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题(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3分) A.撬去qiao自诩x嗥叫hao赐给ci B.警惕tⅰ牛仔zai滑稽j赫然he C.头衔xian够呛 qiang陛下bi跳踉 liang D.膺惩ying弥漫mi称职chen区寄ou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4分) A.按捺不住无以复加万籁俱寂下流无耻 B.横行无际殚智竭力凶神恶煞赅人听闻 C.昂首阔步如怨如诉不可救药随声附和 D.奄奄一息钦差大臣不屑一顾喜笑颜开 3.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欠不当的一组是()(3分 A.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B.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C.贼易之。 易:容易 D.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4.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B.《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C.《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英国小说家。 D.《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族故事集。 5.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 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6.默写填空。(5分)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岁岁重阳。 ⑤无边落木萧萧下, 7.(2010·台州市)请把与《水浒》有关的三个选项挑选出来。(填序号)(3分) ①吴承恩②施耐庵③吴敬梓④杨志⑤杨修⑥范进⑦三英战吕布
期末测试题(一)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积累运用(28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 分) A. 撬.去 qiào 自诩.xǔ 嗥.叫 háo 赐.给 cì B. 警惕.tì 牛仔.zǎi 滑稽.jì 赫.然 hè C. 头衔.xián 够呛.qiàng 陛.下 bì 跳踉. liáng D. 膺.惩 yīng 弥.漫 mí 称.职 chèn 区.寄ōu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4 分) A.按捺不住 无以复加 万籁俱寂 下流无耻 B.横行无际 殚智竭力 凶神恶煞 赅人听闻 C.昂首阔步 如怨如诉 不可救药 随声附和 D.奄奄一息 钦差大臣 不屑一顾 喜笑颜开 3.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欠不当的一组是( )(3 分) A.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 ....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B.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C.贼易.之。 易:容易。 D.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4.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B.《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英国小说家。 D.《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族故事集。 5.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 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6.默写填空。(5 分)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 。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 。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 ,岁岁重阳。 ⑤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 。 7.(2010·台州市)请把与《水浒》有关的三个选项挑选出来。(填序号)(3 分) ①吴承恩 ②施耐庵 ③吴敬梓 ④杨志 ⑤杨修 ⑥范进 ⑦三英战吕布
⑧三借芭蕉扇区⑨三打祝家庄 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 分)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 普通话的看法。 、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 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 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 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 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 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 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 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日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9.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①布囊其口 囊 ②恐栗,为儿恒状 栗 ③郎诚见完与恩 诚: ④吏护还之乡 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4分) ①力上下,得绝
⑧三借芭蕉扇区 ⑨三打祝家庄 、 、 8.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 动。(4 分)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 普通话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42 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 9-12 题。(14 分)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 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 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 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 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 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 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 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日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9.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4 分) ①布囊.其口。 囊: ②恐栗.,为儿恒状。 栗: ③郎诚.见完与恩。 诚: ④吏护还之.乡。 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4 分) ①力上下,得绝
②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11.文章是如何体现区寄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3分) 2.结尾一段对表现区寄有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列课内现代文语段,完成13-17题。(15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 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 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 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 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 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 面拗过去,拗过去 13.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 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 特点的词语是 和 (3分) 14.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3分) 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5.有人对“低下去,静下去”这六个字,加了圆点,并且从不同角度加以批注,其中最合 理的一句是()(3分) A.不写成“静下去,低下去”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记叙合理,符合声音的变化 实际。 B.不写成“低了,静了”,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体察入微,呈现声音的变化动 态。 C.不写成“不明显,听不清”,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照顾周到,表明并非被先 生的读书声压低、吞没。 D.不写成“放小,变静”,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用词讲究,暗示并非被先生的 读书声吸引而放小音量或停止读书 16、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文字加了标点符号,这是因为()(3分) A.学生读的文字是间接引用,而先生读的文字是直接引用 B.学生读得快,先生读得慢 C.学生是放开喉咙读,先生是大声朗读 D、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②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11.文章是如何体现区寄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3 分) 12.结尾一段对表现区寄有什么作用?(3 分) (二)阅读下列课内现代文语段,完成 13-17 题。(15 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 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 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 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 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 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 面拗过去,拗过去。 13.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________ 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 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 和_______ 。(3 分) 14.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 )(3 分) 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5.有人对“低下去,静下去”这六个字,加了圆点,并且从不同角度加以批注,其中最合 理的一句是( )(3 分) A.不写成“静下去,低下去”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记叙合理,符合声音的变化 实际。 B.不写成“低了,静了”,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体察入微,呈现声音的变化动 态。 C.不写成“不明显,听不清”,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照顾周到,表明并非被先 生的读书声压低、吞没。 D.不写成“放小,变静”,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用词讲究,暗示并非被先生的 读书声吸引而放小音量或停止读书。 16、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文字加了标点符号,这是因为( )(3 分) A.学生读的文字是间接引用,而先生读的文字是直接引用。 B.学生读得快,先生读得慢。 C.学生是放开喉咙读,先生是大声朗读。 D、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1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B.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 神会。 D.段末“拗”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3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 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 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 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 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 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 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 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 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 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 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 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 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是 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 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 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 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 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 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 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 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8.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19.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 的感情?(3分) 20.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3分)
1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B.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 神会。 D.段末“拗”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三)阅读下文,完成 18-21 题。(13 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 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 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 20 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 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 200 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 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 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 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 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 板胡响就想回家……”80 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 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 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 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 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是 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 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 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 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 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 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 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 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8.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19.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 的感情?(3 分) 20.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3 分)
21.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 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4分) 、写作(50分) 22.(2010·浙江绍兴)题目:越长大,越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个(如写诗歌,则不能少于16行) ③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期末测试题(二)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 A.挑剔t瘟神wen踹到 chuai高亢kang B.嗥叫hao一栋dong窗棂ling翘起qio C.跳踉 liang白痴chi趔趄 liege嫉妒d D.湍急tuan自诩y遐想xia缓颊jid 2.下列词语中没有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大逆不道随声附合不可救药钦差大臣 B.手急眼快骇人听闻到背如流踌躇满志 C.耀武扬威昂手阔步晴天霹雳逞强好胜 D.仗势欺人稳操胜券皇亲国戚嬉皮笑脸 3.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2分) A.孰若吾得专焉 孰若:哪里比得上 B.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幼愿:年幼又老实 C.那真是理想的衣服。 理想: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 D.没有人呵斥我,指摘我。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4.(2010·宁波市)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如果说命 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 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1)沃壤千里 (2)繁花似锦(3)星光灿烂 A.(1)(3)(2) (2)(3)(1) C.(3)(2)(1)D.(2)(1)(3)
21.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 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4 分) 三、写作(50 分) 22.(2010·浙江绍兴)题目:越长大,越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 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 个(如写诗歌,则不能少于 16 行); ③ 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期末测试题(二)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8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 分) A.挑剔.tī 瘟.神 wēn 踹.到 chuài 高亢.kàng B.嗥.叫 háo 一栋.dòng 窗棂.líng 翘.起 qiào C.跳踉.liáng 白痴.chī 趔趄..lièqie 嫉妒.dǜ D.湍.急 tuān 自诩.yǚ 遐.想 xiá 缓颊.j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大逆不道 随声附合 不可救药 钦差大臣 B.手急眼快 骇人听闻 到背如流 踌躇满志 C.耀武扬威 昂手阔步 晴天霹雳 逞强好胜 D.仗势欺人 稳操胜券 皇亲国戚 嬉皮笑脸 3.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 分) A.孰若..吾得专焉。 孰若:哪里比得上 B.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幼愿:年幼又老实。 C.那真是理想..的衣服。 理想: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 D.没有人呵斥我,指摘..我。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4.(2010·宁波市)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如果说命 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 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 (1)沃壤千里 (2)繁花似锦 (3)星光灿烂 A.(1) (3) (2) B.(2)(3)(1) C.(3)(2) (1) D.(2)(1)(3)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2分)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 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 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 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6.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了解答题。(4分) (1)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请写出他的两篇童话的名称:《 (2)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先后发生在官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 强军的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写出故事情节。 7.(2010·湖北黄石)为了解青少年的情感倾向,某中学对100名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如下表,请你对表中信息进行探究后写出结论。(3分) 调查内容 人数知道父母生日知道好友生日知道偶像歌星生日 了解程度 完全知道 知道一点但不完全 19 7 完全不知道 7 3 结论是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8-13题。(16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大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狠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加点字注音。(2分) (1)目似瞑 (2)尻尾 ))) (3)假寐 (((( (4)狼亦黠矣 9.释加点的词。(3分)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10 个字)(2 分) 目前,全球已有 85 个国家的 2300 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 万外国人正在学习 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 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 100 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 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6.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了解答题。(4 分) (1)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请写出他的两篇童话的名称:《 》 《 》 (2)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先后发生在官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 强军的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写出故事情节。 7.(2010·湖北黄石)为了解青少年的情感倾向,某中学对 100 名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如下表,请你对表中信息进行探究后写出结论。(3 分) 调查内容 人 数 了解程度 知道父母生日 知道好友生日 知道偶像歌星生日 完全知道 30 74 90 知道一点但不完全 48 19 7 完全不知道 22 7 3 结论是 二、阅读理解(52 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 8-13 题。(16 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大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狠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加点字注音。(2 分) ⑴ 目似瞑. ( ) ⑵ 尻.尾 ( ) ⑶ 假寐. ( ) ⑷ 狼亦黠.矣 ( ) 9.释加点的词。(3 分)
(1)其一犬坐于前 (2)一狼洞其中 (3)屠自后断其股 0.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1.短文是怎样表现狼的狡猾的?(2分) 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什么地方?(2分) 13.作者对这件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3分) (二)阅读下面课内文字,完成14-17题。(10分) 农夫和蛇 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一个隆冬时节,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 他觉得这条蛇挺可怜,就发了善心,把蛇拾起来,放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它ε 蛇得到了温暖,渐渐的苏醒过来了,等到它恢复了体力,活动自如时,便露出了残忍的 本性,在农夫的胸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原来这是一条毒蛇,农夫受了致命的伤害。蛇毒 很快布满了农夫的全身。当农夫到家时,求医治疗已经来不及了 农夫在临死的时候对家里人说:“你们要记住我这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 如此的恶报啊! 14.《农夫和蛇》选自 ,相传为希腊被释放的奴隶 所作。(2分) 15.文章第一句话“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6.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3分) 17.这则寓言故事与中国的一个成语意思相近,这个成语是什么?(2分) 三)(2010·江苏徐州)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8-21题。(14分)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建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 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晩没有星星可 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 的是一夜寒流、冷月和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
⑴ 其一犬.坐于前 ( ) ⑵ 一狼洞.其中 ( ) ⑶ 屠自后断其股. ( ) 10.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⑵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1.短文是怎样表现狼的狡猾的?(2 分) 1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什么地方?(2 分) 13.作者对这件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3 分) (二)阅读下面课内文字,完成 14-17 题。(10 分) 农夫和蛇 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一个隆冬时节,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 他觉得这条蛇挺可怜,就发了善心,把蛇拾起来,放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它。 蛇得到了温暖,渐渐的苏醒过来了,等到它恢复了体力,活动自如时,便露出了残忍的 本性,在农夫的胸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原来这是一条毒蛇,农夫受了致命的伤害。蛇毒 很快布满了农夫的全身。当农夫到家时,求医治疗已经来不及了。 农夫在临死的时候对家里人说:“你们要记住我这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 如此的恶报啊!” 14.《农夫和蛇》选自 ,相传为希腊被释放的奴隶 所作。(2 分) 15.文章第一句话“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 分) 16.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3 分) 17.这则寓言故事与中国的一个成语意思相近,这个成语是什么?(2 分) (三)(2010·江苏徐州)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 18-21 题。(14 分)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之建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 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 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 的是一夜寒流、冷月和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
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 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 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 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他,接着,殷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 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 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的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 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所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 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 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 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 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了,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泥土, 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而背阴山坡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 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 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 起了鱼苗似的波痕。那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 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岀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 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 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 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作了春天的天空呢! (选自2010年3月26日《广州日报》,略有改动) 18.文章开关写杭州西湖的春天有什么作用?(2分) 19.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霜花的变化来写春天来临的过程。请你把第②段中太阳升起后霜花 颜色的变化写在下面。(4分) 20.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那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 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21.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标题的理由。(4分) (四)(2010·浙江宁波)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22-25题。(12分) 买馒头 ①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
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 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 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 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他,接着,殷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 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 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的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 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所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 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 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 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 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了,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泥土, 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而背阴山坡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 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 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 起了鱼苗似的波痕。那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 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 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 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 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作了春天的天空呢! (选自 2010 年 3 月 26 日《广州日报》,略有改动) 18.文章开关写杭州西湖的春天有什么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霜花的变化来写春天来临的过程。请你把第②段中太阳升起后霜花 颜色的变化写在下面。(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4 分) 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那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 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标题的理由。(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0·浙江宁波)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22-25 题。(12 分) 买 馒头 ①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 香
②每天下午四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 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开 ③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烟雾阵阵浮出,馒头一一或者说是麦子 的香味就随烟四溢了。 ④差不多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包于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 乡就会扯开嗓门说:“各位老乡!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清早,谢谢各位捧场。” ⑤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 ⑥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 ⑦我曾问过他,生意如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 ⑧他说:“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造,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 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 ⑨我只要有空,也会到市场去排队,买个黑麦馒头,细细品尝,感觉到在平淡 的生活里也别有滋味 ⑩0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来排队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小贩或 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级。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 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确实,六元一个的馒头, 足够乞丐饱食一餐了。) ①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 一种奇异之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 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诞生、吃喝、成长、老去,走过 人生之路。 ①我们也皆能品尝一个馒头如品尝人生之味,只是或深或浅,有的粗糙,有的 细腻。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浑沌。 ①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 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 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自色的烟雾,麦香四 ④每天看年近七旬的老人开蒸笼时,我就看见了生命的庆喜与热望 ①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的好!多么的值得感 恩! (选自《林清玄散文作品集,有改动》) 22.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请分点概述。(3分)
②每天下午四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 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开。 ③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烟雾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 ——的香味就随烟四溢了。 ④差不多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包于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 乡就会扯开嗓门说:“各位老乡!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清早,谢谢各位捧场。” ⑤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 ⑥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 ⑦我曾问过他,生意如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 ⑧他说:“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造,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 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 ⑨我只要有空,也会到市场去排队,买个黑麦馒头,细细品尝,感觉到在平淡 的生活里也别有滋味。 ⑩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来排队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小贩或 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级。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 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确实,六元一个的馒头, 足够乞丐饱食一餐了。) ○11 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 一种奇异之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 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诞生、吃喝、成长、老去,走过 人生之路。 ○12 我们也皆能品尝一个馒头如品尝人生之味,只是或深或浅,有的粗糙,有的 细腻。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浑沌。 ○13 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 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 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烟雾,麦香四 溢。 ○14 每天看年近七旬的老人开蒸笼时,我就看见了生命的庆喜与热望。 ○15 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的好!多么的值得感 恩! (选自《林清玄散文作品集,有改动》) 22.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请分点概述。(3 分)
23.将下面一段文字插入原文,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但不论如何,生活的本身是值得庆喜的吧! A.⑩①段之间B.①①段之间C.02段之间D.①0段之 间 24.本文语言清新朴实,但不乏生动形象的句子。请赏析第①段中的画线句。(3 分) 25.根据上文与下面的链接资料,说说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资料链接: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买一个馒 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 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选自《求好》,作者林清玄 创新写作(50分) 26.(2010·浙江台州)题目:把甩在身后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失败”、“对手”、“荣誉”……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期末测试题(一) 一、积累运用 点拨:“稽”音应该为“j” 点拨:“际”应为“忌”,“赅”应为“骇” 点拨:“易”的意思应该为“轻视”。 点拨:欧·亨利是美国小说家
23.将下面一段文字插入原文,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但不论如何,生活的本身是值得庆喜的吧! A. ⑩○11 段之间 B.○11 ○12 段之间 C.○12 ○13 段之间 D.○13 ○14 段之 间 24.本文语言清新朴实,但不乏生动形象的句子。请赏析第○13 段中的画线句。(3 分) 25.根据上文与下面的链接资料,说说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4 分) 资料链接: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买一个馒 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 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选自《求好》,作者林清玄) 三、创新写作(50 分) 26.(2010·浙江台州)题目:把 甩在身后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失败”、“对手”、“荣誉”……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期末测试题(一) 一、积累运用 1. B 点拨:“稽”音应该为“jī”。 2. B 点拨:“际”应为“忌”,“赅”应为“骇”。 3. C 点拨:“易”的意思应该为“轻视”。 4. A 点拨:欧·亨利是美国小说家。 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