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心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第十八章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第一节: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一、} 麻醉前评估: 全面评估+心血管系统(重点) (一)病史 病程、经过;治疗情况、疗效;用药史 (二)体检 BP、HR、呼吸 皮肤、粘膜色泽;颈静脉; 心肺情况;肝大、腹水?周围性水肿?
2 第一节: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一、麻醉前评估: 全面评估 + 心血管系统(重点) (一)病史 病程、经过;治疗情况、疗效;用药史 (二)体检 BP、HR、呼吸 皮肤、粘膜色泽;颈静脉; 心肺情况;肝大、腹水?周围性水肿?
(三)心功能分级及危险因素计分 ·心功能分级方法 ·Goldmans等估计非心脏手术危险性的 9个因素和计分 3
3 • 心功能分级方法 • Goldman等估计非心脏手术危险性的 9个因素和计分 (三)心功能分级及危险因素计分
(四)特殊检查 1.ECG(Electrocardiogram):常规 心律失常:室早、房颤、房室传导阻滞 缺血性改变: 2.X线胸片 高危征象:心/胸比>0.7
4 (四)特殊检查 1.ECG(Electrocardiogram):常规 心律失常:室早 、房颤 、 房室传导阻滞 缺血性改变: 2. X线胸片 高危征象:心/胸比 > 0.7
3.UCG ·左室功能差: EF↓18mmHg, cI↓<2.2L/M.min 多部位心室运动障碍 4.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有创 5
5 3.UCG : • 左室功能差: EF↓ 18mmHg , CI↓ < 2.2 L /M2.min 多部位心室运动障碍 4.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有创
(五)麻醉风险性评估: 麻醉风险性大: 1.先天性心脏病 晕厥史、严重紫绀 严重心律失常 高(低)血压、肺动脉高压 心室流出道梗阻 心脏复杂畸形 6
6 (五)麻醉风险性评估: 晕厥史、严重紫绀 严重心律失常 高(低)血压、肺动脉高压 心室流出道梗阻 心脏复杂畸形 麻醉风险性大: 1.先天性心脏病
2.瓣膜性心脏病: 肺水肿、呼吸困难、疲劳 胸痛、咯血、声嘶(压迫) 3.缺血性心脏病: 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功不全 7
7 2. 瓣膜性心脏病: 3. 缺血性心脏病: 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功不全 肺水肿、呼吸困难、疲劳 胸痛、咯血、声嘶(压迫)
二、麻醉前准备: (一)原则: *改善心功能和全身情况 *控制,治疗并存症 *解除焦虑,恐惧 (二)调整心血管治疗用药: *药物对病人的影响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8
8 二、麻醉前准备: (一)原则: * 改善心功能和全身情况 * 控制,治疗并存症 * 解除焦虑,恐惧 (二)调整心血管治疗用药: * 药物对病人的影响 *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1.洋地黄类药物: 目的:改善心功能、控制室率 ·大剂量或逾量→心律失常(尤低血钾时) ·洋地黄化患者用琥珀胆碱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目前主张:术前2448小时停药 *避免术中因低钾发生洋地黄毒性反应 *术中、术后根据需要可快速给药 9
9 1.洋地黄类药物: 目的: 改善心功能、控制室率 • 大剂量或逾量→心律失常(尤低血钾时) • 洋地黄化患者用琥珀胆碱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 目前主张:术前24~48小时停药 * 避免术中因低钾发生洋地黄毒性反应 * 术中、术后根据需要可快速给药
2.B-受体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 (1)用途:缺血性心脏病、频繁心绞痛 中重度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2)注意:“撤药综合征” B-受体阻滞药突然停药→心绞痛加剧,诱发心梗 机理:增多的B-受体对内外源激动剂敏感性↑, 对TXA抑制解除→血小板聚集、粘附 (3)目前观点:术前不停药,调整剂量。 10
10 2.β-受体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 β- 受体阻滞药突然停药→心绞痛加剧,诱发心梗 机理:增多的β-受体对内外源激动剂敏感性↑, 对TXA2抑制解除→血小板聚集、粘附 (1)用途:缺血性心脏病、频繁心绞痛 中重度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2)注意:“撤药综合征” (3)目前观点:术前不停药,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