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资源科学》: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邹健、龙花楼、胡智超)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8,文件大小:1.5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资派学 Resources scie 第32卷第5期2010年5月 010,32(5):1006-1013 Vol 32. No5 May 2010 文章编号:1007-7588(2010)05-1006-08 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 邹健12,龙花楼',胡智超12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49) 摘要:本文阐明了推进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基于我国粮食需求与开发优势,结合国际粮食 生产与贸易格局分析,指出东南亚与南美洲是我国进行国际土地资源投资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北美洲、欧洲与 大洋洲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只能作为我国进口粮食供应地区。基于目标国家的政局稳定性、开垦意愿、引进資金需 求、与我国外交关系及国际合作历史等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选择主要合作国家,并结合土地资源开发利 用现状对目标国家进行了类型划分,再依据类型划分结果初步探讨了合理开发利用国际土地资源的战略措施,即 国际粮食市场直接购买、获利型土地投资开发利用与粮食返销型土地授资开发利用等三种战略,从组建开发企 业、建立完善金融保险体制和完善税收与劳务输出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 关键词:国际土地资源;粮食安全;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开发利用战略;政策建议 1引言 发权并组织生产以获取粮食返销,或以合同方式直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接购买当地农户粮食,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开发利 平的不断提升,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安全逐步成为用国际土地资源以稳定获取粮食供给的两种比较 影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之成功的模式。我国在粮食立足国内生产原则下,选 一-。快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不断蚕食着有取条件适宜国家持续投资开发利用其土地资源,以 限的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双重退化导致我国耕规模化与集约化生产模式获取粮食稳定产出并返 地资源安全形势持续恶化η。日益严峻的资源安销我国,是持续有效增加国内粮食供给,缓解“吃饭” 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形势,客观上要求在立足国与“建设”矛盾的重要手段。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 内粮食生产、努力提升国内土地资源生产能力的前分配不均,且有限的土地资源其生产能力亟待提高, 提下,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拓宽生产渠道,充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内粮食持续而有效的供给 国际粮食与资源市场,适度降低粮食自给率。同,而目前我国存在的大量劳动力资源潜能尚未得 时,学习借鉴日本、韩国、沙特等耕地极度缺乏国家到有效发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立足国 紧密依托国际土地资源开发以保障粮食供给的发内,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缓解国内人多地 展思路与经验教训,确立我国“两种资源,两个市少矛盾和水资源紧缺问题,推进外向竞争型土地资 场”发展战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源开发利用,在获取粮食进口的同时,集中力量推动 工和协作,弥补我国资源禀赋劣势,稳步推进土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本质上可谓实现我国丰富人 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化战略,保障我国粮食供给持力资源与国际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贸易交换,对于缓 续有效增长和粮食安全。 解中国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瓶颈约束,进一步确立 投资土地资源丰富国家,租赁或购买其耕地开“大农业、大食物”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 收稿日期:2010-01-25;修订日期:2010-03-2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编 C03A1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1014;40635029)。 作者简介:邹健,男,贵州赤水人,硕士生,从事土地利用与乡村发展研究。E-mail:mouj.08s@Pigsnrr.ac.cn 通讯作者:龙花楼,E-mail: longhi@igsnrracen o 19940pim 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32卷 第5期 2010年5月 2010,32(5):1006-1013 Resources Science Vol.32,No.5 May,2010 http://www.resci.cn 文章编号:1007-7588(2010)05-1006-08 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 邹 健1,2 ,龙花楼1 ,胡智超1,2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 要:本文阐明了推进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基于我国粮食需求与开发优势,结合国际粮食 生产与贸易格局分析,指出东南亚与南美洲是我国进行国际土地资源投资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北美洲、欧洲与 大洋洲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只能作为我国进口粮食供应地区。基于目标国家的政局稳定性、开垦意愿、引进资金需 求、与我国外交关系及国际合作历史等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选择主要合作国家,并结合土地资源开发利 用现状对目标国家进行了类型划分,再依据类型划分结果初步探讨了合理开发利用国际土地资源的战略措施,即 国际粮食市场直接购买、获利型土地投资开发利用与粮食返销型土地投资开发利用等三种战略,从组建开发企 业、建立完善金融保险体制和完善税收与劳务输出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 关键词:国际土地资源;粮食安全;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开发利用战略;政策建议 1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升,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安全逐步成为 影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之 一[1-3] 。快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不断蚕食着有 限的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双重退化导致我国耕 地资源安全形势持续恶化[4-7] 。日益严峻的资源安 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形势,客观上要求在立足国 内粮食生产、努力提升国内土地资源生产能力的前 提下,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拓宽生产渠道,充分利用 国际粮食与资源市场,适度降低粮食自给率[8,9] 。同 时,学习借鉴日本、韩国、沙特等耕地极度缺乏国家 紧密依托国际土地资源开发以保障粮食供给的发 展思路与经验教训,确立我国“两种资源,两个市 场”发展战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 工和协作,弥补我国资源禀赋劣势[10] ,稳步推进土地 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化战略,保障我国粮食供给持 续有效增长和粮食安全。 投资土地资源丰富国家,租赁或购买其耕地开 发权并组织生产以获取粮食返销,或以合同方式直 接购买当地农户粮食,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开发利 用国际土地资源以稳定获取粮食供给的两种比较 成功的模式。我国在粮食立足国内生产原则下,选 取条件适宜国家持续投资开发利用其土地资源,以 规模化与集约化生产模式获取粮食稳定产出并返 销我国,是持续有效增加国内粮食供给,缓解“吃饭” 与“建设”矛盾的重要手段。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 分配不均,且有限的土地资源其生产能力亟待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内粮食持续而有效的供给 [11] ,而目前我国存在的大量劳动力资源潜能尚未得 到有效发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立足国 内,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缓解国内人多地 少矛盾和水资源紧缺问题,推进外向竞争型土地资 源开发利用,在获取粮食进口的同时,集中力量推动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本质上可谓实现我国丰富人 力资源与国际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贸易交换,对于缓 解中国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瓶颈约束,进一步确立 “大农业、大食物”战略[10] ,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 收稿日期:2010-01-25;修订日期:2010-03-2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编号:2007BAC03A1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1014;40635029)。 作者简介:邹健,男,贵州赤水人,硕士生,从事土地利用与乡村发展研究。E-mail: zouj.08s@igsnrr.ac.cn 通讯作者:龙花楼,E-mail: longhl@igsnrr.ac.cn

邹健等: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 1007 2010年5月 过投资国际土地资源开发,积极调动与发挥我国在1.51%;大豆生产发展很快,1990年-2007年间增幅 劳动力、农业技术、外汇储备和外交等方面的优势,达到103.34% 有助于将这些优势逐步转化为粮食产出能力,推进 北半球的亚洲、北美洲与欧洲是世界经济较发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进程,整体提高经济运行达、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世界粮食生产的核 效率,推动社会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 心地区,三大洲2007年谷物生产比重达到87.1%, 2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国家在世界粮食生产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耕地 的选择 资源持续开发,南美洲粮食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期 尽管我国拥有劳动力、农业技术、外汇储备与间以玉米为主的谷物产量增长率达到10957%,大 外交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开发优势,但由于我国参与豆生产受国际市场需求拉动增幅高达24399%,使 开发利用国际土地资源起步晚、规模小、经验少,针南美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地区。 对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投资的金融保障、劳务输 受饮食习俗影响,亚洲地区粮食生产以稻谷为 出、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与法律体系还有待补充主,其占世界稻谷比重常年保持在90%以上,并随 与完善,与长期从事国际资源开发的国家相比,我人口持续增长而拉动世界稻谷生产的快速发展;亚 国参与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竞争能力相对薄洲玉米与小麦也占有较大比重,其生产也随需求增 弱,因而我们更需要谨慎寻找目标国家,以降低投长而得到快速发展。北美洲拥有发达的农业生产 资风险获取稳定收益。结合国际粮食生产与贸易条件是世界重要的玉米与大豆生产基地随国际 格局分析,正确选取国际粮食生产合作对象,清晰市场需求增长,其玉米与大豆产量也出现较快增 认识其土地利用现状条件,是落实外向型土地利用长。居民饮食习惯的刚性需求使北美洲与欧洲成 战略的重要基础。 为世界重要的小麦生产地,但近期随着农业生产结 21国际粮食生产格局 构调整,小麦生产量持续下降。非洲地区经济较为 随着前苏联解体与冷战结束,世界各国竞争的落后,农业生产发展相对滞后,粮食增产缓慢;中美 重心逐步转移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上,经济发展、洲地区耕地资源匮乏,但较快的经济发展与靠近北 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世界农业生产的普美洲的地缘优势,推动其农业生产技术的快速提 遍性发展,世界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三大谷物(小升,粮食产量取得较快增长;以澳大利亚为主的大 麦、稻谷、玉米)产量逐步由1990年的159×10°增洋洲地区农业生产过于注重耕地资源保护,对耕地 长至2007年的20.6×10°(表1),年均增长率达有效开发不足,粮食增产相对停滞 表1世界粮食生产格局 Table 1 Grain production pattern of the world (x10t) 1990年产量 2007年产量 玉米 稻谷玉米 谷物 北美洲 06392708020859.83220705367.87587789993428244277007555.6 中美洲 21551782623 52.5 3340.713.0 南美洲 欧洲 23314.4 5456.9 333.9189664 7207926530.0 263.0 大洋洲 1525.4 16592 1338.3 18.4 44.1 亚洲 20306.247768.113246.78132101696.128107.0600916217044109903.02718.3 非洲 世界 59230.751855.5483344159420.610845.560599465952.779187.5205739.622053.2 注:①表中“谷物”为小麦、稻谷、玉米产量之和,中美洲包含加勒比海地区,下同;②数据来源于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 组织)官方网站统计数据htp/wwfa.org C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hutphoou.resci.cn

2010年5月 邹 健等: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 http://www.resci.cn 过投资国际土地资源开发,积极调动与发挥我国在 劳动力、农业技术、外汇储备和外交等方面的优势, 有助于将这些优势逐步转化为粮食产出能力,推进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进程,整体提高经济运行 效率,推动社会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 2 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国家 的选择 尽管我国拥有劳动力、农业技术、外汇储备与 外交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开发优势,但由于我国参与 开发利用国际土地资源起步晚、规模小、经验少,针 对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投资的金融保障、劳务输 出、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与法律体系还有待补充 与完善,与长期从事国际资源开发的国家相比,我 国参与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竞争能力相对薄 弱,因而我们更需要谨慎寻找目标国家,以降低投 资风险,获取稳定收益。结合国际粮食生产与贸易 格局分析,正确选取国际粮食生产合作对象,清晰 认识其土地利用现状条件,是落实外向型土地利用 战略的重要基础。 2.1 国际粮食生产格局 随着前苏联解体与冷战结束,世界各国竞争的 重心逐步转移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上,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世界农业生产的普 遍性发展,世界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三大谷物(小 麦、稻谷、玉米)产量逐步由1990年的15.9 × 108 t增 长至 2007 年的 20.6 × 108 t(表 1),年均增长率达 1.51%;大豆生产发展很快,1990年-2007年间增幅 达到103.34%。 北半球的亚洲、北美洲与欧洲是世界经济较发 达、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世界粮食生产的核 心地区,三大洲 2007 年谷物生产比重达到 87.1%, 在世界粮食生产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耕地 资源持续开发,南美洲粮食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期 间以玉米为主的谷物产量增长率达到109.57%,大 豆生产受国际市场需求拉动,增幅高达243.99%,使 南美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地区。 受饮食习俗影响,亚洲地区粮食生产以稻谷为 主,其占世界稻谷比重常年保持在 90%以上,并随 人口持续增长而拉动世界稻谷生产的快速发展;亚 洲玉米与小麦也占有较大比重,其生产也随需求增 长而得到快速发展。北美洲拥有发达的农业生产 条件,是世界重要的玉米与大豆生产基地,随国际 市场需求增长,其玉米与大豆产量也出现较快增 长。居民饮食习惯的刚性需求使北美洲与欧洲成 为世界重要的小麦生产地,但近期随着农业生产结 构调整,小麦生产量持续下降。非洲地区经济较为 落后,农业生产发展相对滞后,粮食增产缓慢;中美 洲地区耕地资源匮乏,但较快的经济发展与靠近北 美洲的地缘优势,推动其农业生产技术的快速提 升,粮食产量取得较快增长;以澳大利亚为主的大 洋洲地区农业生产过于注重耕地资源保护,对耕地 有效开发不足,粮食增产相对停滞。 表1 世界粮食生产格局 Table 1 Grain production pattern of the world (× 104 t) 北美洲 中美洲 南美洲 欧洲 大洋洲 亚洲 非洲 世界 1990年产量 小麦 1 0639.2 396.3 1680.3 2 3314.4 1525.4 2 0306.2 1368.9 5 9230.7 稻谷 708.0 215.5 1342.1 457.0 95.1 4 7768.1 1269.7 5 1855.5 玉米 2 0859.8 1782.6 3181.0 5456.9 38.7 1 3246.7 3768.7 4 8334.4 谷物 3 2207.0 2394.4 6203.4 2 9228.3 1659.2 8 1321.0 6407.3 15 9420.6 大豆 5367.8 63.2 3306.7 333.9 7.7 1696.1 70.1 1 0845.5 2007年产量 小麦 7587.7 352.5 2358.5 1 8966.4 1338.3 2 8107.0 1889.0 6 0599.4 稻谷 899.9 231.7 2223.9 355.7 18.4 6 0091.6 2131.5 6 5952.7 玉米 3 4282.4 2756.5 8417.8 7207.9 44.1 2 1704.4 4774.4 7 9187.5 谷物 4 2770.0 3340.7 1 3000.2 2 6530.0 1400.8 10 9903.0 8794.9 20 5739.6 大豆 7555.6 13.0 1 1374.7 263.0 3.2 2718.3 125.4 2 2053.2 注:①表中“谷物”为小麦、稻谷、玉米产量之和,中美洲包含加勒比海地区,下同;②数据来源于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 组织)官方网站统计数据 http://www.fao.org 1007

l008 资源科学 第32卷第5期 2.2国际粮食贸易格局 动与国际需求拉动下迅速增长,分别由1990年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间分工303×10t和880×10t增长到2007年的2820×10 与贸易程度逐步加深,通讯技术与世界金融体系的和3990×10t,出口总量仅次于北美洲。大洋洲粮 发展极大推动了国际贸易合作的深化与拓展。粮食出口以小麦为主,受农业生产发展趋缓与国际粮 食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参与国际贸易,是食市场波动的影响,其出口量增长极为缓慢且波动 调剂世界资源禀赋差异、平衡世界粮食需求、保障较大。亚洲是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地,出口量受需求 各地粮食安全的必要途径,其国际贸易量也随着经拉动增长很快。欧洲粮食贸易多在欧盟内部各国 济全球化进程而快速增长(图1和图2)。 间进行,粮食进出口总量相对平稳。 世界粮食出口主要集中于北美洲、南美洲、大 世界粮食进口主要集中于亚洲、非洲与中美 洋洲和欧洲。北美洲粮食出口占世界比重常年维洲,人口过快增长、土地资源匮乏与农业生产条件 持在40%以上,以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主,2007年其落后造成粮食供求矛盾极其突出。亚洲粮食进口 出口量分别达到5050×10t、5750×10t、3170×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小麦进口量较大但相对稳 l0t,其中小麦和玉米出口相对稳定,大豆出口量增定,受人口增长与膳食结构优化的共同拉动,玉米 长较快。南美洲玉米与大豆出口量在产量增长推与大豆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中美洲粮食进口也 以小麦、玉米与大豆为主,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非 洲对各种粮食的进口依赖都较大,作为口粮的小 口出口口进口 麦、玉米增长最为迅速 23主要合作国家概况及类型划分 目前我国仍处在参与国际土地资源开发的起 倒0.6 步阶段,所面临的国际竞争与开发难度都较大,我 们更应把开发力量集中于粮食生产量高且增长潜 CHn 力大、出口比重高且相对稳定、与我国外交关系友 0.0 好、其国内政治局势稳定、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交通 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 运输便捷的地区。 注:图中粮食贸易量为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总和;数据来源 亚洲地区与我国邻近的东南亚国家耕地资源 于FA0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官方网站统计数据/wm丰富,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其种植结构与饮食习惯 年世界粮食贸易量 也与我国相似,是世界最主要的稻谷生产与出口地 Hd 's grain trade in 1990 区,加之其邻近我国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其成 为最重要的合作开发地区。南美洲地区经济发展 带动耕地资源持续开发,粮食增产潜力很大,丰富 口出口口进口 的耕地资源、优越的水热条件、相对发达的农业生 产条件、与我国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其成为重点合 作开发地区。非洲地区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 0.6 低,各国政治局势较为动荡,但十分充足的耕地资 源与我国在非洲地区较好的农业合作基础,使部分 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如尼日利亚等,可作为我国 拓展外向型土地利用战略的后备选择。北美洲、欧 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 洲、大洋洲粮食出口比重较大,但与我国普遍存在 注:图中粮食贸易量为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总和;数据来 的政治隔阂极大地阻碍了土地资源合作开发,在较 源于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官方网站统计数据hp/w 长一段时间内仍只能作为进口粮食购买的目标国 fao. org 22007年世界粮食贸易量 家。中美洲地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合作开 The world 's grain trade in 2007 发可行性很低。 01994-2610chinaxcL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32卷 第5期 资 源 科 学 http://www.resci.cn 2.2 国际粮食贸易格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间分工 与贸易程度逐步加深,通讯技术与世界金融体系的 发展极大推动了国际贸易合作的深化与拓展。粮 食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参与国际贸易,是 调剂世界资源禀赋差异、平衡世界粮食需求、保障 各地粮食安全的必要途径,其国际贸易量也随着经 济全球化进程而快速增长(图1和图2)。 世界粮食出口主要集中于北美洲、南美洲、大 洋洲和欧洲。北美洲粮食出口占世界比重常年维 持在40%以上,以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主,2007年其 出口量分别达到 5050 × 104 t、5750 × 104 t、3170 × 104 t,其中小麦和玉米出口相对稳定,大豆出口量增 长较快。南美洲玉米与大豆出口量在产量增长推 动与国际需求拉动下迅速增长,分别由 1990 年的 303 × 104 t和880 × 104 t增长到2007年的2820 × 104 t 和3990 × 104 t,出口总量仅次于北美洲。大洋洲粮 食出口以小麦为主,受农业生产发展趋缓与国际粮 食市场波动的影响,其出口量增长极为缓慢且波动 较大。亚洲是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地,出口量受需求 拉动增长很快。欧洲粮食贸易多在欧盟内部各国 间进行,粮食进出口总量相对平稳。 世界粮食进口主要集中于亚洲、非洲与中美 洲,人口过快增长、土地资源匮乏与农业生产条件 落后造成粮食供求矛盾极其突出。亚洲粮食进口 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小麦进口量较大但相对稳 定,受人口增长与膳食结构优化的共同拉动,玉米 与大豆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中美洲粮食进口也 以小麦、玉米与大豆为主,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非 洲对各种粮食的进口依赖都较大,作为口粮的小 麦、玉米增长最为迅速。 2.3 主要合作国家概况及类型划分 目前我国仍处在参与国际土地资源开发的起 步阶段,所面临的国际竞争与开发难度都较大,我 们更应把开发力量集中于粮食生产量高且增长潜 力大、出口比重高且相对稳定、与我国外交关系友 好、其国内政治局势稳定、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交通 运输便捷的地区。 亚洲地区与我国邻近的东南亚国家耕地资源 丰富,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其种植结构与饮食习惯 也与我国相似,是世界最主要的稻谷生产与出口地 区,加之其邻近我国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其成 为最重要的合作开发地区。南美洲地区经济发展 带动耕地资源持续开发,粮食增产潜力很大,丰富 的耕地资源、优越的水热条件、相对发达的农业生 产条件、与我国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其成为重点合 作开发地区。非洲地区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 低,各国政治局势较为动荡,但十分充足的耕地资 源与我国在非洲地区较好的农业合作基础,使部分 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如尼日利亚等,可作为我国 拓展外向型土地利用战略的后备选择。北美洲、欧 洲、大洋洲粮食出口比重较大,但与我国普遍存在 的政治隔阂极大地阻碍了土地资源合作开发,在较 长一段时间内仍只能作为进口粮食购买的目标国 家。中美洲地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合作开 发可行性很低。 注:图中粮食贸易量为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总和;数据来源 于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官方网站统计数据 http://www.fao. org 图1 1990年世界粮食贸易量 Fig.1 The world’s grain trade in 1990 注:图中粮食贸易量为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总和;数据来 源于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官方网站统计数据 http://www. fao.org 图2 2007年世界粮食贸易量 Fig.2 The world’s grain trade in 2007 1008

邹健等: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 1009 2010年5月 根据开发国际土地资源所需面对的实际问题,亚等10个国家进行典型分析,以期根据各自发展类 从目标国家的政局稳定性、开垦后备耕地资源的意型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开发战略,其土地资源禀赋与 愿、引进国际农业资金的需求、与我国外交关系、与利用概况见表3(本研究中土地资源只关注其粮食 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历史等5个方面构建选取合作国生产作用,故只考虑耕地资源及其利用概况)。 家的评价指标体系(表2)。以各大洲粮食生产与贸 根据各国的选取评价指标与耕地资源状况,并 易分析为基础,最终选取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结合投资成本高低与风险大小,可将上述10个国家 寨、老挝、泰国、缅甸、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尼日利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表2合作国家选择标准 Table 2 The standard of selecting cooperative countries 政局稳开垦耕引进资与我国外与我国合 备注 定性地意愿金需求交关系作历史 +2001年中印签署《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农业经济合作前景良好 2008年越共十届七中全会通过决议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市场运营机制,鼓 励规模化经营,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相继投资其农业生产 泰国 1997年金融危机后泰国逐步控制耕地开发,保护森林与生态环境 束埔寨 94年通过投资法,鼓励租用国家土地发展农业并享受税收优惠 老挝 老挝政府的发展规划强调解决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与资金不足问题 推进耕地开垦与资金引进是缅甸政府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俄罗斯 2002年《农用土地流通法》允许外资以合资方式获取农用土地 999年后政府鼓励国外资金在境内注册投资公司以推进土地开发 阿根廷 土地私有鼓励开垦,1993年修订《外国人投资法》励资金引进 尼日利亚 中尼农业合作广泛,尼政府积极支持外国资金参与其农业开发 注:表中“+”表示“好”或对国际投资有积极作用,“-”表示“差”或对国际投资有抑制作用,“*”表示“中等”或对国际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表3合作国家土地资源概况 Table 3 General situ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the cooperative countries 耕地资源面积(x10hm2) 2007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10hm2) 2007年耕地单产水平kghm) 1990年2007年总面积农业劳动力农用机械氮磷钾肥灌溉比例小麦稻谷玉米大豆 319737505980363.7 4705.23660.11290.8 越南 4980.93846.3 2060 201 008.73947.51582.8 柬埔寨 12539 500370.32 2400 3468.94478.3 163.71 0.10 俄罗斯 13371 3.592101.74513.629379918.2 5741 665028000 179 1.18 02 2220.03826.0378522813.3 阿根廷 4.632827.1656047665.52971 尼日利亚 世界平均 1155 和2829.04233.35010.3 注:“·”表示俄罗斯的可利用耕地总面积、老挝的氮磷钾肥、世界平均灌溉比例等数据缺失;“-”表示该国家该品种粮食没有种植或产量极 低,不参与分析。数据来源于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官方网站统计数据htp/www.fhO.org C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hutphoou.resci.cn

2010年5月 邹 健等: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 http://www.resci.cn 根据开发国际土地资源所需面对的实际问题, 从目标国家的政局稳定性、开垦后备耕地资源的意 愿、引进国际农业资金的需求、与我国外交关系、与 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历史等5个方面构建选取合作国 家的评价指标体系(表2)。以各大洲粮食生产与贸 易分析为基础,最终选取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 寨、老挝、泰国、缅甸、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尼日利 亚等10个国家进行典型分析,以期根据各自发展类 型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开发战略,其土地资源禀赋与 利用概况见表3(本研究中土地资源只关注其粮食 生产作用,故只考虑耕地资源及其利用概况)。 根据各国的选取评价指标与耕地资源状况,并 结合投资成本高低与风险大小,可将上述10个国家 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表2 合作国家选择标准 Table 2 The standard of selecting cooperative countries 印尼 越南 泰国 柬埔寨 老挝 缅甸 俄罗斯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政局稳 定性 - + - + + + + + + - 开垦耕 地意愿 + * - + + + + + + + 引进资 金需求 + + + + + + + + + + 与我国外 交关系 + * + + * + + + + + 与我国合 作历史 + * + + * + + + + + 备注 2001年中印签署《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农业经济合作前景良好 2008年越共十届七中全会通过决议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市场运营机制,鼓 励规模化经营,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相继投资其农业生产 1997年金融危机后泰国逐步控制耕地开发,保护森林与生态环境 1994年通过投资法,鼓励租用国家土地发展农业并享受税收优惠 老挝政府的发展规划强调解决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与资金不足问题 推进耕地开垦与资金引进是缅甸政府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2002年《农用土地流通法》允许外资以合资方式获取农用土地 1999年后政府鼓励国外资金在境内注册投资公司以推进土地开发 土地私有鼓励开垦,1993年修订《外国人投资法》鼓励资金引进 中尼农业合作广泛,尼政府积极支持外国资金参与其农业开发 注:表中“+”表示“好”或对国际投资有积极作用,“-”表示“差”或对国际投资有抑制作用,“*”表示“中等”或对国际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表3 合作国家土地资源概况 Table 3 General situ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the cooperative countries 印尼 越南 泰国 柬埔寨 老挝 缅甸 俄罗斯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世界平均 耕地资源面积(×104 hm2 ) 1990年 3197 638 2060 381 86 1007 1 3371 5741 2742 3207 2007年 3750 943 1985 396 125 1168 1 2339 6650 3350 3950 总面积 5980 930 2100 680 500 1800 * 2 8000 6200 8120 2007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104 hm2 ) 农业劳动力 (人) 363.71 307.04 103.40 125.39 370.32 163.71 5.34 17.93 4.29 101.85 168.21 农用机械 (台) 0.01 1.73 2.01 0.10 0.09 0.10 0.36 1.18 0.75 0.08 1.83 氮磷钾肥 (t) 9.95 28.62 11.02 5.16 * 1.03 1.39 17.02 5.36 0.22 11.55 灌溉比例 (%) 12.00 31.80 26.31 7.20 24.00 19.27 3.59 4.39 4.63 0.74 * 2007年耕地单产水平(kg/hm2 ) 小麦 - - - - - - 2101.7 2220.0 2827.1 - 2829.0 稻谷 4705.2 4980.9 3008.7 2621.6 3468.9 3976.8 4513.6 3826.0 6560.4 1299.9 4233.3 玉米 3660.1 3846.3 3947.5 3683.1 4478.3 2890.1 2937.9 3785.2 7665.5 1704.9 5010.3 大豆 1290.8 - 1582.8 - - - 918.2 2813.3 2971.2 - 2444.9 注:“*”表示俄罗斯的可利用耕地总面积、老挝的氮磷钾肥、世界平均灌溉比例等数据缺失;“-”表示该国家该品种粮食没有种植或产量极 低,不参与分析。数据来源于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官方网站统计数据 http://www.fao.org 1009

l010 资源科学 第32卷第5期 (1)耕地开发殆尽低运行成本型。以越南、泰3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国为代表,农业生产相对发达,后备耕地资源开发 依据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基于国 程度较高,耕地集约投入程度较高,未来粮食增产际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分析,并结合主要合作国家 只能依靠增加科技投入、扩大粮食种植比重与提高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综合评价,制定国际粮食 复种水平等方式粮食增产潜力低;但相对发达的市场直接购买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获利型 农业生产条件、政府对外资进入的大力支持、与靠投资与粮食返销型投资相结合的土地资源开发利 近我国的区位条件,降低了投资门槛与运行成本,用战略,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国际粮食市场对我国 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利于短期获利型资金进入 的多元化供给,满足不同阶段、不同阶层的市场需 (2)耕地资源充足高运行成本型。以俄罗斯、求。 柬埔寨、老挝缅甸为代表,后备耕地资源充足,且31国际粮食市场直接购买 现有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低,耕地单产水平较低,通 在立足国内生产原则下,我国谷物生产基本处 过加大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与集约投入,粮食增产潜于供需平衡状态,谷物进出口量持平,进口主要集 力很大,是推进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粮食中于国际优质粮食的高层次消费需求,2007年谷物 长效稳定生产并返销国内的主要地区;当地政局相进口量仅为59×10t;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进口粮 对稳定,政府鼓励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或废弃耕地资食,且进口量逐年增长,2007年进口量达到3080× 源的复垦,支持国际资金参与农业开发,投资风险101。对大豆的巨大需求与供给不足,加之未来经 相对较低;紧邻我国,通过便捷的陆地交通,对投资济发展对国际谷物市场优质产品的旺盛需求,需要 地区的农业劳动力、技术、资本输出与产出粮食回我国在立足国内谷物自给、逐步合作开发国际土地 运的交通成本较低;但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造资源的同时,加大对国际优质粮食产品的直接购买 成较高的生产成本,前期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成本力度,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优质粮食需求。 较高。 粮食生产非垄断性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粮 (3)耕地资源充足低运行成本型。以巴西、阿食“禁运”武器的国际政治作用日渐衰落,自由买 根廷为代表,后备耕地资源充足,农业生产发达,在卖成为调剂国际粮食需求与水土资源差异的必然 当地农业资金与科技持续推动下,耕地单产水平高选择。相比于国际土地资源开发投资,与主要优质 且增长空间较大,粮食产量增长潜力充足,投资运粮产地签订购买协议,直接购买粮食的投资要更 行成本相对较低;当地政局稳定,政府鼓励外资进少、周期更短、风险更小,是我国充分利用国外优质 入参与农业开发与后备耕地资源开垦,投资风险农业与土地资源的重要补充,对于调剂国内粮食供 低,也是推进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重点地求平衡、充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分散国际粮食投 区;但远离我国的区位条件加大了后期粮食返销运资风险、推动国际农业合作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 输成本,合理增加经济型作物比重提升投资利润是用,是我国实行外向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重 关键。 要组成。然而,直接购买国外粮食所受限制较多, (4)耕地资源充足高风险型。以印度尼西亚、市场波动很大,低成本进口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 尼日利亚为代表,耕地资源充足且现有耕地集约投而不能将其作为国内粮食消费需求的长期依靠。 入水平较低,粮食增产潜力很大,但落后的农业生3.2获利型土地投资开发利用战略 产条件加大了进入门槛与运行成本,远距离的交通 越南、泰国及其他类似的农业生产条件发达, 运输成本高;当地政局相对动荡,或当地民众对我投资进入与运行成本较低的国家,优越的农业生产 国的投资存在抵触心理(如印度尼西亚),农业生产条件与劳动力基础,在降低投资成本的同时也增强 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极大,尽管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了竞争,土地获取成本相对更高,高成本土地客观 国际农业合作,但仍造成高投资与高风险并存的局上要求高附加值产出以回收成本并获取利润,因而 面,现阶段投资开发可行性较低,需要长期观察,谨对其投资更应侧重于商业价值与投资经验学习,在 慎选择投资时机。 取得短期收益与开发经验的同时,实地分析对该国 01994-2610chinaxcL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32卷 第5期 资 源 科 学 http://www.resci.cn (1)耕地开发殆尽低运行成本型。以越南、泰 国为代表,农业生产相对发达,后备耕地资源开发 程度较高,耕地集约投入程度较高,未来粮食增产 只能依靠增加科技投入、扩大粮食种植比重与提高 复种水平等方式,粮食增产潜力低;但相对发达的 农业生产条件、政府对外资进入的大力支持、与靠 近我国的区位条件,降低了投资门槛与运行成本, 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利于短期获利型资金进入。 (2)耕地资源充足高运行成本型。以俄罗斯、 柬埔寨、老挝、缅甸为代表,后备耕地资源充足,且 现有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低,耕地单产水平较低,通 过加大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与集约投入,粮食增产潜 力很大,是推进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粮食 长效稳定生产并返销国内的主要地区;当地政局相 对稳定,政府鼓励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或废弃耕地资 源的复垦,支持国际资金参与农业开发,投资风险 相对较低;紧邻我国,通过便捷的陆地交通,对投资 地区的农业劳动力、技术、资本输出与产出粮食回 运的交通成本较低;但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造 成较高的生产成本,前期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成本 较高。 (3)耕地资源充足低运行成本型。以巴西、阿 根廷为代表,后备耕地资源充足,农业生产发达,在 当地农业资金与科技持续推动下,耕地单产水平高 且增长空间较大,粮食产量增长潜力充足,投资运 行成本相对较低;当地政局稳定,政府鼓励外资进 入参与农业开发与后备耕地资源开垦,投资风险 低,也是推进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重点地 区;但远离我国的区位条件加大了后期粮食返销运 输成本,合理增加经济型作物比重提升投资利润是 关键。 (4)耕地资源充足高风险型。以印度尼西亚、 尼日利亚为代表,耕地资源充足且现有耕地集约投 入水平较低,粮食增产潜力很大,但落后的农业生 产条件加大了进入门槛与运行成本,远距离的交通 运输成本高;当地政局相对动荡,或当地民众对我 国的投资存在抵触心理(如印度尼西亚),农业生产 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极大,尽管当地政府大力支持 国际农业合作,但仍造成高投资与高风险并存的局 面,现阶段投资开发可行性较低,需要长期观察,谨 慎选择投资时机。 3 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依据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基于国 际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分析,并结合主要合作国家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综合评价,制定国际粮食 市场直接购买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获利型 投资与粮食返销型投资相结合的土地资源开发利 用战略,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国际粮食市场对我国 的多元化供给,满足不同阶段、不同阶层的市场需 求。 3.1 国际粮食市场直接购买 在立足国内生产原则下,我国谷物生产基本处 于供需平衡状态,谷物进出口量持平,进口主要集 中于国际优质粮食的高层次消费需求,2007年谷物 进口量仅为59 × 104 t;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进口粮 食,且进口量逐年增长,2007 年进口量达到 3080 × 104 t [12] 。对大豆的巨大需求与供给不足,加之未来经 济发展对国际谷物市场优质产品的旺盛需求,需要 我国在立足国内谷物自给、逐步合作开发国际土地 资源的同时,加大对国际优质粮食产品的直接购买 力度,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优质粮食需求。 粮食生产非垄断性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粮 食“禁运”武器的国际政治作用日渐衰落[13] ,自由买 卖成为调剂国际粮食需求与水土资源差异的必然 选择。相比于国际土地资源开发投资,与主要优质 粮产地签订购买协议,直接购买粮食的投资要更 少、周期更短、风险更小,是我国充分利用国外优质 农业与土地资源的重要补充,对于调剂国内粮食供 求平衡、充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分散国际粮食投 资风险、推动国际农业合作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是我国实行外向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重 要组成。然而,直接购买国外粮食所受限制较多, 市场波动很大,低成本进口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 而不能将其作为国内粮食消费需求的长期依靠。 3.2 获利型土地投资开发利用战略 越南、泰国及其他类似的农业生产条件发达, 投资进入与运行成本较低的国家,优越的农业生产 条件与劳动力基础,在降低投资成本的同时也增强 了竞争,土地获取成本相对更高,高成本土地客观 上要求高附加值产出以回收成本并获取利润,因而 对其投资更应侧重于商业价值与投资经验学习,在 取得短期收益与开发经验的同时,实地分析对该国 1010

邹健等: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 2010年5月 进行深入投资合作的可行性,以决定是否扩大投资发达且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的区域,积极 规模,谋求长期稳定的粮食供给与资金收益。 吸纳当地农业劳动力,依托当地农机与化肥生产 获利型土地投资,需要明确我国企业自身优加深与当地政府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协作关系,降低 势,即组织能力、深加工能力与商业运作能力优势,投资的时间风险与未来扩张的政治障碍;积极配合 初始投资规模不宜大,选择国际市场或泰国、越南我国对其港口租赁的投资,降低粮食出口我国的港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而生产能力不足的深加工农产口转接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优势;汲取我国对各 品,进行种植与加工,发挥组织优势与产业链优势,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积极探索与改进生产 降低生产成本;依托国内农业科技发展,积极创新与组织模式,提高产出效率与生产稳定性,保证粮 产品,推动差异化产品发展,获取垄断收益;通过积食生产基地的长期稳定发展。 极的商业化运作,打造品牌优势,抢占区域市场,推 针对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耕地资源充足 动产品收益稳定增长;积极探求扩大耕地租赁面积投资风险高的国家,应立足长远战略,选取适当时 以扩张农产品种植规模,进而推动生产规模化发展机,集中资金与技术,以探索在类似地区耕地集约 的可行性,以此作为对当地土地资源进行后续开发利用水平相对较低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的可能 的重要依据 性,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农业劳动力与肥沃土壤条 3.3粮食返销型土地投资开发利用战略 件,以此作为我国向这些地区大规模投资开发土地 俄罗斯、老挝等耕地资源充足、高运行成本型资源的前沿,在获益前景与粮食增产前景较好的态 国家是我国推进国际土地资源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势下,逐步增加投资并向周边自然与政治环境优良 区,目的在于通过长期持续稳定的投入以取得稳定的国家拓展,以加强农业合作联系为纽带,实现双 的粮食产出与收益。此类投资具有规模大、周期方的双贏生产。 长、资金回收慢等特点,因而对投资项目需要更加4政策保障 谨慎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制定周密详尽的投资计41组建开发企业 划,明确各阶段的主要目标与投资规模,结合我国 我国参与国际农业与土地资源开发的起步晚 对各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投资的经验,不断完善运现有企业发展规模普遍较小,开发能力与竞争力较 行模式,降低风险,逐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提高农低,很难有效参与国际土地资源开发的竞争,更难 药化肥、机械与技术的输出,提升耕地利用效益。以达到长期稳定投资经营某个主要国家以获取粮 在保障农业娴熟技工输出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应食返销的技术、资金和组织要求。通过组建或授权 尽量吸纳地方劳动力,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总体负责对主要合作国家的土 减轻当地人抵触心理,从社会舆论方面减少投资规地资源开发,以充分发挥企业对市场变动的适应与 模扩张的障碍。此外,还需加强与当地在农业技术控制能力,降低投资风险。通过集中我国现有资金 方面的交流合作,提高当地推进农业合作开发的积与技术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取最大收益。以 极性,降低政治风险。 长期获取粮食回运返销为目标,进行持续深入合 巴西、阿根廷等耕地资源充足、低运行成本型作,紧密结合国家粮食需求以调整生产与开发策 国家是推进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另一个略,持续合理高效地提高粮食供给,以保证国内粮 重点地区,与我国距离远极大提高了投资的劳务输食安全。组建开发企业有利于降低和消除国际负 出与粮食返销成本,因而对其投资必须尽可能降低面效应,通过公司名义将我国对合作国家的土地资 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结合我国优良的农业源开发完全纳入商业投资范畴,合理有效推进投资 生产经验与组织模式,提高种植规模,加强生产规开发的持续进行。 模优势以降低平均生产成本,合理提升经济作物种4.2建立完善金融保障与保险体制 植比例以提高产品利润(如大豆),积极推进长远大 资金不足是我国参与国际土地资源开发企业 规模的基地建设与持续稳定的粮食产出。通过严发展的最大制约,营利型土地开发战略客观上要求 格缜密的分析投资环境,选取高产、地多、基础设施充足的流动资金在市场上运作,粮食返销型土地开 C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http resct.cn

2010年5月 邹 健等: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 http://www.resci.cn 进行深入投资合作的可行性,以决定是否扩大投资 规模,谋求长期稳定的粮食供给与资金收益。 获利型土地投资,需要明确我国企业自身优 势,即组织能力、深加工能力与商业运作能力优势, 初始投资规模不宜大,选择国际市场或泰国、越南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而生产能力不足的深加工农产 品,进行种植与加工,发挥组织优势与产业链优势, 降低生产成本;依托国内农业科技发展,积极创新 产品,推动差异化产品发展,获取垄断收益;通过积 极的商业化运作,打造品牌优势,抢占区域市场,推 动产品收益稳定增长;积极探求扩大耕地租赁面积 以扩张农产品种植规模,进而推动生产规模化发展 的可行性,以此作为对当地土地资源进行后续开发 的重要依据。 3.3 粮食返销型土地投资开发利用战略 俄罗斯、老挝等耕地资源充足、高运行成本型 国家是我国推进国际土地资源开发战略的重点地 区,目的在于通过长期持续稳定的投入以取得稳定 的粮食产出与收益。此类投资具有规模大、周期 长、资金回收慢等特点,因而对投资项目需要更加 谨慎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制定周密详尽的投资计 划,明确各阶段的主要目标与投资规模,结合我国 对各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投资的经验,不断完善运 行模式,降低风险,逐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提高农 药化肥、机械与技术的输出,提升耕地利用效益。 在保障农业娴熟技工输出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应 尽量吸纳地方劳动力,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 减轻当地人抵触心理,从社会舆论方面减少投资规 模扩张的障碍。此外,还需加强与当地在农业技术 方面的交流合作,提高当地推进农业合作开发的积 极性,降低政治风险。 巴西、阿根廷等耕地资源充足、低运行成本型 国家是推进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另一个 重点地区,与我国距离远极大提高了投资的劳务输 出与粮食返销成本,因而对其投资必须尽可能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结合我国优良的农业 生产经验与组织模式,提高种植规模,加强生产规 模优势以降低平均生产成本,合理提升经济作物种 植比例以提高产品利润(如大豆),积极推进长远大 规模的基地建设与持续稳定的粮食产出。通过严 格缜密的分析投资环境,选取高产、地多、基础设施 发达且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的区域,积极 吸纳当地农业劳动力,依托当地农机与化肥生产, 加深与当地政府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协作关系,降低 投资的时间风险与未来扩张的政治障碍;积极配合 我国对其港口租赁的投资,降低粮食出口我国的港 口转接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优势;汲取我国对各 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积极探索与改进生产 与组织模式,提高产出效率与生产稳定性,保证粮 食生产基地的长期稳定发展。 针对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耕地资源充足、 投资风险高的国家,应立足长远战略,选取适当时 机,集中资金与技术,以探索在类似地区耕地集约 利用水平相对较低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的可能 性,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农业劳动力与肥沃土壤条 件,以此作为我国向这些地区大规模投资开发土地 资源的前沿,在获益前景与粮食增产前景较好的态 势下,逐步增加投资并向周边自然与政治环境优良 的国家拓展,以加强农业合作联系为纽带,实现双 方的双赢生产。 4 政策保障 4.1 组建开发企业 我国参与国际农业与土地资源开发的起步晚, 现有企业发展规模普遍较小,开发能力与竞争力较 低,很难有效参与国际土地资源开发的竞争,更难 以达到长期稳定投资经营某个主要国家以获取粮 食返销的技术、资金和组织要求。通过组建或授权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总体负责对主要合作国家的土 地资源开发,以充分发挥企业对市场变动的适应与 控制能力,降低投资风险。通过集中我国现有资金 与技术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取最大收益。以 长期获取粮食回运返销为目标,进行持续深入合 作,紧密结合国家粮食需求以调整生产与开发策 略,持续合理高效地提高粮食供给,以保证国内粮 食安全。组建开发企业有利于降低和消除国际负 面效应,通过公司名义将我国对合作国家的土地资 源开发完全纳入商业投资范畴,合理有效推进投资 开发的持续进行。 4.2 建立完善金融保障与保险体制 资金不足是我国参与国际土地资源开发企业 发展的最大制约,营利型土地开发战略客观上要求 充足的流动资金在市场上运作,粮食返销型土地开 1011

l012 资源科 第32卷第5期 发战略的高投入和长周期更要求庞大稳定的资金进国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充分保障外向型农业 支持,而目前我国针对这一问题的金融体系还尚未生产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顺利实施。 建立,民间大量闲散资金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建 立国际土地投资的金融体系,设立投资基金,拓宽 致谢:石玉林先生和刘彦随研究员对本文给予 融资渠道,着力保障资金需求,为全面推进国外土了宝贵意见,刘爱民副研究员在文章数据的搜集过 地资源开发利用投资战略长效提供资金保障。 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 企业从事海外土地资源开发直接参与国际经谢。 济竞争,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压力,返销型土地 开发战略的较长周期在客观上面临更多不确定因参考文献( References): 素。欧美等国都对农业涉外项目建立相对完善的 优惠保险体系,政府承担部分保费补贴。尽管我国 1]蔡运龙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耕地问题[资源科学,200 已建立了部分针对国际农业投资的保险政策,但险 22(3:24-28 [2]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等.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 种少、范围窄,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的功能还很弱。 相关分析门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13-319 而从欧美的经验上看,这种政策保险体制对参与国(31邹健,龙花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安全格 际农业开发的企业至关重要,对本身规模小的我国 局变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8):1366-1377 企业更是如此。通过完善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41李秀彬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自然 投资的政策保险体系,提高政府对其优惠补贴程 资源学报,1999,14(4:329-333 度,完善险种,最大程度帮助企业规避投资风险,提 [5 Liu YS. Wang JY, Long HL. Analysis of arable land loss and its mpact on rural sustainability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ee of 高企业投资积极性,推动投资持续有效开展。 China[J] Journal of Enr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0, 91(3): 43完善税收与劳务输出体制 目前我国针对国际农业开发的税收机制正在611 ong Hualou, Liu Yansui. Wu Xiuqin,ra. patio-tempora 逐步建立,但与部分合作国家尚未签署避免双重征 dynamic patterns of farmland and rural settlements in 税协议,通过协调与主要合作国家的税收分配,避 Su-Xi-Chang region: Implications for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in coastal China[J. Land Use Policy, 2009. 26(2): 322-333 免双重征税,有效降低企业成本。针对我国现今对(71 Tan minghon, Li xiubin,xhm, aL Urban land expansion 返销产品进口环节税收优惠不够的弊端,积极完善 and arable land los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Beijing-Tian- 税收体制,加大返销产品,特别是返销粮食产品进 in-Hebei region). Land Use Policy, 2005, 223: 187-196. 口环节税收优惠力度,提高生产利润,增强企业投[81陈自明,周小萍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 资积极性,推进国际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经济地理,2005.252:145-148. 9]王礼茂郎一环,赵建安,等.大力加强我国面向21世纪的全球 劳务输出是我国参与国际土地资源开发的重 资源战略研究①资源科学,199,.21(6:1-4. 要组成,特别是针对俄罗斯等农业娴熟劳动力缺乏10刘彦随,郑伟元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论北京科学出版 的国家,劳务输出更是保障粮食返销型土地开发战 社,2008 略、推进粮食增产、降低投资成本与周期的重要手陈百明,石玉林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的战略抉择山 段,但目前我国针对农业劳动力输出的体制尚不健 资源科学,1991,13(5):1-9 全,手续繁多,劳务管理混乱。通过加强对外劳多12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输出法规建设,降低劳务输出成本,加强对外劳务13郎一环全球资源态势与中国对策凹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 管理体系建设,正确把握国际劳务市场需求,以推 版社,2000 01994-2610chinaxcL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32卷 第5期 资 源 科 学 http://www.resci.cn 发战略的高投入和长周期更要求庞大稳定的资金 支持,而目前我国针对这一问题的金融体系还尚未 建立,民间大量闲散资金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建 立国际土地投资的金融体系,设立投资基金,拓宽 融资渠道,着力保障资金需求,为全面推进国外土 地资源开发利用投资战略长效提供资金保障。 企业从事海外土地资源开发直接参与国际经 济竞争,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压力,返销型土地 开发战略的较长周期在客观上面临更多不确定因 素。欧美等国都对农业涉外项目建立相对完善的 优惠保险体系,政府承担部分保费补贴。尽管我国 已建立了部分针对国际农业投资的保险政策,但险 种少、范围窄,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的功能还很弱。 而从欧美的经验上看,这种政策保险体制对参与国 际农业开发的企业至关重要,对本身规模小的我国 企业更是如此。通过完善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投资的政策保险体系,提高政府对其优惠补贴程 度,完善险种,最大程度帮助企业规避投资风险,提 高企业投资积极性,推动投资持续有效开展。 4.3 完善税收与劳务输出体制 目前我国针对国际农业开发的税收机制正在 逐步建立,但与部分合作国家尚未签署避免双重征 税协议,通过协调与主要合作国家的税收分配,避 免双重征税,有效降低企业成本。针对我国现今对 返销产品进口环节税收优惠不够的弊端,积极完善 税收体制,加大返销产品,特别是返销粮食产品进 口环节税收优惠力度,提高生产利润,增强企业投 资积极性,推进国际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劳务输出是我国参与国际土地资源开发的重 要组成,特别是针对俄罗斯等农业娴熟劳动力缺乏 的国家,劳务输出更是保障粮食返销型土地开发战 略、推进粮食增产、降低投资成本与周期的重要手 段,但目前我国针对农业劳动力输出的体制尚不健 全,手续繁多,劳务管理混乱。通过加强对外劳务 输出法规建设,降低劳务输出成本,加强对外劳务 管理体系建设,正确把握国际劳务市场需求,以推 进国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充分保障外向型农业 生产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顺利实施。 致谢:石玉林先生和刘彦随研究员对本文给予 了宝贵意见,刘爱民副研究员在文章数据的搜集过 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 谢。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1 ] 蔡运龙.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耕地问题[J].资源科学,2000, 22(3):24-28. [ 2 ] 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等. 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 相关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13-319. [ 3 ] 邹健,龙花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安全格 局变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8):1366-1377. [ 4 ] 李秀彬.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自然 资源学报,1999,14(4):329-333. [ 5 ] Liu YS,Wang JY,Long HL. Analysis of arable land loss and its impact on rural sustainability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0,91(3): 646-653. [ 6 ] Long Hualou,Liu Yansui,Wu Xiuqin,et al. Spatio-temporal dynamic patterns of farmland and rural settlements in Su-Xi-Chang region: Implications for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in coastal China[J]. Land Use Policy,2009,26(2): 322-333. [ 7 ] Tan Minghong,Li Xiubin,Xie Hui,et al.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arable land los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Beijing-Tian⁃ jin-Hebei region[J]. Land Use Policy,2005,22(3): 187-196. [ 8 ] 陈百明,周小萍. 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 [J]. 经济地理,2005,25(2): 145-148. [ 9 ] 王礼茂,郎一环,赵建安,等. 大力加强我国面向21世纪的全球 资源战略研究[J]. 资源科学,1999,21(6): 1-4. [10] 刘彦随,郑伟元.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论[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8. [11] 陈百明,石玉林. 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的战略抉择[J]. 资源科学,1991,13(5):1-9. [1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8[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13] 郎一环. 全球资源态势与中国对策[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0. 1012

邹健等: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 1013 2010年5月 A Preliminary Study of Strategies for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Exploit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broad ZoU Jian. 2. LONG Hualou. HU Zhichao'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relopment 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China has been experiencing a rapid transi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late 1978.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 was progressively changed into a market economy and primarily agricultural economy has been transforming into an urban and industrial economy. As a result, Chinas farmland use has been greatly changed accompanying with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one hand, much farmland has been lost due to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China has consistently been reduced due to the loss of farmland, which has led to a great pressure on grain production security. On the other hand many surplus rural laborers have been forced to strive hard to find a job in cities. Recently, Chinas farmland use and grain production security have increasingly attracted interest both home and abroad. Exploiting foreign land resources would be conductive to ensur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s grain demands and the advantages of exploitation of foreign land resources,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patterns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its trade, it was concluded that Southeast Asia and South America would become major regions for our investment on foreign land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Oceania would only be taken as origin markets for importing grains in the long run. Taking into account stability of political situations willingness of exploiting potential land resources and demands for importing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ing funds of target countries, and their foreign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 records with China, a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select major potential cooperative countries. Ten target countries, i.e., Indonesia, Vietnam, Thailand, Cambodia, Laos Myanmar, Russia, Brazil, Argentina and Nigeria,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After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land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the investment cost and risk in the ten countries, the authors classified such target countries into four types, i.e., low exploitation potential and low running cost, high exploitation potential and high running cost, high exploitation potential and low running cost, and high exploitation potential and high investing risk. Then,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for rationally exploiting foreign land resources, which include three modes, i.e., purchasing from international grain markets, investment on profit capture and investment on grain buy-back. Finally, som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ensu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were give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stablishing corporation in exploitation,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insuring system as well as the tax system and labor-exporting system Key words: Foreign land resources; Grain security; Grain production and trade patterns Exploitation strategy; Policies C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hutphoou.resci.cn

2010年5月 邹 健等: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 http://www.resci.cn APreliminaryStudyof Strategies for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Exploit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broad ZOU Jian1,2 ,LONG Hualou1 ,HU Zhichao1,2 (1.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Abstract: China has been experiencing a rapid transi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in late 1978.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 was progressively changed into a market economy and primarily agricultural economy has been transforming into an urban and industrial economy. As a result,China’s farmland use has been greatly changed accompanying with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one hand,much farmland has been lost due to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and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China has consistently been reduced due to the loss of farmland,which has led to a great pressure on grain production security. On the other hand, many surplus rural laborers have been forced to strive hard to find a job in cities. Recently,China’s farmland use and grain production security have increasingly attracted interest both home and abroad. Exploiting foreign land resources would be conductive to ensur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s grain demands and the advantages of exploitation of foreign land resources,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patterns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its trade,it was concluded that Southeast Asia and South America would become major regions for our investment on foreign land resources exploitation,and North America,Europe and Oceania would only be taken as origin markets for importing grains in the long run. Taking into account stability of political situations, willingness of exploiting potential land resources and demands for importing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ing funds of target countries,and their foreign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 records with China,a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select major potential cooperative countries. Ten target countries,i.e.,Indonesia,Vietnam,Thailand,Cambodia,Laos, Myanmar,Russia,Brazil,Argentina and Nigeria,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After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land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the investment cost and risk in the ten countries,the authors classified such target countries into four types,i.e.,low exploitation potential and low running cost,high exploitation potential and high running cost,high exploitation potential and low running cost,and high exploitation potential and high investing risk. Then,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for rationally exploiting foreign land resources,which includes three modes,i.e.,purchasing from international grain markets,investment on profit capture and investment on grain buy-back. Finally,som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ensu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were give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stablishing corporation in exploitation,improv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insuring system as well as the tax system and labor-exporting system. Key words: Foreign land resources; Grain security; Grain production and trade patterns; Exploitation strategy; Policies 1013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