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中国的城市化问题_中国的城市化与新城市主义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168.0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中国的城市化与“新”城市主义 吴缚龙 【摘要】重新审视城市这一概念,指出中国的城市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当然是城市化的重要方 化不仅是农村非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 面。但要理解城市化的动力,就要理解城市。不 程,也是城市占据当今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的主导 能狭义地限于城市化指标,即所谓城市化水平。 地位的过程,是乡村性向城市性转化的社会变 西方关于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起始于解析城市人口 革。 定义,现几乎到了纠缠不清的地步。似乎不了解 【关键词】城市化:新城市主义空间生产:城市性 人口统计“技术”,就没有解释城市化的话语权。 转型城市 本文旨在突破人口的(demographic)城市概念,把 城市化置于空间的生产(space production)这一 CHINA SURBANIZATIONAND"NEW URBANISM 视野下。 WU Fulong 这一突破,将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带来新的理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finition of 论意义。传统上,城市化研究似乎是发展中国家 "city"from a new perspective,pointing out that 的课题。与西方主流研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西 China's urbanization is not only a process that the 方发达国家早己实现了狭义的所谓城市化,即从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is con- 农村人口转换为城市人口。但城市化的当今意义 verted into the city population,but also a process 是城市的兴起,它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复兴(urban that the city becomes dominant in current political, renaissance)是逻辑上紧密相关的,是当代政治经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which is a social trans- 济的产物。城市化是城市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过 form from rural to urban. 程。 KEYWORDS:urbanization;new urbanism;produc- 解析城市主义对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tion of space;urbanism,city in transition 中的重大问题,也有现实意义。要理解三农问题, 理解农村的凋敝,了解外来人口在城市的处境, 1引语 就必须了解城市如何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占据高 位,成为资本积累的重要媒介。这里的资本积累, 自1990年代起,中国发生了一场断续而持久 不仅是跨国公司的国际资本,或外来的资本主义 的圈地运动,一方面开发商在郊区造城,另一方 的资本,更主要的是国家资本,是社会主义为了 【文章编号】1002-1329 面,市政府主导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创出了 抗衡“西方”的资本积累,积累的过程是历史延 (2006)08-0019-05 所谓概念规划。城市快速扩张,这种快速扩张,表 续的。当然,其具体方式(是单位主导还是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现出城市的强大动力。许多城市提出了诸如“造 主导)是因时而异的。 【文献标识码】A 大,造优,造美”的口号,把这场造城运动扩展 到区域层次,进而掀起一场城市行政区划调整、 2 定义 【作者简介】 城镇兼并的浪潮。 吴缚龙,男,英国卡迪夫大 城市化研究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已 城市主义在西方是一个熟悉的概念.其经典 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成为研究的重点。城市化研究往往仅限于人口迁 的定义可追溯到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的沃斯 教授。 移。为什么研究城市化要研究已有城市的扩大? (Louis Wirth)的关于城市主义的论述。他认为城 【收稿日期】2006-04-13 万方数据

19 摘要 重新审视城市这一概念 指出中国的城市 化不仅是农村非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 程 也是城市占据当今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的主导 地位的过程 是乡村性向城市性转化的社会变 革 关键词 城市化 新城市主义 空间生产 城市性 转型城市 CHINA’SURBANIZATIONAND“NEW”URBANISM WU Fulong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finition of “city” from a new perspective, pointing out that China’s urbanization is not only a process that the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is con￾verted into the city population, but also a process that the city becomes dominant in current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which is a social trans￾form from rural to urban. KEYWORDS: urbanization; new urbanism; produc￾tion of space; urbanism, city in transition 1 引语 自1990年代起 中国发生了一场断续而持久 的圈地运动 一方面开发商在郊区造城 另一方 面 市政府主导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创出了 所谓概念规划 城市快速扩张 这种快速扩张 表 现出城市的强大动力 许多城市提出了诸如 造 大 造优 造美 的口号 把这场造城运动扩展 到区域层次 进而掀起一场城市行政区划调整 城镇兼并的浪潮 城市化研究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已 成为研究的重点 城市化研究往往仅限于人口迁 移 为什么研究城市化要研究已有城市的扩大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当然是城市化的重要方 面 但要理解城市化的动力 就要理解城市 不 能狭义地限于城市化指标 即所谓城市化水平 西方关于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起始于解析城市人口 定义 现几乎到了纠缠不清的地步 似乎不了解 人口统计 技术 就没有解释城市化的话语权 本文旨在突破人口的(demographic)城市概念 把 城市化置于空间的生产 space production 这一 视野下 这一突破 将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带来新的理 论意义 传统上 城市化研究似乎是发展中国家 的课题 与西方主流研究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西 方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了狭义的所谓城市化 即从 农村人口转换为城市人口 但城市化的当今意义 是城市的兴起 它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复兴 urban renaissance 是逻辑上紧密相关的 是当代政治经 济的产物 城市化是城市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过 程 解析城市主义对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中的重大问题 也有现实意义 要理解三农问题 理解农村的凋敝 了解外来人口在城市的处境 就必须了解城市如何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占据高 位 成为资本积累的重要媒介 这里的资本积累 不仅是跨国公司的国际资本 或外来的资本主义 的资本 更主要的是国家资本 是社会主义为了 抗衡 西方 的资本积累 积累的过程是历史延 续的 当然 其具体方式 是单位主导还是城市 主导 是因时而异的 2 定义 城市主义在西方是一个熟悉的概念. 其经典 的定义可追溯到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的沃斯 Louis Wirth 的关于城市主义的论述 他认为城 中国的城市化与 新 城市主义 吴缚龙 作者简介 吴缚龙 男 英国卡迪夫大 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教授 收稿日期 2006-04-13 文章编号 1002-1329 (2006)08-0019-05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万方数据

规划研究 P l a nn i n g St u d ie s 市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关心的是城市人格, 工业化把城市置于它的生产活动的逻辑之下,出 把城市性作为城市的本质。在城市这一特定的环 现了异化。城市成为被工业化了的现代社会。西 境下,形成了特有的人格。他所说的城市生活方 美尔(Georges Simmel)在《都市与精神生活》一 式包括庞大的人口、高密度、异质性与匿名性。 书中论述了城市的精神状态,他提出失范的概 这种城市性是颇有争议的。比如,甘斯(佃erbert 念,指出原有的传统的规范瓦解了,在城市社会 Gans)在研究了北美郊区小镇后发现,在城市特 流动中,新的范式没有建立起来。然而,甘斯提 定的环境中,传统社会的特性没有彻底消除,而 出城市村概念,指出在现代社会对失范的忧虑是 是保留下来了。所以,他把这种紧密的城市社会 多余的,城市并没有为工业化所彻底打破。在他 叫城市村。他的研究指出了社区在城市中的意 特别关注郊区化下的单调社区中,传统社会的特 义。现在重提城市主义是极有意义的。因为这种 征依然存在。 城市性,在当今被重新发现,冠以所谓的城市创 真正重新审视城市的是卡斯特尔(Manuel 意(creativity).在当今所谓的城市多样性,也就 Castells)。他引入了国家的视角,剖析了城市这 是城市主义。 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 本文所说的新城市主义,实际上是新兴的城 物论的重读。他抛开在城市中发生的个体现象, 市主义,而不仅仅是狭义的新城市主义。它与新 对城市的实在意义进行了分析。那些研究城市中 城市主义有关,但含义更广。新城市主义是一个 的现象的社会生态研究是城市社会学,而不是城 特定的概念,它指的是新传统主义设计(neo-tra- 市的社会学。城市的意义并不在于城市主义。城 ditionalist design)(Duany andPlater-Zyberk,1993) 市主义的逻辑认为,随着工业化,进而出现社会 20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城市主义是反对沃斯的城市 的韦伯式现代化,乡村性消亡,必然带来城市精 性的,强调邻里,创造可以步行的社区:强调社 神,形成城市的生活方式。卡斯特尔认为这种逻 区的公共服务,以交通节点启动紧凑的居住形 辑不成立。作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在资本主义生 06o203LCVB美03美#882 209 态。新城市主义在转型城市开始流行起来。尽管 产方式下,它的实在的形式是什么?他指出城市 新城市主义倡导美国小镇的社区氛围,反对大都 是福利国家组织集体消费的场所。 市的异质与匿名性,但当它被用于转型城市时, 从这种意义上说,城市化,即人口的经济活 却变成了新兴的城市主义,与新兴的城市主义一 动向城市转化是工业化的附属过程,也是国家管 脉相承。也就是说它是后者的逻辑的延伸,而不 理工业化的过程。城市在现代化中有着双重意 是反其之道。这里指的“新”,有两层意思。一是 义。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关键 它处在发达资本主义城市的经典城市主义之外, 环节。城市是如何实现实在化的呢?首先,城市 是城市主义在新兴的经济(emerging economies) 是增长机器(growth machine)。如罗根(John 中的表现。另一层意思是,它是城市主义在新政 Logan)和莫罗西(Harvey Molotch)(1987)所说 治经济(后福特经济)中的翻版,囊括了所谓创 的,围绕城市建立起一种国家与资本的紧密关 新阶级(creative class)(Florida,2002)、创意产 系。资本,在西方资本主义因家,尤其是美国,从 业和创意城市、城市多样性和文化转型等概念。 来就是社区的建设者。资本与国家的联盟首先是 现在对所谓城市性的阐述可以追溯到韦伯关 在城市上缔结的。资本的这种嵌入地方(社区)的 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论述。他特别指出 过程,形成了美国式的政治推销主义(civic 西方城市有别于东方城市,新教与作为市民社会 boosterism)。尽管这种观点过多地强调资本的固 的城市是如何孕育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韦伯除 定性,在全球化时代,忽视了资本的流动性,但 了论述资本主义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冲击,即所 它指出了城市政治的本质,是导致城市的企业性 谓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官僚化,他解说了城市的生 的根本原因。 活方式对现代资本主义运行有着解放的意义。这 约瑟夫(Bob Jessop,2002)指出,城市已 种论述,现在被引伸为,城市性具有一种创意。 不仅是企业活动的场所,城市自身具有了企业性。 城市就像一个大公司,他提出一个与全球地方化 3城市主义的巡礼 相应的概念一全球城市化(glourbanization)。近 来关于新自由主义的研究特别强调城市的这种公 工业化前,城市主要为军事防卫和政治统治 司化。比如,克夫(Stephan Kipfer)和凯尔(Roger 而存在。西欧城市除了作为防卫空间,更是一种 Kei1)(2002)就以“多伦多公司"为题研究多伦多 市民社会。从社会组织来说,城市并没有“现代 市在新自由主义下的角色转变。但是,马库塞 化”,城市只是一种更紧密的居住空间。大规模的 (Peter Marcuse,2005)最近指出,把城市看作独 万方数据

规划研究 P l a n n i n g S t u d i e s 20 市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关心的是城市人格 把城市性作为城市的本质 在城市这一特定的环 境下, 形成了特有的人格 他所说的城市生活方 式包括庞大的人口 高密度 异质性与匿名性 这种城市性是颇有争议的 比如 甘斯(Herbert Gans) 在研究了北美郊区小镇后发现 在城市特 定的环境中 传统社会的特性没有彻底消除 而 是保留下来了 所以 他把这种紧密的城市社会 叫城市村 他的研究指出了社区在城市中的意 义 现在重提城市主义是极有意义的 因为这种 城市性 在当今被重新发现 冠以所谓的城市创 意 (creativity) 在当今所谓的城市多样性, 也就 是城市主义 本文所说的新城市主义 实际上是新兴的城 市主义 而不仅仅是狭义的新城市主义 它与新 城市主义有关 但含义更广 新城市主义是一个 特定的概念 它指的是新传统主义设计 (neo-tra￾ditionalist design) Duany and Plater-Zyberk, 1993 从某种意义上说, 新城市主义是反对沃斯的城市 性的, 强调邻里, 创造可以步行的社区 强调社 区的公共服务 以交通节点启动紧凑的居住形 态 新城市主义在转型城市开始流行起来 尽管 新城市主义倡导美国小镇的社区氛围 反对大都 市的异质与匿名性 但当它被用于转型城市时 却变成了新兴的城市主义 与新兴的城市主义一 脉相承 也就是说它是后者的逻辑的延伸 而不 是反其之道 这里指的 新 有两层意思 一是 它处在发达资本主义城市的经典城市主义之外 是城市主义在新兴的经济 emerging economies 中的表现 另一层意思是 它是城市主义在新政 治经济 后福特经济 中的翻版 囊括了所谓创 新阶级(creative class) (Florida, 2002) 创意产 业和创意城市 城市多样性和文化转型等概念 现在对所谓城市性的阐述可以追溯到韦伯关 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论述 他特别指出 西方城市有别于东方城市 新教与作为市民社会 的城市是如何孕育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 韦伯除 了论述资本主义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冲击 即所 谓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官僚化, 他解说了城市的生 活方式对现代资本主义运行有着解放的意义 这 种论述 现在被引伸为 城市性具有一种创意 3 城市主义的巡礼 工业化前 城市主要为军事防卫和政治统治 而存在 西欧城市除了作为防卫空间 更是一种 市民社会 从社会组织来说 城市并没有 现代 化 , 城市只是一种更紧密的居住空间 大规模的 工业化把城市置于它的生产活动的逻辑之下 出 现了异化 城市成为被工业化了的现代社会 西 美尔 Georges Simmel 在 都市与精神生活 一 书中论述了城市的精神状态 他提出失范的概 念 指出原有的传统的规范瓦解了 在城市社会 流动中 新的范式没有建立起来 然而 甘斯提 出城市村概念 指出在现代社会对失范的忧虑是 多余的 城市并没有为工业化所彻底打破 在他 特别关注郊区化下的单调社区中 传统社会的特 征依然存在 真正重新审视城市的是卡斯特尔 Manuel Castells 他引入了国家的视角 剖析了城市这 一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 物论的重读 他抛开在城市中发生的个体现象 对城市的实在意义进行了分析 那些研究城市中 的现象的社会生态研究是城市社会学 而不是城 市的社会学 城市的意义并不在于城市主义 城 市主义的逻辑认为 随着工业化 进而出现社会 的韦伯式现代化 乡村性消亡 必然带来城市精 神 形成城市的生活方式 卡斯特尔认为这种逻 辑不成立 作为研究对象的城市 在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下 它的实在的形式是什么 他指出城市 是福利国家组织集体消费的场所 从这种意义上说 城市化 即人口的经济活 动向城市转化是工业化的附属过程 也是国家管 理工业化的过程 城市在现代化中有着双重意 义 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关键 环节 城市是如何实现实在化的呢 首先 城市 是增长机器 growth machine 如罗根 John Logan 和莫罗西 Harvey Molotch (1987) 所说 的 围绕城市建立起一种国家与资本的紧密关 系 资本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尤其是美国 从 来就是社区的建设者 资本与国家的联盟首先是 在城市上缔结的 资本的这种嵌入地方(社区)的 过程, 形成了美国式的政治推销主义 civic boosterism 尽管这种观点过多地强调资本的固 定性 在全球化时代 忽视了资本的流动性 但 它指出了城市政治的本质 是导致城市的企业性 的根本原因 约瑟夫 Bob Jessop 2002 指出 城市已 不仅是企业活动的场所 城市自身具有了企业性 城市就像一个大公司 他提出一个与全球地方化 相应的概念 全球城市化 glourbanization 近 来关于新自由主义的研究特别强调城市的这种公 司化 比如 克夫 Stephan Kipfer 和凯尔(Roger Keil) 2002) 就以 多伦多公司 为题研究多伦多 市在新自由主义下的角色转变 但是 马库塞 Peter Marcuse 2005 最近指出 把城市看作独 万方数据

立的能动的角色是错误的。城市自身不是一个起 城市想象成为“后现代城市主义”,并认为,资本 着推动经济的角色(actor),起作用的是其后的社 主义城市化已经超越了以芝加哥为代表的城市主 会利益集团,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掩盖了城市政 义。比如,狄尔(Dear,2005)作了以下的阐述: 治的本质。 “在那些(现代主义)兴盛的年代里,城市问题关 与19世纪经典社会学家对城市性的忧虑不 注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如何导致了(确实是 同,进入了21世纪,城市主义(城市性)被重新 在要求)形成经济与居住的紧密集聚体,即所谓 发现,受到欢呼和喝彩,负面的忧虑转为正面的, 的城市。今天,显然,城市被置于不同的一套需 异质性一词变成了“多样化”。“多样化刺激了创 求之下,可为诸如后殖民主义、后福特主义灵活 意”(F1 orida,2002)。全球城市成为流动空间的 积累、后现代城市主义等词所概”。 节点。“地方代替了公司,成为我们经济的主要组 他甚至认为,后工业社会需要一套与工业社 织单元”(Richard Florida,2002)。 会完全不同的认知论。他的论调虽是有争议的。 异质性于是和创意联系起来。创意产业与创 但从中可以看出,城市主义在后现代学派中的地 意城市成为重要的概念,也是城市的卖点。这种 位,并被冠以“后现代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是 认识突破了把城市主义(性)仅作为城市生产活 后现代城市主义学家所津津乐道的,比如,超脱 动的衍生结果这一局限,从对城市的“功能”的 地方的历史限制,想象性地移植门禁社区(gated 认识上说,它更接近于韦伯关于“西方城市” communities),从中可以看出,新城市主义所强调 (occidental city).孕育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论述。然 的内部的均质性带来的是城市整体的异质性,并 而,这种观点颠倒了因果,把城市性作为动力, 没有彻底超出芝加哥学派对城市性的判断。 创造了波西米亚族神话。因为城市性是资本在城 3 市空间上集聚造成的亚文化。但是,文化确实成 4 转型城市 为城市建设中的新元素,为城市增添了活力,以 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迅速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笔者所关注的论题是,这种生活方式是如何 城市性如何有助于城市的经济活力?首先是 随着中国的消费革命而变成支持和推进资本积累 吸引人才和人力资本,继而吸引消费资本。更直 的关键空间,需要特别关注的三种元素是:国家、 接的是刺激了文化产业,把城市作为文化中心, 市场、和空间。笔者要探索的是,城市是如何“实 参与到城市竞争中。城市不光是文化产业的集聚 在化”的,如何形成了类似卡斯特尔意义上的城 地,城市自身就被文化产业化,即城市的某段历 市问题。 史与风情都可成为文化产业的元素,直接组合加 对转型城市的分析,多从政治经济角度来阐 工成为城市产品。城市的这种文化生产直接与城 述地方经济的兴起,即经济改革下的分权使得地 市的特性相关。最近,阿明(Ash Amin)和隋夫 方(城市)兴起为经济利益体。实际上,城市的 特(Nigel Thrift)(2002)对城市的异质性作了精 兴起有着更广阔的背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与 致的发挥,他们指出城市是如何被想象的,城市 生产要素的流动,特别是资本的流动,城市成为 是一场不可预测的“邂逅”(encounter)和飞逝的 组织各种要素的实在空间。城市“做大”不仅仅 过程,城市因其是力之流动(mobility of forces) 是出于政绩,只有做大之后,才能更有效地捕捉 和高强度而具有创新的能力。他们的论调响应了 流动的要素。 早年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主义的异质性的论述。 在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下,城市不是一个在资 这种对城市自身的文化加工的想象化与城市 本积累上的实体,只是国有企业的集群,是它们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经济真实化(实在化)似乎 的生产场所。国有企业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单 相反,城市成为了想象的空间,越来越不真实。城 位。在这种意义上,国有企业的确是社会主义的 市被主题公园化,招致了众多批评。但其实两者 基石,而城市不是。传统上社会主义城市是缺乏 并不矛盾。空间的生产不需要对城市存在历史进 城市性的(Szelenyi,l996).用弗里德(Richard 行复版。哈维(David Harvey)在《后现代的状 F1 orida)的话说,是枯燥的城市。城市景观单调, 态》一书中就指出两者的辩证关系。正是资本主 事实上没有无家可归者,不存在城市问题。北京 义生产进入了时空压缩,创造了这种纷杂的表象。 的旧城,虽然住房破旧,但决不是发达世界的贫 他穿越了后现代的表面上的复杂性,指出空间生 民窟,更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非法棚户区。社区问 产的内在逻辑,特别是把资本的流动、不均衡发 题是建筑陈旧失修,而不是底层的绝望。组织社 展和建设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联系起来。 会生活的主体是体制下的单位。就像对东欧城市 近来,后现代城市学家把以洛杉矶为代表的 的研究所指出的,单位就是居民生活的全部。这 万方数据

21 立的能动的角色是错误的 城市自身不是一个起 着推动经济的角色 actor 起作用的是其后的社 会利益集团 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掩盖了城市政 治的本质 与 19 世纪经典社会学家对城市性的忧虑不 同 进入了21世纪 城市主义 城市性 被重新 发现 受到欢呼和喝彩 负面的忧虑转为正面的 异质性一词变成了 多样化 多样化刺激了创 意 Florida 2002 全球城市成为流动空间的 节点 地方代替了公司 成为我们经济的主要组 织单元 (Richard Florida 2002) 异质性于是和创意联系起来 创意产业与创 意城市成为重要的概念 也是城市的卖点 这种 认识突破了把城市主义 性 仅作为城市生产活 动的衍生结果这一局限 从对城市的 功能 的 认识上说 它更接近于韦伯关于 西方城市 occidental city 孕育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论述 然 而 这种观点颠倒了因果 把城市性作为动力, 创造了波西米亚族神话 因为城市性是资本在城 市空间上集聚造成的亚文化 但是 文化确实成 为城市建设中的新元素 为城市增添了活力 以 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迅速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城市性如何有助于城市的经济活力 首先是 吸引人才和人力资本 继而吸引消费资本 更直 接的是刺激了文化产业 把城市作为文化中心 参与到城市竞争中 城市不光是文化产业的集聚 地 城市自身就被文化产业化 即城市的某段历 史与风情都可成为文化产业的元素 直接组合加 工成为城市产品 城市的这种文化生产直接与城 市的特性相关 最近 阿明 Ash Amin 和隋夫 特 Nigel Thrift 2002 对城市的异质性作了精 致的发挥 他们指出城市是如何被想象的 城市 是一场不可预测的 邂逅 encounter 和飞逝的 过程 城市因其是力之流动 mobility of forces 和高强度而具有创新的能力 他们的论调响应了 早年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主义的异质性的论述 这种对城市自身的文化加工的想象化与城市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经济真实化 实在化 似乎 相反 城市成为了想象的空间 越来越不真实 城 市被主题公园化 招致了众多批评 但其实两者 并不矛盾 空间的生产不需要对城市存在历史进 行复版 哈维 (David Harvey) 在 后现代的状 态 一书中就指出两者的辩证关系 正是资本主 义生产进入了时空压缩 创造了这种纷杂的表象 他穿越了后现代的表面上的复杂性 指出空间生 产的内在逻辑 特别是把资本的流动 不均衡发 展和建设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联系起来 近来 后现代城市学家把以洛杉矶为代表的 城市想象成为 后现代城市主义 并认为 资本 主义城市化已经超越了以芝加哥为代表的城市主 义 比如 狄尔 Dear, 2005 作了以下的阐述 在那些 现代主义 兴盛的年代里 城市问题关 注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如何导致了 确实是 在要求 形成经济与居住的紧密集聚体 即所谓 的城市 今天 显然 城市被置于不同的一套需 求之下 可为诸如后殖民主义 后福特主义灵活 积累 后现代城市主义等词所概 他甚至认为 后工业社会需要一套与工业社 会完全不同的认知论 他的论调虽是有争议的 但从中可以看出 城市主义在后现代学派中的地 位 并被冠以 后现代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是 后现代城市主义学家所津津乐道的 比如 超脱 地方的历史限制 想象性地移植门禁社区(gated communities) 从中可以看出 新城市主义所强调 的内部的均质性带来的是城市整体的异质性 并 没有彻底超出芝加哥学派对城市性的判断 4 转型城市 笔者所关注的论题是 这种生活方式是如何 随着中国的消费革命而变成支持和推进资本积累 的关键空间 需要特别关注的三种元素是: 国家 市场 和空间 笔者要探索的是 城市是如何 实 在化 的 如何形成了类似卡斯特尔意义上的城 市问题 对转型城市的分析 多从政治经济角度来阐 述地方经济的兴起 即经济改革下的分权使得地 方 城市 兴起为经济利益体 实际上 城市的 兴起有着更广阔的背景 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与 生产要素的流动 特别是资本的流动 城市成为 组织各种要素的实在空间 城市 做大 不仅仅 是出于政绩 只有做大之后 才能更有效地捕捉 流动的要素 在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下 城市不是一个在资 本积累上的实体 只是国有企业的集群 是它们 的生产场所 国有企业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单 位 在这种意义上 国有企业的确是社会主义的 基石 而城市不是 传统上社会主义城市是缺乏 城市性的 Szelenyi, 1996 用弗里德 Richard Florida 的话说 是枯燥的城市 城市景观单调 事实上没有无家可归者 不存在城市问题 北京 的旧城 虽然住房破旧 但决不是发达世界的贫 民窟 更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非法棚户区 社区问 题是建筑陈旧失修 而不是底层的绝望 组织社 会生活的主体是体制下的单位 就像对东欧城市 的研究所指出的 单位就是居民生活的全部 这 万方数据

规划研究 P l a nn i n g St u d ie s 种独立于城市之外的空间生产,导致了社会主义 郡,这个北京的模拟加利福尼亚小镇,就不仅仅 的所谓城市化不足,与发展中国家的超城市化或 是体现异域风情的景观了。它的出现不是后现代 假城市化形成了鲜明对比。社会主义城市更是一 的无逻辑或多样逻辑,而是空间生产的逻辑产物。 个政治礼仪的场所。即便如此,东欧和前苏联的 近来新城市主义的小城话语被地产商广为运 城市化水平也远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东欧的 用。优山美地、枫丹白露、麦卡伦地,这些用充 社会主义城市属于第二世界,而中国是实实在在 满了异域风情的地名命名的新社区,恰恰是地产 的第三世界的农业大国,是城市化滞后的典型。 商为了突破过度积累的瓶颈而采取的充满想象力 因而,中国的城市化将与现代化并行。 的做法。以商品房为先导的住房私有化,已经到 加快城市化,实际上就是城市在政治经济中 了有能力的消费者购买更换了数次住宅,而“普 的“实在化”。如何理解转型城市的实在化,即城 通人”越来越望洋兴叹的地步。新城市主义在转 市是如何成为资本积累中的实体?新兴的城市主 型城市中表现出来的决不是反城市异质性,它标 义在这过程中起什么作用?通常的一种视角是仅 榜高雅,与大众消费有别,用地产精英的话说, 仅视城市主义为市场化的产物,随着市场导向的 是“度身打造”。社区也是小城话语中的重要元素。 经济改革,社会走向多元化。国家不再组织集体 用房地产开发商的话说“人们往往误解大杂院里 消费,个人是消费的主体,消费是自我行为,出 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其实不同阶层的人生活在一 于个体选择,自然而然地,城市变得多样化:笔 起根本无法沟通。我们的目标是建同质社区,设 者所想强调是第二种视角,即城市主义如何成为 立高尚会所,使居住区成为真正社区”。居住已超 市场化中的必要环节,是其运行的必要条件。这 越了单单的劳动力再生产的意义,而成为经济增 22 种视角运用了普兰尼(Karl Polanyi)关于市场经 长的关键一环,出现了诸如“居住改变中国”的 济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论点。他把市场化看成 口号。新兴的城市主义是积累政体转型的结果,而 是一场社会转变,提出“市场经济镶嵌于市场社 它的出现旨在把城市作为新一轮积累的载体。 06o203LCVB美03美#882 209 会中”的论调,即资本的社会化(bourgeoisie 城市正是重新被赋予这种积累功能,才成为 societization)是把整个社会置于资本的积累的逻 各种矛盾的焦点,充满了张力。随着城市的实在 辑与需求下。尽管从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来说,社 化,各种问题现在真正地成为城市问题。最近的 会主义是短缺经济(Kornai,1992),但从资本与 房价问题就是这一现象的注解。房价成为问题, 劳动力的关系上说(且不论资本是国家还是资本 或被“问题化”。新的住房政策的出台与那些倡导 家所有),社会主义经济实际上是处于过度积累, 市场决定论者的原旨相悖。住房是如何变成“泛 实际上没有积累的余地。以单位为载体的积累是 政治化”的?虽然关于房价涨幅说法不一,国家 如此有效,以至城市不必要也不可能成为积累的 统计数据是就整体房价而言,己经没有意义。据 空间。为工人提供的住宅只能是纯粹的福利,划 笔者观察,上海主流商品房的房价自2002年已经 为非生产性投资,而不可能是其它。它的基本矛 翻了一翻。房价太高吗?人民代表已经这么说 盾在于,这样的过程不可能实现如福特制的大众 了。显然房价是“问题化了”。但是,无论如何, 生产与大众消费的循环。它的积累循环是靠国家 从住房生产的过程看,房价也降不到“普通人”可 不停地利用指令把资本转出原有的生产领域,进 以买的地步。这里的“普通人”当然不是万科创 行扩大再生产。当时的冷战环境,决定了扩大再 始总经理王石先生所倡导的“新住宅运动”中的 生产的合法性。 忠实顾客。这些人可以说从来就与飙涨的房价无 转型的首要任务是要创造多样性,打破“单 关。但是房价的上升确实是需求推动的,虽然不 调均一”的积累方式,以及其均质的景观。多样 排除投机的成分。是改革后,分配向个人倾斜的 性开辟了新的积累空间。重新分割以单位为基础 结果(且不论倾斜的结果在社会阶层中又是如何 的生产与再生产空间,创造新缝隙市场(niche 分配的)。公房一代经房改成为“新”房主。年轻 market),渐进式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在不触动已有 一代,经父母赞助,加上灰色收入,再加上贷款 利益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这一 和乐观的预期,迅速进入市场。房价的上涨,并 点上,新自由派经济学家就比单单强调城市的社 不像有些西方学者指出的那样是政府或地产的纯 会功能的理想主义者清楚得多。第二套住宅不仅 政治炒作。它确有其经济根源。即便是温州炒房 仅是第一套之后的消闲。“只有富人有好房子住, 团和山西煤矿主的投机购房,也恰恰表明,资本 穷人才能住上房子”。郊区豪宅,不仅仅是是炫耀 在个人和银行中的积累多了,需要寻找出路,进 式消费,而是住房消费市场上的地标,拉动整个 行再循环。城市的需求实在存在。有的学者甚至 地产,是可扩展的积累空间。从这个视角看,桔 联系到城市化,指出未来的需求巨大,因而房价 万方数据

规划研究 P l a n n i n g S t u d i e s 22 种独立于城市之外的空间生产 导致了社会主义 的所谓城市化不足 与发展中国家的超城市化或 假城市化形成了鲜明对比 社会主义城市更是一 个政治礼仪的场所 即便如此 东欧和前苏联的 城市化水平也远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高 东欧的 社会主义城市属于第二世界 而中国是实实在在 的第三世界的农业大国 是城市化滞后的典型 因而 中国的城市化将与现代化并行 加快城市化 实际上就是城市在政治经济中 的 实在化 如何理解转型城市的实在化 即城 市是如何成为资本积累中的实体 新兴的城市主 义在这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通常的一种视角是仅 仅视城市主义为市场化的产物 随着市场导向的 经济改革 社会走向多元化 国家不再组织集体 消费 个人是消费的主体 消费是自我行为 出 于个体选择 自然而然地 城市变得多样化 笔 者所想强调是第二种视角 即城市主义如何成为 市场化中的必要环节 是其运行的必要条件 这 种视角运用了普兰尼 Karl Polanyi 关于市场经 济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论点 他把市场化看成 是一场社会转变 提出 市场经济镶嵌于市场社 会中 的论调 即资本的社会化 bourgeoisie societization 是把整个社会置于资本的积累的逻 辑与需求下 尽管从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来说 社 会主义是短缺经济 Kornai 1992 但从资本与 劳动力的关系上说 且不论资本是国家还是资本 家所有 社会主义经济实际上是处于过度积累 实际上没有积累的余地 以单位为载体的积累是 如此有效 以至城市不必要也不可能成为积累的 空间 为工人提供的住宅只能是纯粹的福利 划 为非生产性投资 而不可能是其它 它的基本矛 盾在于 这样的过程不可能实现如福特制的大众 生产与大众消费的循环 它的积累循环是靠国家 不停地利用指令把资本转出原有的生产领域 进 行扩大再生产 当时的冷战环境 决定了扩大再 生产的合法性 转型的首要任务是要创造多样性 打破 单 调均一 的积累方式 以及其均质的景观 多样 性开辟了新的积累空间 重新分割以单位为基础 的生产与再生产空间 创造新缝隙市场 niche market 渐进式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在不触动已有 利益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这一 点上 新自由派经济学家就比单单强调城市的社 会功能的理想主义者清楚得多 第二套住宅不仅 仅是第一套之后的消闲 只有富人有好房子住 穷人才能住上房子 郊区豪宅 不仅仅是是炫耀 式消费 而是住房消费市场上的地标 拉动整个 地产 是可扩展的积累空间 从这个视角看 桔 郡 这个北京的模拟加利福尼亚小镇 就不仅仅 是体现异域风情的景观了 它的出现不是后现代 的无逻辑或多样逻辑 而是空间生产的逻辑产物 近来新城市主义的小城话语被地产商广为运 用 优山美地 枫丹白露 麦卡伦地 这些用充 满了异域风情的地名命名的新社区 恰恰是地产 商为了突破过度积累的瓶颈而采取的充满想象力 的做法 以商品房为先导的住房私有化 已经到 了有能力的消费者购买更换了数次住宅 而 普 通人 越来越望洋兴叹的地步 新城市主义在转 型城市中表现出来的决不是反城市异质性 它标 榜高雅, 与大众消费有别 用地产精英的话说 是 度身打造 社区也是小城话语中的重要元素 用房地产开发商的话说 人们往往误解大杂院里 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其实不同阶层的人生活在一 起根本无法沟通 我们的目标是建同质社区 设 立高尚会所 使居住区成为真正社区 居住已超 越了单单的劳动力再生产的意义 而成为经济增 长的关键一环 出现了诸如 居住改变中国 的 口号 新兴的城市主义是积累政体转型的结果 而 它的出现旨在把城市作为新一轮积累的载体 城市正是重新被赋予这种积累功能 才成为 各种矛盾的焦点 充满了张力 随着城市的实在 化, 各种问题现在真正地成为城市问题 最近的 房价问题就是这一现象的注解 房价成为问题 或被 问题化 新的住房政策的出台与那些倡导 市场决定论者的原旨相悖 住房是如何变成 泛 政治化 的 虽然关于房价涨幅说法不一 国家 统计数据是就整体房价而言 已经没有意义 据 笔者观察 上海主流商品房的房价自2002年已经 翻了一翻 房价太高吗 人民代表已经这么说 了 显然房价是 问题化了 但是 无论如何 从住房生产的过程看 房价也降不到 普通人 可 以买的地步 这里的 普通人 当然不是万科创 始总经理王石先生所倡导的 新住宅运动 中的 忠实顾客 这些人可以说从来就与飙涨的房价无 关 但是房价的上升确实是需求推动的 虽然不 排除投机的成分 是改革后 分配向个人倾斜的 结果 且不论倾斜的结果在社会阶层中又是如何 分配的 公房一代经房改成为 新 房主 年轻 一代 经父母赞助 加上灰色收入 再加上贷款 和乐观的预期 迅速进入市场 房价的上涨 并 不像有些西方学者指出的那样是政府或地产的纯 政治炒作 它确有其经济根源 即便是温州炒房 团和山西煤矿主的投机购房 也恰恰表明 资本 在个人和银行中的积累多了 需要寻找出路 进 行再循环 城市的需求实在存在 有的学者甚至 联系到城市化 指出未来的需求巨大 因而房价 万方数据

必涨。这一点,新自由学者的判断是正确的。 经济状态下城市的普遍意义。大规模的人口从农 房价的增长,从长远上说,是由于城市成为 村迁移到城市,这本身就极有世界意义。规模之 积累的主体。单位是如何从积累空间中退出的? 大,对世界生产和环境都有深远的影响。更重要 单位作为国家的代理人,只有在强政治下(指的 的是,作为转型城市,它们揭示了城市的转型,从 不是强权而是全能)有效。改革后,迅速扩张的 另一侧面反映了城市的功能。 非生产性投资,表明单位确实不是有效的积累工 中国长期以来是乡村社会。即便在社会主义 具。当然,这种扩张,解决了资本过度积累的问 计划体制下,也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沃 题(特别是再生产上,这种危机通常叫做“欠 尔德(Andrew Walder)就用了共产主义的新传统 帐”),为城市成为新的积累空间奠定了基础。单 主义为题来审视单位的非城市性。国家与体制内 位失效,正源起于改革后形成的复杂和流动性。 的单位,排除了城市,在极高密度聚落里,维系 中国采用了实用主义,显示了渐进改革的艺术。 了自给自足的空间。城市不是积累的实在空间。 住房改革的进程实际上是先扩大生产后私有化, 不同于福特制的体制之处在于,在福特制下,城 即把改革后通过投资渠道多样化而生产出的住 市是国家组织集体消费的形式。现在城市成为积 房,加以私有化。国家在猛助单位分房一把后,为 累的实体。资本将体制外的农民和“走出”或“抛 了救活市场,解决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扩大 出”体制单位的人们组织在城市这一实体中,并 内需,从集体消费中退出。与此同时,把住房消 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马歇尔节点。 费金融化,开辟了住房抵押贷款,在城市改造中, 传统的马克思理论忽视了城市,正是因为城 采用货币动迁,强化了资本对空间的支配权。 市不是资本积累的直接载体。恩格斯论述了在工 房价高低之争,实际上与造成住房问题的 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的问题,即城市的住宅问题。 23 (即这里采用的城市问题定义)劳动力(“普通 但不是城市问题,因为城市本身不是问题,城市 人”)再生产无关。真正与他们相关的,不是房价 的问题是由工厂以及工作地(workplace)衍生的 太高,难以承受(因为这种说法首先假定了他们 问题。现在,城市对象的客观实体化,确实可以 是市场的消费者,事实上,果真如此,问题就要 创造一门“城市学”了。首先是这种对象的客观 微小得多了)。真正成为问题的是,劳动力的再生 实体化,然后才是阿明与隋夫特所说的,城市成 产无法市场化。这种问题,不单单是市场的问题, 为一场后福特主义的经历。城市不仅是支持积累 从抽象的角度,实际上是转型的问题,是积累体 方式,更主要的是以其自身有形的(物质化)与 制转化中一部分(甚至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无法 无形的空间(形象与经历)成为积累的载体。城 随着作出相应转变的危机。这种问题不单单在住 市可以成为产品,可以有品牌,可以有城市公司 房方面。在医疗和教有费用普遍增长的情况下, 经营。城市是经济实体。但城市问题也导致城市 他们不能成为市场的消费者。在市场化的大趋势 成为国家管理社会的“抓手”。城市进一步成为一 下,这种反市场化的现象也就出现了。事实上,旧 种意识形态(主义),城市成为一种范式,定义社 城改造中,就有把“有产者”(私房户)变成“无 会关系的一种形态,是流动与力度的表现,并用 产者”(租户)的情况。2005年伊始的住房新政 来组织这种异质性,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 标志着中国住房问题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政 现代西方完全被城市显现的魅力迷倒。创新阶级 治化”。这是市场化倡导者所没有预料到的。没 一说,是城市的异质性的再发现,完全把城市主 想到,市场化竟然不得不依赖国家干预为其创造 义这一果,颠倒成为因。 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在改革初期这种干预的缺 从中国的经验看,城市所反映的恰恰不仅是 失使得市场经营者非常忧虑,他们甚至企图用通 异质性,也是管理异质性的形态。城市就是“体 行公议的办法来开辟住房商品化的覆盖面,提出 制”或“体制”的重要成分(如户口)。而国家把 了诸如“新住宅运动”和“为普通人造房”的口 积累的二元联系起来。近来,这种复杂性导致了 号。当然如果地产商遵循了当日王石先生的教 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谐社会,具有极高的理论境 导,也不至于今日准备过冬。但是,地产商作为 界。正如古语,“和而不同”,有两层意思。一层 一个企业家阶层,为其政治经济角色所限制,是 是道理式的(rhetoric),秉承中国文化传统,在强 否有此政治智慧,有待观察。 调“不同”与多样性的同时,要讲和。另一层是 不仅出于道德说教而是出于社会市场化的内在要 结语 求,运用国家干预,进取地为积累创造条件,而 非是意识形态的要求。通常西方把转型经济的国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在新政治 (下转第30页) 万方数据

23 必涨 这一点 新自由学者的判断是正确的 房价的增长 从长远上说 是由于城市成为 积累的主体 单位是如何从积累空间中退出的 单位作为国家的代理人 只有在强政治下 指的 不是强权而是全能 有效 改革后 迅速扩张的 非生产性投资 表明单位确实不是有效的积累工 具 当然 这种扩张 解决了资本过度积累的问 题 特别是再生产上 这种危机通常叫做 欠 帐 为城市成为新的积累空间奠定了基础 单 位失效 正源起于改革后形成的复杂和流动性 中国采用了实用主义 显示了渐进改革的艺术 住房改革的进程实际上是先扩大生产后私有化 即把改革后通过投资渠道多样化而生产出的住 房 加以私有化 国家在猛助单位分房一把后 为 了救活市场 解决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 扩大 内需 从集体消费中退出 与此同时 把住房消 费金融化 开辟了住房抵押贷款 在城市改造中 采用货币动迁 强化了资本对空间的支配权 房价高低之争 实际上与造成住房问题的 即这里采用的城市问题定义 劳动力 普通 人 再生产无关 真正与他们相关的 不是房价 太高 难以承受 因为这种说法首先假定了他们 是市场的消费者 事实上 果真如此 问题就要 微小得多了 真正成为问题的是 劳动力的再生 产无法市场化 这种问题 不单单是市场的问题 从抽象的角度 实际上是转型的问题 是积累体 制转化中一部分 甚至是相当大的一部分 无法 随着作出相应转变的危机 这种问题不单单在住 房方面 在医疗和教育费用普遍增长的情况下 他们不能成为市场的消费者 在市场化的大趋势 下 这种反市场化的现象也就出现了 事实上 旧 城改造中 就有把 有产者 私房户 变成 无 产者 租户 的情况 2005 年伊始的住房新政 标志着中国住房问题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 政 治化 这是市场化倡导者所没有预料到的 没 想到 市场化竟然不得不依赖国家干预为其创造 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 在改革初期这种干预的缺 失使得市场经营者非常忧虑 他们甚至企图用通 行公议的办法来开辟住房商品化的覆盖面 提出 了诸如 新住宅运动 和 为普通人造房 的口 号 当然如果地产商遵循了当日王石先生的教 导 也不至于今日准备过冬 但是 地产商作为 一个企业家阶层 为其政治经济角色所限制 是 否有此政治智慧 有待观察 5 结语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在新政治 经济状态下城市的普遍意义 大规模的人口从农 村迁移到城市 这本身就极有世界意义 规模之 大 对世界生产和环境都有深远的影响 更重要 的是 作为转型城市 它们揭示了城市的转型 从 另一侧面反映了城市的功能 中国长期以来是乡村社会 即便在社会主义 计划体制下 也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沃 尔德 Andrew Walder 就用了共产主义的新传统 主义为题来审视单位的非城市性 国家与体制内 的单位 排除了城市 在极高密度聚落里 维系 了自给自足的空间 城市不是积累的实在空间 不同于福特制的体制之处在于 在福特制下 城 市是国家组织集体消费的形式 现在城市成为积 累的实体 资本将体制外的农民和 走出 或 抛 出 体制单位的人们组织在城市这一实体中 并 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马歇尔节点 传统的马克思理论忽视了城市 正是因为城 市不是资本积累的直接载体 恩格斯论述了在工 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的问题 即城市的住宅问题 但不是城市问题 因为城市本身不是问题 城市 的问题是由工厂以及工作地 workplace 衍生的 问题 现在 城市对象的客观实体化 确实可以 创造一门 城市学 了 首先是这种对象的客观 实体化 然后才是阿明与隋夫特所说的 城市成 为一场后福特主义的经历 城市不仅是支持积累 方式 更主要的是以其自身有形的 物质化 与 无形的空间 形象与经历 成为积累的载体 城 市可以成为产品 可以有品牌 可以有城市公司 经营 城市是经济实体 但城市问题也导致城市 成为国家管理社会的 抓手 城市进一步成为一 种意识形态 主义 城市成为一种范式 定义社 会关系的一种形态 是流动与力度的表现 并用 来组织这种异质性 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 现代西方完全被城市显现的魅力迷倒 创新阶级 一说 是城市的异质性的再发现, 完全把城市主 义这一果 颠倒成为因 从中国的经验看 城市所反映的恰恰不仅是 异质性 也是管理异质性的形态 城市就是 体 制 或 体制 的重要成分 如户口 而国家把 积累的二元联系起来 近来 这种复杂性导致了 和谐社会的理念 和谐社会 具有极高的理论境 界 正如古语 和而不同 有两层意思 一层 是道理式的 rhetoric 秉承中国文化传统 在强 调 不同 与多样性的同时 要讲和 另一层是 不仅出于道德说教而是出于社会市场化的内在要 求 运用国家干预 进取地为积累创造条件 而 非是意识形态的要求 通常西方把转型经济的国 下转第 30页 万方数据

规划研究 P l a nn i ng St u d ie s B:Planning and Design,1995,22(1)35-46. 14陈彦光.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有多高?一城市地 5 PortugaliJ.Self-Organizationand theCity [M].Berlin: 理研究为什么要借助分形几何学[J],城市规划, Springer-Verlag,2000. 2003,27(7):12-17. 6陈彦光,自组织与自组织城市[J],城市规划, 15陈彦光.分形城市与城市规戏划[J].城市规划,2004, 2003,27(10):17-22. 29(2):33-40/51. 7BakP,著.李炜,蔡助,译,大自然如何工作 16冯健.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M].北京: 一有关自组织临界性的科学[M],武汉:华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姜世国.基于北京逼感图像和GIS的分形城市形 8 Holland J,著.周晓牧,韩辉,译,隐秩序一 态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适应性就是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 [D],北京: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 出版社,2000,P1-2. 系,2004. 9 KauffmanS.The Origin of Order:Self-Organization and 18 Wang F H,Zhou Y X.Modeling urban population Selection in Evolution [M].New York:OxfordUniversity densities in Beijing 1982-1990:suburbanisation and Press,1993. its causes [J].Urban Studies,1999,36(2):271- 10陈彦光.城市化:相变与自组织临界性[J】,地理 287. 研究,2004,23(3):301-311. l9 Waldrop M,著.陈玲,译.复杂:诞生于秩序和 11 Bourne I S,Simons JW (eds).Systems of Cities[C]. 混沌边缘的科学[Z],北京:生活·读书·新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知三联书店,1997. 30 12周一星,于海波.以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我因城 20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 镇化水平修补的建议[J门.统计研究,2002(4): 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54(2):106- 44-47. 115. 208S#美30装GVOL30N0GAUG2a 13 Zhou Y X,Ma L J C.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s: 21 Sit V,Yung C.Foreign-investment-induced exo- Reconstructing comparable time-series data based on urbanisation in the PearlRiverDelta,China J].Urban the fifthpopulationcensus [J].ChinaQuarterly,2003, Studies,1997,34(4):647-677. 173:184-204. (上接第23页) 家干预误读为历史的遗产,把转型城市视为另 5 Jessop Bob.The Future of the Capitalist State[M]. 类,而忘记了它们实际上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城市 Cambridge:Polity Press,2002. 处于相同的城市空间生产状态。城市之所以成为 6 Kipfer Stephan,Keil Roger.Toronto Inc?Planning the 节点,是因为城市的集聚效益,在此“交易成本” competitivecity in thenew Toronto[J].Antipode,2002, 最小。即便是市场万能的鼓吹者也不会否认,冲 34(2):227-264. 突与张力将增加成本。问题是如何在城市高度分 7 Kornai J.The Socialist System: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化的同时,保持和谐。这就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 Communism[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199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8 Logan John,R Molotch,Harvey L.Urban Fortunes:The 1 Amin Ash,Thrift Nigel.Cities:Reimagining the Urban Political Economyof Place[M].Berkeley:Universityof [M].Cambridge:Polity Press,2002. CaliforniaPress,1987. 2 DearMichael.ComparativeurbanismJ.UrbanGeography, 9 Marcuse Peter.The city as perverse metaphor[J].City, 2005,26,(23):247-251. 2005,9,(2):247-254. 3 Duany Andres,Plater-ZyberkElizabeth.Theneighbourhood, 10Szelenyi Ivan.Citiesunder socialismandafter[A].in: thedistrict,andthecorridor[A].in:PeterKatz,Vincent GMAndrusz,MHarloe,I Szelenyi (eds.)Cities after Scully Jr (eds.)The New Urbanism:Toward an Archi- Socialism:Urban and Regional Change and Conflict in tecture of Community[C].New York:McGraw-Hill.1993. Post-socialistSocieties[C].Oxford:Blackwell,1996. 4 Florida Richard.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万方数据

规划研究 P l a n n i n g S t u d i e s 30 B: Planning and Design,1995, 22 1 35-46. 5 Portugali J. Self-Organization and the City [M].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0. 6 陈彦光 自组织与自组织城市[J] 城市规划 2003 27 10 17-22. 7 Bak P 著.李炜 蔡勖 译 大自然如何工作 有关自组织临界性的科学[M] 武汉 华 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 Holland J 著.周晓牧 韩辉 译 隐秩序 适应性就是复杂性[M]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 出版社 2000 P1-2. 9 Kauffman S. The Origin of Order: Self-Organization and Selection in Evolution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10 陈彦光 城市化 相变与自组织临界性[J] 地理 研究 2004 23 3 301-311. 11 Bourne I S, Simons J W (eds). Systems of Cities[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1 2 周一星 于海波 以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城 镇化水平修补的建议[J] 统计研究 2002 4 44-47. 13 Zhou Y X, Ma L J C. China s urbanization levels: Reconstructing comparable time-series data based on the fifth population census [J]. China Quarterly, 2003, 173:184-204. 1 4 陈彦光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有多高 城市地 理研究为什么要借助分形几何学[J] 城市规划 2003 27 7 12-17. 15 陈彦光 分形城市与城市规划[J] 城市规划 2004 2 9 2 33-40/51. 1 6 冯健.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M].北京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 7 姜世国 基于北京遥感图像和 GIS 的分形城市形 态研究 理论 方法与实践 [ 硕士学位论文] [D] 北京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 系 2004. 18 Wang F H, Zhou Y X. Modeling 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in Beijing 1982-1990: suburbanisation and its causes[J]. Urban Studies, 1999, 36(2): 271- 287. 19 Waldrop M,著.陈玲,译 复杂 诞生于秩序和 混沌边缘的科学[Z]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 知三联书店 1997. 2 0 崔功豪 马润潮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 及其机制[J] 地理学报 1999 54 2 106- 115. 21 Sit V, Yung C. Foreign-investment-induced exo￾urbanis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J]. Urban Studies,1997,34(4): 647-677. 家干预误读为历史的遗产 把转型城市视为另 类 而忘记了它们实际上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城市 处于相同的城市空间生产状态 城市之所以成为 节点 是因为城市的集聚效益 在此 交易成本 最小 即便是市场万能的鼓吹者也不会否认 冲 突与张力将增加成本 问题是如何在城市高度分 化的同时 保持和谐 这就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Amin Ash, Thrift Nigel. Cities: Reimagining the Urban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2. 2 Dear Michael. Comparative urbanism[J].Urban Geography 2005 2 6 2 3 247-251. 3 Duany Andres Plater-Zyberk Elizabeth.The neighbourhood, the district, and the corridor[A].in: Peter Katz,Vincent Scully Jr (eds.).The New Urbanism: 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Community[C].New York: McGraw-Hill.1993. 4 Florida Richard.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5 Jessop Bob. The Future of the Capitalist State[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2. 6 Kipfer Stephan,Keil Roger.Toronto Inc? Planning the competitive city in the new Toronto[J].Antipode 2002 34 2 : 227-264. 7 Kornai J.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8 Logan John, R Molotch, Harvey L.Urban Fortun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9 Marcuse Peter. The city as perverse metaphor[J]. City 2005 9, 2 : 247-254. 10 Szelenyi Ivan. Cities under socialism and after[A]. in: G M Andrusz, M Harloe,I Szelenyi (eds.). Cities after Socialism: Urban and Regional Change and Conflict in Post-socialist Societies[C].Oxford: Blackwell,1996. 上接第 23页 万方数据

中国的城市化与"新"城市主义 日万点题据文秋桃接 作者: 吴缚龙,WU Fulong 作者单位: 英因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刊名: 城市规划ST1 CPKU cSsc] 英文刊名: CITY PLANNING REVIEW 年,卷(期): 2006(8) 被引用次数: 10次 参考文献(10条) 1.Szelenyi Ivan Cities under socialism-and after 1996 2.Marcuse Peter The city as perverse metaphor 2005(02) 3.Logan John:R Molotch:Harvey L Urban Fortune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1987 4.Kornai J The Socialist System: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1992 5.Kipfer Stephan:Keil Roger Toronto Inc?Planning the competitive city in the new Toronto 2002(02) 6.Jessop Bob The Future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2002 7.Florida Richard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2002 8.Duany Andres:Plater-Zyberk Elizabeth The neighbourhood,the district,and the corridor 1993 9.Dear Michael Comparative urbanism 2005(23) 10.Amin Ash:Thrift Nigel Cities:Reimagining the Urban 2002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L.张鸿声传统城市性的延续与现代性的建立一老舍话剧中的”新北京“[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⑦) 2.吴缚龙.WU Fulong规划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期刊论文]-国际城市规划2009,24(z1) 3.张雪筠.Zhang Xue--yum"城市性“与现代城市文化特征[期刊论文]-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 4.王健“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因住区规划与设计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建筑2004,11(1) 引证文献(11条) 1.王丰龙.刘云刚基于尺度效应的城市化水平指标修正[期刊论文]-热带地理2011(④) 2.马静.柴彦威.塔娜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新动态一兼评《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期刊论文]-城市观察2010(3) 3.陈浩.张京祥.吴启焰转型期城市空间再开发中非均衡博弈的透视一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2010(⑤) 4.孙洁创意城市的研究范畴综述[期刊论文]-发展研究2010(12) 5.陆叶.金晓玲论“新城市主义“在中因实践的利与弊[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9(4) 6.李志刚.薛德升.杜枫.朱颗全球化下“跨因移民社会空间“的地方响应一以广州小北黑人区为例[期刊论文]-地理研究2009(④ 7.李志刚中国城市的居住分异[期刊论文]-因际城市规划2008(4) 8.董宏伟.王磊美国新城市主义指导下的公交导向发展:批判与反思[期刊论文]-国际城市规划2008(2) 9.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权力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研究[期刊论文]-规划师2008(1) 10.肖雁飞.刘友金.沈玉芳上海创意产业区空间创新特点和趋势研究一一个“新经济空间“的视角[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2007(12) 11.魏立华.王世福.王敏节约型城市规划推进实施的制度困境与对策[期刊论文]-规划师2007(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gh200608003.aspx

中国的城市化与"新"城市主义 作者: 吴缚龙, WU Fulong 作者单位: 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刊名: 城市规划 英文刊名: CITY PLANNING REVIEW 年,卷(期): 2006(8) 被引用次数: 10次 参考文献(10条) 1.Szelenyi Ivan Cities under socialism-and after 1996 2.Marcuse Peter The city as perverse metaphor 2005(02) 3.Logan John;R Molotch;Harvey L Urban Fortune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1987 4.Kornai J The Socialist System: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1992 5.Kipfer Stephan;Keil Roger Toronto Inc? Planning the competitive city in the new Toronto 2002(02) 6.Jessop Bob The Future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2002 7.Florida Richard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2002 8.Duany Andres;Plater-Zyberk Elizabeth The neighbourhood,the district,and the corridor 1993 9.Dear Michael Comparative urbanism 2005(23) 10.Amin Ash;Thrift Nigel Cities:Reimagining the Urban 2002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 张鸿声 传统城市性的延续与现代性的建立——老舍话剧中的"新北京"[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 2. 吴缚龙.WU Fulong 规划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期刊论文]-国际城市规划2009,24(z1) 3. 张雪筠.Zhang Xue-yun "城市性"与现代城市文化特征[期刊论文]-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 4. 王健 "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住区规划与设计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建筑2004,11(1) 引证文献(11条) 1.王丰龙.刘云刚 基于尺度效应的城市化水平指标修正[期刊论文]-热带地理 2011(4) 2.马静.柴彦威.塔娜 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新动态——兼评《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期刊论文]-城市观察 2010(3) 3.陈浩.张京祥.吴启焰 转型期城市空间再开发中非均衡博弈的透视——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 2010(5) 4.孙洁 创意城市的研究范畴综述[期刊论文]-发展研究 2010(12) 5.陆叶.金晓玲 论"新城市主义"在中国实践的利与弊[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9(4) 6.李志刚.薛德升.杜枫.朱颖 全球化下"跨国移民社会空间"的地方响应——以广州小北黑人区为例[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2009(4) 7.李志刚 中国城市的居住分异[期刊论文]-国际城市规划 2008(4) 8.董宏伟.王磊 美国新城市主义指导下的公交导向发展:批判与反思[期刊论文]-国际城市规划 2008(2) 9.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 权力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研究[期刊论文]-规划师 2008(1) 10.肖雁飞.刘友金.沈玉芳 上海创意产业区空间创新特点和趋势研究——一个"新经济空间"的视角[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 2007(12) 11.魏立华.王世福.王敏 节约型城市规划推进实施的制度困境与对策[期刊论文]-规划师 2007(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gh200608003.aspx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