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战争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控制问题研究 曹蓬勃 摘要: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进入了相当长的一段相对和平时期,意识形态引发冲突的退居其 次,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尽管近几十年来没有全球性的大型战争或军事集团对峙 出现,但区域性,有限规模的战争却从未停止。本文认为,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部战争背景下,我 国的金融安全可能会因为财政支出的膨胀,金融机构流动性和信心下降,货币替代的加剧而受到 冲击。作为管理当局,应当坚持非战时审慎监管与战时紧急控制相结合,控制债务和通货膨胀规 模,设立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体系,从而有效地引到和化解战争带来的金融风险。 关键词:局部战争金融风险通货膨胀 一、导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 全球化的步伐不断迈进,我国的经济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但是,对于我国这 样一个市场经济仅有30多年历史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接受与成熟运用现代化的金融管理手段还需要时日。 现代高科技战争耗资巨大,如果出现战争,金融市场肯定会首先受到冲击,担负着现代经济运行核心任务的 金融业一旦收到重大冲击,整个国家的经济系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混乱局面。 战争以及由于战争后果给经济金融带来的影响基本是负面的,这在世界经济史上已经有充分的体现。 以20世纪最著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为例,其原因就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是以德国为核心的 同盟国的失败结束而告终的,当时德国本身己经存在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每年还要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和 利息,因此不得不向英美等国筹借短期银行信贷,奥地利信贷银行宣布破产后,英美等西方国家担心资金安 全,纷纷从德国提取短期资金。由于外资大量抽走,从1931年5月到7月,德国黄金储备减少了42%,德国 政府于7月宣布停业两天,德国4大银行中的2家随即破产,同年9月宣布停止支付外债,禁止黄金输出。 德国中止对外支付后,英国在德国的资金无法抽回,加之战时大量资本外逃发生,1931年9月底,英国也宣 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换,放弃金本位,英镑贬值31%。由于英国放弃金本位,与英镑关系密切的国 家也纷纷放弃了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剧烈动荡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银行破产风潮。1931年-1932 年,美国银行倒闭5096家。1933年春.美国再次爆发信用危机浪潮,存款被大量挤提,货币存量大幅下降, 银行系统流动性严重困难,总计超过4000家银行倒闭。剧烈的金融动荡进一步引发了资本外逃,联邦储蓄 银行黄金贮备锐减,美国不得不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其他国家紧随其后也纷纷贬值。危机发生后截 止1933年底,全世界有44个国家货币先后贬值,25个国家停止国债偿付,多国政府宣布破产,这是世界经 济史上罕见的现象。 二、局部战争时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及其后果 维系国家经济运行的核心体系有3个: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在中国,货币市场与金融机构 的运行管理关系密切.资本市场与国家财政政策联系紧密,主要负责控制财政收支,为赤字进行融资,是国 家经济活力的根源,外汇市场维系着国家内外收支的平衡,是展示国家对外联系的一个窗口。 在战争条件下,以上3个领域都有可能遭到冲击。爆发性的债务和军费增长首先会对财政领域产生巨 大压力:金融机构也要承担信心逆转,资本抽逃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面临制裁,对外贸易也将遭受牵连。 1.高额军费带来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物资消耗特别巨大,对一国财政的承受能力不断提出更 高要求。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 http://ww
局部战争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控制问题研究 曹蓬勃 摘 要: 冷战结束以来, 世界进入了相当长的一段相对和平时期, 意识形态引发冲突的退居其 次, 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尽管近几十年来没有全球性的大型战争或军事集团对峙 出现, 但区域性, 有限规模的战争却从未停止。本文认为, 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部战争背景下, 我 国的金融安全可能会因为财政支出的膨胀, 金融机构流动性和信心下降, 货币替代的加剧而受到 冲击。作为管理当局, 应当坚持非战时审慎监管与战时紧急控制相结合, 控制债务和通货膨胀规 模, 设立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体系, 从而有效地引到和化解战争带来的金融风险。 关键词: 局部战争 金融风险 通货膨胀 一、导 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经济, 政治, 社会制度等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特别是近十年来, 随着 全球化的步伐不断迈进, 我国的经济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 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但是, 对于我国这 样一个市场经济仅有 30 多年历史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接受与成熟运用现代化的金融管理手段还需要时日。 现代高科技战争耗资巨大, 如果出现战争, 金融市场肯定会首先受到冲击, 担负着现代经济运行核心任务的 金融业一旦收到重大冲击, 整个国家的经济系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混乱局面。 战争以及由于战争后果给经济金融带来的影响基本是负面的, 这在世界经济史上已经有充分的体现。 以 20 世纪最著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为例, 其原因就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是以德国为核心的 同盟国的失败结束而告终的, 当时德国本身已经存在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 每年还要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和 利息, 因此不得不向英美等国筹借短期银行信贷, 奥地利信贷银行宣布破产后, 英美等西方国家担心资金安 全, 纷纷从德国提取短期资金。由于外资大量抽走, 从 1931 年 5 月到 7 月, 德国黄金储备减少了 42% , 德国 政府于 7 月宣布停业两天, 德国 4 大银行中的 2 家随即破产, 同年 9 月宣布停止支付外债, 禁止黄金输出。 德国中止对外支付后, 英国在德国的资金无法抽回, 加之战时大量资本外逃发生, 1931 年 9 月底, 英国也宣 布停止黄金支付, 停止纸币兑换, 放弃金本位, 英镑贬值 31% 。由于英国放弃金本位, 与英镑关系密切的国 家也纷纷放弃了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剧烈动荡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银行破产风潮。1931 年- 1932 年, 美国银行倒闭 5096 家。1933 年春, 美国再次爆发信用危机浪潮, 存款被大量挤提, 货币存量大幅下降, 银行系统流动性严重困难, 总计超过 4000 家银行倒闭。剧烈的金融动荡进一步引发了资本外逃, 联邦储蓄 银行黄金贮备锐减, 美国不得不宣布放弃金本位, 美元贬值, 其他国家紧随其后也纷纷贬值。危机发生后截 止 1933 年底, 全世界有 44 个国家货币先后贬值, 25 个国家停止国债偿付, 多国政府宣布破产, 这是世界经 济史上罕见的现象。 二、局部战争时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及其后果 维系国家经济运行的核心体系有 3 个: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在中国, 货币市场与金融机构 的运行管理关系密切, 资本市场与国家财政政策联系紧密, 主要负责控制财政收支, 为赤字进行融资, 是国 家经济活力的根源, 外汇市场维系着国家内外收支的平衡, 是展示国家对外联系的一个窗口。 在战争条件下, 以上 3 个领域都有可能遭到冲击。爆发性的债务和军费增长首先会对财政领域产生巨 大压力; 金融机构也要承担信心逆转, 资本抽逃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果面临制裁, 对外贸易也将遭受牵连。 1. 高额军费带来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现代战争, 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物资消耗特别巨大, 对一国财政的承受能力不断提出更 高要求。 43
以美国为例,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国共消耗610亿美元,而第二次海湾战争(2003)以来,美国直接用于 战争的经费高达3500亿美元,为其2003年GDP的41.3%。4年伊战的经费总额超过了朝鲜战争。而根 据斯蒂格利茨的测算,伊战的最终经济代价将超过两万亿美元。 通货膨胀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学界长期以来重点研究的经济现象之一。对于通 货膨胀,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莱德勒和帕金认对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也是货币不断贬值的 一种过程。”在战时,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战时军事需求猛增。现代战争具有高技 术,高消耗特性.相对与一战二战时期,装备与技术的昂贵程度翻了几番。我国60年代生产的歼6战斗机 型,单价为30万元人民币,后来服役的歼7战斗机型,由于加装了新型电子设备,造价超过了千万。而近年 来开发的歼10系列机型,性能上超过了外军第二代战斗机,造价与研发成本也更加昂贵。当军事部门对非 军事部门产生挤出效应时,有效供给就会下降,货币供给的增加与需求的上涨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合力。 苏联经济学家阿列克谢夫在《资本主义国家战争财政》一书中总结了当时参战各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 状况,发现两次战争期间出现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最高的国家可达18倍。 表1 两次世界大战各主要参战国的通货膨胀状况 年终时流通中货币量 国别 计算单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3年 1918年 增加倍数 1938年 1945年 增加倍数 德国 马克 6632 33106 4 10388 56667 4.5 意大利 里拉 2782 13874 4 19300 367700 18 日本 日元 708 1611 1.3 2900 54800 17.9 美国 美元 3540 5238 0.5 5800 26500 3.6 英国 英镑 46 127 1.8 460 1340 1.9 法国 法郎 5714 30255 4.3 112000 577000 4.2 数据来源:王元龙《中国金融安全论M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从理论上讲,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的规模取决于由财政承担的社会公共产品的数量或规模。 在市场失灵的领域里,如社会必需的国防、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需借助财政资源配置来弥补市场失 灵,提供公共产品。战时巨大的经费需求可能会导致本国财政运行状况极度紧张,致使财政手段的运用缺 乏应有的回旋余地和弹性选择空间,削弱财政政策应有的调控力度。政府指令的上传下达因缺乏必要的财 力支撑,其效果难免大打折扣。中央政府财政支出方式和体系决定了,我国财政担负者比一般市场经济国 家重要的历史使命,而在战争时期承担的压力更大。 表2 1995-2007年中国年度国防费支出情况(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度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金额 636.72 720.06 812.57 934.70 1076.70 1207.54 1442.04 年度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金额 1707.78 1907.87 2200.01 2474.96 2979.38 3553.9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表3 1995-2006年中国军费开支所占比例(单位:亿人民币) 军费占财政 军费占GDP 年份 GDP 财政收入 军费开支 比例 比例 1995 60794 6242 637 10.2% 1.05% 1996 71176 7408 720 9.72% 1.01% 1997 78973 8651 813 9.04% 1.03% 1998 84402 9876 935 9.47% 1.11% 1999 89677 11444 1076 9.40% 1.20% 4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v
以美国为例, 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国共消耗 610 亿美元, 而第二次海湾战争( 2003) 以来, 美国直接用于 战争的经费高达 3500 亿美元, 为其 2003 年 GDP 的 41. 3% 。4 年伊战的经费总额超过了朝鲜战争。而根 据斯蒂格利茨的测算, 伊战的最终经济代价将超过两万亿美元。 通货膨胀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经济学界长期以来重点研究的经济现象之一。对于通 货膨胀,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莱德勒和帕金认为 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 也是货币不断贬值的 一种过程。 在战时, 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是战时军事需求猛增。现代战争具有高技 术, 高消耗特性, 相对与一战二战时期, 装备与技术的昂贵程度翻了几番。我国 60 年代生产的歼 6 战斗机 型, 单价为 30 万元人民币, 后来服役的歼 7 战斗机型, 由于加装了新型电子设备, 造价超过了千万。而近年 来开发的歼 10 系列机型, 性能上超过了外军第二代战斗机, 造价与研发成本也更加昂贵。当军事部门对非 军事部门产生挤出效应时, 有效供给就会下降, 货币供给的增加与需求的上涨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合力。 苏联经济学家阿列克谢夫在资本主义国家战争财政一书中总结了当时参战各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 状况, 发现两次战争期间出现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最高的国家可达 18 倍。 表 1 两次世界大战各主要参战国的通货膨胀状况 国别 计算单位 年终时流通中货币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3 年 1918 年 增加倍数 1938 年 1945 年 增加倍数 德国 马克 6632 33106 4 10388 56667 4. 5 意大利 里拉 2782 13874 4 19300 367700 18 日本 日元 708 1611 1. 3 2900 54800 17. 9 美国 美元 3540 5238 0. 5 5800 26500 3. 6 英国 英镑 46 127 1. 8 460 1340 1. 9 法国 法郎 5714 30255 4. 3 112000 577000 4. 2 数据来源: 王元龙 中国金融安全论[ 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从理论上讲, 般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支出的规模取决于由财政承担的社会公共产品的数量或规模。 在市场失灵的领域里, 如社会必需的国防、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 需借助财政资源配置来弥补市场失 灵, 提供公共产品。战时巨大的经费需求可能会导致本国财政运行状况极度紧张, 致使财政手段的运用缺 乏应有的回旋余地和弹性选择空间, 削弱财政政策应有的调控力度。政府指令的上传下达因缺乏必要的财 力支撑, 其效果难免大打折扣。中央政府财政支出方式和体系决定了, 我国财政担负者比一般市场经济国 家重要的历史使命, 而在战争时期承担的压力更大。 表 2 1995- 2007 年中国年度国防费支出情况( 单位: 亿元人民币) 年度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金额 636. 72 720. 06 812. 57 934. 70 1076. 70 1207. 54 1442. 04 年度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金额 1707. 78 1907. 87 2200. 01 2474. 96 2979. 38 3553. 9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表 3 1995- 2006 年中国军费开支所占比例( 单位: 亿人民币) 年份 GDP 财政收入 军费开支 军费占财政 比例 军费占 GDP 比例 1995 60794 6242 637 10. 2% 1. 05% 1996 71176 7408 720 9. 72% 1. 01% 1997 78973 8651 813 9. 04% 1. 03% 1998 84402 9876 935 9. 47% 1. 11% 1999 89677 11444 1076 9. 40% 1. 20% 44
续表 2000 99214 13395 1027 9.01% 1.22% 2001 109655 16386 1442 8.80% 1.32% 2002 120332 18903 1708 9.04% 1.42% 2003 135822 21715 1908 8.79% 1.40% 2004 159878 26396 2200 8.33% 1.38% 2005 183084 31649 2475 7.82% 1.35% 2006 210871 39373 2979 7.57% 1.4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2.信心逆转和流动性下降将会冲击银行体系 银行的根本基础是信用关系。战争时期,信用关系会呈现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主要原因是: 一是经济的周期性运动规律。即在和平的金融繁荣时期,金融资产价格猛涨,掩盖了金融机构存在的 内在风险,投机性借款人和高风险的借款人大量借款,一旦战争爆发,金融风险就逐渐暴露出来。 二是汇率制度。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实行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汇率都要随经济状况的变 化而变化.即使是固定汇率制,也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汇率一变,金融机构的成本和收益就要发生相应的 变化。引起汇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经济周期、国际资本流动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等。汇率风险是金 融机构面临的正常风险之一,但战争时期,由于信心缺失带来的汇率风险损失也会给金融机构带来致命的 打击。汇率风险不仅会引起汇兑损益,而且还会产生债务风险。 三是流动性不足。银行的经营方式是以部分准备金为支点、以借短放长的期限变换为杠杆,依靠资产 组合的资产扩张来实现赢利。流动性是金融资产的本性之一,流动性不强的资产如现金货币或现金不能带 来收益,所以金融机构通常都只保存极少量的现金以满足提款人的需要,而将大量资金用于较长期的资产 上(如固定资产、长期债券等)。这些资产虽然潜在收益大,但变现能力差,所以一但市场发生变化,银行机 构就会面临流动性不足问题。为了保证支付,清偿债务,就不得不低价出售或被迫收回部分资产,以极大的 代价来满足流动性需求。战争时期,由于国家可能在货币政策与贴现方面管制,银行的资产硬化”情况会 更加严重.而消费水平的下降使其负债间接增加,更容易遭受“挤兑”并由此引起倒闭。 3.外汇黑市与资本外逃规模会因局部战争而扩大 一是局部战争引发替代效应放大外汇黑市规模 假定我国未来某一时期发生战争,可能引发如下风险: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金融机构倒闭引发的债权 损失,资产价格下跌,金融管制导致交易成本增加。公众在对以上风险产生预期后,就会转向采取相应的避 险措施。而货币替代就是常用的方式之一。 当战争导致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时,本国货币作为储蓄,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的功能就会被严重削弱。 此时,国际上拥有较好声誉,较稳定币值,较强购买力的币种就会就进入流通领域,如果国家处在战争金融 管制时期,那么黑市将代替外汇银行满足居民超额的外币需求。 战争时期脆弱的金融体系会增加金融机构的偿付风险。流动性危机和战时外汇短缺,甚至对敌国的经 济制裁都有可能使政府在战时冻结金融机构中的外币存款。因此,即使居民将本币存款转换为外币存款也 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居民会更加倾向于持有外币现金,对外汇黑市的需求将会大大 提升。 二是局部战争会扩大资本外逃规模 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会使公众信心变得极为脆弱,容易诱发异于平时的大规模资本外逃。诱因可能包 括下列几种: 第一,战时高额赤字将会使公众产生高通货膨胀预期并寻求套期保值手段。公众会因此倾向于持有 国外资产并从事资本外逃。 第二,战时国际储备规模的下降可能会放大资本外逃。战争时期,国家的外汇储备面临着被冻结的风 险,贸易条件的恶化和可能的军火进口需求使储备必然出现缺口。此外,敌国对资本流入本国的限制也会 使资本项目逆差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资本流入渠道未受到敌国监管与制裁,私人借贷也会由于战争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reserv ,五tp:/ww
续 表 2000 99214 13395 1027 9. 01% 1. 22% 2001 109655 16386 1442 8. 80% 1. 32% 2002 120332 18903 1708 9. 04% 1. 42% 2003 135822 21715 1908 8. 79% 1. 40% 2004 159878 26396 2200 8. 33% 1. 38% 2005 183084 31649 2475 7. 82% 1. 35% 2006 210871 39373 2979 7. 57% 1. 4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2. 信心逆转和流动性下降将会冲击银行体系 银行的根本基础是信用关系。战争时期, 信用关系会呈现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主要原因是: 一是经济的周期性运动规律。即在和平的金融繁荣时期, 金融资产价格猛涨, 掩盖了金融机构存在的 内在风险, 投机性借款人和高风险的借款人大量借款, 一旦战争爆发, 金融风险就逐渐暴露出来。 二是汇率制度。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论是实行固定汇率制, 还是浮动汇率制, 汇率都要随经济状况的变 化而变化, 即使是固定汇率制, 也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汇率一变, 金融机构的成本和收益就要发生相应的 变化。引起汇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经济周期、国际资本流动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等。汇率风险是金 融机构面临的正常风险之一, 但战争时期, 由于信心缺失带来的汇率风险损失也会给金融机构带来致命的 打击。汇率风险不仅会引起汇兑损益, 而且还会产生债务风险。 三是流动性不足。银行的经营方式是以部分准备金为支点、以借短放长的期限变换为杠杆, 依靠资产 组合的资产扩张来实现赢利。流动性是金融资产的本性之一, 流动性不强的资产如现金货币或现金不能带 来收益, 所以金融机构通常都只保存极少量的现金以满足提款人的需要, 而将大量资金用于较长期的资产 上( 如固定资产、长期债券等) 。这些资产虽然潜在收益大, 但变现能力差, 所以一但市场发生变化, 银行机 构就会面临流动性不足问题。为了保证支付, 清偿债务, 就不得不低价出售或被迫收回部分资产, 以极大的 代价来满足流动性需求。战争时期, 由于国家可能在货币政策与贴现方面管制, 银行的资产 硬化 情况会 更加严重, 而消费水平的下降使其负债间接增加, 更容易遭受 挤兑 并由此引起倒闭。 3. 外汇黑市与资本外逃规模会因局部战争而扩大 一是局部战争引发替代效应放大外汇黑市规模 假定我国未来某一时期发生战争, 可能引发如下风险: 通货膨胀, 货币贬值, 金融机构倒闭引发的债权 损失, 资产价格下跌, 金融管制导致交易成本增加。公众在对以上风险产生预期后, 就会转向采取相应的避 险措施。而货币替代就是常用的方式之一。 当战争导致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时, 本国货币作为储蓄, 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的功能就会被严重削弱。 此时, 国际上拥有较好声誉, 较稳定币值, 较强购买力的币种就会就进入流通领域, 如果国家处在战争金融 管制时期, 那么黑市将代替外汇银行满足居民超额的外币需求。 战争时期脆弱的金融体系会增加金融机构的偿付风险。流动性危机和战时外汇短缺, 甚至对敌国的经 济制裁都有可能使政府在战时冻结金融机构中的外币存款。因此, 即使居民将本币存款转换为外币存款也 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在这种条件下, 居民会更加倾向于持有外币现金, 对外汇黑市的需求将会大大 提升。 二是局部战争会扩大资本外逃规模 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会使公众信心变得极为脆弱, 容易诱发异于平时的大规模资本外逃。诱因可能包 括下列几种: 第一 , 战时高额赤字将会使公众产生高通货膨胀预期并寻求套期保值手段。公众会因此倾向于持有 国外资产并从事资本外逃。 第二 , 战时国际储备规模的下降可能会放大资本外逃。战争时期, 国家的外汇储备面临着被冻结的风 险, 贸易条件的恶化和可能的军火进口需求使储备必然出现缺口。此外, 敌国对资本流入本国的限制也会 使资本项目逆差扩大。值得注意的是, 即使资本流入渠道未受到敌国监管与制裁, 私人借贷也会由于战争 45
风险因素而减少流入。 第三,可能出现的汇率贬值也会加剧资本外逃。根据上文,由于货币替代的需求,战时黑市的存在让政 府维持实际汇率稳定面临巨大困难,即使政府坚持名义汇率不贬值,黑市汇率也可能发生较大幅度贬值。 本币汇率贬值会严重影响资本持有者的信心,令公众选择将资本逃至国外避险。 第四.战时资金对民用资金会产生一定挤出效应,而局部战争条件下,非战时的经济体系又不能起到战 时繁荣的拉动作用。这可能将导致产出的减少,市场的萧条,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诱使资本外逃行为出 现。此外,战争会令国家债务计划和债务规模受到干扰,如果债务水平在战前就出于较为危险的程度,那么 战时出现偿付困难的可能就较大,为了避免政府当局可能的扩张性货币行为,资本持有者会倾向于资本 外逃。 三、局部战争条件下应对金融风险的监管措施探讨 战争时期金融需要政府的监管力量,维持金融业的公平、高效、安全,从纠正与保护两方面入手,保持市 场稳定,以满足战时要求。众所周知,金融风险的积累是有一定过程的,因此对其进行管理和引导也不可能 只靠临时的管控手段,即必须将战时与非战时金融安全控制相联系,以非战时的审慎监管和预警观测为基 础,以战时的应急监管为补充,促使金融体系更有效率地执行金融基本功能,以适应可能突然恶化的金融环 境需要。 非战时 预警系统+审慎监管 战时 应急监管 图1战时与非战时结合的金融监管 1.金融市场方面的措施。从根本上讲,应对战争冲击的主动权在于实施正确的货币及汇率政策,因此 在实现货币安全管理活动时,应以保持本币币值稳定,维护居民对本币信心为目标,并采取以下的管理 方式。 ()保持平稳的经济环境。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定,防止货币贬值。降低财政对国债的依存度,尽早解 决好隐性债务问题,以保证投资者的信心。对于战时可能出现的战争债等问题,要早做准备,提前控制好国 家与金融机构的负债头寸,防止偿付问题的产生。 (2)实行汇率目标区管理、增大汇率的弹性,以减少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力。以外汇存流量 为监测对象,掌握外汇市场动向,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在特殊时期,国家可以通过限制每日外汇市场波动幅 度,增加汇兑限制等手段临时控制汇率水平,如果国家本身己经形成了具有弹性的汇率体系,汇率水平在受 到冲击时没有受到过多扭曲,那么依靠市场本身的力量就可以对抗不良预期,减少了管理成本。 (3)严厉打击外汇黑市,加强对居民和企业外币流动的监控。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结汇的方法冻结可 能流入黑市的外币。 (4建立以M2/GDP,赤字率,国债发行/GDP,外债负债率,外汇储备额为核心指标的货币安全监测 体系,在战时为管理当局提供及时的警讯和有力的决策支持。 2.金融机构方面的措施。在实现战争时期金融机构安全的管理活动中,结合国内、国际的经验教训, 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在战前设立强化的金融安全网,对金融机构的准入管理、经营管理及预警制度,包括金融机构的登 记注册制度、业务范围管理、资本充足性管理等进行安排,这是一种进取性的、防患于未然的方法。 (2以资本充足率为标准,建立对金融机构安全状态评估与应对措施的决策系统。美国目前实行的银 行快速预警纠偏模型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形式。 4-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v
风险因素而减少流入。 第三, 可能出现的汇率贬值也会加剧资本外逃。根据上文, 由于货币替代的需求, 战时黑市的存在让政 府维持实际汇率稳定面临巨大困难, 即使政府坚持名义汇率不贬值, 黑市汇率也可能发生较大幅度贬值。 本币汇率贬值会严重影响资本持有者的信心, 令公众选择将资本逃至国外避险。 第四, 战时资金对民用资金会产生一定挤出效应, 而局部战争条件下, 非战时的经济体系又不能起到战 时繁荣的拉动作用。这可能将导致产出的减少, 市场的萧条, 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 诱使资本外逃行为出 现。此外, 战争会令国家债务计划和债务规模受到干扰, 如果债务水平在战前就出于较为危险的程度, 那么 战时出现偿付困难的可能就较大, 为了避免政府当局可能的扩张性货币行为, 资本持有者会倾向于资本 外逃。 三、局部战争条件下应对金融风险的监管措施探讨 战争时期金融需要政府的监管力量, 维持金融业的公平、高效、安全, 从纠正与保护两方面入手, 保持市 场稳定, 以满足战时要求。众所周知, 金融风险的积累是有一定过程的, 因此对其进行管理和引导也不可能 只靠临时的管控手段, 即必须将战时与非战时金融安全控制相联系, 以非战时的审慎监管和预警观测为基 础, 以战时的应急监管为补充, 促使金融体系更有效率地执行金融基本功能, 以适应可能突然恶化的金融环 境需要。 非战时 - - - - - 预警系统+ 审慎监管 战时 - - - - - 应急监管 图 1 战时与非战时结合的金融监管 1. 金融市场方面的措施。从根本上讲, 应对战争冲击的主动权在于实施正确的货币及汇率政策, 因此 在实现货币安全管理活动时, 应以保持本币币值稳定, 维护居民对本币信心为目标, 并采取以下的管理 方式。 ( 1) 保持平稳的经济环境。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定, 防止货币贬值。降低财政对国债的依存度, 尽早解 决好隐性债务问题, 以保证投资者的信心。对于战时可能出现的战争债等问题, 要早做准备, 提前控制好国 家与金融机构的负债头寸, 防止偿付问题的产生。 ( 2) 实行汇率目标区管理、增大汇率的弹性, 以减少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力。以外汇存流量 为监测对象, 掌握外汇市场动向, 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在特殊时期, 国家可以通过限制每日外汇市场波动幅 度, 增加汇兑限制等手段临时控制汇率水平, 如果国家本身已经形成了具有弹性的汇率体系, 汇率水平在受 到冲击时没有受到过多扭曲, 那么依靠市场本身的力量就可以对抗不良预期, 减少了管理成本。 ( 3) 严厉打击外汇黑市, 加强对居民和企业外币流动的监控。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结汇的方法冻结可 能流入黑市的外币。 ( 4) 建立以 M2/ GDP, 赤字率, 国债发行/ GDP, 外债负债率, 外汇储备额为核心指标的货币安全监测 体系, 在战时为管理当局提供及时的警讯和有力的决策支持。 2. 金融机构方面的措施。在实现战争时期金融机构安全的管理活动中, 结合国内、国际的经验教训, 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1) 在战前设立强化的金融安全网, 对金融机构的准入管理、经营管理及预警制度, 包括金融机构的登 记注册制度、业务范围管理、资本充足性管理等进行安排, 这是一种进取性的、防患于未然的方法 。 ( 2) 以资本充足率为标准, 建立对金融机构安全状态评估与应对措施的决策系统。美国目前实行的银 行快速预警纠偏模型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形式。 46
表4 美国的快速预警纠偏模型 C RI R2 R3 相应的纠偏行动 1 >10 >-6 >-5 不受资本监管命令制约,无需采取特别监管措施 >8 >-4 >4 不受资本监管命令制约,无需采取特别监管措施 要求银行必须在45日内提交一份可行的资本恢复计划。指定把资本比率提 高至资本良好或充足水平的详细措施。在资本补足之前,限制总资产的增 <8 <4 长,银行支付管理费、分红、派息、合并、开设分行和经营新业务要先经有关部 门同意 除以上措施外,还要求银行:出售表决权的股票,增加资本:指定银行被一家 持股公司收购或与另一家银行合并:限制对高级管理人员发放股息支付给存 款人的利息不得超过本地区的利率水平:严格限制资产增长或减少总资产: 4 <6 <3 <3 停止或减少对该机构有额外风险的交易,限制与附属机构交易禁止从代理机 构接受存款:选举新的董事会,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未经美联储同意,禁止银 行的持股公司分红:放弃或清理无清偿力的、危险的附属机构和处理本机构 面临的严重风险:监管机关认为有必要的任何其他行动. 注:C为资本级别,1为资本良好、2为资本充足、3为资本不足、4为资本严重不足R1为总风险资本比 率、R2为一级风险资本比率、R3为一级杠杆比率。 资料来源:Kuniho Saw amoto,Financial Stability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3)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为战争时期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具体包括:中央银 行向问题严重的银行提供低利贷款:中央银行组织下的联合数助(1973年英格兰银行采用该办法挽救了20 多家经营房地产信贷的银行):由存款保险机构提供清偿能力紧急资金援助,包括给予贷款、购买其资产或 以资金储存于该行。 参考文献: 1]Kaufman,GeorgeG.,"Banking and Currency Crises and Systemic Risk,[R]Working Paper,Loyola University,April 1999. [2]库桂生“论国家经济安全及其战略对策”,[J刀,军事经济研究,1998 [3引姜波克“战争状态下的金融管制”.[复旦大学科研工作报告,2001. [4牛晓健“局部战争时期资本外逃的规模预测与政策建议”,[刀,军事经济研究,2005 [5王元龙《中国金融安全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rvhip/
表 4 美国的快速预警纠偏模型 C R1 R2 R3 相应的纠偏行动 1 > 10 > - 6 > - 5 不受资本监管命令制约, 无需采取特别监管措施 2 > 8 > - 4 > 4 不受资本监管命令制约, 无需采取特别监管措施. 3 < 8 < 4 a 要求银行必须在 45 日内提交一份可行的资本恢复计划。指定把资本比率提 高至资本良好或充足水平的详细措施。在资本补足之前, 限制总资产的增 长, 银行支付管理费、分红、派息、合并、开设分行和经营新业务要先经有关部 门同意 4 < 6 < 3 < 3 除以上措施外, 还要求银行: 出售表决权的股票, 增加资本: 指定银行被一家 持股公司收购或与另一家银行合并; 限制对高级管理人员发放股息支付给存 款人的利息不得超过本地区的利率水平; 严格限制资产增长或减少总资产; 停止或减少对该机构有额外风险的交易, 限制与附属机构交易禁止从代理机 构接受存款; 选举新的董事会, 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未经美联储同意, 禁止银 行的持股公司分红; 放弃或清理无清偿力的、危险的附属机构和处理本机构 面临的严重风险; 监管机关认为有必要的任何其他行动. 注: C 为资本级别, 1 为资本良好、2 为资本充足、3 为资本不足、4 为资本严重不足 R1 为总风险资本比 率、R2 为一级风险资本比率、R3 为一级杠杆比率。 资料来源: : Kuniho Saw amoto, Financial Stability in a Chang ing Envir onment, ( 3) 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 为战争时期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具体包括: 中央银 行向问题严重的银行提供低利贷款; 中央银行组织下的联合救助( 1973 年英格兰银行采用该办法挽救了 20 多家经营房地产信贷的银行) ; 由存款保险机构提供清偿能力紧急资金援助, 包括给予贷款、购买其资产或 以资金储存于该行。 参考文献: [ 1] Kaufman, Geor geG. , "Banking and Curr ency Crises and Systemic Risk, " [ R] Wo rking Paper, Loy ola University, April 1999. [ 2] 库桂生 论国家经济安全及其战略对策, [J] , 军事经济研究, 1998 [ 3] 姜波克 战争状态下的金融管制. [ R] 复旦大学科研工作报告, 2001. [ 4] 牛晓健 局部战争时期资本外逃的规模预测与政策建议, [ J] , 军事经济研究, 2005 [ 5] 王元龙 中国金融安全论 , [ 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