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广东海洋大学:环境资源系《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58.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GD0U-B-11-213 《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10078-0学分2总学时40理论40实验/上机 英文课程名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于课院(系)农学院开课系资环系修订时间206年9月1目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水土保持学是一门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以保障农业生产的新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应用技术学 科。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水土流失基本知识和防治水土流失的综合措施两部分。 前一部分讲授水土流失,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水土流失的 因素及其危害等:后一部分包括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工程措施,林业措施,牧业措施与 流域总体规划设计知识。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水土保持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既是 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的自然科学,同时也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 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应用技术科学。水土资源是人 类赖以 存 物 是环 与农业生 产的基本 防治水土 资源 的损失 良与合理利用水士资源,对发展水士流失地区的生产、改考生态到 土,治理江河,减少水、早、风沙等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水土保持的基本原理、 壤侵蚀的 守征及水 失的原因及发展, 过程 运用综合性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 失,了解风沙区沙漠化原理及沙漠化综合防治治理体系。 三、面向专业:本大纲适用于植物生产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四、先修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与施肥、生态学、农业环境保护、作物栽培与耕作课程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水土保持学与一些基础性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均有紧密 的联系。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士壤学、植物营养与施肥、生态学、农业环境保护、作物栽 培与耕作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基础科学方面,水土保持学与气象学、 水文学、地质学、地貌学及土壤学等有密切关系。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的概念(A):水土保持研究的内容和特点(A):水土流失的危 害(A):水土保持和相关学科的关系(B):水土保持的发展历程(C)

《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310078-0 学分 2 总学时 40 理论 40 实验/上机 英文课程名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开课院(系) 农学院 开课系 资环系 修订时间 2006 年 9 月 1 日 课 程 简 介 课程简介:水土保持学是一门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以保障农业生产的新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应用技术学 科。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水土流失基本知识和防治水土流失的综合措施两部分。 前一部分讲授水土流失,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水土流失的 因素及其危害等;后一部分包括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工程措施,林业措施,牧业措施与 流域总体规划设计知识。 课 程 大 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水土保持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既是 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的自然科学,同时也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 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应用技术科学。水土资源是人 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防治水土资源的损失与破坏, 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对发展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整治国 土,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水土保持的基本原理、 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及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发展过程,并运用综合性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 失,了解风沙区沙漠化原理及沙漠化综合防治治理体系。 三、面向专业:本大纲适用于植物生产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四、先修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与施肥、生态学、农业环境保护、作物栽培与耕作课程。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水土保持学与一些基础性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均有紧密 的联系。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土壤学、植物营养与施肥、生态学、农业环境保护、作物栽 培与耕作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基础科学方面,水土保持学与气象学、 水文学、地质学、地貌学及土壤学等有密切关系。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的概念(A);水土保持研究的内容和特点(A);水土流失的危 害(A);水土保持和相关学科的关系(B);水土保持的发展历程(C)。 GDOU-B-11-213

第二章:土壤侵蚀原理(6学时) 第一节土壤侵蚀的概念及侵蚀力 土壤侵蚀的概念(A) 导致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营力(A)。 士壤侵蚀的类型及类型划分 第二节土壤侵蚀的类型 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A):按土壤侵蚀发生速率分(B)。 第三节土壤侵蚀的形式: 水蚀(A):重力侵蚀(B):混合侵蚀(A):风力侵蚀(B):植 物侵蚀(B):冻融侵蚀(C):冰川侵蚀(C)。 第四节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及其分析(A) 气候:地形:地质因素:土壤:植被。 第三章水土保持工程措施(4学时) 第一节坡面治理工程 梯田工程(A):山坡截流沟(B);鱼鳞坑(C):斜坡固定工程(C) 第二节沟床固定工程 谷坊工程(A):拦沙坝(B) 第三节 淤地坝工程(B):小型水库工程(B)。 第四章水土保持林业措施(10学时) 第一节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 水土保持林的概念(A):水土保持林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A);水 保持林对林地士壤水文性质的改良(B):水源涵养(A) 第二节 山地、丘陵地区的水土保持林体系 山地、丘陵地区的水土保持林体系的概念(A): 水土保持林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地位(B): 水土保持林体系的组成(C)。 第三节山 后陵地区的水十保特林休系的中《A) 山地 丘陵地区的水士保持林体豸 配置模 (B) 分水岭防护林配置(B):坡面水土保持林的配置(A): 侵蚀沟道防护林(A):山地池塘水库防护林(B): 河岸(滩)护滩林(A)。 第四节山地丘陵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B) 第五章水土保持农牧业技术措施(4学时) 第一节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 横坡耕作技术(A):沟垄耕作(B):深耕技术(A):免耕法(A) 第二节水土保持栽培技术措施 草田轮作(A)间作、套种与混种技术(A):等高带状间作(B) 第三 土壤培肥技 术及早作农业技术(C) 第四节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A):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A):

第二章: 土壤侵蚀原理(6学时) 第一节 土壤侵蚀的概念及侵蚀力 土壤侵蚀的概念(A)。 导致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营力(A)。 土壤侵蚀的类型及类型划分 第二节 土壤侵蚀的类型 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A);按土壤侵蚀发生速率分(B)。 第三节 土壤侵蚀的形式: 水蚀(A);重力侵蚀(B);混合侵蚀(A);风力侵蚀(B);植 物侵蚀(B);冻融侵蚀(C);冰川侵蚀(C)。 第四节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及其分析(A) 气候;地形;地质因素;土壤;植被。 第三章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4学时) 第一节 坡面治理工程 梯田工程(A);山坡截流沟(B);鱼鳞坑(C);斜坡固定工程(C) 第二节 沟床固定工程 谷坊工程(A);拦沙坝(B) 第三节 淤地坝工程(B);小型水库工程(B)。 第四章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10学时) 第一节 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 水土保持林的概念(A);水土保持林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A);水 土保持林对林地土壤水文性质的改良(B);水源涵养(A)。 第二节 山地、丘陵地区的水土保持林体系 山地、丘陵地区的水土保持林体系的概念(A); 水土保持林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地位(B); 水土保持林体系的组成(C)。 第三节 山地、丘陵地区的水土保持林体系的配置(A) 山地、丘陵地区的水土保持林体系的配置模式(B); 分水岭防护林配置(B);坡面水土保持林的配置(A); 侵蚀沟道防护林(A);山地池塘水库防护林(B); 河岸(滩)护滩林(A)。 第四节 山地丘陵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B) 第五章 水土保持农牧业技术措施(4学时) 第一节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 横坡耕作技术(A);沟垄耕作(B);深耕技术(A);免耕法(A) 第二节 水土保持栽培技术措施 草田轮作(A);间作、套种与混种技术(A);等高带状间作(B) 第三节 土壤培肥技术及旱作农业技术(C) 第四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A);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A);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类型(B)。 第六章水土保持规划(8学时) 第一节水土保持规划概述 水土保持规划的概念及作用(A): 水土保持规划的原则及内容(A:) 水土保持规划的程序(B)。 第二节水土保持综合调查 自然条件调查(B);社会经济条件调查(B);水土流失调查(A); 水土保持现状调查(B)。 第三节资源、环境及经济要素的评价 水土流失环境因子和社会经济状况的评价(B); 水土流失评价(A): 土地资源及其他资源评价(A)。 第四节水土保持分区与规划 水土保持分区与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B:) 土地利用规划(A); 水土保持综合措施规划(A)。 第五节水土保持投资概算与效益评估 投资概算(B);水土保持效益评估(A)。 第七章农田防护林(4学时) 第一节农田防护林的基本知识 农田防护林的概念(A);林带结构(A)疏透度与透风系数(A)。 第二节农田防护林的效益 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防风效应(A),水文效应(A),土壤改 良效应(A) 农田防护林的经济效益(B) 第三节农田防护林的营造(B) 七、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王礼先水土保持学(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王礼先水土保持工程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唐克丽中国水土保持 科学出版社2004 八、本课程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笔试(闭卷):平时成绩占30%(课堂测验、提问、考勤等),期 末考试占70%. 执笔:周元满 审核: 批准人: 时间: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类型(B)。 第六章 水土保持规划(8学时) 第一节 水土保持规划概述 水土保持规划的概念及作用(A); 水土保持规划的原则及内容(A;) 水土保持规划的程序 (B)。 第二节 水土保持综合调查 自然条件调查(B);社会经济条件调查(B);水土流失调查(A); 水土保持现状调查(B)。 第三节 资源、环境及经济要素的评价 水土流失环境因子和社会经济状况的评价(B); 水土流失评价(A); 土地资源及其他资源评价(A)。 第四节 水土保持分区与规划 水土保持分区与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B;) 土地利用规划(A); 水土保持综合措施规划(A)。 第五节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与效益评估 投资概算(B);水土保持效益评估(A)。 第七章 农田防护林(4学时) 第一节 农田防护林的基本知识 农田防护林的概念(A);林带结构(A)疏透度与透风系数(A)。 第二节 农田防护林的效益 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防风效应(A),水文效应(A),土壤改 良效应(A) 农田防护林的经济效益(B) 第三节 农田防护林的营造(B) 七、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王礼先 水土保持学(第二版)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王礼先 水土保持工程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唐克丽 中国水土保持 科学出版社 2004 八、本课程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笔试(闭卷);平时成绩占 30%(课堂测验、提问、考勤等),期 末考试占 70%。 执笔:周元满 审核: 批准人: 时间: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