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探索(董锁成、李泽红)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318.74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m重点关注 文章编号:1674-9146(2011)01-021-06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探索 董锁成,李泽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成功 转型应以社会福利均等化、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FO621文献标志码:A 在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的工业化进程中,资源型城市作为区域增长中心和空间极核,为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资源型产品供求关系 的重大变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主导资源濒临枯竭、经济持续衰退、接续产业难以发展、生态环境 急剧恶化、低收入和高失业长期并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为 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做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 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把 “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对资源衰退和枯竭的困难地区经济转型实行扶持措施”作为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在我国面临资源全面短缺、环境不断 恶化,以及其他许多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等 现代化建设新历史任务的形势下,探索和创新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有着十分重大的 战略意义。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 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km2,涉及总 人口1.54亿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正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 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属于资源型、粗放型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资料显示, 在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煤炭城市占53%、森工城市占18%、有色冶金城市占10%、石油城市占8%、 黑色冶金城市占7%、其他城市占4%。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是在当地优势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 源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阶段,资源市场供给短缺的条件下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但 是,随着产业规模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大部分资源型城市还是依托单一的资源产业发展城市经济,形成了 资源产业的“锁定效应”。而这些资源产业又是围绕一个或几个大型资源型企业运行的,一旦遇到市场风 险,资源型企业的衰退就极易形成所谓的“多米洛骨牌效应”,给城市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以资源产业 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单一性决定了城市功能的单一性,进而又制约着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从产业结构的层次性来看,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型、低技术含量是资源型城市的“通病”。大部分资源型 城市以原材料和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输出为主导。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占绝对 主导地位(见第22页图1),但这种主导地位是由大量输出原料型产品拉动的,高深加工产品输出较少 收稿日期:2010-11-09;修回日期:2010-12-28 作者简介:董锁成1962-),男,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1年1月总第204期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1年 1 月 总第 204 期 在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的工业化进程中, 资源型城市作为区域增长中心和空间极核, 为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资源型产品供求关系 的重大变化,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主导资源濒临枯竭、 经济持续衰退、 接续产业难以发展、 生态环境 急剧恶化、 低收入和高失业长期并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 为 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做出了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和改造, 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 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的重要指示;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也把 “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 对资源衰退和枯竭的困难地区经济转型实行扶持措施” 作为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 在我国面临资源全面短缺、 环境不断 恶化, 以及其他许多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等 现代化建设新历史任务的形势下, 探索和创新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有着十分重大的 战略意义。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 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 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 118 座, 土地总面积 96 万 km2 , 涉及总 人口 1.54 亿人。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正面临着重大的经济、 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 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下, 属于资源型、 粗放型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 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 资料显示, 在我国 118 座资源型城市中, 煤炭城市占 53%、 森工城市占 18%、 有色冶金城市占 10%、 石油城市占 8%、 黑色冶金城市占 7%、 其他城市占 4%。 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是在当地优势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种 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阶段, 资源市场供给短缺的条件下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但 是, 随着产业规模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大部分资源型城市还是依托单一的资源产业发展城市经济, 形成了 资源产业的 “锁定效应”。 而这些资源产业又是围绕一个或几个大型资源型企业运行的, 一旦遇到市场风 险, 资源型企业的衰退就极易形成所谓的 “多米洛骨牌效应”, 给城市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以资源产业 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单一性决定了城市功能的单一性, 进而又制约着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从产业结构的层次性来看, 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型、 低技术含量是资源型城市的 “通病”。 大部分资源型 城市以原材料和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输出为主导。 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 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占绝对 主导地位 (见第 22 页图 1), 但这种主导地位是由大量输出原料型产品拉动的, 高深加工产品输出较少。 文章编号:1674-9146(2011)01-0021-06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探索 董锁成,李泽红 摘 要: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着重大的经济、 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 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成功 转型应以社会福利均等化、 经济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 提出了 “十二五” 时期我国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0-11-09;修回日期:2010-12-28 作者简介:董锁成( 1962- ) ,男,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Sig nifica nt Atte ntio n 重 点 关 注 -021-

重点关注 Significant Attent 同时,部分资源型城市不注重资源关联产业的构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产业链条短,范围经济小,第二产业的弱质也制约了 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持续力不强。 从产业的效益来看,以矿业城市为例,我国部分 小型矿业城市人均GDP和在职职工平均工资仅为全 国城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而万元GDP水耗和能 耗以及污染物排放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 白银石嘴山铜陵大冶大庆鞍山阜新 /城市 生态环境效益明显落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 图12006年部分代表性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构成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社 会建设。资源型城市资源濒临枯竭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资源型堿市涉及资源型产业就职职工 1250万人,登记失业人数90万人,占职工比重为7.2%,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我国因 矿山资源枯竭而产生的困难矿工总量约300万到400万,并影响到1000万家属。根据对2000年人口普查 数据的分析,全国有22个地级矿业城市的失业率超过10%,其中6个城市城镇失业率超过20%,4个已进 入资源枯竭期。 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问题突出。随着主业关闭破产,资源型城市下岗职工和提前退休人 员溦增,由于政府财政拮据,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明显下降,低保政策无法落实。如江西钨业集团公司所属 企事业单位,除一家研究所外,其余全部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抚顺矿业集团所属集体企业3423名工 伤职工,由于各种原因,从1995年至今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工伤保险待遇,涉及金额达27562万元。 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还发生了一系列极端事件,如罢工、卧轨、堵塞交通、焚烧汽车等,已引起中央 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部分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城市面临的困难更大。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资源枯竭型城 市要摆脱困境,非转型不可,这是别无他途的战略选择。 上述问题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它是前苏联模式的历史产物之一。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同时担负着 生产建设、人员安置、城市管理等一系列经济、社会事务与功能,运行成本很高,一般达到其销售收入的 10%-15%,造成了资源型企业办社会一企业负担重、运行成本高—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城市财政积累 少一城市公共物品投入减少一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一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的链式反应。在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 革浪潮中,我国部分资源型企业也开始实现转制,又陷入了中小型资源企业转制一下岗职工增多一城市社 会保障问题突出的怪圈。我国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的资源开采方式终 于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其中最大的受害者便是传统的以资源输出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出现了资源濒临枯 竭—资源产业规模递减—相关产业规模递减—就业机会减少一下岗失业人员增多一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的重 大难题。同时,资源型城市多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较 为滞后,制约了就业机会的扩大;而资源型企业下岗职工总体文化程度不高,技术单一也限制了其再就业 的可能性。这些现实问题都增大了经济转型的难度。 优势主导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资源濒临枯竭是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 的直接问题,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直接原因。按照国内经济学界的初步界定,全国118个资源型城 市中,随着我国2/3的矿山进入中老年期,14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单就矿业城市而言,根据中国 矿业协会的统计,中国目前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退 期。资源型城市濒临资源枯竭是自然资源的供给有限性与其需求无限性矛盾的必然结果,而传统的对自然 源的掠夺式、粗放式开采加速了资源枯竭的进程, 同时,自然资源的过快开采,必然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据调查,目前我国每年 因矿产资源开采而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我国每开采万吨煤引起的地面下沉 区面积达0.2hm2,每年85%的工业废弃物来自矿山开采。境内金属尾矿、煤矸石堆积已达50亿t,直接破 坏或占用土地面积约200万hm2,破坏森林面积累计约106万hm2,破坏草地面积约26.3万hm2,且土地复 垦率仅为12%左右。而因采富弃贫而浪费的资源更是数量巨大,无法统计。资源型城市既面临着经济衰 退、资源本底枯竭,同时还面临着生态环境治理的难题,这些都加大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SCHTECH INNOVATION PRODUCTIvity 022-No. 1 Jan 2011.Total No 204

SCI-TECH INNOVATION & PRODUCTIVITY No.1 Jan. 2011,Total No.204 同时, 部分资源型城市不注重资源关联产业的构建, 产业链条短, 范围经济小, 第二产业的弱质也制约了 第三产业的发展, 产业持续力不强。 从产业的效益来看, 以矿业城市为例, 我国部分 小型矿业城市人均 GDP 和在职职工平均工资仅为全 国城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而万元 GDP 水耗和能 耗以及污染物排放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 生态环境效益明显落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社 会建设。 资源型城市资源濒临枯竭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 我国资源型城市涉及资源型产业就职职工 1 250 万人, 登记失业人数 90 万人, 占职工比重为 7.2%, 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高 2.3 个百分点。 我国因 矿山资源枯竭而产生的困难矿工总量约 300 万到 400 万, 并影响到 1 000 万家属。 根据对 2000 年人口普查 数据的分析, 全国有 22 个地级矿业城市的失业率超过 10%, 其中 6 个城市城镇失业率超过 20%, 4 个已进 入资源枯竭期。 职工养老、 医疗、 工伤等社会保险问题突出。 随着主业关闭破产, 资源型城市下岗职工和提前退休人 员激增, 由于政府财政拮据, 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明显下降, 低保政策无法落实。 如江西钨业集团公司所属 企事业单位, 除一家研究所外, 其余全部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抚顺矿业集团所属集体企业 3 423 名工 伤职工, 由于各种原因, 从 1995 年至今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工伤保险待遇, 涉及金额达 2 756.2 万元。 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还发生了一系列极端事件, 如罢工、 卧轨、 堵塞交通、 焚烧汽车等, 已引起中央 的高度关注。 特别是部分煤炭、 石油、 有色金属城市面临的困难更大。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 资源枯竭型城 市要摆脱困境, 非转型不可, 这是别无他途的战略选择[1]。 上述问题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 它是前苏联模式的历史产物之一。 在计划经济时代, 企业同时担负着 生产建设、 人员安置、 城市管理等一系列经济、 社会事务与功能, 运行成本很高, 一般达到其销售收入的 10%~15%, 造成了资源型企业办社会—企业负担重、 运行成本高—效益低、 市场竞争力弱—城市财政积累 少—城市公共物品投入减少—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的链式反应。 在上世纪 90 年代国企改 革浪潮中, 我国部分资源型企业也开始实现转制, 又陷入了中小型资源企业转制—下岗职工增多—城市社 会保障问题突出的怪圈。 我国传统的高消耗、 高污染、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的资源开采方式终 于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其中最大的受害者便是传统的以资源输出为主的资源型城市, 出现了资源濒临枯 竭—资源产业规模递减—相关产业规模递减—就业机会减少—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的重 大难题。 同时, 资源型城市多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 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的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较 为滞后, 制约了就业机会的扩大; 而资源型企业下岗职工总体文化程度不高, 技术单一也限制了其再就业 的可能性。 这些现实问题都增大了经济转型的难度。 优势主导资源濒临枯竭,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 资源濒临枯竭是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 临的直接问题, 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直接原因。 按照国内经济学界的初步界定, 全国 118 个资源型城 市中, 随着我国 2/3 的矿山进入中老年期, 1/4 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 单就矿业城市而言, 根据中国 矿业协会的统计, 中国目前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中, 20%处于成长期, 68%处于成熟期, 12%处于衰退 期。 资源型城市濒临资源枯竭是自然资源的供给有限性与其需求无限性矛盾的必然结果, 而传统的对自然 资源的掠夺式、 粗放式开采加速了资源枯竭的进程。 同时, 自然资源的过快开采, 必然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据调查, 目前我国每年 因矿产资源开采而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100 亿元。 我国每开采万吨煤引起的地面下沉 区面积达 0.2 hm2 , 每年 85%的工业废弃物来自矿山开采。 境内金属尾矿、 煤矸石堆积已达 50 亿 t, 直接破 坏或占用土地面积约 200 万 hm2 , 破坏森林面积累计约 106 万 hm2 , 破坏草地面积约 26.3 万 hm2 , 且土地复 垦率仅为 12%左右[2]。 而因采富弃贫而浪费的资源更是数量巨大, 无法统计。 资源型城市既面临着经济衰 退、 资源本底枯竭, 同时还面临着生态环境治理的难题, 这些都加大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重 点 关 注 Sig nifica nt Atte ntio n -022-

mm如重点关注 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及创新能力不足。我国资源型城市具有浓厚的中央计划经济特色和城市工业重化的 特征,这种按前苏联模式建设起来的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机制体制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 现在,资源区域分配机制的不科学及其价值的扭曲、资源型产业规划布局的不合理、资源型城市政府官员 考核机制的僵化、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权责利划分不清晰等。这些计划经济体制的刚性制约导致政企职责 不分,思想观念陈旧,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创新能力得不到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城市转型的重 要障碍。 转型所需资金和技术及人才严重不足。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衰退严重,城市财政收入困难;部分资源 型城市虽然财政总收入高,但城市自身能够支配的地方财政收入比例很小,地方财力有限,投入经济发展 的资金极其有限。 技术和人才方面,在主导工业领域较强,但其他产业技术力量不强,产品档次不高。由于地方经济和 城市发展较为落后,随着主导资源的枯竭和主导工业的衰退,本地培养的高级人才只能外流。 “十二五”时期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创新 十二五”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阶段。国务院已先后确定了我国 两批44个资源枯竭城市。中央财政将给予其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全面支持经济转型。 “十二五”资源型城市要实施“全面转型战略”,即“观念转型新,经济转型,体制创新,环境创优”。 观念上要坚持自我转型与依靠国家相结合,更加突出自力更生和自我增长能力的提升;经济上要坚持因地 制宜和市场导向,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 制上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全面解决资源型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开创符合资源型 城市各自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上坚持生态文明原则,突出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努力构建宜居宜 业城市环境 十二五”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的目标应该是社会福利均等化、经济持续发展(富地目标变为富民目 标)、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效益目标。 总体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2010年前, 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 产业援助机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 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社会福利均等化一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就是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 改革发展成果,保护人的发展权利,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 期重点要从解决关系资源型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教育等现实问题和人民群 众内部的社会公平问题;从完善资源补偿机制入手,协调资源输出与输入地区、落后与发达地区的利益协 调问题。 经济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内部三大产业关系。就是要形成资源型城市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把调整和 优化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改变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依赖程度。促使经济 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产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驱动转变。近期重点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 导,阶段推进,积极开发替代资源,培育替代产业,既要强市,又要富民,从经济结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 生态环境整治—协调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关系。就是要立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把促进经 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单一强调经济发展模式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转变。近期重点是要依托技术进步,加强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彻底遏制因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 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将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确定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 建循环型社会。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1年1月总第204期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1年 1 月 总第 204 期 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及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资源型城市具有浓厚的中央计划经济特色和城市工业重化的 特征, 这种按前苏联模式建设起来的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机制体制问题尤为突出。 主要表 现在, 资源区域分配机制的不科学及其价值的扭曲、 资源型产业规划布局的不合理、 资源型城市政府官员 考核机制的僵化、 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权责利划分不清晰等。 这些计划经济体制的刚性制约导致政企职责 不分, 思想观念陈旧, 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 创新能力得不到激发, 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城市转型的重 要障碍[3]。 转型所需资金和技术及人才严重不足。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衰退严重, 城市财政收入困难; 部分资源 型城市虽然财政总收入高, 但城市自身能够支配的地方财政收入比例很小, 地方财力有限, 投入经济发展 的资金极其有限。 技术和人才方面, 在主导工业领域较强, 但其他产业技术力量不强, 产品档次不高。 由于地方经济和 城市发展较为落后, 随着主导资源的枯竭和主导工业的衰退, 本地培养的高级人才只能外流。 “十二五” 时期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创新 “十二五” 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阶段。 国务院已先后确定了我国 两批 44 个资源枯竭城市。 中央财政将给予其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全面支持经济转型。 “十二五” 资源型城市要实施 “全面转型战略”, 即 “观念转型新, 经济转型, 体制创新, 环境创优”。 观念上要坚持自我转型与依靠国家相结合, 更加突出自力更生和自我增长能力的提升; 经济上要坚持因地 制宜和市场导向,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 依靠技术进步, 推进产业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体 制上要坚持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和政府调控相结合, 全面解决资源型城市历史遗留问题, 开创符合资源型 城市各自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环境上坚持生态文明原则, 突出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 努力构建宜居宜 业城市环境。 “十二五” 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的目标应该是社会福利均等化、 经济持续发展 (富地目标变为富民目 标)、 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效益目标。 总体目标: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 号)》,2010 年前, 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 产业援助机制,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2015 年前, 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 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社会福利均等化—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 就是要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使全体人民共享 改革发展成果, 保护人的发展权利,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近 期重点要从解决关系资源型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 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医疗、 教育等现实问题和人民群 众内部的社会公平问题; 从完善资源补偿机制入手, 协调资源输出与输入地区、 落后与发达地区的利益协 调问题。 经济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内部三大产业关系。 就是要形成资源型城市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 把调整和 优化经济结构作为主线, 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 改变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依赖程度。 促使经济 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产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驱动转变。 近期重点是要因地制宜, 分类指 导, 阶段推进, 积极开发替代资源, 培育替代产业, 既要强市, 又要富民, 从经济结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 变。 生态环境整治—协调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关系。 就是要立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发展, 把促进经 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 促使单一强调经济发展模式向经济、 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转变。 近期重点是要依托技术进步, 加强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彻底遏制因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 水体、 土壤和大气污染, 将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确定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构 建循环型社会。 Sig nifica nt Atte ntio n 重 点 关 注 -023-

重点关注区mmem 五”时期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路径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培育壮大多元化接续替代产业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指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 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重要资源消耗区域的资源型城市 更应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城市转型的首要任务,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以及物质代 谢、能量循环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原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 展低碳技术,建设循环产业链和全市循环工业网络,大力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体系。重视非矿资源的替 代作用,尤其是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工农业 旅游和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为核心切实降低单位产值能耗、物耗及污染强度。坚持“企 循环、产业循环、区域循环和社会循环”四层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枯竭城市循环经 济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企业层次:包括以企业内循环为主,与外部的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包括一个工业区内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企业之间的原料一产品一废弃物连接起来循 环再生。二是产业层次: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工艺过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将行业之间的原料一产品一废弃物(再生资源)连接起来,在产业内循环为主,同时与外部的物质、能量 和信息交换。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按照生态原理组织和布局工业生产过程,延伸产业链,延长产品生命周 期,形成生态工业循环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三是区域层次:一个县 个地区、一个省、一个国家,一个跨行政区的自然地理区域、生态区域或经济区域,一个跨国界的区域 等,将企业之间的原料一产品一废弃物(再生资源)连接起来,在本区域内循环为主。在利益共享前提下, 依据区域分工协作关系,通过不同区域之间产业链、市场网络、金融网络、信息网络、资源及生态环境联 系(链),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良性循环。四是社会消费层次:从社会消费层面树立资 源节约意识,全民动员,公众参与绿色消费、循环利用和垃圾再生,形成全社会资源消费一环境一资源大 循环。以循环经济为主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绿色文明消费模式,推进全社会 的大循环,实现循环型社会建设目标。 促进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关键是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通过构造循环产业链, 既提高资源加工的附加值,又实现资源开发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増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到各类 资源型城市其生态产业体系各有不同,煤炭城市一般可沿着开采一洗选一发电一建材一环保、开采一洗 选一发电一高耗能产业和煤化工链条延伸;石油城市一般可沿着开采一炼油一石化一精细化工链条延伸; 冶金城市一般可沿着采矿—粗炼—精炼—型材一制品一回收一冶炼链条延伸;森工城市一般可沿采伐一木 制品—废物肥料—林业种植链条延伸。山东省东营市“电厂一采油厂一污水处理厂”循环经济示范区是我 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成功案例回;我国铜都安徽省铜陵市面对“三座大山”—黑色铜渣山、 红色硫酸渣山和白色磷石膏灰山,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使污染 源资源化变成了财富。 依靠科技进步及推动创新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利用高新实用技 术改组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利用科技创 新的主要模式有:国外技术引进、企业自主创新、企业一政府一大学合作创新、城市一大学合作创新和产 业集群式创新等。然而,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地区,从城市 规模来看,我国资源型城市以中小城市为主体,其中市区人口在50万以下的小城市约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 73%(见第25页表1),这决定了我国资源型城市既不是资金富余地区,也不是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的地区, SCHTECH INNOVATION PRODUCTIvity 024-LNo.1 Jan 2011,Total No 204

SCI-TECH INNOVATION & PRODUCTIVITY No.1 Jan. 2011,Total No.204 “ 十二五” 时期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路径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培育壮大多元化接续替代产业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 “十二五” 规划建议指出: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节约能源,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低碳技术, 积极应对气候变 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重要资源消耗区域的资源型城市 更应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城市转型的首要任务, 要坚持 “减量化, 再利用, 再循环”, 以及物质代 谢、 能量循环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原理, 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发 展低碳技术, 建设循环产业链和全市循环工业网络, 大力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体系。 重视非矿资源的替 代作用, 尤其是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 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 工农业 旅游和现代服务业,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为核心切实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物耗及污染强度。 坚持 “企 业循环、 产业循环、 区域循环和社会循环” 四层循环经济模式, 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枯竭城市循环经 济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是企业层次: 包括以企业内循环为主, 与外部的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 包括一个工业区内几个、 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企业之间的原料—产品—废弃物连接起来循 环再生。 二是产业层次: 同一产业内部, 不同行业、 不同产品、 不同工艺过程间的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 将行业之间的原料—产品—废弃物 (再生资源) 连接起来, 在产业内循环为主, 同时与外部的物质、 能量 和信息交换。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按照生态原理组织和布局工业生产过程, 延伸产业链, 延长产品生命周 期, 形成生态工业循环体系,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实现跨越式、 超常规发展。 三是区域层次: 一个县、 一个地区、 一个省、 一个国家, 一个跨行政区的自然地理区域、 生态区域或经济区域, 一个跨国界的区域 等, 将企业之间的原料—产品—废弃物 (再生资源) 连接起来, 在本区域内循环为主。 在利益共享前提下, 依据区域分工协作关系, 通过不同区域之间产业链、 市场网络、 金融网络、 信息网络、 资源及生态环境联 系 (链), 促进区域间人流、 物流、 资金流和信息流良性循环。 四是社会消费层次: 从社会消费层面树立资 源节约意识, 全民动员, 公众参与绿色消费、 循环利用和垃圾再生, 形成全社会资源消费—环境—资源大 循环。 以循环经济为主线,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倡导绿色文明消费模式, 推进全社会 的大循环, 实现循环型社会建设目标。 促进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关键是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通过构造循环产业链, 既提高资源加工的附加值, 又实现资源开发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体到各类 资源型城市其生态产业体系各有不同, 煤炭城市一般可沿着开采—洗选—发电—建材—环保、 开采—洗 选—发电—高耗能产业和煤化工链条延伸; 石油城市一般可沿着开采—炼油—石化—精细化工链条延伸; 冶金城市一般可沿着采矿—粗炼—精炼—型材—制品—回收—冶炼链条延伸; 森工城市一般可沿采伐—木 制品—废物肥料—林业种植链条延伸。 山东省东营市 “电厂—采油厂—污水处理厂” 循环经济示范区是我 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成功案例[4]; 我国铜都安徽省铜陵市面对 “三座大山” ——黑色铜渣山、 红色硫酸渣山和白色磷石膏灰山, 坚持 “减量化、 再利用、 再循环” 原则, 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 使污染 源资源化变成了财富。 依靠科技进步及推动创新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 “十二五” 规划建议指出: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 利用高新实用技 术改组改造传统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共识。 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利用科技创 新的主要模式有: 国外技术引进、 企业自主创新、 企业—政府—大学合作创新、 城市—大学合作创新和产 业集群式创新等。 然而, 从地区分布来看, 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地区, 从城市 规模来看, 我国资源型城市以中小城市为主体, 其中市区人口在 50 万以下的小城市约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 73% (见第 25 页表 1), 这决定了我国资源型城市既不是资金富余地区, 也不是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的地区, 重 点 关 注 Sig nifica nt Atte ntio nSig nifica nt Atte ntio n 重 点 关 注 -024-

S地mcm重点关注 这使以上几种科技创新模式的效果大打折扣,甚 表1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分布及其规模分类(个) 至造成国家资金投入的低效利用和浪费。笔者认 地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合计 为,资源型城市的科技创新战略应依托工业化战 东部沿海 略创新和一定的区域创新体系来建立,而区域创 东北老工业0 新体系的建立又必须以一个和几个创新基础较好 中部六省 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科学技术扩散 2215 3282 49208 33 通道的建设带动中小资源型城市技术水平的提升 形成“吸收型”技术进步体系。 实现工业化战略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 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 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 格局。实现农业、工业生产与产品的绿色化,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绿 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过程、绿色产品作为区域竞争的主要手段。 形成“吸收型”技术进步体系。引进技术是后发国家获得高速发展的首要保障因素。引进技术可以大 大缩短因研发先进技术所花费的时间及相应投入,还可以缩短甚至跳跃式地缩短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 以便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动和推进工业化。资源型城市采取“吸收型”技术进步战略,能够做到起点高、速 度快、代价低,缩小与全国、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的综合差异。甘肃省白银市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同中 科院合作建立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实施高科技产业化,先后与189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关 系,产学研项目达到218项,获得了一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9月 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为国家新材料研发创新基地。 城市规模、资源产业、技术水平等之间的分布规律见图2。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开采的依 赖度呈现出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递减的规律, 资源深加工程度 而资源深加工程度又呈现出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 市递增的规律。这说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在不同城市和高 中小城市 产业、技术扩散方向 地区之间存在着分工,中小城市承担着资源的初级开发 利用的任务,而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则主要是承担资源型 大城市 产品的深加工任务,即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在城市间存在 劳动力流向 着技术梯度。这为资源型城市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供了 特大城市 新的思路,即通过承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产业或技术 扩散来提高广大中小资源型城市技术水平,实现资源产 产业结构 业的优化升级,而核心任务在于扩大和疏通区域内部的 图2城市规模、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 技术水平之间关系分布规律 技术扩散通道和渠道、形成技术流。 单从我国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的需求来看,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实用技术问题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深 部勘探技术、清洁煤技术、髙端冶金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能节水相关技 术、资源开采安全技术等领域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及推进城市全面转型。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国家战略,以恢复城市生态功能和完善城 市基础设施为重要手段,按照“安全之城、循环之城、便捷之城、绿色之城、和谐之城”的理念,推进城 市生产一消费—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开创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从以下四 个方面入手,一是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实施绿色消费、绿色能源,加强生态小城镇、生态社区和生态型新 农村建设;二是四层推进城镇化,按照市区、县城、中心镇、重点乡镇等四个层次推进区域城镇化;三是 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挥资源型城市城市化化水平 高,城市经济实力较强的优势,依托城市和工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强小城镇建设,将生态脆弱区的农 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向城镇集中,减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强区域生态支撑系统承载能力 四是统筹城乡,城乡融合,建设城乡和谐社会。依靠国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对伤残人员救助,加 011年1月总第204期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1年 1 月 总第 204 期 这使以上几种科技创新模式的效果大打折扣, 甚 至造成国家资金投入的低效利用和浪费。 笔者认 为, 资源型城市的科技创新战略应依托工业化战 略创新和一定的区域创新体系来建立, 而区域创 新体系的建立又必须以一个和几个创新基础较好 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 通过科学技术扩散 通道的建设带动中小资源型城市技术水平的提升, 形成 “吸收型” 技术进步体系。 实现工业化战略创新。 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 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 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 格局。 实现农业、 工业生产与产品的绿色化, 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绿 色生产技术、 绿色生产过程、 绿色产品作为区域竞争的主要手段。 形成 “吸收型” 技术进步体系。 引进技术是后发国家获得高速发展的首要保障因素。 引进技术可以大 大缩短因研发先进技术所花费的时间及相应投入, 还可以缩短甚至跳跃式地缩短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 以便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动和推进工业化。 资源型城市采取 “吸收型” 技术进步战略, 能够做到起点高、 速 度快、 代价低, 缩小与全国、 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的综合差异。 甘肃省白银市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 同中 科院合作建立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 实施高科技产业化, 先后与 189 家科研院所、 高校和企业建立关 系, 产学研项目达到 218 项, 获得了一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2008 年 9 月 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为国家新材料研发创新基地。 城市规模、 资源产业、 技术水平等之间的分布规律见图 2。 一般而言, 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开采的依 赖度呈现出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递减的规律, 而资源深加工程度又呈现出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 市递增的规律。 这说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在不同城市和 地区之间存在着分工, 中小城市承担着资源的初级开发 利用的任务, 而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则主要是承担资源型 产品的深加工任务, 即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在城市间存在 着技术梯度。 这为资源型城市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供了 新的思路, 即通过承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产业或技术 扩散来提高广大中小资源型城市技术水平, 实现资源产 业的优化升级, 而核心任务在于扩大和疏通区域内部的 技术扩散通道和渠道、 形成技术流。 单从我国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的需求来看, 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实用技术问题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深 部勘探技术、 清洁煤技术、 高端冶金技术、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节能节水相关技 术、 资源开采安全技术等领域。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及推进城市全面转型。 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国家战略, 以恢复城市生态功能和完善城 市基础设施为重要手段, 按照 “安全之城、 循环之城、 便捷之城、 绿色之城、 和谐之城” 的理念, 推进城 市生产—消费—资源—环境良性循环, 开创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从以下四 个方面入手, 一是营造绿色人居环境, 实施绿色消费、 绿色能源, 加强生态小城镇、 生态社区和生态型新 农村建设; 二是四层推进城镇化, 按照市区、 县城、 中心镇、 重点乡镇等四个层次推进区域城镇化; 三是 以城带乡, 以工哺农,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打破城乡 “二元结构”, 发挥资源型城市城市化化水平 高, 城市经济实力较强的优势, 依托城市和工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 加强小城镇建设, 将生态脆弱区的农 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向城镇集中, 减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 增强区域生态支撑系统承载能力; 四是统筹城乡, 城乡融合, 建设城乡和谐社会。 依靠国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 加强对伤残人员救助, 加 表 1 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分布及其规模分类( 个) 地区 东部沿海 东北老工业 中部六省 西部 合计 合计 19 33 33 33 118 小城市 14 19 23 30 86 中等城市 3 12 8 2 25 大城市 0 2 2 1 5 特大城市 2 0 0 0 2 重 点 关 注 Sig nifica nt Atte ntio nSig nifica nt Atte ntio n 重 点 关 注 -025-

重点关注区mmem 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加强公共设施、医疗设施建设,提高福利水平。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及解决民生和社会保障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资源型城市转型关乎全国区域协调 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战略大局。“十二五”期间,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财政转移力度, 帮助资源枯竭型城市走岀困境。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就业、城市贫困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的解决给予更大支持, 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资源型城市和谐社会建设。 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以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健全 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异地就业,切实 解决传统资源型产业中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护企业破 改制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合法杈益,维护社会稳定。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抓紧棚户区居住环境改造,完 善供排水、供暖、供电等外部基础设施及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实现棚户区改造中职业教育和社会保障 的全覆盖,努力消除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国家投入为主,大力治理遗留的矿山 和矿城生态环境问题,切实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推进城市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切实增加环 境保护投资,重点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编制土地开发整理和土地复垦规划,加大矿山废 弃土地复垦力度,修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加强对塌陷区、垃圾坝、尾矿库潜在危害的基础性硏究,制 定科学、合理的治理办法,避免危害事故发生。在现存矿区和新建矿区开展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推广先 进适用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共生矿、伴生矿资源优化开采和选取率,普及选矿废水回用系统和尾 矿井下充填系统,减少采矿对资源环境的新破坏。健全环境补偿和整治资金的提取、征收和使用机制,保 证采矿区土地复垦资金来源。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矿山治理。 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及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把改革开 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 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资源开发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规范补偿尺度与方式。 规范援助机制保障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岀,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资源型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 改革计划性经济增长机制,理顺城市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型企业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 发展对经济地方的带动作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促进政企分离和资源产权制度 的完善。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理顺关系,扩大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贾敬郭中国资源(矿业)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科技战略研究队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王任飞,翟东升还资源型城市一片蓝天门宏观经济管理,2006(4:4447 [3]金建国李玉辉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5):23-24 [4]戴备军循环经济实用案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S]刘继生,丁四保.“中国东北论坛”2003—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D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赵娟) Exploration o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y DONG Suo-cheng, LI Ze-hong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Resources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 author analyzed major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uring economic transfor 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Also the author elaborated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should had goals uch as equal social welfa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ts econom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and soci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t last the author prososed innovative ways to realize resource-based city transformation during Key words: resource-based citie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ransition way SCHTECH INNOVATION PRODUCTIvity 026 Nol Jan. 2011, Total No 204

SCI-TECH INNOVATION & PRODUCTIVITY No.1 Jan. 2011,Total No.204 强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社会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 加强公共设施、 医疗设施建设, 提高福利水平。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及解决民生和社会保障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 “十二五” 规划建议指出: “坚持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资源型城市转型关乎全国区域协调 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战略大局。 “十二五” 期间, 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财政转移力度, 帮助资源枯竭型城市走出困境。 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就业、 城市贫困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的解决给予更大支持, 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促进资源型城市和谐社会建设。 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 以增加就业、 消除贫困、 健全 社会保障体系、 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 加大职业教育力度,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鼓励异地就业, 切实 解决传统资源型产业中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保护企业破 产、 改制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稳定。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抓紧棚户区居住环境改造, 完 善供排水、 供暖、 供电等外部基础设施及学校、 医院等配套设施; 实现棚户区改造中职业教育和社会保障 的全覆盖, 努力消除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以国家投入为主, 大力治理遗留的矿山 和矿城生态环境问题, 切实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 推进城市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切实增加环 境保护投资, 重点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编制土地开发整理和土地复垦规划, 加大矿山废 弃土地复垦力度, 修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 加强对塌陷区、 垃圾坝、 尾矿库潜在危害的基础性研究, 制 定科学、 合理的治理办法, 避免危害事故发生。 在现存矿区和新建矿区开展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 推广先 进适用开采技术、 工艺和设备, 提高共生矿、 伴生矿资源优化开采和选取率, 普及选矿废水回用系统和尾 矿井下充填系统, 减少采矿对资源环境的新破坏。 健全环境补偿和整治资金的提取、 征收和使用机制, 保 证采矿区土地复垦资金来源。 按照 “谁治理、 谁受益” 的原则,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矿山治理。 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及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 “坚持把改革开 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按照 “谁开发、 谁保护, 谁受益、 谁补偿, 谁污染、 谁治理, 谁破坏、 谁修复” 的原则, 明确资源开发补偿、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 规范补偿尺度与方式。 规范援助机制保障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 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 解决资源型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 改革计划性经济增长机制, 理顺城市政府、 中央或上级政府、 大型资源型企业之间的关系, 加强企业 发展对经济地方的带动作用;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 促进政企分离和资源产权制度 的完善。 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 理顺关系, 扩大辐射, 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敬郭.中国资源 ( 矿业) 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科技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王任飞,翟东升.还资源型城市一片蓝天[J].宏观经济管理,2006(4):44- 47. [3] 金建国,李玉辉.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5):23- 24. [4] 戴备军.循环经济实用案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 刘继生,丁四保. “ 中国东北论坛” 2003——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责任编辑 赵 娟) Exploration o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y DONG Suo-cheng,LI Ze-hong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Resources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d major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ur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Also the author elaborated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should had goals such as equal social welfa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ts econom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and soci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t last the author prososed innovative ways to realize resource-based city transformation during “ 12the five years’ plan” . Key words: resource-based citie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ransition way 重 点 关 注 Sig nifica nt Atte ntio nSig nifica nt Atte ntio n 重 点 关 注 -026-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