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内容: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 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 吴而远。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 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早万余家,或父 子相食,臣谨以便宣,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 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还为东海太守。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絮,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 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虫分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絮不为礼。然黯见虫 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 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郊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 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 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谒者:郎中令属官,职责为接待宾客等事。②制:皇帝的命令。③中二千石:品级在中 千石以上的官。④吾欲云云:我要这样、那样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 1.①以庄见惮 ②上贤而释之 A.①因为行事严肃,被上下所敬畏 ②皇上尊重贤良的人而释放了他 B.①因为行事严肃,被上下所敬畏。 ②皇上称赞他贤能而原谅了他 C.①因为他庄重而害怕他 ②皇上尊重贤良的人而释放了他 D.①因为他庄重而害怕他 ②皇上称赞他贤能而原谅了他 2.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A.难道是叫我听从阿谀奉承,使主上陷于不义的地步吗? B.难道是叫我听从阿谀奉承,用不道义的行为陷害主上吗? C.难道是叫人一味地奉承,用不道义的行为陷害主上吗? D.难道是叫人一味地奉承,使主上陷于不义吗? 3.下列句子能表现汲黯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①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试卷内容: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 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 吴而远。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 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 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②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 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还为东海太守。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 ,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 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虫分 为丞相,中二千石③来拜谒, 不为礼。然黯见虫 分 ,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④。”黯对曰:“陛 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郊唐、虞之 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 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 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 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谒者:郎中令属官,职责为接待宾客等事。②制:皇帝的命令。③中二千石:品级在 中 二千石以上的官。④吾欲云云:我要这样、那样。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 1.①以庄见惮 ②上贤而释之 A.①因为行事严肃,被上下所敬畏。 ②皇上尊重贤良的人而释放了他。 B.①因为行事严肃,被上下所敬畏。 ②皇上称赞他贤能而原谅了他。 C.①因为他庄重而害怕他。 ②皇上尊重贤良的人而释放了他。 D.①因为他庄重而害怕他。 ②皇上称赞他贤能而原谅了他。 ( ) 2.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A.难道是叫我听从阿谀奉承,使主上陷于不义的地步吗? B.难道是叫我听从阿谀奉承,用不道义的行为陷害主上吗? C.难道是叫人一味地奉承,用不道义的行为陷害主上吗? D.难道是叫人一味地奉承,使主上陷于不义吗? ( ) 3.下列句子能表现汲黯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①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②黯耻为令,病归田里 ③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④黯见虫分,未尝拜,常揖之 ⑤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⑥且己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⑥ 试卷答案: 1.B2.D3.A 阶段测试试卷名称:《祭十二郎文》综合能力测试题 背景说明: 高二语文上学期祭十二郎文 试卷内容: 1.找出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请归取其孥 孥 B.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嗣:si C.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sang D.窆不临其穴 窆:fa 2.找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丞相薨 薨:古代除皇帝以外的人死 都称薨。 B.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戚:忧伤 C.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泽:恩惠、恩泽 D.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兆:墓地 3.指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B.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②黯耻为令,病归田里。 ③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④黯见虫分 ,未尝拜,常揖之。 ⑤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⑥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⑥ ( ) 试卷答案: 1.B 2.D 3.A 阶段测试试卷名称:《祭十二郎文》综合能力测试题 背景说明: 高二 语文 上学期 祭十二郎文 试卷内容: 1.找出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请归取其孥 孥:nǔ B.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嗣:sì C.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丧:sàng D.窆不临其穴 窆:fá 2.找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年,丞相薨 薨:古代除皇帝以外的人死 都称薨。 B.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戚:忧伤 C.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 泽:恩惠、恩泽 D.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兆:墓地 3.指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C.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D.敛不凭其棺 4.指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汝来省吾,止一岁 A.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B.省徭役,减征赋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 5.指出“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亦未知其言之悲也B.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吾其无意于人世矣D.其无知,悲不几时 6.找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是 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 泽乎 C.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D.盖东野之使者不 知问家人以月日 7.找出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乃能衔哀致诚 B.既又与汝就 食江南 C.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D.是年,吾佐戎徐州 8.下列各句括号里,依次填入虚词正确的一项 ①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 ②孰谓汝遽去吾而殁 ③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C.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D.敛不凭其棺 4.指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汝来省吾,止一岁 A.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B.省徭役,减征赋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 5.指出“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B.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D.其无知,悲不几时 6.找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是 ( ) 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 泽乎 C.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D.盖东野之使者不 知问家人以月日 7.找出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乃能衔哀致诚 B.既又与汝就 食江南 C.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D.是年,吾佐戎徐州 8.下列各句括号里,依次填入虚词正确的一项 ①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 ( ) ②孰谓汝遽去吾而殁 ( ) ③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 ( )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 )
⑤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 A.矣也矣也邪B.也矣也矣乎 C.乎也也矣乎D.也乎也矣邪 9.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J①快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1②妆殁以六月二日 ①妆之子始十岁 ②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①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②其如土石河 ①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D ②今王鼓乐于此 10.与原文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B.少者强而天殁,长者衰而全存乎?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天。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 以死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 尤 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 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 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 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 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11.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⑤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 ( ) A.矣 也 矣 也 邪 B.也 矣 也 矣 乎 C.乎 也 也 矣 乎 D.也 乎 也 矣 邪 9.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10.与原文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B.少者强而夭殁,长者衰而全存乎? C.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 以死。 D.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 尤! 阅读下文,回答 11~15 题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 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 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 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 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11.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故卒死于穷裔裔:后代 B.使子厚在台省时使:假使 以彼易此易:换 D.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孰:哪个 12.指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不自贵重顾藉 材不为世用 C.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 D.士卒多为用者 13.找出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卒死于穷裔 B.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C.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 D.虽有出于人 14.指出各句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道不行于时也 B.有人力能举之 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15.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 A.已经被贬,又没有有力量的人推举,所以最终死在边远的地方。 B.已经被贬到边地,又没相信有力量的当官的挽留,所以死在边远 的地方 C.已经被贬,又不知道有力量的当官的能援引他,所以死在边远的 地方
A.故卒死于穷裔 裔:后代 B.使子厚在台省时 使:假使 C.以彼易此 易:换 D.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孰:哪个 12.指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不自贵重顾藉 B.材不为世用 C.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 D.士卒多为用者 13.找出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故卒死于穷裔 B.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C.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 D.虽有出于人 14.指出各句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道不行于时也 B.有人力能举之 C.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 D.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15.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 A.已经被贬,又没有有力量的人推举,所以最终死在边远的地方。 B.已经被贬到边地,又没相信有力量的当官的挽留,所以死在边远 的地方。 C.已经被贬,又不知道有力量的当官的能援引他,所以死在边远的 地方
D.已经被贬到边地,又没有了解他的有能力的当权者援引,所以最 终死在边远的地方。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6~21题 赵璧字宝臣,云中怀仁人。世祖为亲王,闻其名召见,呼秀才而不名 赐三僮,给薪水,命后亲制衣赐之,视其试服不称,辄为损益,宠遇无与 为比。命驰驿四方,聘名士王鹤等。又令蒙古生十人,从璧受儒书。敕璧 习国语,译《大学衍义》,时从马上听璧陈说,辞旨明贯,世祖嘉之。宪 宗即位,召璧问曰:“天下何如而治?”对曰:“请先诛近侍之尤不善者。 宪宗不悦。璧退,世祖曰:“秀才,汝浑身是胆耶!吾亦为汝握两手汗也。” 日,断事官牙老瓦赤持其印,请于帝曰:“此先朝赐臣印也,今陛下登 极,将仍用此旧印,抑易以新者耶?”时璧侍旁,质之曰:“用汝与否, 取自圣裁,汝乃敢以印为请耶!”夺其印,置帝前。帝为默然久之,既而 曰:“朕亦不能为此也。”自是牙老瓦赤不复用。壬子,为河南经略使 河南刘万户贪淫暴戾,郡中婚嫁,必先赂之,得所请而后行,咸呼之为翁 其党董主簿,尤恃势为虐,强取民女有色者三十余人。璧至,按其罪,立 斩之,尽还民女。刘大惊,时天大雪,因诣璧相劳苦,且酌酒贺曰:“经 略下车,诛锄强猾,故雪为瑞应。”璧曰:“如董主簿比者,尚有其人, 俟尽诛之,瑞应将大至矣。”刘屏气不复敢出语,归卧病而卒,时人以为 惧死。 (明·宋濂等《元史》)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视其试服不称 称:合适 B.宠遇无与为比 遇:机遇 C.因诣璧相劳苦 诣:到……去 D.刘屏气不敢复出语屏:抑止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3 ) A.辞旨明贯,世祖嘉之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B.按其罪,立斩之
D.已经被贬到边地,又没有了解他的有能力的当权者援引,所以最 终死在边远的地方。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 16~21 题 赵璧字宝臣,云中怀仁人。世祖为亲王,闻其名召见,呼秀才而不名, 赐三僮,给薪水,命后亲制衣赐之,视其试服不称,辄为损益,宠遇无与 为比。命驰驿四方,聘名士王鹤等。又令蒙古生十人,从璧受儒书。敕璧 习国语,译《大学衍义》,时从马上听璧陈说,辞旨明贯,世祖嘉之。宪 宗即位,召璧问曰:“天下何如而治?”对曰:“请先诛近侍之尤不善者。” 宪宗不悦。璧退,世祖曰:“秀才,汝浑身是胆耶!吾亦为汝握两手汗也。” 一日,断事官牙老瓦赤持其印,请于帝曰:“此先朝赐臣印也,今陛下登 极,将仍用此旧印,抑易以新者耶?”时璧侍旁,质之曰:“用汝与否, 取自圣裁,汝乃敢以印为请耶!”夺其印,置帝前。帝为默然久之,既而 曰:“朕亦不能为此也。”自是牙老瓦赤不复用。壬子,为河南经略使。 河南刘万户贪淫暴戾,郡中婚嫁,必先赂之,得所请而后行,咸呼之为翁。 其党董主簿,尤恃势为虐,强取民女有色者三十余人。璧至,按其罪,立 斩之,尽还民女。刘大惊,时天大雪,因诣璧相劳苦,且酌酒贺曰:“经 略下车,诛锄强猾,故雪为瑞应。”璧曰:“如董主簿比者,尚有其人, 俟尽诛之,瑞应将大至矣。”刘屏气不复敢出语,归卧病而卒,时人以为 惧死。 (明·宋濂等《元史》)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视其试服不称 称:合适 B.宠遇无与为比 遇:机遇 C.因诣璧相劳苦 诣:到……去 D.刘屏气不敢复出语 屏:抑止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辞旨明贯,世祖嘉之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B.按其罪,立斩之
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 辄为损益,宠遇无与为比 帝益怒 D.经略下车诛锄强猾,故雪为瑞应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18.比较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吾亦为汝握两手汗也 ②帝为默然久之 ③请先诛近侍之尤不善者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19.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呼秀才而不名一一称呼他为秀才而不知道他的名字 B.时从马上听璧陈说,辞旨明贯—一时常在马上听赵璧陈述解释《大 学衍义》,言辞和内容明晰而有条理 C.得所请而后行一一得到所请求的地方然后才能实行 D.如董主簿比者一一和董主簿接近的人 20.下面是赵璧的言行,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他果敢有胆识的一 组是(3分) ①驰驿四方,聘名士王鹤等 ②请先诛近侍之尤不善者 ③夺其印,置帝前
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 C.辄为损益,宠遇无与为比 帝益怒 D.经略下车诛锄强猾,故雪为瑞应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18.比较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①吾亦为汝握两手汗也 ②帝为默然久之 ③请先诛近侍之尤不善者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19.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呼秀才而不名——称呼他为秀才而不知道他的名字 B.时从马上听璧陈说,辞旨明贯——时常在马上听赵璧陈述解释《大 学衍义》,言辞和内容明晰而有条理 C.得所请而后行——得到所请求的地方然后才能实行 D.如董主簿比者——和董主簿接近的人 20.下面是赵璧的言行,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他果敢有胆识的一 组是(3 分) ( ) ①驰驿四方,聘名士王鹤等 ②请先诛近侍之尤不善者 ③夺其印,置帝前
④按其罪,立斩之 ⑤如董主簿比者,尚有其人,俟尽诛之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⑤ 2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世祖做亲王时就很赏识赵璧,从日常生活到工作学习,各方面都 对赵璧特别关照 B.宪宗即位后向赵璧询问治国方略,赵璧答话不讲究语言艺术,把 宪宗和世祖惊出一身冷汗。 断事官牙老瓦赤拿着他的印来暗示宪宗要重用他,保持他的地位, 结果被赵璧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 赵璧了解到刘万户与董主簿的罪行,先斩了董主簿,刘万户前去 拜访赵璧后,知道自己也难逃法网,回家后卧病而死。 22.写作训练 平凡淡漠的故园旧貌,尘封已久的童年往事,在很多时候,往往会因 种不经意的触动沾惹出缕缕扯不断的情思 在读了上面一段话之后,请以回忆家乡风物人情或童年琐事为题材 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 试卷答案 1.B(A孥nC丧 sang d窆bian) 2.A(唐代二品以上官员死 都叫薨) 3.C(A“羞”通“馐”,B“世”通“逝”,D“敛”通“殓”) 4.D(例句“省”探视、问 候:A知道,B减少,C检查,D探视、问候,与例句同) 5.BC(A代词BC均为语气副词D 连词) 6.B(ACD均为结构助词“的”,B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7.C(天:使动用 法)8.D9.A①)连词“来”,②介词“在”(B结构助词“的”:C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 气:D介词,“在”。) 10.B11.A裔:边远的地方 12.A(A宾语前置、BCD均 为被动句) 13.B(“材”通“才”) 14.C(A古义“不推行”B古义“人有能力”D 古义“形势确立”C古今均为“互相了解”、“知己”) 15.D16.B(对待)17.C(A赞 赏:B追究:C增加/更加:D刚到任) 18.A(①替②因为③④为定语后置的标志)19.B(A 不叫名字,C请求的事,D和董主簿勾结的人)20.D21.B(没有宪忠)22.略
④按其罪,立斩之 ⑤如董主簿比者,尚有其人,俟尽诛之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⑤ D.②③ 2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世祖做亲王时就很赏识赵璧,从日常生活到工作学习,各方面都 对赵璧特别关照。 B.宪宗即位后向赵璧询问治国方略,赵璧答话不讲究语言艺术,把 宪宗和世祖惊出一身冷汗。 C.断事官牙老瓦赤拿着他的印来暗示宪宗要重用他,保持他的地位, 结果被赵璧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 D.赵璧了解到刘万户与董主簿的罪行,先斩了董主簿,刘万户前去 拜访赵璧后,知道自己也难逃法网,回家后卧病而死。 22.写作训练 平凡淡漠的故园旧貌,尘封已久的童年往事,在很多时候,往往会因 一种不经意的触动沾惹出缕缕扯不断的情思…… 在读了上面一段话之后,请以回忆家乡风物人情或童年琐事为题材, 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文章。 试卷答案: 1.B(A 孥 nú C 丧 sāng D 窆 biǎn) 2.A(唐代二品以上官员死 都叫薨) 3.C(A“羞”通“馐”,B“世”通“逝”,D“敛”通“殓”) 4.D(例句“省”探视、问 候;A 知道,B 减少,C 检查,D 探视、问候,与例句同) 5.BC(A 代词 BC 均为语气副词 D 连词) 6.B(ACD 均为结构助词“的”,B 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7.C(夭:使动用 法) 8.D 9.A①)连词“来”,②介词“在”(B 结构助词“的”;C 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 气;D 介词,“在”。) 10.B 11.A 裔:边远的地方 12.A(A 宾语前置、BCD 均 为被动句) 13.B(“材”通“才”) 14.C(A 古义“不推行”B 古义“人有能力”D 古义“形势确立”C 古今均为“互相了解”、“知己”) 15.D 16.B(对待)17.C(A 赞 赏;B 追究;C 增加/更加;D 刚到任) 18.A(①替②因为③④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19.B(A 不叫名字,C 请求的事,D 和董主簿勾结的人)20.D 21.B(没有宪忠)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