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训练 基础巩固 1.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的“一”应指 A.理学B.佛教C.道教D.法家教派 2.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3.“二程”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代表人物。下列不属于他们的思想主张的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人伦者,天理也” C.通过内心反省“致良知”,强调“知行合 D.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4.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其中战国的“清新”、宋朝的“理性美”特色 很明显。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百家争鸣”、民主政治B.“罢黜百家”、理学盛行 C.“百家争鸣”、经世致用D.“百家争鸣”、理学盛行 5.朱熹的父亲朱松曾请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 便是孔夫子。”这个传说有可能是后人附会的,但有人说把朱熹比做“孔夫子”是有一定道 理的,这是因为() A.朱熹是教育家,也被奉为“圣人” B.朱熹的为人处世、思想品德类似于孔子 C.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儒学的贡献极大 D.由于朱熹的努力,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 表现在(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7.下图是朱熹讲学布道的云根书院。朱熹在此讲学中最可能出现的言论观点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倡导三纲五常 8.下列不符合陆王心学的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发明本心”以求“理” C.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 D.“理”要到身体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 能力提升 9.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悲哀的原因在于出现了朱 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评论着眼于“二程”和朱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B.此说法有失偏颇和浅薄,没有去辩证地客观评价 C.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没有任何进步之处 D.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程朱理学思想 10.“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 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课后训练 基础巩固 1.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的“一”应指 ( ) A.理学 B.佛教 C.道教 D.法家教派 2.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3.“二程”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代表人物。下列不属于他们的思想主张的是( )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人伦者,天理也” C.通过内心反省“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 D.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4.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其中战国的“清新”、宋朝的“理性美”特色 很明显。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百家争鸣”、民主政治 B.“罢黜百家”、理学盛行 C.“百家争鸣”、经世致用 D.“百家争鸣”、理学盛行 5.朱熹的父亲朱松曾请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 便是孔夫子。”这个传说有可能是后人附会的,但有人说把朱熹比做“孔夫子”是有一定道 理的,这是因为( ) A.朱熹是教育家,也被奉为“圣人” B.朱熹的为人处世、思想品德类似于孔子 C.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儒学的贡献极大 D.由于朱熹的努力,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 表现在( )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7.下图是朱熹讲学布道的云根书院。朱熹在此讲学中最可能出现的言论观点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倡导三纲五常 8.下列不符合陆王心学的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发明本心”以求“理” C.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 D.“理”要到身体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 能力提升 9.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悲哀的原因在于出现了朱 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评论着眼于“二程”和朱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B.此说法有失偏颇和浅薄,没有去辩证地客观评价 C.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没有任何进步之处 D.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程朱理学思想 10.“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 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A.知德合一B.“格物致知”C.穷理格物D.“致良知” 11.阅读下列材料: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 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下列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1)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在缓和阶级矛盾方面的思想主张。 (2)宋代理学对儒家思想有什么新发展?朱熹如何完善和发展了理学体系? (3)一些学者认为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治世,就是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 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治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的区别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二“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 气,但理是本”;“既有理,便有气;既有气,则理又在乎气之中” 《朱子语类》 材料三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请完成 (1)三则材料体现的“二程”、朱熹和王阳明的理学或心学思想分别是什么? (2)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穷理格物 D.“致良知” 11.阅读下列材料: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 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下列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1)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在缓和阶级矛盾方面的思想主张。 (2)宋代理学对儒家思想有什么新发展?朱熹如何完善和发展了理学体系? (3)一些学者认为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治世,就是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 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治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的区别?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二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 气,但理是本”;“既有理,便有气;既有气,则理又在乎气之中”。 ——《朱子语类》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请完成: (1)三则材料体现的“二程”、朱熹和王阳明的理学或心学思想分别是什么? (2)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A点拨:本题考査再认再现的能力。魏晋以来,佛、道、儒三教并行,儒 学受到冲击,唐宋儒家学者弘扬积极入世的儒学传统,吸收融合佛道思想,发展成以“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应选A项 2.答案:D点拔:本题考查理解能力。D项错误,理学中没有融合法家思想。 3.答案:C点拔: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 张,不是“二程”的思想。 4.答案:D点拔:本题考査分析理解能力。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 象,各种思想自由争鸣,是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宋明时期出现 了理学,使儒学变得更加严谨深刻,给人一种理性美。思想特点反映在了服饰方面。 5.答案:C点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朱熹没有被奉为“圣人”,A项错误。为人 处世和思想品德类似于孔子也有些牵强,排除B项。西汉董仲舒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 思想,D项所述有误。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儒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选C项 6.答案:D点拔:本题考査理解能力。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理学进行了进 步的发展。A项是董仲舒的思想;B项是荀子的主张:C项是孟子的学说。D项揭示了理学 的重要观点,符合题干要求。 7.答案:D点拔:本题考査分析理解能力。B、C两项是王阳明的观点,A项是陆九 渊的观点。朱熹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理的作用,理就是“三纲五常” 8.答案:D点拨:陆王心学认为“心”即“理”也,“心”是万物的本原,反省内 心就可得到“理”。 9.答案:C点拨:应辩证地分析程朱理学的积极或消极作用,C项说法过于绝对 10.答案:D点拔:由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可知材料认为心是宇宙万 物的本原,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要外求。 11.参考答案:(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仁 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老子主张“无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2)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形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还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 (3)古代的“治世”主要靠人治来维持,今天“和谐社会”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古代 治世”局面主要是为维护封建统治,今天“和谐社会”主要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点拔:本题围绕如何缓和社会矛盾的角度命题,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紧扣这个主题,对 些符合主题的知识进行迁移作答。最后一问要注意比较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12.鲁考答案:(1)二程:“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理 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气”不能分离,先有“理 后有“气”,“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影响: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封建专制 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点拨: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可以分别概括出 程”、朱熹、王阳明的思想。第(2)问考查朱熹理学思想的影响
参考答案 1.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魏晋以来,佛、道、儒三教并行,儒 学受到冲击,唐宋儒家学者弘扬积极入世的儒学传统,吸收融合佛道思想,发展成以“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应选 A 项。 2.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能力。D 项错误,理学中没有融合法家思想。 3.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 张,不是“二程”的思想。 4.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 象,各种思想自由争鸣,是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宋明时期出现 了理学,使儒学变得更加严谨深刻,给人一种理性美。思想特点反映在了服饰方面。 5. 答案:C 点拨: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朱熹没有被奉为“圣人”,A 项错误。为人 处世和思想品德类似于孔子也有些牵强,排除 B 项。西汉董仲舒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 思想,D 项所述有误。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儒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选 C 项。 6.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能力。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理学进行了进一 步的发展。A 项是董仲舒的思想;B 项是荀子的主张;C 项是孟子的学说。D 项揭示了理学 的重要观点,符合题干要求。 7.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B、C 两项是王阳明的观点,A 项是陆九 渊的观点。朱熹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理的作用,理就是“三纲五常”。 8. 答案:D 点拨:陆王心学认为“心”即“理”也,“心”是万物的本原,反省内 心就可得到“理”。 9. 答案:C 点拨:应辩证地分析程朱理学的积极或消极作用,C 项说法过于绝对。 10. 答案:D 点拨:由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可知材料认为心是宇宙万 物的本原,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要外求。 11. 参考答案:(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仁 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老子主张“无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2)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形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还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 护。 (3)古代的“治世”主要靠人治来维持,今天“和谐社会”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古代 “治世”局面主要是为维护封建统治,今天“和谐社会”主要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点拨:本题围绕如何缓和社会矛盾的角度命题,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紧扣这个主题,对一 些符合主题的知识进行迁移作答。最后一问要注意比较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12. 参考答案:(1)二程:“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理 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气”不能分离,先有“理” 后有“气”,“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影响: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封建专制主 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点拨: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可以分别概括出“二 程”、朱熹、王阳明的思想。第(2)问考查朱熹理学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