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已表/列联表资料的X2检验 ● ◆ 一.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二.两组构成比的比较 三.多组构成比的比较 ixor 1
一.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二.两组构成比的比较 三.多组构成比的比较 R×C 表/列联表资料的c2检验 1 ( ) 2 2 2 2 1 R C O E O n E nn c c - æ ö = Û = ç ÷ - è ø å å
R×C表x检验的条件 理论频数不宜太小 1.增大样本容量 2.删去理论频数太小的格子所对应的行或列 3.合并理论频数太小的格子所相邻的行或列 2
R×C表c2检验的条件 F 理论频数不宜太小 1. 增大样本容量 2. 删去理论频数太小的格子所对应的行或列 3. 合并理论频数太小的格子所相邻的行或列 2
多个样本率的比轻 用A、B、C三种不同方法分别处理新生儿脐带, 发生感染的情况见表7,试比较三种不同方法的脐 带感染率有无差异。 表7三种脐带处理方法的感染情况 脐带感染 处理组 合计 感染率 感染 未感染 % 76 3143 3219 2.36 B 15 2409 2424 0.62 C 2 762 764 0.26 合计 93 6314 6407 1.45
用A、B、C三种不同方法分别处理新生儿脐带, 发生感染的情况见表7,试比较三种不同方法的脐 带感染率有无差异。 处理组 脐带感染 合计 感染率 感染 未感染 % A 76 3143 3219 2.36 B 15 2409 2424 0.62 C 2 762 764 0.26 合计 93 6314 6407 1.45 表7 三种脐带处理方法的感染情况 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3
多个样本率的比轻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显著性水平 弘:兀1=兀2=?(三种处理脐带感染总体率相同) H:兀1,兀2,兀3不全相等或不等 (三种处理脐带感染总体率不等或不全 相等) 0=0.05 2.求检验统计曼-Σ0-3972
1.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显著性水平 H0:p1=p2=p3(三种处理脐带感染总体率相同) H1:p1,p2,p3不全相等或不等 (三种处理脐带感染总体率不等或不全 相等) a=0.05 2. 求检验统计量 4 ( ) 2 2 39.72 O E E c - = = å 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3.求P值,下结论 x2.0s,2=5.99,得P<0.05,按=0.05检验水准拒绝 H,接受H1,即三种不同处理的脐带感染率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5
3. 求P值,下结论 c2 0.05,2=5.99,得P<0.05,按a=0.05检验水准拒绝 H0 ,接受H1,即三种不同处理的脐带感染率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5 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名称 类型 宽度小数儿 标签 值 处理组 感染结果 频数 处理组 数值N) 8 0 {1,A组 1 76 感染结果 数值 8 0 1,感染} 3143 频数 数值N) 8 0 无 2 15 2409 3 1 2 762 后交叉表 行(s 精确凶 频数 号处理组 统计里(⑨) 单元格但)。 局交叉表单元显示 列C) B感染结果 格式E。 计数 z检验 Bootstrap(A) ☑观察值(Q) 同比较列的比例E) ☑期望直E ☐调避p值(Bonferroni方法)a间) 回隐靠较小计数(H) 下一张 卡方检验 渐进S1g.(双 侧 Pearson卡方 37.923 2 .000 似然比 42.063 2 .000 6 线件和线件组合 33816 1 000
6
两组构成比的比较 为研究某新药对尿路疼痛的止痛效果,将144名患 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两组患 者尿路疼痛的原因见表8,问两组尿路疼痛原因的 构成比有无差异。 表8两组患者尿路疼痛原因的分布 尿路疼痛原因 分组 合计 尿路感染 器械损伤 其他 治疗组 34 29 9 72 对照组 29 35 8 72 合计 63 64 17 144
为研究某新药对尿路疼痛的止痛效果,将144名患 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两组患 者尿路疼痛的原因见表8,问两组尿路疼痛原因的 构成比有无差异。 分组 尿路疼痛原因 合计 尿路感染 器械损伤 其他 治疗组 34 29 9 72 对照组 29 35 8 72 合计 63 64 17 144 表8 两组患者尿路疼痛原因的分布 两组构成比的比较 7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显著性水平 弘:两组的尿路疼痛原因总体构成相同 H:两组的尿路疼痛原因总体构成不同 0=0.05 2.求检验统计量 2-0-139 8
1.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显著性水平 H0:两组的尿路疼痛原因总体构成相同 H1:两组的尿路疼痛原因总体构成不同 a=0.05 2. 求检验统计量 8 ( ) 2 2 39.72 O E E c - = = å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