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动态数列 一、判断题 1、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2、平均发展速度,是现象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其计算方法(水平法)是各期环比 发展速度连乘积开N次(时间个数或水平个数)方根。( 3、平均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根。( 4、所谓半数平均法就是用时间(动态)数列的一半去测定数列的长期趋势。( 5、季节变动,是指某些现象由于受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在一年之内比较有规律的 变动。( 6、凡在短期内,现象有周期性规律的规律变动,都不能称为季节变动。(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个动态数列中,属时点数列的是( A、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 B、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C、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D、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 2、间隔不等间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应使用下列公式()。 A、a=∑aln B、a=∑a∑i ca-4+2%-1 -2 a-星 -1 3、工人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属( )。 A、绝对数动态数列 B、相对数动态数列 C、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 D、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 4、某企业上半年平均每季度的生产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则该企业上年全年生产计划 的完成程度是( A、204% B、306% C、408%D、102% 5根案两个不码的时点最外正商能用公式a-20-兰/公。 分别计算序时平均数,这两个序时平均数()。 A、都是准确值 B、都是近似值C、前者是准确值,后者是近似值
第六章 动态数列 一、 判断题 1、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 2、平均发展速度,是现象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其计算方法(水平法)是各期环比 发展速度连乘积开 N 次(时间个数或水平个数)方根。( ) 3、平均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开 N 次方根。( ) 4、所谓半数平均法就是用时间(动态)数列的一半去测定数列的长期趋势。( ) 5、季节变动,是指某些现象由于受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在一年之内比较有规律的 变动。( ) 6、凡在短期内,现象有周期性规律的规律变动,都不能称为季节变动。(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个动态数列中,属时点数列的是( ) A、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 B、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C、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D、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 2、间隔不等间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应使用下列公式()。 A、 a a n = / B、 a at t = / C、 1 1 2 1 2 n n i i a a a a n − = + = + − D、 1 1 1 1 1 / 2 n n i i i i i i a a a t t − − + = = + = 3、工人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属( )。 A、绝对数动态数列 B、相对数动态数列 C、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 D、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 4、某企业上半年平均每季度的生产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则该企业上年全年生产计划 的完成程度是( )。 A、204% B、306% C、408% D、102% 5、根据两个不同的时点数列,正确使用公式 a at t = / 和 1 1 1 1 1 / 2 n n i i i i i i a a a t t − − + = = + = , 分别计算序时平均数,这两个序时平均数()。 A、都是准确值 B、都是近似值 C、前者是准确值,后者是近似值
D、前者是近似值,后者是准确值 6、各项指标数值,直接相加的得数有独立存在意义的动态数列是( A、结构相对数动态数列B、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7、虽有现象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但无法计算现象的( )。 A、各期定基增长速度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 C、各期发展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8、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2006年为3%,2007年为4%,则这两年该地区粮食 产量共增长了( )。 A、1% B、7% C、7.12% D、12% 9、某现象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以系数表现)为P1、P2、P3,其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式为 A、P=(B+B+B)/3 B、P=PxE,xP C、P=(E+1)(E+)(B+)/3-1 D、P=+)(B+)(R+)-1 10、趋势直线配合中的半数平均法,其数学要求是() A、∑0y-y<1 B、∑0y-y)=1 C、∑y-y)=最小值 D、∑y-)=0 三、多项选择愿 1、一个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 A、变量 B、次数 C、现象所属的时间 D、现象所属的地点 E、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 2、从统计指标表现的形式看,动态数列可分为如下几种:( ) A、总量指标动态数列 B、相对指标动态数列C、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D、时期指标动态数列 E、时点指标动态数列 3、为保证动态数列中指标各个数值的可比性,在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总体范围应一致 B、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相同 C、时期数列的时期长短应一致 D、为研究现象变化的规律性时点数列的间隔相等更佳
D、前者是近似值,后者是准确值 6、各项指标数值,直接相加的得数有独立存在意义的动态数列是( )。 A、结构相对数动态数列 B、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7、虽有现象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但无法计算现象的( )。 A、各期定基增长速度 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 C、各期发展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8、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2006 年为 3%,2007 年为 4%,则这两年该地区粮食 产量共增长了( )。 A、1% B、7% C、7.12% D、12% 9、某现象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以系数表现)为 P1、P2、P3,其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式为 ()。 A、 1 2 3 P = + + (P P P ) / 3 B、 3 P = P P P 1 2 3 C、 1 2 3 P = + + + − (P 1) (P 1) (P 1) / 3 1 D、 3 1 2 3 P = + + + − (P 1) (P 1) (P 1) 1 10、趋势直线配合中的半数平均法,其数学要求是() A、 2 ( ) 1 c y y − B、 2 ( ) 1 c y y − = C、 2 ( ) c y y − = 最小值 D、 ( ) 0 c y y − = 三、多项选择题 1、一个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 ) A、变量 B、次数 C、现象所属的时间 D、现象所属的地点 E、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 2、从统计指标表现的形式看,动态数列可分为如下几种:( ) A、总量指标动态数列 B、相对指标动态数列 C、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D、时期指标动态数列 E、时点指标动态数列 3、为保证动态数列中指标各个数值的可比性,在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A、总体范围应一致 B、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相同 C、时期数列的时期长短应一致 D、为研究现象变化的规律性时点数列的间隔相等更佳
E、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一致 4、相对数动态数列中的相对数,可以是( A、计划完成相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E、动态相对数 5、设C(ab)为相对数。相对数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式为() A、c-=Ecn B、c=Ech/∑b c、c=a∑8 D、c=∑a∑b E、c=a/b 6、下列平均指标,属序时平均数的有( A、平均发展水平 B、平均增长量 C、平均递减量 D、平均发展速度 E、平均增长速度 7、设a,和an分别为现象的最初和最末水平,R为末期定基发展速度x,x,x,xn为各期环 比发展速度,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x的计算式为)。 A、x=(x+x2+x++xn)/n B、x=x2xxn C.x++++-2a,1a=0 D、x=an1a E、x=F 8、计算和应用平均发展速度指标时,应注意:( A、要结合具体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报告期B、要结合具体研究目的确定基期 C、应计算分段平均发展速度来补充全期的平均发展速度 D、应分别计算增长或下降年的平均发展速度来补充全期的平局发展速度 E、应用水平法和累积法分别计算其平均发展速度来比较分析 9、基本属直线型的动态数列,对之作直线修均宜用:( A、时距扩大法 B、序时平均法C、移动平均法 D、半数平均法 E、最小平方法 10、在直线趋势方程式.=a+bt中,.代表直线趋势值,其余各符号的意义是() A、a代表趋势直线的起点值 B、a值等于原动态数列的最末水平
E、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一致 4、相对数动态数列中的相对数,可以是( ) A、计划完成相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E、动态相对数 5、设 C(a/b)为相对数。相对数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式为() A、 c =∑c/n B、c =∑cb/∑b C、c = / a a c D、 c =∑a/∑b E、c a b = / 6、下列平均指标,属序时平均数的有( ) A、平均发展水平 B、平均增长量 C、平均递减量 D、平均发展速度 E、平均增长速度 7、设 0 a 和 n a 分别为现象的最初和最末水平,R 为末期定基发展速度 1 2 3 , , ,., n x x x x 为各期环 比发展速度,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 x 的计算式为()。 A、 1 2 3 ( . ) / n x x x x x n = + + + + B、 1 2 3 . n n x x x x x = C、 1 2 0 1 . / 0 n n n i i x x x x a a − = + + + + − = D、 0 / n n x a a = E、 n x R = 8、计算和应用平均发展速度指标时,应注意:( ). A、要结合具体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报告期 B、要结合具体研究目的确定基期 C、应计算分段平均发展速度来补充全期的平均发展速度 D、应分别计算增长或下降年的平均发展速度来补充全期的平局发展速度 E、应用水平法和累积法分别计算其平均发展速度来比较分析 9、基本属直线型的动态数列,对之作直线修均宜用:( ) A、时距扩大法 B、序时平均法 C、移动平均法 D、半数平均法 E、最小平方法 10、在直线趋势方程式 c y =a+bt 中, c y 代表直线趋势值,其余各符号的意义是() A、a 代表趋势直线的起点值 B、a 值等于原动态数列的最末水平
C、b为趋势直线的斜率 D、b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时间,现象平均增加的值 E、代表时间变量 四、填空题 1、把反映某现象的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按( )顺序编排所形成 的数列,称为动态数列。 2、凡排列在总量指标动态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均反映现象( ),该数列称时 期数列。 3、凡排列在总量指标动态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均反映现象在( ),该数列称 为时点数列。 4、时期数列的时期,是指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反映现象( 5、时期数列或时点数列的间隔,是指( 6、静态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得差异,而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 )的差异。 7、同一动态数列两个相邻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 )。 8、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于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 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 )数列。 9、使用年距增长量和年距增长速度分析问题,可排除( )的影响。 10、同一动态数列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 )。 11、( )指标,是将现象报告期的逐期增长量,与报告期的环比发展速度联系起来 观察和分析问题的。 12、平均发展速度,是现象各期( )平均数。 13、∑a为现象n期各报告期水平之和,a,为现象的最初水平,若M-Σaa×100%,则M 的含义是( )。 14、若用累计法平均增长速度查对表,查现象某一段时期的平均增长或平均下降速度时,需 根据( )去确定在增长或下降部分查表。 15、所谓长期趋势,是指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发展过程表现为( ) 的趋势。 16、把不易看出现象变化趋势的原动态数列,通过分析和加工后,使现象的变化趋势明显化
C、b 为趋势直线的斜率 D、b 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时间,现象平均增加的值 E、t 代表时间变量 四、填空题 1、把反映某现象的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按( )顺序编排所形成 的数列,称为动态数列。 2、凡排列在总量指标动态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均反映现象( ),该数列称时 期数列。 3、凡排列在总量指标动态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均反映现象在( ),该数列称 为时点数列。 4、时期数列的时期,是指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反映现象( )。 5、时期数列或时点数列的间隔,是指( )。 6、静态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得差异,而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 ( )的差异。 7、同一动态数列两个相邻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 )。 8、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于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 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 )数列。 9、使用年距增长量和年距增长速度分析问题,可排除( )的影响。 10、同一动态数列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 )。 11、( )指标,是将现象报告期的逐期增长量,与报告期的环比发展速度联系起来 观察和分析问题的。 12、平均发展速度,是现象各期( )平均数。 13、∑a 为现象 n 期各报告期水平之和, 0 a 为现象的最初水平,若 M=∑a/ 0 a ×100%,则 M 的含义是( )。 14、若用累计法平均增长速度查对表,查现象某一段时期的平均增长或平均下降速度时,需 根据( )去确定在增长或下降部分查表。 15、所谓长期趋势,是指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发展过程表现为( ) 的趋势。 16、把不易看出现象变化趋势的原动态数列,通过分析和加工后,使现象的变化趋势明显化
的方法,称( )。 17、确定用扩大时距的方法,对一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进行修均,若遇不能直接使用时距扩大 法的时点数列时,宜使用( )法。 18、若原动态数列为月份资料,而且现象有季节变动,使用移动平均法对之修均时,时距宜 确定为( )项,但所得各项移动平均数,尚需( ),以扶正其位置。 19、使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时,求解a,b参数值的那两个标准方程式为( 20、所调季节变动,是指某些现象,由于受()的影响,在一年之内比较有规律的变动。 21、统计用以反映现象季节变动的指标是( )。 22、某农产品收购量第三季度的季节比率为194%,并已预测得该农产品明年的全年收购量 为560万吨,则明年第三季度该农产品的收购量约为( )吨 五、简答或简述题 1、动态数列有哪些作用? 2、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 3、由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和由动态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其序时平均数的方法有何不同? 为什么? 4、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和累计法有何不同?各适用于哪些现象? 5、若现象的动态数列是月份资料,季节比率之和应为多少?如果计算结果非此值,应当如 何调整各月季节比率? 六、计算题 1、某自行车车库4月1日有自行车320辆,4月6日调出0辆,4月18日进货120辆,4 月26日调出80辆,直至月末再未发生变动。问该库4月份平均库存自行车多少辆? 2、某企业2007年定额流动资金占有的统计资料如下表: 月份 1234■561012 月末定额流动资金(万元)29830035431280290330368 注:2006年年末定额流动资金为320万元。 要求:根据商标资料分别计算该企业定额流动资金上半年平均占有额、下半年平均占有额和 全年平均占有额
的方法,称( )。 17、确定用扩大时距的方法,对一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进行修均,若遇不能直接使用时距扩大 法的时点数列时,宜使用( )法。 18、若原动态数列为月份资料,而且现象有季节变动,使用移动平均法对之修均时,时距宜 确定为( )项,但所得各项移动平均数,尚需( ),以扶正其位置。 19、使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时,求解 a,b 参数值的那两个标准方程式为( )。 20、所谓季节变动,是指某些现象,由于受( )的影响,在一年之内比较有规律的变动。 21、统计用以反映现象季节变动的指标是( )。 22、某农产品收购量第三季度的季节比率为 194%,并已预测得该农产品明年的全年收购量 为 560 万吨,则明年第三季度该农产品的收购量约为( )吨。 五、简答或简述题 1、动态数列有哪些作用? 2、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 3、由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和由动态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其序时平均数的方法有何不同? 为什么? 4、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和累计法有何不同?各适用于哪些现象? 5、若现象的动态数列是月份资料,季节比率之和应为多少?如果计算结果非此值,应当如 何调整各月季节比率? 六、计算题 1、某自行车车库 4 月 1 日有自行车 320 辆,4 月 6 日调出 70 辆,4 月 18 日进货 120 辆,4 月 26 日调出 80 辆,直至月末再未发生变动。问该库 4 月份平均库存自行车多少辆? 2、某企业 2007 年定额流动资金占有的统计资料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10 12 月末定额流动资金(万元) 298 300 354 311 280 290 330 368 注:2006 年年末定额流动资金为 320 万元。 要求:根据商标资料分别计算该企业定额流动资金上半年平均占有额、下半年平均占有额和 全年平均占有额
3、某商店2011年上半年各月销售计划及其计划完成程度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计划销售额(万元) 4540 46 50 55 60 计划完成程度% 10498 95 102106 101 要求:计算该商店2011年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计划的完成程度。 4、某工厂2010年下半年各月末工人数及其比重资料如下表: 月份 6 7 R 91011 12 月末工人数(人) 550580560 5656005g0 00 工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 86 80 90 87 重% 要求:计算该厂2010年下半年工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5、某商店有销售资料如下 月份 3 4 5 6 商品销售额(万元) 165 108 177 2169 月末销售员人数(人) 210 240 232 250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第二季度该店平均每月商品销售额 (2)第二季度平均售货员人数: (3)第二季度平均每售货员销售额: (4)4、5、6各月份(分别)的平均每售货员销售额: (5)第二季度平均每月每个售货员的销售额。 6、某水泥厂2002-2007年水泥产量如下表。计算表中各动态分析指标各年的数值,并填入 表内的相应格中。 年份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水泥产量(万吨) 580 685 819 900 1010 1160 增长量(万吨) 逐期 紫计 发展速度% 环比 完其 增长速度 环比 定基 增长1%的绝对值(万吨) (1)计算平均增长量,并据之预测该水泥厂2008年和2009年的水泥产量 (2)用水平法求2003-2007年水泥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并据之预测该
3、某商店 2011 年上半年各月销售计划及其计划完成程度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计划销售额(万元) 45 40 46 50 55 60 计划完成程度% 104 98 95 102 106 101 要求:计算该商店 2011 年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计划的完成程度。 4、某工厂 2010 年下半年各月末工人数及其比重资料如下表: 月份 6 7 8 9 10 11 12 月末工人数(人) 550 580 560 565 600 590 590 工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比 重% 80 86 81 80 90 87 85 要求:计算该厂 2010 年下半年工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5、某商店有销售资料如下: 月份 3 4 5 6 商品销售额(万元) 165 198 177 216.9 月末销售员人数(人) 210 240 232 250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 第二季度该店平均每月商品销售额; (2) 第二季度平均售货员人数; (3) 第二季度平均每售货员销售额; (4) 4、5、6 各月份(分别)的平均每售货员销售额; (5) 第二季度平均每月每个售货员的销售额。 6、某水泥厂 2002-2007 年水泥产量如下表。计算表中各动态分析指标各年的数值,并填入 表内的相应格中。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水泥产量(万吨) 580 685 819 900 1010 1160 增长量(万吨) 逐期 —— 累计 —— 发展速度% 环比 —— 定基 —— 增长速度% 环比 —— 定基 —— 增长 1%的绝对值(万吨) —— (1) 计算平均增长量,并据之预测该水泥厂 2008 年和 2009 年的水泥产量; (2) 用水平法求 2003-2007 年水泥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并据之预测该
水泥厂2008年和2009年的水泥产量: (3)试分别用半数平方法和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作图,并分别据以预测2009年的水 泥产量 7、根据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推算出下表空格的数值,并填入表中 年份 产值与上年相比 万元) 增长量(万元)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增长1%的绝对 值万元) 2003 2004 105.0 1.2 14.0 2006 15.0 20071700 8、根据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推算出下表空格的数值,并填入表中。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增长速度环比 20 24 (%) 定基 50 025 9、根据第6题资料计算各逐期增长量,计算它们的平均增长量,并据之预测该水泥厂2012 年和2013年的水泥产量。 10、根据第6题动态数列资料,用水平法求2008-2011年水泥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 长速度,并据以预测2012年和2013年该厂的水泥产量。 11、某现象2008-2011年各年的递减速度分别为:12%、10%、8%和2%,试用水平法求其 平均下降速度。 12、根据第6题原动态数列资料,试分别用半数平均法和最小平均法配合趋势直线作图,并 分别据以预测2009年的水泥产量。 13、某地区甲产品2007-2010年各季度收购量统计资料如下:(单位:万吨) 年份 二季 四季 2004 13 18 2005 14 1
水泥厂 2008 年和 2009 年的水泥产量; (3) 试分别用半数平方法和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作图,并分别据以预测 2009 年的水 泥产量。 7、根据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推算出下表空格的数值,并填入表中。 年份 产 值 (万元) 与上年相比 增长量(万元)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增长 1%的绝对 值(万元) 2003 —— —— —— —— 2004 105.0 1.2 2005 14.0 2006 15.0 2007 170.0 8、根据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推算出下表空格的数值,并填入表中。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增长速度 (%) 环比 20 25 24 定基 50 125 9、根据第 6 题资料计算各逐期增长量,计算它们的平均增长量,并据之预测该水泥厂 2012 年和 2013 年的水泥产量。 10、根据第 6 题动态数列资料,用水平法求 2008-2011 年水泥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 长速度,并据以预测 2012 年和 2013 年该厂的水泥产量。 11、某现象 2008-2011 年各年的递减速度分别为:12%、10%、8%和 2%,试用水平法求其 平均下降速度。 12、根据第 6 题原动态数列资料,试分别用半数平均法和最小平均法配合趋势直线作图,并 分别据以预测 2009 年的水泥产量。 13、某地区甲产品 2007-2010 年各季度收购量统计资料如下:(单位:万吨)。 年份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2004 13 5 8 18 2005 14 6 10 18
3006 16 18 12 2007 119 15 17 25 根据上表资料: (1) 用移动平均法对该动态数列进行修均(列表表现其趋势值): (2)用直接平均法计算其季节比率: (3)预计2008年该产品全年收购量为96万吨,按其季节比率,各季度的收获量应安 排多少? 答案: 一、判断题 ×J×X√× 二、单项选择题 CDCDC CCCDD 三、多项选择题 CE ABC ABCDE ABCDE BCDE ABCDE BDE BC DE ACDE 四、填空题: 1、时间先后 2、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和 3、某一时点上的总量 4、所在时间的长短 5、两个相邻指标数值所在时间的距离 6、被研究现象本身的数量在不同时间上 7、报告期的逐期增长量 8、时期 9、季节变动 10、其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11、增长1%的绝对值 12、环比发展速度 13、现象某一段时期的总发展速度 14、M/n>100%或M/<100% 15、不断增长或不断下降 16、长期趋势的分析法(或动态数列的修均法) 17、序时平均法 18、12再做一次二项移动平均 19、y=na+bt ty-at+bf 20、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 21、季节比率 22、560÷4×1.94=271.6 五、简答或简述题 1、答: 有下列作用:(1)它可描述被研究现象的发展过程和结果:(2)它为分析被研究现象的发展
2006 16 8 12 22 2007 19 15 17 25 根据上表资料: (1) 用移动平均法对该动态数列进行修均(列表表现其趋势值); (2) 用直接平均法计算其季节比率; (3) 预计 2008 年该产品全年收购量为 96 万吨,按其季节比率,各季度的收获量应安 排多少? 答案: 一、 判断题 ×√××√× 二、单项选择题 CDCDC CCCDD 三、多项选择题 CE ABC ABCDE ABCDE BCDE ABCDE BDE BC DE ACDE 四、填空题: 1、时间先后 2、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和 3、某一时点上的总量 4、所在时间的长短 5、两个相邻指标数值所在时间的距离 6、被研究现象本身的数量在不同时间上 7、报告期的逐期增长量 8、时期 9、季节变动 10、其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11、增长 1%的绝对值 12、环比发展速度 13、现象某一段时期的总发展速度 14、M/n>100%或 M/n<100% 15、不断增长或不断下降 16、长期趋势的分析法(或动态数列的修均法) 17、序时平均法 18、12 再做一次二项移动平均 19、∑y=na+b∑t ∑ty=a∑t+b∑ 2 t 20、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 21、季节比率 22、560÷4×1.94=271.6 五、简答或简述题 1、答: 有下列作用:(1)它可描述被研究现象的发展过程和结果;(2)它为分析被研究现象的发展
速度、趋势和规律,提供最基本的统计数据,以便作趋势预测:(3)将不同地区、国家的同 一现象,或将两个以上相关现象,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动态数列进行对比,可分析它们变化中 的数量关系或是否协调。 2、答: 有如下区别:(1)前者每个指标数值,反映现象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后者只反映在 某一时点的总量:(2)前者各项指标数相加有意义,后者相加无实际意义:(3)前者指标数 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后者无时期概念:(4)前者指标数值是对现象作连续登记取得,后 者是对现象作一时调整取得。 3、答: 后者用简单平均法计算,前者是先分别计算标志总量动态数列和总体单位总量动态数列的序 时平均数,然后将这两个序时平均数对比得到。因为静态平均数的各期母项数值一般均不相 等,故它不能用简单平均法计算。 4、答: 水平法测量考察现象的末期水平,它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累计法侧重考察现象整个计算期的 总水平,它用高次方程法计算。以往发展水平表现其规律的现象,其平均发展速度宜用水平 法计算,用若干累计数表现其规模的现象,适用累计法计算。 5、答: 应为1200。若12个月的季节比率之和(设为A)不等于1200,则以1200/A计算一个换算 系数,然后用此换算系数分别乘各月原得的季节比率,各月换算后的季节比率之和就会等于 1200。 六、计算题 1、解: a=_320x5+250x12+370x8+290x5=-30.3(辆 5+12+8+5 2、解: (1)上半年平均占有额 a=+ a1a-0=202028+30+3+31+2016=3080元 2 (2)下半年平均占有额
速度、趋势和规律,提供最基本的统计数据,以便作趋势预测;(3)将不同地区、国家的同 一现象,或将两个以上相关现象,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动态数列进行对比,可分析它们变化中 的数量关系或是否协调。 2、答: 有如下区别:(1)前者每个指标数值,反映现象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后者只反映在 某一时点的总量;(2)前者各项指标数相加有意义,后者相加无实际意义;(3)前者指标数 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后者无时期概念;(4)前者指标数值是对现象作连续登记取得,后 者是对现象作一时调整取得。 3、答: 后者用简单平均法计算,前者是先分别计算标志总量动态数列和总体单位总量动态数列的序 时平均数,然后将这两个序时平均数对比得到。因为静态平均数的各期母项数值一般均不相 等,故它不能用简单平均法计算。 4、答: 水平法测量考察现象的末期水平,它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累计法侧重考察现象整个计算期的 总水平,它用高次方程法计算。以往发展水平表现其规律的现象,其平均发展速度宜用水平 法计算,用若干累计数表现其规模的现象,适用累计法计算。 5、答: 应为 1200。若 12 个月的季节比率之和(设为 A)不等于 1200,则以 1200/A 计算一个换算 系数,然后用此换算系数分别乘各月原得的季节比率,各月换算后的季节比率之和就会等于 1200。 六、计算题 1、解: 320 5 250 12 370 8 290 5 300.3 5 12 8 5 at a t + + + = = = + + + (辆) 2、解: (1)上半年平均占有额 1 1 2 320 290 ( ) / ( 1) ( 298 300 354 311 280) / 6 308 2 2 n n i i a a a a n − = + + = + − = + + + + + = (万元) (2)下半年平均占有额
a-22克=-(204304+30436x214+21=20历元 2 3N (3)全年平均占有额 (308+323)/2-=315.5(万元) 3、解: _45x1.04+40x098+46x0.95+50x102+55x106+60x1.01 45+40+46+50+55+60 =1.012即101.2% 4、解: 先用b=ac式分别计算出各月末全部职工人数,如6月末为550/0.8=688人,其余各月依次 为674,691,706,667,678和694,则 6月:0r0,66m5w6 B8+694+674+691+706+667+678)16 0.844即84.4% 2 5、解: (1)a=∑a/n=(198+177+216.9)13=197.3(万元) 2)6=210+250+240+232/3=234(人) (3)(198+177+216.9)234-2.5295(万元) (44月份的=198/210+240-08(万元 5月份的=17/240+232-075(万元) 6月份的=2169/232+25009万元) 2 (5)197.3/234-0.843(万元) 6、解: 某水泥厂2002-2007年水泥产量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水泥产量(万吨) 580 685819 900 1010 1160 增长量(万吨) 逐期 105 134 81 110 150 累计 105 239 320 430 580
1 1 1 1 1 290 330 330 368 ( 4 2) / (4 2) 323 2 2 2 n n i i i i i i a a a t t − − + = = + + + = = + + = (万元) (3)全年平均占有额 (308+323)/2=315.5(万元) 3、解: 45 1.04 40 0.98 46 0.95 50 1.02 55 1.06 60 1.01 45 40 46 50 55 60 bc c b = + + + + + = + + + + + =1.012 即 101.2% 4、解: 先用 b=a/c 式分别计算出各月末全部职工人数,如 6 月末为 550/0.8=688 人,其余各月依次 为 674,691,706,667,678 和 694,则 550 590 ( 580 560 565 600 590) / 6 2 688 694 ( 674 691 706 667 678) / 6 2 a c b + + + + + + = = + + + + + + =0.844 即 84.4% 5、解: (1) a a n = / =(198+177+216.9)/3=197.3(万元) (2) 210 250 ( 240 232) / 3 234 2 b + = + + = (人) (3)(198+177+216.9)/234=2.5295(万元) (4)4 月份的= 210 240 198 / 2 + =0.88(万元) 5 月份的= 240 232 177 / 2 + =0.75(万元) 6 月份的= 232 250 216.9 / 2 + =0.9(万元) (5)197.3/234=0.843(万元) 6、解: 某水泥厂 2002-2007 年水泥产量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水泥产量(万吨) 580 685 819 900 1010 1160 增长量(万吨) 逐期 —— 105 134 81 110 150 累计 —— 105 239 320 430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