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 王毅 中文摘要: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而农民工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 所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日益引起重视,但其群体状 况并不容乐观。由于户籍制度的身份限制,广大农民工虽然在城里务工,为我国 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根本无法融入城市社会,过上正常城市人的 生活,成为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完整意义 上的城市人,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农民工在融入城市 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农民工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并希望农民工 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化融入户籍制度弱势群体 Abstract:The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stag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and migrant workers are of a special group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Currently,the problem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to urban areas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nevertheless,the situation of the population is still not optimistic.Due to the identity restrictions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migrant workers work in cities and have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but they couldn't melt into the city society,lead a normal city life,thus become the city's "edge people".Whether migrant workers can become "full"urban people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 the smooth move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The performance causes of"peasant workers problem"as a result of integration into the cities and the related measure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Via this article we hope the migrant workers can integrate into the cities in a short run and become a "full"city person. Key words:peasant workers:urbanization;integration: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disadvantaged groups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 王毅 中文摘要: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而农民工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 所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日益引起重视,但其群体状 况并不容乐观。由于户籍制度的身份限制,广大农民工虽然在城里务工,为我国 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根本无法融入城市社会,过上正常城市人的 生活,成为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完整意义 上的城市人,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农民工在融入城市 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农民工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并希望农民工 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 关键词:农民工 城市化 融入 户籍制度 弱势群体 Abstract: The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stag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migrant workers are of a special group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urrently, the problem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to urban areas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nevertheless, the situation of the population is still not optimistic. Due to the identity restrictions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migrant workers work in cities and have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but they couldn't melt into the city society, lead a normal city life, thus become the city's "edge people”. Whether migrant workers can become “full” urban people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 the smooth move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The performance causes of “peasant workers problem” as a result of integration into the cities and the related measure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Via this article we hope the migrant workers can integrate into the cities in a short run and become a “full” city person. Key words: peasant workers;urbanization; integrati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disadvantaged groups
一、前言 农民工,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建设城市,创造财富,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民工贫穷无奈的生活状态。他们是农民户口, 但他们又从事非农业生产工作;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 生活。从传统意义上讲,他们既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是真正的工人,因此 被称作“农民工”。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对于 农村而言,他们是城市里人:对于城市来说,他们又是乡里人,由此处在了 农村和城市的边缘,形成所谓的“边缘群体”。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市 场转轨的时期,从根本上来说,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既是由计划体制向市场 经济体制的转变,更是有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后工业社会的转变。 在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解体,城乡分割政策日趋松动的情况下,农民工的数量 与日俱增,己经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对于城市的稳定 和发展,对于社会的整合和变迁有着重大影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 仅农村人口要继续向城市转移,而且己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也要达到与城市 的实质融合,不能停留在“准市民”的阶段,需要迈过从农民到准市民的分 化过程,进入市民阶层。如果农民工长期不能融入城市社会,那么,中国的 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受到阻碍,农民工与城市社会油与水难融的关系,可能产 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必然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农民 工城镇化的最大障碍还不是经济障碍,而是制度障碍,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 和户籍制度的障碍,同时还有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障碍。社会学的本质是“促 进社会发展,缩减社会代价”,在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付出了 很大的代价,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农民工群体,可以说是新时期的弱势群 体,虽然他们进入城市工作,为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 却没有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工是一个典型的由经济和社会双重 因素造就出的弱势群体。本文在分析这些障碍的基础上,本着“促进社会发 展,缩减社会代价”的社会学理念,结合当前实际对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加 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期望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能逐 步消除,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一、前言 农民工,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建设城市,创造财富,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民工贫穷无奈的生活状态。他们是农民户口, 但他们又从事非农业生产工作;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 生活。从传统意义上讲,他们既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是真正的工人,因此 被称作“农民工”。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对于 农村而言,他们是城市里人;对于城市来说,他们又是乡里人,由此处在了 农村和城市的边缘,形成所谓的“边缘群体”。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市 场转轨的时期,从根本上来说,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既是由计划体制向市场 经济体制的转变,更是有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后工业社会的转变。 在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解体,城乡分割政策日趋松动的情况下,农民工的数量 与日俱增,已经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对于城市的稳定 和发展,对于社会的整合和变迁有着重大影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 仅农村人口要继续向城市转移,而且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也要达到与城市 的实质融合,不能停留在“准市民”的阶段,需要迈过从农民到准市民的分 化过程,进入市民阶层。如果农民工长期不能融入城市社会,那么,中国的 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受到阻碍,农民工与城市社会油与水难融的关系,可能产 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必然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农民 工城镇化的最大障碍还不是经济障碍,而是制度障碍,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 和户籍制度的障碍,同时还有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障碍。社会学的本质是“促 进社会发展,缩减社会代价”,在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付出了 很大的代价,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农民工群体,可以说是新时期的弱势群 体,虽然他们进入城市工作,为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 却没有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工是一个典型的由经济和社会双重 因素造就出的弱势群体。本文在分析这些障碍的基础上,本着“促进社会发 展,缩减社会代价”的社会学理念,结合当前实际对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加 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期望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能逐 步消除,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
二、“农民工问题”之突出表现 农民工问题集中表现在农民工在一些方面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经济上,农民工和正式工人相比,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 权。正式工人比农民工挣的钱要多一大截,正式工人每周有双休日,有法定 的节假日,8小时工作制,农民工却很难享受这种权利,基本没有双休日, 没有节假日,经常加班,甚至一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据调查,深圳的多 数工厂,农民工每月工作在26天以上,每天的平均工时在11小时左右,有 时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农民工付出了如此艰辛的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 经济待遇。因为身份的差别,在同一个工厂里,同工不能同酬。这些年来, 城市的职工工资水平逐年有所提高,而农民工因为种种原因其工资其实是下 降的。据有关部门调查,“2004年我国农民工年均收入8000元左右,远低于 城镇正式工人15000元左右的年收入。如果考虑到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一般 不低于10个小时,那么收入差距就更大了”。民工付出的劳动很多,而他们 所得却很少。工资已经很低了,但还常常受到企业主的克扣和拖欠。打工挣 钱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却是如此的艰难。“干的是最脏、 最累、最苦的活儿,住的是最挤最闷的窝棚,吃的是最差最少的饭菜。”这句 出自一位农民工之口的话是当今多数农民工生活的缩影。 政治方面,农民工的民主权利难以实现。一方面,农民工干了工人的活, 但没有得到工人的身份。因为他们的户籍是农业户口,不是市民,不是非农 业户口,所以得不到正式职工的身份。有的农民工很能干,表现的很出色, 但得不到应有的任用、培训、升迁,更谈不上在这个厂里有当家作主的地位。 通常,决定重大事项的职工大会,他们是无权参加的,他们不能享有应有的 民主权利,农民身份决定了他们永远是临时工。另一方面,农民工没有机会 参与所在城市的社会政治生活,成为城市社会中的“沉默阶层”。农民工进入 了城市,他们应该享有的政治选举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保障权、甚至劳动 权却滞留在了农村。在政治生活中他们不能参政议政,他们没有选举权,没 有自己的政治代表,这使他们的利益诉求既没有利益代言人也没有直接表达 的渠道,成为被动的“无政治群体”。他们的权益只能通过其他阶层和间接的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二、“农民工问题”之突出表现 农民工问题集中表现在农民工在一些方面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经济上,农民工和正式工人相比,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 权。正式工人比农民工挣的钱要多一大截,正式工人每周有双休日,有法定 的节假日,8 小时工作制,农民工却很难享受这种权利,基本没有双休日, 没有节假日,经常加班,甚至一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据调查,深圳的多 数工厂,农民工每月工作在 26 天以上,每天的平均工时在 11 小时左右,有 时连续工作 12 个小时以上。农民工付出了如此艰辛的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 经济待遇。因为身份的差别,在同一个工厂里,同工不能同酬。这些年来, 城市的职工工资水平逐年有所提高,而农民工因为种种原因其工资其实是下 降的。据有关部门调查,“2004 年我国农民工年均收入 8000 元左右,远低于 城镇正式工人 15000 元左右的年收入。如果考虑到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一般 不低于 10 个小时,那么收入差距就更大了”。民工付出的劳动很多,而他们 所得却很少。工资已经很低了,但还常常受到企业主的克扣和拖欠。打工挣 钱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却是如此的艰难。“干的是最脏、 最累、最苦的活儿,住的是最挤最闷的窝棚,吃的是最差最少的饭菜。”这句 出自一位农民工之口的话是当今多数农民工生活的缩影。 政治方面,农民工的民主权利难以实现。一方面,农民工干了工人的活, 但没有得到工人的身份。因为他们的户籍是农业户口,不是市民,不是非农 业户口,所以得不到正式职工的身份。有的农民工很能干,表现的很出色, 但得不到应有的任用、培训、升迁,更谈不上在这个厂里有当家作主的地位。 通常,决定重大事项的职工大会,他们是无权参加的,他们不能享有应有的 民主权利,农民身份决定了他们永远是临时工。另一方面,农民工没有机会 参与所在城市的社会政治生活,成为城市社会中的“沉默阶层”。农民工进入 了城市,他们应该享有的政治选举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保障权、甚至劳动 权却滞留在了农村。在政治生活中他们不能参政议政,他们没有选举权,没 有自己的政治代表,这使他们的利益诉求既没有利益代言人也没有直接表达 的渠道,成为被动的“无政治群体”。他们的权益只能通过其他阶层和间接的
渠道进行表达。由于农民工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工会组织,因而无法依靠 正式的组织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社会方面,农民工因为没有城镇居民的户籍,他们在一个城市打工多年, 却始终是这个城市的边缘群体。农民工为这个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不被 承认是这个城市的居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所拥有的住房、医疗、义务教育、 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福利。在城市农民工权益遭受侵害后,维权途径是很单 一的。如工资被拖欠,农民工往往只能采取追、讨、堵的方式,或者以不合法 对付不合法,以对抗方式讨回公道,或者采用大规模的集体过激行为。而通过 这些途径达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并且为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由于关于专 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关法律的缺失以及农民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积 极性不高,致使农民工在劳资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农民工不能像城镇 职工一样通过工会以及相关法律等正规渠道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维权途径 的单一,给农民工融入城市又带来了一大风险因素。在心理层面上,农民工 融入城市的欲望非常强烈,他们希望能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共同建 设城市的未来。然而由于教育、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城里人本能 的排斥农民工,甚至从心里鄙视农民工,认为他们扰乱了城市的秩序,损害 了城市的形象,不愿与他们交往。这种无形的心理文化隔阂,给农民工造成 了被排斥、被歧视的阴影,是他们缺乏心理上的认同感,加重了农民工融入 城市的心理障碍。 精神文化方面,如果说农民工们的物质生活普遍贫乏,那么他们的精神 生活则更为贫困。近年来,一些城市出现的恶性案件,许多都与农民工不健 全的心理状态有关。由于受到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很少光顾城 市里的电影院、书店、图书馆等文化设施,这些设施对于他们来说等同于虚 设。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们除了打扑克、聊天、睡觉,就是讲黄色笑话聊以 自慰。由于远离妻子或丈夫,农民工的性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长期没有性 生活,导致农民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抑和不适,处于焦虑、烦躁、郁闷和萎 靡不振的精神状态。长期和过度的精神压抑,不仅会使一些农民工患上精神 类功能性疾病,有时甚至使一些农民工形成某种直接导致过激行为的变态心 理,从而有可能导致性犯罪、嫖娼等问题。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渠道进行表达。由于农民工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工会组织,因而无法依靠 正式的组织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社会方面,农民工因为没有城镇居民的户籍,他们在一个城市打工多年, 却始终是这个城市的边缘群体。农民工为这个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不被 承认是这个城市的居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所拥有的住房、医疗、义务教育、 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福利。在城市农民工权益遭受侵害后,维权途径是很单 一的。如工资被拖欠,农民工往往只能采取追、讨、堵的方式,或者以不合法 对付不合法,以对抗方式讨回公道,或者采用大规模的集体过激行为。而通过 这些途径达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并且为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由于关于专 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关法律的缺失以及农民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积 极性不高,致使农民工在劳资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农民工不能像城镇 职工一样通过工会以及相关法律等正规渠道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维权途径 的单一,给农民工融入城市又带来了一大风险因素。 在心理层面上,农民工 融入城市的欲望非常强烈,他们希望能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共同建 设城市的未来。然而由于教育、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城里人本能 的排斥农民工,甚至从心里鄙视农民工,认为他们扰乱了城市的秩序,损害 了城市的形象,不愿与他们交往。这种无形的心理文化隔阂,给农民工造成 了被排斥、被歧视的阴影,是他们缺乏心理上的认同感,加重了农民工融入 城市的心理障碍。 精神文化方面,如果说农民工们的物质生活普遍贫乏,那么他们的精神 生活则更为贫困。近年来,一些城市出现的恶性案件,许多都与农民工不健 全的心理状态有关。由于受到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很少光顾城 市里的电影院、书店、图书馆等文化设施,这些设施对于他们来说等同于虚 设。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们除了打扑克、聊天、睡觉,就是讲黄色笑话聊以 自慰。由于远离妻子或丈夫,农民工的性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长期没有性 生活,导致农民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抑和不适,处于焦虑、烦躁、郁闷和萎 靡不振的精神状态。长期和过度的精神压抑,不仅会使一些农民工患上精神 类功能性疾病,有时甚至使一些农民工形成某种直接导致过激行为的变态心 理,从而有可能导致性犯罪、嫖娼等问题
三、农民工难融入城市之原因分析 1、户籍制度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无形屏障 我国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属地管理和身份管理,其本质是控制人口流动, 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配合改革开放政策, 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户籍制度与社会经济 发展及劳动力转移之间的矛盾。但总体上看,现存的户籍制度仍存在着较大 的局限性,大中城市,特别是吸引外来农民工较多的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 仍未全面放开,尤其是对外来农民工入户控制较严。户籍制度将农民工限定 为城市的临时居民,而迁入地政府则可能将农民工定义为城市失业下岗工人 的竞争者。为了保护本地工人的就业,地方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政策限制农民工 就业:比如为企业招聘外来农民工设置配额:限制外来农民工就业的工作种类: 向外来农民工及其雇主收取各种费用等等。总之,外来农民工只被允许从事一 些城市工人不愿意做的繁重、极脏和危险的工作。进入新世纪以后,全国不 少省市以居住地为依据从形式上统一了城市和农村户口,但实质上,居住在 城市和农村两地居民的待遇仍存在巨大差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 而来的一系列制度障碍,可以说是农民工融入城市难的直接原因。 2、社会保障制度障碍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由于建立了二 元社会的结构模式,使得社会成员被人为的划分为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而在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方面,明显的表现出对城镇居民的倾斜:城市职工享受养老、 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障,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工虽然 生活在城市,职业也转换成了工人,却因其农民的身份而被排斥于城市社会保 障制度覆盖范围之外。国家对农民没有保障,农民的保障来源是土地。在这种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三、农民工难融入城市之原因分析 1、户籍制度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无形屏障 我国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属地管理和身份管理,其本质是控制人口流动, 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为配合改革开放政策, 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户籍制度与社会经济 发展及劳动力转移之间的矛盾。但总体上看,现存的户籍制度仍存在着较大 的局限性,大中城市,特别是吸引外来农民工较多的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 仍未全面放开,尤其是对外来农民工入户控制较严。户籍制度将农民工限定 为城市的临时居民,而迁入地政府则可能将农民工定义为城市失业下岗工人 的竞争者。为了保护本地工人的就业,地方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政策限制农民工 就业:比如为企业招聘外来农民工设置配额;限制外来农民工就业的工作种类; 向外来农民工及其雇主收取各种费用等等。总之,外来农民工只被允许从事一 些城市工人不愿意做的繁重、极脏和危险的工作。进入新世纪以后,全国不 少省市以居住地为依据从形式上统一了城市和农村户口,但实质上,居住在 城市和农村两地居民的待遇仍存在巨大差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 而来的一系列制度障碍,可以说是农民工融入城市难的直接原因。 2、社会保障制度障碍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由于建立了二 元社会的结构模式,使得社会成员被人为的划分为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而在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方面,明显的表现出对城镇居民的倾斜:城市职工享受养老、 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障,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工虽然 生活在城市,职业也转换成了工人,却因其农民的身份而被排斥于城市社会保 障制度覆盖范围之外。国家对农民没有保障,农民的保障来源是土地。在这种
制度背景和制度环境中,农民远离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家庭保障和亲属互助 成为核心的保障模式。虽然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己经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这方面的改革受益者并不包含农民工,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工作及相关待遇 没有本质的改变,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制度对农民工的排斥仍然存在。由于现 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是能够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联资源,户籍制度对农民的 排斥就成为农民工在流入地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排斥的根源。农民工的社会保 障最后还是要靠农村土地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实质上是以土地为中心的 非正规保障。 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分割的教育制度,为外来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职工与 城市居民子女接受同等教育,设置了一道严格的障碍。进农民工也很重视子女 教育问题,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异常尖锐的问题,把孩子留在了农村, 产生了“留守孩子”问题:把孩子带进城市,产生了“教育歧视”问题:把孩 子送入公办学校,产生了无力承担的“教育高价”问题;把孩子送进相对便宜 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因质量又产生了“教育担心”问题。同样为城市建设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子女却不能在城市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种长久的 分离会让农民工子女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严重影响他们形成健康的身心和 人格:这种不平等会在农民工子女的心里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痛的阴影,这本身 就人为地拉大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之间的距离。这种不和谐的因素无疑将 使农民工难以稳定地立足于城市。农民工的这种思想包袱,也会影响他们在城 市安心工作,影响在城市中的和谐融入。不久前,温总理提到的重点高校农村 生源比例下降的话题引起广泛关注,“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经 退出竞争了。”"而《中国城市高中生的家庭背景调查》课题组负责人王雄先生 介绍说,农村娃不是从进入大学时才开始减少的。高中前“放弃”一批,高考前 再“放弃”一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也就越来越“顺理成章”了。很多 农民工子女即使在城市读了初中,却由于户籍、学费等原因而失去了继续学习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制度背景和制度环境中,农民远离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家庭保障和亲属互助 成为核心的保障模式。虽然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这方面的改革受益者并不包含农民工,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工作及相关待遇 没有本质的改变,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制度对农民工的排斥仍然存在。由于现 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是能够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联资源,户籍制度对农民的 排斥就成为农民工在流入地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排斥的根源。农民工的社会保 障最后还是要靠农村土地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实质上是以土地为中心的 非正规保障。 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分割的教育制度,为外来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职工与 城市居民子女接受同等教育,设置了一道严格的障碍。进农民工也很重视子女 教育问题,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异常尖锐的问题,把孩子留在了农村, 产生了“留守孩子”问题;把孩子带进城市,产生了“教育歧视”问题;把孩 子送入公办学校,产生了无力承担的“教育高价”问题;把孩子送进相对便宜 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因质量又产生了“教育担心”问题。同样为城市建设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子女却不能在城市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种长久的 分离会让农民工子女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严重影响他们形成健康的身心和 人格;这种不平等会在农民工子女的心里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痛的阴影,这本身 就人为地拉大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之间的距离。这种不和谐的因素无疑将 使农民工难以稳定地立足于城市。农民工的这种思想包袱,也会影响他们在城 市安心工作,影响在城市中的和谐融入。不久前,温总理提到的重点高校农村 生源比例下降的话题引起广泛关注,“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经 退出竞争了。”而《中国城市高中生的家庭背景调查》课题组负责人王雄先生 介绍说,农村娃不是从进入大学时才开始减少的。高中前“放弃”一批,高考前 再“放弃”一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也就越来越“顺理成章”了。很多 农民工子女即使在城市读了初中,却由于户籍、学费等原因而失去了继续学习
的机会。当大批农村学生在中考、高考门前折身而回,对这个社会的人口结构、 阶层流动产生严重的固化影响,同时对我国未来的城市化也会造成很大的影 响。 4、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与排斥 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低,相比城市居民来说不可避免的会有文化修养上 的差距,加上他们在农村养成的一些生活习惯使他们与城市的生活格格不入。 城里人认为农民工损害了城市的形象,造成了城市的脏乱,造成的城市的不 稳定因素增加。城市居民在户籍制度中,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城市居民当然 地成为该城市的主人,农民工被一些城里人看成“盲流”,得不到作为公民 应有的基本尊重。而不健全的法制也未对身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予以倾斜性 的保护,导致农民工仍然很难获得迁移城市、定居城市的权利,其在教育、 就业、保险、住房等方面仍然不能取得和城市市民相同的待遇。城里人对农 民工总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内心瞧不起农民工,以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对待农民工,有的甚至大肆的嘲笑农民工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方言及老 土等。长期这样,无形中给农民工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使他们觉得时刻受 到歧视与排斥,从而缺乏对城市的心理上的认同感,让他们觉得在城市低人 一等,加重了他们融入城市的心理障碍。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 的隔阂与矛盾,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为,无论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发 展的经验看,还是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趋势看,我们都必须承认,在今 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流入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将是自我国城市中共同 生活的、长期共存的两大社会群体,只有增强他们之间的沟通、理解、信任 与合作,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误解与冲突,才会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从而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的机会。当大批农村学生在中考、高考门前折身而回,对这个社会的人口结构、 阶层流动产生严重的固化影响,同时对我国未来的城市化也会造成很大的影 响。 4、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与排斥 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低,相比城市居民来说不可避免的会有文化修养上 的差距,加上他们在农村养成的一些生活习惯使他们与城市的生活格格不入。 城里人认为农民工损害了城市的形象,造成了城市的脏乱,造成的城市的不 稳定因素增加。城市居民在户籍制度中,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城市居民当然 地成为该城市的主人,农民工被一些城里人看成“盲流”,得不到作为公民 应有的基本尊重。而不健全的法制也未对身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予以倾斜性 的保护,导致农民工仍然很难获得迁移城市、定居城市的权利,其在教育、 就业、保险、住房等方面仍然不能取得和城市市民相同的待遇。城里人对农 民工总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内心瞧不起农民工,以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对待农民工,有的甚至大肆的嘲笑农民工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方言及老 土等。长期这样,无形中给农民工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使他们觉得时刻受 到歧视与排斥,从而缺乏对城市的心理上的认同感,让他们觉得在城市低人 一等,加重了他们融入城市的心理障碍。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 的隔阂与矛盾,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为,无论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发 展的经验看,还是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趋势看,我们都必须承认,在今 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流入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将是自我国城市中共同 生活的、长期共存的两大社会群体,只有增强他们之间的沟通、理解、信任 与合作,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误解与冲突,才会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从而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
5、维权艰难,融入城市的“安全感”缺乏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很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在工伤后有些农民工得不 到应有的赔偿,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即使一些老板欠薪农民工也很难通 过法律的渠道拿到拖欠的工资。由于农民工普遍缺乏法律知识,事先不知道 签订劳动合同进行自我保护,在权益遭到侵害后也不知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 护。农民工的劳动和休息及其他相关权利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保护。劳 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保证,工资水平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 保障等。一些用工单位正是利用农民工打工赚钱的心理,在用工的过程中有 时肆意延长工时、剥夺农民工休假的权利,却不支付或少支付额外工资。农 民工没有工伤医疗保险,做工期间受到了身体伤害或者得了职业病得不到应 有的保障,使他们的身体遭到损害却无人关心他们,有的甚至因此拖垮的整 个家庭,导致更加的贫困。女性农民工的生育权利也得不到保障。很少有企 业考虑了农民工的生育保险权益,不少“打工妹”一旦怀孕就被辞退,她们 的生活也就随之发生困难。此外,即使不被辞退,由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为 其办理生育保险,他们在生育期间的一切待遇都无法与城镇女工“同工同 享”,有些人无力支付正规医疗的生育费用,而不得不求助于“接生婆”、私人 医生甚至无牌照游医、巫医,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是对生存权的漠视,也不 利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及优生优育政策的实施。农民工在劳资关系中处于弱 势地位以及维权途径的单一使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了拿到工资而采 取一些过激行为。一些农民工为了拿到工资对老板进行恐吓甚至绑架,有些 农民工采取自杀等过激行为。这些行为本身就说明有关维护农民工的法律缺 乏,农民工维权无门才采取这些过激行为,然而通过这些方式收到的效果却 是微乎其微,而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 稳定。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5、维权艰难,融入城市的“安全感”缺乏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很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在工伤后有些农民工得不 到应有的赔偿,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即使一些老板欠薪农民工也很难通 过法律的渠道拿到拖欠的工资。由于农民工普遍缺乏法律知识,事先不知道 签订劳动合同进行自我保护,在权益遭到侵害后也不知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 护。农民工的劳动和休息及其他相关权利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保护。劳 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保证,工资水平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 保障等。一些用工单位正是利用农民工打工赚钱的心理,在用工的过程中有 时肆意延长工时、剥夺农民工休假的权利,却不支付或少支付额外工资。农 民工没有工伤医疗保险,做工期间受到了身体伤害或者得了职业病得不到应 有的保障,使他们的身体遭到损害却无人关心他们,有的甚至因此拖垮的整 个家庭,导致更加的贫困。女性农民工的生育权利也得不到保障。很少有企 业考虑了农民工的生育保险权益,不少“打工妹”一旦怀孕就被辞退,她们 的生活也就随之发生困难。此外,即使不被辞退,由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为 其办理生育保险,他们在生育期间的一切待遇都无法与城镇女工“同工同 享”,有些人无力支付正规医疗的生育费用,而不得不求助于“接生婆”、私人 医生甚至无牌照游医、巫医,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是对生存权的漠视,也不 利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及优生优育政策的实施。农民工在劳资关系中处于弱 势地位以及维权途径的单一使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了拿到工资而采 取一些过激行为。一些农民工为了拿到工资对老板进行恐吓甚至绑架,有些 农民工采取自杀等过激行为。这些行为本身就说明有关维护农民工的法律缺 乏,农民工维权无门才采取这些过激行为,然而通过这些方式收到的效果却 是微乎其微,而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 稳定
四、农民工融入城市之对策分析 1、改革户籍制度,逐步消除户籍壁垒 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务之 急,消除户籍制度的壁垒是从根本上保证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性保障。 户籍制度实行了多年,改革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特别是各利益群体的利 益调整。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需要其他相关制度的配合,为减轻户籍制 度改革造成的巨大震荡,应先在制度上和政策上作一些大的调整。将就业、 社保、入学等与户籍脱钩,剥离计划经济时代与户籍挂钩的那些特别功能。 这样从制度和政策上逐步减小户籍起作用的范围。着力解决农民工工资低 和工资被恶意拖欠的问题,让农民工要在城市生存就必须先有物质性保障。 让转移出来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 以及民主政治的权利和待遇。这样逐步从实际上驾空束缚农民工的户籍制 度,最终让它消失于历史舞台。 2、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核心制度。可以说,制度建设, 尤其是城市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己经开始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 视,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密切关注。当前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多没有把 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围,农民工由于流动性大,急需在全国建立统 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把流动人口纳入城市保障体系我们 需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保障的覆盖面范围内; 要考虑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当其跨区域流动时,要给其转移社会保障资金流 动创造有利的条件:要考虑如何把农民工所在的单位统筹部分进行跨区域 转移。这样不仅可以推进中国城市进程,而且会为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四、农民工融入城市之对策分析 1、改革户籍制度,逐步消除户籍壁垒 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务之 急,消除户籍制度的壁垒是从根本上保证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性保障。 户籍制度实行了多年,改革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特别是各利益群体的利 益调整。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需要其他相关制度的配合,为减轻户籍制 度改革造成的巨大震荡,应先在制度上和政策上作一些大的调整。将就业、 社保、入学等与户籍脱钩,剥离计划经济时代与户籍挂钩的那些特别功能。 这样从制度和政策上逐步减小户籍起作用的范围。着力解决农民工工资低 和工资被恶意拖欠的问题,让农民工要在城市生存就必须先有物质性保障。 让转移出来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 以及民主政治的权利和待遇。这样逐步从实际上驾空束缚农民工的户籍制 度,最终让它消失于历史舞台。 2、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核心制度。可以说,制度建设, 尤其是城市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开始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 视,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密切关注。当前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多没有把 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围,农民工由于流动性大,急需在全国建立统 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把流动人口纳入城市保障体系我们 需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保障的覆盖面范围内; 要考虑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当其跨区域流动时,要给其转移社会保障资金流 动创造有利的条件;要考虑如何把农民工所在的单位统筹部分进行跨区域 转移。这样不仅可以推进中国城市进程,而且会为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
保障体系奠定基础。农民工融入城市难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性的障碍,实现 制度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关系到农民工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实现制度公平的基础,是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后顾之忧的制度性保证。 我们需要从制度上解决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实现制度公正并由此实现社会 公正,要通过多方面的渠道,让农民工与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实现 有效的衔接,真正的融入城市社会。 3、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让农民工安心融入城市 农民工在城市里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们的子女却不能 在城市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农民工子女要进城市的学校读书往往要缴 纳借读费、择校费等各种各样的费用,尽管最近几年来政府试图改变农民 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各地政府不再允许公立学校向外 来人口的子女收取赞助费,但各种变相的收费仍然层出不穷。在公立学校的 上学成本(包括生活成本)太高,农民工难以承受:还有不少学校拒绝接纳农 民工的孩子入学。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不管是农村孩子还是城市 孩子都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随农民工进城的孩子,政府有责任有义务 为他们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平等受教育的 权利。不能让歧视开始于“起跑点”上。《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 若干意见》指出:“要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 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按实际 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这就为在城市上学的农民工子女提供了与 城市孩子平等上公办学校的权利,让农民工父母们不必再为孩子在城市上 学担忧。而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可以采取一些“因地制宜”的办法。如 安徽一些地方的做法是采用“代管家长”的办法,就是让孩子的老师与外出 打工的农民签订“代管协议”,由老师履行家长的职责。通过诸如此类的办 法,让农民工安心在城市工作,为他们逐步融入城市解决后顾之忧。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保障体系奠定基础。农民工融入城市难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性的障碍,实现 制度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关系到农民工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实现制度公平的基础,是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后顾之忧的制度性保证。 我们需要从制度上解决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实现制度公正并由此实现社会 公正,要通过多方面的渠道,让农民工与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实现 有效的衔接,真正的融入城市社会。 3、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让农民工安心融入城市 农民工在城市里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们的子女却不能 在城市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农民工子女要进城市的学校读书往往要缴 纳借读费、择校费等各种各样的费用,尽管最近几年来政府试图改变农民 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各地政府不再允许公立学校向外 来人口的子女收取赞助费,但各种变相的收费仍然层出不穷。在公立学校的 上学成本(包括生活成本)太高,农民工难以承受;还有不少学校拒绝接纳农 民工的孩子入学。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不管是农村孩子还是城市 孩子都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随农民工进城的孩子,政府有责任有义务 为他们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平等受教育的 权利。不能让歧视开始于“起跑点”上。《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 若干意见》指出:“要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 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按实际 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这就为在城市上学的农民工子女提供了与 城市孩子平等上公办学校的权利,让农民工父母们不必再为孩子在城市上 学担忧。而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可以采取一些“因地制宜”的办法。如 安徽一些地方的做法是采用“代管家长”的办法,就是让孩子的老师与外出 打工的农民签订“代管协议”,由老师履行家长的职责。通过诸如此类的办 法,让农民工安心在城市工作,为他们逐步融入城市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