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确性工作专项“二五”专项规划 (公示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12年3月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 (公示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12 年 3 月
目录 、形势和需求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考察与调查 二)科技资料整编和科学典籍、志书、图集的编硏………-.7 (三)标准物质与科学规范研制 四、保障措施. 10 (一)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10 二)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布局 (三)规范评价与激励机制 10 (四)推动成果共享和使用 附件1:《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说明 附件2:参与编制和咨询的专家名单
目 录 一、形势和需求.........................................................................................1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4 (一)总体思路...................................................................................4 (二)发展目标...................................................................................4 三、主要任务.............................................................................................5 (一)科学考察与调查.......................................................................5 (二)科技资料整编和科学典籍、志书、图集的编研.................. 7 (三)标准物质与科学规范研制...................................................... 9 四、保障措施...........................................................................................10 (一)加大经费投入力度.................................................................10 (二)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布局.................................................... 10 (三)规范评价与激励机制.............................................................10 (四)推动成果共享和使用.............................................................11 附件 1:《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说明 附件 2: 参与编制和咨询的专家名单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 (公示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加强“十二五”期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的实施,按照《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国家 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总体要求和任务部署,编 制本规划。 形势和需求 科技基础性工作一般指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 的需求而开展的获取自然本底情况和基础科学数据、系统编研或 共享科技资料和科学数据、采集保存自然科技资源、制定科学标 准规范、研制标准物质等科学活动的统称。 科技基础性工作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识自然现 象和发现科学规律做岀了卓越的贡献,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公 益性等特点。达尔文历时20多年科学考察完成的《物种起源》 我国几代人几百位科学家花费50多年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等 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成果,对于推进基础学科发展、支撑国家宏 观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由于科技基础性工作在国家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 全中的重要地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都普遍重视科技 基础性工作,部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欧美等国家的探险
1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 (公示稿) 为 贯 彻 落 实 《 国 家 中 长 期 科 学 和 技 术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2006—2020 年)》,加强“十二五”期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的实施,按照《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国家 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总体要求和任务部署,编 制本规划。 一、形势和需求 科技基础性工作一般指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 的需求而开展的获取自然本底情况和基础科学数据、系统编研或 共享科技资料和科学数据、采集保存自然科技资源、制定科学标 准规范、研制标准物质等科学活动的统称。 科技基础性工作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识自然现 象和发现科学规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公 益性等特点。达尔文历时 20 多年科学考察完成的《物种起源》、 我国几代人几百位科学家花费 50 多年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等 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成果,对于推进基础学科发展、支撑国家宏 观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由于科技基础性工作在国家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 全中的重要地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都普遍重视科技 基础性工作,部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欧美等国家的探险
家对我国青藏高原、新疆等地区的科学考察和对南北极的大规 模、多学科的综合科学考察;英国著名的洛桑农业实验站;世界 发达国家主导形成的全球碳监测网络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十分重视科技基础性工作。建国伊始, 在《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就把资源环境 综合科学考察列为重要内容,全面、系统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综 合科学考察与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 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开展 了南北极、青藏高原、海洋和沙漠等科学考察,建设了一批长期 定位观测站,系统采集保存自然科技资源,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工 程等,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009年,科技部还组织召开了全国 野外科技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我国六十年野外科技工作的发展 历程和科技成就。 从“十五”开始,科技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科技基础性工 作专项,围绕国家发展重大需求,重点支持了一批对经济社会和 科技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批突出的成果。 祁连山冰川的科学考察成果为我国关于碳排放的国际谈判提供 了重要科学依据;对全国土壤普查数据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建立 了我国高精度数字土壤数据库;首次对俄、蒙等中高纬度地区进 行综合科学考察;建立的新“金钉子”被列入全球地质年表等。 这些成果对支撑学科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家对我国青藏高原、新疆等地区的科学考察和对南北极的大规 模、多学科的综合科学考察;英国著名的洛桑农业实验站;世界 发达国家主导形成的全球碳监测网络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十分重视科技基础性工作。建国伊始, 在《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就把资源环境 综合科学考察列为重要内容,全面、系统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综 合科学考察与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 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开展 了南北极、青藏高原、海洋和沙漠等科学考察,建设了一批长期 定位观测站,系统采集保存自然科技资源,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工 程等,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009 年,科技部还组织召开了全国 野外科技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我国六十年野外科技工作的发展 历程和科技成就。 从“十五”开始,科技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科技基础性工 作专项,围绕国家发展重大需求,重点支持了一批对经济社会和 科技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批突出的成果。 祁连山冰川的科学考察成果为我国关于碳排放的国际谈判提供 了重要科学依据;对全国土壤普查数据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建立 了我国高精度数字土壤数据库;首次对俄、蒙等中高纬度地区进 行综合科学考察;建立的新“金钉子”被列入全球地质年表等。 这些成果对支撑学科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大型远洋科考船、低空多用途航空飞行器 尖端观测仪器等新设备,以及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 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化发展,大幅提高了科技基础性工作 的质量和水平,对科技基础性工作的能力、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有 利的条件支撑;全球联网观测、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跨国(地区) 协同科学考察等,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欧美等发 达国家纷纷采用这些现代化的先进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的全球性 的、长期的、有影响力的科学考察。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科技 发展势头迅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増强,这对我囯科技基础性工 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科技基础性工作整体上仍然相 当薄弱,离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突出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社会对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 不够;宏观协调和整体规划布局不足;经费投入不够;符合科技 基础性工作特征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激励措施不到位等 我国科技基础性工作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和地区,有不同的经 费渠道进行支持。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主要支持那些没有专门的 经费支持渠道,但对于科技创新、区域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 不可替代作用的科技基础性工作。已有专项经费渠道支持的其他 科技基础性工作,本专项规划不再描述。 “十二五”是我国科技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 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
3 进入 21 世纪,大型远洋科考船、低空多用途航空飞行器、 尖端观测仪器等新设备,以及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 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化发展,大幅提高了科技基础性工作 的质量和水平,对科技基础性工作的能力、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有 利的条件支撑;全球联网观测、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跨国(地区) 协同科学考察等,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欧美等发 达国家纷纷采用这些现代化的先进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的全球性 的、长期的、有影响力的科学考察。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科技 发展势头迅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这对我国科技基础性工 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科技基础性工作整体上仍然相 当薄弱,离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突出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社会对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 不够;宏观协调和整体规划布局不足;经费投入不够;符合科技 基础性工作特征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激励措施不到位等。 我国科技基础性工作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和地区,有不同的经 费渠道进行支持。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主要支持那些没有专门的 经费支持渠道,但对于科技创新、区域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 不可替代作用的科技基础性工作。已有专项经费渠道支持的其他 科技基础性工作,本专项规划不再描述。 “十二五”是我国科技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 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
抓住历史机遇,准确把握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基础性工作对科技、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基础性、长期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坚 持面向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政策导向;以体 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在国家层面上加强统筹协调,促进跨部门和 多学科的合作;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为核心,坚持对相关工作进 行战略性前瞻部署和长期稳定支持,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 高科技观测技术和新技术的应用,保障工作成果的可靠性、系统 性和科学性;树立全球视野,积极参与并逐步开展“以我为主” 的重要国际科学考察活动;建立支持科技基础性工作长期稳定发 展的经费预算増长机制,培养稳定一支年龄结构合理、高素质的 科技基础性工作人才队伍,实现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开展典型区域和重点 领域的科学考察,采集、收集一大批基础数据和资料;整理、分 析和深加工相关领域积累的科技资料,形成一批科技发展亟需的 典籍、志书和图集;研制形成一系列科学规范和标准物质,提升 科学研究活动的规范化和精确度;基本建立科技基础性工作数据 汇交和共享机制;培养并巩固从事科技基础性工作的高水平人才
4 抓住历史机遇,准确把握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基础性工作对科技、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一)总体思路 (一)总体思路 (一)总体思路 坚持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基础性、长期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坚 持面向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政策导向;以体 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在国家层面上加强统筹协调,促进跨部门和 多学科的合作;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为核心,坚持对相关工作进 行战略性前瞻部署和长期稳定支持,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 高科技观测技术和新技术的应用,保障工作成果的可靠性、系统 性和科学性;树立全球视野,积极参与并逐步开展“以我为主” 的重要国际科学考察活动;建立支持科技基础性工作长期稳定发 展的经费预算增长机制,培养稳定一支年龄结构合理、高素质的 科技基础性工作人才队伍,实现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二)发展目标 (二)发展目标 (二)发展目标 到 2015 年,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开展典型区域和重点 领域的科学考察,采集、收集一大批基础数据和资料;整理、分 析和深加工相关领域积累的科技资料,形成一批科技发展亟需的 典籍、志书和图集;研制形成一系列科学规范和标准物质,提升 科学研究活动的规范化和精确度;基本建立科技基础性工作数据 汇交和共享机制;培养并巩固从事科技基础性工作的高水平人才
队伍;显著提高我国科技基础性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对 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将按照“有所为,有 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在科学考察与调查、科技资料整编和科学 典籍志书图集的编研、标准物质与科学规范研制,以及其他对经 济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基础性工作等方面 加强部署 (一)科学考察与调查 “十二五”期间,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在一些典 型区域和资源、环境、生态、新能源、人口健康等领域开展综合 科学考察和专项调查工作,注重对重点区域的补充性调查、本底 资料的周期性更新、观察和观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典型区域综合科学考察。对青藏高原、南方丘陵山区、西 部干旱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欧亚草原和东北亚 森林等基础资料更新、空白或缺乏的典型区域开展综合科学考 察和周期性调查 生物资源科学考察与调查。重点开展全国生物能源资源的调 查与评价、全国生物质资源及其生产力的调查与评价、重点区域 的植物群落调查、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生物多样性调查、生物 DNA条形码数据釆集、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及其危害状况调查等
5 队伍;显著提高我国科技基础性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对 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将按照“有所为,有 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在科学考察与调查、科技资料整编和科学 典籍志书图集的编研、标准物质与科学规范研制,以及其他对经 济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基础性工作等方面 加强部署。 (一)科学考察与调查 (一)科学考察与调查 (一)科学考察与调查 (一)科学考察与调查 “十二五”期间,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在一些典 型区域和资源、环境、生态、新能源、人口健康等领域开展综合 科学考察和专项调查工作,注重对重点区域的补充性调查、本底 资料的周期性更新、观察和观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典型区域综合科学考察。 典型区域综合科学考察。 典型区域综合科学考察。 典型区域综合科学考察。对青藏高原、南方丘陵山区、西 部干旱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欧亚草原和东北亚 森林等基础资料更新、空白或缺乏的典型区域开展综合科学考 察和周期性调查。 生物资源科学考察与调查 生物资源科学考察与调查 生物资源科学考察与调查 生物资源科学考察与调查。重点开展全国生物能源资源的调 查与评价、全国生物质资源及其生产力的调查与评价、重点区域 的植物群落调查、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生物多样性调查、生物 DNA 条形码数据采集、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及其危害状况调查等
农业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査。重点开展土壤资料的更新调查与 数字化整理,水资源及利用状况调查,气候资源及灾情调查,作 物种质资源调查,特种经济作物和动物资源调查,农业生物病 虫)原流行演替调查、农业障碍因子调查等 环境与人群健康综合调查。重点开展地理环境、大气环境与 人群健康影响关系调査及资料整编,不同地区危害健康的主要环 境因素调査,现场流行病学调査,不同人群心理健康调査,中国 人生理常数、人体工效学基础参数调查,中药种类资源调查等。 荒漢科学考察与调查。选择我国重点区域的戈壁、沙漠、沙 漠化土地开展科学考察,收集地理分布、自然条件的基础数据, 并开展形成与演变过程、发展趋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 调查工作。 海洋科学考察与调查。加强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等重点海域及近邻大洋的地质与资源环境科学考察,开展关键 断面的长期观测、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查、海洋生物资源调査等 工作 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科学考察与调查。开展我国湖泊分布 及水质、水量变化情况的调查,重点开展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 咸水湖泊等典型湖泊、流域等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历史 和现状综合科学考察 湿地科学考察与调查。对我国重点区域的内陆湿地和滨海 湿地开展科学考察,收集湿地水资源、泥炭资源等基础数据
6 农业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 农业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 农业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 农业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重点开展土壤资料的更新调查与 数字化整理,水资源及利用状况调查,气候资源及灾情调查,作 物种质资源调查,特种经济作物和动物资源调查,农业生物病 (虫)原流行演替调查、农业障碍因子调查等。 环境与人群健康综合调查 环境与人群健康综合调查 环境与人群健康综合调查 环境与人群健康综合调查。重点开展地理环境、大气环境与 人群健康影响关系调查及资料整编,不同地区危害健康的主要环 境因素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不同人群心理健康调查,中国 人生理常数、人体工效学基础参数调查,中药种类资源调查等。 荒漠科学考察与调查。 荒漠科学考察与调查。 荒漠科学考察与调查。 荒漠科学考察与调查。选择我国重点区域的戈壁、沙漠、沙 漠化土地开展科学考察,收集地理分布、自然条件的基础数据, 并开展形成与演变过程、发展趋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 调查工作。 海洋科学考察与调查。 海洋科学考察与调查。 海洋科学考察与调查。 海洋科学考察与调查。加强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等重点海域及近邻大洋的地质与资源环境科学考察,开展关键 断面的长期观测、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查、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等 工作。 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科学考察与调查。 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科学考察与调查。 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科学考察与调查。 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科学考察与调查。开展我国湖泊分布 及水质、水量变化情况的调查,重点开展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 咸水湖泊等典型湖泊、流域等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历史 和现状综合科学考察。 湿地科学考察与调查。 湿地科学考察与调查。 湿地科学考察与调查。 湿地科学考察与调查。对我国重点区域的内陆湿地和滨海 湿地开展科学考察,收集湿地水资源、泥炭资源等基础数据
开展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的调查工作。 冰川科学考察与调查。重点对我国及边境高寒地区的冰川 冻土,以及冰川地貌和冰川气侯等方面开展科学考察,收集冰 川、冻土、气候、地质、环境资源等基础数据. 地球物理参数及标准地层科学考察与调查。重点开展我国大 陆及海域的地球物理参数深部探测及数据更新,中国各地质年代 标准地层的综合地层学考察 周边毗邻地区科学考察。基于我国周边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 察的已有工作基础,扩展科学考察的范围和深度,加强对东北亚、 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毗邻地区,及跨境山脉、跨境泂流、跨境 成矿带等区域的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 全球典型区域科学考察。参与或主导国际和区域性的科学合 作,联合开展跨国综合科学考察。重点加强在非洲、南美洲等典 型区域的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 二)科技资料整编和科学典籍、志书、图集的编研 “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各学科领域在长期的科技活动过程 中积累的基础数据和资料的整编以及典籍、志书、图集的编研, 促进科技资料的共享和利用 空间环境数据整编。重点开展天文底片、古代天文记录文 献及相关资料整编,气象历史数据资料整编,特大灾害天气历 史资料整编 地球物理资料整编。重点开展中国大陆地壳结构与岩性分
7 开展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的调查工作。 冰川科学考察与调查 冰川科学考察与调查 冰川科学考察与调查 冰川科学考察与调查。重点对我国及边境高寒地区的冰川、 冻土,以及冰川地貌和冰川气候等方面开展科学考察,收集冰 川、冻土、气候、地质、环境资源等基础数据。 地球物理参数及标准地层科学考察与调查 地球物理参数及标准地层科学考察与调查 地球物理参数及标准地层科学考察与调查 地球物理参数及标准地层科学考察与调查。重点开展我国大 陆及海域的地球物理参数深部探测及数据更新,中国各地质年代 标准地层的综合地层学考察。 周边毗邻地区科学考察 周边毗邻地区科学考察 周边毗邻地区科学考察 周边毗邻地区科学考察。基于我国周边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 察的已有工作基础,扩展科学考察的范围和深度,加强对东北亚、 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毗邻地区,及跨境山脉、跨境河流、跨境 成矿带等区域的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 全球典型区域科学考察 全球典型区域科学考察 全球典型区域科学考察 全球典型区域科学考察。参与或主导国际和区域性的科学合 作,联合开展跨国综合科学考察。重点加强在非洲、南美洲等典 型区域的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 (二)科技资料整编和科学典籍、志书、图集的编研 (二)科技资料整编和科学典籍、志书、图集的编研 (二)科技资料整编和科学典籍、志书、图集的编研 (二)科技资料整编和科学典籍、志书、图集的编研 “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各学科领域在长期的科技活动过程 中积累的基础数据和资料的整编以及典籍、志书、图集的编研, 促进科技资料的共享和利用。 空间环境数据整编。 空间环境数据整编。 空间环境数据整编。 空间环境数据整编。重点开展天文底片、古代天文记录文 献及相关资料整编,气象历史数据资料整编,特大灾害天气历 史资料整编。 地球物理资料整编。 地球物理资料整编。 地球物理资料整编。 地球物理资料整编。重点开展中国大陆地壳结构与岩性分
布的深部地球物理、岩土工程基础技术数据整编 全球重点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料收集整编。开展全球矿 产资源基础资料、生态要素基础资料、重要区域(地理位置)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科技计划项目积累数据、资料的整编。继续开展科技基础 性工作积累资料的规范化分类、整理、深加工和共享工作。加 强有关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的科学考察、调查工作所产生的基础 科学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编。 国家大地图集的扩编。系统整合地学、生物学、环境科学、 人居环境学、生态学、人口学等的最新成果,编制一系列多要素 的综合地图集,如冰川图集、土壤图集、中国地理区划综合地图 集、中国人口健康与环境地图集、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气候图集等。 跨区域跨时代的地图集编研。编制跨区域、跨年代的气候、 生态、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要素的地图集,如亚洲 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空间网格化图集,欧亚大陆及邻近海区大地 构造与资源分布规律系列图集,古生代区域综合地层及标准化 石图集等 “三志”修编与发展。对《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进行补充、更新和完善以及数字化建设,增加 泛喜马拉雅植物志、中国古代森林资源变迁与生态观编典等特 殊地区和历史时期的新志。 农业、林业资源图谱图志编研。以农作物、林木种质资源
8 布的深部地球物理、岩土工程基础技术数据整编。 全球重点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料收集整编。 全球重点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料收集整编。 全球重点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料收集整编。 全球重点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料收集整编。开展全球矿 产资源基础资料、生态要素基础资料、重要区域(地理位置)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科技计划项目积累数据、资料的整编。 科技计划项目积累数据、资料的整编。 科技计划项目积累数据、资料的整编。 科技计划项目积累数据、资料的整编。继续开展科技基础 性工作积累资料的规范化分类、整理、深加工和共享工作。加 强有关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的科学考察、调查工作所产生的基础 科学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编。 国家大地图集的扩编。 国家大地图集的扩编。 国家大地图集的扩编。 国家大地图集的扩编。系统整合地学、生物学、环境科学、 人居环境学、生态学、人口学等的最新成果,编制一系列多要素 的综合地图集,如冰川图集、土壤图集、中国地理区划综合地图 集、中国人口健康与环境地图集、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气候图集等。 跨区域跨时代的地图集编研 跨区域跨时代的地图集编研 跨区域跨时代的地图集编研 跨区域跨时代的地图集编研。编制跨区域、跨年代的气候、 生态、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要素的地图集,如亚洲 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空间网格化图集,欧亚大陆及邻近海区大地 构造与资源分布规律系列图集,古生代区域综合地层及标准化 石图集等。 “三志”修编与发展。对《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进行补充、更新和完善以及数字化建设,增加 泛喜马拉雅植物志、中国古代森林资源变迁与生态观编典等特 殊地区和历史时期的新志。 农业、林业资源图谱图志编研。 农业、林业资源图谱图志编研。 农业、林业资源图谱图志编研。 农业、林业资源图谱图志编研。以农作物、林木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