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通信理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Lecture 2-1 时间分集技术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9,文件大小:340.3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无线通信原理2023春郑我平 Lecture2-1时间分集技术 2023-2-17 ~般的,无线衰落信道的性能远差于高斯信道,因此很长时间以来,无线通信技术都是 以抵抗衰落为出发点。分集技术就是一种经典的抵抗信道衰落方法。 1、衰落与高斯信道性能对比 考虑平坦瑞利哀落信道,输入输出信号模型为 y=√Dhr+w (1) 其中y是接收信号,x是取自有限字符集发送信号,h一CV(O,)是零均值单位方差的复 高斯信道,w~CV(O,)是零均值单位方差的复高斯噪声,p为信噪比(SNR)。简单起 见,这里假定BPSK调制,即x等概率取自有限字符集-L,+1。 假设信道h在接收端完全己知,此时接收端可以进行相干检测。根据ML检测原理,检 测错误概率为 P(h)=P(住=-l=1,h) =Pl小6h+w+6h<Nh+w-a)】 =P2ph+wf<hwf) =P(4p+4pRe(hw)<0) 网 (2) -1-Q-2p4个 =e2pm) 其中,第一个等式利用了BSK信号星座的几何均匀特性(信号星座的平均错误概率与任 星座符号的错误概率相等),第二个等式利用了高斯噪声条件下ML检测与最小欧氏距离译 码的等价性,第七个等式利用了万Re-NO)(东准正查分有.并且式中高所

无线通信原理 2023 春 郑贱平 Lecture 2-1 时间分集技术 2023-2-17 一般的,无线衰落信道的性能远差于高斯信道,因此很长时间以来,无线通信技术都是 以抵抗衰落为出发点。分集技术就是一种经典的抵抗信道衰落方法。 1、 衰落与高斯信道性能对比 考虑平坦瑞利衰落信道,输入输出信号模型为 y hx w = +  (1) 其中 y 是接收信号,x 是取自有限字符集发送信号, h (0,1) 是零均值单位方差的复 高斯信道, w (0,1) 是零均值单位方差的复高斯噪声,  为信噪比(SNR)。简单起 见,这里假定 BPSK 调制,即 x 等概率取自有限字符集{-1, +1}。 假设信道 h 在接收端完全已知,此时接收端可以进行相干检测。根据 ML 检测原理,检 测错误概率为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 * * 2 ˆ 1 1, 2 4 4 Re 0 Re 2 Re 1 2 1 2 2 P h P x x h e P h w h h w h P h w w P h h w h w P h h h w P h h Q h Q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其中,第一个等式利用了 BPSK 信号星座的几何均匀特性(信号星座的平均错误概率与任一 星座符号的错误概率相等),第二个等式利用了高斯噪声条件下 ML 检测与最小欧氏距离译 码的等价性,第七个等式利用了 ( ) ( ) * 2 Re 0,1 h w h (标准正态分布),并且式中高斯

无线通信原理2023春郑我平 Q函数定义为 ea (3) m品0o 显然,高斯Q函数是单调递减函数,并且有Q(-)=1,0(+∞)=0,Q(0)=0.5, Q(-x)=1-Q(x)。 式(2)计算的是以信道方为条件的条件错误概率,在快衰落信道中,进一步可以计算 其信道平均错误概率 e=E,[Ra]=E,g(2p]】 (4) 注意到当h-CN(0,1)时,有uh~exp(),即p(u)=exp(-w),u>0.因此,式(4) 进一步计算为 卫=E[e(2pm] 店eg云e恤 应e(g山 -ae-enh 片店 -品 ,:=1p在x0的邻域进行泰勒展开有。 f(-)-f()+f)=+o(-)-1-2p+o(Vp) (6) 将(6)待入(5⑤),有 B=b*op)0 (7)

无线通信原理 2023 春 郑贱平 Q 函数定义为 ( ) 2 2 2 2 2 0 1 2 1 exp 2sin t x Q x e dt x d      + − =   = −      (3) 显然,高斯 Q 函数是单调递减函数,并且有 Q Q Q (− = + = = ) 1, 0, 0 0.5 ( ) ( ) , Q x Q x (− = − ) 1 ( ) 。 式(2)计算的是以信道 h 为条件的条件错误概率,在快衰落信道中,进一步可以计算 其信道平均错误概率 ( ) ( ) 2 2 P E P h E Q h e h e h    = =         (4) 注意到当 h (0,1) 时,有 ( ) 2 u h exp 1 ,即 p u u u ( ) = −  exp , 0 ( ) 。因此,式(4) 进一步计算为 ( ) ( ) 2 2 2 2 2 2 2 0 2 2 2 0 0 2 2 0 1 1 2 0 2 1 2 1 2 1 1 2 1 1 2 2 1 1 2 1 e u u t u t t u t t t P E Q u e e dtdu e e du dt e e dt e d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对 ( ) 1 , 1 1 1 f z z z    = = = + + 在 z=0 的邻域进行泰勒展开有, ( ) ( ) ( ) ( ) ( ) 2 2 1 0 0 1 1 2 f z f f z o z o   = + + = − +  (6) 将(6)待入(5),有 ( ) 1 1 2 1 4 4 P o e    = +  (7)

无线通信原理2023春郑我平 另一方面,在公式(2)中令仁1,高斯信道的误码率为 p-(p)sexp(-e) (8) 上式利用了公式(9)。对比(7)和(8),高斯信道的误码率随着SNR指数下降,衰落信道 误码率下降速率仅为SNR'。因此,采用相干检测的衰落信道性能远差于高斯信道性能。 Remark上:高斯Q函数的一个上界和近似表达式。 (9) 1 (10) Remark2:上述分析表明采用相干检测的衰落信道性能远差于高斯信道性能,但是采 用非相干检测的衰落信道性能是否仍然远差于高斯信道呢?注意到BPSK调制不适合非相 干检测,考虑如下的采用二进制正交调制的信号模型 y=V2ph,+w,1=l,2 (1) 上式中y,1=1,2表示两个相邻时刻的接收信号,(x,x)∈{《0,1),(L,0)},p表示平均每 符号时刻的SNR。接收瑞采用非ML相干检测,易得其误码率为 R+20*站 1 (12) 因此,非相干检测的性能仍远差于高斯信道,并且非相干检测相比相干检测有3B的性能 损失。 2、衰落信道性能差的原因分析 注意到当pl州<1,即以<合时、有 r心-e咖=-e产月 (13) 因此P以<】与衰落信道误玛率有相同的随SNR变化趋势。一般的,称<为深 我客事作、P代<分司甲为深装客事件发生的华。因此。认为案落信道性能差主要是由 信道处于深衰落引起的。因此,改善衰落信道的性能,可以从降低信道处于深衰落事件的概

无线通信原理 2023 春 郑贱平 另一方面,在公式(2)中令 h=1,高斯信道的误码率为 , ( ) ( ) 1 2 exp 2 P Q e awgn =  −   (8) 上式利用了公式(9)。对比(7)和(8),高斯信道的误码率随着 SNR 指数下降,衰落信道 误码率下降速率仅为 SNR-1。因此,采用相干检测的衰落信道性能远差于高斯信道性能。 Remark 1: 高斯 Q 函数的一个上界和近似表达式。 ( ) 2 1 exp , 0 2 2 x Q x x    −      (9) ( ) 2 2 1 1 2 exp exp , 0 12 2 4 3 x x Q x x      − + −          (10) Remark 2: 上述分析表明采用相干检测的衰落信道性能远差于高斯信道性能,但是采 用非相干检测的衰落信道性能是否仍然远差于高斯信道呢?注意到 BPSK 调制不适合非相 干检测,考虑如下的采用二进制正交调制的信号模型 y hx w t t t t = + = 2 , 1,2  (11) 上式中 , 1,2 t y t = 表示两个相邻时刻的接收信号, ( x x 1 2 , 0,1 , 1,0 )( ) ( ) ,  表示平均每 符号时刻的 SNR。接收端采用非 ML 相干检测,易得其误码率为 1 1 1 2 2 P e   =  + (12) 因此,非相干检测的性能仍远差于高斯信道,并且非相干检测相比相干检测有 3dB 的性能 损失。 2、 衰落信道性能差的原因分析 注意到当 2  h 1 ,即 2 1 h   时,有 1 1 2 0 1 1 1 u P h e du e     −   −    = = −     (13) 因此 2 1 P h         与衰落信道误码率有相同的随 SNR 变化趋势。一般的,称 2 1 h   为深 衰落事件, 2 1 P h         即为深衰落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认为衰落信道性能差主要是由 信道处于深衰落引起的。因此,改善衰落信道的性能,可以从降低信道处于深衰落事件的概

无线通信原理2023春郑贱平 率开展研究。 注意到信道本身一般是不发生变化的,幸运的是公式(1)中输入输出关系对应h实际 上是等效信道,它可以由实际信道经过预编码和/成接收端前端处理得到。一个朴素的降低 等效信道深衰落概率的思想是重复编码,即多次发送相同的符号。如果信道在多次发送时间 内会发生变化,那么只要有一次信道不处于深衰落,信息就能够以更高概率在接收端正确恢 复。 Remark3:获得分集的前提是:1)相同符号经过多个独立(等效)路径到达接收端:2) 这些经过不同路径的到达信号在接收端是可分的。在该前提下,辅以合适的信号检测算法就 能获得分集。 3、时间分集 3.1重复传输 考虑在时间维进行重复编码,其信号模型为 y=phx+w,t=1...L (14) 其中1表示时刻,这里假定h在不同时刻=,上是独立同分布的。 分析采用ML检测的误码率。将(14)写成矢量形式,有 y=√phr+w (s 其中y=[y,,J,h和w也类似得到。采用MF/MRC处理,有 Re(y)Re() h h (16) 英中-N》在检测理论中,一授称1为充分统计量。同公式②)准号,有 P(间=eV2pI (17) 定义U兰h?,显然有U服从自由度为2L的中心卡方分布,即 p0=)--e”w20 (18) 则平均错误概率可以计算为

无线通信原理 2023 春 郑贱平 率开展研究。 注意到信道本身一般是不发生变化的,幸运的是公式(1)中输入输出关系对应 h 实际 上是等效信道,它可以由实际信道经过预编码和/或接收端前端处理得到。一个朴素的降低 等效信道深衰落概率的思想是重复编码,即多次发送相同的符号。如果信道在多次发送时间 内会发生变化,那么只要有一次信道不处于深衰落,信息就能够以更高概率在接收端正确恢 复。 Remark 3:获得分集的前提是:1)相同符号经过多个独立(等效)路径到达接收端;2) 这些经过不同路径的到达信号在接收端是可分的。在该前提下,辅以合适的信号检测算法就 能获得分集。 3、 时间分集 3.1 重复传输 考虑在时间维进行重复编码,其信号模型为 , 1,..., t t t y h x w t L = + =  (14) 其中 t 表示时刻,这里假定 t h 在不同时刻 t=1,…,L 是独立同分布的。 分析采用 ML 检测的误码率。将(14)写成矢量形式,有 y h w = +  x (15) 其中  1 ,...  T L y = y y ,h 和 w 也类似得到。采用 MF/MRC 处理,有 Re Re ( ) ( ) H H l x x w = + = +    h y h w h h h h (16) 其中 1 0, 2 w        。在检测理论中,一般称 l 为充分统计量。同公式(2)推导,有 ( ) ( ) 2 2 P h Q e =  h (17) 定义 2 U h ,显然有 U 服从自由度为 2L 的中心卡方分布,即 ( ) ( ) 1 1 , 0 1 ! L u p U u u e u L − − = =  − (18) 则平均错误概率可以计算为

无线通信原理2023春郑骏平 P=E,[P(h]=E,[(2U] -到 (19) 在高SNR时,根据泰勒展开(6),有 1 2 另外 - 21 将(20)(21)代入(19),有 别 (22) 即误码率随SNR下降,当L趋于无穷大时,通近高斯信道的随SNR指数下降趋势, 根据式(I5),高SNR时深衰落事件为 cw 1 (23) -=2 1 上式中近似表达式利用了当u→0时“≈1。显然,与之前分析一致,深衰落事件与错误概 率具有相同的随SNR变化趋势。 3.2 Beyond重复传输 错误概率一般可以表达为 P.=ap-L (24) 在错误概率曲线图上(错误概率对数域,分集度L一般体现为曲线的斜率,α体现为曲线 相对纵轴的距离。考虑系统1和系统2,其错误概率分别为 P=ap P2=ap (25) 如果%<%2,则称系统1相比系统2具有的编码增益为

无线通信原理 2023 春 郑贱平 ( ) ( ) 1 0 2 1 1 1 2 2 e h e U L l L l P E P h E Q U a a L l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其中 1 a   = + 。 在高 SNR 时,根据泰勒展开(6),有 1 1 1 1, 2 2 4 a a  + −   (20) 另外 1 0 1 2 1 1 L l L l L l L − =     − + −     =     − (21) 将(20)(21)代入(19),有 2 1 1 1 4 L e L P L    −         −   (22) 即误码率随 SNR-L 下降,当 L 趋于无穷大时,逼近高斯信道的随 SNR 指数下降趋势。 根据式(15),高 SNR 时深衰落事件为 ( ) ( ) 1 2 1 0 1 1 0 1 1 1 ! 1 1 1 ! ! L u L L P u e du L u du L L     − − −      =   −  = −   h (23) 上式中近似表达式利用了当 u→0 时 1 u e −  。显然,与之前分析一致,深衰落事件与错误概 率具有相同的随 SNR 变化趋势。 3.2 Beyond 重复传输 错误概率一般可以表达为 L P e  − = (24) 在错误概率曲线图上(错误概率对数域),分集度 L 一般体现为曲线的斜率,  体现为曲线 相对纵轴的距离。考虑系统 1 和系统 2,其错误概率分别为 ,1 1 L P e   − = ,2 2 L P e   − = (25) 如果   1 2  ,则称系统 1 相比系统 2 具有的编码增益为

无线通信原理2023春郑贱平 、G.=1o1ogPa(B-=1o1ogs)2 A(P2=8) (26 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是否存在其他传输策略,在获得相同分集增益的条件下,相比重复 传输具有额外的编码增益。答案是肯定的。 w ·预即·☒→白八 图2.1预编码示意图 考虑如图2.1所示的预编码方案。信息符号序列s=[S,,5,]在经过线性预编码处理 后再送入信道,此时发送信号x=[:,,x了可以表示为 x=Ps (27) 其中P∈CW为预编码矩阵。假定独立同分布信息符号序列满足能量归一化约束 E[s门=E[r(s“)】=LE[ss“]=I,且预编码矩阵满足r(Pp)=T,则有发送信 号功率 Eflsp]=m(E[Pss"p"))=1 (28) 经过独立同分布瑞利衰落信道后,接收信号为 y=phx +w.I=1....L (29) y=pdiag {xh+w 其中信道和噪声均服从零均值单位方差的复高斯分布。 假定信总符号序列s取自大小为M的T维码本S。则根据联合界技术,有 P=2P小三EP收.→) (30) 这里xm=Ps.,s.等概取自码本S。计算成对错误概率(PEP)P(Km→x)首先需要计 算条件PEP

无线通信原理 2023 春 郑贱平 ( ) ( ) 1 1 2 ,1 1 ,2 2 1 2 1 10log 10log 10log 1 10log dB L L e c e P G P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是否存在其他传输策略,在获得相同分集增益的条件下,相比重复 传输具有额外的编码增益。答案是肯定的。 预编码P 信道h + s x w y  图 2.1 预编码示意图 考虑如图 2.1 所示的预编码方案。信息符号序列  1 ,...,  T T s = s s 在经过线性预编码处理 后再送入信道,此时发送信号  1 ,...,  T L x = x x 可以表示为 x Ps = (27) 其中 L T P 为预编码矩阵。假定独立同分布信息符号序列满足能量归一化约束 ( ) 2 1 1, H H E E tr E T   = = =           s ss ss I ,且预编码矩阵满足 ( ) H tr T PP = ,则有发送信 号功率 ( ) 2 1 H H E tr E   = =       x Pss P (28) 经过独立同分布瑞利衰落信道后,接收信号为   , 1,..., l l l l y h x w l L diag   = + = y x h w = + (29) 其中信道和噪声均服从零均值单位方差的复高斯分布。 假定信息符号序列 s 取自大小为 M 的 T 维码本 。则根据联合界技术,有 ( ) ( ) 1 1 1 1 M M e m m m i m m m P P e P M M  = =  =  →    x x x (30) 这里 x Ps m m = , m s 等概取自码本 。计算成对错误概率(PEP) P(x x m m → ) 首先需要计 算条件 PEP

无线通信原理2023春郑我平 P(kn→xmb)=Py-√odiag{kwh<y-√pdiag{xn}hk=x.,h =P(eldiag{+(diag(-x)h)"w)<o) (diag {xh"w) -ldof3 (31) =P diag {-xh -Q2ldiag(x.-x 对信道求平均得到PEP PK→)82s.-】 5d2列 sn(2fkf】 32) s,em-afk-f】 09f 1 其中C兰{:x≠x}。在高SNR时,近似为 k.)-川 (33 其中Lm=dn(m,x。)=C为xn与x的汉明距离,即xm-xm中非零元素的个数。 注意到 ∑P(kn→x)s(M-1)maxP(k.→x.) sw-(Πk-x (34) 因此有

无线通信原理 2023 春 郑贱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 2 0 2 2 2 m m m m m H m m m m H m m m m m m m m P P diag diag P diag diag diag P diag diag Q dia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x h y x h y x h x x h x x h x x h w x x h w x x h x x h x x h (31) 对信道求平均得到 PEP ( )   2 2 2 , , 1 2 2 , , 1 2 2 , , 1 2 1 , , , , 2 2 exp 4 exp 4 1 1 1 1 4 4 l m m m m L l m l m l l L l m l m l l L h l m l m l l L l m l m l m l m P E Q diag E Q h x x E h x x E h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h h x x x x h , , 2 : m l m l l x x l     (32) 其中 l x x : m l m l , ,    。在高 SNR 时,近似为 ( ) , 1 2 , , 4 Lm m m m m l m l l P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x  (33) 其中 L d m m H m m ,   = = (x x, ) 为 m x 与 x m  的汉明距离,即 x x m m −  中非零元素的个数。 注意到 ( ) ( ) ( ) ( ) , 1 2 , , 1 max 1 min 4 m m m m m m m m m L m l m l m l P M P M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x x x (34) 因此有

无线通信原理2023春郑贱平 8-2).9(9wf 35 sw-(8-f 当L=L,m≠m,上式进一步表示为 esw-"(婴k-月 (36) =(w-卿 其中6兰口小k-x称为x与x。的平方乘积距。 结论(预编码设计准则):在给定参数T和L的情况下,预编码矩阵P的设计准则首先 保证获得满分集增益,即Lm=L,m≠m':其次保证最小平方乘积距(对应编码增益) 最大化。 Bame上考虑两时堂重复传雀结构,1,以以S方十 P一方.则有e任而),±后小,楼题上送推导,有2 94若图Rs=30mp。 Bamc2考虑基于旋转的预编码结均,T2,2M4S=方L圳小。 其中0≤日≤π/4为旋转角度。发送信号对应为 方0-08方P心a s=aPo66a2k方ro8 因此有62=3=64=心:=sin228,气4=6,=4cos228。显然为了保证获得满分集

无线通信原理 2023 春 郑贱平 ( ) ( ) ( ) , , 1 2 , , 1 1 1 2 , , , 1 1 min 4 1 min 4 m m m m M M L e m m l m l m i m l L m l m l m m l M P P e x x M M M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35) 当 , , L L m m m m  =    ,上式进一步表示为 ( ) ( ) ( ) 1 2 , , , 1 1 , , 1 min 4 1 min 4 L L e m l m l m m l L m m m m P M x x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其中 2 , , , 1 L m m m l m l l  x x   =  − 称为 m x 与 x m  的平方乘积距。 结论(预编码设计准则):在给定参数 T 和 L 的情况下,预编码矩阵 P 的设计准则首先 保证获得满分集增益,即 , , L L m m m m  =    ;其次保证最小平方乘积距(对应编码增益) 最大化。 Example 1: 考虑两时隙重复传输结构,T=1, L=2, M=4, 1 3 , 5 5   =       ,   1 1,1 2 T P = 。则有 ( ) ( ) 1 3 1,1 , 1,1 10 10          x 。按照上述推导,有 L=2, , , 4 min 25 m m m m    = 。因此 2 1 4 2 3 300 4 25 P e   − −     −  =         。 Example 2: 考虑基于旋转的预编码结构,T=2, L=2, M=4, ( ) 1 1, 1 2   =       , ( ) cos sin sin cos        − =     P 其中 0 4     为旋转角度。发送信号对应为 ( ) ( ) ( ) ( ) 1 2 3 4 1 1 1 1 1 cos sin 1 cos sin , , 2 2 2 2 1 cos sin 1 cos sin 1 1 1 1 1 cos sin 1 cos sin , 2 2 2 2 1 cos sin 1 cos si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P x P x P x P 。 因此有 2 2 1,2 1,3 2,4 3,4 1,4 2,3         = = = = = = sin 2 , 4cos 2 。显然为了保证获得满分集

无线通信原理2023春郑我平 度L=2,日≠0,π/4。进一步,为了保证最大化编码增益,需要解如下问题 min sin20.4cos20 -mmin么,4-4 该问题具有封闭解1=08日=am'2,a=4=sim220=08,mm8=08. 代入式(36),有 P≤3808r=60p 按照公式(26,该能转结构相比例1重复传输结构具有×101g5=35dB的编码增益 Rεmark4:在上述时间分集结构中,均假定信道是快变的。当信道慢变时,由于没有可 以用的独立衰落路径,上述结构均不能获得分集增益。当信道是块衰落时,首先需要执行信 道交织,然后采用上述结构以获得分集增益。一般,交织深度要大于信道块长度(在一个信 道块上信道保持不变)。 作业1:证明式(9)和(12)。 作业2(选做):证明式(19)。 作业3:详细推导例1例2的结果。 作业4:考虑信息序列经过二进制(N,K)线性码编码,BPSK调制发送到快时变瑞利衰落 信道。二进制(N,K)线性码一般可以用生成矩阵G刻画,码字序列c与信总序列b满足 关系式c=Gb。 1)计算采用ML译码时该系统的可达分集增益: 2)根据1)的结果给出当生成矩阵为G= 01)时,系统的可达分集增益,并与12 101 码率的重复码进行比较: 3)当采用逐符号硬判决检测+纠错方式进行译码时,可达分集度是多少?

无线通信原理 2023 春 郑贱平 度 L=2,   0, 4 。进一步,为了保证最大化编码增益,需要解如下问题     2 2 0 4 0 1 max min sin 2 ,4cos 2 max min ,4 4 t t t         = − 该问题具有封闭解 * * 1 2 * 1,2 1,4 1 0.8, tan 2, sin 2 0.8 2 t     − = = = = = , , , min 0.8 m m m m    = 。 代入式(36),有 ( ) 2 1 2 3 0.8 60 4 P e   −   − −  =     按照公式(26),该旋转结构相比例 1 重复传输结构具有 1 10log 5 3.5 dB 2  = 的编码增益。 Remark 4:在上述时间分集结构中,均假定信道是快变的。当信道慢变时,由于没有可 以用的独立衰落路径,上述结构均不能获得分集增益。当信道是块衰落时,首先需要执行信 道交织,然后采用上述结构以获得分集增益。一般,交织深度要大于信道块长度(在一个信 道块上信道保持不变)。 作业 1:证明式(9)和(12)。 作业 2(选做):证明式(19)。 作业 3:详细推导例 1 例 2 的结果。 作业 4:考虑信息序列经过二进制(N,K)线性码编码,BPSK 调制发送到快时变瑞利衰落 信道。二进制(N,K)线性码一般可以用生成矩阵 G 刻画,码字序列 c 与信息序列 b 满足 关系式 c=Gb。 1)计算采用 ML 译码时该系统的可达分集增益; 2)根据 1)的结果给出当生成矩阵为 1 0 1 0 1 1 T G   =     时,系统的可达分集增益,并与 1/2 码率的重复码进行比较; 3)当采用逐符号硬判决检测+纠错方式进行译码时,可达分集度是多少?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