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发达国家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钱初熹 ·本章探索的问题 1.学校美术教育开端于哪一时期? 2.创造主义美术教育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长处与弊端? 3.学科中心主义美术教育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长处与弊端? 4.你认同哪一种美术教育的思想或观点?其理由是什么? 5.从各国美术教学的案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本章的主要目的 本章将提供与上述问题相关的基本信息,概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发达国家 美术教育思潮形成的背景、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和特点,并通过教学实践案例帮 助理解。以此为基础,加上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将理解各种美术教育理 论及其诞生的原因:能归纳这些教育理论,对各自的长处与弊端作出独自的评论: 进而从各国中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中,吸取值得借鉴的经验,以改善自己的教学。 一、美术教育 (一)美术 美术是与创造主体的审美理念相对应的创造视觉、触觉形象的造型表现活动 或作品,以及由这些活动和作品所触发的现象;美术具有表现性、技术性、审美 性、视觉性、触觉性、实用性、创新性等特性: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 设计、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摄影、摄像、电影、电视)等门类:美术能 引起接触造型表现活动和作品的人的情感上的共鸣,并增强其视觉脑的感知能力, 发展视觉智能。美术是扩展的、探索性的,永远不是静止的,具有无限可延伸性 总而言之,美术既包括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造型表现活动和作品,也包 括由造型表现活动和作品所触发的现象(或称为“美术事件”),还包括作为接受 主体的观者的审美活动及其反应。更值得指出的是,美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随 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将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因此,我们对美术的理解应 是动态的、富有变化的,而不应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 (二)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亦称“视觉艺术教育”等。不同的名称体现了对美术教育涵义的 不同理解。以往的美术教育主要指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四大门类的知识和技 法的教与学的活动。“视觉艺术教育”的提法超越了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等传
1 当代发达国家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 钱初熹1 ·本章探索的问题 1.学校美术教育开端于哪一时期? 2.创造主义美术教育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长处与弊端? 3.学科中心主义美术教育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长处与弊端? 4.你认同哪一种美术教育的思想或观点?其理由是什么? 5.从各国美术教学的案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本章的主要目的 本章将提供与上述问题相关的基本信息,概括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发达国家 美术教育思潮形成的背景、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和特点,并通过教学实践案例帮 助理解。以此为基础,加上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将理解各种美术教育理 论及其诞生的原因;能归纳这些教育理论,对各自的长处与弊端作出独自的评论; 进而从各国中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中,吸取值得借鉴的经验,以改善自己的教学。 一、美术教育 (一)美术 美术是与创造主体的审美理念相对应的创造视觉、触觉形象的造型表现活动 或作品,以及由这些活动和作品所触发的现象;美术具有表现性、技术性、审美 性、视觉性、触觉性、实用性、创新性等特性;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 设计、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摄影、摄像、电影、电视)等门类;美术能 引起接触造型表现活动和作品的人的情感上的共鸣,并增强其视觉脑的感知能力, 发展视觉智能。美术是扩展的、探索性的,永远不是静止的,具有无限可延伸性。 总而言之,美术既包括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造型表现活动和作品,也包 括由造型表现活动和作品所触发的现象(或称为“美术事件”),还包括作为接受 主体的观者的审美活动及其反应。更值得指出的是,美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随 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将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因此,我们对美术的理解应 是动态的、富有变化的,而不应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2 (二)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亦称“视觉艺术教育”等。不同的名称体现了对美术教育涵义的 不同理解。以往的美术教育主要指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四大门类的知识和技 法的教与学的活动。“视觉艺术教育”的提法超越了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等传 1 钱初熹著:《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 2 钱初熹著:《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1~12 页
统美术门类的界限,其学习内容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和现象,强调视 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又出现 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提法,其范围进一步扩展为“每天日常生活中能建构 并传达个人的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并主张引导学生建立对其 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的思考与解读能力。 在欧美国家的中小学课程中,较多采用“视觉艺术”的名称。而在我国仍然 采用“美术教育”的提法,但其涵义不再局限于以往所界定的范畴,而主要采取 “视觉艺术教育”的涵义,同时也吸取“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部分涵义。即美 术教育的范畴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各种视觉 影像,既包含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知识和技法,也包括新兴的设计 摄影、摄像及未来的视觉艺术作品和现象,还包括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个人 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并主张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视觉阅 读、表达和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对经典美术作品及其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 进行思考与解读。? (三)学校美术教育 学校美术教育,一般指中小学美术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的美术 课程与教学。学校美术教育是传递美术经验,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活动。它主要 句括课内外的美术创作教学活动和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它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功能, 又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 二、学校美术散育的开端 (一)学校美术教育的开端 19世纪下半叶,普通学校美术教育首先在英国开展,紧接着,芬兰、法国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逐渐开始在中小学设置图画或手工的科目。 在欧洲,以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为契机,从提高工业产品的设计质量的实 用主义的目的出发,普通教育中导入图画教育的必要性在英国达成了共识。1860 年,英国的小学中,“图画”被列为必修科目。1866年,芬兰的小学中,“图画” 被列为必修科目。1869年,法国的小学中,“图画”被列为必修科目。1872年, 德国的小学中,“图画”被列为必修科目。 在美国,1870年马萨诸塞州的议会通过了一项免费图画教育法令,指出“在 学习科目中加入图画”,“要求公立学校教授包括图画在内的所有这些科目”,从而 确立了“图画”科目作为中小学必修科目的地位。 在亚洲,1872年(明治5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学制,从制度上规定全国儿 杭菲流年视觉文化与艺本教有》,转列引自黄玉来主编。(化木与人文教有》(上所),合北。桂冠图 :钱初熹著:《美术教有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5年版,第18页
2 统美术门类的界限,其学习内容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和现象,强调视 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又出现 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提法,其范围进一步扩展为“每天日常生活中能建构 并传达个人的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并主张引导学生建立对其 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的思考与解读能力。1 在欧美国家的中小学课程中,较多采用“视觉艺术”的名称。而在我国仍然 采用“美术教育”的提法,但其涵义不再局限于以往所界定的范畴,而主要采取 “视觉艺术教育”的涵义,同时也吸取“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部分涵义。即美 术教育的范畴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各种视觉 影像,既包含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知识和技法,也包括新兴的设计、 摄影、摄像及未来的视觉艺术作品和现象,还包括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个人 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并主张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视觉阅 读、表达和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对经典美术作品及其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 进行思考与解读。2 (三)学校美术教育 学校美术教育,一般指中小学美术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的美术 课程与教学。学校美术教育是传递美术经验,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活动。它主要 包括课内外的美术创作教学活动和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它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功能, 又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 二、学校美术教育的开端 (一)学校美术教育的开端 19 世纪下半叶,普通学校美术教育首先在英国开展,紧接着,芬兰、法国、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逐渐开始在中小学设置图画或手工的科目。 在欧洲,以 1851 年伦敦万国博览会为契机,从提高工业产品的设计质量的实 用主义的目的出发,普通教育中导入图画教育的必要性在英国达成了共识。1860 年,英国的小学中,“图画”被列为必修科目。1866 年,芬兰的小学中,“图画” 被列为必修科目。1869 年,法国的小学中,“图画”被列为必修科目。1872 年, 德国的小学中,“图画”被列为必修科目。 在美国,1870 年马萨诸塞州的议会通过了一项免费图画教育法令,指出“在 学习科目中加入图画”,“要求公立学校教授包括图画在内的所有这些科目”,从而 确立了“图画”科目作为中小学必修科目的地位。 在亚洲,1872 年(明治 5 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学制,从制度上规定全国儿 1 郭祯祥著:《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转引自黄壬来主编:《艺术与人文教育》(上册),台北:桂冠图 书,2002 年版,第 326~333 页。 2 钱初熹著:《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8 页
童必须接受学校教育。在此学制中,设置了名为“野画”的科目。在同年8月中 旬改定的学制中,设置了名为“图画”的科目。1904年,中国清政府颁布了《奏 定学堂章程》,中小学堂的科目中包括“图画”和“手工”的科目。1904年,缔结 了日韩协约。1906年,在日本人的参与下,韩国统监府发布了一系列学校法令。 “图画”被列为普通学校(小学)的科目之一。1908年,公布了教科书审定制度」 1909年,韩国政府制定了普通学校法令,“图画科”被列为必修科。 (二)各国学校美术教育初期的特点 虽然,各导入美术教有的时间有着先后的差别,但有两点却是相以的。第 一,从各国的历史中可以发现各国在中小学中创设“图画”科目的出发点是大致 相同的,那就是振兴产业,富国强民。第二,与现在的美术教学不同的是,当时 的图画教学中包含着诸如绘制地图等制图方面的内容,这是与“振兴产业”的目 的相吻合的。 三、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19世纪的图画教学 1.19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学校美术教学大都以图画教学为中心 其教学目的大致为:通过图画教学,练习眼和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能 力。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大都以描绘现实中存在的物体为主,并普遍 采用教师示范描绘步骤、学生临摹的教学方法,明显呈现出重视传授描绘技术的 倾向 19世纪末,美国的图画教学深受英国的影响。这是因为来自英因的图画教师 史密斯(Walter Smith)在美国波士顿制定了一项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 的图画教学计划。1872年,史密斯在波士顿小学各年级中开设了图画课程,其中 包括徒手画、模型画和记忆画等内容。徒手画教学与当时英国的图画教学法相似 由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图形的画法,低年级学生在石板上用石墨临墓,中年级学生 在纸上临幕。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模型画教学也采用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模型(圆 柱体、圆锥体和花瓶等)的画法。记忆画教学则要求儿童根据记忆重新画出他们 曾画过的物体。到了中学,模型画教学中导入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并让学生了 解构图的规律 2.19世纪末亚洲的图画教学 19世纪末,亚洲各国的图画教学与同时期的欧美各国的图画教学相似。但有 一点是不同的,那就是亚洲各国的图画教学中加入了本国传统绘画的内容。 1881年,日本制定了《小学校教则纲领》,分为初等(小学1~3)、中等(小 学4~6)和高等(初中1~2)。图画教学的目的、内容及方法为:“图画,中等科 钱初熹著:《关术教有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3
3 童必须接受学校教育。在此学制中,设置了名为“罫画”的科目。在同年 8 月中 旬改定的学制中,设置了名为“图画”的科目。1904 年,中国清政府颁布了《奏 定学堂章程》,中小学堂的科目中包括“图画”和“手工”的科目。1904 年,缔结 了日韩协约。1906 年,在日本人的参与下,韩国统监府发布了一系列学校法令。 “图画”被列为普通学校(小学)的科目之一。1908 年,公布了教科书审定制度。 1909 年,韩国政府制定了普通学校法令,“图画科”被列为必修科。 (二)各国学校美术教育初期的特点 虽然,各国导入美术教育的时间有着先后的差别,但有两点却是相似的。第 一,从各国的历史中可以发现各国在中小学中创设“图画”科目的出发点是大致 相同的,那就是振兴产业,富国强民。第二,与现在的美术教学不同的是,当时 的图画教学中包含着诸如绘制地图等制图方面的内容,这是与“振兴产业”的目 的相吻合的。1 三、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19 世纪的图画教学 1.19 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学校美术教学大都以图画教学为中心。 其教学目的大致为:通过图画教学,练习眼和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能 力。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大都以描绘现实中存在的物体为主,并普遍 采用教师示范描绘步骤、学生临摹的教学方法,明显呈现出重视传授描绘技术的 倾向。 19 世纪末,美国的图画教学深受英国的影响。这是因为来自英国的图画教师 史密斯(Walter Smith)在美国波士顿制定了一项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 的图画教学计划。1872 年,史密斯在波士顿小学各年级中开设了图画课程,其中 包括徒手画、模型画和记忆画等内容。徒手画教学与当时英国的图画教学法相似, 由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图形的画法,低年级学生在石板上用石墨临摹,中年级学生 在纸上临摹。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模型画教学也采用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模型(圆 柱体、圆锥体和花瓶等)的画法。记忆画教学则要求儿童根据记忆重新画出他们 曾画过的物体。到了中学,模型画教学中导入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并让学生了 解构图的规律。 2.19 世纪末亚洲的图画教学 19 世纪末,亚洲各国的图画教学与同时期的欧美各国的图画教学相似。但有 一点是不同的,那就是亚洲各国的图画教学中加入了本国传统绘画的内容。 1881 年,日本制定了《小学校教则纲领》,分为初等(小学 1~3)、中等(小 学 4~6)和高等(初中 1~2)。图画教学的目的、内容及方法为:“图画,中等科 1 钱初熹著:《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第 54 页
先从直线、曲线及简单的形体开始,逐渐画图案、器具、花叶和家屋,到高等科, 先画草木、禽兽、虫鱼,逐渐至山水,兼传授几何画法,以眼和手的练习为主 先画轮廓,之后画阴影。” 1904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明确指出:图画教学 “要义在练习手眼”,“练成可应实用之技能”,而图画教学内容及方法为:“在使 之观察实物形体及临本,由教员指授画之。”由此可见,中国学校美术教育从诞生 之日起就深受西方的影响。但是,中国不同于西方之处在于,图画教学内容中包 括毛笔画,即中国画画法,实行的是中、西美术教学的双轨制度。 1910年,韩闲学部编写了普诵学校的指导书《普桶教育学》。其中,图画科的 要旨为:观察物体,并加以正确识别:磨练正确地描绘日常形体的技能:涵养美 感。图画科的内容分为:临画、写生画与考案画。1909年,出版了4册《图画临 本》,教科书的编写者在参考日本国定图画教科书的同时,也编入与韩国王室有关 的内容。《图画临本》第1、2册,以线与简单的形为主。第3、4册中出现的形比 较复杂,并施于浓淡。 (二)20世纪创造主义美术教育 1.美术教育观念转变的起因 从19世纪后半叶起,美术教育观念开始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是因为 一方面 当时科学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开始取代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而哲学思想的转变 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达尔文的进化论促使心理学研究得到了新 的发展,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对美 术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883年,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影响的美国教育家霍尔发表了《入学儿童的 心理》。霍尔认为生物学家所提出的个体发展遵循物种进化的模式,同样也适合人 类的心理发展。如果要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就必须研究儿童的发展过程,并认 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是不同的,在教育中应该体现出这种区别 1890年至1905年期间,美国的一批学者开始进行儿童绘画研究。根据霍尔的 普通心理分析法,得出了儿童所经历的一系列发展阶段与从野蛮到文明的人类进 化所经历的阶段是一致的结论,并由此推断出儿童艺术与部落艺术相类似。当时 有不少学者选取大量的儿童画作品,进行儿童艺术与部落艺术的比较研究。与选 取一批儿童画作品进行研究的方式不同,1890年至1897年,厄尔·巴恩斯(Ear1 Barness)?及其学生则集中围绕一个人的绘画发展过程以及一幅儿童画展开分析研 究。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集约于1896年至1897年出版的《教育研究》(二卷)论文集 中。 (日)金子一夫:《美衡科教有0方法論上睡史(新訂增辅)》,束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04年版
4 先从直线、曲线及简单的形体开始,逐渐画图案、器具、花叶和家屋,到高等科, 先画草木、禽兽、虫鱼,逐渐至山水,兼传授几何画法,以眼和手的练习为主, 先画轮廓,之后画阴影。”1 1904 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明确指出:图画教学 “要义在练习手眼”,“练成可应实用之技能”,而图画教学内容及方法为:“在使 之观察实物形体及临本,由教员指授画之。”由此可见,中国学校美术教育从诞生 之日起就深受西方的影响。但是,中国不同于西方之处在于,图画教学内容中包 括毛笔画,即中国画画法,实行的是中、西美术教学的双轨制度。 1910 年,韩国学部编写了普通学校的指导书《普通教育学》。其中,图画科的 要旨为:观察物体,并加以正确识别;磨练正确地描绘日常形体的技能;涵养美 感。图画科的内容分为:临画、写生画与考案画。1909 年,出版了 4 册《图画临 本》,教科书的编写者在参考日本国定图画教科书的同时,也编入与韩国王室有关 的内容。《图画临本》第 1、2 册,以线与简单的形为主。第 3、4 册中出现的形比 较复杂,并施于浓淡。2 (二)20 世纪创造主义美术教育 1.美术教育观念转变的起因 从19世纪后半叶起,美术教育观念开始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是因为,一方面, 当时科学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开始取代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而哲学思想的转变 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达尔文的进化论促使心理学研究得到了新 的发展,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对美 术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883年,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影响的美国教育家霍尔发表了《入学儿童的 心理》。霍尔认为生物学家所提出的个体发展遵循物种进化的模式,同样也适合人 类的心理发展。如果要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就必须研究儿童的发展过程,并认 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是不同的,在教育中应该体现出这种区别。 1890年至1905年期间,美国的一批学者开始进行儿童绘画研究。根据霍尔的 普通心理分析法,得出了儿童所经历的一系列发展阶段与从野蛮到文明的人类进 化所经历的阶段是一致的结论,并由此推断出儿童艺术与部落艺术相类似。当时 有不少学者选取大量的儿童画作品,进行儿童艺术与部落艺术的比较研究。与选 取一批儿童画作品进行研究的方式不同,1890年至1897年,厄尔·巴恩斯(Earl Barness)及其学生则集中围绕一个人的绘画发展过程以及一幅儿童画展开分析研 究。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集约于1896年至1897年出版的《教育研究》(二卷)论文集 中。 1 (日)金子一夫:《美術科教育の方法論と歴史(新訂増補)》,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04 年版, 第 145 页。 2 (韩)金香美:《韓国近代美術教育の成立(Ⅱ)》,发表于《美術教育学》,東京:日本美術科教育学 会誌,1995 年版,第 121~127 页
儿童绘画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儿童美术的看法,确立了儿童艺术家 的地位,从而对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创造主义美术教有 进入20世纪中期,在心理学研究和儿童美术研究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育思 想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齐泽克、英国 的美术教育家里德和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他们继承了法国哲学家让·雅 各·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自然主义教有观和美国教育家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提倡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创作活动,以促进个性的健 全发展。这种以创造主义教学为核心的,注重儿童个性发展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被 称作美术教育的工具论。(详见第一章) (1)维也幼的川童美术数宝 在美术教学实我方面,奥地利的齐泽克堪 称为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齐泽克早在189 年就在维也纳开设了私立美术数室,讲行了关 术教学实验。1904年,在维也纳工艺学校中开 设了齐泽克的儿童美术教室。从1904年直至 1938年的34年间,他在那里进行了富有革命 意义的美术教学实践。(图3-1、图3-2) 图3-1 齐泽克的墓碑 齐泽克所进行的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在于:突破临幕的局限,也避免写生、透视法 的传授,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儿童自发探求造 型表现的方法。从当时的教学记录上,可以得 ROLF LAVEN 知他的教学方法是以自由联想与童话故事刺激 儿童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他认为 儿帝与成人的绘画表现不同,儿帝不仅画看见 的东西,还象征性地表现印象:美术教师的任 务是律立创浩的氛围.因此给儿童爱与安心,感 是很必要的:无论什么场合,美术教育的方法 应尊从儿童的个性,让他们自由发辉独特的书 术,否定固定的技术教育:儿童美术的第一目 的是发展创造力,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益。 1919年,在伦敦召开了齐泽克主特的儿童 美术教室的作品展,其实践成果得到了普遍的 图3- 齐泽克和孩子们在一起 公
5 图 3-1 图 3-2 齐泽克和孩子们在一起 图 3-1 齐泽克的墓碑 儿童绘画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儿童美术的看法,确立了儿童艺术家 的地位,从而对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创造主义美术教育 进入20世纪中期,在心理学研究和儿童美术研究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育思 想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齐泽克、英国 的美术教育家里德和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他们继承了法国哲学家让·雅 各·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和美国教育家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提倡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创作活动,以促进个性的健 全发展。这种以创造主义教学为核心的,注重儿童个性发展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被 称作美术教育的工具论。(详见第一章) (1)维也纳的儿童美术教室 在美术教学实践方面,奥地利的齐泽克堪 称为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齐泽克早在 1897 年就在维也纳开设了私立美术教室,进行了美 术教学实验。1904 年,在维也纳工艺学校中开 设了齐泽克的儿童美术教室。从 1904 年直至 1938 年的 34 年间,他在那里进行了富有革命 意义的美术教学实践。(图 3-1、图 3-2)1 齐泽克所进行的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在于:突破临摹的局限,也避免写生、透视法 的传授,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儿童自发探求造 型表现的方法。从当时的教学记录上,可以得 知他的教学方法是以自由联想与童话故事刺激 儿童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他认为, 儿童与成人的绘画表现不同,儿童不仅画看见 的东西,还象征性地表现印象;美术教师的任 务是建立创造的氛围,因此给儿童爱与安心感 是很必要的;无论什么场合,美术教育的方法 应遵从儿童的个性,让他们自由发挥独特的技 术,否定固定的技术教育;儿童美术的第一目 的是发展创造力,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益。2 1919 年,在伦敦召开了齐泽克主持的儿童 美术教室的作品展,其实践成果得到了普遍的 1 图片来源于 http://image-search.yahoo.co.jp/search?ei=UTF-8&fr=top_ga1_sa&p=franz+cizek 2 (日)宮脇理主编:《新版美術科教育の基本知識》,東京:建帛社,1991 年版,第 49 页
认同,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时,各国美术教育者都前往伦敦参观这一展览。之 后,齐泽克的儿童美术教学实践传播到世界各地。齐泽克被誉为创造主义美术教 育的先驱。他的主张与实践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启示,在美术教育史上树立了一个 里程碑。 (2)20世纪初美国的美术教育 20世纪初,美国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受到儿童研究、手工艺训练运动、自然研 究运动以及早期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美术教育家 要求教师在制订图画教案时遵循三项原则:第一,让儿童了解材料的价值,选择 容易处理的材料。第二,在教学中,不能无视儿童的特性与自发活动的特点。第 三,图画科目与实业教育密切相关。教学内容为:让儿童描绘身边的事物,学习 色彩,画记忆画。从1903年到1912年的《学校艺术指南》杂志上,可以得知当 时的美术教学内容有自然写生画、模型画和实物画、色彩与设计。七年级以上的 学生去美术博物馆研究图案,这也是美国当时图画教学的特色之一。总之,这时 的美术教育已从图画发展为包括设计、手工艺、美术鉴赏等在内的更为广泛的内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因的美术教 育逐渐成为创造性自我表现的一种途 径,与注重艺术经验的进步主义数教育 學小常尋 思想基本上取得了一致。20世纪20年 帖畫定新 代,一大批美术家受雇于私立学校, 年 这些具有个性的艺术家把各自的艺术 第 用 创造方法导入教学活动中。他们提倡 自我表现,以游戏、讨论、鼓励等各 省部文 种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表现欲望,并以 图3-3 此作为教学重点,奥地利的齐泽克所提 《新定画帖》第一学年教师用书封面 出的不干涉主义的教学原理在美国的 美术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3)20世纪初日本的自由画教育 回 运动 日本在进入明治20年代(1887~ @ 1896)后,曾发生过一场有关铅笔画 与毛笔画教育的争论。这场争论的闺 点在于“究竞是用铅笔来表现西洋科 学的美呢?还是用毛笔来表现东方精 神的美呢”。到了明治43年(1910), 图3- 日本文部省编写与出版了因定教科书 《寻常小学新定面帖》配色图第168页
6 图 3-3 《新定画帖》第一学年教师用书封面 认同,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时,各国美术教育者都前往伦敦参观这一展览。之 后,齐泽克的儿童美术教学实践传播到世界各地。齐泽克被誉为创造主义美术教 育的先驱。他的主张与实践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启示,在美术教育史上树立了一个 里程碑。 (2)20 世纪初美国的美术教育 20 世纪初,美国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受到儿童研究、手工艺训练运动、自然研 究运动以及早期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美术教育家 要求教师在制订图画教案时遵循三项原则:第一,让儿童了解材料的价值,选择 容易处理的材料。第二,在教学中,不能无视儿童的特性与自发活动的特点。第 三,图画科目与实业教育密切相关。教学内容为:让儿童描绘身边的事物,学习 色彩,画记忆画。从 1903 年到 1912 年的《学校艺术指南》杂志上,可以得知当 时的美术教学内容有自然写生画、模型画和实物画、色彩与设计。七年级以上的 学生去美术博物馆研究图案,这也是美国当时图画教学的特色之一。总之,这时 的美术教育已从图画发展为包括设计、手工艺、美术鉴赏等在内的更为广泛的内 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美术教 育逐渐成为创造性自我表现的一种途 径,与注重艺术经验的进步主义教育 思想基本上取得了一致。20 世纪 20 年 代,一大批美术家受雇于私立学校, 这些具有个性的艺术家把各自的艺术 创造方法导入教学活动中。他们提倡 自我表现,以游戏、讨论、鼓励等各 种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表现欲望,并以 此作为教学重点,奥地利的齐泽克所提 出的不干涉主义的教学原理在美国的 美术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3)20 世纪初日本的自由画教育 运动 日本在进入明治 20 年代(1887~ 1896)后,曾发生过一场有关铅笔画 与毛笔画教育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 点在于“究竟是用铅笔来表现西洋科 学的美呢?还是用毛笔来表现东方精 神的美呢”。到了明治 43 年(1910), 日本文部省编写与出版了国定教科书 图 3-4 《寻常小学新定画帖》配色图第 168 页
《新定画帖》,在小学实施。《新定画帖》的登场标志着这一争论的最终解决。因 为,当时的人们己认识到图画教育的目标不应局限于“眼与手的练习”,还应该培 养美的感觉。因此,《新定画帖》(图3-3、图3-4)的内容不仅仅包括铅笔画和毛 笔画,而且引进了图案、色彩、透视图与投影图等内容,并尽量减少临摹画的教 学内容。围定教料书一发行就被大量采用」 这一时期,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教育运动、特别是艺术教育运动对日本产生 了很大的影向。当时的日本羊术教音者从尊重与匣解儿童心、理、学习活动的主体 向儿童转移等角度出发,开始发现儿童画中所呈现的、与成人作品不同的趣味性 和美。 当时,日本画家山本鼎深受“大正民主主义”运动的影响,倡导了一场“自 由画教有”运动。山本鼎遵循尊重儿童个性和自由的教育观念,倡导脱离临摹的 束缚。他带领学生到室外去写生,引导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自由画 教育”运动以1919年在长野县小县郡神川小学举办的“第一届儿童自由画展览会 为契机,其影响从长野县迅速地扩展到日本全国各地。 但当时许多己经习惯于临摹教学的教师并没有掌握如何去引导儿童发现适合 自己的表现方法的教学方法,因此部分儿童开始临墓那些受到高度赞扬的“自由 画”,形成了一种“自由画”的模式。这一运动由于没能形成可以广泛推广的具 体的教学方法而衰退,最终划上了休止符。尽管如此,只进行了短短十年的“自 由画教育”还是对日本的美术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学校美术教学也以该运动为 分水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写生画的大量出现以及易于表现多种技法的蜡笔的 使用使学校美术教学呈现出与日本学校美术教学开端时期不同的新面貌。 (三)20世纪学科中心主义美术教育 1.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以“了解科目基本结构”为 主旨的教有思想的影响下,以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古力为代表提出了“以学 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的理论。DBAE理论强调通时严革的美术课程以指导学生学 习美术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这一理论被称作“美术教育的 本质论”。换言之,这一理论强调美术是人类文化生活及日常经验中最为珍贵的部 分,对人生具有无法由人生的其他活动所替代的、难能珍贵的独特经验。 在美术教学实践方面,创造性取向的美术教学和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学 皆重视美术创作活动,但对于学生创作的指导及评估则有者明显的差异。前者主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日木美术教有课程内容的变迁),发表于(200亚太地区美术教有 :日)都筑邦春 《山木恭0自由画教有莲動》,发表于《美菊教有史一卜》,束京:阅隆堂出版株式 ,会 会议论文集》
7 《新定画帖》,在小学实施。《新定画帖》的登场标志着这一争论的最终解决。因 为,当时的人们已认识到图画教育的目标不应局限于“眼与手的练习”,还应该培 养美的感觉。因此,《新定画帖》(图 3-3、图 3-4)的内容不仅仅包括铅笔画和毛 笔画,而且引进了图案、色彩、透视图与投影图等内容,并尽量减少临摹画的教 学内容。国定教科书一发行就被大量采用。 这一时期,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教育运动、特别是艺术教育运动对日本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的日本美术教育者从尊重与理解儿童心理、学习活动的主体 向儿童转移等角度出发,开始发现儿童画中所呈现的、与成人作品不同的趣味性 和美。1 当时,日本画家山本鼎深受“大正民主主义”运动的影响,倡导了一场“自 由画教育”运动。山本鼎遵循尊重儿童个性和自由的教育观念,倡导脱离临摹的 束缚。他带领学生到室外去写生,引导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自由画 教育”运动以 1919 年在长野县小县郡神川小学举办的“第一届儿童自由画展览会” 为契机,其影响从长野县迅速地扩展到日本全国各地。2 但当时许多已经习惯于临摹教学的教师并没有掌握如何去引导儿童发现适合 自己的表现方法的教学方法,因此部分儿童开始临摹那些受到高度赞扬的“自由 画”,形成了一种“自由画”的模式。这一运动由于没能形成可以广泛推广的具 体的教学方法而衰退,最终划上了休止符。尽管如此,只进行了短短十年的“自 由画教育”还是对日本的美术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学校美术教学也以该运动为 分水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写生画的大量出现以及易于表现多种技法的蜡笔的 使用使学校美术教学呈现出与日本学校美术教学开端时期不同的新面貌。3 (三)20 世纪学科中心主义美术教育 1.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以“了解科目基本结构”为 主旨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以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古力为代表提出了“以学 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的理论。DBAE 理论强调通过严谨的美术课程以指导学生学 习美术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这一理论被称作“美术教育的 本质论”。换言之,这一理论强调美术是人类文化生活及日常经验中最为珍贵的部 分,对人生具有无法由人生的其他活动所替代的、难能珍贵的独特经验。 在美术教学实践方面,创造性取向的美术教学和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学, 皆重视美术创作活动,但对于学生创作的指导及评估则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主 1 (日)向野康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日本美术教育课程内容的变迁》,发表于《2000 亚太地区美术教育 会议论文集》,香港:香港教育学院,2001 年版,第 115 页。 2 (日)都筑邦春:《山本鼎の自由画教育運動》,发表于《美術教育史ノート》,東京:開隆堂出版株式 会社,1983 年版,第 43 页。 3 (日)向野康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日本美术教育课程内容的变迁》,发表于《2000 亚太地区美术教育 会议论文集》,香港:香港教育学院,2001 年版,第 115 页
张以美术创作作为课程的重心,后者却强调除了创作之外,还必须导入美术的其 他领域,即美学、美术批评及美术史方面的教学内容。 2.艾斯纳的美术教有观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认为美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 贡献。关术能力不是自然成长中的结果,是经由后天适当的关术学习而获得的。 适当的美术学习有赖于良好课程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习活 动及评量方式 艾斯纳提出的美术课程目标为:协助儿童创造具有美感与表现性的作品;培 养学生对视觉对象具有审美判断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上所扮演的 角色及功能。根据这一目标,美术教学内容向三个领域发展,即创作领域、批讯 领域、历史领域.这三个领域的教学指导必须采用有效的媒介来捕助学习活动的 开展。艾斯纳强调将三个领域组合编排亚谨的美术果程。这一课程必须具有连续 性和完整性,即每一教学单元应作为下一教学单元的预备。他指出,惟有在这井 然有序的关系中,学生对美术的技能及原理的认识,才会逐步加深。 3.古力的美术教育观 美国学者古力与艾斯纳持有相同的美术教育主张,即强调从美术的本质去探 求美术教学的价值。他提出了以四个领域:美学(Aesthetics)、美术史(Art History)、美术批评(Art Criticism)、美术创作(Art Production)为基础内 容的美术教育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简称DBAE)。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涵括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及美术创作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教学内容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 第三,课程设计书面化而教学实施系统化。 从这三项特征中,可以发现DBAE是注重美术学科本体的、以课程中心为导向 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美术经验。为了推行DBE思潮所倡导的美术教 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方式,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组织了许多教师培训活动和研究 活动,致力于推进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 4.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 自从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理论提出后,在教有圈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当 若:《关术教自展 ,分析并将分析作清。以为断艺术品之优劣(学习方 构的 美术史:美术品的归属(时间、地点、作者)风格,起源及功能(探讨范围):认识美术史上的主要作品, 意象,善用材料,以展示作品(学习方向)。 历量等计范):发现创作的观念,了解创作的语言或 8
8 张以美术创作作为课程的重心,后者却强调除了创作之外,还必须导入美术的其 他领域,即美学、美术批评及美术史方面的教学内容。 2.艾斯纳的美术教育观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认为美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 贡献。美术能力不是自然成长中的结果,是经由后天适当的美术学习而获得的。 适当的美术学习有赖于良好课程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习活 动及评量方式。 艾斯纳提出的美术课程目标为:协助儿童创造具有美感与表现性的作品;培 养学生对视觉对象具有审美判断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上所扮演的 角色及功能。根据这一目标,美术教学内容向三个领域发展,即创作领域、批评 领域、历史领域,这三个领域的教学指导必须采用有效的媒介来辅助学习活动的 开展。艾斯纳强调将三个领域组合编排严谨的美术课程。这一课程必须具有连续 性和完整性,即每一教学单元应作为下一教学单元的预备。他指出,惟有在这井 然有序的关系中,学生对美术的技能及原理的认识,才会逐步加深。1 3.古力的美术教育观 美国学者古力与艾斯纳持有相同的美术教育主张,即强调从美术的本质去探 求美术教学的价值。他提出了以四个领域:美学(Aesthetics)、美术史(Art History)、美术批评(Art Criticism)、美术创作(Art Production)为基础内 容的美术教育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简称 DBAE)。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涵括美学2、美术批评3、美术史4及美术创作5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教学内容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 第三,课程设计书面化而教学实施系统化。 从这三项特征中,可以发现 DBAE 是注重美术学科本体的、以课程中心为导向 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美术经验。为了推行 DBAE 思潮所倡导的美术教 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方式,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组织了许多教师培训活动和研究 活动,致力于推进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 4.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 自从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理论提出后,在教育圈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当 1 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编著:《美术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79 页。 2 美学:美学经验、美术品本质、艺术品形成特质、艺术品优劣(探讨范围);美术品特质,对美术品反应作 分析并将分析作演绎,以判断艺术品之优劣(学习方向)。 3 美术批评:美术作品呈现的主题形象与事件,内涵的显著性及重要性(探讨范围);学生能叙述作品所呈 现之主题,形、色、调子与纹理,分析作品结构,解释作品的意义,判断作品的显著性或重要性(学习方向)。 4 美术史:美术品的归属(时间、地点、作者)风格,起源及功能(探讨范围);认识美术史上的主要作品, 分析各种风格,了解美术品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学习方向)。 5 美术创作:美术创作的独创性、知识、技能、程序等(探讨范围);发现创作的观念,了解创作的语言或 意象,善用材料,以展示作品(学习方向)
中不乏支持者,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计划是不切实际、毫无意义的。从20世纪80 年代后,美国的不少学者批判DBAE的做法。 批评者认为:DBAE理论及实践忽视学生个人的成长,不注重整体的学习:DBAE 的教学内容偏重于西洋美术和纯粹美术;DBAE的提出者未能解决四个学习领域之 间的协调关系:DBAE的推行者推广在全美各地区通用的、划一的课程与教学方法, 无视了学生和教师的个性。 针对以上批评,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 有”(Multicultural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MDAE)。到了20世 纪90年代后期,盖蒂艺术教育中心顺应社会与美术的发展,为了更加全面地包容 各范畴的视觉艺术领或,DBAE改名为“全面综合的美术教有”(Comprehensive art Education)。自此,DBAE的理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的特点是对美术作广义的认识,强调美术在普通教育 中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它以美术作品为中心,涉及四方面的内容:美学、美术批 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其目的在于培养所有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学生们进行美 术创作,在文化和历史环境中对作品进行讨论和解释,研究社会中和个人生活中 美术的不同目的和功能。 (四)小结 自19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在中小学设置“图画科”和“手工科”以来,至今 学校美术教育已有近150年的历史了。其间,各国学校美术教育受到创造主义美 术教有思潮、学科中心主义美术教育思潮、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思潮和视觉文化艺 术教有思潮的影响,不断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 世界各国的美术教育者又开始进行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一轮改革,以此推动学校美 术教有不断向前发展。 四、当代各国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 (一)美国的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 1.《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的视觉艺术标准 1994年,美国公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其中,视觉艺术的内容标准分为 六个方面: (1)理解和应用煤体、技法和过程 (2)运用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③)选择和评价一定范围的学科材料、符号和观念 (4)理解视觉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⑤)思考和评估他人作品的特点和优缺点
9 中不乏支持者,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计划是不切实际、毫无意义的。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美国的不少学者批判 DBAE 的做法。 批评者认为:DBAE 理论及实践忽视学生个人的成长,不注重整体的学习;DBAE 的教学内容偏重于西洋美术和纯粹美术;DBAE 的提出者未能解决四个学习领域之 间的协调关系;DBAE 的推行者推广在全美各地区通用的、划一的课程与教学方法, 无视了学生和教师的个性。 针对以上批评,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 育”(Multicultural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 MDAE)。到了 20 世 纪 90 年代后期,盖蒂艺术教育中心顺应社会与美术的发展,为了更加全面地包容 各范畴的视觉艺术领域,DBAE 改名为“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Comprehensive Art Education)。自此,DBAE 的理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 “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的特点是对美术作广义的认识,强调美术在普通教育 中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它以美术作品为中心,涉及四方面的内容:美学、美术批 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其目的在于培养所有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学生们进行美 术创作,在文化和历史环境中对作品进行讨论和解释,研究社会中和个人生活中 美术的不同目的和功能。2 (四) 小结 自 19 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在中小学设置“图画科”和“手工科”以来,至今 学校美术教育已有近 150 年的历史了。其间,各国学校美术教育受到创造主义美 术教育思潮、学科中心主义美术教育思潮、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思潮和视觉文化艺 术教育思潮的影响,不断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入 21 世纪后的今天, 世界各国的美术教育者又开始进行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一轮改革,以此推动学校美 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四、当代各国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 (一)美国的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 1.《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的视觉艺术标准 1994 年,美国公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其中,视觉艺术的内容标准分为 六个方面: (1)理解和应用媒体、技法和过程; (2)运用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3)选择和评价一定范围的学科材料、符号和观念; (4)理解视觉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5)思考和评估他人作品的特点和优缺点; 1 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编著:《美术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81 页。 2 钱初熹著:《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第 66~68 页
(6)建立视觉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1 这一标准体现了以发展学生视觉艺术能力以及其他相关能力为本的教育思 想,并呈现出在重视视觉艺术学科结构的同时融合多学科的倾向。其主要特点为: 第一,强调体验、理解视觉艺术的媒体、技法,结构和过程,并提倡自由选择以 及创造性地应用材料、符号和观念:第二,强调理解视觉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 系;第三,注重评估,学段的划分与各学段的成就标准富有弹性,有利于针对不 同个性和能力学生的视觉艺术成就开展评估:第四,注重视觉艺术与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之间的联系。 2.视觉艺术教科书 根据这一课程标准,美国多家出版社出版了视觉艺术教材。其中,美国戴维 斯出版社(Davis Publications)编写并出版了各学段的视觉艺术教科书和教学 资原。最近,该出版社义推出了新的视觉艺术教科书。 Kindergarter 】 图3-5 图3- 图3- 图3-10 《艺术探索》3册、4册、5册教材 1关国艺术教有联盟编,刘沛译:《艺术教有课程标准》中的戏剧课程标准,1991年板,1998年北京国际关 术教育研过会资料
10 图 3-5 图 3-6 图 3-7 《艺术探索》K 册、1 册、2 册教材 图 3-8 图 3-9 图 3-10 《艺术探索》3 册、4 册、5 册教材 (6)建立视觉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1 这一标准体现了以发展学生视觉艺术能力以及其他相关能力为本的教育思 想,并呈现出在重视视觉艺术学科结构的同时融合多学科的倾向。其主要特点为: 第一,强调体验、理解视觉艺术的媒体、技法, 结构和过程,并提倡自由选择以 及创造性地应用材料、符号和观念;第二,强调理解视觉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 系;第三,注重评估,学段的划分与各学段的成就标准富有弹性,有利于针对不 同个性和能力学生的视觉艺术成就开展评估;第四,注重视觉艺术与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之间的联系。 2.视觉艺术教科书 根据这一课程标准,美国多家出版社出版了视觉艺术教材。其中,美国戴维 斯出版社(Davis Publications)编写并出版了各学段的视觉艺术教科书和教学 资源。最近,该出版社又推出了新的视觉艺术教科书。 1 美国艺术教育联盟编,刘沛译:《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中的戏剧课程标准,1994 年版,1998 年北京国际美 术教育研讨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