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对经济的影响 SARS科学名片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 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近距离 空气飞沫传播,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干咳少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 现呼吸窘迫。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首发病例,也是全 球首例。于2002年11月出现在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态势。2002年11月-2003年8 月5日,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报告病例的平均死亡率为 9.3% 2003年4月16日,WHO宣布,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并将其命名为SARS 冠状病毒。(SARS- coronary virus, SARS-CoV)。该病毒很可能来源于动物,由于外界环境的 改变和病毒适应性的增加而跨越种系屏障传染给人类,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该冠状 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含29736个核苷酸,其中编码聚合酶蛋白lalb、棘蛋 白(S)、小膜蛋白(E)、膜蛋白(M)、核壳蛋白(N)的基因已被证实。SARS病毒有包膜,表面 有棘突,对热、乙醚、酸均敏感。该病毒的抵抗力和稳定性要优于其他人类冠状病毒 SARS对经济的影响 SARS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业方面。 2003年SARS是中国公众健康的一场“灾难”,旅游业因此而出现大幅度下滑并蒙 受巨大损失。根据中国卫生部公布的疫情数字(卫生部,2003),4月20日,累计确诊报告 病例为1807人,到5月12日迅速突破5000人,达到5013人,随后开始趋于缓和,至6 月初中国SARS的发病人数已经很少,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从6月4日以后,已经没 有新发病人,累计确诊报告病例定格在5329人。8月18日,最后一例SARS病人康复出 院,SARS危机得到消除。2003年各省区国内旅游客流量损失的测算与比较。依据孙根 年等最新完成的《2003年SARS对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的后评价研究》[5],SARS危机于 2003年2月在广东孕育,3-4月转入北京和华北等地,对我国交通旅客运输及国内旅 游生产明显影响;5-6月达到鼎盛,交通旅客运输和国内旅游全线下滑:7-9月SARS 危机进入衰退期,交通旅客运输和国内旅游逐渐恢复;10月至次年1月SARS危机消亡, 旅客运输和国内旅游进入本底趋势线,对国内旅游的影响期1年 各省区游客损失量与SARS确诊人数的关系 2003年旅游危机是由高传染性的SARS引起的,各省区国内游客损失量与SARS疫 情具有何种关系,至今尚未见到有关报道。从表2的有关结果及所制作的地理分布图(从 略),我们有3点发现:①2003年SARS对中国省际国内旅游的影响,其游客损失量与 2003年客流量本底值成正比,国内旅游的热点省区,SARS危机客流损失量相对较大; ②国内游客的损失量与SARS确诊人数有关,越是SARS的重灾区(确诊人数越多),SARS 危机游客损失量越大;③国内游客损失量的分布以华北、华中、华东为中心,呈现出 随人口密度、距疫源中心区距离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环带 1百度百科hp/ /baike baidu. com/iew/162566tm
SARS 对经济的影响 ➢ SARS 科学名片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 称 SARS,是一种因感染 SARS 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近距离 空气飞沫传播,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干咳少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 现呼吸窘迫。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首发病例,也是全 球首例。于 2002 年 11 月出现在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态势。2002 年 11 月-2003 年 8 月 5 日,29 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 8422 例,死亡 916 例。报告病例的平均死亡率为 9.3% 2003 年 4 月 16 日,WHO 宣布,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是 SARS 的病原,并将其命名为 SARS 冠状病毒。(SARS-coronary virus,SARS-CoV)。该病毒很可能来源于动物,由于外界环境的 改变和病毒适应性的增加而跨越种系屏障传染给人类,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该冠状 病毒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基因组含 29736 个核苷酸,其中编码聚合酶蛋白 la\lb、 棘蛋 白(S)、小膜蛋白(E)、膜蛋白(M)、核壳蛋白(N)的基因已被证实。SARS 病毒有包膜,表面 有棘突,对热、乙醚、酸均敏感。该病毒的抵抗力和稳定性要优于其他人类冠状病毒。 ➢ SARS 对经济的影响 SARS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业方面。 2003 年SARS 是中国公众健康的一场“灾难”,旅游业因此而出现大幅度下滑并蒙 受巨大损失。根据中国卫生部公布的疫情数字(卫生部, 2003) , 4 月20日, 累计确诊报告 病例为1 807 人, 到5 月12 日迅速突破5000 人, 达到5 013 人, 随后开始趋于缓和, 至6 月初,中国SARS 的发病人数已经很少, 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从6 月4 日以后, 已经没 有新发病人, 累计确诊报告病例定格在5 329 人。8 月18 日, 最后一例SARS病人康复出 院, SARS 危机得到消除。2003 年各省区国内旅游客流量损失的测算与比较。依据孙根 年等最新完成的《2003 年SARS 对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的后评价研究》[5],SARS 危机于 2003 年2 月在广东孕育,3—4 月转入北京和华北等地,对我国交通旅客运输及国内旅 游生产明显影响;5—6 月达到鼎盛,交通旅客运输和国内旅游全线下滑;7—9 月SARS 危机进入衰退期,交通旅客运输和国内旅游逐渐恢复;10 月至次年1 月SARS 危机消亡, 旅客运输和国内旅游进入本底趋势线,对国内旅游的影响期1年。 ➢ 各省区游客损失量与SARS 确诊人数的关系 2003 年旅游危机是由高传染性的SARS 引起的,各省区国内游客损失量与SARS 疫 情具有何种关系,至今尚未见到有关报道。从表2 的有关结果及所制作的地理分布图(从 略),我们有3 点发现:① 2003 年SARS 对中国省际国内旅游的影响,其游客损失量与 2003 年客流量本底值成正比,国内旅游的热点省区,SARS 危机客流损失量相对较大; ② 国内游客的损失量与SARS 确诊人数有关,越是SARS 的重灾区(确诊人数越多),SARS 危机游客损失量越大;③ 国内游客损失量的分布以华北、华中、华东为中心,呈现出 随人口密度、距疫源中心区距离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环带。 1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625660.htm
表22003年各省区SARS确诊人数及国内旅游损失量 Tab 2 Loss of domestic tourists received by 31 regions of China in SARS epidemic in 2003 地区SARS疫情/人疫源地区位指数损失量/万人损失率/% 北京 2521 8 2794 24.2 天津 河北 215 2275 33.7 山西 448 1585 31.2 内蒙古 282 295 22.9 辽宁 吉林 35 6.7 黑龙江 0 75 2.0 上海 江苏 1839 14.3 浙江 965 10.3 安徽 10 18.9 福建 634 14.6 江西 374 9.9 山东 1732 16.3 河南 211 湖北 7 1372 19.4 湖南 6 282 4.6 广东 1512 695 8.4 西 285 5.9 海南 49 3.9 重庆 3 571 11.8 四川 l118 贵州 21.1 南 0 230 4.3 西藏 0 4.8 陕西 545 14.2 甘肃 8 43 4.7 青海 0 4.2 宁夏 新疆 0 98 8.8 注:损失量=本底值·统计值,损失率=(损失量/本底值*100%
SARS疫源地区位指数以北京为中心,按基于0-D调查的铁路客运量联系度划分为8个等 级,分别用8~1的序数值标定。从表2可看出,SARS危机对31个省区国内旅游影响的差 异较大,并表现出特定的地域分布规律。按游客接待损失量,可将31个省区划分为4个等 级。其中,北京、河北、山西、江苏、山东和河南6个省区最大,SARS危机游客损失量在」 500一30万人;辽宁、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重庆、四川和陕西10 个省区较高,游客损失量在500-1500万人;天津、内蒙古、吉林、江西、湖南、广西 贵州和云南8个省区较小,游客损失量在100-500万人;黑龙江、海南、西藏、甘肃、青 海、宁夏和新疆7个省区最小,游客损失量小于100万人。按客流量相对损失率,可将31 个省区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贵州和宁夏7个省区损 失率最大,SARS危机国内游客损失率大于20%;辽宁、上海、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 重庆、陕西、湖北、四川等11个省区损失率居中,国内游客损失率在10%-20%;天津、吉 林、黑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13个省区 损失率最小,国内游客相对损失率小于10% 2003年SARS是中国旅游业的一场“灾难”,不仅入境旅游受到严重冲击和影响,国内旅游也 因此而蒙受巨大损失。基于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本文对SARS危机我国国内旅游客流量损 失及其省际差异进行了分析评估,该方法较相邻年法不仅理论基础坚实,而且评价结论也更 为可信。以此而论,SARS危机国内游客损失总计1.28亿人、相对损失率12.9%,国内旅游 收入损失858.44亿元;由于国内旅游基数、SARS确诊人数及与疫源中心区交通客运联系的 差异,SARS危机国内游客损失量的地域差异较大,大致以华北、华中、华东为中心,按人 口密度及铁路客运量区位指数衰减,其客流损失量可划分为四个等级,客流量损失率可划分 为3个等级。另外,SARS危机对国内旅游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不仅导致各省区国内游客接 待量的减少,而且还导致各省区居民出外旅游人数及出游率的下降,这在2004年《中国国 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有明显的反应。因此,SARS危机国内旅游损失,在客源地和目的 地两个断面上都有反应,全国31个省区没有不受影响的“安全岛”,正所谓“城门失火,殃 及池鱼 悉三 乘复期为12个月 恢复期为18个月 一恢复期为24个月 456 2004年**2005年 时间(月) 图4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同比 增长率的影响 时间(月) 薛刚:2003年SARS对国内旅游影响_省略_个省_市_自治区客流量损失的估算经济地理第六期第 3国家旅游局主办的中国旅游网 wwwcnta.gov.cn
2 SARS 疫源地区位指数以北京为中心,按基于O- D 调查的铁路客运量联系度划分为8 个等 级,分别用8~1 的序数值标定。从表2 可看出,SARS 危机对31 个省区国内旅游影响的差 异较大,并表现出特定的地域分布规律。按游客接待损失量,可将31 个省区划分为4 个等 级。其中,北京、河北、山西、江苏、山东和河南6 个省区最大,SARS 危机游客损失量在1 500—3 000 万人;辽宁、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重庆、四川和陕西10 个省区较高,游客损失量在500—1 500 万人;天津、内蒙古、吉林、江西、湖南、广西、 贵州和云南8 个省区较小,游客损失量在100—500 万人;黑龙江、海南、西藏、甘肃、青 海、宁夏和新疆7 个省区最小,游客损失量小于100 万人。按客流量相对损失率,可将31 个省区划分为3 个等级。其中,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贵州和宁夏7 个省区损 失率最大,SARS 危机国内游客损失率大于20%;辽宁、上海、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 重庆、陕西、湖北、四川等11 个省区损失率居中,国内游客损失率在10%—20%;天津、吉 林、黑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13 个省区 损失率最小,国内游客相对损失率小于10% 2003年SARS 是中国旅游业的一场“灾难”,不仅入境旅游受到严重冲击和影响,国内旅游也 因此而蒙受巨大损失。基于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本文对SARS 危机我国国内旅游客流量损 失及其省际差异进行了分析评估,该方法较相邻年法不仅理论基础坚实,而且评价结论也更 为可信。以此而论,SARS 危机国内游客损失总计1.28 亿人、相对损失率12.9%,国内旅游 收入损失858.44 亿元;由于国内旅游基数、SARS 确诊人数及与疫源中心区交通客运联系的 差异,SARS 危机国内游客损失量的地域差异较大,大致以华北、华中、华东为中心,按人 口密度及铁路客运量区位指数衰减,其客流损失量可划分为四个等级,客流量损失率可划分 为3 个等级。另外,SARS 危机对国内旅游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不仅导致各省区国内游客接 待量的减少,而且还导致各省区居民出外旅游人数及出游率的下降,这在2004 年《中国国 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有明显的反应。因此,SARS 危机国内旅游损失,在客源地和目的 地两个断面上都有反应,全国31 个省区没有不受影响的“安全岛”,正所谓“城门失火,殃 及池鱼”。 3 2薛刚: 2003 年 SARS 对国内旅游影响_省略_个省_市_自治区客流量损失的估算[J]经济地理 第六期第 28 卷3 国家旅游局主办的中国旅游网 www. cnta. gov. cn
非典的首例是在02年11月份出现于广东,之后迅速地蔓延,左图1月份开始,入 境旅游的增长率开始急速下降,在短短两个月后达到负数,六月份降低到最低点。而后 通过不同周期的假定下,讨论旅游的恢复程度。分别以一年、一年半、两年为周期为假 定,右图中的6月之后的直线斜率与之前下降的斜率相比,它们恢复时的绝对值显然要 小于下降时的绝对值,由此可见,非典对旅游业的重创,来时迅速而强势,去时推推拖 拖难以摆脱 根据一项研究报告的预测2003年中国的对外旅游收入将比2002年减少50%60%损 失为900亿元人民币0取消五一黄金周带来的损失估计为200亿元左右0保守估计2003 年全国的国内旅游收入将减少10%损失500亿元0这样中国国内外旅游合计损失1400 亿元加上间接影响经济损失总额为2100亿元 sARS反映的机制问题 由事件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之中攀露出来的缺失。事件让我们认识到 了我国危机管理硏究的滞后、危机管理主体单一、危机管理模式陈旧危机管理透明度不 高。危机管理缺乏协调统一的指挥机构。这些都使我们难以适应新时期危机管理的需要。 1、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风险意识不足 SARS第一个病例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被发现,但人们被告知突发事件却是 003年4月20日之后,此间有机会可将SARS控制在局部,启动应急机制也有可开展得更 早。政府未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也表现在信息披露上。对信息披露,政府应以保障 人们生命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做到既能使公众知情,又能有利于缓解危机。回顾抗击 SARS过程,可以发现政府在信息披露上没有把握好度。前期失之保守,降低了公众对 SARS的警惕性,导致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后期又失之激进,结果社会气氛过度紧张 造成人流涌向农村,增加防治和控制的难度。显然,导致对SARS应急工作被动的原因 是政府未能树立足够的、非传统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意识,暴露了预警机制不健全, 也表露了政府和公众的危机意识淡薄。 2、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组织体系不完善 在SARS事件中,暴露了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弊端。由于行政权力偏重于中央 而非地方,许多政策的决定权在中央。按照惯例,各地出问题后,是按相应的对口部门 逐级上报。SARS出现后,各地市报到省疾控中心或卫生厅,后者再报到国家疾控中心 或卫生部。虽然更能准确判断形势与作出正确决策的是地方,但他们却无权决定。因各 部门习惯于层层审批,习惯于等待上级行政指令,责任不明确;同时又未设有统一的管 理、协调和监督部门,缺少突发性事件的组织体系建设,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另外,对 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些设施,如医院、应急物资储备等,都是在紧急情况下仓促募 集和临时建造,体现了政府对基础设施薄弱的一面 3、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何威冯艳.非典型肺炎疫情对亚太经济的影响当代亚太2003(6)
非典的首例是在 02 年 11 月份出现于广东,之后迅速地蔓延,左图 1 月份开始,入 境旅游的增长率开始急速下降,在短短两个月后达到负数,六月份降低到最低点。而后 通过不同周期的假定下,讨论旅游的恢复程度。分别以一年、一年半、两年为周期为假 定,右图中的 6 月之后的直线斜率与之前下降的斜率相比,它们恢复时的绝对值显然要 小于下降时的绝对值,由此可见,非典对旅游业的重创,来时迅速而强势,去时推推拖 拖难以摆脱。 根据一项研究报告的预测 2OO3 年中国的对外旅游收入将比2002年减少5O%~6O% 损 失为9OO 亿元人民币O 取消五一黄金周带来的损失估计为200亿元左右O 保守估计2OO3 年全国的国内旅游收入将减少1O% 损失5OO 亿元O 这样 中国国内外旅游合计损失14OO 亿元 加上间接影响 经济损失总额为21OO亿元4 ➢ SARS反映的机制问题 ➢ 由事件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之中攀露出来的缺失。事件让我们认识到 了我国危机管理研究的滞后、危机管理主体单一、危机管理模式陈旧危机管理透明度不 高。危机管理缺乏协调统一的指挥机构。这些都使我们难以适应新时期危机管理的需要。 1、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风险意识不足 SARS 第一个病例2002 年11 月16 日在广东被发现,但人们被告知突发事件却是 2003年4月20日之后,此间有机会可将SARS控制在局部,启动应急机制也有可开展得更 早。政府未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也表现在信息披露上。对信息披露,政府应以保障 人们生命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做到既能使公众知情,又能有利于缓解危机。回顾抗击 SARS 过程,可以发现政府在信息披露上没有把握好度。前期失之保守,降低了公众对 SARS 的警惕性,导致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后期又失之激进,结果社会气氛过度紧张, 造成人流涌向农村,增加防治和控制的难度。显然,导致对SARS应急工作被动的原因 是政府未能树立足够的、非传统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意识,暴露了预警机制不健全, 也表露了政府和公众的危机意识淡薄。 2、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组织体系不完善 在SARS事件中,暴露了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弊端。由于行政权力偏重于中央 而非地方,许多政策的决定权在中央。按照惯例,各地出问题后,是按相应的对口部门 逐级上报。SARS出现后,各地市报到省疾控中心或卫生厅,后者再报到国家疾控中心 或卫生部。虽然更能准确判断形势与作出正确决策的是地方,但他们却无权决定。因各 部门习惯于层层审批,习惯于等待上级行政指令,责任不明确;同时又未设有统一的管 理、协调和监督部门,缺少突发性事件的组织体系建设,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另外,对 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些设施,如医院、应急物资储备等,都是在紧急情况下仓促募 集和临时建造,体现了政府对基础设施薄弱的一面。 3、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4何威.冯艳. 非典型肺炎疫情对亚太经济的影响 当代亚太 2003(6)
政府的行为法制化、依法行政,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在SARS暴发初 期,广东完全有机会将此强传染性的疾病列入甲等传染病,启动相应的防治机制,但根 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只有中央才有此项权力,暴露了原有法律规定与特殊情况 下处置突发事件不相适应。按理,应当建立一系列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法律体系,确保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在突发事件时能职权清晰、责任明确、相互配合,而不 仅仅是依靠大量临时性的政府文件来指导和规范人们行为。目前,国家虽已出台了《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建立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但在如何防治紧急状态 下公共政策侵害公民权力、如何进行监督等,法律上仍存有空缺点 由此可以看出,在疫情突发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的抗压能力是不足的,信息系统没能 做到及时公开的作用,政府的应急能力也凸显不足,加上消费者由于对疫情的不够了解, 反应过于激烈,因此,非典必然为我们上了一堂重要的课 参考文献: []房宁.突发事件中的公共管理一—“非典”之后的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以]朱迎波.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影响的研究[J]地理研究.2003年9月第五期第22卷 3]曾本祥.短期事件对旅游的影响-以中国SARS危机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4月第二期第6卷 [匀]中新网.“非典”重击北京旅游业.旅行社经营遭遇困境中国新闻网(中新网www.ch inane s. com. 2003-05-23 [5]何威冯艳.非典型肺炎疫情对亚太经济的影响当代亚太2003年第6期 [6]张广瑞,等.中国旅游业:“非典”影响与全面振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门]范新生.等.中国SARS疫情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3月.第三期笫 25卷
政府的行为法制化、依法行政,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在SARS暴发初 期,广东完全有机会将此强传染性的疾病列入甲等传染病,启动相应的防治机制,但根 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只有中央才有此项权力,暴露了原有法律规定与特殊情况 下处置突发事件不相适应。按理,应当建立一系列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法律体系,确保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在突发事件时能职权清晰、责任明确、相互配合,而不 仅仅是依靠大量临时性的政府文件来指导和规范人们行为。目前,国家虽已出台了《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建立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但在如何防治紧急状态 下公共政策侵害公民权力、如何进行监督等,法律上仍存有空缺点。 由此可以看出,在疫情突发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的抗压能力是不足的,信息系统没能 做到及时公开的作用,政府的应急能力也凸显不足,加上消费者由于对疫情的不够了解, 反应过于激烈,因此,非典必然为我们上了一堂重要的课。 参考文献: [1] 房宁.突发事件中的公共管理——“非典”之后的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2]朱迎波.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影响的研究[J]地理研究.2003年9月第五期第22卷 [3]曾本祥.短期事件对旅游的影响-以中国SARS危机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4月第二期第6卷 [4]中新网. “非典”重击北京旅游业. 旅行社经营遭遇困境.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www. ch inanew s. com , 2003- 05- 23 [5]何威.冯艳. 非典型肺炎疫情对亚太经济的影响 当代亚太2003年第6期 [6]张广瑞,等.中国旅游业:“非典”影响与全面振兴[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范新生.等.中国SARS疫情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3月.第三期第 2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