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信息的处理答案 一、单选题 1、B(信息的处理就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归类、过滤,从中获取有用的 数据,进而提炼出新的思想、理论,用以指导工作实践的全过程。) 2、A(信息的整理加工,是整个信息工作的核心。) 3、D(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甄别,经过初步分析和研究,淘汰内容贫乏的,选出内容新颖、 有价值的。这属于信息整理加工中的筛选。) 4、B(任何信息都内含着自身的价值,其价值的大小,在于是否真实的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 变化的状况,即是否具有真实性。) 5、D(进行校核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分析法、核对法、调查法。) 6、D(我国曾一度反映全国钢材紧缺,结果进口2000万吨,而实际国内库存量最高达到3000 万吨,这是校核工作没有做好而造成的。) 7、A(同一个材料中前后矛盾,既是这样,又是那样,依据逻辑学中的矛盾规律,就可以 判定其中的一个有错,或者两个都有错。这是校核中的分析法。) 8、A(加工是对信息的创造性整理阶段。) 9、C(对信息材料修饰润色是属于信息整理的加工阶段。) 10、A(信息资料传递的基本要求是多快好省。) 11、A(主题分类是属于信息贮存的分类的方法。) 12、B(著者项即信息资料的制作者。包括合著者、翻译者、注释者、绘制者等。) 13、A(“打破沙锅纹(问)到底”的方法属于纵深法。) 14、C(秘书信息工作与其他部门信息工作的显著区别之一是提出意见。) 15、D(编制是对信息进行有序化处理,是信息整理的最后步骤。) 16、C(于光远同志在《请算一算“烟屁股”这一笔账》一文中,讲到一支“无嘴烟”抽掉 4/5,丢掉1/5,丢掉1/5到底有多大损失呢?我国现在有一百万亩土地种植烟草,1/5则是 200万亩,如果在这1/5土地上种植粮食,按亩产200千克计算,就是4亿千克粮食。这是 用转换法进行编制的。) 17、C(秘书、秘书部门把已使用过的或者尚未使用的信息作为资料入库存储起来,叫做信 息的储存。) 18、B(主题分类法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理想的分类方法,它能适应计算机的存储和检索。) 19、C(存储信息要方便利用,而方便利用的关键是要存放有序。) 20、A(双方在信息资料的传递过程中都向对方发出信息,共同参与传递过程。如各种讨论 会、交流会。以及资料交换活动。属于信息传递的相向传递。) 二、多选 1、ACD(信息的处理就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A加工C综合D分析、归类、过滤,从中获取 有用的数据,进而提炼出新的思想、理论,用以指导工作实践的全过程。 2、BCD(信息的处理包括B信息的整理加工C信息的储存D信息的传递。) 3、ABCD(信息成为信息资料的程序有A筛选B校核C加工D编制。) 4、ABCD(筛选就是要力求选出的每一条信息都符合A实B新C精D准。) 5、ABC(信息的不真实因素,一般表现为A捕风捉影B添枝加叶C拼凑等。) 6、ACD(进行校核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有A分析法C核对法D调查法。) 7、AB(加工应注意的问题有A充实内容B综合分析。)
第四节 信息的处理答案 一、单选题 1、B(信息的处理就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归类、过滤,从中获取有用的 数据,进而提炼出新的思想、理论,用以指导工作实践的全过程。) 2、A(信息的整理加工,是整个信息工作的核心。) 3、D(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甄别,经过初步分析和研究,淘汰内容贫乏的,选出内容新颖、 有价值的。这属于信息整理加工中的筛选。) 4、B(任何信息都内含着自身的价值,其价值的大小,在于是否真实的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 变化的状况,即是否具有真实性。) 5、D(进行校核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分析法、核对法、调查法。) 6、D(我国曾一度反映全国钢材紧缺,结果进口 2000 万吨,而实际国内库存量最高达到 3000 万吨,这是校核工作没有做好而造成的。) 7、A(同一个材料中前后矛盾,既是这样,又是那样,依据逻辑学中的矛盾规律,就可以 判定其中的一个有错,或者两个都有错。这是校核中的分析法。) 8、A(加工是对信息的创造性整理阶段。) 9、C(对信息材料修饰润色是属于信息整理的加工阶段。) 10、A(信息资料传递的基本要求是多快好省。) 11、A(主题分类是属于信息贮存的分类的方法。) 12、B(著者项 即信息资料的制作者。包括合著者、翻译者、注释者、绘制者等。) 13、A(“打破沙锅纹(问)到底”的方法属于纵深法。) 14、C(秘书信息工作与其他部门信息工作的显著区别之一是提出意见。) 15、D(编制是对信息进行有序化处理,是信息整理的最后步骤。) 16、C(于光远同志在《请算一算“烟屁股”这一笔账》一文中,讲到一支“无嘴烟”抽掉 4/5,丢掉 1/5,丢掉 1/5 到底有多大损失呢?我国现在有一百万亩土地种植烟草,1/5 则是 200 万亩,如果在这 1/5 土地上种植粮食,按亩产 200 千克计算,就是 4 亿千克粮食。这是 用转换法进行编制的。) 17、C(秘书、秘书部门把已使用过的或者尚未使用的信息作为资料入库存储起来,叫做信 息的储存。) 18、B(主题分类法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理想的分类方法,它能适应计算机的存储和检索。) 19、C(存储信息要方便利用,而方便利用的关键是要存放有序。) 20、A(双方在信息资料的传递过程中都向对方发出信息,共同参与传递过程。如各种讨论 会、交流会。以及资料交换活动。属于信息传递的相向传递。) 二、多选 1、ACD(信息的处理就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 A 加工 C 综合 D 分析、归类、过滤,从中获取 有用的数据,进而提炼出新的思想、理论,用以指导工作实践的全过程。 2、BCD(信息的处理包括 B 信息的整理加工 C 信息的储存 D 信息的传递。) 3、ABCD(信息成为信息资料的程序有 A 筛选 B 校核 C 加工 D 编制。) 4、ABCD(筛选就是要力求选出的每一条信息都符合 A 实 B 新 C 精 D 准。) 5、ABC(信息的不真实因素,一般表现为 A 捕风捉影 B 添枝加叶 C 拼凑等。) 6、ACD(进行校核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有 A 分析法 C 核对法 D 调查法。) 7、AB(加工应注意的问题有 A 充实内容 B 综合分析。)
8、ABC(信息的编制方法有:A转换法B对比法C图表法。) 9、CD(为了使信息发挥最大效益,在编制中还有注意C要多样化D把好文印关。) 10、ABD(信息资料的科学储存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A分类B著录D保管。) 11、BC(信息资料的储存中分类工作有B学科分类法C主题分类法。) 12、ABCD(信息资料的储存中著录的项目有:A名称项B著者项C出版项D稽核项) 13、BCD(信息资料传递的基本要求有B多C快D好。) 14、ABC(信息资料传递的基本方式有:A单向传递B相向传递C反馈传递。) 15、ABD(我国具体的信息传递的途径有:A邮路传递B电信传递D直接送达。) 三、综合 1、信息处理就是对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归类、过滤,从中获取有用的 情况、数据,进而提炼出新的思想、理论,用以指导工作实践的全过程。 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整理加工、信息的贮存、信息的传递三部分。 2、信息的整理加工有筛选、校核、加工、编制四道程序。 (1)筛选,即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甄别,经过初步分析和研究,淘汰内容贫乏的,选出内 容新颖的、有价值的。概括地说,力求选出的每条信息都符合“实、新、精、准”的要求。 例如:某职校办公室收到一份反映外校有关学生管理经验的信息,文中多条管理方法己经陈旧, 惟有“办课余兴趣小组”来吸引学生的经验有新意,校办公室只选用了这一条,其余的都删除 了。 (2)校核。校核好比是再过一遍细筛子,把各种“有用”的水分挤干,泥沙除尽,确保信息的 真实、准确。例如:某厂生产的产品质量怎样,用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定来对照一下就知道了。 校核的常用方法有分析法、核对法和调查法三种。 (3)加工。加工是更具创造性的信息整理阶段。例如:一篇信息资料的内容很多,篇幅较长, 可进行加工,即压缩内容和文字,使其主题精练,行文简洁。这种加工的方法是浓缩法,除此之外, 还有纵深法,归纳法等等。 (4)编制。编制是对信息进行有序化处理,是信息整理的最后步骤。编制的质量如何,直接影 响信息作用的发挥。原始信息资料中若有数据出现,则应把不易理解的数字转换成容易理解 的数字,例如:谈节约粮食的重要,一人一天节约一两粮食,全国13亿人一天就要节约6500万 公斤粮食,这就是转换法。除此之外,还有对比法、图表法等等。 3、基本要求:多、快、好、省。 基本方式:(1)单向传递:(2)相向传递:(3)反馈传递。 常用途径:(1)邮路传递:(2)电信传递:(3)新闻传递:(4)面授或直接送达。 4、(1)对书信应采用按对象分类的方法,便于方便查阅: (2)除书信外,对其他资料应采取按形式分类,便于查找到同种形式的信息资料; (3)除书信外,对其他资料也可以按主题分类便于从主题入手,进行检索
8、ABC(信息的编制方法有:A 转换法 B 对比法 C 图表法。) 9、CD(为了使信息发挥最大效益,在编制中还有注意 C 要多样化 D 把好文印关。) 10、ABD(信息资料的科学储存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A 分类 B 著录 D 保管。) 11、BC(信息资料的储存中分类工作有 B 学科分类法 C 主题分类法。) 12、ABCD(信息资料的储存中著录的项目有:A 名称项 B 著者项 C 出版项 D 稽核项) 13、BCD(信息资料传递的基本要求有 B 多 C 快 D 好。) 14、ABC(信息资料传递的基本方式有:A 单向传递 B 相向传递 C 反馈传递。) 15、ABD(我国具体的信息传递的途径有:A 邮路传递 B 电信传递 D 直接送达。) 三、综合 1、信息处理就是对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归类、过滤,从中获取有用的 情况、数据,进而提炼出新的思想、理论,用以指导工作实践的全过程。 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整理加工、信息的贮存、信息的传递三部分。 2、信息的整理加工有筛选、校核、加工、编制四道程序。 (1)筛选,即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甄别,经过初步分析和研究,淘汰内容贫乏的,选出内 容新颖的、有价值的。概括地说,力求选出的每条信息都符合“实、新、精、准”的要求。 例如:某职校办公室收到一份反映外校有关学生管理经验的信息,文中多条管理方法已经陈旧, 惟有“办课余兴趣小组”来吸引学生的经验有新意,校办公室只选用了这一条,其余的都删除 了。 (2)校核。校核好比是再过一遍细筛子,把各种“有用”的水分挤干,泥沙除尽,确保信息的 真实、准确。例如:某厂生产的产品质量怎样,用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定来对照一下就知道了。 校核的常用方法有分析法、核对法和调查法三种。 (3)加工。加工是更具创造性的信息整理阶段。例如:一篇信息资料的内容很多,篇幅较长, 可进行加工,即压缩内容和文字,使其主题精练,行文简洁。这种加工的方法是浓缩法,除此之外, 还有纵深法,归纳法等等。 (4)编制。编制是对信息进行有序化处理,是信息整理的最后步骤。编制的质量如何,直接影 响信息作用的发挥。原始信息资料中若有数据出现,则应把不易理解的数字转换成容易理解 的数字,例如:谈节约粮食的重要,一人一天节约一两粮食,全国 13 亿人一天就要节约 6500 万 公斤粮食,这就是转换法。除此之外,还有对比法、图表法等等。 3、基本要求:多、快、好、省。 基本方式:(1)单向传递;(2)相向传递;(3)反馈传递。 常用途径:(1)邮路传递;(2)电信传递;(3)新闻传递;(4)面授或直接送达。 4、(1)对书信应采用按对象分类的方法,便于方便查阅; (2)除书信外,对其他资料应采取按形式分类,便于查找到同种形式的信息资料; (3)除书信外,对其他资料也可以按主题分类,便于从主题入手,进行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