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消化系统
第 六 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食管与胃肠道
第 一 节 食管与胃肠道
引言 食管及胃肠道与邻近脏器密度相仿,缺乏良好发自 然对比。 造影检查可显示其形态、内腔和粘摸邹壁的情况。 血管造影可了解其血管的分布、结构。 胃肠道造影还可了解其柔软度、移动度,有无肿块、 压痛及功能情况。 CT、MRI、B超对胃肠道疾病诊断价值不大
引 言 食管及胃肠道与邻近脏器密度相仿,缺乏良好发自 然对比。 造影检查可显示其形态、内腔和粘摸邹壁的情况。 血管造影可了解其血管的分布、结构。 胃肠道造影还可了解其柔软度、移动度,有无肿块、 压痛及功能情况。 CT、MRI、B超对胃肠道疾病诊断价值不大
一、食管 (一)检查技术
一 、 食 管 (一)检 查 技 术
1.X线检查 (1)透视平片: 诊断食管不透X线异物 (2)造影检查: ·透视与摄片结合,可各角度观察食管影象 ■可观察食管动态情况及运动功能 (3)食道吞钡检查注意 ■使用较稠的粘膜钡 ■多轴位观察充盈轮廓及粘膜形态 2.CT和MRI检查 (1)普通扫描 (2)增强扫描 3.超声检查
1. X线检查 (1)透视平片: 诊断食管不透X线异物 (2)造影检查: ◼ 透视与摄片结合,可各角度观察食管影象 ◼ 可观察食管动态情况及运动功能 (3)食道吞钡检查注意 ◼使用较稠的粘膜钡 ◼ 多轴位观察充盈轮廓及粘膜形态 2. CT和MRI检查 (1)普通扫描 (2)增强扫描 3. 超声检查
(二)正常影像表现
(二)正常影像表现
X线造影检查一食管 位置: 上起第六颈椎,下至贲门,居后纵隔;上段偏左, 下段偏右,全长25LM。 分段: 上段一主动脉弓以上 中段一 一主动脉弓至第八胸椎之间 下段—第八胸椎以下 膈壶腹:食道下端—一膈肌上方,局部膨大 正常粘膜: 2一6条,互相平行;充盈时宽度2一3MM 正常蠕动: 将钡剂自上向下推进(咽下动作刺激、食物压力刺激)
X线造影检查-食管 位置: 上起第六颈椎,下至贲门,居后纵隔;上段偏左, 下段偏右,全长25LM。 分段: 上段——主动脉弓以上 中段——主动脉弓至第八胸椎之间 下段——第八胸椎以下 膈壶腹:食道下端——膈肌上方,局部膨大 正常粘膜: 2-6条,互相平行;充盈时宽度2—3MM。 正常蠕动: 将钡剂自上向下推进(咽下动作刺激、食物压力刺激)
X线造影检查一食管 生理压迹: ■右前斜位可观察到主动脉弓压迹 ■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生理狭窄: ■食道入口处 ■左主支气管压迹处 ■横过膈肌裂孔处
X线造影检查-食管 生理压迹: ◼右前斜位可观察到主动脉弓压迹 ◼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生理狭窄: ◼食道入口处 ◼左主支气管压迹处 ◼横过膈肌裂孔处
食管正常
食管正常
食管正常
食管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