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广东海洋大学:环境资源系《土壤农化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65.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土壤农化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10098学分4总学时60理论30实验/上机30 英文课程名 Soil and Plant Analysis 开课院(系)农学院开课系资源与环境修订时间2006年6月6日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农学门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既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 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研授内谷王要包 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 ,土壤样品的采集 制备,土壤的基本化学特性分析,括化学组成、肥力特性、交换性能、酸碱度、盐分等 分析。要求学生既要熟悉和学握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又要学会使用现 代分析仪器。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土壤农化分析是是农学、农教、蔬菜、园艺、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既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学科。本课程通过理论与实验操作的教学 使学生学好土壤农化分析的基础理论,学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同时熟 悉一些现代分析仪器。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及科研、生产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既要熟悉和掌握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又要学会使用现代 分析仪器。同时又要学好专业课和农学类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分析并把分析结果 合理地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去。 一、 面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四、 先修课程:无机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要具备一定土壤学,肥料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土壤农化分析的内 容的学习又可以加深理解土壤学、植物营养与肥料课堂讲授内容。同时相关的分析技术 的掌握也为植物营养及土壤学的专业课程学习准备好分析的技术。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 1土壤农化分析用纯水 纯水的制备(A):实验室用水的检验(C) 2试剂的标准、规格、选用、保藏 试剂的标准(⑧):试剂的规格(®):试剂的选用(⑧):试剂的保存(A):试剂

1 《土壤农化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310098 学分 4 总学时 60 理论 30 实验/上机 30 英文课程名 Soil and Plant Analysis 开课院(系) 农学院 开课系 资源与环境 修订时间 2006 年 6 月 6 日 课 程 简 介 本课程为农学门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既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 又是一门应用学科。讲授内容主要包括: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土壤样品的采集与 制备,土壤的基本化学特性分析,括化学组成、肥力特性、交换性能、酸碱度、盐分等 分析。要求学生既要熟悉和掌握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又要学会使用现 代分析仪器。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土壤农化分析是是农学、农教、蔬菜、园艺、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既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学科。本课程通过理论与实验操作的教学, 使学生学好土壤农化分析的基础理论,掌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同时熟 悉一些现代分析仪器。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及科研、生产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既要熟悉和掌握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又要学会使用现代 分析仪器。同时又要学好专业课和农学类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分析并把分析结果 合理地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去。 三、 面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四、 先修课程:无机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五、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要具备一定土壤学,肥料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土壤农化分析的内 容的学习又可以加深理解土壤学、植物营养与肥料课堂讲授内容。同时相关的分析技术 的掌握也为植物营养及土壤学的专业课程学习准备好分析的技术。 六、 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 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 1 土壤农化分析用纯水 纯水的制备(A);实验室用水的检验(C) 2 试剂的标准、规格、选用、保藏 试剂的标准(B) ;试剂的规格(B) ;试剂的选用(B) ;试剂的保存(A) ;试剂

的配制(A) 3常用器皿的性能、选用和洗涤 玻璃器皿(⑧);瓷、石英、玛瑙、铂、塑料和石墨等器皿(C) 4滤纸的性能与选用(B)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土壤样品的采集 概述(⑧):混合土样的采集(A):特殊土样的采集(C):其他特殊样品的采集 (C):采集土样的工具 2土壤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新鲜样品和风干样品(B):样品的风干、制备和保存(A) 3土壤水分测定 适用范围(A):方法原理(A):仪器设备(A):测定步骤(A);结果计算(A)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概述 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在肥力上的意义(B);土壤有机碳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和 选用(B):有机碳校正系数(C):在机质含量的计算(A) 2土壤有机质测定 重铬酸钾容量法一一外加热法测定原理、步骤、结果计算、注意事项(A):重 铬酸钾容量法一一稀释热法(C);完全湿烧(铬酸、磷酸)一一测定C0法(C) 第四章土壤氨的分析 1概述 土壤中氮的含量、形态():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B) 2土壤全氮的测定 开氏法原理、加速剂(A):定氮方法(A):(C)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原理、主要仪 器试剂、操作步骤、结果计算、讨论() 3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方法原理、主要仪器试剂、操作步骤、结果计算、注意事项() 第五章土壤中磷的测定 1概述 土壤磷形态、含量、有效性及测定项目(B) 2土壤全磷的测定 样品前处理(土壤样品的分解):()溶液中磷的测定方法比较(B):HC10,-HS0

2 的配制(A) 3 常用器皿的性能、选用和洗涤 玻璃器皿(B) ;瓷、石英、玛瑙、铂、塑料和石墨等器皿(C) 4 滤纸的性能与选用(B) 第二章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 土壤样品的采集 概述(B) ;混合土样的采集(A) ;特殊土样的采集(C) ;其他特殊样品的采集 (C) ;采集土样的工具 2 土壤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新鲜样品和风干样品(B) ;样品的风干、制备和保存(A) 3 土壤水分测定 适用范围(A) ;方法原理(A) ;仪器设备(A) ;测定步骤(A) ;结果计算(A)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 概述 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在肥力上的意义(B) ;土壤有机碳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和 选用(B) ;有机碳校正系数(C) ;在机质含量的计算(A) 2 土壤有机质测定 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原理、步骤、结果计算、注意事项(A) ;重 铬酸钾容量法——稀释热法(C) ;完全湿烧(铬酸、磷酸)——测定 CO2法(C) 第四章 土壤氮的分析 1 概述 土壤中氮的含量、形态(B);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B) 2 土壤全氮的测定 开氏法原理、加速剂(A);定氮方法(A);(C)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原理、主要仪 器试剂、操作步骤、结果计算、讨论(A) 3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方法原理、主要仪器试剂、操作步骤、结果计算、注意事项(A) 第五章 土壤中磷的测定 1 概述 土壤磷形态、含量、有效性及测定项目(B) 2 土壤全磷的测定 样品前处理(土壤样品的分解);(A)溶液中磷的测定方法比较(B);HClO4-H2SO4

法测士壤全磷方法原理、主要仪器试剂、操作步骤、蓝色生成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A):NaOH熔融一钼锑抗比色法(C) 3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土壤速效磷涵义及常用测定方法(A)土壤有效磷的化学浸提方法(A)碳酸氢 钠法测定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速效磷的原理、主要仪器试剂、步骤及注意事项() 酸性土壤速效磷测定(B) 第六章土壤钾的测定 1概述 土壤钾的形态与分布(A) 2土壤全钾测定 土壤样品的分解方法():溶液中钾的测定方法(A):土壤中全钾的测定方法 一一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的原理、主要仪器试剂及操作注意事项(A) 3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不同浸提剂比较(A)土壤速效钾的测定一一NH,OAc浸提,火焰光度法(A) 4土壤有效钾的测定(C) 5土壤缓效钾的测定(C) 第七章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 1概述 测定意义(B)分析内容(B)阳离子交换剂种类(A) 2阳离子交换量测定 阳离子交换总量的测定方法(A) 3土壤交换性盐基及其组成的测定 交换性盐基的概念及测定方法原理(A)酸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A)交换 性盐基及其组成测定(A) 3土壤活性酸、交换性酸的测定 土壤活性酸测定土壤交换性测定(B) 4石灰施用量的测定(B) 第八章土壤酸碱度和石灰需要量测定 1土壤PH值测定 PH值测定的意义(B):电位法测定土壤活性酸的的原理及测定方法(A) 2石灰施用量的测定 测定的意义(B):测定方法比较(B):滴定法测定石灰需要量的方法(A) 第九章土壤水溶性盐的分析

3 法测土壤全磷方法原理、主要仪器试剂、操作步骤、蓝色生成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A);NaOH 熔融-钼锑抗比色法(C) 3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土壤速效磷涵义及常用测定方法(A)土壤有效磷的化学浸提方法(A)碳酸氢 钠法测定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速效磷的原理、主要仪器试剂、步骤及注意事项(A) 酸性土壤速效磷测定(B) 第六章 土壤钾的测定 1 概述 土壤钾的形态与分布(A) 2 土壤全钾测定 土壤样品的分解方法(A);溶液中钾的测定方法(A);土壤中全钾的测定方法 ——NaOH 熔融,火焰光度法的原理、主要仪器试剂及操作注意事项(A) 3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不同浸提剂比较(A)土壤速效钾的测定——NH4OAc 浸提,火焰光度法(A) 4 土壤有效钾的测定(C) 5 土壤缓效钾的测定(C) 第七章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 1 概述 测定意义(B)分析内容(B)阳离子交换剂种类(A) 2 阳离子交换量测定 阳离子交换总量的测定方法(A) 3 土壤交换性盐基及其组成的测定 交换性盐基的概念及测定方法原理(A)酸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A)交换 性盐基及其组成测定(A) 3 土壤活性酸、交换性酸的测定 土壤活性酸测定土壤交换性测定(B) 4 石灰施用量的测定(B) 第八章 土壤酸碱度和石灰需要量测定 1 土壤 PH 值测定 PH 值测定的意义(B);电位法测定土壤活性酸的的原理及测定方法(A) 2 石灰施用量的测定 测定的意义(B);测定方法比较(B);滴定法测定石灰需要量的方法(A) 第九章 土壤水溶性盐的分析

1概述 测定意义(B):提取方法类型(A):测定方法选择(B) 2土壤水溶性盐的浸提 浸提液中盐浓度影响因素(A):常用的浸提方法(C) 3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水溶性盐总量测定方法(C):质量法测定总量的方法步骤(A): 4阴阳离子的测定:钙、镁、钾、钠的测定(B):阴离子的测定(C) 第十章分析质量和控制和数据的处理 1采样误差及其控制(A) 2分析误差及其控制(A) 3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B) 4实验室间质量控制(B) 七、 实验内容与要求 序号 实验内容 学时实验类别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混合法采集土壤样品、室内风干、磨碎过筛) 3 综合 土壤水分测定(烘干法) 3 操作 3 土壤有机质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一一外加热法) 3 操作 生 土壤全氨测定(半微量开氏法) 3 综合 土璃破解氢定(碱解扩散法) 3 操作 土壤全磷测定(HCI0,一lS0,消煮,磷钼蓝比色法) 3 操作 土壤速效磷测定(0.5ol-LNaHC0,浸提,磺相蓝比色法) 3 操作 土壤速效钾测定(N,OAc浸提,火焰光度法) 操作 土壤交CEC及组成测定(乙酸铵交换,蒸馏法,EDTA滴定法测钙镁 火焰光度法测定钾钠) 综合 10 土壤州值测定(电位法) 操作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实验目的:掌握混合土样的采集方法,学会土壤样品的制备保存。 实验内容与要求: 混合土样的采集:掌握采集混合土样采集的路线、布点、采集工具及使用,样品 的量及标签 样品的制备:风干的注意事项,磨制及过筛的方法。 4

4 1 概述 测定意义(B);提取方法类型(A);测定方法选择(B) 2 土壤水溶性盐的浸提 浸提液中盐浓度影响因素(A);常用的浸提方法(C) 3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水溶性盐总量测定方法(C);质量法测定总量的方法步骤(A); 4 阴阳离子的测定;钙、镁、钾、钠的测定(B);阴离子的测定(C) 第十章 分析质量和控制和数据的处理 1 采样误差及其控制(A) 2 分析误差及其控制(A) 3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B) 4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B) 七、 实验内容与要求 序号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别 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混合法采集土壤样品、室内风干、磨碎过筛) 3 综合 2 土壤水分测定(烘干法) 3 操作 3 土壤有机质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 3 操作 4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开氏法) 3 综合 5 土壤碱解氮测定(碱解扩散法) 3 操作 6 土壤全磷测定(HClO4-H2SO4 消煮,磷钼蓝比色法) 3 操作 7 土壤速效磷测定(0.5mol·L -1NaHCO3 浸提,磷钼蓝比色法) 3 操作 8 土壤速效钾测定(NH4OAc 浸提,火焰光度法) 3 操作 9 土壤交 CEC 及组成测定(乙酸铵交换,蒸馏法,EDTA 滴定法测钙镁, 火焰光度法测定钾钠) 3 综合 10 土壤 pH 值测定(电位法) 3 操作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 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实验目的:掌握混合土样的采集方法,学会土壤样品的制备保存。 实验内容与要求: 混合土样的采集:掌握采集混合土样采集的路线、布点、采集工具及使用,样品 的量及标签 样品的制备:风干的注意事项,磨制及过筛的方法

样品的保存:保存的器皿及标签书写。 实验2土壤水分测定 实验目的:测定风干土水分含量做为其他测定项目计算的基础。 实验内容与要求: 烘干法测定风干土水分:要求掌握烘干法的原理,熟练使用的电子分析天平及烘箱 的操作步骤及结果计算 实验3土壤有机质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土壤有机质测定的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重铬酸钾容量法 一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要求掌握此法的的原理,熟练使用 油浴方法,掌握滴定技术及各操作步骤和结果计算。 实验4土壤全氮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土壤全氨测定的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半微量开氏法测定的原理,熟练掌握消煮及蒸馏的操作步骤和微量滴定的操作和结 果的计算。 实验5+璃城醒氨的训定 实验目的:掌握士壤碱解氨测定的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掌握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速效氮的原理,熟练掌握扩散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掌 握碱解法的滴定方法。 实验6土壤全磷测定 实验目的:学会土壤全磷测定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掌握全磷测定(HC10,一S0,消煮,磷钼蓝比色法)的原理,熟练掌握消煮及显色 比色的全部步骤和影响显色的影响因素。熟练计算实验结果。 实验7土壤速效磷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土壤速磷钾测定的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紫握士壤速效磷测定(0.5olL-aHC0浸提, 磷钼蓝比色法)的原理,熟练振荡 法提取速效磷的操作步骤及显色比色的过程, 实验8土壤速效钾测定 5

5 样品的保存:保存的器皿及标签书写。 实验 2 土壤水分测定 实验目的:测定风干土水分含量做为其他测定项目计算的基础。 实验内容与要求: 烘干法测定风干土水分:要求掌握烘干法的原理,熟练使用的电子分析天平及烘箱 的操作步骤及结果计算。 实验 3 土壤有机质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土壤有机质测定的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要求掌握此法的的原理,熟练使用 油浴方法,掌握滴定技术及各操作步骤和结果计算。 实验 4 土壤全氮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土壤全氮测定的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半微量开氏法测定的原理,熟练掌握消煮及蒸馏的操作步骤和微量滴定的操作和结 果的计算。 实验 5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土壤碱解氮测定的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掌握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速效氮的原理,熟练掌握扩散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掌 握碱解法的滴定方法。 实验 6 土壤全磷测定 实验目的:学会土壤全磷测定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掌握全磷测定(HClO4-H2SO4消煮,磷钼蓝比色法)的原理,熟练掌握消煮及显色、 比色的全部步骤和影响显色的影响因素。熟练计算实验结果。 实验 7 土壤速效磷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土壤速磷钾测定的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掌握土壤速效磷测定(0.5mol·L -1NaHCO3 浸提,磷钼蓝比色法)的原理,熟练振荡 法提取速效磷的操作步骤及显色比色的过程。 实验 8 土壤速效钾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士壤速效钾的测定原理方法 验内容与要求: 掌握士壤速效钾测定(Oc浸提,火焰光度法)的原理,熟练掌握火焰光度计 的操作步骤及使用技巧。 实验9土壤CC及组成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土壤CC及其组成的测定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掌握土壤CEC及组成测定(乙酸铵交换,蒸馏法,EDTA滴定法测钙镁,火焰光度 法测定钾钠)的原理,熟练掌握离心分离的操作的过程,掌握蒸馏及水浴的操作步 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10土壤pH值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土壤pH值测定的原理方法 气要来电位淘的,茅土羽定波的制名及酸度计的使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1.《土壤农化分析》南京农业大学主编,1981年,农业出版社 2.《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李西开,1983年,科学出版社 3.《士壤理化分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78年,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实验课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执笔:吴雪彪 审核 批准人: 时间: 6

6 实验目的:掌握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掌握土壤速效钾测定(NH4OAc 浸提,火焰光度法)的原理,熟练掌握火焰光度计 的操作步骤及使用技巧。 实验 9 土壤 CEC 及组成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土壤 CEC 及其组成的测定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掌握土壤 CEC 及组成测定(乙酸铵交换,蒸馏法,EDTA 滴定法测钙镁,火焰光度 法测定钾钠)的原理,熟练掌握离心分离的操作的过程,掌握蒸馏及水浴的操作步 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 10 土壤 pH 值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土壤 pH 值测定的原理方法 实验内容与要求: 土壤 pH 值测定(电位法)的原理,掌握土壤测定液的制备及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九 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 鲍士旦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1.《土壤农化分析》南京农业大学主编,1981 年,农业出版社 2.《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李酉开,1983 年,科学出版社 3.《土壤理化分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78 年,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实验课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执笔: 吴雪彪 审核: 批准人: 时间: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