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教育学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 学观、教育评价观和教育改革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问 题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及未来从事教育实 践提供理论基础和规范指导。 二、课程教学要求 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包括总的教学目的和各章的教学目 标: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章最基本的概念与原理,并引导学生 运用有关理论分析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养成主动地探索教育问题的习 惯。 教学过程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尊重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重视对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检查;把讲授、自学、讨论、作业、课程论 文、教育调研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尽可能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先修课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 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班级管理 与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教育学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3 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 学观、教育评价观和教育改革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问 题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及未来从事教育实 践提供理论基础和规范指导。 二、课程教学要求 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包括总的教学目的和各章的教学目 标;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章最基本的概念与原理,并引导学生 运用有关理论分析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养成主动地探索教育问题的习 惯。 教学过程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尊重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重视对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检查;把讲授、自学、讨论、作业、课程论 文、教育调研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尽可能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先修课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 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班级管理 与班主任工作
课程难点:教育功能、课程、学生评价等。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以电子课件和多媒体为课堂教学主要手段,教学方法以教 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学、课外阅读、作业、课程论文、教育调 研、课堂讨论等方法。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6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的认识 (2)教育的历史发展 (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4)教育学的价值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教育”的概念。 教育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教育学发展阶段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及其主要学术观点 第二章教育功能(6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功能概述 (2)教育的个体功能 (3)教育的社会功能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教育对社会、个人的正向功能。 教育功能类型
课程难点: 教育功能、课程、学生评价等。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以电子课件和多媒体为课堂教学主要手段,教学方法以教 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学、课外阅读、作业、课程论文、教育调 研、课堂讨论等方法。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6 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的认识 (2)教育的历史发展 (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4)教育学的价值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教育”的概念。 教育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教育学发展阶段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及其主要学术观点 第二章 教育功能 (6 学时) 1.教学内容 (1) 教育功能概述 (2) 教育的个体功能 (3)教育的社会功能 2.重、难点提示 (1) 教学重点: 教育对社会、个人的正向功能 。 教育功能类型
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2)教学难点: 教育功能的实现 第三章教育目的(6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2)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3)我国的教育目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教育目的及类型。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2)教学难点: 教育目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教育制度(3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制度概述 (2)现代教育制度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终身教育概念的出现和发展。 (2)教学难点: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和改革方向。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8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师
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2)教学难点: 教育功能的实现 第三章 教育目的(6 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2)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3)我国的教育目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教育目的及类型。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2)教学难点: 教育目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教育制度(3 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制度概述 (2) 现代教育制度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终身教育概念的出现和发展。 (2)教学难点: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和改革方向。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8 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师
(2)学生 (3)师生关系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过程与途径。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2)教学难点: 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内容与途径。 第六章课程(6学时) 1.教学内容 (1)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的组织 (2)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类型。 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2)教学难点: 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课堂教学(10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学与教学理论 (2)课堂教学设计 (3)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5)课堂教学策略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学生 (3)师生关系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过程与途径。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2)教学难点: 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内容与途径。 第六章 课程(6 学时) 1.教学内容 (1)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的组织 (2)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类型。 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2)教学难点: 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课堂教学(10 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学与教学理论 (2)课堂教学设计 (3)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工作基本 环节 (5)课堂教学策略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2)教学难点: 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第八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3课时) 1.教学内容 (1)班级组织 (2)班级管理的内容 (3)班主任工作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 (2)教学难点: 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七、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章目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教育与教育学 6 教育功能 6 三 教育目的 6 四 教育制度 3 五 教师与学生 8 六 课程 6 七 课堂教学 10 八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3 总计 48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采用百分制,闭卷笔试。 2.成绩构成:
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2)教学难点: 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第八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3 课时) 1.教学内容 (1)班级组织 (2)班级管理的内容 (3)班主任工作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 (2)教学难点: 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七、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一 教育与教育学 6 二 教育功能 6 三 教育目的 6 四 教育制度 3 五 教师与学生 8 六 课程 6 七 课堂教学 10 八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3 总计 48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采用百分制,闭卷笔试。 2.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们《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年版; [2]《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伍新春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6]《交互生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转化之力》,李政涛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5年版; [7]《元教育学研究》,瞿葆奎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教育学原理》,胡德海著,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给教师的建议》,[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0年版; [10]《教学论》,田慧生、李如密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们]《发生认识论原理》,[瑞士]皮亚杰著、倪连杰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年版; [2]《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4]《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5]《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伍新春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年版; [6]《交互生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转化之力》,李政涛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5 年版; [7]《元教育学研究》,瞿葆奎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8]《教育学原理》,胡德海著,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9]《给教师的建议》,[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0 年版; [10]《教学论》,田慧生、李如密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版; [11]《发生认识论原理》,[瑞士]皮亚杰著、倪连杰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