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极化强度矢量 本节重点介绍极化的描述、介质的极化规律。 极化强度矢量P 不仅与每个分子的电矩p分的大小有关 介质极化程度 引入P—一极化强 而且还依赖于各p分的排列整齐程度 度矢量描述介质极化的程度和状态,定义为 ∑p △为介质中所取的物理小体元(可看作一个宏观点),其中包含大量分子。P的 物理意义即:介质中某点单位体积内所有分子电偶极矩之矢量和。 [讨论] (1)P是空间矢量点函数,介质中不同点一般P不同。 若P=常量,即不随空间变,则称介质均匀极化 =0可能的情况:真空中无介质分子、导体中E=0、介质未极化等。 (2)若介质均匀,则指E=常数,而一般地En=E,(x,y,=) (3)p的单位: (4)设介质内某点(x,y,z)附近单位体积内介质分子数为n(x,y,=),按统 计平均看,当作各分子P分大小相同且方向排列整齐,有 ∑D分 △ 分 极化电荷q 介质极化出现实际存在的电荷一一极化申荷,而P描述介质极化情况,故二 者必有联系。下面研究 1、以位移极化为例推导公式:∮P=∑q 介质内任取体积V,其周界面为S。如图3-7取体元:d= i ds cose,则 3-2-6
3-2-6 §2 极化强度矢量 本节重点介绍极化的描述、介质的极化规律。 一、极化强度矢量 P 介质极化程度 而且还依赖于各 的排列整齐程度 不仅与每个分子的电矩 的大小有关 分 分 p p ,引入 P ——极化强 度矢量描述介质极化的程度和状态,定义为 V p P V = 分 V 为介质中所取的物理小体元(可看作一个宏观点),其中包含大量分子。 P 的 物理意义即:介质中某点单位体积内所有分子电偶极矩之矢量和。 [讨论] (1) P 是空间矢量点函数,介质中不同点一般 P 不同。 若 P = 常量 ,即不随空间变,则称介质均匀极化; P = 0 可能的情况:真空中无介质分子、导体中 E = 0 、介质未极化等。 (2) 若介质均匀,则指 r = 常数,而一般地 (x, y,z) r r = 。 (3) P 的单位: 米2 库 。 (4) 设介质内某点 (x, y,z) 附近单位体积内介质分子数为 n (x, y,z) ,按统 计平均看,当作各分子 p分 大小相同且方向排列整齐,有 np nq l V V n p V p P x y z V 分 分 分 分 = = = = ( , , ) 二、极化电荷 q 介质极化出现实际存在的电荷——极化电荷,而 P 描述介质极化情况,故二 者必有联系。下面研究 1、以位移极化为例推导公式: = − s s内 P ds q 介质内任取体积 V,其周界面为 S。如图 3-7 取体元: dV = l ds cos ,则
P分:=P分dsco(x-b)=-P分 ds cose d中介质分子极化后通过dS面元穿出电量为 d出=-9分nd=-1 qs lds cose 分dc0b=mp分d=Pds E 图3-7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正电荷留于d内,故d内净电荷为 d g=-dq ds 对于整体V、S有 或写成常用形式 fP:d=∑ 上式表明:P矢量为有源场,其P线之源为负的极化电荷,也可写成 其中V为S所围,p为极化电荷体密度 若均匀极化,则P=常矢,有p'=0
3-2-7 p分 ds = p分dscos( −) = −p分dscos dV 中介质分子极化后通过 dS 面元穿出电量为 dq出 = −q分ndV = −nq分lds cos np ds np ds P ds = − 分 cos = 分 = 图 3-7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正电荷留于 dV 内,故 dV 内净电荷为 dq dq P ds = − 出 = − 对于整体 V、S 有 = = − s s q dq P ds 或写成常用形式 = − s内 s P ds q 上式表明: P 矢量为有源场,其 P 线之源为负的极化电荷,也可写成: = − V s P ds dV 其中 V 为 S 所围, 为极化电荷体密度。 若均匀极化,则 P = 常矢,有 = 0 。 E0 _ 内 S l + ds V 外
ds 面 图3-8 2、极化电荷面密度O 在介质表面上,因极化电荷不能穿出表面S,故相对集中面分布。表面电荷 厚度用斜高表示为:cos。取面元,如图3-8所示,此厚度上净电荷 dq=ngalcos0 ds=Pds=Pnds 所以 a′==p.n=P=Pcos ds 、退极化场E 介质处于外场E0中发生极化,出现极化电荷q(’,a),q在空间激发场E 退极化场,故介质中总场为 E=Eo+E 一般地,E随点而异,且E处处与E方向相反,但E<1,故E只能削弱 外场,而不能完全抵消外场(导体情况可以完全抵消外场),所以,介质中: <|E 极化过程描述如下:
3-2-8 图 3-8 2、极化电荷面密度 在介质表面上,因极化电荷不能穿出表面 S,故相对集中面分布。表面电荷 厚度用斜高 l 表示为: l cos 。取面元 dS ,如图 3-8 所示,此厚度上净电荷 dq nq l ds P ds P nds = 分 cos = = 所以 P n P Pcos ds dq = = n = = 三、退极化场 E 介质处于外场 E0 中发生极化,出现极化电荷 q ( , ),q 在空间激发场 E ——退极化场,故介质中总场为 E = E + E 0 一般地, E 随点而异,且 E 处处与 E0 方向相反,但 E E0 ,故 E 只能削弱 外场,而不能完全抵消外场(导体情况可以完全抵消外场),所以,介质中: E E0 。 极化过程描述如下: E0 ds S 界面 l r 0
E0→介质→极化→极化电荷_>E 可见,决定介质极化程度和状态的是介质中的总场E。 四、电介质的极化规律 介质中合场E=E0+E'决定极化强度P,P与E的关系如何即极化规律。不 同物质的P~E关系是不同的,需由实验确定 对于线性介质,P与E成正比,其极化规律为 P=5x1Ex+60x1B1+60x1E Pr=oX2Ex+Eox2Er+Eox23e Pi=EOX3Ex +EoX32Er +Eox33ez 表示成矩阵形式为 Px X11 X12 213E P|=s0x21x22x23 P 231 X32l 其中各系数x与场无关。 再若介质为各向同性的,则E∥P,有 0(i≠j) x=x(=1)为极化率 有 P,=FOXIE P,=E0x22E p2=E023E P=xE 值得指出:公式中的E为介质中总场。x与E无关,与介质种类有关,是介质
3-2-9 E0 → 介质 →极化 →极化电荷 ⎯⎯→E 0 可见,决定介质极化程度和状态的是介质中的总场 E 。 四、电介质的极化规律 介质中合场 E = E + E 0 决定极化强度 P ,P 与 E 的关系如何即极化规律。不 同物质的 P ~ E 关系是不同的,需由实验确定。 对于线性介质, P 与 E 成正比,其极化规律为 = + + = + + = + + Z X Y Z Y X Y Z X X Y Z P E E E P E E E P E E E 0 31 0 32 0 33 0 21 0 22 0 23 0 11 0 12 0 13 表示成矩阵形式为 = 31 32 33 21 22 23 11 12 13 0 Z Y X P P P Z Y X E E E 其中各系数 ij 与场无关。 再若介质为各向同性的,则 E P // ,有 = = = ( )为极化率 0 ( ) x x i j x i j ij e ij 有 = = = z z y y x x p E p E p E 0 33 0 22 0 11 即 p e E = 0 值得指出:公式中的 E 为介质中总场。 e 与 E 无关,与介质种类有关,是介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属性的反映,是一个纯数。x与E属同一类量,有表可查。如E与坐标 无关,则为均匀介质 五、例题 例1:试解释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玻璃棒经摩擦带有电荷,在空间产生非均匀电场E(x,υ,〓),轻小物 体为电介质,它在非均匀电场中极化而产生极化电荷,轻小物体所受的电场力指 向电场线较密的方向,所以它被吸引而向玻璃棒运动。 例2:均匀极化强度为P的介质球,其半径为R,求分布 解:因为介质球均匀极化,所以p′=0,极化电荷只能出现a’≠0。如图 9,有 a′=P.n=Pcos0 可以证明:球面电荷按谐和函数分布,在球内产生的电场为均匀场。例如,求0 处E′ 1 ads ∵dE cos0R- sin 0 de do 4TEo R- 4TEoR 图3-9 对称分析知:合场方向与P反向,即(-k)方向,且dE2=-dE'cosO E′ de cose=-k os2 esin e de de 4 4ts, L cos e de- 2ms-k:
3-2-10 材料属性的反映,是一个纯数。 e 与 r 属同一类量,有表可查。如 r 与坐标 无关,则为均匀介质。 五、例题 例 1:试解释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玻璃棒经摩擦带有电荷,在空间产生非均匀电场 E (x, y,z) ,轻小物 体为电介质,它在非均匀电场中极化而产生极化电荷,轻小物体所受的电场力指 向电场线较密的方向,所以它被吸引而向玻璃棒运动。 例 2:均匀极化强度为 P 的介质球,其半径为 R ,求 分布。 解:因为介质球均匀极化,所以 = 0 ,极化电荷只能出现 0 。如图 3-9,有 = P n = Pcos 可以证明:球面电荷按谐和函数分布,在球内产生的电场为均匀场。例如,求 O 处 E ∵ R d d R P R ds dE cos sin 4 4 1 2 2 0 2 0 = = 图 3-9 对称分析知:合场方向与 P 反向, 即(- k )方向,且 dEZ = −dEcos = − = − d d P E k dE k cos sin 4 cos 2 0 = − = − 0 0 2 0 3 cos sin 2 4 P d k P k 。 P n 0 ) Z
Eo 0 图3-10 例3、如图3-10平行板电容器,极板带自由电荷±σn,其内充满均匀介质, 极化率为x。,试求充满介质时的E、C、a与未充介质时的相应物理量E0、C0、 0的关系。(恒定Q) ①∵E0=°i ;∴E=E0+E'=-(a0-0),又 a′=P=P=0x。E,代入上式右端,并令E=1+x,有:E=二0。 σoSσo ed end ′d=60,其中En=°o ∵1(a-)=On,即E=2 (1--)σ 又
3-2-11 图 3-10 例 3、如图 3-10 平行板电容器,极板带自由电荷 0 ,其内充满均匀介质, 极化率为 e ,试求充满介质时的 E 、C 、 与未充介质时的相应物理量 E0 、C0 、 0 的关系。(恒定 Q) 解: ① ∵ E i 0 0 0 = 、 E i 0 = − ; ∴ E E E i ( ) 1 0 0 0 = + = − ,又 = Pn = P = 0 eE ,代入上式右端,并令 r =1+ e ,有: r E E 0 = 。 ② 0 0 0 0 0 0 C d S E d S Ed S U S C r r r = = = = = ,其中 0 0 0 E = 。 ③ ∵ r 0 0 0 0 ( ) 1 − = ,即 r E E 0 = ; ∴ 0 ) 1 (1 r = − 。 又 r 1 ,故: 0 。 0 − 0 E0 E E x S 0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