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2期 现代管理科学 ■管理创新 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范式纷争: 对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几点认识 ●张展邓楠 摘要:自管理学诞生”之日起,人们对管理学的学科特性和硏究对象、研究范式一直存在争议,形成了管理理论 的丛林”。研究对象的不统一,使管理学研究具有前范式特征。在进入一个位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后现代转向”时期, 管理学学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是走向统一,还是愈益疏远,妄下结论未时尚早,需要拭目以待。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范式纷争 、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即研究对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象、研究方法和概念(范畴)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 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肯尼迪·克洛克,2002)。较高本出发点,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 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小詹姆斯H·唐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 纳利,1982)。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便逐 和委任、授杈办法,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 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罗珉,2003)。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 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来,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 志着这 史的锤炼——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最终成为人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 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个方面 程: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Adde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 A. huczynski,,1996)。 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 厦,是由发端于19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 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 理理论的丛林”(哈罗德·孔茨,1961):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循环过程,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 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 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境(宏观、中观、微观)视为一个复杂系统,为有效地实现系 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统目标(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 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值最大化等)而激活人的智力,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 理论丛林的再探”,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上 义的回归,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 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 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但也不 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1993)继续对管理理论是截然分离的,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在管理 丛林进行分类,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形成了11个学科的发展中,二者永远无法交融,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 有代表性的学派。 Huczynski(1996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 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 官位主义学派,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以法约尔、于“理”,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 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出,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 学派,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以德鲁克、一面,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并使两者有 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机结合起来,互动作用,实现整体的一致性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另一方面,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 o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g7
■2007 年第 2 期 ■现代管理科学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 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 肯尼迪·克洛克, 2002) 。较高 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 ( 小詹姆斯·H·唐 纳利, 1982) 。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 和委任、授权办法, 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 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 罗珉, 2003) 。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 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 史的锤炼——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 最终成为人 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 程: 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 Addrej A .huczynski, 1996) 。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 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 厦, 是由发端于 19 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 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 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 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 1961) : 人们对管理的职能、 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 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 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 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 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 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 理论丛林的再探”, 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 义的回归, 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 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 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 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 1993) 继续对管理理论 丛林进行分类, 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 形成了 11 个 有代表性的学派。Huczynski( 1996) 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 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 官位主义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 以法约尔、 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 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 学派, 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德鲁克、 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 即研究对 象、研究方法和概念( 范畴) 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 本出发点, 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 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 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 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 便逐 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 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 来, 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 便标志着这一 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 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以 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 良好的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 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 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 循环过程, 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 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 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 境( 宏观、中观、微观) 视为一个复杂系统, 为有效地实现系 统目标( 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 值最大化等) 而激活人的智力, 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 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 上 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 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 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 但也不 是截然分离的, 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 在管理 学科的发展中, 二者永远无法交融, 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 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 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 于“理”, 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 出, 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 一面, 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 并使两者有 机结合起来, 互动作用, 实现整体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 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 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范式纷争: 对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几点认识 ●张 展 邓 楠 摘要: 自管理学“ 诞生”之日起,人们对管理学的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研究范式一直存在争议,形成了“ 管理理论 的丛林”。研究对象的不统一,使管理学研究具有前范式特征。在进入一个位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后现代转向”时期, 管理学学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是走向统一,还是愈益疏远,妄下结论未时尚早,需要拭目以待。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范式纷争 ■管理创新 - 97 -
1管理创新 ■现代管理科学 ■2007年第2期 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分类方式合 terpersonal relations)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组织是 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群 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但是它们的内容体( Group)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 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把管理限定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组织善待员工,员工会改进 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工作态度,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这种态度会影响 实资源的有效整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行为,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 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革命学说,在两个范式之间,存在四个阶段范式1→常态 矛盾,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把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l。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 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在范式I指引下积累的知识;异例是指范式I不能解释的 管理的过程或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新现象;危机是指范式I从根本上受到怀疑;革命是指范 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式I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 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化,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 默(1975)认为,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它是一时,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 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机,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 指出,人际关系学 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而这可以追溯到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义的思想范畴。正如梅奥(1924, 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925)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工厂内友好宽松 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 范式( Paradigm)理论最初是由库恩(1968)提出的,指可能逆转(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管理者仍然 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 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共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 同的信念;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范式的基本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人际关 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 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 M anagem ent 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 Ending)的元凶。因此,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 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的。正如罗珉(2005)所指出的那样: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 学”( Norm alscience)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科学家们不断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 研究、解决问题,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必然会出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个硬币的两 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 A nom aly)。当异面,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知识危机 Crisis)。后者将迫 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 中,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范式”,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 现,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 Revelation),科学研究的新范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 式形成了 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式”和多种“范式”并存,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 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这种分派”,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 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究繁盛的好事 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就是“科学理性主 参考文献 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 1.肯尼迪·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 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管理的终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 2.小詹姆斯·唐纳利等.管理学基础.北京:中国 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 3.罗珉.管理理论范式研究进展.成都:西南财经 胆的突破,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大学出版社,2005. 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西南财经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基 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H um an R eltions Theory)通过对金资助。主持人:马君。项目编号:2005038 霍桑效应( H aw thome E ffect的揭示,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 作者简介:张展,硕士,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讲 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罗珉,2001):单个师:邓楠,四川管理职业学院助教,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生。 行为主体的社会性;人是社会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h 收稿日期:2007-01-31。 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现代管理科学 ■2007 年第 2 期 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 分类方式合 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 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 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 但是它们的内容 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 把管理限定 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 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 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 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 矛盾, 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 把 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 管理的过程或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 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 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 定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 默( 1975) 认为, 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 它是一 个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 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 而这可以追溯到 20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三、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范式( Paradigm) 理论最初是由库恩( 1968) 提出的, 指 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 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 共 同的信念; 某种自然观( 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范式的基本 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 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 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 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 学”( Normalscience) 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 科学家们不断 研究、解决问题, 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 必然会出 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 Anomaly) 。当异 例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 。后者将迫 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 中, 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 现, 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elution) , 科学研究的新范 式形成了。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 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 这种分 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 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 就是“科学理性主 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 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 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 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 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 胆的突破, 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 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 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Human Relations Theory) 通过对 霍桑效应( Hawthorne Effect) 的揭示, 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 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 罗珉, 2001) : 单个 行为主体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人,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 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 组织是 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 群 体( Group) 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 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 组织善待员工, 员工会改进 工作态度, 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 这种态度会影响 行为, 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 革命学说, 在两个范式之间, 存在四个阶段:范式Ⅰ→常态 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 在范式 I 指引下积累的知识; 异例是指范式 I 不能解释的 新现象; 危机是指范式 I 从根本上受到怀疑; 革命是指范 式 I 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 化, 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 时, 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 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 机, 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uczynski 指出, 人际关系学 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 义 的 思 想 范 畴 。正 如 梅 奥( 1924, 1925) 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 工厂内友好宽松 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 可能逆转( 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 , 管理者仍然 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 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 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 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 人际关 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 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 Management Ending) 的元凶。因此, 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 的。正如罗珉( 2005) 所指出的那样: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 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 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 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一个硬币的两 面, 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总结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 “范式”, 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 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 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 式”和多种“范式”并存, 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学 派”, 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 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 究繁盛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肯尼迪·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 管理的终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管理学基础.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3.罗珉.管理理论范式研究进展.成都:西南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西南财经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基 金资助。主持人:马君。项目编号:2005038。 作者简介:张展,硕士,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讲 师;邓楠,四川管理职业学院助教,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生。 收稿日期:2007-01-31。 ■管理创新 -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