨标准煤,是美国的3.8倍。造成这种差距的,除了 技术水平的差异外,产业结构的不同也是重要因素。2005年,我国第一产业单位增加值 9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7 期 刘燕华 等: 应对国际 CO2 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 此, 如果不采取措施, 到 2020 年我国可能会面临 47 亿吨的 CO2 排放缺口。 2.2.2 长期 (到 2050 年) 的压力 如果维持目前的 CO2 排放强度, 即使 2020 年后经济 发展速度放缓[3] , 到 2050 年我国的 CO2 排放需求仍会高达 550 亿吨。按照欧盟的减排目 标 (550 ppm), 届时全球排放必须控制在 310 亿吨, 而我国所能获得的最大配额为 80.6 亿吨。即使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目标提高到 750 ppm, 我国的配额也只有 132.6 亿 吨, 由此产生的 417 亿吨的排放缺口十分惊人 (表 1)。 3 对策及其潜力分析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 题, 也是 发 展 问 题 。CO2 排放空间, 说到底是国家 未来的发展空间。这一点 从各种减排情景对我国排 放增长空间的限制可见(表 1)。 因 此, 应 对 国 际 CO2 减排压力, 应在发展中寻 找出路, 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 挖掘内部潜力, “开减排之源”, 向国际社会彰显我国 实质性的减排努力和贡献; 另一方面, 缓解外部压力, “节压力之流”, 探讨国际社会施 压依据的科学性。具体说来, 可以采取以下 8 条途径。 3.1 改善能源结构 煤炭和石油两类化石能源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其中煤炭因其热值较低 而比石油排放更多 CO2。在提供等量热能的情况下, 燃煤、燃油、燃气排放的 CO2 量比 值为 1:0.813:0.561[5] 。水电、风电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则很少或基本不排放 CO2。 2006 年, 煤炭和石油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超过了 90%, 而同年美国的这一 比重约为 65%, 世界平均水平还略低于美国 (表 2)。尤其是排放 CO2 最多的煤炭占到我 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 70%, 这种能源结构给我国减排 CO2 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因此, 大 幅增加石油开采和进口量 (如将石油比例提高到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 35%), 成为我国减 排 CO2 的理想途径之一。不过, 受国际局势以及我 国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 如此大的能源 结构调整并不现实, 也不利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相比之下,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较为可行的 途径。根据国家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到 2020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达到能源消费总量 的 15%, 比 2005 年的7.5%翻一番, 其开发利用量 相当于 6 亿吨标煤。与 2005 年相比, 可再生能源开 发利用量增加 4.3 亿吨标煤, 相当于减排 12 亿吨 CO2 [7] 。按照减排量匀速递增估算, 2005-2020 年可 累计减排 96 亿吨 CO2。 3.2 提高能源效率 虽然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有根本性改变, 但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即减少创造单位 GDP 所排放的 CO2。按 2003 年汇率计算的 每千美元 GDP 能耗, 我国为 1.21 吨标准煤, 是美国的 3.8 倍[8] 。造成这种差距的, 除了 技术水平的差异外, 产业结构的不同也是重要因素。2005 年, 我国第一产业单位增加值 ppm ( CO)* 26% ( CO)** 2005-2050 (%) 450 260 67.6 0.7 550 310 80.6 1.3 650 440 114.4 2.7 750 510 132.6 3.5 * 2002 ** 26%!"#$%&’() *+,-. (/3) 表 1 2050 年不同温室气体浓度水平下全球排放总量及中国排放空间 Tab. 1 Global CO2 emissions in 2050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scenarios and correspondent quotas of China 70.2 24.4 28.4 20.6 40.3 35.7 2.9 24.4 23.7 6.3 10.9 12.2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7 表 2 2006 年中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比 (单位: % ) Tab. 2 Comparison of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2006 (unit: % ) 677
678 地理学报 63卷 能耗为0.346吨标准煤/万元,第二产业为1.855吨标准煤/万元,第三产业为0.418吨标 准煤/万元,第二产业能耗是第三产业的44倍。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 13A7A402,而美国为1245,我国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的产业结构 使我国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难以快速提高 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配合技术进步等措施,将为C02减 排开辟广阔空间。我国已在“一五”规划中设定了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 C02排放强度约291吨/万元)下降20%的目标,预计“一五”规划完成后会提出新 的节能降耗目标,实现2020年比2005年下降30%左右。因此,到2020年GDP总量达 到519万亿元时,可相对2005年的经济技术水平减排45.3亿吨C02。按照减排量匀速 递增估算,2005-2020年间可累计减排362.4亿吨 3.3全民节能减排 2005年,生活消费能源量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增至24.1%。然而,伴随这 种增长势头出现的是高消费、过度消费甚至奢侈消费的现象。因此,在生活中节能减排 潜力巨大。2007年9月1日,中央17个部门联合启动了“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 动,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响应。通过提高全民意识,引导全民自觉参与节能减排行 动,不仅能对国内节能减排工作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在国际上也能够彰显我国的积极态 度。根据国内专家进行的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研究,36项日常生活行为的年节能 总量约为70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C02约2亿吨,20052020年间可累计节能11.6 亿吨标准煤,相应减排C02约30亿吨 3.4增大陆海碳汇 森林可以吸收大量C02,相当于减少了C02排放,是良好的碳汇。据研究,我国人 工造林的固碳率为1.4吨碳/(公顷·年),相当于每公顷林地每年可平均吸收5.1吨CO2s 2005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 增加到18.21%3,为促进全球碳汇建设和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国家钵业发展“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 到23%。按照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km2(合96000万hm2)计算,相当于2020年比2005 年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每年可新増碳汇430.1万吨,相当于减排1578.4万吨 CO2。2005-2020年间累计新增加碳汇5.2亿吨,相当于累计减排18.9亿吨CO2s 另外,海洋也是重要的碳汇之一。有研究表明,过去200年中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 制造水泥过程中释放的C02,被海洋吸收了近一半。我国在东海进行的大洋碳通量研究 也表明,东海是C02的汇。因此,通过加大力度开展研究,尽早比较准确地确定我国 邻近海域的碳汇结构和强度,有望进一步增大我国的碳汇规模。 3.5重视产能转移 在当前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我国尚未取得优势地位。众多商品 虽然在我国生产,却是出口到别国后被消费,从而有大量为他国排放的温室气体被转嫁 到我国的账户”。2007年,英国廷德尔ynda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公布报告指出,中 国在生产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中国排放总量的23%7。此 前,有美国学者研究表明,19972003年,如果美国进口自中国的产品都在美国本土生 产,那么美国的CO2排放将增加3%~6%;期间,中国大约7%14%的CO2排放是源于为 美国消费者生产的商品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做好两方面准备。一方面,研究由国外转移至我国的产 能产生的C02排放情况,以在国际谈判中争取公平的环境。另一方面,为防止在未来国 际气候制度框架及其具体减排方案中仍沿用这一计算方法,还应积极评估我国转移至国 外的产能对减少我国背负的排放量的作用,以在不公平的环境中尽可能获得公平的待遇 9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地 理 学 报 63 卷 能耗为 0.346 吨标准煤 / 万元, 第二产业为 1.855 吨标准煤 / 万元, 第三产业为 0.418 吨标 准煤 / 万元[9], 第二产业能耗是第三产业的 4.4 倍。目前, 我国 三 次 产 业 的 产 值 构 成 为 13/47/40[2], 而美国为 1/24/75[10], 我国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的产业结构 使我国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难以快速提高。 因此,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同时配合技术进步等措施, 将为 CO2 减 排开辟广阔空间。我国已在 “十一五”规划中设定了 2010 年单位 GDP 能耗比 2005 年 (CO2 排放强度约 2.91 吨 / 万元) 下降 20%的目标, 预计 “十一五”规划完成后会提出新 的节能降耗目标, 实现 2020 年比 2005 年下降 30%左右。因此, 到 2020 年 GDP 总量达 到 51.9 万亿元时, 可相对 2005 年的经济技术水平减排 45.3 亿吨 CO2。按照减排量匀速 递增估算, 2005-2020 年间可累计减排 362.4 亿吨。 3.3 全民节能减排 2005 年, 生活消费能源量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增至 24.1%[2]。然而, 伴随这 种增长势头出现的是高消费、过度消费甚至奢侈消费的现象。因此, 在生活中节能减排 潜力巨大。2007 年 9 月 1 日, 中央 17 个部门联合启动了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 动, 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响应。通过提高全民意识, 引导全民自觉参与节能减排行 动, 不仅能对国内节能减排工作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在国际上也能够彰显我国的积极态 度。根据国内专家进行的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研究, 36 项日常生活行为的年节能 总量约为 7700 万吨标准煤, 相应减排 CO2 约 2 亿吨[11], 2005-2020 年间可累计节能 11.6 亿吨标准煤, 相应减排 CO2 约 30 亿吨。 3.4 增大陆海碳汇 森林可以吸收大量 CO2, 相当于减少了 CO2 排放, 是良好的碳汇。据研究, 我国人 工造林的固碳率为 1.4 吨碳 /(公顷·年)[12], 相当于每公顷林地每年可平均吸收 5.1 吨 CO2。 2005 年, 我国森林面积达到 17491 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 13.92% 增加到 18.21%[13], 为促进全球碳汇建设和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国家 《林业发展 “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14], 到 2020 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 到23%。按照我国国土面积约 960 万 km2 (合 96000 万 hm2 ) 计算, 相当于 2020 年比 2005 年 新 增 森 林 面 积 4600 万 公 顷, 每 年 可 新 增 碳 汇 430.1 万 吨, 相 当 于 减 排 1578.4 万 吨 CO2。2005-2020 年间累计新增加碳汇 5.2 亿吨, 相当于累计减排 18.9 亿吨 CO2。 另外, 海洋也是重要的碳汇之一。有研究表明, 过去 200 年中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 制造水泥过程中释放的 CO2, 被海洋吸收了近一半[15]。我国在东海进行的大洋碳通量研究 也表明, 东海是 CO2 的汇[16]。因此, 通过加大力度开展研究, 尽早比较准确地确定我国 邻近海域的碳汇结构和强度, 有望进一步增大我国的碳汇规模。 3.5 重视产能转移 在当前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 我国尚未取得优势地位。众多商品 虽然在我国生产, 却是出口到别国后被消费, 从而有大量为他国排放的温室气体被转嫁 到我国的 “账户”。2007 年, 英国廷德尔 (Tyndall) 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公布报告指出, 中 国在生产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中国排放总量的 23%[17]。此 前, 有美国学者研究表明, 1997-2003 年, 如果美国进口自中国的产品都在美国本土生 产, 那么美国的 CO2 排放将增加 3%~6%; 期间, 中国大约 7%~14%的 CO2 排放是源于为 美国消费者生产的商品[18]。 在这种形势下, 我们有必要做好两方面准备。一方面, 研究由国外转移至我国的产 能产生的 CO2 排放情况, 以在国际谈判中争取公平的环境。另一方面, 为防止在未来国 际气候制度框架及其具体减排方案中仍沿用这一计算方法, 还应积极评估我国转移至国 外的产能对减少我国背负的排放量的作用, 以在不公平的环境中尽可能获得公平的待遇。 678
刘燕华等:应对国际C0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 679 截至2007年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达920.5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 快速融入世界市场,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过剩产能适度向境外转移符合其他国家同 阶段发展的规律 3.6参与科学讨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C02减排呼声,主要是依据以PCC四次评估报告为代表 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产生并不断增强的。然而迄今为止,国际科学界,包括PCC自身,都 认为对气候变化的许多科学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如对气候自然变率及全球增 暖机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阈值等的认识。这至少涉及到:①)当前全球增暖是 否已经超出历史(主要是过去2000年)的自然变率?②)大气中温室气体不断增加时,其 与大气中其他物质产生的物理化学效应如何?③)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是否影响域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科学界对目前全球增暖问题的认识?④)用于模拟未来 气候情景的气候模式的能力如何?应如何正确理解未来气候情景的模拟结果?⑤)全球增 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正面效应如何?等等 特别地,关于大气中CO2稳定浓度阈值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未来气候制度框架中如 何设定全球排放总量这一核心问题。目前,欧盟主张只有在2050年将这一浓度控制在 550ppm水平上,才能避免气候变化对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危害。但是,在上述许多科学不 确定性没有解决之前,设置这一目标的科学性值得讨论 不仅如此,在完成前述3.13.4提到的各项发展规划后,2020年我国仍需要1057亿 吨的C02排放空间。即使2020205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即,并且单位GDP能耗在 2020年基础上再降低30%,2050年我国仍需要270.9亿吨的排放空间。但是,按照欧盟 主张的550ppm目标,2050年的全球排放限额为310亿吨。这意味着,如果加上美、欧 等发达国家的排放需求,到2050年,按照550pm目标设定的全球配额将无力支撑。 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2050年中国人均能耗只相当于2005年美国水平的一半(约 5.5吨标煤/人)吗,到2050年我国(预计人口14亿圆的排放需求也会达到162亿吨 CO2。因此,550ppm的目标不仅存在着自然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也缺乏对人类经济社会 发展和对各国人民福利影响的考虑。我国应对此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参与科学讨论。同 时争取时间加强我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积累,提升在相关问题上的科学话语权。 3.7增大排放份额 在参与科学讨论以减轻我国减排压力的同时,也需对我国承担减排(限排)义务有所 准备。届时,确定各国的实质性减排义务,关键在于使用什么指标来计算各国的减排量 或排放量。目前国际上存在的排放指标主要有6种表3)。比较6种指标可以发现 1)对我国最有利的指标是:历史累积人均排放量指标。在这一指标下,我国的排放 限额和所占全球比例都达到了最大。 ②)明显对我国有利的指标是:人均排放量指标和进出口贸易指标。例如,在这两个 指标下,我国的排放空间分别是北美的51倍和42倍 ③)对我国较为有利的指标是:人均GDP指标。在这一指标下,我国的排放空间是北 美的2.1倍,比欧盟和俄罗斯也要略高一些。 (4)对我国较为不利的指标是:单位GDP排放强度指标和国别排放指标。在这两个指 标下,我国的排放空间分别是北美的49%和77%,是欧盟和俄罗斯的56%和54%。 历史累积人均排放量指标同时考虑了发展中国家较低人均排放和发达国家主要历史 责任这两个主要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因素,因此自然得出对我国最有利的情景。然而, 国际谈判不可能只考虑一国或一方的利益。目前,发达国家强调主要发展中国家排放总 量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强调自身较低的人均排放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历史责任,使全球 性温室气体减排面临僵局 9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7 期 刘燕华 等: 应对国际 CO2 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 截至 2007 年底,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非金融类) 累计达 920.5 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 快速融入世界市场, 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过剩产能适度向境外转移符合其他国家同 阶段发展的规律。 3.6 参与科学讨论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 CO2 减排呼声, 主要是依据以 IPCC 四次评估报告为代表 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产生并不断增强的。然而迄今为止, 国际科学界, 包括 IPCC 自身, 都 认为对气候变化的许多科学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不确定性, 如对气候自然变率及全球增 暖机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阈值等的认识。这至少涉及到: (1) 当前全球增暖是 否已经超出历史 (主要是过去 2000 年) 的自然变率? (2) 大气中温室气体不断增加时, 其 与大气中其他物质产生的物理化学效应如何? (3) 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是否影响 (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 了科学界对目前全球增暖问题的认识? (4) 用于模拟未来 气候情景的气候模式的能力如何? 应如何正确理解未来气候情景的模拟结果? (5) 全球增 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正面效应如何? 等等。 特别地, 关于大气中 CO2 稳定浓度阈值的认识, 直接影响到未来气候制度框架中如 何设定全球排放总量这一核心问题。目前, 欧盟主张只有在 2050 年将这一浓度控制在 550 ppm 水平上, 才能避免气候变化对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危害。但是, 在上述许多科学不 确定性没有解决之前, 设置这一目标的科学性值得讨论。 不仅如此, 在完成前述 3.1~3.4 提到的各项发展规划后, 2020 年我国仍需要 105.7 亿 吨 的 CO2 排 放 空 间。即 使 2020-2050 年 我 国 的 经 济 增 长 放 缓[3], 并 且 单 位 GDP 能 耗 在 2020 年基础上再降低 30%, 2050 年我国仍需要 270.9 亿吨的排放空间。但是, 按照欧盟 主张的 550 ppm 目标, 2050 年的全球排放限额为 310 亿吨。这意味着, 如果加上美、欧 等发达国家的排放需求, 到 2050 年, 按照 550 ppm 目标设定的全球配额将无力支撑。 从另一个角度看, 即使 2050 年中国人均能耗只相当于 2005 年美国水平的一半 (约 5.5 吨 标 煤 / 人)[19], 到 2050 年 我 国 (预 计 人 口 14 亿[20]) 的 排 放 需 求 也 会 达 到 162 亿 吨 CO2。因此, 550 ppm的目标不仅存在着自然科学上的不确定性, 也缺乏对人类经济社会 发展和对各国人民福利影响的考虑。我国应对此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参与科学讨论。同 时争取时间加强我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积累, 提升在相关问题上的科学话语权。 3.7 增大排放份额 在参与科学讨论以减轻我国减排压力的同时, 也需对我国承担减排 (限排) 义务有所 准备。届时, 确定各国的实质性减排义务, 关键在于使用什么指标来计算各国的减排量 或排放量。目前国际上存在的排放指标主要有 6 种 (表 3)。比较 6 种指标可以发现: (1)对我国最有利的指标是: 历史累积人均排放量指标。在这一指标下, 我国的排放 限额和所占全球比例都达到了最大。 (2)明显对我国有利的指标是: 人均排放量指标和进出口贸易指标。例如, 在这两个 指标下, 我国的排放空间分别是北美的 5.1 倍和 4.2 倍。 (3)对我国较为有利的指标是: 人均 GDP 指标。在这一指标下, 我国的排放空间是北 美的 2.1 倍, 比欧盟和俄罗斯也要略高一些。 (4)对我国较为不利的指标是: 单位 GDP 排放强度指标和国别排放指标。在这两个指 标下, 我国的排放空间分别是北美的 49%和 77%, 是欧盟和俄罗斯的 56%和 54%。 历史累积人均排放量指标同时考虑了发展中国家较低人均排放和发达国家主要历史 责任这两个主要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因素, 因此自然得出对我国最有利的情景。然而, 国际谈判不可能只考虑一国或一方的利益。目前, 发达国家强调主要发展中国家排放总 量迅速增长, 发展中国家强调自身较低的人均排放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历史责任, 使全球 性温室气体减排面临僵局。 679
680 地理学报 卷 表3六种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对应的2050年排放情景对比 Tab 3 Comparison of emission scenarios in 2005 with 6 GHGs emission indices 排放限额(亿吨CO2) 排放限额占全球的比例(%) 排放指标 中国北美欧盟和亚太发达中国北美欧盟和亚太发达 国别排放42.2 5.5020082882545 人均排放量2 525103283 历史累积人均排放81.541.8 260213.36 单位GDP排放强则2叫42687.3763106135927892438334 人均GDP叫 789374749345**25.201952391 进出口贸易 注:1、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亚太发达国家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2、以实现欧盟目标为背景,即2050年稳定在50pm水平,排放总量为310亿吨二氧化碳 *资料暂缺**负值表示已没有排放空间,还需从区域外借入 着眼大局,考虑自身,提出自己的全球减排方案,为进行实质性减排谈判做好科学 研究上的充分准备,是我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当前国际热点事务时争取主动的必然 选择。在6个指标中,进出口贸易指标属于明显对我国有利,但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全 球减排方案的指标,并且这一指标同时体现了历史形成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当前发展 着的国际贸易这一各国间的重要联系纽带。因此,可将进出口贸易指标作为切入点,深 入研究制定对我国有利、体现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和平等人权、能争取到尽可能多国际支 持的中国方案” 3.8创新工程技术 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由于人为排放CO2的增 长趋势很难遏制,于是出现了将排放出来的CO2储存起来的思路,CO2捕获和封存 CCS)技术应运而生。CCS技术可将C02从工业或相关能源的源中分离出来,输送到 个封存地点,使其长期与大气隔绝,从而降低大气中的C02含量。我国部分地区具有应 用CCS技术的地质潜力和有利条件。比如,含油气盆地遍布全国陆地和海域,东部火力 发电厂较为集中,油气田也相当丰富。2007年7月4日至5日,我国科学技术部和英国 环境部在北京组织召开碳捕获与碳封存实现燃煤发电近零排放国际研讨会”;10月22 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砬对挑战一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研究报告,碳封存技术将成未 来研究重点;12月4日,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重 点项目通过专家可行性论证。积极开展CCS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可同时服务于应 对国际减排压力和建设国内生态文明两方面需求 此外,为了减缓全球变暖,近年来各国科学家不断提出其他各种给地球降温”、吸 收C02的生态工程建议,例如四 ·通过向海洋表面投放铁或尿素等营养物,刺激吸收C02的浮游生物快速生长,使 其吸收更多的C02 发射地球轨道太空镜,将辐射到地球表面的阳光再反射回宇宙当中 将含有硫酸盐化合物的颗粒释放到大气对流层中,以阻止太阳的辐射圆 在地球表面安置碳收集器 改善家畜的消化系统效率,消灭产生甲烷CH4的胃内细菌 派一支无人驾驶、自动驱动的船队云游世界四大洋,把海水散布至空气之中去 播云”,增强对太阳光的反射 通过基因工程,可以让树木长得更快,含木质素更少,吸收的C02更多 将城市内的摩天大楼变为既能生产水果、蔬菜和谷物,又能产生清洁能源,净化 9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地 理 学 报 63 卷 着眼大局, 考虑自身, 提出自己的全球减排方案, 为进行实质性减排谈判做好科学 研究上的充分准备, 是我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当前国际热点事务时争取主动的必然 选择。在 6 个指标中, 进出口贸易指标属于明显对我国有利, 但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全 球减排方案的指标, 并且这一指标同时体现了历史形成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当前发展 着的国际贸易这一各国间的重要联系纽带。因此, 可将进出口贸易指标作为切入点, 深 入研究制定对我国有利、体现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和平等人权、能争取到尽可能多国际支 持的 “中国方案”。 3.8 创新工程技术 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由于人为排放 CO2 的增 长趋势很难遏制, 于是出现了将排放出来的 CO2 储 存 起 来 的 思 路, CO2 捕 获 和 封 存 (CCS) 技术应运而生。CCS 技术可将 CO2 从工业或相关能源的源中分离出来, 输送到一 个封存地点, 使其长期与大气隔绝, 从而降低大气中的 CO2 含量。我国部分地区具有应 用 CCS 技术的地质潜力和有利条件。比如, 含油气盆地遍布全国陆地和海域, 东部火力 发电厂较为集中, 油气田也相当丰富。2007 年 7 月 4 日至 5 日, 我国科学技术部和英国 环境部在北京组织召开 “碳捕获与碳封存实现燃煤发电近零排放国际研讨会”; 10 月 22 日, 中国科学院发布 《应对挑战—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 》研究报告, 碳封存技术将成未 来研究重点; 12 月 4 日, 863 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重 点项目通过专家可行性论证。积极开展 CCS 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 可同时服务于应 对国际减排压力和建设国内生态文明两方面需求。 此外, 为了减缓全球变暖, 近年来各国科学家不断提出其他各种给地球 “降温”、吸 收CO2 的生态工程建议, 例如[27] : · 通过向海洋表面投放铁或尿素等营养物, 刺激吸收 CO2 的浮游生物快速生长, 使 其吸收更多的 CO2; · 发射地球轨道太空镜, 将辐射到地球表面的阳光再反射回宇宙当中; · 将含有硫酸盐化合物的颗粒释放到大气对流层中, 以阻止太阳的辐射[28] ; · 在地球表面安置碳收集器; · 改善家畜的消化系统效率, 消灭产生甲烷 (CH4) 的胃内细菌; · 派一支无人驾驶、自动驱动的船队云游世界四大洋, 把海水散布至空气之中去 “播云”, 增强对太阳光的反射; · 通过基因工程, 可以让树木长得更快, 含木质素更少, 吸收的 CO2 更多; · 将城市内的摩天大楼变为既能生产水果、蔬菜和谷物, 又能产生清洁能源, 净化 表 3 六种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对应的 2050 年排放情景对比 Tab. 3 Comparison of emission scenarios in 2005 with 6 GHGs emission indices (CO) (%) 48.4 62.8 90.3 16.9 15.50 20.08 28.82 5.45 !52.5 10.3 28.3 5.5 17.19 3.31 9.10 1.77 "#$% 81.5 41.8 * * 26.02 13.36 * * &’GDP ()42.6 87.3 76.3 10.6 13.59 27.89 24.38 3.34 GDP78.9 37.4 74.9 -34.5** 25.20 11.95 23.91 * *+,-. 40.0 9.5 * * 12.77 3.05 * * /01123 4567 23891:6;? 21@AB CDEF7G 2050 HIJK550 ppmLM7N!D310 OPQR? * STUV ** WXYZ[\]^_7‘abcdefg? 680
刘燕华等:应对国际C0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 污水的唾直农场 虽然这些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但是只要沿着科技创新的路子 走下去,人类必将迎来彻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曙光 4小结 为有效应对国际C02减排压力,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采取8条途径。 在国内,通过完成国家现有规划,综合计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全民节 能减排、增大陆海碳汇等四条途径的CO2减排潜力,2005-2020年我国可实现累计减排 507.3亿吨C02;重视产能转移这条途径尚待评估具体潜力。此外,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和 提高能源效率这两条途径,可以在实现国家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比如,适当 增加石油开采量与进口量、发展金融业和旅游业等,将产生新的减排潜力。可见,我国 实际上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巨大贡献,这是对国际C02减排 压力的有力回应。 在国际上,通过参与科学讨论和增大排放份额这两条途径,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参 与科学不确定性讨论,适时提出全球减排限排)中国方案”,尤其是探讨设定550ppm 稳定浓度目标的科学性,可以减轻国际压力,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回旋空间 从根本上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解除国际C02减排压力还要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 参考文献 RR eferences L]u.s.Energy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IntemationalEnergyAnnual2005.2007,http://ww.eia.doegov/. ]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s y earbook2006.Beig: China s如 tistics press,2006.[国家统计 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 Li Shantong, H ou Y ongzhi, Zhai Fan. Forecast on the increase potential of China's economy in next 50 years. R ev iew of Econom ic R esearch,2003,2):51-60.[李善同,侯永志,翟凡,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预测,经济研究参考 2003,2):51-60.] [4]W ang W eizhong, Chen B in, Lu Chuanyi et al The K yot Protocol and allocation of carbon em ission perm its, Joumal of Tsinghua U niversity (Phib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2,176):81-5.[王伟中,陈滨,鲁传一等,都议定书》 和碳排放权分配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6):81-85.] ]Q ian Jie, Y u Lizhong. S tudy on contrbution of COz em issions from fossil fuel in Shanghai. Shanghai Environm ental chances,2003,22a1):836-839.[钱杰,俞立中.上海市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贡献量的研究,上海环境科学,2003 2201):836839 [6]bp.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Enengy2007.2007,http://ww.bp.com/ [7] N ational D evebpm ent and Reform Com m ission. M iddle and bng tem program m e of renew able energy developm ent. 2007,htp:/ww,sdpc.gov.cn/.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ht/WW,sdpc.gov,cm/ [8] Bai Q uan, D ai Y ande. Energy consum ption per unit& enengy saving and efficiency W orl Envionm ent, 2007, 3) 1721.白泉,戴彦德.单位GDP能耗与节能降耗.世界环境,2007,③):1721.] 9] D ng Legun, Zhai Huiing, He Q ing et al. D ecom position m odel of energy consum ption per GDP and its analysis. Energy Research and Inform ation,2007,238):146153.[丁乐群,翟绘景,何青等,单位GDP能耗的分解模型及其分 析.能源研究与信息,2007,233):146-153.] [1o]worldBank.WorlDevelopmentIndicators2007,http:/kww.worldbank.org/data/ [11] D epartm ent of Social D evelopm ent of the M 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RC, A dm inistrative Centre for Chinas a genda 21. Practical C ivil Booklet for Energy Saving and Em ission Reduction. B Social sciences A cadem ic Press China),2007.[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民节能减排实用手册.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 Lil jiang. Strategies for China s Sustainab le D evelopm ent. beiing: China a gricu lture press2001.[刘江.中国可持续发 展战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3]nationalDevelopmentandReformCommissioncHinasNationalClimateChangeProgramme.2007,http:/ww.sdpc. gv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h流/WW,sdpc.gov.cn [14]State Forestry A dm inistration. The llth Five Y ear Pln and m id-bong term program m e of forestry developm ent 2006, htp:/www.forestry.gov.cn/.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一五”和中长期规划.2006,ht/WW,forestry.gov.cn/] 9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7 期 刘燕华 等: 应对国际 CO2 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 污水的 “垂直农场”。 虽然这些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 但是只要沿着科技创新的路子 走下去, 人类必将迎来彻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 “曙光”。 4 小结 为有效应对国际 CO2 减排压力, 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采取 8 条途径。 在国内, 通过完成国家现有规划, 综合计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全民节 能减排、增大陆海碳汇等四条途径的 CO2 减排潜力, 2005-2020 年我国可实现累计减排 507.3 亿吨 CO2; 重视产能转移这条途径尚待评估具体潜力。此外, 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和 提高能源效率这两条途径, 可以在实现国家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比如, 适当 增加石油开采量与进口量、发展金融业和旅游业等, 将产生新的减排潜力。可见, 我国 实际上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巨大贡献, 这是对国际 CO2 减排 压力的有力回应。 在国际上, 通过参与科学讨论和增大排放份额这两条途径, 大力开展科学研究, 参 与科学不确定性讨论, 适时提出全球减排 (限排) “中国方案”, 尤其是探讨设定 550 ppm 稳定浓度目标的科学性, 可以减轻国际压力, 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回旋空间。 从根本上看,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解除国际 CO2 减排压力还要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Energy Annual 2005. 2007, http://www.eia.doe.gov/. [2]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s Yearbook 2006.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6. [国家统计 局 编. 中国统计年鉴 -2006.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3] Li Shantong, Hou Yongzhi, Zhai Fan. Forecast on the increase potential of China's economy in next 50 years.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3, (2): 51-60. [李善同, 侯永志, 翟凡. 未来 50 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预测. 经济研究参考, 2003, (2): 51-60.] [4] Wang Weizhong, Chen Bin, Lu Chuanyi et al. The Kyoto Protocol and alloc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permits.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02, 17(6): 81-85. [王 伟 中, 陈 滨, 鲁 传 一 等. 《京 都 议 定 书》 和碳排放权分配问题.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17(6): 81-85.] [5] Qian Jie, Yu Lizhong. Study on contribution of CO2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 in Shanghai. 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3, 22(11): 836-839. [钱杰, 俞立中. 上海市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贡献量的研究. 上海环境科学, 2003, 22(11): 836-839.] [6] BP.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7. 2007, http://www.bp.com/ [7]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Middle and long term programme of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2007, http://www.sdpc.gov.c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7, http://www.sdpc.gov.cn/] [8] Bai Quan, Dai Yand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 energy saving and efficiency. World Environment, 2007, (3): 17-21. [白泉, 戴彦德. 单位 GDP 能耗与节能降耗. 世界环境, 2007, (3): 17-21.] [9] Ding Lequn, Zhai Huijing, He Qing et al. Decomposition model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GDP and its analysis. Energy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7, 23(3): 146-153. [丁乐群, 翟绘景, 何青 等. 单位 GDP 能耗的分解模型及其分 析.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7, 23(3): 146-153.] [10]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7, http://www.worldbank.org/data/. [11] Depart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RC, Administrative Centre for China's Agenda 21. Practical Civil Booklet for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China), 2007. [科技部社会发展 科 技 司, 中 国 21 世 纪 议 程 管 理 中 心. 全 民 节 能 减 排 实 用 手 册. 北 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12] Liu Jiang. Strategies for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1. [刘江.中国可持续发 展战略.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13]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China's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Programme. 2007, http://www.sdpc. gov.c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 http://www.sdpc.gov.cn/.] [14]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The 11th Five Year Plan and mid-long term programm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2006, http://www.forestry.gov.cn/. [国家林业局. 林业发展 “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 2006, http://www.forestry.gov.cn/.] 681
地理学报 63卷 [15]Christopher L Sabine, R ichard A Feely. The oceanic sink for an thropogenic COz Science, 2004, 305: 367-371 16] Hu dunxin. The effect of ocean n global clim ate change. Scientific chinese,2005,01):2123.[胡敦欣.海洋在全球 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科学中国人,2005,a1):21-23.] [17]TaoWangJimWatson.WhoownsChinascarbonemissions?TyndallBriefingNoteNo.23.2007,http://tyndall ebappl.uea acuk/ [18] B in Shui, Robert C H arriss. The role of CO, em bod im ent in US-China trade. Energy Policy, 2006, 34: 4063-1068 [19] Y uan Zhongxian. Energy sitation in China and coresponding strategy. China M etallrgy, 2005, 156): 7-9. [38 4 5 中国能源状况与发展对策.中国冶金,2005,1565):7.] [20]unitedNationsPopulationDivision.WorldPopulationProspects2006,http:/esa.un.orgfunpp/. [21]worlResourceInstituteCo2emissionsseriesdata2007,http://ww.wriorg/ [22]He Jiankun, Li B i. a 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and the trends in the long term w ith regard of m itigating carbon em issions in China.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onm ent, 2006, 1666): 153-157. [fu t Hp 刘滨.我国减缓碳排放的近期形势与远期趋势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3157. [23]Chen W enying. Carbon em ission perm it allocation and trading. Joumal of Tsinghua U niversity Sci& Tech), 1998, 38 02):1518.[陈文颖.碳排放权分配与碳排放权交易.清华大学学报伯自然科学版),19983802):15-8.] [24]He Jiankun, Li B in. A nalysis of carbon em ission in tensity as the m ain index for greenhouse gas em ission m itigation com m Itm ents.. Joumal of T singhua U niversity6sci&Tech),2004,446):740-43.[何建坤,刘滨.作为温室气体排放 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740-743.] [25] A hm ad N. A fiam ew ork for estim ating carbon dioxide em issions em bodied in in temational trade of goods. OECD [26] U.S. Energy Inform ation A dm inistration. Pro jcted intemational carbon dix ide em issions fiom energy use t 2030 ReFerenceCase).2007,http://ww.eia.doegov/ [27]brandonkeIm.Theyears10craziestwaysthacktheearth2007,http:/ww.wiredcom [28] Rasch P, Crutzen P J. Colm an D B. Exp bring the geoengineering of clim ate using stratOspheric sulfate aerosols: The ole of partick size. G 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8, 35, L02809, doi: 10. 1029/2007G L032179 C oun term easures against In ternational Pressure ofr educing co 2 E m issions and a nalysis on C hinas poten tial ofco2 em ission Reduction L I Yanhua, GE Q wansheng, HE Fanneng, ChENG B angbo2 (. M 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bgy, P. R. China, Beijing 100862, China: 2. Instiute of G 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i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ing 100101, China) A bstract: A fter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in temational negotiation on clim ate change and the pressure of reducing CO2 em issions China is faced w ith, the paper puts forw ard eight oun term easures to cope w 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in tegrating national developm ent plans w ith advancem 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at hom e and abroad. of the coun term easures, five intemal ones, such as optim iz ing energy structure, im 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encouraging a nationw ide energy -sav ing m ovem ent, augm enting terestrial and ocean ic sink for CO 2, and recogn izing production transfer, w ill reduce a total of 50.73 billion t of co2 em issions after national developm ent p lans are realized. It w ill be a substan tial con tribution of C hina to the in temational m itigation effort and is also an effective answer to the in temational pressure. Two extemal m easures, such as partic ipating in scien tific debate and bidding for a larger em itting share, w ill allev iate som e in temational pressure and obtain m ore tim e and m ore space for China. The last one is related to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innovation K ey w ords: C02 em ission reduction; energy structure; production transfer; carbon sink 9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地 理 学 报 63 卷 [15] Christopher L Sabine, Richard A Feely. The oceanic sink for anthropogenic CO2. Science, 2004, 305: 367-371. [16] Hu Dunxin. The effect of ocean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 Scientific Chinese, 2005, (11): 21-23. [胡敦欣. 海洋在全球 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科学中国人, 2005, (11): 21-23.] [17] Tao Wang, Jim Watson. Who owns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Tyndall Briefing Note No.23. 2007, http://tyndall. webapp1.uea.ac.uk/. [18] Bin Shui, Robert C Harriss. The role of CO2 embodiment in US-China trade. Energy Policy, 2006, 34: 4063-4068. [19] Yuan Zhongxian.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y. China Metallurgy, 2005, 15(5): 7-9. [苑 中 显. 中国能源状况与发展对策. 中国冶金, 2005, 15(5): 7-9.] [20]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06, http://esa.un.org/unpp/. [21] World Resource Institute. CO2 emissions series data. 2007, http://www.wri.org/. [22] He Jiankun, Liu Bin.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and the trends in the long term with regard of mitigating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16(6): 153-157. [何 建 坤, 刘滨. 我国减缓碳排放的近期形势与远期趋势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16(6): 153-157.] [23] Chen Wenying. Carbon emission permit allocation and trading.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 & Tech), 1998, 38 (12): 15-18. [陈文颖. 碳排放权分配与碳排放权交易.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8, 38(12): 15-18.] [24] He Jiankun, Liu Bin.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s the main index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mitigation commitments.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 & Tech), 2004, 44(6): 740-743. [何建坤, 刘滨.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 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44(6): 740-743.] [25] Ahmad N. A framework for estimat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goods. OECD, Paris. 2003, http://www.oecd.org/. [26]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Projected internation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energy use to 2030 (Reference Case). 2007, http://www.eia.doe.gov/. [27] Brandon Keim. The year's 10 craziest ways to hack the earth. 2007, http://www.wired.com/. [28] Rasch P J, Crutzen P J, Coleman D B. Exploring the geoengineering of climate using stratospheric sulfate aerosols: The role of particle siz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8, 35, L02809, doi:10.1029/2007GL032179.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International Pressure of Reducing CO2 Emissions and Analysis on China's Potential of CO2 Emission Reduction LIU Yanhua1 , GE Quansheng2 , HE Fanneng2 , CHENG Bangbo2 (1.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R. China, Beijing 100862,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After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pressure of reducing CO2 emissions China is faced with, the paper puts forward eight counter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integrating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s with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countermeasures, five internal ones, such as optimizing energy structure,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encouraging a nation-wide energy-saving movement, augmenting terrestrial and oceanic sink for CO2, and recognizing production transfer, will reduce a total of 50.73 billion t of CO2 emissions after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s are realized. It will be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of China to the international mitigation effort and is also an effective answer to the international pressure. Two external measures, such as participating in scientific debate and bidding for a larger emitting share, will alleviate some international pressure and obtain more time and more space for China. The last one is related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Key words: CO2 emission reduction; energy structure; production transfer; carbon sink 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