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中国的城市化问题_农民工的适应性与中国半城市化的形成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552.44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品礼人 2011年第6期第32卷 农民工的适应性与中国半城市化的形成 李 刚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目前,中国正在面临着无法忽视的半城市化问题。丰城市化是中国由典型的“城市一农村二元结构”向“纯 粹的城乡一体化”转变过程中的过渡阶段,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根据“脱离-战入”理论可知,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计划 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大大地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目前中国城乡之间的经济活动巴经完全融为一体,基本 完成了“脱高一丧入”过程。但是在城乡管理制度、城乡文化、生活习惯、社会认同、社会心理等方面尚未完成“脱离- 丧入”过程,导致了半城市化的出现。各级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缩短中国由“半城市化”向“纯粹城乡一休化”转 变的时间。 关键词:民工适应性;半城市化“脱离-丧入”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672(2011)06003105收稿日期:2011-07-31 作者简介:李刚,男,安徽太和人,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投,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 一、引言 “内卷化”阿。中国人口“半城市化”的形成是市场系 在2010年12月19日举办的第四届城市化国统、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三个层面相互强化的结果。 际峰会上,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在关于人口“半城市化”的出现对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 北京发布《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这份被进程的影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 称为中国城市化“白皮书”的报告郑重指出:“我国城“半城市化”将对中国杜会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对 市化进程正遭遇‘半城市化'的困扰,根据公安部提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是相当不利的。也有人 供的最新户籍统计数字,按城镇非农业人口与总人认为应该正视并承认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建设正处于 口之比计算,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33.28%,而国 “半城市化”进程之中,只有不断地在“半城市化”建 家统计局按全国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计算的数据 设中摸索经验,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的进行城 显示,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5.68%,两者之间的市化建设9。 差值高达12.4%,涉及人口达1.61亿人之多。”“白 关于空间“半城市化”的研究,学者们将“半城市 皮书”指出,这1.61亿人口虽然人已离开农村进入化”地区界定为完全城市化地区和纯农业地区之间 城市,但未能真正融人城市社会,由此形成了不容忽 的过渡地带坞该地带呈现出“大量的城乡土地利用 视的“半城市化”现象四。 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过渡性地域类 “半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型”四。他们从结构、变化、景观和体制等4个层面构 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四,对中国来说也不例外。早在建了一个“半城市化”地区的判别指标体系。判别结 1990年代就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并致力于中果显示:“半城市化”可能是乡村发展的一个阶段,也 国“半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他们对中国“半城市化”可能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过渡类型,属于非稳态和非 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人口“半城市化”和空间“半城定式的现象和过程。 市化”两个视角展开的。关于人口“半城市化”的研 现有文献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中国“半城市化” 究,学者们主要是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现象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些研究的仅从某一个 对“半城市化”进行剖析,认为“半城市化”是一种处视角出发,很难对中国“半城市化”现象有一个全面 于纯粹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中间状态,它不仅的把握,以至于出现了不同结论和看法。为了弥补 表现为城乡居民在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等系统之间 这一缺陷,本文试图使用社会学中的“脱离一嵌人” 存在着不衔接、不融合现象,还表现为社会认同上的理论,结合实际调查数据,从农民工的适应性的角度 VaL.32No.6(142)2011 ·31· 万方数据

洲以缮曼 2011年第6期第32卷 农民工的适应性与中凰半城市他的形成 李 刚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目前.中国正在面临着无法忽视的半城市化问题。半城市化是中国由典型的“城市一农村二元结构”向“纯 粹的城乡一体化”转变过程中的过渡阶段。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根据“脱离一嵌入”理论可知。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计划 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大大地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目前中国城乡之间的经济活动已经完全融为一体。基本 完成了“脱离一嵌入竹主£程。但是在城乡管理制度、城乡文化、生活习惯、社会认同、社会心理等方面尚未完成“脱离一 嵌入”过程,导致了丰城市化的出现。各级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缩短中国由“半城市化”向“纯粹城乡一体化”转 变的时间。 关键词:民工适应性;半城市化“脱离一嵌入”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11)06-43031埘 收稿日期:2011_07—31 作者简介:李刚,男,安徽太和人,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 一、引言 在2010年12月19日举办的第四届城市化国 际峰会上.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在 北京发布(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这份被 称为中国城市化“白皮书”的报告郑重指出:“我国城 市化进程正遭遇‘半城市化’的困扰.根据公安部提 供的最新户籍统计数字.按城镇非农业人口与总人 口之比计算.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33.28%.而国 家统计局按全国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计算的数据 显示。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5.68%,两者之间的 差值高达12.4%.涉及人口达1.6l亿人之多。~白 皮书”指出.这1.61亿人口虽然人已离开农村进入 城市.但未能真正融人城市社会,由此形成了不容忽 视的“半城市化”现象(11。 “半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 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囝.对中国来说也不例外。早在 1990年代就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并致力于中 国“半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他们对中国“半城市化” 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人口“半城市化”和空间“半城 市化”两个视角展开的。关于人口“半城市化”的研 究。学者们主要是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 对“半城市化”进行剖析.认为“半城市化”是一种处 于纯粹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中间状态.它不仅 表现为城乡居民在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等系统之间 存在着不衔接、不融合现象。还表现为社会认同上的 VoL32 No.6(142)2011 “内卷化”l'Jl。中国人口。半城市化”的形成是市场系 统、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三个层面相互强化的结果。 关于人口“半城市化”的出现对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 进程的影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 “半城市化”将对中国社会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对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是相当不利的旧。也有人 认为应该正视并承认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建设正处于 “半城市化”进程之中.只有不断地在“半城市化”建 设中摸索经验.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的进行城 市化建设嘲。 关于空间“半城市化”的研究.学者们将“半城市 化”地区界定为完全城市化地区和纯农业地区之间 的过渡地带嘲.该地带呈现出“大量的城乡土地利用 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过渡性地域类 型”L"xJ。他们从结构、变化、景观和体制等4个层面构 建了一个“半城市化”地区的判别指标体系。判别结 果显示:“半城市化”可能是乡村发展的一个阶段。也 可能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过渡类型.属于非稳态和非 定式的现象和过程阎。 现有文献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中国“半城市化” 现象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些研究的仅从某一个 视角出发.很难对中国“半城市化”现象有一个全面 的把握。以至于出现了不同结论和看法。为了弥补 这一缺陷.本文试图使用社会学中的“脱离一嵌入” 理论。结合实际调查数据。从农民工的适应性的角度 ·31· 万方数据

2011年第6期第32卷 一小lu 来说明和解释中国“半城市化”现象的形成。这样做理论在亚非拉的实践领域获得广泛支持和认可,如 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为今后同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 中国的周一星教授将Desakota理论结合中国的实 研究视角。 际进行延伸,建立了“都市连绵区”(The Metropolitan 本文除了本部分外,还包括:第二部分是“半城 Interlocking Region)的判别指标体系。 市化现象及其解释”,主要从全球的视角阐述“半城 从国内外城市化进程中可以发现,“半城市化” 市化”形成与演变,并引人社会学家卡尔.博兰尼 是城乡联系从无到有的互动结果。这些联系除了包 (Karl Polanyi,1957)在“大转变"中提出的“脱离-嵌 括人口、资源、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双 入(disembedding-embedding)”理论来解释“半城市 向流动外,还包括生活习惯和观念相互影响叫,因 化”:第三部分是“农民工适应性与中国半城市化的 此,我们可以认为“半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 形成”,该部分主要在“脱离一嵌人”分析框架内,运 的包括经济、社会、制度、文化、行动和心理等在内的 用实际调查数据,从农民工的适应性的角度来说明 系统性问题。只不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以及同一个 中国“半城市化”的形成;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半城市化”的特征与 二、半城市化现象及其解释 演变动力不完全相同而已。欧美等发达国家“半城 从人类发展历程看,欧美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城 市化”的演变动力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中产阶 市化进程,“半城市化”现象最初也出现在欧美发达 级的空间迁移(逆城市化浪潮),二是综合型企业 国家。1957年,法国经济地理学家Gottmann在研究 和研发机构在城市边缘地区的兴起、成长与发展四。 欧美发达国家大都市问题时,首先注意到了后来被 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有的“半城市化”表现为私 称之为“半城市化”的特别区域:“处于城市之间的非 人企业、流动人口集聚的结果(如在工业化和外商直 城市用地,也并非传统意义上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 接投资都很有限的非洲)o,有的“半城市化”动力主 的乡村地区,以与城市完全不同的景观和产品同城 要来自于廉价的劳动力与土地供给(如在东亚地 市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为城市人口提供游憩场所,同 区)、资本驱动(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和分散大城市 时获得来自于中心城市的各种服务的所在。”后来, 的城市化政策。 随着亚洲、拉美和非洲的快速城市化,一方面,农村 “半城市化”的形成,可以用博兰尼在“大转变” 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另一方面, 理论中提出的“脱离一嵌人”观点进行解释。博兰尼 工业逐渐向城市边缘区扩散,城市面积快速增长,城 认为人类历史所经历的两大转变(从传统杜会向纯 市所涵盖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大,形成延绵的大都市 市场社会转变、再从纯市场社会向受规制的市场社 区(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s,EMRs)。加拿大 会转变)中,每一次社会结构的转变都经历了脱离和 学者T.G.Mcgee经过多年的实地调查研究,于1985 嵌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中只要有任何一个不能 年指出,在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泰国、印顺利实现,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或社会问题。其 尼爪哇、中国大陆、印度和中国台湾的核心区域等)理由是,如果是脱离阶段或嵌人阶段的时间过长,不 也出现了与西方大都市带类似而发展背景又完全不 但会对前一种社会结构(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等) 同的新型空间结构。他把这种空间以及与城市联系造成一定的破坏,损害先前社会结构的完整性,而且 紧密、非农产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增长 还会影响后一种社会结构的形成,进而出现人们难 迅速的原乡村地区,称为“Desakota”(desa意指乡村, 以接受的结果。 kota意指城镇)。McGee认为许多亚洲国家通过乡村 “半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城市化过 地区逐步向“Desakota”转化,非农人口和非农经济活 程实际上就是农村人口或乡村所属空间与城市进行 动在“Desakota”集中,从而实现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 融合的过程,是乡村居民脱离原来的乡村社会和文 化过程(regional basic urbanization)例o。在这样的区化,嵌人城市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为城乡经 域内无一例外地都出现了明显的“半城市化”特征。 济活动、制度和文化的相互嵌人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同时,McGe也指出亚洲国家的“半城市化”并未重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能顺利完成“脱离一嵌人"过 复西方国家通过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向城市集中、程,都无法实现彻底的城市化。对中国而言,改革开 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并以城市为基础的 放使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大大 城市化过程(city-based urbanization)☑。随后,这一 地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目前中国城乡之间的经济 ·32· Val.32No.6(142)2011 万方数据

2011年第6期第32卷 洲以库麓 来说明和解释中国“半城市化”现象的形成。这样做 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为今后同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 研究视角。 本文除了本部分外,还包括:第二部分是“半城 市化现象及其解释”.主要从全球的视角阐述“半城 市化”形成与演变.并引入社会学家卡尔.博兰尼 (Karl Polanyi.1957)在“大转变”中提出的“脱离一嵌 入(disembedding—embedding)”理论来解释“半城市 化”:第三部分是“农民工适应性与中国半城市化的 形成”.该部分主要在“脱离一嵌入”分析框架内.运 用实际调查数据.从农民工的适应性的角度来说明 中国“半城市化”的形成: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二、半城市化现象及其解释 从人类发展历程看.欧美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城 市化进程.“半城市化”现象最初也出现在欧美发达 国家。1957年。法国经济地理学家Gottmann在研究 欧美发达国家大都市问题时.首先注意到了后来被 称之为“半城市化”的特别区域:“处于城市之间的非 城市用地.也并非传统意义上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 的乡村地区.以与城市完全不同的景观和产品同城 市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为城市人口提供游憩场所.同 时获得来自于中心城市的各种服务的所在。”嗣后来。 随着亚洲、拉美和非洲的快速城市化。一方面,农村 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另一方面, 工业逐渐向城市边缘区扩散。城市面积快速增长。城 市所涵盖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大.形成延绵的大都市 区(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s,EMRs)翻。加拿大 学者T.G.Mcgee经过多年的实地调查研究.于1985 年指出。在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泰国、印 尼爪哇、中国大陆、印度和中国台湾的核心区域等) 也出现了与西方大都市带类似而发展背景又完全不 同的新型空间结构。他把这种空间以及与城市联系 紧密、非农产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增长 迅速的原乡村地区.称为“Desakota”desa意指乡村。 kota意指城镇1。McGee认为许多亚洲国家通过乡村 地区逐步向“Desakota”转化.非农人口和非农经济活 动在“Desakota”集中.从而实现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 化过程(regional basic urbanization)吼l明。在这样的区 域内无一例外地都出现了明显的“半城市化”特征。 同时.McGee也指出亚洲国家的“半城市化”并未重 复西方国家通过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向城市集中、 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并以城市为基础的 城市化过程(city—based urbanization)ol。随后,这一 ·32· 理论在亚非拉的实践领域获得广泛支持和认可.如 中国的周一星教授将Desakota理论结合中国的实 际进行延伸.建立了“都市连绵区”(The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的判别指标体系。 从国内外城市化进程中可以发现.“半城市化” 是城乡联系从无到有的互动结果。这些联系除了包 括人口、资源、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双 向流动外,还包括生活习惯和观念相互影响【111.因 此.我们可以认为“半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 的包括经济、社会、制度、文化、行动和心理等在内的 系统性问题。只不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以及同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半城市化”的特征与 演变动力不完全相同而已。欧美等发达国家“半城 市化”的演变动力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中产阶 级的空间迁移(逆城市化浪潮)110]。二是综合型企业 和研发机构在城市边缘地区的兴起、成长与发展【竭。 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有的“半城市化”表现为私 人企业、流动人口集聚的结果(如在工业化和外商直 接投资都很有限的非洲)[zol,有的“半城市化”动力主 要来自于廉价的劳动力与土地供给(如在东亚地 区)、资本驱动(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1和分散大城市 的城市化政策【1司。 “半城市化”的形成.可以用博兰尼在“大转变” 理论中提出的“脱离一嵌入”观点进行解释。博兰尼 认为人类历史所经历的两大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纯 市场社会转变、再从纯市场社会向受规制的市场社 会转变)中,每一次社会结构的转变都经历了脱离和 嵌入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中只要有任何一个不能 顺利实现,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或社会问题嗍。其 理由是,如果是脱离阶段或嵌入阶段的时间过长,不 但会对前一种社会结构(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等) 造成一定的破坏,损害先前社会结构的完整性.而且 还会影响后一种社会结构的形成,进而出现人们难 以接受的结果。 “半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城市化过 程实际上就是农村人口或乡村所属空间与城市进行 融合的过程.是乡村居民脱离原来的乡村社会和文 化,嵌入城市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为城乡经 济活动、制度和文化的相互嵌入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能顺利完成“脱离一嵌入”过 程,都无法实现彻底的城市化。对中国而言,改革开 放使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大大 地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目前中国城乡之间的经济 并吐32 No.6(142)2011 万方数据

2011年第6期第32喜 活动已经完全融为一体,基本完成了“脱离-嵌入”但是调查显示,农民工因流向城市而“脱离”乡村的 过程。但是在城乡管理制度、城乡文化、生活习惯、 现象还是比较彻底的(见表2)。表2所说明的主要 社会认同、社会心理等方面尚未完成“脱离-嵌人” 问题有:一是务工收人在农民工家庭中所占比重较 过程。比如,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在工作待遇、社 大,说明务工收人已经成为农民工家庭的主要收人 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差异,意味着中国在出现来源:二是农民工每年回家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很 “脱离”状态后,长期未能顺利实现“嵌入”,导致价值少,很多人对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感到陌生甚至根本 观和世界观的冲突,从而带来城乡融合问题。城乡 没有草握农业生产技术。调查还显示在不会做农活 之间缺乏统一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会对城市化进程 的农民工当中的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下,也就是我们 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半城市化”现象也由 常说的“第二代农民工”。他们从小就跟随父母生活 此产生。 在城市,对农村的“脱离”状态比其父辈更加彻底。 三、农民工的适应性与中国“半城市化”的形成 这些部分人大多希望把整个家庭迁移到城市,而其 2011年春节期间,我们利用农民工回家过年的父辈或年龄稍大的人则对“是否把家庭迁移到城 机会,在安徽阜阳火车站(全国四大民工集散地之 市”,表现出无所谓甚至是反对的态度。总的来说,许 一)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形式,对农 多农民工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已经 民工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由5人组成,共花费3 或正在“脱离”乡村所特有的印记。 天时间,每天实际调查的时间节点为800-11:30和 表2农民工“脱离”乡村状况调查 15:00-18:30。每天随机调查150人,总样本数为450 基本情沉 百分比(%) 基本情况 百分比(%) 份,其中有效样本为441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 34以上 19.7 熟蝽 现在对农 92 务工收入 民工“脱离”乡村状况和“嵌人”城市状况。其中农民 12-3/4 30.8 比较熟燕 17.6 占家庭收 业生产的 13-1/2 工“脱离”乡村状况调查主要涉及务工收入占家庭收 37.4 有点而生 36.8 入的比重 悬练程度 /3以下 12.1 根本不会做 36.4 人的比重、现在对农业生产的熟练程度、是否希望自 8周以上 1.9 非常希望 11.4 年年回 是否青望 己家庭生活在城市以及每年回乡务农的时间等内 48周 3.6 比较希望 482 乡务农 家庭迁移 容;农民工“嵌人”城市状况调查主要涉及社会、价值 14周 5.9 无所谓 20.8 的时问 到城市 观和归属感等几个方面,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般不回家 89.6 不希望 19.6 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3.农民工“嵌入”城市状况 在随机抽取的样本中,男性稍多于女性,但性别 农民工从乡村转移出来后,能否真正融入城市, 比例相差不大;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年龄主要分布 则取决于他们的“嵌人”过程。目前关于农民工流动 在18-60岁之间,超过60岁和小于18岁的相对较 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是从“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 少;学历结构总体不高,大专及以上的比重不足 小化”的视角,解释导致农民工由乡村流向城市的原 4%,大多数都是初中或高中学历(具体见表1)。 因。而对农民工流动到城市后如何融人城市则分析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的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除了 基本情况 百分比(%) 基本情况 百分比(%) 涉及经济原因外,还涉及到生活习惯、日常交往等社 男性 年龄构减18岁以下 8.8 性别 52.8 会层面和价值观、归属感以及心理等多方面原因。 女性 47.2 大专及以上 3.9 因此,对于“嵌人”过程的分析,要远比分析“脱离”过 60岁以上 17.2 高中/中专 403 学历构成 年龄构或 4160岁 35.6 初中 37.8 程要复杂的多,也困难的多。 18-40岁 38.4 小学及以下 18.0 (1)经济层面的“嵌入”状况 2.农民工“脱离”乡村状况 自1980年代以来,尽管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实现 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空间组织的转 了自由流动,但是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却依然呈现出 化过程。社会最初是一个相对分散的、以农业为主 分割状态。城市劳动力市场通常被分割为正规部门 的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开始 和非正规部门两大类。其中正规部门主要是由支付 变成为工业活动,并集中在城市地区。这种转化主 较高工资并提供稳定工作的大企业、事业单位和政 要表现为大量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尽管目前流 府部门组成;非正规部门主要由一些小型企业、个体 向城市的农民工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工商业者以及临时工作组成。调查结果显示,农民 Vol32No.6(142)2011 ·33· 万方数据

洲征鼯泼 2011年第6期第32蓉 活动已经完全融为一体.基本完成了“脱离一嵌入” 过程。但是在城乡管理制度、城乡文化、生活习惯、 社会认同、社会心理等方面尚未完成“脱离一嵌入” 过程。比如。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在工作待遇、社 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差异.意味着中国在出现 “脱离”状态后.长期未能顺利实现“嵌入”,导致价值 观和世界观的冲突.从而带来城乡融合问题。城乡 之间缺乏统一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会对城市化进程 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嗍。中国“半城市化”现象也由 此产生。 三、农民工的适应性与中国“半城市化”的形成 2011年春节期间.我们利用农民工回家过年的 机会。在安徽阜阳火车站(全国四大民工集散地之 一)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形式,对农 民工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由5人组成.共花费3 天时间.每天实际调查的时间节点为8:00—11:30和 15:00—18:30。每天随机调查150人。总样本数为450 份。其中有效样本为441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 民工“脱离”乡村状况和“嵌入”城市状况。其中农民 工“脱离”乡村状况调查主要涉及务工收入占家庭收 入的比重、现在对农业生产的熟练程度、是否希望自 己家庭生活在城市以及每年回乡务农的时间等内 容;农民工“嵌入”城市状况调查主要涉及社会、价值 观和归属感等几个方面,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在随机抽取的样本中.男性稍多于女性.但性别 比例相差不大: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年龄主要分布 在18~60岁之间.超过60岁和小于18岁的相对较 少;学历结构总体不高。大专及以上的比重不足 4%,大多数都是初中或高中学历(具体见表1)。 表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百分比(%) 基本情况 百分比(%) 男性 52.8 年龄构成 18岁以下 8.8 性别 女性 47.2 大专及以上 3.9 60岁以上 17.2 学历构成 高中,中专 40.3 年龄构成 4l枷岁 35.6 初中 37.8 18舶岁 38.4 小学及以下 18.o 2.农民工“脱离”乡村状况 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空间组织的转 化过程。社会最初是一个相对分散的、以农业为主 的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开始 变成为工业活动,并集中在城市地区。这种转化主 要表现为大量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尽管目前流 向城市的农民工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 VoL32 No.6(142)2011 但是调查显示.农民工因流向城市而“脱离”乡村的 现象还是比较彻底的(见表2)。表2所说明的主要 问题有:一是务工收入在农民工家庭中所占比重较 大.说明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工家庭的主要收入 来源:二是农民工每年回家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很 少.很多人对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感到陌生甚至根本 没有掌握农业生产技术。调查还显示在不会做农活 的农民工当中的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下.也就是我们 常说的“第二代农民工”。他们从小就跟随父母生活 在城市,对农村的“脱离”状态比其父辈更加彻底。 这些部分人大多希望把整个家庭迁移到城市.而其 父辈或年龄稍大的人则对“是否把家庭迁移到城 市”。表现出无所谓甚至是反对的态度。总的来说。许 多农民工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已经 或正在“脱离”乡村所特有的印记。 表2农民工“脱离”乡村状况调查 基本情况 百分比(%) 基本情况 百分比(%) 务工收入 3/4以上 19.7 现在对农 熟练 92 1/2—3/4 30.8 比较熟练 17.6 占家庭收 业生产的 l/3一l/2 37.4 有点陌生 36.8 入的比重 熟练程度 1,3 l}c下 l 2.1 根本不会做 36.4 每年曰 8周以上 1.9 是否希望 非常希望 11.4 和8周 3.6 比较希望 482 乡务农 家庭迁移 l_4周 5.9 无所谓 20.8 的时间 到城市 一般不回家 89.6 不希望 19.6 3.农民工“嵌入”城市状况 农民工从乡村转移出来后,能否真正融人城市。 则取决于他们的“嵌人”过程。目前关于农民工流动 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是从“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 小化”的视角.解释导致农民工由乡村流向城市的原 因。而对农民工流动到城市后如何融入城市则分析 的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除了 涉及经济原因外,还涉及到生活习惯、日常交往等社 会层面和价值观、归属感以及心理等多方面原因。 因此.对于“嵌入”过程的分析.要远比分析“脱离”过 程要复杂的多.也困难的多。 (1)经济层面的“嵌入”状况 自1980年代以来.尽管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实现 了自由流动.但是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却依然呈现出 分割状态。城市劳动力市场通常被分割为正规部门 和非正规部门两大类。其中正规部门主要是由支付 较高工资并提供稳定工作的大企业、事业单位和政 府部门组成;非正规部门主要由一些小型企业、个体 工商业者以及临时工作组成。调查结果显示.农民 ·33· 万方数据

西礼人心 2011年第6期第32卷 Vothest population 工大多在非正规部门工作(见表3),主要从事一些并不明显和突出网。 脏、苦、累的偏重于体力类的工作。尽管如此,农民 其次,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之间存在着差距。农 工对城市工作的适应性还是较强的。主要表现在: 村居民生活节奏慢,时间观念较淡薄,生活没有明显 一是大部分农民工完全能或基本能适应城市工作环 的规律性和规范性。相比之下,城市生活则节奏快, 境和工作强度;二是较为满意的经济收人和较多的 生活规律性强,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和管理制度☑。调 工作机会是导致农民工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原 查发现,很多农民工还是按照农村的生活习惯和规 因。较高的经济收人可以解决家庭子女就学费用、 律工作和生活,或者保留一定的农村生活习惯。 日常花销、购买生产资料、建房等实际问题,而较多 另外,由于农村和城市在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 的工作机会则是其获得稳定收人的重要保障。 设施方面存在着差距,因此,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娱 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条件也较城市居民差的很 乐形式也不尽相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主要是以打 多。他们主要居住在用工单位宿舍、建筑工地或工牌、赌博、闲聊为主。只有少数人偶尔去书店看书、 棚、农民房屋等,也有少数寄宿在亲戚家或朋友家,看电影等。尽管有不少人知道或听说过当地的名胜 极少数拥有自购房。大多数的农民工认为只要居住 古迹,但很少有人去过。这表明农民工在业余时间 地方能挡风避雨、存放少量物件、能满足其休息和基 主要采取的是群体内部娱乐或自我娱乐的方式,其 本的日常生活的需要就可以了。总之,农民工对从 业余时间的利用还不具备明显的城市人特征。 事的工作、经济收人和居住条件等各方面还是表现 表4 民工的社会层面“嵌入”状况调查 出了较强的适应性,说明他们在“脱离”乡村后,在经 基本情祝 百命完(%) 基本情况 百冷比(%) 济层面基本上“嵌入”了城市。 打牌暗喜 94 清费 晨乐 192 表3 民工的经济层面“嵌入"状况调查 阔所 27.6 其他 活动 速所 189 接圆农村生活习霞 40.4 基本情况 百分比(%) 基本情况 百分比(%) 其他 41 生活 按厘城市生活习惯 34.6 偏向技术美 6.2 桑体宿舍 33.9 吃穿和购买日用必需品 633 习霞 两者部有 21.1 职业 偏向体力类 89.7 居住 住在工地或工棚 20.3 直出 服炸 97 其他 和 类别 小业主奏 105 情况 粗房 34.6 其他委 3.6 其他 (3)价值观和归属感“嵌入”状况 11.2 非常满意 84 完全能造应 67.1 心理适应是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最高等级, 收入 是否 秋况 比较满意 67.1 造应 基本能适应 28.6 是真正“嵌人”城市的标志。农民工所生活的环境往 满意 15.8 市 有点不造应 程度 有点不满意 3.2 工作 往有着较多的血缘和地缘情感,彼此之间往往包含 非常不满意 8.7 完全不适应 1.1 着几代人的情感积淀,因此,他们之间往往具有相同 (2)社会层面的“嵌入”状况 或相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城市居民之间的情感 尽管农民工在经济层面能很快地“嵌入”城市, 较农村弱,彼此之间联系多是工作或业务上的,缺乏 表现出较强适应性,但是调查显示,他们在社会层面 那种血浓于水的情感。 的“嵌人”则缓慢的多,无论是在消费观念、生活习惯 这种差异导致农民工的交往范围大多集中在老 方面,还是在人际交往和业余生活等方面,与城市居 乡或工友之间(见表5),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大多是 民均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见表4)。 购物交易或公共场合偶遇等。两者之间即使有接触, 首先,农村的消费观影响着他们的消费方式。 也往往缺乏情感性交往,致使交往缺少深度。从一 在农民工的收入中,除了衣、食、住、行等生活必要支 定意义上讲,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生活在两个完全不 出外,每月用于其他消费的费用极少。这主要是因 同的、相互隔离的亚社会之中。正是这种半封闭的 为他们的生活标准的参照群体是家乡的农民而不是 交际圈子成了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主要障碍。英 城市市民。同时,外出打工农民的收人还是其家庭 克尔斯(Alex Inkeles)认为农民与城市接触的经验 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他们每月能自由支配的收人 。“也许能成为促进现代化的学校”圈。 并不太多。尽管如此,他们中的少数人仍然有一定 农民工在城市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构建社 数额的支出用于服饰的改变,只不过这些服饰大多 会网络的功能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在经济和精神上 是上街或逢年过节回老家时使用。虽然农民工的消 有助于农民工能很快适应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 费方式和农村相比发生了少许的变化,但这一变化 其沦为城市化失败者。另一方面,强化了农民工生 .34. ValL32No.6(142)2011 万方数据

2011年第6期第32卷 洲以筋淀 工大多在非正规部门工作(见表3)。主要从事一些 脏、苦、累的偏重于体力类的工作。尽管如此,农民 工对城市工作的适应性还是较强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部分农民工完全能或基本能适应城市工作环 境和工作强度:二是较为满意的经济收入和较多的 工作机会是导致农民工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原 因。较高的经济收入可以解决家庭子女就学费用、 日常花销、购买生产资料、建房等实际问题。而较多 的工作机会则是其获得稳定收入的重要保障。 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条件也较城市居民差的很 多。他们主要居住在用工单位宿舍、建筑工地或工 棚、农民房屋等,也有少数寄宿在亲戚家或朋友家. 极少数拥有自购房。大多数的农民工认为只要居住 地方能挡风避雨、存放少量物件、能满足其休息和基 本的日常生活的需要就可以了【垌。总之.农民工对从 事的工作、经济收入和居住条件等各方面还是表现 出了较强的适应性,说明他们在“脱离”乡村后,在经 济层面基本上“嵌入”了城市。 表3 民工的经济层面“嵌入”状况调查 基本情况 百分比(%) 基本情况 百分比(%) 偏向技术类 6.2 集体宿舍 33.9 职业 偏向体力美 89.7 居住 住在工地或工棚 20.3 类刺 小业主类 10.5 情况 租房 34.6 其他类 3.6 其他 11.2 收入 非常满意 8.4 是否 完全能适应 67.1 状况 比较满意 67.1 适应 基本能适应 28.6 满意 有点不满意 15.8 城市 有点不适应 3.2 程度 工作 非常不满意 8.7 完全不适应 1.1 (2)社会层面的“嵌入”状况 尽管农民工在经济层面能很快地“嵌入”城市. 表现出较强适应性.但是调查显示,他们在社会层面 的“嵌入”则缓慢的多.无论是在消费观念、生活习惯 方面.还是在人际交往和业余生活等方面,与城市居 民均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见表4)。 首先.农村的消费观影响着他们的消费方式。 在农民工的收入中,除了衣、食、住、行等生活必要支 出外。每月用于其他消费的费用极少。这主要是因 为他们的生活标准的参照群体是家乡的农民而不是 城市市民。同时,外出打工农民的收入还是其家庭 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他们每月能自由支配的收入 并不太多。尽管如此.他们中的少数人仍然有一定 数额的支出用于服饰的改变.只不过这些服饰大多 是上街或逢年过节回老家时使用。虽然农民工的消 费方式和农村相比发生了少许的变化.但这一变化 .34· 并不明显和突出【1刀。 其次,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之间存在着差距。农 村居民生活节奏慢.时间观念较淡薄。生活没有明显 的规律性和规范性。相比之下.城市生活则节奏快。 生活规律性强,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和管理制度唧。调 查发现,很多农民工还是按照农村的生活习惯和规 律工作和生活,或者保留一定的农村生活习惯。 另外.由于农村和城市在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 设施方面存在着差距。因此,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娱 乐形式也不尽相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主要是以打 牌、赌博、闲聊为主。只有少数人偶尔去书店看书、 看电影等。尽管有不少人知道或听说过当地的名胜 古迹,但很少有人去过。这表明农民工在业余时间 主要采取的是群体内部娱乐或自我娱乐的方式.其 业余时间的利用还不具备明显的城市人特征【切。 表4 民工的社会层面“嵌入”状况调查 基本情况 百分比(%) 基奉情瓦 百分比(%) 打脾/赌博 59.4 洧羹 疑乐 l蛇 王备 闰臂 27.6 支出 其他 7.8 话每 连纛 ls.9 按照农村生活习惯 40,4 其他 4.1 生活 按照城市生活习惯 弘6 消量 吃穿和购买日甩必善品 633 习惯 两者都有 21.1 支出 晨铸 9.7 其他 4.9 (3)价值观和归属感“嵌入”状况 心理适应是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最高等级. 是真正“嵌入”城市的标志。农民工所生活的环境往 往有着较多的血缘和地缘情感.彼此之间往往包含 着几代人的情感积淀.因此.他们之间往往具有相同 或相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城市居民之间的情感 较农村弱,彼此之间联系多是工作或业务上的,缺乏 那种血浓于水的情感。 这种差异导致农民工的交往范围大多集中在老 乡或工友之间(见表5),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大多是 购物交易或公共场合偶遇等。两者之间即使有接触. 也往往缺乏情感性交往,致使交往缺少深度。从一 定意义上讲.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生活在两个完全不 同的、相互隔离的亚社会之中。正是这种半封闭的 交际圈子成了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主要障碍。英 克尔斯fAlex Inkeles)认为农民与城市接触的经验 “也许能成为促进现代化的学校”【1q。 农民工在城市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构建社 会网络的功能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在经济和精神上 有助于农民工能很快适应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 其沦为城市化失败者。另一方面,强化了农民工生 VoL32 No.6(142)2011 万方数据

2011年第6期第32卷 存的亚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了农民工身上所具有的 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有的甚至对从事农业生产活 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阻碍着其对城市的认同与归 动产生了陌生感,这说明农民工在经济层面基本完 属。大多数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圈子通常局限于同类 成了“脱离-嵌入”过程。但是在城乡管理制度、城乡 之中,形成了特殊的居住场合与社交圈,使农民工与 文化、生活习惯、社会认同、社会心理等方面尚未完 市民减少了互动的广度和深度。而经济社会地位、成“脱离-嵌人”过程,特别是在价值观和归属感方 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农民工与市民缺少生活中的感 面,大多数农民工还倾向于乡村那种以血缘和地缘 情性互动,降低了相互沟通与交流的频率。农民工 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网络。另外,农民工进城 的弱适应力与城市的排斥力量迫使他们固守在狭隘 后在城市往往选择较为偏僻的城乡结合部或郊区农 的交往圈,客观上形成了社会隔离状况,使农民工与 村作为居住地和工作地点,这无疑强化了农民工“嵌 城市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相疏离,使农民工对城市无 人”城市、适应城市的难度。在上述原因的共同作用 法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这种心态使农民工 下,导致了中国“半城市化”形成。 思想上对城市先进的新事物、新观念、行为方式、生 虽然“半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一种不可避免 活方式不是主动地接受,而是被动地适应阿。 的现象,但是各级政府还是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提高 表5 民工的价值观“嵌入"状况调查 民工的文化素养,使其能尽快适应城市生活习惯、行 暴本情况 百安比() 基本情风 百分比() 为规范和价值观,这样能缩短中国由“半城市化”向 卡老乡变往 458 两者常是 246 “纯粹城乡一体化”转变的时间。米 人露 和工发变往 484 流不清楚 9.7 变来当地人变住 对何题的看法柔城市人充全一显 82 参考文献: 其吧 2 骨值片月题的看法和城审人有分线包基本一致 219 间中国逢适年域市化"图[E团0叫来美家居月:坤p:/www.jimei.com.n/compuy23S30nl 白属自己是农村人 643 对同题的青法和城市人分线太大 60.4 2Adello ftePribnece:A Chaging ep Landcapeni 自己是城有人 114 其他 95 renity College Ld1999 (4)农民工的居住及工作地点调查 荆基来,落司,暮夹男中国丰城市化现泰及其研完重期地理季准,2004,59别增):101-108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农民工在基本“脱离”乡村 仰旺奉光袁精流人口的"率城市化月题研视起会季研克,2065):10m-12 后,在很多方面尚未完成“嵌人”城市的过程。阻碍数 门于溪,事东明.中国丰装市化观象肃潭及其存在价值研0理受观察,206):60-61. 以亿计农民工“嵌人”城市、适应城市的原因除了消 16RakdiCere fthe Pory Reee f the Priuan nPrSpmR 费观念、生活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原因外,农民工 UK-Sandenon,1998. 进城后的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的选择也是重要的影 门张餐,燕峰,张晓明中国活涛火发达地区丰城市化特长与执制一以满史着田方的光理所 响因素之一。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大多数农民工进入 克,2006(4):928-97. 城市后,不仅在非正规部门城市一些脏、累、差的工 ComMeopse fet Se omieoay 1957333):121-132 作,而且大多在偏僻的城乡结合部或者在郊区农村 eeTG.TheeDska Regions inAsi:npoesisnCee TG 居住地或工作(见表6),这无疑进一步降低了农民工 (d)TheEnopsTstion Asia HoifHwl,1991. 接触城市、认识城市、嵌入城市的机会和可能性。 [10率艳并,刘业来,库园武老丰城市化见章及其特轻 一风广东有未莞有为州地理研克,20的 表6农民工居住及工作地点调查 (6):760-78 基本传沉 百朵比() 暴本什沉 百分此() [1ouM.Aekyfo rocpcinAn fr policy 在阐市且 53 市且 214 reidi,Thind odd Plamning Reiw,90(1):1-3. 居住 泰市区包不是佩有区 u 工作 城多蜡合率 423 (1PRE.b inRe:The Metopoi Fringe in Hertfonsire Londo Sco Eomi 匡洗 装乡装合年 544 地点 本哀村 196 and Political Science,195 其他 232 其他 162 [1oasRW.Oa theEge:Shping the Futre of Peri WestAsiSno University,20 [14Polanyi,Karl 1957.The Great Transomation The Political ad Eooomie Origins of Or Time 四、结论 “半城市化”是城乡联系从无到有的互动结果, 1门胖别.中图楼式'及其后金無龙执时我的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又研完,200(2:76-0 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包括经济、社会、制度、文化、 1问朱力,论*民1昏层的城幸适抑江薄季刊,2026):82-8 行动和心理等在内的系统性问题。改革开放使中国 [1门图气关于农民工岗城幸适应性的满查分新与悬考机社会料季研光,19奶5):S0-%.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大大地加快了 [图关格本新华等,顾所听评从传线人到观代人一六个发最中国家的个人麦化叫未京:中国人 经济发展步伐。目前农民工基本上适应性了城市的 民大手出戴社,19兜:333 (下转40页) VdL32No.6(142)2011 ·35· 万方数据

洲以缘篮 2011年第6期第32卷 存的亚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了农民工身上所具有的 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阻碍着其对城市的认同与归 属。大多数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圈子通常局限于同类 之中。形成了特殊的居住场合与社交圈.使农民工与 市民减少了互动的广度和深度。而经济社会地位、 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农民工与市民缺少生活中的感 情性互动.降低了相互沟通与交流的频率。农民工 的弱适应力与城市的排斥力量迫使他们固守在狭隘 的交往圈.客观上形成了社会隔离状况.使农民工与 城市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相疏离。使农民工对城市无 法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这种心态使农民工 思想上对城市先进的新事物、新观念、行为方式、生 活方式不是主动地接受,而是被动地适应【1q。 表5 民工的价值观“嵌入”状况调查 基本情巩 百分比(%) 基奉情琵 百分l匕(%) 和老,交往 45玉 归属 两者彝是 执6 人际 和工友交往 耜.4 毒 说不清楚 9J 交往 书当地人交驻 3J 时问题的看法和袁市人完全一爰 82 其他 2.1 舜值 对月题的看法争城市人有分歧但基奉一囊 21.9 归属 自己是农村人 643 虎 甘问题的看法争城市人分歧太大 叭 恚 自己是城市人 11.4 其他 95 (4)农民工的居住及工作地点调查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农民工在基本“脱离”乡村 后。在很多方面尚未完成“嵌入”城市的过程。阻碍数 以亿计农民工“嵌入”城市、适应城市的原因除了消 费观念、生活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原因外,农民工 进城后的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的选择也是重要的影 响因素之一。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大多数农民工进入 城市后.不仅在非正规部门城市一些脏、累、差的工 作.而且大多在偏僻的城乡结合部或者在郊区农村 居住地或工作(见表6),这无疑进一步降低了农民工 接触城市、认识城市、嵌入城市的机会和可能性。 表6农民工居住及工作地点调查 基本情巩 百分比(%) 基本揞巩 百分比(%) 在阉市区 53 市区 21A 居住 在市区但不是阉市区 17.I 工作 寰,结合年 4拈 匿寰 袁,鳍合牟 5¨ 地点 牟区农村 l% 萁佶 232 其饱 I配 四、结论 “半城市化”是城乡联系从无到有的互动结果. 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包括经济、社会、制度、文化、 行动和心理等在内的系统性问题。改革开放使中国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大大地加快了 经济发展步伐。目前农民工基本上适应性了城市的 VoL32 Ho.6(142)2011 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有的甚至对从事农业生产活 动产生了陌生感.这说明农民工在经济层面基本完 成了“脱离一嵌入”过程。但是在城乡管理制度、城乡 文化、生活习惯、社会认同、社会心理等方面尚未完 成“脱离一嵌入”过程.特别是在价值观和归属感方 面.大多数农民工还倾向于乡村那种以血缘和地缘 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网络。另外.农民工进城 后在城市往往选择较为偏僻的城乡结合部或郊区农 村作为居住地和工作地点.这无疑强化了农民工“嵌 入”城市、适应城市的难度。在上述原因的共同作用 下.导致了中国“半城市化”形成。 虽然“半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一种不可避免 的现象,但是各级政府还是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提高 民工的文化素养,使其能尽快适应城市生活习惯、行 为规范和价值观.这样能缩短中国由“半城市化”向 “纯粹城乡一体化”转变的时间。始 参考文献: 【l】中国适运。半城市化”目扰伍B,oLl集蔓家居同:b娃p:㈣im叵呲cn/o咖嗍/23530曲b咂L 阱dell G.Theories and llodds d k Phi-din Imda∞.A峨c哪cepIIIal脚·u试 呻college‰don,1999. f3】:lI生和,陈田,纂建明.中目丰城市化现象及箕研究重点m地理学报,2004,59(螬{9):删一】喊 f4】王春先.表特流磅人口的。丰城市化”同题研究Ⅱl社会季研究,2006(5):107-122. 圈于l溪。jf§嘲.十目半城市化现象朝薄夏jI存在价值研究阻理论观察,2006(4):60-61. 唧址odi C·Bevie-dlbc Povertylelma∞oflhe PeriuIImh出e P10dlIdi咂Sygl曲R蒯, IIl【·s舡Idef啪.19%. 同张教,甄峰,张晓明.十目活每欠发迭地区丰城市化特征与机制——J;l福建莆田为倒田地理研 t,2008(4):928-937. f撇‰№却池OfkIIIh砬幽矗Ihe删妇Ⅱ龇姗㈣, 1957,33(3):121-132. 【9舭T G.The即蝌唧0fDedmRegi啷谊A凼:a岫a坶舭ln:M如T G. (eds).TIz Ean出l Md呷池:seIll锄咄T蒯嘶in Asia.H彻oldu Univ商ty d‰础,1991. 【10l_||f艳婷,tit*,,陈田.试番丰囊市化现象及其特征——双广东省东莞市为饲Ⅱl地理研究,2003 (6):760-768. 【11№般^r咖d峨诎mtmh州mal山lmIink咿:^Ⅱ咿ndah幽 r唧曲舶ekrn峨Iobd岫醯,T嘲删Pi咖堍胁h,199s,2D(1):l-33. 【12p'abI R E.I№in Rm:‰酬岫脚inltedord妇鼬n洲0f蛐 a以Poetical Sci即∞.1965. 【1枷lgI越R W.0n lbe蝽:疆啦lhe Future 0f蹦曲n West岫,sla蒯Umve商ty,2002. 114]Bolanyi,Karl 1957.The G剃T埘蛐‰蹦叫趾d E。o删c 0Ii豳d嘶’‰ Bo咖:‰h飘 【15]李_q.。中茸模式”夏其后全叠危机时代的选择口l中目特色社会主叉研究,20lO(2):76-80. 1161束力.论袁民工阶层的囊市适应Ⅱl汪海季刊,2002(6):82-88. 【17】田氛.关于农民工钩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啊.社套种季研究,1995(5):90-95. 【l司荚格%新等著,厦听译.从传统人爿瑰代人——云十发晨十国家的十人变化呻蠢京:十目人 民太学女直社,1992:娩 (下转40页) ·35· 万方数据

2011年第6期第32喜 N 于“b”值的研究多是经过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发5]何秀丽.多元战性回归模型与岭回归(项士论文)D,式汉: 展过程之后,而国内城市发展阶段与国外不同,且国 华中科技大学,2005 内各个区域又有很大差异,所以“b”在中国的意义需 6]吕晨,类杰,孙成.基于ESDA的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及形响 要进一步探讨。米 因素研究0经济地理,2009,29(11),1797-1802. [门苏飞,张平宇辽中南城市群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门 参考文献: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096-102. [叮间庆武,卞正富人口空问分布的异质性测量地理研究, [⑧]刘盛和,邓羽,胡章.中国流动人口地城类型的划分方法及 2009,28(4):893-900. 空间分布特征[0,地理学报,2010,65(10),1187-1197. [2☑彭际作.大都市图人口空间格局及区城经济发展一以长 9]刘凝彬江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折们, 江三角洲大都市图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黄潭科学,2008,30(6),829-836. [3]Heikkila E,Gordon P,Kim J et al.What had to the CBD- [10]新春玲,重力.基于PSR模型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研究们, distance gradient?Land values in a polycentric city [Envi-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9(5),104-108. ronment and Planning A,1989,21(2):221-232. [11】陈思.兰一西城镇区战PREE系统的互动反情机制研究 [4孙铁山,李国平等.京津冀都市图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衫响(项士论文)D.西安:西北大学,2010 因素一基于区战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仞,地理学报,[2]陶晓燕,基于改进广义浦值法的城市竞争力研究门科技 2009,64(8):956-966. 进步与对策,2009,26(14):131-133. Analysis on the Shift of the 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s in Lanzhou-Xining City Region and Its Mechanism HUANG Yong-bin,BAI Yong-ping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wironment,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Gansu,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olycentric regional density fun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square-root 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 is used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 in Lanzhou-Xining city region,and thus to evaluate the trend of the concen- 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the population.Then,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is build to evaluate which are the rea- sons to cause the changes of the 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 among several factors we define.Estimations results of the polycen- tric regional density function display that the top three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centre cities,which is Lanzhou,Xining and Linxia,show different change trend of 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 and different pattems of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population.The gradient grows higher and higher in Lanzhou and Xining,and thus implies the concentration trend of population in the center.While,it grows lower and lower in Linxia city,and the decentralization pattem of population can be induced.Since the multicollinearity occur among index we define,so the ridge regression method is used to build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the estim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urban scale,the proportion of those who works in the second industries and the the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is highly relative to the density gradient coefficient.However,the proportion of thoee whowok in the first industries and the third industries,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score is tested insignificant. Key words: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polycentric regional density function;ridge regression;Lanzhou-Xining city region (上接35页) The Adaptability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Formation of Semi-urbanization in China LI Gang (School of Economics,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BengBu,AnHui 233030) Abstract:At present,China is facing semi-urban issue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Semi-urbanization is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typical of China by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to"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purely"transitional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According to "disembedding-embedding"theory,we can see that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greatly accelerated the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a's current economic activities be- tween urban and rural has been fully integrated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disembedding-embedding"process.However,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urban and rural,urban and rural culture,habits,social identity,social peychology are not yet complete "disembedding-embedding"process,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semi-urbanization.Govemments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time that is form the“semi-urban'”to“pure uban-rural integration”. Key words:Adaptability of migrant workers;Semi-urbanization;Disembedding-embedding ·40. VdL32No.6(142)2011 万方数据

2011年第6期第32卷 洲以筋勰 于“b”值的研究多是经过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发 展过程之后,而国内城市发展阶段与国外不同,且国 内各个区域又有很大差异.所以“b”在中国的意义需 要进一步探讨。始 参考文献: 【1】国庆武,卞正富.人口空间分布的异质性测量叨.地理研究, 2009.28(4):893—900. 【21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及区域经济发展——以长 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为7J[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Heikkila E,Gordon P,Kim J et a1.矾砒had to the CBD— distance gradient?Land values in a polycentric city叨.Envi— ronment and Planning A。1989,21(2):221-232. [41孙铁山.李国平等.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 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叨.地理学报, 2009,“(8):956-966. 【5】何秀丽.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岭回归(硕士论文)【D】.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2005. 【6】吕晨,樊杰,孙威.基于ESDA的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及影响 因素研究叨.经济地理,2009,29(11),1797—1802. 【7】苏飞,张平宇.辽中南城市群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叨.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096-102. [8】刘盛争,邓羽,胡章.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厦 空间分布特征阴,地理学报,2010,65(10),1187—1197. 【9】刘耀彬.江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叨, 资源科学,2008,30(6),829—836. [10]-靳春玲,贡力.基于PSR模型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研究叨,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9(5),104-108. [11】陈思.兰一西城镇区域P眦系统的互动反馈机制研究 (硕士论文)田】.西安:西北大学,2010. 【12】陶晓燕.基于改进广义熵值法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口丁.科技 进步与对策,2009,26(14):131—133. Analysis on the Shift of the 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s in Lanzhou-Xining City Region and Its Mechanism HUANG Yong-bin,BAI Yong-ping 俾枷Z ofGeogrqp砂and Environment,Northwest Normal Univers蚵,Lanzhou 730070,Gansu,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olyeentrie regional density fun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square-root 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 is used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 in I.znzhou-Xining city region,and thus to evaluate the trend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the population.Then,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is build to evaluate which a弛the∞ea. 80118 to calL.鸵the changes of the 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 among several factors we define.Estimations results of the po|ycen￾tric regional density function display that the top three lligh population density centre cities,which is Lanzhou,Xinlng and Linxia,show different change trend of 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 and different pottems of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population.The gradient grows hisber and higher in Lanzhou and Xining,and thus implies the concentration trend of population in the center.While,it grows lower and lower in Linxia city,and the decentralization pattern of population can be induced.Since the multicollinearity occurs among index we define,80 the ridge regression method is used to build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And the estim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urban scale,the proportion of those who works in the second industries and the the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is highly relative to the density gradient coefficient.However,the proportion of those who wodaI in the first industries and the third industries。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gcore is tested insignificant. Key words: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polycentric regional density function;ridge regression;Lanzhou-Xining city region (上接35页) The Adaptability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Formation of Semi-urbanization in China LIGang (School ofEconomics,Anhui Univers妇ofFinance&Economies,BengBu,A rdtui 233030) Abstract:At present,China is facing semi—urban issues that Call not be ignored.Semi-urbanization is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typical of China by“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to“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purely’’transitional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According to“disembedding—embedding”theory,we can see that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greatly accelerated the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a’8 current economic activities be￾twcen urban and rural has been fully integrated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disemlxdding—embedding”process.However。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urban and rural,urban and rural culture,habits,social identity,social psychology are not yet complete“disembedding—embedding”process。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semi-urbanization.Governmen协should take measures to姒luce the time that is form the“semi-urban”to“pure urban-mrs]integration”. Key words:Adaptability of migrant workers;Semi-urbanization;Diseml)edding-embedding ‘ ·40· VoL32 No.6(142)2011 万方数据

农民工的适应性与中国半城市化的形成 日万方数据 FANG DATA 文献链接 作者: 李刚,LI Gang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刊名: 西北人口CssC] 英文刊名: 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 年,卷(期): 2011,32(6) 色考文献(18条) 1.格尔斯:顾昕从传统人到现代人一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1992 2.田凯关于农民工钓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1995(05) 3.李刚“中国模式“及其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选择2010(02) 4.Polanyi,Karl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1957 5.Douglas R W On the Edge:Shaping the Future of Peri-urban West Asia 2002 6.Pahl R E Urbs in Rure:The Metropolitan Fringe in Hertfordshire 1965 7.Douglass M A regional network strategy for reciprocal rural-urban linkages:An agenda for policy research with reference to Indonesia 8.郑艳婷:刘盛和:陈田试论丰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一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2003(06) 9.McGee T 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wxpanding a hypothesis 1991 10.Jean Gottmann 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1957(03) 11.张敏:甄峰:张晓明中国沿海欠发达地区半城市化特征与机制一以福建莆田为例2008(04) 12.Rakodi C Review of the Poverty Relevance of the Periurban Interface Production System Research 1998 13.于北溟:郭东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溯源及其存在价值研究2006(04) 14.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2006(05) 15.刘盛和:陈田:蔡建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2004(增刊) 16.Adell G Theories and Models of the Peri-urban Interface 1999 17.中国遭遇”半城市化"困扰 18.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2002(0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brk201106005.aspx

农民工的适应性与中国半城市化的形成 作者: 李刚, LI Gang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刊名: 西北人口 英文刊名: 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 年,卷(期): 2011,32(6) 参考文献(18条) 1.格尔斯;顾昕 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 1992 2.田凯 关于农民工钓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1995(05) 3.李刚 "中国模式"及其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选择 2010(02) 4.Polanyi,Karl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1957 5.Douglas R W On the Edge:Shaping the Future of Peri-urban West Asia 2002 6.Pahl R E Urbs in Rure:The Metropolitan Fringe in Hertfordshire 1965 7.Douglass M A regional network strategy for reciprocal rural-urban linkages:An agenda for policy research with reference to Indonesia 8.郑艳婷;刘盛和;陈田 试论丰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2003(06) 9.McGee T 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wxpanding a hypothesis 1991 10.Jean Gottmann 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1957(03) 11.张敏;甄峰;张晓明 中国沿海欠发达地区半城市化特征与机制——以福建莆田为例 2008(04) 12.Rakodi C Review of the Poverty Relevance of the Periurban Interface Production System Research 1998 13.于北溟;郭东明 中国半城市化现象溯源及其存在价值研究 2006(04) 14.王春光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2006(05) 15.刘盛和;陈田;蔡建明 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 2004(增刊) 16.Adell G Theories and Models of the Peri-urban Interface 1999 17.中国遭遇"半城市化"困扰 18.朱力 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 2002(0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brk201106005.aspx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