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2012年春中学语文 八年级(下)发展性阅读导学案 (第六单元第22课) 备课时间周星期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_周星期_需_课时课题 阅读评f 组长 组 员 班级 评价教师评价 6 展示次数 终结评价 展示质量 阅读目标 1.疏通课文大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体会并学习作者总分结合、动静相生的写景方法。 目标链接 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 其实也是一种物)。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等,这些统称为景物。所以文学描写的对象, 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人物与景物。至于细节描写、细部描写、场面描写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 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的对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风景描写、风俗描写和风物描写。风景画的主要内容 是自然风景。广义的风景画,包括人工景物,如宫殿、寺庙、园林等。狭义的风景画,主要是指 自然风景,如日、月、星、云,高山、大漠、潮汐、雷电等。 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对人物:1.烘托人物性格:2.衬托人物心情。(二)对情节:1.交待天 气、环境……:2.揭示社会背景:3.为后文情节做铺垫:4.推动情节发展:5.抒发情感(三)对 主题:1.揭示中心;2.(结尾处)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三峡》这篇文章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描写中又紧紧抓住山水的变化特点,寓静态 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 作者先总写三峡的奇伟,接着分季节表现三峡的风光。读者在阅读本文时,既能闪现三峡的轮 廓,又能感受三峡四季美景。 文章虽少用“良多趣味”这样的直接抒情语句,但全文仍寓浓情于写景的笔端,尤其是第三四 两段。“素”“绿”是明亮又让喜爱的色彩,“清”“荣”“峻”“茂”是对水、树、山、草的赞叹; 肃”“凄”“哀”等字无不带着一份情感。作者就是通过这种融情于景的写法,达到一种情景交 融的艺术效果。 三、阅读过程 作家及作品常识梳理(导入语):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一)结合“十注”带疑初读(25)分钟
丰都县 2012 年春中学语文 八年级(下)发展性阅读导学案 (第六单元 第 22 课) 备课时间 ____周星期_____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___周星期___需 课时 课 题 三 峡 阅读评价 组 别 组长 组 员 班级 评价 教师评价 1 2 3 4 5 6 7 8 展示次数 终结评价 展示质量 一、阅读目标 1.疏通课文大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体会并学习作者总分结合、动静相生的写景方法。 二、目标链接 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 其实也是一种物)。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等,这些统称为景物。所以文学描写的对象, 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人物与景物。至于细节描写、细部描写、场面描写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 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的对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风景描写、风俗描写和风物描写。风景画的主要内容 是自然风景。广义的风景画,包括人工景物,如宫殿、寺庙、园林等。狭义的风景画,主要是指 自然风景,如日、月、星、云,高山、大漠、潮汐、雷电等。 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对人物:1.烘托人物性格;2.衬托人物心情。(二)对情节:1.交待天 气、环境……;2.揭示社会背景;3.为后文情节做铺垫;4.推动情节发展;5.抒发情感(三)对 主题:1.揭示中心;2.(结尾处)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三峡》这篇文章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描写中又紧紧抓住山水的变化特点,寓静态 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 作者先总写三峡的奇伟,接着分季节表现三峡的风光。读者在阅读本文时,既能闪现三峡的轮 廓,又能感受三峡四季美景。 文章虽少用“良多趣味”这样的直接抒情语句,但全文仍寓浓情于写景的笔端,尤其是第三四 两段。“素”“绿”是明亮又让喜爱的色彩,“清”“荣”“峻”“茂”是对水、树、山、草的赞叹; “肃”“凄”“哀”等字无不带着一份情感。作者就是通过这种融情于景的写法,达到一种情景交 融的艺术效果。 三、阅读过程 作家及作品常识梳理(导入语):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一)结合“十注” 带疑初读(25)分钟 教学
环节要求:细读默想用心十注整体感悟卒章反刍 过程 计 1.结合“十注”和注释初读课文后,在小组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分工、 自学、传递、整合、表述)探究下面的问题,形成小组解读结果。 (1)给加点字注音 略无阙处( )叠嶂()曦月()御风 素湍 )飞漱( 涧肃( 沾裳( 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解释划线词语 ①沿遡阻绝溯:②重岩叠嶂嶂: 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 阙 ④至于夏水襄陵至于 襄陵: ⑤沿溯阻绝沿: 溯 ⑥或王命急宣宣: ⑦良多趣味良 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 ⑨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 ⑩飞漱其间漱 (11)每至睛初霜旦晴初: (12)属引凄异属 (4)翻译句子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处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 ③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④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⑤清荣峻茂,良多 (5)写出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古义 今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 今义: 2.课文整体感知探究 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面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矫正 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阅读潜力的学习小组(员)。 阅读填空 (1)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 正面描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 2)文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
环节要求: 细读默想 用心十注 整体感悟 卒章反刍 过程 设计 1.结合“十注”和注释初读课文后,在小组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分工、 自学、传递、整合、表述)探究下面的问题,形成小组解读结果。 (1)给加点字注音。 略无阙.处( ) 叠嶂.( ) 曦.月( ) 御.风( ) 溯.( ) 素湍.( ) 飞漱.( ) 涧.肃( ) 沾裳.( ) (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解释划线词语。 ①沿溯阻绝 溯: ②重岩叠嶂 嶂: 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略无: 阙: ④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 襄陵: ⑤沿溯阻绝 沿: 溯 : ⑥或王命急宣 宣: ⑦良多趣味 良: 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 疾: ⑨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湍: ⑩飞漱其间 漱 : (11)每至晴初霜旦 晴初: 霜旦: (12)属引凄异 属: 引: (4)翻译句子。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处。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 绝。 ③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④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 ⑤清荣峻茂,良多趣 味。 (5)写出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2.课文整体感知探究 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面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矫正 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阅读潜力的学习小组(员)。 阅读填空。 (1)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 , ; 正面描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 , 。 (2)文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
(3)文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含义 是 (4)文章结尾引用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 首诗,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参考答案:(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3)素湍绿潭白色的激流,碧绿的潭水(4)渲染三峡秋景肃杀、凄凉 气氛或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特点.(5)略 (二)小组合作置疑探读(15分钟) 环节要求:我置我疑疑义相析解疑互进献疑待诂 小组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如下问题,形成组内解读成果,再抽组进行班级 展示和抽组开展评价,教师必须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有权质疑教师 1.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列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 矫正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有阅读潜能的学习小组(员)。 1)作者在描绘三峡风光时,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 的,整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2)找出文中哪些地方的景物描写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并分析其具体作用 参考答案:(1)先总写山形,再分写各个季节之景。夏、春冬、秋的顺序总分 (2)、静景有两岸连山、绿潭倒影、绝巘高耸、怪柏丛生,动景则有悬泉飞漱和猿声哀鸣 等。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十分生动传神。 (三)交流展示释疑导读(20分钟) 环节要求:小组交流陈述己见组间论辩教师点拨 1.朗读品鉴 分小组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自由读、领读、齐读、组合读、情境读、角色读), 在班级开展自由展示,评选出最具有影响力的朗读小组和个人 教师在展示前或展示中应该随时对朗读的节奏、停顿、缓急、气息、轻重、情感作出 具体矫正指导,并尽可能做好示范性朗读 (1)我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是 (2)我们组的表现是 (3)最后评选结果是 (4)我对老师矫正指导的评价是 2.疑惑问题备忘(或板书设计) 3.阅读收获展示(或教学后记):
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含义 是: 。 (4)文章结尾引用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 一首诗,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参考答案:(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3)素湍绿潭 白色的激流,碧绿的潭水 (4)渲染三峡秋景肃杀、凄凉 气氛或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特点. (5)略 (二)小组合作 置疑探读(15 分钟) 环节要求:我置我疑 疑义相析 解疑互进 献疑待诂 小组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如下问题,形成组内解读成果,再抽组进行班级 展示和抽组开展评价,教师必须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有权质疑教师。 1.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列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 矫正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有阅读潜能的学习小组(员)。 (1)作者在描绘三峡风光时,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 的,整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2)找出文中哪些地方的景物描写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并分析其具体作用。 参考答案:(1)先总写山形,再分写各个季节之景。 夏、春冬、秋的顺序 总分 (2)、静景有两岸连山、绿潭倒影、绝巘高耸、怪柏丛生,动景则有悬泉飞漱和猿声哀鸣 等。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十分生动传神。 (三)交流展示 释疑导读(20 分钟) 环节要求:小组交流 陈述己见 组间论辩 教师点拨 1.朗读品鉴 分小组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自由读、领读、齐读、组合读、情境读、角色读), 在班级开展自由展示,评选出最具有影响力的朗读小组和个人。 教师在展示前或展示中应该随时对朗读的节奏、停顿、缓急、气息、轻重、情感作出 具体矫正指导,并尽可能做好示范性朗读。 (1)我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是 (2)我们组的表现是 (3)最后评选结果是 (4)我对老师矫正指导的评价是 2.疑惑问题备忘(或板书设计): 3.阅读收获展示(或教学后记):
自|小 (四)矫正评价能力测读(20分钟) 我组 环节要求:自我作答组内小结准确表述待师验证 认真阅读《三峡》,按要求回答下面各题(50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2分) (1)良多趣味( (2)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10分)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文: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填空:(10分) 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 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 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18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 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 大坝的建设进程。 参考答案:1.(1)真(或实在)(2)寂静(3)连续(4)快 2.(1)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 冲荡。(2)(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 4.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 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 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设计:林涛终审:山川
(四)矫正评价 能力测读(20 分钟) 环节要求:自我作答 组内小结 准确表述 待师验证 自 我 评 价 小 组 评 价 认真阅读《三峡》,按要求回答下面各题(50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2 分) (1)良.多趣味 ( ) (2) 林寒涧肃. ( ) (3)属.引凄异 ( )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10 分)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3.填空:(10 分) 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 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 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18 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 5 月 20 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 年 5 月 20 日 14 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 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 大坝的建设进程。 参考答案: 1.(1)真(或实在) (2)寂静 (3)连续 (4)快 2.(1)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 冲荡。(2)(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4.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 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 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设计:林涛 终审: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