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评定 学习目标: 掌握:肌力评定的定义,肌力评定的类型,四肢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方法。 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引起肌力异常的原因,测量用具,躯干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检查 方法。 了解:徒手肌力检查法的原则,肌力评定检测的注意事项。 实践:能熟练应用徒手肌力检查法为康复患者测量上下肢各肌群肌力,并能分析肌力减 弱或丧失的原因,学会与志者的良好沟通方法,在肌力评定过程中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 第一节基础知识 一、肌的分类 人体的肌根据其组织结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①平滑肌,存在于内脏,也称内脏肌。②心肌 心脏特有的肌。③骨骼肌,存在于躯干和四肢。心肌和平滑肌都属于不随意肌,它们受内脏 神经支配。骨酪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受人的意志管理,称为随意肌。 本节主要介绍骨骼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都有横纹,故也称为横纹肌。骨骼肌的肌纤维 借结缔组织连接在一起,通常与肌腱相联,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两端分别附者在骨、韧带、 筋膜或皮肤上。肌收缩变短,牵引若骨产生运动。因此,它是构成运动系统的主要成分。 (滑骼肌按形状分类 ●长肌多见于四肢,肌束与肌的长轴平行,收缩时可使肌明显短缩。引起大幅度运动。 ●短肌多见于躯干部的深肌,其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时只能产生小幅度运动。 ●阔肌多见于胸腹壁,扁薄肌,除运动外还有保护人赃的作用 ●轮匝肌位于裂孔的周围,由环形肌纤维构成,收缩时可以关闭裂孔。 骨路肌按作用分类 分为伸肌、屈肌、收肌、展肌、旋前肌和旋后肌。他们分别有伸、屈、内收、外展和旋转关 节的作用 二、骨路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 骨酪肌收缩受运动神经的支配。一个运动神经细胞的轴突和它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共同构成 一个运动单位。当神经冲动沿一个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传至该运动单位所有肌纤维时,全 部肌纤维同时收缩。 肌器官作用的力的大小和收缩的长短与肌纤维的数量排列形式和长度有关,一条肌纤维收缩 时可缩短约12,因此长肌束产生的运动范围比短肌束大。肌肉的力量是全体肌纤维收缩力量 的总和,所有肌力大小与肌横断面积成正比。 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一块肌肉完成的,而是一组肌群共同完成的。这些肌群来自关节的不同 方位,使关节具有不同方向的运动,它们根据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分为原动肌、拮抗肌、固定 肌和协同肌等。 ●原动肌是指发起和完成一个动作的主动作肌,如股四头肌是伸膝的原动肌 ●拮抗肌是与原动肌功能相反的肌。例如膝关节伸展时,股二头肌使膝关节屈曲故事股
肌力评定 学习目标: 掌握:肌力评定的定义,肌力评定的类型,四肢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方法。 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引起肌力异常的原因,测量用具,躯干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检查 方法。 了解:徒手肌力检查法的原则,肌力评定检测的注意事项。 实践:能熟练应用徒手肌力检查法为康复患者测量上下肢各肌群肌力,并能分析肌力减 弱或丧失的原因,学会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方法,在肌力评定过程中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肌的分类 人体的肌根据其组织结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①平滑肌,存在于内脏,也称内脏肌。②心肌, 心脏特有的肌。③骨骼肌,存在于躯干和四肢。心肌和平滑肌都属于不随意肌,它们受内脏 神经支配。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受人的意志管理,称为随意肌。 本节主要介绍骨骼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都有横纹,故也称为横纹肌。骨骼肌的肌纤维 借结缔组织连接在一起,通常与肌腱相联,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两端分别附着在骨、韧带、 筋膜或皮肤上。肌收缩变短,牵引着骨产生运动。因此,它是构成运动系统的主要成分。 ㈠骨骼肌按形状分类 ●长肌 多见于四肢,肌束与肌的长轴平行,收缩时可使肌明显短缩,引起大幅度运动。 ●短肌 多见于躯干部的深肌,其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时只能产生小幅度运动。 ●阔肌 多见于胸腹壁,扁薄肌,除运动外还有保护人赃的作用 ●轮匝肌 位于裂孔的周围,由环形肌纤维构成,收缩时可以关闭裂孔。 ㈡骨骼肌按作用分类 分为伸肌、屈肌、收肌、展肌、旋前肌和旋后肌。他们分别有伸、屈、内收、外展和旋转关 节的作用。 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 骨骼肌收缩受运动神经的支配。一个运动神经细胞的轴突和它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共同构成 一个运动单位。当神经冲动沿一个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传至该运动单位所有肌纤维时,全 部肌纤维同时收缩。 肌器官作用的力的大小和收缩的长短与肌纤维的数量排列形式和长度有关,一条肌纤维收缩 时可缩短约 1/2,因此长肌束产生的运动范围比短肌束大。肌肉的力量是全体肌纤维收缩力量 的总和,所有肌力大小与肌横断面积成正比。 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一块肌肉完成的,而是一组肌群共同完成的。这些肌群来自关节的不同 方位,使关节具有不同方向的运动,它们根据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分为原动肌、拮抗肌、固定 肌和协同肌等。 ●原动肌 是指发起和完成一个动作的主动作肌,如股四头肌是伸膝的原动肌 ●拮抗肌 是与原动肌功能相反的肌。例如膝关节伸展时,股二头肌使膝关节屈曲故事股
四头肌的拮抗肌。 ●固定肌是固定原动肌起点的肌肉,它们可使原动肌工作更有效,例如至于肩胛骨的肌 收缩固定该肌,有利于三角肌作用于肩关节。 ●协同肌是配合原动肌,随原动肌一同收缩,产生相同功能的:或随原动肌收缩,限制 原动肌产生不必要的运动的肌。如肱二头肌使前臂旋后时,常伴有三头肌收缩以清除肱二头 肌产生的屈肘运动。 般当负荷非常小的关节运动时,仅原动肌产生收缩。如果负荷增加,固定肌收缩,固定近 侧关节。随者负荷增加协同肌参与援助,当负荷过大时,拮抗肌也被调动起来固定关节。 三、肌的起止 肌围绕关节分布于全身,肌收缩时牵引它所附若地骨而产生的运动。通常把肌接近身体正中 线的或接近肢体上端的附着处叫肌的起点或固定点,把另一端的附着处称为止点或动点。在 人体完成动作时,常是起点固定不动,牵拉止点所附着地骨向起点方向运动。在生活中可以 因目的地动作不同,起点和止点发生互换。 徒手肌力检查法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技术是用来评价由于疾病、外伤、废用所导致的 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的主要方法。虽然随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电子测量的仪器设备不 断问世,但徒手肌力检查法仍因其简单、科学、实用而成为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 肌力评价的注意事项 ●由于大脑所支配的运动而不是一块或一组肌肉的收缩,因此,本章介绍的重点是身体主要 关节及其有关的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所描述的内容是有关的主要动作肌和辅助肌共同完成 的运动 ●徒手肌力检查法具有高度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因此,学习掌握此项技术必须深刻地理解书 中提到的正确体位、运动范围、固定方法、手法原理、检查的内容实质及可能出现的代偿动 作等等。因病情而不能按规定检查时,应将改变的内容记录在评价表中,以便对照比较。 ●本检查法是针对肌肉收缩本身,肌神经结合部及下位运动神经元等疾患所致的肌力低下设 计的评价方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偏难、脑难所致的运动障碍,因具有反射性肌活动方式 和痉李改变,不适合本法。 ●文中“运动范围”指主动运动的肌力评定。 ●检查者的位置,以尽量靠近被检者,便于固定和实施手法为宜,文中插图是为了方便读者 观察手法而绘制的,操作时不必拍泥。 ●检查中施加阻力时,应对解剖部位、用力方向、施加阻力的时间、阻力的大小等做出合理 的设计,绝对禁止因手法粗暴造成被检肢体软组织损伤。 ●评价设计结果要根据身体状况、年龄、性别、心理因素、环境、疲劳等个体差异做出综合 判断 (二)肌力评级的方法 1肌力评级的依据后述的评级均以下列三项因素为依据。在基本分级的基础上,通常还附 加一个“+”或“.”来表示。 (1)外加阻力的大小根据不同的运动模式和解剖部位施加不同的阻力。以“较大”阻力 和“轻度”阻力分别定为五级或四级
四头肌的拮抗肌。 ●固定肌 是固定原动肌起点的肌肉,它们可使原动肌工作更有效,例如至于肩胛骨的肌 收缩固定该肌,有利于三角肌作用于肩关节。 ●协同肌 是配合原动肌,随原动肌一同收缩,产生相同功能的;或随原动肌收缩,限制 原动肌产生不必要的运动的肌。如肱二头肌使前臂旋后时,常伴有三头肌收缩以清除肱二头 肌产生的屈肘运动。 一般当负荷非常小的关节运动时,仅原动肌产生收缩。如果负荷增加,固定肌收缩,固定近 侧关节。随着负荷增加协同肌参与援助,当负荷过大时,拮抗肌也被调动起来固定关节。 三、肌的起止 肌围绕关节分布于全身,肌收缩时牵引它所附着地骨而产生的运动。通常把肌接近身体正中 线的或接近肢体上端的附着处叫肌的起点或固定点,把另一端的附着处称为止点或动点。在 人体完成动作时,常是起点固定不动,牵拉止点所附着地骨向起点方向运动。在生活中可以 因目的地动作不同,起点和止点发生互换。 徒手肌力检查法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技术是用来评价由于疾病、外伤、废用所导致的 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的主要方法。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电子测量的仪器设备不 断问世,但徒手肌力检查法仍因其简单、科学、实用而成为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 一、 肌力评价的注意事项 ●由于大脑所支配的运动而不是一块或一组肌肉的收缩,因此,本章介绍的重点是身体主要 关节及其有关的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所描述的内容是有关的主要动作肌和辅助肌共同完成 的运动 ●徒手肌力检查法具有高度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因此,学习掌握此项技术必须深刻地理解书 中提到的正确体位、运动范围、固定方法、手法原理、检查的内容实质及可能出现的代偿动 作等等。因病情而不能按规定检查时,应将改变的内容记录在评价表中,以便对照比较。 ●本检查法是针对肌肉收缩本身,肌神经结合部及下位运动神经元等疾患所致的肌力低下设 计的评价方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偏瘫、脑瘫所致的运动障碍,因具有反射性肌活动方式 和痉挛改变,不适合本法。 ●文中“运动范围”指主动运动的肌力评定。 ●检查者的位置,以尽量靠近被检者,便于固定和实施手法为宜,文中插图是为了方便读者 观察手法而绘制的,操作时不必拘泥。 ●检查中施加阻力时,应对解剖部位、用力方向、施加阻力的时间、阻力的大小等做出合理 的设计,绝对禁止因手法粗暴造成被检肢体软组织损伤。 ●评价设计结果要根据身体状况、年龄、性别、心理因素、环境、疲劳等个体差异做出综合 判断。 (二)肌力评级的方法 1.肌力评级的依据 后述的评级均以下列三项因素为依据。在基本分级的基础上,通常还附 加一个“+”或“-”来表示。 (1)外加阻力的大小 根据不同的运动模式和解剖部位施加不同的阻力。以“较大”阻力 和“轻度”阻力分别定为五级或四级
(2)重力作用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者定为三级。解除肢 体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或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仅能完成部分活动 范围的坛动者定为一级。 (3)有无肌肉或肌腱的收缩可触及到收缩但无关节活动者定为一级,无收缩者定为零级。 二、颈与躯干肌的肌力评价 (一)颈前屈 【主要动作肌】胸锁乳突肌 【辅助肌】头长肌、颈长肌、前斜角肌、舌骨下肌群、中斜角肌、后斜角肌、头前直肌。 【运动范围】颈椎伸直后再稍向前方屈曲。 【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 手法固定胸廓下部,肩部放松。令其完成颈椎屈曲运动。检查者在前额部施加阻力(两侧 胸锁乳突肌不对称者,使其头部向侧方旋转,完成屈颈动作,抵抗施于耳部)。 【评级】 5级与4级能对抗前额部较大的助力,完成颈推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仅 能对轻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为4级。 3级与2级能克服重力的影响,完成颈椎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部分完成 者为2级。 1级与0级 完成屈颈动作时,仅能触及到胸锁乳突肌的收缩为1级,触不到收缩者为0 级。 (二)颈后伸 【主要动作肌】斜方肌、头半棘肌、头夹肌、颈夹肌、骶棘肌、颈髂肋肌、头最长肌、头棘 肌、颈棘肌、颈半棘肌 【辅助肌】多裂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肩胛提肌。 【运动范围】头与躯干背部肌群接触。 【检查方法】 体位 俯卧位。 手法一手固定上胸廓及肩胛骨,另一手置于被检查者的后头,向下施加阻力。 【评级】 5级与4级能对抗施于头部较大的阻力,完成颈椎后伸的全关节活动范用运动者为5级」 仅能对抗轻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3级与2级能克服重力的影响,完成颈椎后伸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部分完成 者为2级。 1级与0级检查者用手支持被检查者头部,令其完成后伸动作,另一手触摸第7颈椎与枕 骨间的肌群。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三)驱干前屈 【主要动作肌】腹直肌。 【辅助肌】腹内斜肌、膨外斜肌 【运动范围】仰卧位,肩胛骨能离开台面
(2)重力作用 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者定为三级。解除肢 体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或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仅能完成部分活动 范围的运动者定为二级。 (3)有无肌肉或肌腱的收缩 可触及到收缩但无关节活动者定为一级,无收缩者定为零级。 二、颈与躯干肌的肌力评价 (一)颈前屈 【主要动作肌】 胸锁乳突肌 【辅助肌】 头长肌、颈长肌、前斜角肌、舌骨下肌群、中斜角肌、后斜角肌、头前直肌。 【运动范围】 颈椎伸直后再稍向前方屈曲。 【检查方法】 体位 仰卧位 手法 固定胸廓下部,肩部放松。令其完成颈椎屈曲运动。检查者在前额部施加阻力(两侧 胸锁乳突肌不对称者,使其头部向侧方旋转,完成屈颈动作,抵抗施于耳部)。 【评级】 5 级与 4 级 能对抗前额部较大的助力,完成颈椎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仅 能对轻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为 4 级。 3 级与 2 级 能克服重力的影响,完成颈椎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3 级。部分完成 者为 2 级。 1 级与 0 级 完成屈颈动作时,仅能触及到胸锁乳突肌的收缩为 1 级,触不到收缩者为 0 级。 (二)颈后伸 【主要动作肌】斜方肌、头半棘肌、头夹肌、颈夹肌、骶棘肌、颈髂肋肌、头最长肌、头棘 肌、颈棘肌、颈半棘肌 【辅助肌】 多裂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肩胛提肌。 【运动范围】头与躯干背部肌群接触。 【检查方法】 体位 俯卧位。 手法 一手固定上胸廓及肩胛骨,另一手置于被检查者的后头,向下施加阻力。 【评级】 5 级与 4 级 能对抗施于头部较大的阻力,完成颈椎后伸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 仅能对抗轻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 4 级。 3 级与 2 级 能克服重力的影响,完成颈椎后伸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3 级。部分完成 者为 2 级。 1 级与 0 级 检查者用手支持被检查者头部,令其完成后伸动作,另一手触摸第 7 颈椎与枕 骨间的肌群。有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三)躯干前屈 【主要动作肌】 腹直肌。 【辅助肌】 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运动范围】 仰卧位,肩胛骨能离开台面
【检查方法】 体位仰回位。 手法固定双侧下肢 【评级】 5级被检者双手交叉置于颈后,尽力前屈抬起胸廊,双肩均可完全离开台面者为5级, 4级双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令其尽力抬起上身,双肩均可完全离开台面者为4级。 3级双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令其尽力拍起上身,只能达到双侧肩胛骨上缘离开台面,肩 胛骨下角仍若台面者为3级。 2级双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令其颈椎前屈,检查者压胸廓下部使腰椎前屈消失、骨盆前 顿,触摸腹肌,如有正常收缩则为2级。 1级或0级仰卧位,令其咳嗽,同时触诊腹壁,如有轻微的收缩则为1级,无收缩则为0 级。 (四)躯干旋转 【主要动作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辅助肌】背阔肌、半棘肌、多裂孔 【运动范围】仰卧位、肩胛骨可以离开台面。 【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坐位。 手法被检查者仰卧位,检查者固定其双下肢,令被检者胸廓向一侧旋转、屈曲 【评级】 5级被检者双手交叉置于后头部,双侧肩胛骨均可离开台面,完成驱干旋转者为5级。 4级与3级双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完成胸廓屈曲、旋转。如抬高侧肩胛骨离开台面,另 侧肩胛骨部分离开台面为4级。如仅抬高侧肩胛骨可以离开台面则为3级。 2级取坐位,双上肢放松,自然下垂于体测,检查者固定骨盆,令被检者胸部分别向两侧 旋转。如能完成部分范围的运动即为2级。 1级或0级取仰位,令被检者左侧胸廓尽力向靠近骨盆侧方向用力,同时触诊其助骨下 缘以下的肌肉,出现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五)躯干后伸 【主要动作肌】头半棘肌,胸髂肋肌,棘肌,腰酪肋肌,腰方肌。 【辅助肌】头半棘肌、悔转肌、彩裂孔。 【运动范围】胸椎能基本垂直,腰椎能自然伸展。 【检杏方法】 体位仰卧位、坐位。 手法检查者按压固定骨盆。先今被检者将上肢及双启离开台面,再将腰椎挺起,使胸哪下 部离开台面。 【评级】 5级或4级检查者于抬起的胸廓下部施以阻力,能对抗较大阻力者为5级,仅能对抗轻度 阳力者为4级。 3级检查者按手法要求控制被检者体位,并令其完成胸椎与腰椎的后伸,能完成对抗重力
【检查方法】 体位 仰卧位。 手法 固定双侧下肢 【评级】 5 级 被检者双手交叉置于颈后,尽力前屈抬起胸廓,双肩均可完全离开台面者为 5 级。 4 级 双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令其尽力抬起上身,双肩均可完全离开台面者为 4 级。 3 级 双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令其尽力抬起上身,只能达到双侧肩胛骨上缘离开台面,肩 胛骨下角仍着台面者为 3 级。 2 级 双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令其颈椎前屈,检查者压胸廓下部使腰椎前屈消失、骨盆前 倾,触摸腹肌,如有正常收缩则为 2 级。 1 级或 0 级 仰卧位,令其咳嗽,同时触诊腹壁,如有轻微的收缩则为 1 级,无收缩则为 0 级。 (四)躯干旋转 【主要动作肌】 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辅助肌】 背阔肌、半棘肌、多裂孔。 【运动范围】 仰卧位、肩胛骨可以离开台面。 【检查方法】 体位 仰卧位、坐位。 手法 被检查者仰卧位,检查者固定其双下肢,令被检者胸廓向一侧旋转、屈曲。 【评级】 5 级 被检者双手交叉置于后头部,双侧肩胛骨均可离开台面,完成躯干旋转者为 5 级。 4 级与 3 级 双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完成胸廓屈曲、旋转。如抬高侧肩胛骨离开台面,另 侧肩胛骨部分离开台面为 4 级。如仅抬高侧肩胛骨可以离开台面则为 3 级。 2 级 取坐位,双上肢放松,自然下垂于体测,检查者固定骨盆,令被检者胸部分别向两侧 旋转。如能完成部分范围的运动即为 2 级。 1 级或 0 级 取仰卧位,令被检者左侧胸廓尽力向靠近骨盆侧方向用力,同时触诊其肋骨下 缘以下的肌肉,出现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五)躯干后伸 【主要动作肌】头半棘肌,胸髂肋肌,棘肌,腰髂肋肌,腰方肌。 【辅助肌】 头半棘肌、旋转肌、多裂孔。 【运动范围】 胸椎能基本垂直,腰椎能自然伸展。 【检查方法】 体位 仰卧位、坐位。 手法 检查者按压固定骨盆。先令被检者将上肢及双肩离开台面,再将腰椎挺起,使胸廓下 部离开台面。 【评级】 5 级或 4 级 检查者于抬起的胸廓下部施以阻力,能对抗较大阻力者为 5 级,仅能对抗轻度 阻力者为 4 级。 3 级 检查者按手法要求控制被检者体位,并令其完成胸椎与腰椎的后伸,能完成对抗重力
的充分后伸动作者为3级 2级检查方法与3级想法同,如被检者仅能部分完成后伸动作(不能达到正常范围)则为 2级。 1级或0级令被检者完成以上动作的同时触诊其脊柱,伸肌可触及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 者为0级, (六)骨盆提升 【主要动作肌】腰方肌、腰酪肋肌 【辅助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运动范围】立位时一侧骨盆提升,该侧足可以完全离开地面。 【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立位。 手法仰卧位,令腰部适当伸展。被检者双手扶持诊察台台面以固定胸廓(如伴有肩、臂无 力者,由助手协助固定胸)。 【评级】 5级或4级检查者双手握住被检者踝关节,将下肢向下方牵拉,与此同时令其一侧骨盆向 胸廓方向上提,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骨盆上提动作者为5级。对抗轻度阻力完成骨盆上提动 作者为4级。 3级被检者取立位,检查者协助固定胸廓,令其完成上提骨盆动作,能克服肢体重力影响 完成动作者为3级(或取仰卧位对抗轻度阻力完成上抗骨盆动作者即可)。 2级取仰卧位,在解除阻力及肢体重力的影响下,能完成上提骨盆动作者为2级。 1级与0级仰卧位,令其上提骨盆,同时触诊骶棘肌外侧缘腰部深层,如腰方肌出现收 缩则为1级,不能触及收缩者为0级。 下肢肌的肌力评价 (一)脑关节屈曲 【主要动作肌】腰大肌、髂肌 【辅助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 【运动范围】0°一115°或125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侧卧位、仰卧位。 手法取坐位,双侧小腿自然下垂,两手把持诊台台面以固定躯干。检查者一手固定其骨 盆,令被检者最大限度的屈曲髋关节。 【评级】 5级或4级令被检者完成屈曲髋关节的同时对其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能对抗较大阻力, 完成髋关节屈曲的全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对抗轻度阻力,完成髋关节屈曲全活动范围运 动者为4级。 3级被检者能对抗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髋关节屈曲全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2级取侧卧位,被检测下肢在下方,检查者托起上方的下肢,躯干、骨盆、下侧下肢 伸直。令被检下肢完成屈髋屈膝动作,在解除肢体重力影响下能完成髋关节屈曲全活动范围 运动者为2级
的充分后伸动作者为 3 级。 2 级 检查方法与 3 级想法同,如被检者仅能部分完成后伸动作(不能达到正常范围)则为 2 级。 1 级或 0 级 令被检者完成以上动作的同时触诊其脊柱,伸肌可触及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 者为 0 级。 (六)骨盆提升 【主要动作肌】 腰方肌、腰髂肋肌。 【辅助肌】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运动范围】 立位时一侧骨盆提升,该侧足可以完全离开地面。 【检查方法】 体位 仰卧位、立位。 手法 仰卧位,令腰部适当伸展。被检者双手扶持诊察台台面以固定胸廓(如伴有肩、臂无 力者,由助手协助固定胸廓)。 【评级】 5 级或 4 级 检查者双手握住被检者踝关节,将下肢向下方牵拉,与此同时令其一侧骨盆向 胸廓方向上提,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骨盆上提动作者为 5 级。对抗轻度阻力完成骨盆上提动 作者为 4 级。 3 级 被检者取立位,检查者协助固定胸廓,令其完成上提骨盆动作,能克服肢体重力影响 完成动作者为 3 级(或取仰卧位对抗轻度阻力完成上抗骨盆动作者即可)。 2 级 取仰卧位,在解除阻力及肢体重力的影响下,能完成上提骨盆动作者为 2 级。 1 级与 0 级 仰卧位,令其上提骨盆,同时触诊骶棘肌外侧缘腰部深层,如腰方肌出现收 缩则为 1 级,不能触及收缩者为 0 级。 二、 下肢肌的肌力评价 (一) 髋关节屈曲 【主要动作肌】腰大肌、髂肌 【辅助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 【运动范围】0°~115°或 125° 【检查方法】 体位 坐位、侧卧位、仰卧位。 手法 取坐位,双侧小腿自然下垂,两手把持诊台台面以固定躯干。检查者一手固定其骨 盆,令被检者最大限度的屈曲髋关节。 【评级】 5 级或 4 级 令被检者完成屈曲髋关节的同时对其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能对抗较大阻力, 完成髋关节屈曲的全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对抗轻度阻力,完成髋关节屈曲全活动范围运 动者为 4 级。 3 级 被检者能对抗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髋关节屈曲全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3 级。 2 级 取侧卧位,被检测下肢在下方,检查者托起上方的下肢,躯干、骨盆、下侧下肢 伸直。令被检下肢完成屈髋屈膝动作,在解除肢体重力影响下能完成髋关节屈曲全活动范围 运动者为 2 级
1级与0级取仰卧位,检查者托起被检小腿,令其用力屈曲酸关节,同时触诊缝匠肌 内侧腹股沟下方之腰大肌,能触及到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二)髋关节屈曲、外展及外旋的同时膝关节屈曲 【只要动作肌】缝匠肌 【辅助肌】酸关节和膝关节的屈肌群、髋关节外旋肌群、外展肌群。 【运动范围】因系复合关节运动,故各分离运动均不充分。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仰卧位 手法坐位,两小腿自然下垂,令被检者屈曲髋关节、 ,同时酸关节外展、外旋。此时检 查者一手置于膝关节对髋关节屈曲、外展施以阻力,另一手置于踝关节对髋关节外旋及膝关 节屈曲施以阻力。 【评级】 5级4级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 对抗轻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不得出现酸关节垂直向上的屈曲)。 3级维持以上体位,检查者固定其骨盆,不施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以上动 作者为3级。 2级仰卧位,令被检足跟置于另侧踝关节上方。固定骨盆,完成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同时膝关节屈曲,足跟能沿胫骨前缘滑动至膝关节者为2级。 1级或0级不能完成以上动作,仅在前下棘下方触到缝匠肌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 0级。 (三) 髋关节伸居 【主要动作肌】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 【运动范围】0°15 【检查方法】 体位俯卧位、侧卧位。 手法俯卧位,固定骨盆。:今被检者尽力伸展髓关节,检查者在膝关节上施以阻力(单独 检查臀大肌肌力时应保持膝关节屈曲位)。 【评级】 5级或4级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轻度阻力,完成 以上动作者为4级(图5-29)。 3级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2级被检下肢在下方的侧卧位,检查者一手托住上侧下肢、一手周定骨盆,令其下肢在台 面上滑动,完成髋关节伸展,在解除重力影响下可以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者为2级。 1级或0级俯卧位,令其伸展髋关节,同时触诊臀大肌有无收缩(应仔细触诊肌肉上、下 两部分)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四)髓关节外展 【髋关节外展】臀中肌。 【辅助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 【运动范围】0°45
1 级与 0 级 取仰卧位,检查者托起被检小腿,令其用力屈曲髋关节,同时触诊缝匠肌 内侧腹股沟下方之腰大肌,能触及到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二) 髋关节屈曲、外展及外旋的同时膝关节屈曲 【只要动作肌】 缝匠肌 【辅助肌】 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肌群、髋关节外旋肌群、外展肌群。 【运动范围】 因系复合关节运动,故各分离运动均不充分。 【检查方法】 体位 坐位、仰卧位 手法 坐位,两小腿自然下垂,令被检者屈曲髋关节、 ,同时髋关节外展、外旋。此时检 查者一手置于膝关节对髋关节屈曲、外展施以阻力,另一手置于踝关节对髋关节外旋及膝关 节屈曲施以阻力。 【评级】 5 级 4 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能 对抗轻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 4 级(不得出现髋关节垂直向上的屈曲)。 3 级 维持以上体位,检查者固定其骨盆,不施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以上动 作者为 3 级。 2 级 仰卧位,令被检足跟置于另侧踝关节上方。固定骨盆,完成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同时膝关节屈曲,足跟能沿胫骨前缘滑动至膝关节者为 2 级。 1 级或 0 级 不能完成以上动作,仅在髂前下棘下方触到缝匠肌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三) 髋关节伸展 【主要动作肌】 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 【运动范围】 0°~15° 【检查方法】 体位 俯卧位、侧卧位。 手法 俯卧位,固定骨盆。;令被检者尽力伸展髋关节,检查者在膝关节上施以阻力(单独 检查臀大肌肌力时应保持膝关节屈曲位)。 【评级】 5 级或 4 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能对抗轻度阻力,完成 以上动作者为 4 级(图 5-29)。 3 级 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3 级。 2 级 被检下肢在下方的侧卧位,检查者一手托住上侧下肢、一手固定骨盆,令其下肢在台 面上滑动,完成髋关节伸展,在解除重力影响下可以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者为 2 级。 1 级或 0 级 俯卧位,令其伸展髋关节,同时触诊臀大肌有无收缩(应仔细触诊肌肉上、下 两部分)有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四) 髋关节外展 【髋关节外展】 臀中肌。 【辅助肌】 臀小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 【运动范围】 0°~45°
【检查方法】 体位侧卧位、仰卧位 手法侧卧位,被检下肢在上方,髋关节稍呈过伸展位。下方下肢膝关节呈屈曲位。检查者 一手固定骨盆,令被检下肢外展,另一手在膝关节处施以阻力。 【评级】 5级与4级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轻 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3级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2级仰卧位,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可以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者为2级。 1级或0级仰卧位,令其完成以上动作的同时,触诊大转子上方及髂骨外侧臀中肌有无收 缩。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五)髋关节屈曲位外展 【主要动作肌】阔筋膜张肌 【辅助肌】臀中肌、臀小肌。 【运动范围】 因系复合关节运动,故各分离运动均不充分。 【检查方法】 体位侧卧位、坐位 手法侧卧位,被检侧下肢在上方髋关节屈曲45°,另一侧下肢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 手固定骨盆,另一手在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令被检侧下肢完成关节外展运动 【评级】 5级或4级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轻度 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3级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2级长坐位,躯干与台面呈45°,双手于体后支掉。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下,被检下肢 可完成30°外展运动则为2级。 1级或0级体位同2级检查法。令被检者下肢完成髋外展,同时触诊阔筋膜张肌起、止部 有无收缩,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二)髋关节屈曲、外展及外旋的同时膝关节屈曲 【主要动作肌】缝匠肌。 【捕助肌】酸关节和膝关节的屈肌群、職关节外旋肌群、外展肌群。 【运动范围】因系复合关节运动,故个分离运动均不充分。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仰卧位。 手法坐位,两小腿自然下垂,令被检查者屈曲髋关节、膝关节,同时髋关节外展、外旋。 此时检查者一手置于膝关节对髋关节屈曲外展施以阻力,另一手置于踝关节对酸关节外旋及 膝关节屈曲施以阻力。 【评级】 5级与4级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酸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全关节活动范围者为5级,能 对抗轻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不得出现髋关节垂直向上的屈曲)
【检查方法】 体位 侧卧位、仰卧位 手法 侧卧位,被检下肢在上方,髋关节稍呈过伸展位。下方下肢膝关节呈屈曲位。检查者 一手固定骨盆,令被检下肢外展,另一手在膝关节处施以阻力。 【评级】 5 级与 4 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能对抗轻 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 4 级。 3 级 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3 级。 2 级 仰卧位,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可以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者为 2 级。 1 级或 0 级 仰卧位,令其完成以上动作的同时,触诊大转子上方及髂骨外侧臀中肌有无收 缩。有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五) 髋关节屈曲位外展 【主要动作肌】 阔筋膜张肌。 【辅助肌】 臀中肌、臀小肌。 【运动范围】 因系复合关节运动,故各分离运动均不充分。 【检查方法】 体位 侧卧位、坐位。 手法 侧卧位,被检侧下肢在上方髋关节屈曲 45°,另一侧下肢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一 手固定骨盆,另一手在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令被检侧下肢完成髋关节外展运动。 【评级】 5 级或 4 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能对抗轻度 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 4 级。 3 级 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3 级。 2 级 长坐位,躯干与台面呈 45°,双手于体后支撑。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下,被检下肢 可完成 30°外展运动则为 2 级。 1 级或 0 级 体位同 2 级检查法。令被检者下肢完成髋外展,同时触诊阔筋膜张肌起、止部 有无收缩,有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二)髋关节屈曲、外展及外旋的同时膝关节屈曲 【主要动作肌】缝匠肌。 【辅助肌】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肌群、髋关节外旋肌群、外展肌群。 【运动范围】因系复合关节运动,故个分离运动均不充分。 【检查方法】 体位 坐位、仰卧位。 手法 坐位,两小腿自然下垂,令被检查者屈曲髋关节、膝关节,同时髋关节外展、外旋。 此时检查者一手置于膝关节对髋关节屈曲外展施以阻力,另一手置于踝关节对髋关节外旋及 膝关节屈曲施以阻力。 【评级】 5 级与 4 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全关节活动范围者为 5 级,能 对抗轻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 4 级(不得出现髋关节垂直向上的屈曲)
3级维持以上体位,检查固定其骨盆,不施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 者为3级。 2级仰卧位,令被检足跟置于另侧踝关节上方。固定骨盆,完成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同时膝关节屈曲,足跟能沿胫骨前缘滑动至膝关节者为2级。 1级与0级不能完成以上动作,仅在酪前下棘下方触到缝匠肌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为0 级。 (三)髋关节伸展 【主要动作肌】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 【运动范围】0°~15 【检查方法】 体位俯卧位、侧卧位。 手法俯卧位,固定骨盆。令被检者尽力伸展髋关节,检查者在膝关节上施以阻力(单独检 查臀大肌肌力时应保持膝关节屈曲位)。 【评级】 5级与4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轻度阻力,完 成以上动作为4级。 3级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2级被检下肢在下方的侧卧位,检查者一手托住上侧下肢、一手固定骨盆,令其下肢在台 面上滑动,完成酿关节伸展,在解除重力影响下可以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 1级与0级俯卧位,令其伸展酸关节,同时触诊臀大肌有无收缩(应仔细触诊鸡肉上、下 两部分)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四)髋关节外展 【主要动作肌】臀中肌 【辅助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 【运动范围】0°~45° 【检查方法】 体位侧卧位、仰卧位。 手法侧卧位,被检下肢在上方,髋关节稍呈过伸站位。下方下肢膝关节呈屈曲位。检查 者一手固定骨盆,令被检下肢外展,另一手在膝关节处施以阻力。 【评级】 5级4级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轻度 阳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3级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2级仰卧位,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 1级与0级仰卧位,令其完成以上动作时间,触诊大转肢上方及酪骨外侧臀中肌有无收缩。 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六)髋关节屈曲位外展 【主要动作肌】阔筋膜张肌 【辅助肌】臀中肌、臀小肌
3 级 维持以上体位,检查固定其骨盆,不施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 者为 3 级。 2 级 仰卧位,令被检足跟置于另侧踝关节上方。固定骨盆,完成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同时膝关节屈曲,足跟能沿胫骨前缘滑动至膝关节者为 2 级。 1 级与 0 级 不能完成以上动作,仅在髂前下棘下方触到缝匠肌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为 0 级。 (三)髋关节伸展 【主要动作肌】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 【运动范围】0°~15° 【检查方法】 体位 俯卧位、侧卧位。 手法 俯卧位,固定骨盆。令被检者尽力伸展髋关节,检查者在膝关节上施以阻力(单独检 查臀大肌肌力时应保持膝关节屈曲位)。 【评级】 5 级与 4 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能对抗轻度阻力,完 成以上动作为 4 级。 3 级 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3 级。 2 级 被检下肢在下方的侧卧位,检查者一手托住上侧下肢、一手固定骨盆,令其下肢在台 面上滑动,完成髋关节伸展,在解除重力影响下可以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2 级。 1 级与 0 级 俯卧位,令其伸展髋关节,同时触诊臀大肌有无收缩(应仔细触诊鸡肉上、下 两部分)有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四)髋关节外展 【主要动作肌】臀中肌 【辅助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 【运动范围】0°~45° 【检查方法】 体位 侧卧位、仰卧位。 手法 侧卧位,被检下肢在上方,髋关节稍呈过伸站位。下方下肢膝关节呈屈曲位。检查 者一手固定骨盆,令被检下肢外展,另一手在膝关节处施以阻力。 【评级】 5 级 4 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能对抗轻度 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 4 级。 3 级 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3 级。 2 级 仰卧位,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2 级。 1 级与 0 级 仰卧位,令其完成以上动作时间,触诊大转肢上方及髂骨外侧臀中肌有无收缩。 有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六) 髋关节屈曲位外展 【主要动作肌】阔筋膜张肌 【辅助肌】臀中肌、臀小肌
【运动范围】因系关节复合运动,故各分离运动均不充分, 【检查方法】 体位侧卧位、华位。 手法侧卧位,被检侧下肢在上方腕关节屈曲45°,另一侧下肢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 手固定骨盆,另一手在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令被检查侧下肢完成髋关节外展运动。 【评级】 5级与4级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轻度 阻力完成以上动做者4级。 3级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2级长坐位,躯干与台面呈45°,双手于体后支撑。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下,被检下肢可 完成30°外展运动则为2级 1级与0级体位同2级检查法。令被检下肢完成髋外展,同时触诊阔筋膜张肌起、止部有 无收缩,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七)髋关节内收 【主要动作肌】大收肌、短收肌、长收肌、耻骨肌、股薄肌 【运动范围】30°~0 【检查方法】 体位侧位,仰卧位 手法侧卧位,被检下肢在下方,另一侧下肢由检查者拍起约呈25°外展。令被检下肢内 收与另一侧下肢靠拢。同时检查者另一手在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 【评级】 5级与4级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 轻度阻力,完成以上动做者4级。 3级体位与5级检查相同,解除外加阻力,能完成髋关节外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三级 2级仰卧位,接除肢体重力的影响,能完成髋关节外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 1级与0级仰卧位,令其完成髋外旋动作的同时触诊大转子后方皮下深部,有肌肉收缩者 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八) 髋关节内旋 【主要动作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辅助肌】臀中肌、半避肌、半膜肌。 【运动范围】0°~45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仰卧位。 手法坐位,双侧小腿自然下垂。被检者双手握住台面边缘以固定骨盆。被检下肢大腿下方 垫一棉垫,检查者一手固定膝关节上方,防止髋关节内收。令被检髋关节内旋,检查者另 手在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 【评级】 5级与4级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轻
【运动范围】 因系关节复合运动,故各分离运动均不充分。 【检查方法】 体位 侧卧位、坐位。 手法 侧卧位,被检侧下肢在上方髋关节屈曲 45°,另一侧下肢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一 手固定骨盆,另一手在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令被检查侧下肢完成髋关节外展运动。 【评级】 5 级与 4 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能对抗轻度 阻力完成以上动做者 4 级。 3 级 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3 级。 2 级 长坐位,躯干与台面呈 45°,双手于体后支撑。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下,被检下肢可 完成 30°外展运动则为 2 级。 1 级与 0 级 体位同 2 级检查法。令被检下肢完成髋外展,同时触诊阔筋膜张肌起、止部有 无收缩,有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七) 髋关节内收 【主要动作肌】大收肌、短收肌、长收肌、耻骨肌、股薄肌。 【运动范围】30°~0° 【检查方法】 体位 侧卧位,仰卧位 手法 侧卧位,被检下肢在下方,另一侧下肢由检查者抬起约呈 25°外展。令被检下肢内 收与另一侧下肢靠拢。同时检查者另一手在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 【评级】 5 级与 4 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能对抗 轻度阻力,完成以上动做者 4 级。 3 级 体位与 5 级检查相同,解除外加阻力,能完成髋关节外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三级。 2 级 仰卧位,接除肢体重力的影响,能完成髋关节外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2 级。 1 级与 0 级 仰卧位,令其完成髋外旋动作的同时触诊大转子后方皮下深部,有肌肉收缩者 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八) 髋关节内旋 【主要动作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辅助肌】臀中肌、半腱肌、半膜肌。 【运动范围】0°~45° 【检查方法】 体位 坐位、仰卧位。 手法 坐位,双侧小腿自然下垂。被检者双手握住台面边缘以固定骨盆。被检下肢大腿下方 垫一棉垫,检查者一手固定膝关节上方,防止髋关节内收。令被检髋关节内旋,检查者另一 手在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 【评级】 5 级与 4 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能对抗轻
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3级解除外加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3级。 2级仰卧位,髋关节置于外旋位,检查者固定骨盆,能完成髋关节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 运动者为2级。 1级与0级髋关节内旋动作时,如在髂前上棘的后方及下方阔筋膜张肌起始部附近及臀小 肌(臀中肌及阔筋膜张肌下方深层)处触及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九)膝关节屈曲 【主要动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辅助肌】缝匠肌、股薄肌、半膜肌。 【运动范围】0°~150 【检查方法】 体位俯卧位、侧卧位。 手法俯卧位,双下肢伸展。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 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令其完成膝关节 屈曲运动,同时施加阻力。检查股二头肌时应使小腿外旋:检查半腱肌、半膜肌时应内旋小 腿。注意防止缝匠肌代偿动作(髋关节屈曲、外旋)、股薄肌代偿动作(髋关节内收)及腓 肠肌代偿动作(踝关节跖屈)。 【评级】 5级与4级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膝关节屈曲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轻 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3级解除外加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3级。 2级侧卧位,双下肢伸展,检查者托起非检查侧下肢使之外展,令被检下肢完成膝关节屈 曲动作。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下,可完成膝关节屈曲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 1级与0级俯卧位,检查者支撑被检小腿,使膝关节稍屈曲。令被检下肢完成屈膝动作 检查者如在膝关节附近大腿后面触到肌避收缩则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十)膝关节伸展 【主要动作肌】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 【运动范围】150° 0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侧卧位、仰卧位。 手法坐位,双侧小服白然下垂,双手据住台面边缘以固定取干,身体稍后领。拾查者一手 固定其大腿,另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令其完成伸展膝关节的动作,与此同时施加阻力(不 得对伸展周定的膝关节施加阻力)。 【评级】 5级与4级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膜关带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轻 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3级解除阻力,能克假肢体重力的赞影向,完成膝关节伸展的全关节范围动作者为3级。 2级侧卧位,检查者支撑上方的下肢,被检下肢膝关节屈曲。检查者固定其大腿,在解除 肢体重力的影响下可以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伸膝运动者为2级。 1级与0级仰卧位,膝关节屈曲位,并给予支持,令其完成伸展膝关动作,同时触诊胫骨
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 4 级。 3 级 解除外加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 3 级。 2 级 仰卧位,髋关节置于外旋位,检查者固定骨盆,能完成髋关节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 运动者为 2 级。 1 级与 0 级 髋关节内旋动作时,如在髂前上棘的后方及下方阔筋膜张肌起始部附近及臀小 肌(臀中肌及阔筋膜张肌下方深层)处触及收缩者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九) 膝关节屈曲 【主要动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辅助肌】缝匠肌、股薄肌、半膜肌。 【运动范围】0°~150° 【检查方法】 体位 俯卧位、侧卧位。 手法 俯卧位,双下肢伸展。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令其完成膝关节 屈曲运动,同时施加阻力。检查股二头肌时应使小腿外旋;检查半腱肌、半膜肌时应内旋小 腿。注意防止缝匠肌代偿动作(髋关节屈曲、外旋)、股薄肌代偿动作(髋关节内收)及腓 肠肌代偿动作(踝关节跖屈)。 【评级】 5 级与 4 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膝关节屈曲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能对抗轻 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 4 级。 3 级 解除外加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 3 级。 2 级 侧卧位,双下肢伸展,检查者托起非检查侧下肢使之外展,令被检下肢完成膝关节屈 曲动作。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下,可完成膝关节屈曲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2 级。 1 级与 0 级 俯卧位,检查者支撑被检小腿,使膝关节稍屈曲。令被检下肢完成屈膝动作, 检查者如在膝关节附近大腿后面触到肌腱收缩则为 1 级,无收缩者为 0 级。 (十) 膝关节伸展 【主要动作肌】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 【运动范围】150°~0° 【检查方法】 体位 坐位、侧卧位、仰卧位。 手法 坐位,双侧小腿自然下垂,双手握住台面边缘以固定躯干,身体稍后倾。检查者一手 固定其大腿,另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令其完成伸展膝关节的动作,与此同时施加阻力(不 得对伸展固定的膝关节施加阻力)。 【评级】 5 级与 4 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膝关节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 5 级。能对抗轻 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 4 级。 3 级 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膝关节伸展的全关节范围动作者为 3 级。 2 级 侧卧位,检查者支撑上方的下肢,被检下肢膝关节屈曲。检查者固定其大腿,在解除 肢体重力的影响下可以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伸膝运动者为 2 级。 1 级与 0 级 仰卧位,膝关节屈曲位,并给予支持,令其完成伸展膝关动作,同时触诊胫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