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人口危机逼近中国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272.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杜会观察 人口危机:逼近中国 李 影 2006年7月8日,第二界中国人口 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 学家萌沿论坛主题报告这样形容当前 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 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 的中国人口问题一“中国的新人口问压力。正如温家宝总理谈的“乘除法”那 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 题在快速积累中,犹如一颗定时炸弹, 样: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 黄金时期。2005年统计公告显示,中国 在不远的将来它将会爆炸”。中国的人 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 15一65岁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72%。 口问题正处在转型关口,这不仅仅是我 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 可以说目前我国处在重要战路机遇期 们通常认识到的数量问题,还表现在质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的人均水平。同也处在人口红利期。但是,人口红利的 量上,结构上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交织在时,我国环境质量总体仍处在不断恶化,另一面,就是就业的巨大压力。十五期 一起而共生的各种复杂问题等等。 之中。2005年1月27日,瑞士达沃斯公间,年度就业岗位缺口1200万个左右, 布的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显示, 十一五期间仍然是这个数字。劳动力供 现实中的中国人口问题 我国排在倒数第14位。中科院测算,环 大于求使得我们面临巨大的失业压力, 境污染使我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 失业造成一部分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行了 平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 据估计,我国农村目前剩余劳动力1.5 36年,独生子女政策也有27年了,比其 损失占到GDP的15%。另外,庞大的人亿,这部分人为农村隐性失业人口,劳 他发展中人口大国提前约半个世纪进口数量影响人口质量的提高。建国40动效率低、收入不高并且没有保障。 人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成功地 多年来,我国每年平均净增人口1000 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城镇登记人口失业 探素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 余万,致使每年新增加国民收人的25% 率2003年为4.3%,2004年为4.5%, 口何题的道路,对稳定世界人口作出了 以上要被新增加的人口消费掉。2004 2005年为4.2%。“城市登记失业率"是一 积极的贡献。但透过人口国情,我们看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 个相当狭窄的概念,它的计算方法是在 到中国的新人口问题更加复杂和严峻 值279%,比非洲穷国都少,低于世界平 威市前往玫府就业辅导(或培训)机构 了,表现在: 均5%的水平,低于联合国要求的6%,使 “登记”自己失业的人数,除以该市就业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一数量仍是 得我们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表现 人数,这里面没有包括不登记的人数和 问题。中国人口在数量上,表现为“低生 在: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01 农村剩余劳动力。据专家测算2004年 育率和高增长量并存”的态势。当前和年,相当于美国100年前水平。25-64岁 城镇真正的失业率,已由2003年的 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人口中其有大专以上学历比例仅为 10.99%上升到11,45%。因此在我们关注 100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总和生育 5.42%,大致是1999年欧盟的1/4。低素 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城市 率1.8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中国 质人口规模过大,制约粗放式经济增长 出现的贫困人口问题。 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方式转轨,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不能承受之重一老龄化。我国老 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 人口红利PK就业压力一过剩与 龄化表现出来的特点是:老龄化速度 后,达15亿左右。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 困。“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 快,时间比较集中,绝对数量大。我国 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多方面影响,在 生育率迅速下降,对儿童与老年抚养赡 2000年开始进人老龄化社会,标志是按 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劳动力资源 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 照国际标准衡量,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 四 万方数据

社会观察 2006年7月8日,第二界中国人口 学家前沿论坛主题报告这样形容当前 的中国人口问题——“中国的新人口问 题在快速积累中,犹如一颗定时炸弹, 在不远的将来它将会爆炸”。中国的人 口问题正处在转型关口,这不仅仅是我 们通常认识到的数量问题,还表现在质 量上、结构上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交织在 一起而共生的各种复杂问题等等。 现实中的中国人口问题 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行了 36年,独生子女政策也有27年了,比其 他发展中人口大国提前约半个世纪进 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成功地 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 口问题的道路,对稳定世界人口作出了 积极的贡献。但透过人口国情,我们看 到中国的新人口问题更加复杂和严峻 了,表现在: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数量仍是 问题。中国人口在数量上,表现为“低生 育率和高增长量并存”的态势。当前和 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一 100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总和生育 率1.8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中国 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 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 后,达15亿左右。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 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多方面影响,在 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劳动力资源 李 影 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 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 压力。正如温家宝总理谈的“乘除法”那 样: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 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 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 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的人均水平。同 时,我国环境质量总体仍处在不断恶化 之中。2005年1月27日,瑞士达沃斯公 布的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显示。, 我国排在倒数第14位。中科院测算,环 境污染使我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 平高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 损失占到GDp的15%。另外,庞大的人 口数量影响人口质量的提高。建国40 多年来,我国每年平均净增人口1000 余万,致使每年新增加国民收入的25% 以上要被新增加的人口消费掉。2004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 值2.79%,比非洲穷国都少,低于世界平 均5%的水平,低于联合国要求的6%,使 得我们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表现 在: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01 年,相当于美国100年前水平。25—64岁 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比例仅为 5.42%,大致是1999年欧盟的1/4。低素 质人口规模过大,制约粗放式经济增长 方式转轨,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人口红利PK就业压力——过剩与 贫困。“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 生育率迅速下降,对儿童与老年抚养赡 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 囫 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 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 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 黄金时期。2005年统计公告显示,中国 15—65岁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72%。 可以说目前我国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处在人口红利期。但是,人口红利的 另一面,就是就业的巨大压力。十五期 间,年度就业岗位缺口1200万个左右, 十一五期间仍然是这个数字。劳动力供 大于求使得我们面临巨大的失业压力, 失业造成一部分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据估计,我国农村目前剩余劳动力1.5 亿,这部分人为农村隐性失业人口,劳 动效率低、收入不高并且没有保障。 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城镇登记人口失业 率2003年为4.3%,2004年为4.5%, 2005年为4.2%。“城市登记失业率”是一 个相当狭窄的概念,它的计算方法是在 城市前往政府就业辅导(或培训)机构 “登记”自己失业的人数,除以该市就业 人数,这里面没有包括不登记的人数和 农村剩余劳动力。据专家测算2004年 城镇真正的失业率,已由2003年的 10.99%上升到11.45%。因此在我们关注 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城市 出现的贫困人口问题。 不能承受之重——老龄化。我国老 龄化表现出来的特点是:老龄化速度 快,时间比较集中,绝对数量大。我国 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标志是按 照国际标准衡量,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 万方数据

社会观察 例已经达到总人口的7%。据预测,到 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进行深入研 而语的。提高每个劳动力人口“养人”的 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64 究一这就是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 “贡献率”,即使到本世纪中期,中国老 亿,占总人口比重16.1%,2040年我国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口发展战略,必 龄化高峰到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 65岁以上人口将近4亿人,达到峰值。 须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进行观念创新。 仍然是一片光明的。其次,提高人口素 就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由7%上升 首先,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步伐。马克思 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回头看看日本,中 到17%而论,中国需要不到40年的时 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物质资 国甲午战败,大清帝国赔给它的数亿银 间,而发达国家一般需要80多年,有些 料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经济发 两中,有相当数量在其天皇的倡导下投 在100年以上。上有老,下无小.爷爷多 展、社会进步会逐步改善人们的生育观 人了它的国民教育。“在最偏僻的乡村, 孙子少,中国脆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 念,实现人口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人口 都开办了学校”,连衣不蔽体的农家娃 全线考验,同时对于社会发展也有较大 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加大教育 也能背着书包去念书。二战后,日本为 影响。 投入力度,这无疑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什么能从瓦砾中迅速崛起?因为它有受 和谐社会之痛一一人口结构失衡。 有关,而人口老龄化则更需要强大的物 过良好教育的国民。因此必须认真贯彻 一是出生性别比例失调将造成新的社 质基础做保森。所以我们说发展是硬道 科教兴国战略,加大基础教育投人力 会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 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用 度,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再 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 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符合中 次,提高人口素质还要注重提高出生 普查时为100:117.2003年为100:119, 国的人口国情,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 人口素质,就是把好出生关,让每个家 少数省份高达100:130。为遇制出生人必然选择。其次,必须进行观念创新。以 庭都能生育健康聪明的孩子。解决这 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国家采取了一系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 一问题,关键是加强出生缺陷预防能 列措施,到目前为止问题得到缓解。 在考虑21世纪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 力建设,建立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全国 2005年总人口性别比降为100:106左 中,一个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因此,今后 监测网,建立定期通报、预报、评估和 右,但到2005年底男性人口比女性人 要把“发展与人”的关系的定位定在发 预警制度。最后,政府还应加强公共医 口还多4000万。这将意味着未来还会 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适应人、发 疗投入,保健、体育锻炼的公共教育, 产生4000万光棍。男性比例过高,除了 展体现人,发展塑造人上。为此政府要 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膝体系。激励 会造成婚姻压力外,还会加剧性犯罪, 转变职能,建立公共政府,逐步从竞争 公民从事各种健身运动,侣导健康积 卖淫嫖姐、拐卖妇女儿童等现象的出 领域遐出,把投资的主体和重点转移到 极的生活方式。使更多的人到老来尽 现,加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二是独生 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转移到科技、教 可能地少消费杜会财富一不用住院 子女家庭规模过大加大了社会风险。独 育、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惠及多 就医或者少就医,甚至能创造财富。 生子女政策对于家庭而言如一把双刃 数人切身利益的方面。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还要积极改善 剑,一方面,妇女从传统的生育劳动中 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瑰从“以数为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和有序 得到解放,孩子成长期的负担减轻。但 本"到“以人为本”工作模式转变。其一,流动,化解结构性风险,增强人口安 另一方面,家庭养老功能遭通挑战,独 要激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内在动力, 全。一方面,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 生子女的成长风险使“家庭发展“受到 使其自觉自愿地实行计划生育。这就需 问题,关键是要形成男女平等的社会 挑战。首先是孩子的成长风险。主要是 要注重利益导向、利益共享机制的建氛围和道德规范,逐步扭转重男轻女 天折、重病的风险。万一成长中途出现 设。要通过利益共享让计划生育家庭分 的传统观念,实行有利于女孩健康成 意外而孩子的父母年事已高,那么这个 享到社会进步的成果,从而激发群众实 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改善 家庭的幸福感和未来保障就大受影响。 行计划生育的内在动力。其二,“稳定低 女性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严禁非 根据2000年“五普”数据,我国农村地 生育水平"”不能就事论事,一定要同生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 区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现在无后的家 育质量、生殖健康和生育权益结合起来 的人工终止妊振。重点整顿B相医疗 庭有57万之多。其次是孩子的成才风考虑和解决。在未来的人口发展中,要 市场,严格准人制度,严格执业资格审 险。“独柴难烧,独子难教”,古有明训。 尽量减少人口控制的社会代价,特别是 查,通过立法等指施,严厉打击非法实 一个孩子并不能绝对保证成才,如果孩 人权代价。我们不仅要重视生育行为的 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 子不成器,就可能成为大问题,老无所 控制,面且要重视生育目标、过程和结 止妊娠以及溺弃女婴等违法行为。另 靠反成其累。前面的风险发生的话一定 果的优化,凸现人文关怀,这是未来的 一方面,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是 会波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时带来国家 大方向。 关系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大事。要加 的国防风险。独生子女社会本质上是 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口大国 快构建覆盖城乡,具有中国特色的养 “风险社会”。独生子女规模过大决定了 向人口强国的转变。首先,将人口“包 老安全网,建立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 未来中国社会的高风险性。如果以母亲 袱”变为财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关键。 相结合的养老金储备制度。建立终身 40岁作为女性不再生育的年龄,以 应对未来人口红利即将枯竭和老龄化 教育和保健体系,以高素质应对老龄 1980年作为起点,我国将在2020年进 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提高人口素质。更重 化。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 人人口转变意义上的“风险社会”。 要的是,培养“以一当十”高素质人才, 为依托、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 光讨论几个人养一个人似乎有点形而 服务体系。发展老龄产业,完善社会化 破解中国人口难题 上学。比如,就一个家庭而言,一个“有 服务制度等。 本事“的家庭主要劳动力“养人"的数量 (作者单位:中共筛州市委党校) 人口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必须 和质量与“没本事”的相比,是不可同日 责任编辑邹顺桥 ⑤ 万方数据

社会观察 例已经达到总人口的7%。据预测,到 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64 亿,占总人口比重16.1%,2040年我国 65岁以上人口将近4亿人,达到峰值。 就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由7%上升 到17%而论,中国需要不到40年的时 间,而发达国家一般需要80多年,有些 在100年以上。上有老,下无小,爷爷多 孙子少,中国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 全线考验,同时对于社会发展也有较大 影响。 和谐社会之痛——人口结构失衡。 一是出生性别比例失调将造成新的社 会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 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 普查时为100:117,2003年为100:119, 少数省份高达100:130。为遏制出生人 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国家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到目前为止问题得到缓解。 2005年总人口性别比降为100:106左 右,但到2005年底男性人口比女性人 口还多4000万。这将意味着未来还会 产生4000万光棍。男性比例过高,除了 会造成婚姻压力外,还会加剧性犯罪、 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等现象的出 现,加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二是独生 子女家庭规模过大加大了社会风险。独 生子女政策对于家庭而言如一把双刃 剑,一方面,妇女从传统的生育劳动中 得到解放,孩子成长期的负担减轻。但 另一方面,家庭养老功能遭遇挑战,独 生子女的成长风险使“家庭发展”受到 挑战。首先是孩子的成长风险。主要是 夭折、重病的风险。万一成长中途出现 意外而孩子的父母年事已高,那么这个 家庭的幸福感和未来保障就大受影响。 根据2000年“五普”数据,我国农村地 区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现在无后的家 庭有57万之多。其次是孩子的成才风 险。“独柴难烧、独子难教”,古有明训。 一个孩子并不能绝对保证成才,如果孩 子不成器,就可能成为大问题,老无所 靠反成其累。前面的风险发生的话一定 会波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时带来国家 的国防风险。独生子女社会本质上是 “风险社会”。独生子女规模过大决定了 未来中国社会的高风险性。如果以母亲 40岁作为女性不再生育的年龄,以 1980年作为起点,我国将在2020年进 入人口转变意义上的“风险社会”。 破解中国人口难题 人口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必须 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进行深入研 究——这就是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口发展战略,必 须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进行观念创新。 首先,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步伐。马克思 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物质资 料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会逐步改善人们的生育观 念,实现人口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人口 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加大教育 投入力度,这无疑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有关,而人口老龄化则更需要强大的物 质基础做保障。所以我们说发展是硬道 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用 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符合中 国的人口国情,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 必然选择。其次,必须进行观念创新。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 在考虑21世纪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 中,一个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因此,今后 要把“发展与人”的关系的定位定在发 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适应人、发 展体现人、发展塑造人上。为此政府要 转变职能、建立公共政府,逐步从竞争 领域退出,把投资的主体和重点转移到 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转移到科技、教 育、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惠及多 数人切身利益的方面。 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从“以数为 本”到“以人为本”工作模式转变。其一, 要激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内在动力, 使其自觉自愿地实行计划生育。这就需 要注重利益导向、利益共享机制的建 设。要通过利益共享让计划生育家庭分 享到社会进步的成果,从而激发群众实 行计划生育的内在动力。其二,“稳定低 生育水平”不能就事论事,一定要同生 育质量、生殖健康和生育权益结合起来 考虑和解决。在未来的人口发展中,要 尽量减少人口控制的社会代价,特别是 人权代价。我们不仅要重视生育行为的 控制,而且要重视生育目标、过程和结 果的优化,凸现人文关怀,这是未来的 大方向。 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口大国 向人口强国的转变。首先,将人口“包 袱”变为财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关键。 应对未来人口红利即将枯竭和老龄化 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提高人口素质。更重 要的是,培养“以一当十”高素质人才, 光讨论几个人养一个人似乎有点形而 上学。比如,就一个家庭而言,一个“有 本事”的家庭主要劳动力“养人”的数量 和质量与“没本事”的相比,是不可同日 围 而语的。提高每个劳动力人口“养人”的 “贡献率”,即使到本世纪中期,中国老 龄化高峰到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 仍然是一片光明的。其次,提高人口素 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回头看看日本,中 国甲午战败,大清帝国赔给它的数亿银 两中,有相当数量在其天皇的倡导下投 入了它的国民教育。“在最偏僻的乡村, 都开办了学校”,连衣不蔽体的农家娃 也能背着书包去念书。二战后,日本为 什么能从瓦砾中迅速崛起?因为它有受 过良好教育的国民。因此必须认真贯彻 科教兴国战略,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 度,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再 次,提高人口素质还要注重提高出生 人口素质,就是把好出生关,让每个家 庭都能生育健康聪明的孩子。解决这 一问题,关键是加强出生缺陷预防能 力建设,建立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全国 监测网,建立定期通报、预报、评估和 预警制度。最后,政府还应加强公共医 疗投入,保健、体育锻炼的公共教育, 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激励 公民从事各种健身运动,倡导健康积 极的生活方式。使更多的人到老来尽 可能地少消费社会财富——不用住院 就医或者少就医,甚至能创造财富。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还要积极改善 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和有序 流动,化解结构性风险,增强人口安 全。一方面,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 问题,关键是要形成男女平等的社会 氛围和道德规范,逐步扭转重男轻女 的传统观念,实行有利于女孩健康成 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改善 女性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严禁非 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 的人工终止妊娠。重点整顿B超医疗 市场,严格准入制度,严格执业资格审 查,通过立法等措施,严厉打击非法实 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 止妊娠以及溺弃女婴等违法行为。另 一方面,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是 关系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大事。要加 快构建覆盖城乡,具有中国特色的养 老安全网,建立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 相结合的养老金储备制度。建立终身 教育和保健体系,以高素质应对老龄 化。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 为依托、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 服务体系。发展老龄产业,完善社会化 服务制度等。 (作者单位:中共锦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邹顺桥 万方数据

人口危机:逼近中国 田万方数据 ANFANG D点A 文献链接 作者: 李影 作者单位: 中共锦州市委党校 刊名: 党政干部学刊 英文刊名: JOURNAL FOR PARTY AND ADMINISTRATIVE CADRES 年,卷(期): 2007(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l.张维庆.Zhang Weiqing深入学习贯彻《决定》开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局面(续)一坚定不移走中因特色统 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期刊论文]-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6) 2.胡伟略中因现代经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人口问题研究[会议论文]-2008 3.李士英.路凯.井海宁.陈焕新水和世界人口增长[期刊论文]-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1,8(2) 4.如何看待中国的人口问题[期刊论文]-党政论坛2001(7) 5.原新人口老龄化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期刊论文]-中国社会工作2011(35) 6.周婧苑新时期我国人口规模、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期刊论文]-知识经济2012(7) 7.李毅我国人口:三大高峰五大难题[期刊论文]-绿色中国2005(7) 8.徐文平统筹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必须重新定位部门职能[期刊论文]-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⑤) 9.陈友华.CHEN Yo1-hua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建构与误导[期刊论文]-人口与发展2008,14(5) 10.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因人口问题的杰出贡献[期刊论文]-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⑤)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zgbxk200701024.aspx

人口危机:逼近中国 作者: 李影 作者单位: 中共锦州市委党校 刊名: 党政干部学刊 英文刊名: JOURNAL FOR PARTY AND ADMINISTRATIVE CADRES 年,卷(期): 2007(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张维庆.Zhang Weiqing 深入学习贯彻《决定》开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局面(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 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期刊论文]-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6) 2. 胡伟略 中国现代经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人口问题研究[会议论文]-2008 3. 李士英.路凯.井海宁.陈焕新 水和世界人口增长[期刊论文]-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1,8(2) 4. 如何看待中国的人口问题[期刊论文]-党政论坛2001(7) 5. 原新 人口老龄化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期刊论文]-中国社会工作2011(35) 6. 周婧苑 新时期我国人口规模、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期刊论文]-知识经济2012(7) 7. 李毅 我国人口:三大高峰五大难题[期刊论文]-绿色中国2005(7) 8. 徐文平 统筹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必须重新定位部门职能[期刊论文]-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5) 9. 陈友华.CHEN You-hua 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建构与误导[期刊论文]-人口与发展2008,14(5) 10. 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杰出贡献[期刊论文]-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zgbxk200701024.aspx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