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传统文化的人性论看中国腐败问题 刘建云 (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本善的认识,使中国成为一个有人治传统的国家,从而忽视了制度对人的约束 作用;而建立在人性本恶论基础上的西方政治哲学却认为制度优于人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善论可能就是中国腐败问 题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 [关键词]腐败;人性善;人性恶;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9)13-0024-01 腐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可以出现在于意识形态、经济括:(1)道德义务意识。(2)道德贵任意识。(3)道德自律意识。 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很不相同的国家,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 孔子用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哲学教育弟子,其目的就是培养 能免受腐败的影响,但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却更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一批有道德、有教养的“君子”,让这些“君子”“学而优则仕”,成为 更容易遭受腐败的破坏。在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几种腐败主观国家与杜会的管理层。而后凭借他们的管理,使社会与国家道德 指标中,中因排名都较低,说明中国属于世界上腐败较为严重的国 理想化。《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尾供之。” 家。在世界经济论坛1998年公布的贿赂和腐败指数中,中国得分在孔子看来,治国者的道德行为对于老百姓具有巨大的影响。在 353,在59个样本国家中排名第31位,居于中下游。在国际管理这里,“德”既是管理的手段,又是领导的方式,贯穿管理的全过程。 发展学院1999年公布的贿路和回扣指数中,中国得分2.222,在47由之,“为仁”的道德哲学化为“为政”的治国之道。这样子,孔子终 个样本国家中排名第37位,明显处于末尾。在世界银行2000年于把一个国家至于人性之上。 公布的腐败控制指数中,中国得分0289,在151个样本国家中排 孔子的这种治国哲学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就成为 名第82位,也是中下游。在透明国际的腐敗感觉指数中,中国得千百年来中国统治者的治国之道,而“仁”“德”“礼”的思想也深深 分波动较大,从90年代前的5.13、4.73直降到1995年的2.16、1996地浸透在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人性善”、“为仁由己”,“齐之以礼” 年的2.43,并分别处于样本国家中的倒数第二位和倒数第五位,说使我因忽视了法治的建设,尽管中国古代制定了精细完备的法律, 明中国清廉状况迅速恶化。1997年后,中国得分大致稳定在3左但在一个人治社会里,那一部部法典都被束之高阁,人凌驾于法之 右,在各国中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虽然对于中国腐败现状的描 上,腐败不腐败成为真正的个人问题,历史上一些贪官的覆没也不 述,客观测量法和主观测量法各有所长,各有侧重,结论也不尽一是法律制度的作用,而是有“仁德”之人出于对“爱人”的追求才惩 致。但在总体上,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共同说明我国腐治贪污腐败的个人道德行为。 败发生严重程度。一些专家、官员对我国二十一世纪的腐败形势 尽管中国也有性恶论,比如说荀子,他否认人有先天的善,他 的总体判断是: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中国社会还将处于腐败现象认为人性是好利多欲的,人性中并无礼仪道德,·人性本来就是恶, 的高发期和多发期,腐败问题非常严峻。 一切普的行为都是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性善论仍是中 为什么我国的腐败问题如此严峻?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腐国人性论的主流,从而导致传统社会峡乏对人性恶的一面的认识 败问题相对不那么严重?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腐败现象是由多 和防范,腐敗的产生就成为一种必然。 方面引起的,既有法律不够健全的因素,也有制度不完裤的因素, 2、西方传统文化的人性恶论 但作为腐败的产生来说,这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来自于人自 西方传统文化对于人性的认识跟中国截然相反。他们认为人 身。因为腐败源于人的欲望,而欲望又是人性的一个方面,不是说性本恶,认为人在胚胎中就有罪恶,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私利, 理性控制不了欲望,而是说欲单就潜藏在我们的意识里,当条件成人的本性是自私与恶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是力图排斥异 熟时,欲望就会压倒理性,尤其是个人权力没有外界约束的时候,己、互相谋算、陷害与残杀,勾心斗角,人与人像狼一样。《圣经》中 即没有法律、制度等强制性措施约束时,腐败就会产生。所以说, 更认为人有七种原罪:骄傲、贪婪、贪食、贪色、嫉妒、傲情、暴操。 人治社会要比法治社会更容易产生腐收,而人治社会和法治社会 基于对人性的这一认识,西方的政治哲学就是建立在性恶的 的形成则源于整个社会文化对于人性的理解,通过对比中西传统人性预设基础上的,我们用制约性的宪法约束受托于权力的人们, 文化对人性认识的不同,可以基本了解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本这不是出自信赖,而是来自猜疑。因此,在权力问题上,不是 原因。 倾听对人的信赖,而是需要用宪法之锁加以约束,以防止其行为不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善论 端。”由于我们无论怎样善良和聪明,毕竟是“脆弱的人”,政治统治 古代作为启蒙读物的《三字经》开篇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者并非十足的“普”或“智”,我们对其善德和智慧可以毫无保留地 普”。可见我国古代社会从一开始就对个体进行一种“人性普”的加以信赖的政府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政治思想家不得不从一开 教育,希望以善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在更多时候“人始就应正视出现坏改府的可能。因为任何好的统治者也可能受到 性善”论更多的隐藏在“仁”“礼”“德”等中国传统道德诉求之中。权力的败坏而溢用权力,但好的制度则可以使被统治者对统治者 《论语》中说:“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何乐?”,由此孔子施加某种程度的控制,使其不得做于民有者的事情。所以西方政 创造性的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治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共识就是制度优越于人性,一种重要的 值主体,并把“仁”与“德”联系起来,进而把“德”同“治”相联系,形 理论分析框架就是性恶基础上的制度设计。东西方根据自己对人 成了孔子的治国思想,即以个人的“仁”治国,把个体的人作为治理性的不同认识,分别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之道。面对现实 国家的终极机构。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就是说仁仁:者要中东西方腐败现状的差距,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传统的人性善 把“仁”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智者要把“仁”作为自己事业成就论存在的问题。可以说,西方人性恶论基础上的制度设计对我国 之方,他们都具有或应该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这些道德意识包 当今的反腐收有着重要的启示,但我们必须认识(下转第27页) 作者筒介:刘建云,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 万方数据
……一丝…蔓啷峨嗍.曼哇算啤蕈毫… 从中西传统文化的人性论看中国腐败问题 刘建云 (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本善的认识,使中国成为一个有人治传统的国家,从而忽视了制度对人的约柬 作用;而建立在人性本恶论基础上的西方政治哲学却认为制度优于人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善论可能就是中国腐败问 题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 [关键词] 腐败;人性善;人性恶;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5489(2009)13—0024-01 腐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可以出现在于意识形态、经济 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很不相同的国家,当今世界卜没有哪个国家 能免受腐败的影响,但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却更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更容易遭受腐败的破坏。在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几种腐败主观 指标中,中国排名都较低,说明中国属于世界上腐败较为严重的国 家。在世界经济论坛1998年公布的贿赂和腐败指数中,中国得分 3.53,在59个样本国家中排名第3l位,居于中下游。在国际管理 发展学院1999年公布的贿赂和回扣指数中,中国得分2.222,在47 个样本国家中排名第37位,明显处于末尾。在世界银行2000年 公布的腐败控制指数中,中国得分0.289,在151个样本国家中排 名第82位,也是中下游。在透明国际的腐败感觉指数中,中国得 分波动较大,从90年代前的5.13、4.73直降到1995年的2.16、1996 年的2.43,并分别处于样本国家中的倒数第二位和倒数第五位,说 明中国清廉状况迅速恶化。1997年后,中国得分大致稳定在3左 右,在各国中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虽然对于中国腐败现状的描 述,客观测量法和主观测量法各有所长,各有侧重,结论也不尽一 致。但在总体上,两者町以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共同说明我国腐 败发生严重程度。一些专家、官员对我国二十一世纪的腐败形势 的总体判断是: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中国社会还将处于腐败现象 的高发期和多发期,腐败问题非常严峻。 为什么我国的腐败问题如此严峻?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腐 败问题相对不那么严重?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腐败现象是由多 方面引起的,既有法律不够健全的因素,也有制度不完善的因素, 但作为腐败的产生来说,这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来自于人自 身。因为腐败源于入的欲望,而欲望又是人性的一个方面,不是说 理性控制不了欲望,而是说欲望就潜藏在我们的意识里,当条件成 熟时,欲望就会压倒理性,尤其是个人权力没有外界约束的时候, 即没有法律、制度等强制性措施约束时,腐败就会产生。所以说, 人治社会要比法治社会更容易产生腐败,而人治社会和法治社会 的形成则源于整个社会文化对于人性的理解,通过对比中西传统 文化对人性认识的不同,可以基本了解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本 原因。 l、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善论 古代作为启蒙读物的‘三字经》开篇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 善”。可见我国古代社会从一开始就对个体进行一种“人性善”的 教育,希望以善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在更多时候“人 性善”论更多的隐藏在“仁~礼~德”等中国传统道德诉求之中。 ‘论语》中说:“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何乐?”,由此孔子 创造性的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 值主体,并把“仁”与“德”联系起来,进而把“德”同“治”相联系,形 成了孔子的治国思想,即以个人的“仁”治国,把个体的人作为治理 国家的终极机构。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就是说仁者要 把“仁”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智者要把“仁”作为自己事业成就 之方,他们都具有或应该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这些道德意识包 作者简介:刘建云,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 括:(1)道德义务意识。(2)道德责任意识。(3)道德自律意识。 孔子用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哲学教育弟子,其目的就是培养 一批有道德、有教养的“君子”,让这些“君子~学而优则仕”,成为 国家与社会的管理层。而后凭借他们的管理,使社会与国家道德 理想化。《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供之。” 在孔子看来,治国者的道德行为对于老百姓具有巨大的影响。在 这里,“德”既是管理的手段,又是领导的方式,贯穿管理的全过程。 由之,“为仁”的道德哲学化为“为政”的治国之道。这样子,孔子终 于把一个国家至于人性之上。 孔子的这种治国哲学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就成为 千百年来中国统治者的治国之道,而“仁~德”礼”的思想也深深 地浸透在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人性善”、“为仁由己”、“齐之以礼” 使我国忽视了法治的建设。尽管中国古代制定了精细完备的法律, 但在一个人治社会里,那一部部法典都被束之高阁,人凌驾于法之 上,腐败不腐败成为真正的个人问题,历史上一些贪官的覆没也不 是法律制度的作用,而是有“仁德”之人出于对“爱人”的追求才惩 治贪污腐败的个人道德行为。 尽管中国也有性恶论,比如说苟子,他否认人有先天的善,他 认为人性是好利多欲的,人性中并无礼仪道德,人性本来就是恶, 一切善的行为都是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性善论仍是中 国人性论的主流,从而导致传统社会缺乏对人性恶的一面的认识 和防范,腐败的产生就成为一种必然。 2、西方传统文化的人性恶论 西方传统文化对于人性的认识跟中国截然相反。他们认为人 性本恶,认为人在胚胎中就有罪恶,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私利, 人的本性是自私与恶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是力图排斥异 己、互相谋算、陷害与残杀、勾心斗角,人与人像狼一样。《圣经》中 更认为人有七种原罪:骄傲、贪婪、贪食、贪色、嫉妒、懒惰、暴躁。 基于对人性的这一认识,西方的政治哲学就是建立在性恶的 人性预设基础上的。我们用制约性的宪法约束受托于权力的人们。 这不是出自信赖,而是来自猜疑。……因此,在权力问题上,不是 倾听对人的信赖,而是需要用宪法之锁加以约束,以防止其行为不 端。”由于我们无论怎样善良和聪明,毕竟是“脆弱的人”,政治统治 者并非十足的“善”或“智”,我们对其善德和智慧可以毫无保留地 加以信赖的政府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政治思想家不得不从一开 始就应正视出现坏政府的可能。因为任何好的统治者也可能受到 权力的败坏而滥用权力,但好的制度则可以使被统治者对统治者 施加某种程度的控制,使其小得做于民有害的事情。所以西方政 治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共识就是制度优越于人性,~种重要的 理论分析框架就是性恶基础上的制度设计。东西方根据自己对人 性的不同认识,分别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之道。面对现实 中东西方腐败现状的差距,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传统的人性善 论存在的问题。可以说,西方人性恶论基础上的制度设计对我国 当今的反腐败有着重要的启示。但我们必须认识(下转第27页) 万方数据
平章Mognincent Writing.27 讲座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感受先进的管理思想,紧接着就组织者主持,参加人员有学员、授课教师、进修校管理人员。论坛 是到专家介绍的现场去看,有的授课者就是一线的管理专家,到他可以分成不同主题,一次文坛的主题不亦过多,不要太分散,主题 工作的学校实地去考察学习,亲自去体会,这样的考察安排与讲座由组织者给定,主要根据教育的新形势结合当地教育的实际以及 所听到的结合起来。这一次结束后,就回到自己工作的岗位,对照本次培训中出现的新情况来确定。与会者根据主问题进行讨论和 自身的工作情况,逐步消化,反思别人所讲的内容和提供的现场,互动,在互动中相互自发,引起共鸣,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收获。 根据自己本次所学,结合平时在工作中的困惑和思考,找到自身工 【移考文献】 作的差距和不足,活学活用。 [1]陈高芙.论提高顿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行攻与法,20068. 3、加强教学性反思。学习的过程要让学员学会反思。在千部 [2]1杨立君,张军.千部教育培闲要务实、管用、对路山1姐工挚友,20074 3】车新忠.建立干部教有培训机构准入制度的思考们安撒党的建设, 培训中,学习期间举行学员论坛,论坛的形式是学员根据自己学习 2007.3. 的思考和工作的实际进行讨论互动。论坛由本次培训的班主任或 (上接第21页)从昨天走来,又将走向明天。我们今天提出的和谐 【参考文献】 社会,不完全同于古人所讲的“和谐”,不是简单的复制。我们的和 [1]邓红苦,论中国传统和谐理论的创造性转换一一先秦储家中庸观新 谐社会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理论。马克思认为: 挥月.哲学研完,1987.1. [2]王其使.孟于和谐观初探.兰州大学学报,19892 人是杜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在人与杜会的关系上,杜会越是 [3]高晨阳,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观简论[J1.山东大学学报,19892. 强调以人为本,人越应该强调以社会为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4王承德.私扬,家思想促进杜会和谐】http://cppcc.people,com.cn/ 既要强调“关人合一”也不能忽视人定胜天。人与社会交融,人与 GB/34961/120830/1209567156245.html. 自然交融,才会有美好的人类社会,才会有美好的自然。 [5]王正平,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常鐵[M1.上海三联书店2004. [6)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学林出咸社2005. (上接第22页)结构,决定了它会受杜会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历 [2]袁良智对时“民族化”的界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李版),1997 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流行音乐民族化的作品也会相应 [3]吴维佳.也谈中国艺术民族化们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找术学院学报, 2005.1. 的在不同社会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4]吴玉年.观该交响乐的民族化[U1.民族艺术研究,19994. 【参考文献】 [5]徐敕广,关于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思考[U1.艺术批青,20054. [1]杨耀华论中国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特色[U.文艺广角,20054 【6]崔红艳.小提等民族化旋读儿.刷作家,20056 (上接第23页)织。“六大员”业务管理分别由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行“月考评和年度考评相结合”的制度。六是把村民对“六大员”的 负责。津贴由县级职能部门管理,采取乡镇站(所、办)考评、报帐,工作评价纳为考评的重要指标。 县级职能部门审定,县财政直接把津贴拨付到“六大员”个人帐户 4.5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增强“六大员”的经费保障。一是扩大 的方式发成。建议省、市适时召开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工作会“大大员”配备的覆盖面。属农村性质的社区、居委会“六大员”队 议,统一认识,规范管理,推进工作开展。 伍的配备经费公共财政应当增加预算。二是适当提高和平衡“大 4.4健全聘任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切实加强对“大大员”的日大员”的津贴标准。省、市应当研究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六 常管理。一是实行“三年-一聘、动态聘任”和村主干“一人只兼一大员”津贴标准,研究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六大员”津贴增长 员”制度。二是适时梳理调整“六大员”队伍。三是推行公开考试、 制度,及资金供给渠道。三是将“六大员”工作、管理、培训、奖励经 择优录用的办法。四是量化“六大员”的工作、表现情况。五是实 费纳入财政预算。 (上接第24页)到一点,虽然建立在性恶的人性预设上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能够有效的实现限权与法治,但并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善良本性 [1]何承城贪污犯暴比校研究一兼从《装合国反高败公约》看中国廉政 的回归,我们只有正视人性缺陷的同时,看到人性的另一面,在压 法制[M1.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美)斯蒂芬·C·埃尔金等.新宪政论一一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 制人性中最坏的可能基础上,调动、鼓励人性中好的东西,做到依 制度.周叶谦译,北京:生活·埃书·新知Ml.三联书店,1997. 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从而在权力行使过程中真正做到 [3[日]衫原泰雄,吕根等祥.光法的历史一一比较堯法学新论M北求: 社会科学献出戴杜,2000. 合乎人的本性与愿望,这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4]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上接第25页)己的发展机会:赋予挑战性的工作,并且积极为员作风、情操,把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组织的周围,为他们增添 工提供和创造能促进其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使他动力。只有当团体文化能够其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 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才能,增强自身对工作挑战的能力。 他们才能把团体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月标。 二是参与和授权激励。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 五是员工沟通激励。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尊重员工,创造 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热情,让员工从“要我做 效方法,通过参与来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变成我要做”。能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我们的思 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想政治工作就抓住了根本, 三是荣誉激恸。荣普是众人或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 总之,改变政治思想工作被动的“事后诸葛亮”作风。主动认 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澈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荣誉激励成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掌握人们的心理和思想活动规律, 本低廉,效果很好。 把握员工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文化素养、社会关系及其 四是团体文化(企业文化)激励。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所处的环境对其思想变化影响的规律,及时发现苗头,事先做好工 重要机制,是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是一种黏合剂,他以作,主动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 一种微妙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人们的理想、信念、 万方数据
讲座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感受先进的管理思想,紧接着就 是到专家介绍的现场去看,有的授课者就是一线的管理专家,到他 工作的学校实地去考察学习,亲自去体会,这样的考察安排与讲座 所听到的结合起来。这一次结束后,就回到自己工作的岗位,对照 自身的工作情况,逐步消化,反思别人所讲的内容和提供的现场, 根据自己本次所学,结合平时在工作中的困惑和思考,找到自身工 作的差距和不足,活学活用。 3、加强教学性反思。学习的过程要让学员学会反思。在干部 培训中,学习期间举行学员论坛,论坛的形式是学员根据自己学习 的思考和工作的实际进行讨论互动。论坛由本次培piI的班主任或 辛亨_叼棚喇懒·曲鼍27 组织者主持,参加人员有学员、授课教师、进修校管理人员。论坛 可以分成不同主题,一次文坛的主题不亦过多,不要太分散,主题 由组织者给定,主要根据教育的新形势结合当地教育的实际以及 本次培训中出现的新情况来确定。与会者根据主问题进行讨论和 互动,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引起共鸣。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l】陈高英.论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J1.行政与法.2006.8. 【2】杨立君,张军.干部教育培训要务实、管用、对路IJ】.组工挚友,2007A. 【3】3孛新忠.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制度的思考U】.安徽党的建设。 2Ⅸy7.3. (上接第2l页)从昨天走来,又将走向明天。我们今天提出的和谐 社会,不完全同于古人所讲的“和谐”,不是简单的复制。我们的和 谐社会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理论。马克思认为: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越是 强调以入为本,人越应该强调以社会为本。在入与自然的关系t, 既要强调“天人合一”也不能忽视人定胜天。人与社会交融,人与 自然交融,才会有美好的人类社会,才会有美好的自然。 【参考文献】 【l】邓红蕾.论中国传统和谐理论的创造性转换——先泰儒家中庸观新 探U】.哲学研究,1987.1. 【2】王其俊.孟子和谐现初探【J】.兰州大学学报,1989.2. 【3】高晨阳.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观简论【J】.山东大学学报,1989.2. 14]王承德.弘扬儒家思想促进社会和谐【J1.http://cppcc.people.com.cn/ GB,34961/120830,12095们156245.html. 【5】王正平.中国传统道德论探索微【M】.上海三联书店2004. 【6】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学林出版社2005. (上接第22页)结构,决定了它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流行音乐民族化的作品也会相应 的在不同社会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l】杨耀华论中国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特色【J】.文艺广角,2005.4. 【21袁良智对。民族化’的界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腹》,1997 【3】吴维佳.也谈中国艺术民族化【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1. 【41吴玉年.浅谈交响乐的民族化Ⅱ】.民族艺术研究,1999.4. 【5】徐敦广.关于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思考LII.艺术教育,2005.4. 【6】崔红艳.小提琴民族化搪谈Ⅱ】.剧作家,2005.6. (上接第23页)织。“六大员”业务管理分别由相关业务主管部门 负责。津贴由县级职能部门管理,采取乡镇站(所、办)考评、报帐, 县级职能部门审定,县财政直接把津贴拨付到“六大员”个人帐户 的方式发放。建议省、市适时召开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工作会 议,统一认识,规范管理,推进工作开展。 4.4健伞聘任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切实加强对。六大员”的日 常管理。一是实行“三年一聘、动态聘任”和村主干“一人只兼一 员”制度。二是适时梳理调整“六大员”队伍。三是推行公开考试、 择优录用的办法。四是量化“六大员”的工作、表现情况。五是实 行“月考评和年度考评相结合”的制度。六是把村民对“六大员”的 工作评价纳为考评的重要指标。 4.5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增强“六大员”的经费保障。一是扩大 “六大员”配备的覆盖面。属农村性质的社区、居委会“六大员”队 伍的配备经费公共财政应当增加预算。二是适当提高和平衡“六 大员”的津贴标准。省、市应当研究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六 大员”津贴标准,研究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六大员”津贴增长 制度,及资金供给渠道。三是将“六大员”工作、管理、培训、奖励经 费纳入财政预算。 (上接第24页)到一点,虽然建立在性恶的人性预设上的制度安排, 能够有效的实现限权与法治,但并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善良本性 的回归,我们只有正视人性缺陷的同时,看到人性的另一面,在压 制人性中最坏的可能基础上,调动、鼓励人性中好的东西,做到依 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从而在权力行使过程中真正做到 合乎人的本性与愿望,这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l】何承斌.贪污犯罪比较研究一暮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中国廉政 法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美)斯蒂芬·C·埃尔金等.新宪政论一一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 制度.周叶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M】.三联书店,1997. 【3】【日】衫原泰雄,吕昶等译.宪法的历史·一比较宪法学新论【M】.北京: 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jE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上接第25页)己的发展机会;赋予挑战性的工作,并且积极为员 工提供和创造能促进其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使他 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才能,增强自身对工作挑战的能力。 二是参与和授权激励。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 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 效方法,通过参与来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 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是荣誉激励。荣誉是众人或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 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荣誉激励成 本低廉,效果很好。 四是团体文化(企业文化)激励。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 重要机制,是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是一种黏合剂,他以 一种微妙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人们的理想、信念、 作风、情操,把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组织的周围,为他们增添 动力。只有当团体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 他们才能把团体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 五是员工沟通激励。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尊重员工,创造 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热情,让员工从“要我做 变成我要做”。能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我们的思 想政治工作就抓住了根本。 总之,改变政治思想工作被动的“事后诸葛亮”作风。主动认 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掌握人们的心理和思想活动规律, 把握员工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文化素养、社会关系及其 所处的环境对其思想变化影响的规律,及时发现苗头,事先做好工 作,主动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 万方数据
从中西传统文化的人性论看中国腐败问题 田万方数据 ANFANG D点A 文献链接 作者: 刘建云 作者单位: 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刊名: 华章 英文刊名: HUAZHANG 年,卷(期): 2009(13) 参考这然(4条)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 2.衫原泰雄:吕昶宪法的历史一比较宪法学新论2000 3.斯蒂芬·C·埃尔金:等:周叶谦新宪政论-一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1997 4.何承斌贪污犯罪比较研究-兼从看中国廉政法制2004 本文读音也读过(亿条) 1.冯学平中因官场腐败探密中国腐败问题引发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经贸2012(6) 2.谢海生.Xie Haisheng对中因腐败问题的深层解构一一个多维视野下的范式和悖论[期刊论文]-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2(5) 3.陈潘.晏一(什名)试论中因腐败产生的根源及其遏制[期刊论文]-中因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1(1) 4.彭朝阳.耿东原浅析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期刊论文]-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3) 5.邵道生刷变社会中的中因腐败问题[期刊论文]-党的生活(黑龙江)2008(⑤) 6.伍雄中国腐败问题探究[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6) 7.沈洁莹论中国腐败问题的制度环境与内生因素[期刊论文]-商情2011(3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uaz20091302L.aspx
从中西传统文化的人性论看中国腐败问题 作者: 刘建云 作者单位: 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刊名: 华章 英文刊名: HUAZHANG 年,卷(期): 2009(13) 参考文献(4条)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72 2.衫原泰雄;吕昶 宪法的历史--比较宪法学新论 2000 3.斯蒂芬·C·埃尔金;等;周叶谦 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 1997 4.何承斌 贪污犯罪比较研究-兼从看中国廉政法制 2004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 冯学平 中国官场腐败探密中国腐败问题引发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经贸2012(6) 2. 谢海生.Xie Haisheng 对中国腐败问题的深层解构--一个多维视野下的范式和悖论[期刊论文]-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2(5) 3. 陈濯.晏一(艹名) 试论中国腐败产生的根源及其遏制[期刊论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1(1) 4. 彭朝阳.耿东原 浅析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期刊论文]-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3) 5. 邵道生 剧变社会中的中国腐败问题[期刊论文]-党的生活(黑龙江)2008(5) 6. 伍雄 中国腐败问题探究[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6) 7. 沈洁莹 论中国腐败问题的制度环境与内生因素[期刊论文]-商情2011(3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uaz20091302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