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I:10.16405/i.cki.1004-19x.2000.0L.004 2000年第1期 人口学刊 N0.1.2000 (总第119期) POPULATION JOURNAL (Tot.No.119) 中国失业问题综述(1996~1999) 张妍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20,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失业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相关的失业理论给出了失业的五个概念:失业:自然失业:隐性失业:就业 不足:等待性失业。我国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失业特征鲜明原因很多,当前的劳动力市场问题也很多,要解决我国的 失业问题,应:1.发展第三产业: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3.发展小城镇:4.改革现有的投资体制:5.构建合适的失业保障机 制。 【关键词】劳动力: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29X(2000)01-001606 失业问题己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引起人 具有收敛点的失业率,这种失业率的存在与劳动 们的关注。目前,发达国家的顽症失业人数持续 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实际结构性特征有关,也与市 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状况不容乐观,经济转轨 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和劳动力的转移成本有关。自 国家失业率更是居高不下。对于各个国家可以接 然失业是周期性失业的对称,是难以通过反周期 受的失业水平,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同各国 的宏观政策而消除的。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 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有直接关 认为,用凯恩斯式的政策治理失业,使实际失业率 系。一般说来失业率超过两位数被认为是严重 跌到自然失业率之下只是一种短期观察到的现 失业:失业率在5%一9%被认为是轻度失业:失业 象,从长期来讲,任何政府策动的扩张性政策以及 率在4%以下被认为是充分就业。很多国家的政 由此导致的通货膨胀都是能够被人们正确预期到 府把控制和降低失业率,实现社会充分就业作为 的,因而最终失业率会回到自然失业率的水 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平。 一、有关的失业理论 3.隐性失业(Disg uised unemploy ment) 1.失业 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于1936年提 是就业的对称,即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 出,原意指城市工人在危机期间为避免失业而被 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这一社会现象,其实质是劳 迫接受一些知识、技能和经验都得不到充分利用 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 的工作。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他的冰劳 造,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浪费。根据这个失业定义, 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进一步地 失业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有劳动能力:(2) 把隐性失业用来描述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那 愿意就业:(3)没有工作。一般意义上,失业分为 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过剩劳动力。一般的,劳动 三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生产率的高低与显性失业率的高低成正向替代关 系,而与隐性失业率成反向替代关系。 2自然失业 弗里德曼在《货币政策的作用》(1968)一文 4就业不足 中,把自然失业率描述为,在一个给定的一般均衡 这种提法较早就出现于西方经济和理论文献 的经济结构中,经济动态系统不断重复呈现出的 之中,其原义是指: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并不需 [收稿日期1999一09一09 0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t
[ 收稿日期] 1999-09-09 2000 年第 1 期 (总第 119 期) 人口学刊 POPULATION JOURNAL No.1 , 2000 (Tot.No.119) 中国失业问题综述(1996 ~ 1999) 张 妍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20 # , 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失业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相关的失业理论给出了失业的五个概念:失业;自然失业;隐性失业;就业 不足;等待性失业。 我国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失业特征鲜明, 原因很多, 当前的劳动力市场问题也很多。 要解决我国的 失业问题, 应:1 .发展第三产业;2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3.发展小城镇;4 .改革现有的投资体制;5.构建合适的失业保障机 制。 【关键词】劳动力;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9X(2000)01 -0016-06 失业问题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引起人 们的关注。目前, 发达国家的顽症失业人数持续 增加 ,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状况不容乐观 ,经济转轨 国家失业率更是居高不下 。对于各个国家可以接 受的失业水平, 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 ,它同各国 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有直接关 系。一般说来, 失业率超过两位数被认为是严重 失业 ;失业率在5 %-9 %被认为是轻度失业;失业 率在 4 %以下被认为是充分就业 。很多国家的政 府把控制和降低失业率 ,实现社会充分就业作为 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 一 、有关的失业理论 1.失业 是就业的对称 ,即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 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这一社会现象, 其实质是劳 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 造,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浪费。根据这个失业定义, 失业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有劳动能力 ;(2) 愿意就业;(3)没有工作。一般意义上 , 失业分为 三类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2.自然失业 弗里德曼在《货币政策的作用》(1968)一文 中,把自然失业率描述为 ,在一个给定的一般均衡 的经济结构中, 经济动态系统不断重复呈现出的 具有收敛点的失业率 , 这种失业率的存在与劳动 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实际结构性特征有关 ,也与市 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和劳动力的转移成本有关 。自 然失业是周期性失业的对称, 是难以通过反周期 的宏观政策而消除的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 认为 ,用凯恩斯式的政策治理失业 ,使实际失业率 跌到自然失业率之下只是一种短期观察到的现 象,从长期来讲 ,任何政府策动的扩张性政策以及 由此导致的通货膨胀都是能够被人们正确预期到 的,因而最 终失业率会回到自 然失业率的水 平[ 1] 。 3.隐性失业(Disg uised unemployment) 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于 1936年提 出,原意指城市工人在危机期间为避免失业而被 迫接受一些知识、技能和经验都得不到充分利用 的工作。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他的《劳 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 ,进一步地 把隐性失业用来描述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那 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过剩劳动力 。一般的 ,劳动 生产率的高低与显性失业率的高低成正向替代关 系,而与隐性失业率成反向替代关系[ 2] 。 4.就业不足 这种提法较早就出现于西方经济和理论文献 之中, 其原义是指: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并不需 — 16 — DOI :10.16405/j .cnki .1004 -129x.2000.01.004
要他们的全部技能或受过的教育,或者他们虽然 《世界发展报告》中,专家们便得出中国经济从80 想全部时间都能工作却只能部分时间有工作可 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不但经济增长状况良好, 做。”中国的就业不足不同于西方国家,它不是在 而且失业率也在3%以下的理想水平的结论)。 成熟的市场经济和人民生活较为富裕基础上的 而事实上,在对现行统计方法进行适当修正后测 “个别”和“例外”的就业事例,而是由传统体制的 算得出:“九五”期间,全国新成长的劳动力约为 就业向新体制的就业转变过程中发生的普遍而大 7200万。其中,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预计在 量的现象到 5400万左右,同期仅能安排3800万人就业,尚有 1600万人失业。由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国有 5.等待性失业 企业将有1500万职工下岗,加上现有1500万下 是指作为市场供给方的劳动者由于受某些制 岗人员,共计约3000万职工将失去工作岗位。同 度因素的影响,对未来的就业机会产生了一种不 时一些亏损严重、资不抵债而又“救不活”的企业 切合实际的预期,从而导致这些人,为坚持等待可 要破产、兼并,一些大行业如煤矿工业、森林工业, 能出现的高工资工作而宁愿放弃已经存在的低工 资源濒于枯竭,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还将有大批 资工作机会,结果造成他们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 职工失业。未来五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与现在剩 处于公开失业状态(尽管有些人会采取隐蔽就业 余劳动力总量将达2.14亿,而五年中只能消化和 的行为)1。 转移7700万人,尚有1.37亿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 二、中国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现状 转移。据此,城镇公开失业和城乡不充分就业(包 括城镇国有企业多余人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合 L.就业状况 计将达1.53亿人,失业率可能达到21.4%8。经 据国家统计局预测,我国15一64岁的劳动适 济的高速增长与高失业率已经并将在相当一段时 龄人口1995年为8.07亿人,2000年为8.5亿人, 期内继续并存,构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失业型 2010年为9.70亿人,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约9.97 增长”。它是一种非健康的经济增长,对于处在体 亿人,比1995年增加了近2亿人,约增长23.5%。 制改革和经济国际化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尤为不 由于劳动力供给量过大,且长期持续增长,大大超 利。引起我国“失业型增长”的原因是复杂的,既 过就业需求量的状况,劳动就业方面的压力会越 非速度问题,亦非“菲利浦斯替代效应”,而是结构 来越大。建国后,我国的城市劳动力出现了两 问题、质量问题9。 次战略大转移。第一次出现在60年代初期,第二 次出现在十年“文化革命”期间。当前,又面临城 3.失业的特征 市劳动力的第三次转移。转移的内容:一是公开 (1)明显的结构性。从失业分布的区域结构 失业的城市劳动力:二是在国有企业以及和国有 来看,在改革开放程度比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由 企业性质类似的集体企业存在的“在职失业”、“隐 于经济发展快,吸收劳动力功能强,失业较少。从 性失业”(据官方的统计,国有企业至少有40%的 失业的行业结构来看,明显有三个结构特征:一是 “在职失业者”)。转移的方向具体为:向“三资”企 传统工业(纺织、煤炭、治金等)失业比新兴工业 业转移:向私营经济转移:向乡镇企业转移:向高 (电子、信息等)失业问题严重;二是城市国有企业 新技术产业转移和向第三产业转移 失业比农村国有企业失业问题严重;三是军工企 业失业比民用工业企业失业问题严重。从失业的 2失业形势 人员结构来看,中年职工、女性职工和文化技术水 以往,我国统计部门统计的失业人数和失业 平较低的职工在失业人员中占较大比重0。(2) 率仅限于城镇而不包括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而且 隐蔽失业严重。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劳动部1995 城镇失业的统计也只限于到失业保险管理机构登 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 记的公开失业人员。然而,中国的整体失业率的 失业率为18.8%,而农村隐蔽失业劳动力则高达 绝大部分是由隐蔽失业率构成的,用通行的现代 约1.38亿人。有学者认为,在由传统体制的就业 理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中国的失业问题,往往可 向新体制的就业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普遍的、大 能得到令人过于乐观的结果。世界银行1995年 量的就业不足现象是我国劳动力从隐蔽失业转向 1994-2017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nki.et
要他们的全部技能或受过的教育, 或者他们虽然 想全部时间都能工作却只能部分时间有工作可 做。”中国的就业不足不同于西方国家, 它不是在 成熟的市场经济和人民生活较为富裕基础上的 “个别”和“例外”的就业事例, 而是由传统体制的 就业向新体制的就业转变过程中发生的普遍而大 量的现象[ 3] 。 5.等待性失业 是指作为市场供给方的劳动者由于受某些制 度因素的影响, 对未来的就业机会产生了一种不 切合实际的预期 ,从而导致这些人 ,为坚持等待可 能出现的高工资工作而宁愿放弃已经存在的低工 资工作机会 ,结果造成他们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 处于公开失业状态(尽管有些人会采取隐蔽就业 的行为)[ 4] 。 二 、中国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现状 1.就业状况 据国家统计局预测 , 我国15 -64岁的劳动适 龄人口1995年为8 .07 亿人, 2000 年为8 .5亿人, 2010年为9 .70亿人 , 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约9 .97 亿人, 比1995年增加了近 2 亿人, 约增长23 .5 %。 由于劳动力供给量过大, 且长期持续增长,大大超 过就业需求量的状况 , 劳动就业方面的压力会越 来越大 [ 5] 。建国后 , 我国的城市劳动力出现了两 次战略大转移 。第一次出现在60年代初期 ,第二 次出现在十年“文化革命”期间 。当前 , 又面临城 市劳动力的第三次转移。转移的内容 :一是公开 失业的城市劳动力 ;二是在国有企业以及和国有 企业性质类似的集体企业存在的“在职失业” 、“隐 性失业”(据官方的统计 , 国有企业至少有40 %的 “在职失业者”)。转移的方向具体为:向“三资”企 业转移;向私营经济转移;向乡镇企业转移 ;向高 新技术产业转移和向第三产业转移 [ 6] 。 2.失业形势 以往, 我国统计部门统计的失业人数和失业 率仅限于城镇而不包括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而且 城镇失业的统计也只限于到失业保险管理机构登 记的公开失业人员 。然而 ,中国的整体失业率的 绝大部分是由隐蔽失业率构成的, 用通行的现代 理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中国的失业问题 ,往往可 能得到令人过于乐观的结果。世界银行1995年 《世界发展报告》中 , 专家们便得出中国经济从80 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不但经济增长状况良好, 而且失业率也在3 %以下的理想水平的结论[ 7] 。 而事实上, 在对现行统计方法进行适当修正后测 算得出 :“九五” 期间 , 全国新成长的劳动力约为 7 200万 。其中 , 城镇新成长的 劳动力预计在 5 400万左右, 同期仅能安排3 800万人就业 ,尚有 1 600万人失业。由于采用新技术 、新设备, 国有 企业将有1 500万职工下岗, 加上现有1 500万下 岗人员,共计约3 000万职工将失去工作岗位 。同 时一些亏损严重 、资不抵债而又“救不活”的企业 要破产、兼并, 一些大行业如煤矿工业、森林工业, 资源濒于枯竭 ,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还将有大批 职工失业。未来五年 , 农村新增劳动力与现在剩 余劳动力总量将达2 .14亿, 而五年中只能消化和 转移7 700万人, 尚有1 .37亿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 转移 。据此,城镇公开失业和城乡不充分就业(包 括城镇国有企业多余人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合 计将达1 .53亿人, 失业率可能达到21 .4 %[ 8] 。经 济的高速增长与高失业率已经并将在相当一段时 期内继续并存 ,构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失业型 增长” 。它是一种非健康的经济增长,对于处在体 制改革和经济国际化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尤为不 利。引起我国“失业型增长” 的原因是复杂的, 既 非速度问题,亦非“菲利浦斯替代效应” ,而是结构 问题 、质量问题[ 9] 。 3.失业的特征 (1)明显的结构性 。从失业分布的区域结构 来看 ,在改革开放程度比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由 于经济发展快 ,吸收劳动力功能强 ,失业较少 。从 失业的行业结构来看 ,明显有三个结构特征 :一是 传统工业(纺织、煤炭 、冶金等)失业比新兴工业 (电子 、信息等)失业问题严重 ;二是城市国有企业 失业比农村国有企业失业问题严重;三是军工企 业失业比民用工业企业失业问题严重。从失业的 人员结构来看 ,中年职工 、女性职工和文化技术水 平较低的职工在失业人员中占较大比重[ 10] 。(2) 隐蔽失业严重 。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劳动部1995 年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 失业率为18 .8 %, 而农村隐蔽失业劳动力则高达 约1 .38亿人 。有学者认为, 在由传统体制的就业 向新体制的就业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普遍的、大 量的就业不足现象是我国劳动力从隐蔽失业转向 — 17 —
公开失业或市场化就业的过渡就业状态山。(3) 为当前中国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一是投资体制、投 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据统计,农民在城镇就业 资过程中的行政干预过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 的职工为全国城镇1.47亿职工的30%,1四有学者 现象严重,投资结构不合理:二是劳动力结构的 认为这种受相对收入差距驱使和向现代农业过渡 调整(劳动力配置的部门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经 过程中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将是 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不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长期的,只有当二元结构消除,农业部门所得收入 (这其中既有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原因,也有劳动 等同于工业部门时,农村向城市供给劳动力的倾 力自身素质的影响)。还有的学者按照导致结 向才会停止1到, 构性失业的原因,将其细分为进口冲击型、名牌冲 击型和重复建设淘汰型1可。 4失业的积极作用与社会危害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失业有它的积极作用,他不 3.隐蔽失业的原因 仅有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助于人口素质 有学者认为,从城市来看,随着非国有经济的 的提高、竞争机制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 发展开始超过国有经济,有事业心的企业领导人 有利于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但有学者认 迫切地希望按市场原则来组合生产要素,并且正 为,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失业不仅伤害广大群众 在尝试以各种方式释放企业的多余人员,使得劳 的基本利益,造成生活水平的普遍下降和社会秩 动力的需求锐减:而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由于习 序的动荡不安,而且过高的失业率也会造成了较 惯于旧有的社会保障体制,一般更倾向于选择在 大的GDP损失。如果说从1993年起我们花了4~ 企业内提供无效劳动(同时可能在体制外从事第 5年的时间,第一次成功地实现经济“软着陆”,有 二职业),并且随着劳动力的增长,劳动力的供给 效地控制高通胀率,那么,从现在起就有必要再花 还将不断扩大。供需的矛盾和企业用工的非自主 4~5年的时间,开始第二次“软着陆”,旨在保持 决策导致城市隐蔽性失业人口骤增。而在农村方 较高经济增长率的条件下降低过高的城乡失业 面,农民的自主性流动受到种种限制,农民从国家 率1用。 一再得到的信息是:回到土地上去,靠种田和搞农 业致富。在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过程被强行中 三、失业的原因 断以后,农业日益被政府视为可以容纳无限劳动 力就业的部门,当城市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过多劳 1.减压机制的失效 动力的时候政府就将过多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 有学者认为,在改革开放的前一段时间我国 使农村的隐蔽失业更为严重。1? 的失业率较低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农村的联产 4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的原因 承包责任制和以分田到户为基本内容的第二次农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当现代工业部 业革命吸纳了一部分劳动力:二是乡镇企业的扩 门的工资收入超过农业部门收入的30%时,农业 展分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三是提前退休政 部门的劳动力就存在着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原 策缓解了就业压力。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始动力。有学者认为,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 上述创造就业机会或减缓就业压力机制释放的能 结构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也面临着这么一种现实。 量已接近极限。当前,“人口型”、“农业劳动力剩 而且, 余型”和“公有制改革型”三类过剩的劳动力供给 成为主要的失业源 2失业的结构性因素 有学者认为,当前失业问题如此严峻,不仅是 26%), 总量的更重要的是结构上的原因。比如下岗问 题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但从分布上来讲主要是 集中在近年发展较慢,需求相对疲软的行业,而新 5. 兴的正在高速发展和扩张的行业如邮电通讯、金 融保险等几乎不存在失业的问题。进一步的还认 207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t
公开失业或市场化就业的过渡就业状态 [ 11] 。(3) 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据统计, 农民在城镇就业 的职工为全国城镇1 .47亿职工的30 %, [ 12] 有学者 认为这种受相对收入差距驱使和向现代农业过渡 过程中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将是 长期的,只有当二元结构消除 ,农业部门所得收入 等同于工业部门时 , 农村向城市供给劳动力的倾 向才会停止[ 13] 。 4.失业的积极作用与社会危害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 ,失业有它的积极作用, 他不 仅有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 ,而且有助于人口素质 的提高、竞争机制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而 有利于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 。但有学者认 为,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讲 ,失业不仅伤害广大群众 的基本利益 ,造成生活水平的普遍下降和社会秩 序的动荡不安, 而且过高的失业率也会造成了较 大的GDP损失。如果说从1993年起我们花了 4 ~ 5 年的时间, 第一次成功地实现经济“软着陆” ,有 效地控制高通胀率, 那么 ,从现在起就有必要再花 4~ 5 年的时间, 开始第二次“软着陆” ,旨在保持 较高经济增长率的条件下降低过高的城乡失业 率 [ 14] 。 三 、失业的原因 1.减压机制的失效 有学者认为 ,在改革开放的前一段时间我国 的失业率较低, 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农村的联产 承包责任制和以分田到户为基本内容的第二次农 业革命吸纳了一部分劳动力;二是乡镇企业的扩 展分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三是提前退休政 策缓解了就业压力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上述创造就业机会或减缓就业压力机制释放的能 量已接近极限。当前 , “人口型” 、“农业劳动力剩 余型”和“公有制改革型”三类过剩的劳动力供给 成为主要的失业源[ 15] 。 2.失业的结构性因素 有学者认为 ,当前失业问题如此严峻,不仅是 总量的,更重要的是结构上的原因。比如下岗问 题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 ,但从分布上来讲主要是 集中在近年发展较慢 ,需求相对疲软的行业, 而新 兴的正在高速发展和扩张的行业如邮电通讯、金 融保险等几乎不存在失业的问题。进一步的还认 为当前中国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一是投资体制、投 资过程中的行政干预过多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 现象严重, 投资结构不合理 ;二是劳动力结构的 调整(劳动力配置的部门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经 济结构的调整, 劳动力不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这其中既有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原因 ,也有劳动 力自身素质的影响)[ 16] 。还有的学者按照导致结 构性失业的原因,将其细分为进口冲击型、名牌冲 击型和重复建设淘汰型[ 17] 。 3.隐蔽失业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从城市来看 ,随着非国有经济的 发展开始超过国有经济 ,有事业心的企业领导人 迫切地希望按市场原则来组合生产要素 ,并且正 在尝试以各种方式释放企业的多余人员 ,使得劳 动力的需求锐减;而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由于习 惯于旧有的社会保障体制 ,一般更倾向于选择在 企业内提供无效劳动(同时可能在体制外从事第 二职业),并且随着劳动力的增长, 劳动力的供给 还将不断扩大 。供需的矛盾和企业用工的非自主 决策导致城市隐蔽性失业人口骤增 。而在农村方 面,农民的自主性流动受到种种限制,农民从国家 一再得到的信息是:回到土地上去 ,靠种田和搞农 业致富。在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过程被强行中 断以后 ,农业日益被政府视为可以容纳无限劳动 力就业的部门, 当城市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过多劳 动力的时候,政府就将过多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 使农村的隐蔽失业更为严重。 [ 18] 4.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的原因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 :当现代工业部 门的工资收入超过农业部门收入的30 %时 ,农业 部门的劳动力就存在着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原 始动力 。有学者认为 , 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 结构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也面临着这么一种现实。 而且, , , , , , ( 、 、 26 %), , , , ( ) 。 [ 19] 5. , : — 18 —
2 120 42均 3. .2g 四、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主要问题 (1) 1%: 1. (2) :(3) :(4) :(1) :(5) ;(2) ; (3) ;(4) .29 ;(6) :(1) ;(2) 。 :(3) 4 (4) 1998年我国实行扩大政府投资的扩张性财政 政策, 0 。 1/3。 [24 [2切 ?1994-2017China Academie Jour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enki.net
。 , , , , 。 , , , , [ 20] 。 , ; ; ; ; ; , , , , , 。 [ 21] 四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主要问题 1. , :(1) ;(2) ; (3) ;(4) 。 [ 22] , , :(1) 、 , ;(2) , ;(3) , ; (4) , 、 , 、 。 , 、 、 , [ 23] 。 , , , , 。 , , , [ 24] 。 2. , 。 , 。 , , 。 , , 。 、 , , , , ? [ 25] 3. : ; , 。 (1) , 1 %; (2) ;(3) ;(4) ;(5) , , ;(6) 。 。 , [ 26] 。 4. 1998年我国实行扩大政府投资的扩张性财政 政策 , , , 。 , ; , , 。 , 、 1/3 。 , , , , , [ 27] 。 — 19 —
5. [3 2 ; 3到。 3. 28. 五、如何解决当前的失业问题 有学者认为, 2。 1. 34 60% [30.80 年代以来我国的实践经验证明, 3~4倍。 0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t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 五 、如何解决当前的失业问题 有学者认为, , , , , 。 , 。 , 。 , , 、 、 、 [ 29] 。 1. , , 。 , 60 % [ 30] 。 80 年代以来我国的实践经验证明, 3 ~ 4 倍。 。 , , 。 , , , 、 , , [ 31] 。 2. , , , 。 , 。 ; ; ; ; 32 。 , , [ 33]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4. 。 , , ; 、 ; 。 , , 、 、 、 、 、 、 、 、 , — 20 —
3均。 【49120 01. ,1998.(11). 5. [匀 1 (NJ. ,1998-8-21. [6[13[19 U.《 》.1996(8). 【8[3 ). ,1996.(5). 【9 1《 》.1998 (1). [10[12[13 G】. ,1997,(6). [14 (N). ,1998-3-31. [1习[29 (J. ,1996(1). [16 . 1998(4). [17 ?〔N. ,1997-7-17. [3 【21 (N). 1998-3-26. 六、简要的评述 【21, 4 . 1996(5). 自1995年以来, [24 (NJ. ,1996-12-3. L25] ①. ,1996(3) I26 1. ,1998(8). 1996年以来失业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271 1. ,1998(8). 【281 0. ,1998(1). [30 〔. ,1998(5). [321 0. 【 】 1999(2) 01. ,1997 【33 4 (4). (NJ. ,1997,(9). [☒ G1. 【34. . ,1997.(1) ,1997.(3) [习[7[1川 【35的 〔. ,1998(11). () ,1996(5). [36 . ,1997.(2) ?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al Elee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p:w.nki.net
[ 35]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 六 、简要的评述 自1995年以来, , , 。 , 、 , , 1996年以来失业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 , 。 , 。 【 】 [ 1] . 〔J〕. , 1997 , (4). [ 2] . ——— 〔J〕. , 1997 ,(1). [ 3] [ 7] [ 11] . : 、 〔J〕. , 1996 ,(5). [ 4] [ 20] . 〔J〕. , 1998 ,(11). [ 5] . : ——— 〔N〕. , 1998-8-21. [ 6] [ 13] [ 19] , , . 〔J〕.《 》 , 1996 ,(8). [ 8] [ 31] . 〔J〕. , 1996 ,(5). [ 9] . “ ” 〔J〕.《 》 , 1998 , (1). [ 10] [ 12] [ 13] . 〔J〕. , 1997 ,(6). [ 14] . “ ” ——— 〔N〕. , 1998-3-31. [ 15] [ 29] . 〔J〕. , 1996 ,(1). [ 16] . 〔J〕. , 1998 ,(4). [ 17] , . , ? 〔N〕. , 1997-7-17. [ 21] . ? 〔N〕. , 1998-3-26. [ 22] , . 〔J〕. , 1996 ,(5). [ 24] . 〔N〕. , 1996-12-3. [ 25] . 〔J〕. , 1996 ,(3). [ 26] , . 〔J〕. , 1998 ,(8). [ 27] 、 〔J〕. , 1998 ,(8). [ 28] . 〔J〕. , 1998 ,(1). [ 30] . 〔J〕. , 1998 ,(5). [ 32] . 〔J〕. , 1999 ,(2). [ 33] . 〔N〕. , 1997 ,(9). [ 34] . 〔J〕. , 1997 ,(3). [ 35] . 〔J〕. , 1998 ,(11). [ 36] , . 〔J〕. , 1997 ,(2).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