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信息经济学 课程名称:18060452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学 时:2 学 分:2 适用对象:经济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的经济现象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 容包括:(1)信息的经济作用。(2)信息的成本和价值。(3)信息的、经济效果。(4) 信息产业结构。(⑤)信息系统。(6)信息技术。(7)信息经济理论。具体包括如何建 立和发展完善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聚集与分散对信息系统价值的影响;从经济角 度考察信息系统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其相互关系 信息系统经济的管理;最优化信息系统的选择等。用技术经济原理研究信息技术对提 高信息经济效益的作用;比较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采取新信息技术的最佳方案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等。 Information Economics is a science that studies the economic phenomenon of information and its movement and change characteristics.Its main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1)The economic role of information.(2)The cost and value of information.(3)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 effects.(4)Information industry structure.(5)Information system.(6)Information technology.(7)Information economy theory.Specifically,it includes how to establish and develop a sound information system:the impact of the aggregation and dispers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on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standards and methods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ystematic economic management:selection of optimized information systems.etc.Us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principles to study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improving information economic efficiency:compare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and propose the best plan for adopting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information 1
1 《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信息经济学 课程名称: 18060452 英文名称: information economics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学 时: 2 学 分: 2 适用对象: 经济学专业 考核方式: 考查 先修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的经济现象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 容包括:(1)信息的经济作用。(2)信息的成本和价值。(3)信息的、经济效果。(4) 信息产业结构。(5)信息系统。(6)信息技术。(7)信息经济理论。具体包括如何建 立和发展完善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聚集与分散对信息系统价值的影响;从经济角 度考察信息系统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其相互关系; 信息系统经济的管理;最优化信息系统的选择等。用技术经济原理研究信息技术对提 高信息经济效益的作用;比较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采取新信息技术的最佳方案;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等。 Information Economics is a science that studies the economic phenomenon of information and its movement and change characteristics. Its main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 (1) The economic role of information. (2) The cost and value of information. (3)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 effects. (4) Information industry structure. (5) Information system. (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7) Information economy theory. Specifically, it includes how to establish and develop a sound information system; the impact of the aggregation and dispers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on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standards and methods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Systematic economic management; selection of optimized information systems, etc. Us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principles to study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improving information economic efficiency;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propose the best plan for adopting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信 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方法,了解非对称信息的内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明确博弈 论这种方法论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的作用,为深入学习现代经济理论以及将理论应用到实际 中奠定基础。通过掌握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对现实经济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和应用。 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市场环境。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学生应学握信息经济学的发展阶段、标志、代表人物及基础理 论;掌握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的概念;掌 握博弈论和非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掌握委托一 一代理关系的含义以及构成委托 一代理关 系的基本条件;掌握信息系统的原因;理解信息搜寻的原理;理解价格体系在信息资源配置 中的作用;了解信息成本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了解信息系统的经济评价内容和方法。 课程通过研究信息的经济属性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得学生了解信息产业 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深入了解信息产业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 策;引导学生对中国现实国情开展思考,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 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音: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了 解目前关于信息经济学研究理论体系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及相应的思路。帮助学生了解 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二)教学内容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信息经济学的对象、内容与体系 (三)思考与实践 掌握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包括不确定性与风险、信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三次产业划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二章经济信息基础形式及其效用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概念;掌握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的概念;理解公共 信息与私人信息对市场的存在与交易活动的不同作用。掌握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的 概念:理解在传统经济理论中,忽视非对欲性市场的基本特征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 2
2 technology developmen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信 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方法,了解非对称信息的内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明确博弈 论这种方法论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的作用,为深入学习现代经济理论以及将理论应用到实际 中奠定基础。通过掌握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对现实经济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和应用, 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市场环境。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学生应掌握信息经济学的发展阶段、标志、代表人物及基础理 论;掌握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的概念;掌 握博弈论和非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掌握委托——代理关系的含义以及构成委托——代理关 系的基本条件;掌握信息系统的原因;理解信息搜寻的原理;理解价格体系在信息资源配置 中的作用;了解信息成本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了解信息系统的经济评价内容和方法。 课程通过研究信息的经济属性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得学生了解信息产业 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深入了解信息产业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 策;引导学生对中国现实国情开展思考,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 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的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了 解目前关于信息经济学研究理论体系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及相应的思路。帮助学生了解 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二)教学内容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信息经济学的对象、内容与体系 (三)思考与实践 掌握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包括不确定性与风险、信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三次产业划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二章 经济信息基础形式及其效用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概念;掌握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的概念;理解公共 信息与私人信息对市场的存在与交易活动的不同作用。掌握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的 概念;理解在传统经济理论中,忽视非对称性市场的基本特征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信息问题。 (二)教学内容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对称信息与对称信息 (三)思考与实践 理解完全信息经济的局限性;理解新凯恩斯学派对不完全信息经济的分析;理解 非对称信息产生的原因和基础;理解价格竞争是对称性市场的主要竞争形式,而非价 格竞争是非对称市场竞争的最重要形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民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三章:信息与非合作博弈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博弈的战略式表述,纳什均衡;掌握博弈的扩展是表述,精炼纳什均衡。 (二)教学内容 博弈论概述;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三)思考与实践 了解精炼贝叶斯均衡,信号博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四章 :委托人 代理人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委托 一代理关系的含义以及构成委托 一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了解委托 代理关系的基本模型。理解均衡合同的含义以及必须满足的条件。了解委托人 代理人之间的信任的重要性及其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 星激励的含义和 励机制的目标。理解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含义;理解阿克洛夫模型;了解不利选择 与道德风险对市场效率和社会总成本的影响。理解信号与信息的异同。了掌握广告的 分类及商品分类;理解广告的需求与供给的特点;了解广告的竞争效用与福利。帮助 学生甲 国特色社 场经济体系中监督平台对提高 消费者福利水平 深化政 府如何发挥更好的支持作用实现发展为了人民以及为了人民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 委托 一代理关系及基本条件;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市场信号;广告 理解委托人在建立和维持委托 代理关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理解设计激励机 制的基本思路,以及几种典型的激励机制在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环境下的不同表 现。理解市场信号具有改善信息非对称状况、提高市场效率方面的作用,同时,信号 失灵也会使重新获得效率的市场陷入了新一轮效率循环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五章:信息资源配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信息问题。 (二)教学内容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对称信息与对称信息 (三)思考与实践 理解完全信息经济的局限性;理解新凯恩斯学派对不完全信息经济的分析;理解 非对称信息产生的原因和基础;理解价格竞争是对称性市场的主要竞争形式,而非价 格竞争是非对称市场竞争的最重要形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三章:信息与非合作博弈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博弈的战略式表述,纳什均衡;掌握博弈的扩展是表述,精炼纳什均衡。 (二)教学内容 博弈论概述;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三)思考与实践 了解精炼贝叶斯均衡,信号博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四章:委托人——代理人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委托——代理关系的含义以及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了解委托 ——代理关系的基本模型。理解均衡合同的含义以及必须满足的条件。了解委托人 ——代理人之间的信任的重要性及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体现;掌握激励的含义和激 励机制的目标。理解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含义;理解阿克洛夫模型;了解不利选择 与道德风险对市场效率和社会总成本的影响。理解信号与信息的异同。了掌握广告的 分类及商品分类;理解广告的需求与供给的特点;了解广告的竞争效用与福利。帮助 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监督平台对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深化政 府如何发挥更好的支持作用实现发展为了人民以及为了人民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 委托——代理关系及基本条件;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市场信号;广告 (三)思考与实践 理解委托人在建立和维持委托——代理关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理解设计激励机 制的基本思路,以及几种典型的激励机制在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环境下的不同表 现。理解市场信号具有改善信息非对称状况、提高市场效率方面的作用,同时,信号 失灵也会使重新获得效率的市场陷入了新一轮效率循环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五章:信息资源配置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信息结构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了解信息资源宏观配置与经济发展之间 的关系。引导学生中国信息市场中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 (二)教学内容 信息结构;价格体系与信息资源配置;信息资源有效配置与失灵;信息资源宏观 配置。 (三)思考与实践 理解价格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六章:信息市场机制 (-)目的与要求 掌握信息市场的涵义以及关于信息市场的基本假设。理解市场信息的特性。掌握 信息需求的特征及其具体形式。掌握信息产品的基本特点。掌握公共财货的概念,以 及信息作为公共财货的基础。掌握信息成本的含义,与其他产品成本相比,信息成本 的四个经济特征。 在统计 决簧 值的本质。了解信息成本对经济活动 的影响。强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信息市场假设与模型;信息商品生产与需求;信息成本与价值;信息价格 【二】里老与空 理解赫什雷弗模型、格罗斯曼 一施蒂格利兹模型、沃尔金模型三种代表性的信 息市场模型对信息市场供求因素与普通商品市场之间区别的描述。理解信息为什么有 价;理解信息价格主要表现为风险价格,信息价格所包含的风险水平决定了信息商品 的交易模式与结算方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七章:信息系统的经济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系统成本估算的复杂性。 (二)教学内容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信息系统的成本;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及其评价 《三)思老与实践 理解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复杂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八章:信息系统的价值与营销 (一)目的与要求 理解信息系统产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理解信息系统定价的策略。使学生更好地 理解如何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认识到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对经济 4
4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信息结构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了解信息资源宏观配置与经济发展之间 的关系。引导学生中国信息市场中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 (二)教学内容 信息结构;价格体系与信息资源配置;信息资源有效配置与失灵;信息资源宏观 配置。 (三)思考与实践 理解价格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六章:信息市场机制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信息市场的涵义以及关于信息市场的基本假设。理解市场信息的特性。掌握 信息需求的特征及其具体形式。掌握信息产品的基本特点。掌握公共财货的概念,以 及信息作为公共财货的基础。掌握信息成本的含义,与其他产品成本相比,信息成本 的四个经济特征。理解在统计决策过程中信息价值的本质。了解信息成本对经济活动 的影响。强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信息市场假设与模型;信息商品生产与需求;信息成本与价值;信息价格 (三)思考与实践 理解赫什雷弗模型、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模型、沃尔金模型三种代表性的信 息市场模型对信息市场供求因素与普通商品市场之间区别的描述。理解信息为什么有 价;理解信息价格主要表现为风险价格,信息价格所包含的风险水平决定了信息商品 的交易模式与结算方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七章:信息系统的经济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系统成本估算的复杂性。 (二)教学内容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信息系统的成本;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及其评价 (三)思考与实践 理解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复杂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后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八章:信息系统的价值与营销 (一)目的与要求 理解信息系统产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理解信息系统定价的策略。使学生更好地 理解如何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认识到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对经济
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内容 信息系统产品的价格;信息系统的价格;信息系统的定价策略 (三)思考与实践 市场供求关系对信息系统产品价格的影响与其对普通商品的影响有哪些不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里尚救学里尚计 、多媒体教学等 第九章:信息经济测度与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什么是信息经济,马克卢普对信息经济的研究的主要成果。了解波拉特对信 息经济的研究的主要成果。了解波拉特与马克卢普对信息经济研究的联系与区别。掌 握信息经济形成的基础条件;了解信息经济的内容和基本特征 了解中国国家信息基 础设施的内容和特征,理解信息经济与工业经济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到信息建设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马克卢普信息经济论;波拉特信息经济论;信息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思考与实践 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存在哪些需 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团队合作、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十章:信息产业基本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解产业划分的两个特征。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构成 ;了解狭义的信息产业与广 义的信息产业的区别在于是否把信息的生产和分配扩大到知识的生产和分配。掌握信 息产业的主要特征,了解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认识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历史, 理解信息产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 【一救学内空 信息产业的构成与分类;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 (三)思考与实践 理解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信息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十一章:信息化与经济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理解信息化兴起与发展的背景;了解信息化测度的两种方法:波拉特方法和信息 化指数法;掌握信息化的基本内涵;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进程之间的关系;理解国 民经济信息化的涵义;了解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理解中国国民经济 信息化的目的:理解信息化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的主要表现。 5
5 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内容 信息系统产品的价格;信息系统的价格;信息系统的定价策略。 (三)思考与实践 市场供求关系对信息系统产品价格的影响与其对普通商品的影响有哪些不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九章:信息经济测度与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什么是信息经济,马克卢普对信息经济的研究的主要成果。了解波拉特对信 息经济的研究的主要成果。了解波拉特与马克卢普对信息经济研究的联系与区别。掌 握信息经济形成的基础条件;了解信息经济的内容和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国家信息基 础设施的内容和特征,理解信息经济与工业经济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到信息建设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马克卢普信息经济论;波拉特信息经济论;信息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思考与实践 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存在哪些需 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团队合作、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十章:信息产业基本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产业划分的两个特征。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构成;了解狭义的信息产业与广 义的信息产业的区别在于是否把信息的生产和分配扩大到知识的生产和分配。掌握信 息产业的主要特征,了解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认识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历史, 理解信息产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信息产业的构成与分类;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 (三)思考与实践 理解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信息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十一章:信息化与经济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理解信息化兴起与发展的背景;了解信息化测度的两种方法:波拉特方法和信息 化指数法;掌握信息化的基本内涵;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进程之间的关系; 理解国 民经济信息化的涵义;了解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理解中国国民经济 信息化的目的;理解信息化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的主要表现
(二)教学内容 信息化及其测度;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国民经济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贡献 (三)思考与实践 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的具体方法。目前所用的两种方法一信息化 指数法和波拉特测度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 教学环 共 讲 小 实验 实习 教学时数 导 课 环节 课程内容 第一章:导论 2 第二章:经济信息基础形式及 2 其效用 第三章:信息与非合作博弈理 2 4 论 第四章:委托人 代理人理 2 4 论 第五章:信息资源配置 2 2 第六章:信息市场机制 21 1 第七章:信息系统的经济分析 2 2 第八章:信息系统的价值与营 2 铛 第九章:信息经济测度与理论 2 1 1 第十章:信息产业基本理论 2 第十一章:信息化与经济发展 2 2 合计 2 3 32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
6 (二)教学内容 信息化及其测度;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国民经济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贡献 (三)思考与实践 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的具体方法。目前所用的两种方法——信息化 指数法和波拉特测度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 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实验 实习 其他 教学 环节 小 计 第一章:导论 2 2 第二章:经济信息基础形式及 其效用 2 2 4 第三章:信息与非合作博弈理 论 2 2 4 第四章:委托人——代理人理 论 2 1 1 4 第五章:信息资源配置 2 2 第六章:信息市场机制 2 1 1 4 第七章:信息系统的经济分析 2 2 第八章:信息系统的价值与营 销 2 2 第九章:信息经济测度与理论 2 1 1 4 第十章:信息产业基本理论 2 2 第十一章:信息化与经济发展 2 2 合计 22 3 7 32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比:50%期末考试占比:50% (三)成绩考核标准 课程论文应在3000字左右,格式工整,逻辑清晰,内容充实。可以结合《信息 经济学》课程专业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 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开展论述.体现经世济民、诚信服务的核心观点。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 谢康、肖静华,信息经济学(第四版),高等教学出版社,2000年 教学参考书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格致出版社,2012年. 陶长琪,信息经济学(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应用.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 八、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 刘敬 修订日期:2021年12月 大纲审定人:丁霞 审定日期:2021年12月 7
7 课程论文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比:50% 期末考试占比:50% (三)成绩考核标准 课程论文应在 3000 字左右,格式工整,逻辑清晰,内容充实。可以结合《信息 经济学》课程专业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 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开展论述,体现经世济民、诚信服务的核心观点。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 谢康、肖静华,信息经济学(第四版),高等教学出版社,2000 年. 教学参考书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格致出版社,2012 年. 陶长琪,信息经济学(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年. 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应用,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年. 八、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 刘敬 修订日期:2021 年 12 月 大纲审定人: 丁霞 审定日期:2021 年 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