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7/68 目 录 1 约输·托兰 2 言 4 第 一 章 罗斯福的遗产: 16 艺章 第…个同合 33 第三 章 走向内战之路 4 第四章 原∫外交出笼 1 第五章 大转折的1946年 10 第六章 “西线无战事” 第七章 东方的战鼓 第 八章 死声的较量 第 九章 新形势的挑战 203 第十章 血染半岛 232 第十一章 门店的回声 237 第十二章 结论:影响杜门 外交的诸因素 249 附 录 主要参考资料 255 各章注解 295 后 记
序 《从雅尔塔到板店》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它讲述的是 通过一双中国人的眼晴所看到的,从1945年春到1953年初的战 后世界。同时,它也是在经过彻底研究之后,对于杜售1外交的 一番沤心沥血的记述,极有教益。就我所知,还没有一部历史包 含着这么丰富的以大量文件和事实为根据的新信息。 华庆昭教授不仪仅提供了中国的看法。他经过在美国和欧浙 做了长期研究之后,也介绍了西方的看法。他仅在杜鲁门总统图 书馆就先后研究了一年多的时间,这足以证明他富有在学术上孜 孜以求的精神。 然而,《从雅尔塔到板门店》一书之高于其他著作的地方, 并不仅限在学术研究方面。在处理有争议的题日时,华教授能够 保持难能可贵的客观性。这本书涉及的范围,加上在外国学者往 往不易得到的材料的基础上坦率地说明了中国方面的行动和动 机,使得本书成为每一个认真的外交史学者的必读著作。同时, 也值得作者的同跑和外国人当中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感兴趣的读者 一看。 约翰·托兰 1991年9月于美国康湿狄格州丹伯里 ·1
前 言 这本书讲的事情已经过去40年:下了。比界的格局近来发 牛了厅大而惊人的变化,人们为此感到困惑,急于找到答案。要 一。=
当事人出版了回忆录,历史作者有充分的材料做依据,来叙述故 事,作出论断。即使如此,真相有可能仍然难以弄清。其实,当 事的政治家及跟他们同时代的政治分析家、记者等等,往往要比 历史学家更高明。他们必须根据有限的情报或信息,在很短的时 间里对瞬息万变的形势作出判断,甚至决定对策。对于前人,我 们未可厚非。对于这本书的缺点和错误,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和 指教。 这本书原来是用英文写给外国人看的,内容跟这个中文版差 别极小。作者虽然在自己写中文稿时做了努力,但是文中欧化语 法及一些为中国人所熟知而外国人陌生的背景介绍,仍不能完全 避免,请读者原谅。 关于本书的研究丁作和写作,我首先要感谢我先后的工作单 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天津社会科学院对我的支 持。 我感谢美国政府富布赖特项目和英国文化委员会的资助。感 谢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接受我为客座学者并给予资助。·感谢斯坦 福大学及其历史系接受我为富布赖特学者一年半之久。我特别要 感谢杜鲁门总统图书馆给本书的研究提供经济资助和人量原始资 料,并在多年米一直使我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感谢国内的师友和同事对研究、写作和出版本书的支持和鼓 励,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杨生茂教授和我年轻的朋友孟庆龙。 感谢国外帮忙的朋友,特别是布雷德利·F史密斯,约翰· 托兰和斯坦利·维塔兹。 华庆昭 199】年天津 ·3
第一章 罗斯福的遗产 1945年4月12具下午,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因脑溢 血逝世。消息传到重庆,蒋介石正在南岸黄山的别墅甲吃早点。 闻讯之后,他马上险色转灰,再也吃不下去,起身走开了。蒋介 石的反应如此强烈,不无理由:罗斯福在美国参战之前便已成了 蒋的靠。这时蒋雅免六神无主,他不知美国新总统杜鲁门会怎 么对待他。 蒋委员长是过虑了。在杜鲁门接任总统前,罗斯福、丘吉尔 和斯大林早已勾画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蓝图。故总统在外交事务上 并没给杜鲁门多少回旋余地。 当罗斯福在1933年上:台时,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全 境。美国和英法等国对于口本的扩张并不高兴,但它们也没去阻 止它肆无忌惮的行径。美英法等国的绥靖和妥协,给日本军国主 义打了气。日军不断向长城以南蚕食,终于逼得中国在1937年 7月7日奋起抗战。 最早援华抗日的是苏联。它以志愿人员的名义、向中国派出 了空军。在1937和1938年,苏联交付了上千架飞机,并派了飞 行员轮流到中国作战。 有一个美国人比苏联人来得更早,他是退役空军上尉陈纳 4 从魔尔塔岗版门店
德。1937年5月,他到中国空军任教官。抗战爆发后,当上了 空军的顾问,既培训飞行员,又协助指挥战斗。由于苏联和日本 签订了中立协定,苏联飞行员在1940年初全部回国。当时中国 空军力量薄弱,虽然作战英勇,终究寡不敌众,日机得以对重 庆,桂林等城市狂轰滥炸。1940年冬,蒋介石派陈纳德回美国 去搞作战飞机和招募飞行员。 这时罗斯福政府的态度已经较前明朗。1940年6月3口, 国务院远东司司长提出了援华五条:稳定金融贷款,从中国购买 战略物资,增加进出口银行拨款,善后建设贷款,冻结中国人在 美存款。他认为,除了最后一条外,其余都是可行的。) 美国驻华大使约翰逊一直在要求美国政府大力援华,以避免 迫使中国人“在日本和共产主义之间作出选择”。他认为“用除了出 兵以外的一切手段援华”这一口号太消极。〔2”蒋介石本人也不断向 罗斯福呼数。他在1940年末曾要求中美英三国合作,遭到美国政 府拒绝。3)但是美方还是同意向中国出口100架P-40战斗机,由 美国志愿人员来飞。这些飞机本来是要给英国的。英国同意先把 它们给中国,条件是美国在儿个月后给它300架。(④)蒋介石接着 又建议,把由美国志愿人员组成的部队命名为中国空军特别飞行 队,装备200架轰炸机和300架驱逐机。(5ì白宫助理居里在1941 年初到重庆考察,回来后建议总统把后备役人员借给中国。罗斯 福同意了。同年7月,居里又要求给中国345架飞机。1941年 夏,美国政府派了两名空军将官作为官方代表到中国,他们回国 后建议在菲律宾训练中国飞行员,以便在今后驾驶美国轰炸机和 战斗机。 在这一系列中美之间和美国政府内部的讨论之后,陈纳德拿 到了上述100架P-40战斗机,招募了一批飞行和地勤人员。这 批飞机由美国海军护就运到缅甸,转飞中国。这支部队被命名为 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由陈纳德担任队长。机首漆成鲨鱼头,两 算一章罗斯福的造产 ·5·
排白牙毕露。1941年秋,志愿队开始作战。它挡什了机对城 市的轰炸,并心合中国地面部队战斗,战果累累。中国报纸描述 它有如飞虎一般,于是便得了个雅称“飞虎队”。多年之后,提起 飞虎队许多人都知道,它的本名到没有多少人记得了。陈纳德建 立飞虎队功不可没,但是若无罗斯福政附的支持、他也是什么都 下不成。 长达10年的国共内战,在抗战开始后停了下来,丙共两党 结成了抗日统一战线。罗斯福是个经验丰富的政客,他自然术会 不从各种渠道了解共产党。海军陆战队的卡尔逊上尉便是罗斯福 派到八路军的眼线。卡尔逊原是罗斯福白宫警卫队的副指挥,后 来两次以情报官身分驻在中国。他在抗战爆发后到达边区,在八 路军中不断给罗斯福发去报告。他曾跟部队军数干里,深为他 们爱国爱民的精神所感动。他公开赞扬共产党八路军,因而遭 忌,被追于1939年辞职。后来,卡尔逊和总统的儿子詹姆斯以 八路军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官兵平等为榜样组建了一营海军 陆战突击队,在太平洋跳岛战役中建了奇功。从这件事也可以看 出罗斯福本人对于中共和八路军的重视。1946年,卡尔逊以准 将衔退役。〔6) 关子中国在二战中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和美国的对华政策,白 宫助理埃尔赛在1944年11月做过一次小结.题为“总统与援 华一一1944年”。这份小结提出:美国政旨在使中国起到牵制 “大部日军和作为对日本发动有限进攻的基地”的作用。因此,政 府的对华政策是“让中国打下去。通过训练她的士兵,补给她的 部队,对她的陆军进行空中支援和促进不同政治集团之团结,使 中国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军事上的盟友”。·罗斯福阅后,批准了 这个小结。〔刀 战时美国在华活动可分为三个方面:补给和经援:作战行 动;参j中国内政-一主要是涉及国共关系。1941年12月珍珠 ·6 从量尔好到板门店
港事变以行,美国攻府任命老中国通史迪威将军为中印缅战区美 军司令,并兼任盟军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美国政府 和蒋介石都认为,装备和物资对于打这场战争至关重要。美国答 应提供30个中国师的装备。由于日本控制了西太平洋,中国的 南方出路因月军占领缅甸而被切断,战争物资只能飞越喜马拉雅 山驼峰运来。美军开始在印度霜多训练中国部队。中国政府在云 南靠近中缅边境地区也集中了一批军队,即所谓4Y部队”。美 国军方要求美英中三国军队一齐参加来收复缅北地区,以打开进 入中国的陆路通道。蒋介石要求英国同时从印度祥发起两栖进 攻,以配合中国军队在缅甸的作战行动。但是英国坚持说两栖作 战并无必要,蒋介石也就不肯打缅甸。这是1943年开罗会议和 会前会后中美两国商讨的一大问题。虽然蒋介石后来由于美国压 力,同意已在印度接受史迪威指挥的3师中国军队到缅甸作战, 但是他从未同意派“Y部队"出征。儿乎一直到日本投降前,驼 峰空运是中国和西方盟国的唯一通道。 在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和蒋介石达成一项秘密协议,由美 国在租借法案项下向中国提供90个师的装备。8)对于中国和美 国说来都不幸的是,并非所有美国军事装备和补给都是用在对日 作战上的。蒋介石手下的大将陈诚说:“中国军队收到的每一颗子 弹过去和今后都将只分配给那些受命在反攻中对日作战的部队。 但是,如果任何不友好的部队袭击中央政府军,中央军便不得不 以所拥有的任何武器来保护自己。”) 美国在华军事行动主要是由空军进行的。飞虎队在1942年 7月停止作战,由驻印度美军第10航空队所属的在华空军特遣 队取代。1944年春,特遭队并入新成立的美军第14航空队,陈 纳德被提升为将军,任14航空队司令。1)美军轰炸机在中国领 空频繁飞行。这些轰炸机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批是杜立特上校指 挥的B-25中型轰炸机队,它们是1942年4月18日从太平祥上 塘一章罗据福的造产
的航空舰“黄蜂号”起飞的。在轰炸日本本土后降落在中国。第二 批属于陈纳德第14航空队,大部分是B-24重型轰炸机和B-25 中型轰炸机。第三批是沃尔夫准将指挥的第20轰炸机司令部所 属的B-29超级空中堡垒。它们从印度飞来,或以成都附近为基 地。这些B一29用于轰炸中国境外的目标,常常穿梭于成都和太 平洋上塞班岛之间,途中轰炸日本本」:,陈纳德的主要任务是配 合中国地面部队作战。当1944牢6月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势时, 第14航空队的作战基地几乎全部被毁。日军沿湘桂和黔桂线进 人贵州,逼近贵阳,威胁重庆和14航空队司令部所在地及驼峰 空运终点昆明。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1944年7月4日报告总统:“如果日 军继续西进,陈纳德的第]4航空队将失去战斗力,我军超长距 轰炸机在成都的机场将会丢掉,中国必然会垮。”它还说,“中[国所 处的严重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车方处肯不当和玩忽而造成 的。除非中国的一切力量包括正在对付中共的军队在内,都用来 对日作战,中国在战争结束前是不可能起什么作用的。”参谋长联 席会议向总统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案:任命史迪威为全部在 华盟军的指挥官。罗斯福批准这一建议,并给蒋介石发去了电 报。C1) 华盛顿的军方高官们正确地指出了造成形势日益恶化的某些 病因,但是他们开的药方是完伞错误的。蒋介石作为中国最大的 军阀,把军队看作生命,看作是贾宝玉脖子上菲的那块头。他 是永远不会把军队交给别人的。再说,即使他肯交出军队,又行 哪个美国将军有这么大的本事,能以中国军队总司令的身分来应 付复杂的中国局势?蒋介石当然不肯让步。作为反措施,他请罗 斯福派一名政治代表来,此人应有全权来商谈战争和政治问题。 罗斯福派赫尔利粗当这一角色,任命他为“私人代表”。<12) 美国跟蒋介石的关系因美国政府和中共的来往丽进一步复杂 从壁尔塔刿短门活
化。虽然早在1937和1938年,罗斯福就派卡尔逊在中共区域做 情报官,但从未派过正式代表。正如外交官约翰·戴维斯在 1943年6月24日的备忘录中所指出的,日军最多的地方和日本 第二大工业基地是华比。在那里,中共成为全国最团结、最守纪 ,律和最敢打的抗日集团。(13)1944年2月,美国陆军建议向华北 中共地区派遺观察团以收集日军情报。罗斯福支持这一计划,并 在2月9日发给蒋介石一封电报。电文中说:“能否请您对此事给 以支持和合作?”1蒋介石在两个星期后回答说,他欢迎来观察 员,但只能到他控制的地区。这一来,就从根上不让美军人员进 入中共地区。罗斯福也是个善子打掩护的大师。他在3月1日致 电蒋介石感谢蒋的复电,表示将尽快派出观察员,但是没提这些 美国人要去往哪个地区。1944年3月20日,罗斯福再次提到派 人的问题,但蒋介石还是不让他们进人中共地区。最后,在华莱 上副总统1944年6月访华时,蒋终子在原则上同意让一个观察 组进人解放区。15)这时日军正在向蒋管区发动大攻势,减少了 蒋介石讨价还价的本钱。 在赫尔利1944年9月赴华前,美国陆军观察组,又名迪克 西使团,已于当年7月22.日到达延安。组长是老中国通包瑞德 上校。观察组成员除军事和情报人员外,还有象谢伟思那样的外 交官。这样一来,就等于美国政府给了中共以某种事实上的承 认,而在官方讲来,仍可说规察组并无任何政治使命。赫尔利在 1944年9月7日经伦敦和莫斯科抵达重庆。同来的有率领经济 代表团的纳尔逊。赫尔利后来告诉杜鲁门,当时罗斯福让他设法 使丘吉尔和斯大林同意美国的对华政策,其内容主要是:采取一 切必要行动以使中国抗日军队统一起来;支持一个自由、.统一和 民主的中国政府;继续坚持要蒋介石自己做出决定,他得对自已 的政策负责,由中国自行决定命运。赫尔利说丘吉尔和斯大林都 对以上政策表示同意。(1】· 第一“章罗斯竹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