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点难点指导 第十五章光的干涉 1.基本概念 1)原子发光的特点:发光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向低能态跃迁时的电磁波 辐射,每次发光时间持续约103s,发出一个有限长度的光波列,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 不同原子发出的波列,或同一原子不同时刻所发出的波列在频率、振动方向和相位上各 自独立,互不相干。 (2)单色光:具有单一频率的光波称为单色光。当光波由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 频率不变,但由于媒质折射率改变,传播速度改变(=),波长改变(x=2)由 于很多原因,光谱线的频率(或波长)总存在一定的分布,因此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单色 光 (3)光程:光波在某一媒质中所经历的几何路程l与该媒质的折射率n的乘积n,称 为光程。如果光线连续穿过几种媒质,光程为A=∑n。 光程差 (4)光程差:常用δ表示,相位左22x,或△p= (5)半波损失:当光波由光疏媒质向光密媒质传播,在界面上反射时,反射光相位突 变丌,相当于反射光的光程在反射过程中附加了二,称为半波损失。折射光无半波损失。 在比较界面上两束反射光(或透射光)的相位差问题时,必需考虑半波损失。在具体计 算附加光程差时,取一或-一都是合理的,但这两种取法,应与所取干涉条纹的级数k
重点难点指导 第十五章 光的干涉 1.基本概念 (1)原子发光的特点:发光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向低能态跃迁时的电磁波 辐射,每次发光时间持续约 10-8 s ,发出一个有限长度的光波列,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 不同原子发出的波列,或同一原子不同时刻所发出的波列在频率、振动方向和相位上各 自独立,互不相干。 (2)单色光:具有单一频率的光波称为单色光。当光波由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 频率不变,但由于媒质折射率改变,传播速度改变( ) n c v ,波长改变( ) n 。由 于很多原因,光谱线的频率(或波长)总存在一定的分布,因此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单色 光。 (3)光程:光波在某一媒质中所经历的几何路程 l 与该媒质的折射率 n 的乘积 nl,称 为光程。如果光线连续穿过几种媒质,光程为 i i i n r 。 (4)光程差:常用 表示,相位差 2 光程差 ,或 2 。 (5)半波损失:当光波由光疏媒质向光密媒质传播,在界面上反射时,反射光相位突 变 ,相当于反射光的光程在反射过程中附加了 2 ,称为半波损失。折射光无半波损失。 在比较界面上两束反射光(或透射光)的相位差问题时,必需考虑半波损失。在具体计 算附加光程差时,取 2 或- 2 都是合理的,但这两种取法,应与所取干涉条纹的级数 k
相协调,才不会导致答案不惟一。 (6)等光程性:使用透镜只能改变光波的传播情况,对物、像间各光线不会引起附加 的光程差 (7)两束光的相干条件:振动频率相同、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两个独立的光源以 及同一光源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根据光源发光的特点,要获得相干光,就要想办法将光源上同一点同一时刻发出的 同一列光波“一分为二”,这样分离出来的两列光波由于来自同一波列,频率相同、振动 方向相同、初始相位相同,两束光波经不同路径传播后在空间相遇点的相位差恒定,能 产生稳定叠加,满足相干条件。分离光波的主法有两种:分振幅法和分波阵面法。 1)分波阵面法 从波阵面上分离出两部分或更多部分作为初位相相同的相干光源,使各子波源发出 的子波在空间经不同路径相遇,产生干涉现象。例如杨氏双缝、络埃镜、菲涅耳双镜等。 2)分振幅法 利用入射光在薄膜界面上依次反射(或透射)将入射光分解为若干部分(实际上就 是将入射光的能量分解为若干部分),经过不同的传播路径再让其相遇,产生干涉现象 例如薄膜(增透膜、增反膜),劈尖、牛顿环、迈克尔逊干涉仪等 3.普通光源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1)时间相干性
相协调,才不会导致答案不惟一。 (6)等光程性:使用透镜只能改变光波的传播情况,对物、像间各光线不会引起附加 的光程差。 (7)两束光的相干条件:振动频率相同、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两个独立的光源以 及同一光源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 2.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根据光源发光的特点,要获得相干光,就要想办法将光源上同一点同一时刻发出的 同一列光波“一分为二”,这样分离出来的两列光波由于来自同一波列,频率相同、振动 方向相同、初始相位相同,两束光波经不同路径传播后在空间相遇点的相位差恒定,能 产生稳定叠加,满足相干条件。分离光波的主法有两种:分振幅法和分波阵面法。 1)分波阵面法 从波阵面上分离出两部分或更多部分作为初位相相同的相干光源,使各子波源发出 的子波在空间经不同路径相遇,产生干涉现象。例如杨氏双缝、络埃镜、菲涅耳双镜等。 2)分振幅法 利用入射光在薄膜界面上依次反射(或透射)将入射光分解为若干部分(实际上就 是将入射光的能量分解为若干部分),经过不同的传播路径再让其相遇,产生干涉现象。 例如薄膜(增透膜、增反膜),劈尖、牛顿环、迈克尔逊干涉仪等。 3.普通光源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1)时间相干性
原子发光的波列长度是有限的,如果相干光的光程差大于波列长度所对应的光程, 那么将同一波列分裂为两部分,经不同路径传播后,两波列就不可能再相遇,困此也就 不能产生干涉现象;两束相干光能产生相干叠加的最大光程差称为相干长度。光源一次 发光的时间越长,波列的长度(即相干长度)就越长,则光源的时间相干性就越好。 (2)空间相干性 由于原子发光的特点,普通扩展光源的不同部分是不相干的,从某一光源提取两相 干子波源的范围越大,则称该光源的空间相干性越好。理想的点光源具有最好的空间相 干性 4.光的干涉原理 假设两光波列在空间某点相遇,两者在相遇点的光振动光程分别为: E,= ELo cos(@t+Pu) E,=Eo cos(ot+o,) 设合振动方程为E=E0cos(o+q0),根据简谐振动的合成方法,合振动的振幅 为 E=√E10+E20+2E0E20c0s(2-1) 合振动的强度为 √2cos(△a) 其中△q=q2-91为两光振动的相遇点的相位差,与两光波列的初始相位差及传播 路径有关
原子发光的波列长度是有限的,如果相干光的光程差大于波列长度所对应的光程, 那么将同一波列分裂为两部分,经不同路径传播后,两波列就不可能再相遇,困此也就 不能产生干涉现象;两束相干光能产生相干叠加的最大光程差称为相干长度。光源一次 发光的时间越长,波列的长度(即相干长度)就越长,则光源的时间相干性就越好。 (2)空间相干性 由于原子发光的特点,普通扩展光源的不同部分是不相干的,从某一光源提取两相 干子波源的范围越大,则称该光源的空间相干性越好。理想的点光源具有最好的空间相 干性。 4.光的干涉原理 假设两光波列在空间某点相遇,两者在相遇点的光振动光程分别为: cos( ) 1 10 1 E E t , cos( ) 2 20 2 E E t 。 设合振动方程为 cos( ) 0 0 E E t ,根据简谐振动的合成方法,合振动的振幅 为: 2 cos( ) 1 0 2 0 2 1 2 2 0 2 E0 E1 0 E E E 。 合振动的强度为 2 cos( ) I I1 I 2 I1 I 2 , 其中 2 1 为两光振动的相遇点的相位差,与两光波列的初始相位差及传播 路径有关
对于两列非相干光波,相遇点相位差△不恒定,随时间变化,两者产生非相干叠加 I=l1+1,。 对于两列相干光波,相遇点相位△φ恒定,不随时间变化,两者将产生稳定叠加,令 1=l2 若空间某一点满足△q=±2k丌,k=0,1,2,…,则 =1+l2+2、√12=41>1+12 相干相长,出现亮条纹。 若空间某一点满足△Q=±(2k+1),k=0,1,2,…,则 =1+12-2√12=0<1+l2 相干相消,出现暗纹, 可见,光的干涉就是相干光在空间相遇点叠加,光强重新分布,从而出现明暗相间 的干涉条纹的现象 5.杨氏双缝干涉 1)杨氏双缝干涉条纹的明纹和暗纹条件 如图1所示,设相干光源S1与S2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点M到屏幕E距离为D,屏 幕上任一点P到屏幕对称中心的距离为x,点P距S1,S2的距离分别为r1,r2。PM与 MO之间的夹角为6,由图可见,从S1和S2发出的光到达P点的光程差为 8=r-r=dsin od S 出现明条纹的条件为δ= ±k, E
对于两列非相干光波,相遇点相位差 不恒定,随时间变化,两者产生非相干叠加, 1 2 I I I 。 对于两列相干光波,相遇点相位 恒定,不随时间变化,两者将产生稳定叠加,令 1 2 I I 。 若空间某一点满足 2k ,k=0,1,2,„,则 1 2 2 1 2 4 1 1 2 I I I I I I I I , 相干相长,出现亮条纹。 若空间某一点满足 (2k 1) ,k=0,1,2,„,则 1 2 2 1 2 0 1 2 I I I I I I I , 相干相消,出现暗纹, 可见,光的干涉就是相干光在空间相遇点叠加,光强重新分布,从而出现明暗相间 的干涉条纹的现象。 5.杨氏双缝干涉 1)杨氏双缝干涉条纹的明纹和暗纹条件 如图 1 所示,设相干光源 S1与 S2之间的距离为 d,其中点 M 到屏幕 E 距离为 D,屏 幕上任一点 P 到屏幕对称中心的距离为 x,点 P 距 S1,S2 的距离分别为 r1,r2。PM 与 MO 之间的夹角为 ,由图可见,从 S1和 S2发出的光到达 P 点的光程差为 x D d r2 r1 d sin , 出 现 明 条 纹 的 条 件 为 x k D d , P D x d 1 S S2 2 r 1 r O M E 图 1
k=0.1.2 明条纹中心:x=±k (k=0,12,…), 出现暗条纹的条件为d=x=±(2k+1),k=0,1,2,… 条纹间距:Ax=xk-≈52 2)杨氏双缝干涉条纹的分布特点 (1)由条纹间距:△x=xk=k≈D 可见干涉条纹等距对称分布 (2)由条纹间距Ax=∝,可见当A、D一定时,如果缝宽d太大以致△x小于 可分辨的临界值,将无法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3)对于一定的实验条件,d,D一定,当以白光或复色光入射时,由于波长不同,除 中央明纹重叠外,其余各级明暗纹彼此分开,当入射光中λmax的k级明纹与凡mm的k+1 级明纹重叠时,将无法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4)杨氏双缝干涉条纹的空间分布取决于相干光的光程差δ,光源的变动(比如单色 光波长变化、单色光变为复色光或白光、光源上下移动等)、实验装置的结构变化(比如 两缝S1、S2间距变化、宽度变化等)、以及光路中放上厚度为e的云母片、石英片等)都 会引起两束相干光在相遇点的光程差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干涉条纹的变动 3)杨氏双缝干涉的应用 ()已知d、D,通过测量条纹间距Ax=D2,可间接测量入射光波长。 (2)已知入射光波波长λ及D,通过测量条纹间距△ 可间接测量双缝间距
k=0,1,2,„ 明条纹中心: d D x k k (k=0,1,2,„), 出现暗条纹的条件为 2 (2 1) x k D d ,k=0,1,2,„ 条纹间距: d D x x x k k 1 。 2)杨氏双缝干涉条纹的分布特点 (1)由条纹间距: d D x x x k k 1 ,可见干涉条纹等距对称分布。 (2)由条纹间距 d d D x ,可见当 、D 一定时,如果缝宽 d 太大以致 x 小于 可分辨的临界值,将无法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3)对于一定的实验条件,d,D 一定,当以白光或复色光入射时,由于波长不同,除 中央明纹重叠外,其余各级明暗纹彼此分开,当入射光中 max 的 k 级明纹与 min 的 k+1 级明纹重叠时,将无法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4)杨氏双缝干涉条纹的空间分布取决于相干光的光程差 ,光源的变动(比如单色 光波长变化、单色光变为复色光或白光、光源上下移动等)、实验装置的结构变化(比如 两缝 S1、S2间距变化、宽度变化等)、以及光路中放上厚度为 e 的云母片、石英片等)都 会引起两束相干光在相遇点的光程差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干涉条纹的变动。 3)杨氏双缝干涉的应用 (1)已知 d、D,通过测量条纹间距 d D x ,可间接测量入射光波波长。 (2)已知入射光波波长 及 D,通过测量条纹间距 d D x ,可间接测量双缝间距 d
3)在光路中放置媒质,通过观测干涉条纹的移动,可以间接地测量媒质的折射率或 厚度 6.薄膜千涉 1)薄膜干涉的明纹和暗纹条件 分析薄膜干涉首先要确定产生干涉的相干光,然后确 定相干光在何处产生相干叠加,据此可以计算两束相干光 图2 的光程差,从而确定干涉明纹和暗纹的条件,如图2。折 射率为m、厚度为e的均匀薄膜,其上、下方的折射率分别为m1和n,光线以入射角i 入射到薄膜上,反射光a,b经透镜在屏幕上汇聚其光程差为:δ=2eVm2-nsn2+°, 其中δ等于或0,取决于光束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时,是否存在半波损失。若 n1>n2>n3,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均存在半波损失,或n1n2n3,上表面的反射光存在半波损失,δ取值 当2V2-nsim2+”=k2,k=1,2.,…。反射光加强,对应明纹中心。 当2eVn2-n2sin2i+。8=(2k+1),k=0,1,2,…。反射光减弱,对应暗纹中心 2)等倾干涉与等厚干涉 (1)等倾干涉:当薄膜和薄膜周围的介质(n,n1)以及入射光的波长给定时,薄膜厚 度e一定,反射光ab的光程差δ随入射角i不同而不同,由相同入射角的反射光所形成 的干涉条纹,称为等倾条纹。观察等倾条纹,一般采用面光源(具有不同的入射角i
(3)在光路中放置媒质,通过观测干涉条纹的移动,可以间接地测量媒质的折射率或 厚度。 6. 薄膜干涉 1)薄膜干涉的明纹和暗纹条件 分析薄膜干涉首先要确定产生干涉的相干光,然后确 定相干光在何处产生相干叠加,据此可以计算两束相干光 的光程差,从而确定干涉明纹和暗纹的条件,如图 2。折 射率为 n2、厚度为 e 的均匀薄膜,其上、下方的折射率分别为 n1和 n3,光线以入射角 i 入射到薄膜上,反射光 a,b 经透镜在屏幕上汇聚,其光程差为: e n n i 2 2 1 2 2 2 sin , 其中 等于 2 或 0,取决于光束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时,是否存在半波损失。若 n1 n2 n3 ,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均存在半波损失,或 n1 n2 n3 ,上、下表面的反 射光无存在半波损失, 取值 0,若 n1 n2 n3 ,下表面的反射光存在半波损失,或 n1 n2 n3 ,上表面的反射光存在半波损失, 取值 2 。 当 e n n i k 2 2 1 2 2 2 sin ,k=1,2,3,„。反射光加强,对应明纹中心。 当 2 2 sin (2 1) 2 2 1 2 2 e n n i k ,k=0,1,2,„。反射光减弱,对应暗纹中心。 2)等倾干涉与等厚干涉 (1)等倾干涉:当薄膜和薄膜周围的介质(n2,n1)以及入射光的波长给定时,薄膜厚 度 e 一定,反射光 a,b 的光程差 随入射角 i 不同而不同,由相同入射角的反射光所形成 的干涉条纹,称为等倾条纹。观察等倾条纹,一般采用面光源(具有不同的入射角 i), i e S 2 n n A B C D P 1 n 图 2 a b a b
干涉条纹是同心圆环。中心处的干涉级最高,越往外,干涉级越低 (2)等厚干涉:若用平行光入射,i一定(常垂直入射,产=0),对于厚度不均匀的薄膜 (d为变量),则凡是膜厚相等的地方,光程差相同,形成一条干涉条纹,称为等厚条纹。 典型的等厚干涉有劈尖干涉和牛顿环。 7.劈尖干涉与牛顿环 1)劈尖干涉 (1)劈尖干涉的明暗纹条件:如图3,两块玻璃片,一端相互叠合,另一端夹厚度为 h的薄纸片,这样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就形成了一劈尖形空气薄层,称为空气劈尖。平行单 色光垂直入射(i=0)劈尖,在劈尖上、下表面形成两束反射光1,1”,光束1’,1”在劈 尖上方叠加,其光程差为:δ=2me+δ"。空气的折射率r1,小于玻璃的折射率,空气 劈尖下表面(空气一玻璃)的反射光存在半波损失,因此δ取值二,劈尖上方干涉的明、 暗纹条件为 1 明条纹:=2ne+=kλ,k=1,2,3,…。 暗条纹:6=2ne+=(2k+1),k=0,1,2… (2)劈尖干涉条纹的特点: (i)劈尖棱边处,e=0,d 为零级暗条纹。 (ⅱ)劈尖厚度相同的点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劈尖干涉条纹是一系列与棱边平行的直 线条纹。 (i)相邻两条明纹或相邻两条暗纹对应的厚度 图
干涉条纹是同心圆环。中心处的干涉级最高,越往外,干涉级越低。 (2)等厚干涉:若用平行光入射,i 一定(常垂直入射,i=0),对于厚度不均匀的薄膜 (d 为变量),则凡是膜厚相等的地方,光程差相同,形成一条干涉条纹,称为等厚条纹。 典型的等厚干涉有劈尖干涉和牛顿环。 7. 劈尖干涉与牛顿环 1)劈尖干涉 (1)劈尖干涉的明暗纹条件:如图 3,两块玻璃片,一端相互叠合,另一端夹厚度为 h 的薄纸片,这样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就形成了一劈尖形空气薄层,称为空气劈尖。平行单 色光垂直入射(i=0)劈尖,在劈尖上、下表面形成两束反射光 1,1 ,光束 1,1 在劈 尖上方叠加,其光程差为: 2ne 。空气的折射率 n=1,小于玻璃的折射率,空气 劈尖下表面(空气一玻璃)的反射光存在半波损失,因此 取值 2 ,劈尖上方干涉的明、 暗纹条件为 明条纹: ne k 2 2 ,k=1,2,3,„。 暗条纹: 2 (2 1) 2 2 ne k ,k=0,1,2,„。 (2)劈尖干涉条纹的特点: (ⅰ)劈尖棱边处, e 0, = 2 ,为零级暗条纹。 (ⅱ)劈尖厚度相同的点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劈尖干涉条纹是一系列与棱边平行的直 线条纹。 (ⅲ)相邻两条明纹或相邻两条暗纹对应的厚度 M Q N 1 n1 2 n n A1 A2 h 1 1 图 3 2n k1 e k e l 图 4
差为△=x-e=,如图4所示,相邻两条明纹或相邻两条暗纹的条纹间距为 12BN入为劈尖两棱边的夹角。条纹是等距的,且6越小,则越大,条 21 纹越稀疏,θ越大则l越小,条纹越密集。 (2)劈尖干涉的应用 (i)已知入射光波波长λ及日,通过测量条纹间距/=2 可间接测量劈尖媒 2nsin e 质的折射率。 (i)已知入射光波波长几及劈尖媒质折射率n,通过测量条纹间距1=,可 2nsin e 间接测量微小角度,细小物体的直径。 (i)可用于检查平面的光洁度。 2)牛顿环 如图5,在一块光平的玻璃片B上,放一曲率半径R很大的球面凸透镜A,在A,B 之间形成一劈尖形空气薄层。当某一单色光垂直照射时,设入射光是Ⅰ,反射光I和I 是相干光,由于存在半波损失,两者的光程差为 6=2ne+ 对于空气劈尖,r=1,在透镜表面可以观察到一系统以接触点O为圆心的同心圆形干 涉纹,称为牛顿环。 (1)牛顿环的明、暗纹条件 A 明纹条件δ=2ne+=k,k=1,2,3,…。 暗纹条件d=2ne+=(2k+1),k=0,1,2, 图5
差为 2 1 e ek ek ,如图 4 所示,相邻两条明纹或相邻两条暗纹的条纹间距为 n n l 2 sin 2 , 为劈尖两棱边的夹角。条纹是等距的,且 越小,则 l 越大,条 纹越稀疏, 越大则 l 越小,条纹越密集。 (2)劈尖干涉的应用 (ⅰ)已知入射光波波长 及 ,通过测量条纹间距 2nsin l ,可间接测量劈尖媒 质的折射率。 (ⅱ)已知入射光波波长 及劈尖媒质折射率 n ,通过测量条纹间距 2nsin l ,可 间接测量微小角度 ,细小物体的直径。 (ⅲ)可用于检查平面的光洁度。 2)牛顿环 如图 5,在一块光平的玻璃片 B 上,放一曲率半径 R 很大的球面凸透镜 A,在 A,B 之间形成一劈尖形空气薄层。当某一单色光垂直照射时,设入射光是 I ,反射光 I 和 I 是相干光,由于存在半波损失,两者的光程差为 2 2 ne , 对于空气劈尖,n=1,在透镜表面可以观察到一系统以接触点 O 为圆心的同心圆形干 涉纹,称为牛顿环。 (1)牛顿环的明、暗纹条件 明纹条件 ne k 2 2 , k 1,2,3, 。 暗纹条件 2 (2 1) 2 2 ne k , k 0,1,2, 。 I n1 A B o r e I I 2 n 图 5
(2)牛顿环干涉条纹的分布特点 (i)中心接触点O,ε=0,δ=二,满足暗纹条件,为一暗斑点。 (ⅱi)明暗纹位置: 明环半径≈、/(2k-1)R入k=123° 2 kRA 暗环半径r=Vn ,k=0,1,2,…。 可见牛顿环是中心为暗斑点的同心圆环,条纹从里向处逐渐变密,中心干涉级次最 低 (3)牛顿环的应用 (i)已知入射光波长λ,环状劈尖媒质折射率n(空气媒质n=1),通过测量牛顿环半 径(一般直接测量暗环直径),可间接测量透镜曲率半径R (ⅱi)已知入射光波长λ,透镜曲率半径R,可间接测量环状劈尖媒质折射率n (i)已知透镜曲率半径R,环状劈尖媒质折射率n,可间接测量入射光波长λ
(2)牛顿环干涉条纹的分布特点 (i)中心接触点 O,e=0, = 2 ,满足暗纹条件,为一暗斑点。 (ⅱ)明暗纹位置: 明环半径 n k R rk 2 (2 1) , k 1,2,3, 。 暗环半径 n kR rk , k 0,1,2, 。 可见牛顿环是中心为暗斑点的同心圆环,条纹从里向处逐渐变密,中心干涉级次最 低。 (3)牛顿环的应用 (ⅰ)已知入射光波长 ,环状劈尖媒质折射率 n(空气媒质 n=1),通过测量牛顿环半 径(一般直接测量暗环直径),可间接测量透镜曲率半径 R。 (ⅱ)已知入射光波长 ,透镜曲率半径 R,可间接测量环状劈尖媒质折射率 n。 (ⅲ)已知透镜曲率半径R,环状劈尖媒质折射率 n,可间接测量入射光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