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辞格的运用 辞格是对本民族语言的语音、语义及话语结构进行特殊组合的一些独具效果的言语表达 方式。 易混辞格的区别 式的选择,其目的都在子使语 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无论词语的锤炼、还是两 、生云 精炼的基础 使语言运用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鲜明、生动。让语言增色生辉,闻者喜闻,看者乐看,言 有艺术的魅力,能械起人感情的波澜,激发人进发出思想的火花,引起人的内心的共鸣,产 生一种吸引人,感染人甚至征服人的力量。除了炼词炼句,还必须重视作为重要修辞方式的 种种修辞格的掌握。修辞格简称辞格,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对语言者意加工而形成的 具有一定特点的修辞方式,属于修辞手段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主要阐述易混辞格之间的界 限。 (一)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是打 下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事物或说 适理 比拟是根 或把甲物出 还是明显的。 第一,内容重点不同。比喻的重点在“喻”,是以乙事物比方甲事物,甲乙两事物一主 从:比拟的重点在“拟”,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第二,构成的要求不同。比喻的主体部分是本体和喻体,本体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但喻体就必须出现。比拟构成的要求恰恰相反,被比拟的事物(本体)必须出现,而拿来作 比拟的事物(拟体)并不出现。如: 猛 理被装上 我们的血肉 尖上》) 被陷害, 冤。(艾青《浪 例①中的“毒蛇猛兽”是拿来作比方的事物是喻体,而本体 则没有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 ,这是借喻。例②中的“正义被绑者示众,真理被蒙 上眼睛”就是比拟中的拟人。“正义”“真理”是被比拟的事物,即本体,它出现了。而用来 作比拟的事物 一人,却没有出现。总之,比喻里的喻体必须出现,比拟里的拟体一定不出 现,这种构成要求的相反性,是比喻和比拟的重要区别。 变成 情的动词。如 的舞 迅《故乡》)】 例③是比喻,主体叶子是主语,调语动词是“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是宾语。即主体 是主语,喻词是谓语,喻体是宾语。这是比喻的固定格式。即使是借喻,也可以还原成明喻 或暗喻,而其意思不变。比拟的拟体一定不出现,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比拟的句法结构就 以主谓式居多。即使有时也用主谓宾式的句法,但作谓语的动词绝对不是“像”这类词,而 往往是表示人或动物行为、情感的动词。例④中的“飞”是某些动物所具有的能力,人是不 会飞的,作者把宏儿当做会“飞”的鸟来描写,是极言其心情急切和动作轻快。然而,拟体 平没有出 第四,表达效果不同。比 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 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 的头象比拟可以调动想象
第五章 辞格的运用 辞格是对本民族语言的语音、语义及话语结构进行特殊组合的一些独具效果的言语表达 方式。 一、易混辞格的区别 “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无论词语的锤炼,还是句 式的选择,其目的都在于使语言的运用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语言的准确应包括两 层意思:一是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二是准确地表达思想,在准确、周密、精炼的基础上, 使语言运用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鲜明、生动。让语言增色生辉,闻者喜闻,看者乐看,富 有艺术的魅力,能掀起人感情的波澜,激发人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引起人的内心的共鸣,产 生一种吸引人,感染人甚至征服人的力量。除了炼词炼句,还必须重视作为重要修辞方式的 种种修辞格的掌握。修辞格简称辞格,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对语言着意加工而形成的 具有一定特点的修辞方式,属于修辞手段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主要阐述易混辞格之间的界 限。 (一)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它一般 分为三个部分,本体(被比方的事物)、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喻词(标明比喻关系的词)。 按这三个部分的异同和显隐情况,比喻又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个基本类型。比拟是根 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辞格。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 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为“拟体”。比喻和比拟有某些相似点,都是两事物相比。但区别 还是明显的。 第一,内容重点不同。比喻的重点在“喻”,是以乙事物比方甲事物,甲乙两事物一主 一从;比拟的重点在“拟”,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第二,构成的要求不同。比喻的主体部分是本体和喻体,本体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但喻体就必须出现。比拟构成的要求恰恰相反,被比拟的事物(本体)必须出现,而拿来作 比拟的事物(拟体)并不出现。如: ①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②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连元帅也被陷害,总理也死而含冤。(艾青《浪 尖上》) 例①中的“毒蛇猛兽”是拿来作比方的事物是喻体,而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敌人, 则没有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了。这是借喻。例②中的“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 上眼睛”就是比拟中的拟人。“正义”“真理”是被比拟的事物,即本体,它出现了。而用来 作比拟的事物——人,却没有出现。总之,比喻里的喻体必须出现,比拟里的拟体一定不出 现,这种构成要求的相反性,是比喻和比拟的重要区别。 第三,语句的结构不同。比喻的基本句法结构是主—谓—宾。谓语一般是“像”“是” “变成”等动词。比拟的语句结构一般是主—谓式,作谓语的动词一般是表示人的行为、感 情的动词。如: ③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④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 迅《故乡》) 例③是比喻,主体叶子是主语,谓语动词是“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是宾语。即主体 是主语,喻词是谓语,喻体是宾语。这是比喻的固定格式。即使是借喻,也可以还原成明喻 或暗喻,而其意思不变。比拟的拟体一定不出现,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比拟的句法结构就 以主谓式居多。即使有时也用主谓宾式的句法,但作谓语的动词绝对不是“像”这类词,而 往往是表示人或动物行为、情感的动词。例④中的“飞”是某些动物所具有的能力,人是不 会飞的,作者把宏儿当做会“飞”的鸟来描写,是极言其心情急切和动作轻快。然而,拟体 “鸟”并没有出现。 第四,表达效果不同。比喻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 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比拟可以调动想象, 勾画形象。它赋无生物以生命力,化无情物为有情物,让死的活起来,跃跃欲试、栩栩如生; 可以烘托气氛,抒发主观感情,增强感染力。人们在情感强烈时,往往移情于物,借物抒情
(二)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众°借代家是十分密切的代其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在借验里,本体和 密切的。借代是 名林 刀相关 。由 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 成尘雾和碎末 (高尔基《海燕》 ②在血雨昵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袁度《井风聚竹》】 句中的“翡深”和“血雨醒风”是借命环是借代眼?一般用下别方法去判图 第一,看它们与本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构成的客观基础不同)。借喻是比喻的 种,它与本体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但在某一点上与本体有相似关系。如例①中的“翡翠 的本体是“海浪”,喻体与本体之间在“翠绿”这一颜色上相似,所以作者直接用翡翠米代 替海浪,因此, 借。 的骨体和本体是 相以点 结合的 “想象的墟以 本体之间则 分色 的“现实 面的,过 在本体 的 腥风” 居杀有相关性 喻和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借哈的构成基础是本体 与喻体之间的 相 某方面相似 借代的构成基础是本体与借体之间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跟本体有某种关系 二者区别关键在于相关相似,虽然“相似”也是一种“相关”,但“相关”并不都是“相似”】 比如“枪”和“军队”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借“枪”来代替“军队”,构成借代,但“枪 和“军队”并没有相似点,所以不能构成借喻 第二,语言格式变换不同。借喻和借代的若眼点不同,借喻的者眼点在“喻”,是要品 下公场体米或成不以变成做年儿童像是 的 喻体“花 的花朵 :少 因出 L供 借代考 借代不能换作明响 白朗航 浪是船的 在,是部分代整体,不能换成明,如例②不能说“居杀像血雨腥风”。特别是借代中那些 且体的人,物的代用,借代只是直呼北借体而已,事不能构成出喻格式 “红领巾”借代 少先队员,不能说成“少先队员像红领巾”,由于“红领巾”和少先队员所指同一,所以“红 领巾”只是直呼其代体而己。 第三,作用不同。借喻是打比方,虽然也是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但重在描写说明,描 绘形象。如 事作 鹰翱翔”,“银鹰”让人联想到矫健的雄鹰。借代是换名,是直接把甲事物叫 是代替,重在揭示特征 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 动的效 以鲜明的特征引人注目 和排 比的区 意义上 排列的辞格 相 ,使内容和语势增强的辞格。从定义上看,排比和对偶有许多相似处,它们都要求绘 似,意义密切联系,都具有均衡美、对称美。尽管如此,它们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形式上看:①二者所含结构项数目不同。排比由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而对偶 仅限于两项。②字数要求不同。对偶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排比只要求结构相似,字数 可以不等。③对偶用字力求不重复,而排比则常用相同的词语作提示语。④对偶是对称性结 构,而排比是连串性结 如: 卖面晶盒梦 满是高过 头的野花,红、黄 紫, 天1
(二)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就是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的一种比喻。在借喻里,本体和 喻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 替。借代也叫“换名”。由于二者都是用乙事物代替甲事物,都不出现本体,借喻只出现喻 体,借代只出现借体,所以有时难于区别。如: 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 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②在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袁鹰《井冈翠竹》) 句中的“翡翠”和“血雨腥风”是借喻还是借代呢?一般用下列方法去判断: 第一,看它们与本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构成的客观基础不同)。借喻是比喻的一 种,它与本体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但在某一点上与本体有相似关系。如例①中的“翡翠” 的本体是“海浪”,喻体与本体之间在“翠绿”这一颜色上相似,所以作者直接用翡翠来代 替海浪,因此,这是借喻。借喻的喻体和本体是靠“相似点”结合的“想象的虚拟”关系, 与本体无实在的联系。而借代的借体与本体之间则是相关关系,是“不可分离”的“现实的 实际”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有实在的联系。这种相关性是建立在本体自身的特征,职业诸 方面的,通过名词的替代使用表现出来。如例②中的“血雨腥风”指代敌人的屠杀,因为杀 人要流血,血有腥味,所以,“血雨腥风”与屠杀有相关性。这是借代。由此可以看出,借 喻和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借喻的构成基础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与本体 某方面相似;借代的构成基础是本体与借体之间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跟本体有某种关系。 二者区别关键在于相关相似,虽然“相似”也是一种“相关”,但“相关”并不都是“相似”。 比如“枪”和“军队”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借“枪”来代替“军队”,构成借代,但“枪” 和“军队”并没有相似点,所以不能构成借喻。 第二,语言格式变换不同。借喻和借代的着眼点不同,借喻的着眼点在“喻”,是要显 示两种事物的类似,用喻体来刻画或说明本体。借喻往往可以变换成明喻或暗喻。如“祖国 的花朵”喻体“花朵”指“少年儿童”,这是借喻,可以转化成明喻或暗喻:少年儿童像(是) 祖国的花朵。又如“银鹰翱翔”,“银鹰”与飞机之间没有具体实在的关系,可换成明喻:飞 机如银鹰般翱翔。因此“银鹰翱翔”是借喻。如例①可以说“海浪像翡翠”。而借代着重在 “代”,着重在指称,借代不能换作明喻或暗喻。如“白帆远航”,帆是船的一部分,关系实 在,是部分代整体,不能换成明喻,如例②不能说“屠杀像血雨腥风”。特别是借代中那些 具体的人,物的代用,借代只是直呼其借体而已,更不能构成比喻格式。如“红领巾”借代 少先队员,不能说成“少先队员像红领巾”,由于“红领巾”和少先队员所指同一,所以“红 领巾”只是直呼其代体而已。 第三,作用不同。借喻是打比方,虽然也是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但重在描写说明,描 绘形象。如“银鹰翱翔”,“银鹰”让人联想到矫健的雄鹰。借代是换名,是直接把甲事物叫 作乙事物,作用是代替,重在揭示特征,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 具体生动的效果。如“白帆”以鲜明的特征引人注目。 (三)对偶和排比的区别 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 排列的辞格。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 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的辞格。从定义上看,排比和对偶有许多相似处,它们都要求结构相 似,意义密切联系,都具有均衡美、对称美。尽管如此,它们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形式上看:①二者所含结构项数目不同。排比由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而对偶 仅限于两项。②字数要求不同。对偶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排比只要求结构相似,字数 可以不等。③对偶用字力求不重复,而排比则常用相同的词语作提示语。④对偶是对称性结 构,而排比是连串性结构。如: ①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 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碧野《天山 景物记》)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例①是谓语排比,构成博喻,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天山野花的美丽、鲜艳。例②是对偶中 的正对,从两个方面说明一个道理: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第二,从内容上(意义)看:对偶上下两联的意思可以相关、相似,也可以相反,而 排比各项的意思只能表示相关、相近,是同一范围,同一性质的几个方面的意思的发挥,不 能表达相反的意:书,声声入耳。 。天下事 事事关心 镰刀开出新乾坤。 ⑤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⑥举行竞塞,有的时候在礼堂,有的时候在空洞前边,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例③是明代 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写的对联。上联描绘自然界的风雨声和读书声交织在一志 的情景,下联说 表明 东林 双上的) 两的内 对比的方 为容都是描写纺纱 赛,排出 从效果上看: 对偶字勒 结物相 不 赛的 称救文关和产韵和 ,节鲜明,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易背易记 排比侧重于加强语势,把话一连串说出来,能收到节奏和谐,情绪激昂,语气滔滔而来的效 果,增强语言的旋律美和表达力。如: ⑦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丹。(格言) ⑧他们的品质是 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 样地纯朴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 和魏《是最可爱的 气( 格和是排 (四)对偶和对出的区别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 照。因此,对比和对偶不同,容易辨别。 第一,着眼点不同。对比若眼于意义、内容,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 如何,对比的基本特点是意义上的“对立”:对偶着跟于结构形式,它要求结构相同,字数 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分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完的的 轻浮。②是对比,将成士”和“蝇拿来对比,尖锐地讽刺 当时某些诬蔑革命者的奴才们 持了坚持革命的勇敢的战 策一 由于对比和对偶是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所以同一段语言文字就 有可能兼属对比与对偶两种辞格,从内容上看是对比,从形式上看又是对偶。对偶中的反 对,从内容上看就是对比。如: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青甘为情子 ,(鲁迅《自嘲》) 《自嘲》诗中的两句名句,作者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表达 意思正好相反的内容。从结构 上看是对偶中的反对 又是 是辞格兼用 现象。 于它的结构形式是否“对称”。如 人民当牛 我多家(有的人
例①是谓语排比,构成博喻,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天山野花的美丽、鲜艳。例②是对偶中 的正对,从两个方面说明一个道理: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第二,从内容上(意义)看:对偶上下两联的意思可以相关、相似,也可以相反,而 排比各项的意思只能表示相关、相近,是同一范围,同一性质的几个方面的意思的发挥,不 能表达相反的意思。如: 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④斧头劈翻旧世界, 镰刀开出新乾坤。 ⑤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⑥举行竞赛,有的时候在礼堂,有的时候在窑洞前边,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例③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写的对联。上联描绘自然界的风雨声和读书声交织在一起 的情景,下联说读书人要关心政治,表明了东林党人在政治上的抱负。两句的内容相似,互 相补充,互相映衬,这是正对。例④是用新与旧对比的方法,概括地描绘了革命者的大任。 形象具体,气壮山河。两句意思相反,这是反对。例⑤上下两句的意思互相关联,这是串对。 例⑥三项是并列的,内容都是描写纺纱比赛,排出的三项只是写比赛的不同地点,这是排比。 第三,从效果上看: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语句成对,所以对偶的表达效果是工整 匀称,整齐美观,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易背易记; 排比侧重于加强语势,把话一连串说出来,能收到节奏和谐,情绪激昂,语气滔滔而来的效 果,增强语言的旋律美和表达力。如: ⑦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格言) ⑧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 样地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例⑦用对偶形式生动表明了学习贵在“勤”和“韧”。例⑧是排比,从“品质、意志、 气质、胸怀”四个方面集中地说明了志愿军高尚的思想品格和共产主义的精神面貌,淋漓酣 畅地抒发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无限敬慕的热爱之情。 (四)对偶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 照。因此,对比和对偶不同,容易辨别。 第一,着眼点不同。对比着眼于意义、内容,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 如何,对比的基本特点是意义上的“对立”;对偶着眼于结构形式,它要求结构相同,字数 相等,对偶的基本特点是结构上的“对称”。如: 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②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鲁迅《战士和苍蝇》) 例①是对偶,选取了“芦苇”“竹笋”的特点,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那些“徒有虚名并 无实学的人”的空虚和轻浮。例②是对比,将“战士”和“苍蝇”拿来对比,尖锐地讽刺了 当时某些诬蔑革命者的奴才们,坚决地支持了坚持革命的勇敢的战士。 第二,由于对比和对偶是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所以同一段语言文字就 有可能兼属对比与对偶两种辞格,从内容上看是对比,从形式上看又是对偶。对偶中的反 对,从内容上看就是对比。如: ③橫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这是鲁迅先生《自嘲》诗中的两句名句,作者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表达了 意思正好相反的内容。从结构上看是对偶中的反对,从意义上看又是对比了。这是辞格兼用 现象。当然对比不一定都是对偶,这要取决于它的结构形式是否“对称”。如: ④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臧克家《有的人》)
例④用“骑”“俯”两种对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的鲜明对比,有力地反映了两个对立阶 级的人 ,从而刻画了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形象,收到了很好的艺 这只 7 下同 对比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使好坏更显 面地看问题、 反映 一的美 快感,对偶从形式上看 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从内容上看, 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五)对比和村托的区别 衬托是用相类似的事物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的辞格,也叫映衬。宋代郭 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 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虽然说的是画画,但道理同然,这里的“烟霞”“掩映”就是起 衬托的作用。对主体事物的描写,单从自身去描绘,总是乏力,如能从旁加以衬托,就会使 事物更加鲜明突出,有力地表现思粗感情。深化主。如 晦了 向外 人称呼我为老人了。但在这老人的胞陵 的心在跳动 一颗年轻、炽热 这颗心里,依然不停地发射光和热。(杨沫《我的生平》 例①鲁迅用阴晦的天气,萧索的荒村来映衬“悲凉”的心情,使悲凉的气氛显得格外浓 重了。这是正村。例②用“两鬓斑白”的老人来衬托其“年轻、炽热的心”。这是反衬,从 反面对主体事物进行映衬,从而使主体事物更加鲜明、强烈。 对比它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相反、相对的方面故意放在一起,通 过比较的方法来描写或说明的辞格。衬托中的反衬是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对的客体作陪衬 的,因此,在使用中容易与对比的修辞手法混语,而实际上两者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 有的不 一事 事物显传 出,更加 男 用来陪衬的 对比的目的在于 拿 物相比较 便使于鉴别,无 .分。 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④谦受益,满招损。(格言 例③所以要写“百丈冰”,其原因在于映衬梅花迎寒开放的坚强性格。“花枝”是主,“百 丈冰”是次。即“百丈冰”是为“花技俏”服条的。如果离开陪封梅花。“百丈冰”就失去 它的存在意义了。例④“谦虚”和“自满”, 受” 与“招损” 正一反形成强烈对比,从 而显示出谦虚的态度正确、可贵,而自满的态度错误、恶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并 列的, 如可两开 服 相比 得 件不 论员 述的都为 是冷寂、破败的农村景象 《故乡 的宝库 时间是懒惰者的包袱, 费考的草 例⑤就是一体两面对比,鲜明透彻地说明了时间对四种不同人的不同意义和效应: 第三,使用范围不同。衬托用于写景抒情的比较多,而对比则在议论性的文字中经常出 安 第四,修辞效果不同。衬托在于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感情,深化主题:对 比用比较法提示事物本质,让人们鉴别,以求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排 和反的区别 于结 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 或句子的辞格。打 若 “面 的 比句用 相同的 反复的兼 会你 颗红五足
例④用“骑”“俯”两种对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的鲜明对比,有力地反映了两个对立阶 级的人生观,从而刻画了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形象,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只能是对比,不能是对偶。 第三,修辞效果不同。对比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使好坏更显 露,增强语言的鲜明性,深刻地揭示问题的实质,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对偶由于符合美学上的“对比”“匀称”“平衡”的原理,会给人美感、 快感,对偶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五)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衬托是用相类似的事物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的辞格,也叫映衬。宋代郭 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 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虽然说的是画画,但道理同然,这里的“烟霞”“掩映”就是起 衬托的作用。对主体事物的描写,单从自身去描绘,总是乏力,如能从旁加以衬托,就会使 事物更加鲜明突出,有力地表现思想感情,深化主题。如: ①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 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了。(鲁迅《故乡》) ②两鬓斑白,年轻人已称呼我为老人了。但在这老人的胸膛里,依然有一颗年轻、炽热 的心在跳动着。这颗心里,依然不停地发射着光和热。(杨沫《我的生平》) 例①鲁迅用阴晦的天气,萧索的荒村来映衬“悲凉”的心情,使悲凉的气氛显得格外浓 重了。这是正衬。例②用“两鬓斑白”的老人来衬托其“年轻、炽热的心”。这是反衬,从 反面对主体事物进行映衬,从而使主体事物更加鲜明、强烈。 对比它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相反、相对的方面故意放在一起,通 过比较的方法来描写或说明的辞格。衬托中的反衬是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对的客体作陪衬 的,因此,在使用中容易与对比的修辞手法混淆,而实际上两者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 第一,目的不同。衬托是拿这一事物来陪衬另一事物,使另一事物显得更加突出,更加 鲜明,有主次之分,被陪衬的事物是主,用来陪衬的事物是次。对比的目的在于拿这一事物 同另一事物相比较,使好坏更显露,便于鉴别,无主次之分。如: ③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④谦受益,满招损。(格言) 例③所以要写“百丈冰”,其原因在于映衬梅花迎寒开放的坚强性格。“花枝”是主,“百 丈冰”是次。即“百丈冰”是为“花枝俏”服务的。如果离开陪衬梅花,“百丈冰”就失去 它的存在意义了。例④“谦虚”和“自满”,“受益”与“招损”一正一反形成强烈对比,从 而显示出谦虚的态度正确、可贵,而自满的态度错误、恶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并 列的,如同两峰并峙,谁也不为谁服务,只是互相比较,相得益彰。 第二,条件不同。衬托无论是正衬还是反衬,描述的都是两个事物。如例①鲁迅《故乡》 中的那段描写,一个是“悲凉”的心情,一个是冷寂、破败的农村景象。对比可以是两个事 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如: ⑤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创造者的宝库; 时间是懒惰者的包袱,浪费者的坟墓。 例⑤就是一体两面对比,鲜明透彻地说明了时间对四种不同人的不同意义和效应。 第三,使用范围不同。衬托用于写景抒情的比较多,而对比则在议论性的文字中经常出 现。 第四,修辞效果不同。衬托在于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感情,深化主题;对 比用比较法提示事物本质,让人们鉴别,以求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六)排比和反复的区别 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辞格。排比着眼 于结构相似,语气一致,多项并举;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上的重复,当一个排比句用 相同的词语作“提挈语”时,这就叫排比与反复的合流,或叫排比与反复的兼用。如: ①给你几朵野花,你去想象天边的原野;给你一束流云,你去想象广阔的天空;给你一 颗红五星,你去想象漫天峰火中挺进的铁军
这一段是分句的排比。由于相同的词语“给你”“你去想象”反复出现,使气势更加强 劲,使语意更加突出,因而也叫反复。这是排比与反复的兼用 但是,排 它们又有本质的不同。如何区别呢? 第一,从结构形式 上区分。反复强调语句相同,排比只要求结构相同, 这是两者的根 能叫反 一朵忘掉的花 叫排比。如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闻一多《忘掉她》) ③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 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移,濯濯童山披上了锦装,水库和运河像闪 亮的镜子和一条衣带一样布满山谷和原野。(秦牧《土地》) 例②是单纯的反复。是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闻一多,于1924年去美国留学, 一天,在 远隔重洋的异国士地 女儿,悲痛异常,于是提笔写了 题为《冠 掉她》 这个词,“忘掉她 视了两次 出现 重复、嗦,反而感到深沉 复和某些排比中都 “同”也是不一样的。这不 同的 却一定不是排比。如 ④一片、 片、又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丛都不见。 ⑤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啊 就任这 ,在这里 你水远和我们在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例④头一句为“一片 一片、又一片”,用的是反复,因重复了“一片”三次:二、 两句则不同,虽然“片”字反复出现了。但“片”上的数词却不同了,也就是说,只有部分 同,不是全同,所以可以说是排比,准确地说,是排比、反复兼用了 。例⑤中的名词“总理” 、“在这里 一起”, 尽管有的连实 三句,但因词语和句子全月 时周思来后 玉的浓厚情感及周总理活在人民心中的思 是不清所皮复重有相铜有子,但是,同中有异老正 是两 在结 也可以是不连的 形式上还有另 一个同中之异就是反复可以是连续的 排比则 然,它的几个排比的语句必须是连续 人的 下的毛 天比 一天堆得高,为竹 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的竹桥,也一天比一天往上长。(袁鹰《井冈翠竹》) ⑦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例⑥中的“一天比一天”是短语的间隔反复。例⑦中的“沉默啊”“沉默啊”两句相连。 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隔开,是连续反复:“在沉默中”“在沉默中”两处中间被别的词语隔开, 是间反复,作将连实反复和间隔反复交错使用,可以表现感情由低到高,由一股到强 的发展变化 的分多 第四个是 召人民群众不婴在沉默中灭 而要在沉默中爆发,起来向反动统治者作殊死的斗争,这样 写,增强了 辞作用主要是加强气势, ,打发
这一段是分句的排比。由于相同的词语“给你”“你去想象”反复出现,使气势更加强 劲,使语意更加突出,因而也叫反复。这是排比与反复的兼用。 但是,排比与反复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辞格,它们又有本质的不同。如何区别呢? 第一,从结构形式上区分。反复强调语句相同,排比只要求结构相同,这是两者的根 本区别。当排比没有出现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只有结构的相同相似,只能叫排比,不能叫反 复。同样,当反复不具备结构相似,多项并举的条件时,也只能叫反复,不能叫排比。如: ②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她已经忘掉了你。 她什么也记不起;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闻一多《忘掉她》) ③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濯濯童山披上了锦裳,水库和运河像闪 亮的镜子和一条衣带一样布满山谷和原野。(秦牧《土地》) 例②是单纯的反复。是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闻一多,于 1924 年去美国留学,一天,在 远隔重洋的异国土地上,想到自己那已夭亡的女儿,悲痛异常,于是提笔写了一首题为《忘 掉她》的悼念诗,所举为诗中一节。诗里反复运用了“忘掉”这个词,“忘掉她,像一朵忘 掉的花!”这句也反复出现了两次,读着这些诗句,并不觉得重复、啰嗦,反而感到深沉、 凝重,催人泪下。例③是三个分句的排比。没有出现相同的词语。 即使是反复和某些排比中都有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但两者的“同”也是不一样的。这不 一样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反复要求的是语句的完全相同;排比要求的是部分相同。全 同的一定是反复,却一定不是排比。如: ④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丛都不见。 ⑤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例④头一句为“一片、一片、又一片”,用的是反复,因重复了“一片”三次;二、三 两句则不同,虽然“片”字反复出现了。但“片”上的数词却不同了,也就是说,只有部分 同,不是全同,所以可以说是排比,准确地说,是排比、反复兼用了。例⑤中的名词“总理”、 短句“就在这里”、“在这里”、“在一起”,尽管有的连续三句,但因词语和句子全同,因此 就是反复。诗人用这种反复的手法把对周恩来同志的浓厚情感及周总理活在人民心中的思想 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反复与排比中虽都有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但是,同中有异。这正 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的各自特点的表现。 除了这点外,反复与排比在结构形式上还有另一个同中之异就是反复可以是连续的, 也可以是不连续的;排比则不然,它的几个排比的语句必须是连续的。如: ⑥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为竹 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的竹桥,也一天比一天往上长。(袁鹰《井冈翠竹》) ⑦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例⑥中的“一天比一天”是短语的间隔反复。例⑦中的“沉默啊”“沉默啊”两句相连, 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隔开,是连续反复;“在沉默中”“在沉默中”两处中间被别的词语隔开, 是间隔反复,作者将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交错使用,可以表现感情由低到高,由一般到强烈 的发展变化:第一个“沉默”悲痛的成分多,第二个“沉默”转为激越,第三个第四个是号 召人民群众不要在沉默中灭亡,而要在沉默中爆发,起来向反动统治者作殊死的斗争,这样 写,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二,修辞作用不同。排比的修辞作用主要是加强气势,提高表达效果。反复的修辞作 用主要是突出语意重点,抒发强烈情感,表达迫切的愿望,用以显示章法,梳理文脉,谐和
音律,增强节奏感,显示语言音乐美,有很强的感染力。 (七)排比和层递的区别 事理的辞格 ,连用结构相似 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 表达层层递进的 处, 的区 从形武上 比结构上要求相同或相似, 相同或相似,也不需要用提示语。如 一般有提示语:层递结构上并不强调 ①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感感楼房披影T 一盏参申打点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贺墩之《回延安》) ②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都一齐 歌唱。(吴伯箫《歌声》】 例①中的 人座 成排比句 ,结构相同, 有共同 到 排列几个结构相似的语句,但是,“百人、千人、万人”,都有由少到多的 从内容上看:排比主要若眼于内容上的平列性,构成排比的内容是一个间愿的几 方面 几个问题,排比的几项是并列的横 向联系层递若眼 成层递的几个语句在内容上必须是递升或递降的,意思逐步加深或减弱,层递是纵向的阶梯 式联系。如: ③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早的甘霖。(吴伯萧《歌声》) ④敬爱的周总理,如果我能用我们换你一年、一月、一日,那怕是一分钟的复生,我们 将争先恐后地献出我们的生命。 个结构 的短语构成排比句 气势足,充分表现了延安歌声的巨 虽是层层递,但对周总理的尤限数与怀念的感情却层 受的里,在的上有北的特点结相同相似。有提示意义内容 又有等次性(层次性),那就是排比与层递的兼用。如 种作风,拿了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测 革命。(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例⑤从结构形式上看, 三个语句的结构相同,并有重复的词语:从内容上看,律己、教 人、指导革命又是层层递升的,既有排比的主要特点,又有层递的主要特点,这就是兼格。 第三,从修辞效果上看:排比在于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用排比说理, 可以把论 点阐述得更 :用拜比打情 可 感情于友得林尽致。层逃可以使培言 用层 以1 识层层深入,加强 说承力用 时以 要这样 就是存心害堂 白 臻《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⑦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洗星海《保卫黄河》】 例⑥中的“害党、害国家、害人民、苦自己”程度由重到轻,逐层降格,阐述了说假话 的危害性。例⑦范围逐步扩大,感情逐层加深,越来越强烈,引起听众的共鸣。这两例都是 排比与层递的兼用。 (八)顶真和回环的区别 项真是用上 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的辞格 也叫联珠 回环是指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 有机联 指 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 决心 来源于正确的 正确的制 和必要的侦察, 和对于各种侦察材卡 毛泽东 ②群众的干劲越大,党越要关心群众生活,党越是关心群众生活,群众的干劲也会越大」
音律,增强节奏感,显示语言音乐美,有很强的感染力。 (七)排比和层递的区别 层递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 事理的辞格。层递与排比都要求有三层以上的意思,或三个以上的事物,这是它们的相同之 处,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从形式上看:排比结构上要求相同或相似,一般有提示语;层递结构上并不强调 相同或相似,也不需要用提示语。如: ①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贺敬之《回延安》) ②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都一齐 歌唱。(吴伯箫《歌声》) 例①中的“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构成排比句,结构相同,有共同 的提示语。例②中的“上百人”“上千人”与“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结构不相似,并 无排比那样连续排列几个结构相似的语句,但是,“百人、千人、万人”,都有由少到多的递 升关系,是层递。 第二,从内容上看:排比主要着眼于内容上的平列性,构成排比的内容是一个问题的几 方面,或相关的几个问题,排比的几项是并列的横向联系;层递着眼于内容上的层次性,构 成层递的几个语句在内容上必须是递升或递降的,意思逐步加深或减弱,层递是纵向的阶梯 式联系。如: ③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吴伯箫《歌声》) ④敬爱的周总理,如果我能用我们换你一年、一月、一日,哪怕是一分钟的复生,我们 将争先恐后地献出我们的生命。 例③三个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短语构成排比句,气势足,充分表现了延安歌声的巨大 力量。例④时间一个比一个短,虽是层层递减,但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与怀念的感情却层层 加深、强化了。 如果一连串语句里,在结构上有排比的特点,结构相同或相似,有提示语,意义内容上 又有等次性(层次性),那就是排比与层递的兼用。如: ⑤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 革命。(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例⑤从结构形式上看,三个语句的结构相同,并有重复的词语;从内容上看,律己、教 人、指导革命又是层层递升的,既有排比的主要特点,又有层递的主要特点,这就是兼格。 第三,从修辞效果上看:排比在于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 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层递可以使语言一环 扣一环,一步紧一步形成一种“渐层美”。用层递说理,可以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入,加强 说服力;用层递抒情,可以使感情逐渐强烈,印象逐渐加深,增强感染力。如: ⑥如果说在过去那种情况下有些还可以谅解,那么现在继续说假话,就很不对了。谁还 要这样做,就是存心害党、害国家、害人民、害自己。(聂荣臻《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⑦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冼星海《保卫黄河》) 例⑥中的“害党、害国家、害人民、害自己”程度由重到轻,逐层降格,阐述了说假话 的危害性。例⑦范围逐步扩大,感情逐层加深,越来越强烈,引起听众的共鸣。这两例都是 排比与层递的兼用。 (八)顶真和回环的区别 顶真是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的辞格, 也叫联珠。回环是指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 有机联系的辞格。如: ①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 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毛泽东《中国革命 战争的战略问题》) ②群众的干劲越大,党越要关心群众生活,党越是关心群众生活,群众的干劲也会越大
例①毛泽东用顶真手法揭示出“正确的部署”、“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判断”同“侦察” “思索”之间的因果关系。例②是句子的回环,说明了党群的密切关系。顶真和回环在头尾 顶 一点上相似,但又有根本上的不同 第一,词语要求不同。回环的相邻两句之间,只是语序不同,而词语却是基本相同的 顶商不然:除摩了商的表居与下狗头的语相外 则接不 语基本相同。只是质序不 见根据前后两句的词语只是育足 相同,只是 区别开来 一语序有别的特食不抗,以真白以是两包,也可以是两句以上,知:一 策一 ③保很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西湖美景 锦带桥,桥洞圆,圆如镜,镜照东岸朝阳 ④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袁鹰《井冈翠竹》) 例③是明代杭州某知府与徐文长对的一副顶真联,上下联都是四句,环环相扣。例④用 回环揭示毛 青黄交替的自然规律, 第三,结构形式不同,顶真是 映事物 的 接或联结关系的 它从 个事物到另 事物 ,具机处 则是颠倒上下句词语的语序,形成回环往复,反映从 结构形式为:甲一乙, 甲,来回穿梭, 反映事物之 相互依存或密切关联的辩证关系 第四,修辞作用不同。顶真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如例①就是利用前顶后接,肖 尾蝉联的语句结构形式,层层推进,把正确的部署、决心、判断,周到必要的侦察,连贯的 思索之间的递相依存的内在联系作了清楚的阐述。说理周密谨严,表达如行云流水,气势贯 通。顶真状物叙事,条理清晰。例③利用顶真的特点,条理分明地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 系。句句项接,顺势而下,显得格外明快流畅。顶真抒情写意,格调清新。如: 山坡, 浪波翻腾激情涌 激桔滚湾似汀河 江河流水深又长 长笛伴我唱新歌。(古月《草原春早》) 风这益抚愤的诗露借王邻近句子的头尾鲜联,不断顶接出新的内容,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绘 以格调清新的感觉 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 使人容是使人容 学需要红受:会受使的学的春天 ⑦摔碎了泥人再重和 再捏一个你来再捏一个我: 哥哥身上有妹妹, 妹妹身上有哥哥。(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⑧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歌曲《月之故乡》) 例⑥是词的回环,论述了 社会主义”和“料学 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密切关系。例 ⑦是句子回环 用但 王贵与李香香的恩爱之情,让人感到“情深无限”。例⑧用回 环叙景 状出 形 的 形式,对事物的性
例①毛泽东用顶真手法揭示出“正确的部署”、“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判断”同“侦察”、 “思索”之间的因果关系。例②是句子的回环,说明了党群的密切关系。顶真和回环在头尾 顶接这一点上相似,但又有根本上的不同。 第一,词语要求不同。回环的相邻两句之间,只是语序不同,而词语却是基本相同的。 顶真则不然,除了前句的末尾与下句开头的词语相同外,其他词语则基本不同。如例①几个 分句之间,除了前句末尾与后句开头的词语是相同的,其它词语却完全不同了。例②中的词 语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可见根据前后两句的词语只是首尾相同,还是基本相同,只是 语序有别的特点,就可以把顶真与回环区别开来了。 第二,句数不同。回环一般限于两句,顶真可以是两句,也可以是两句以上。如: ③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西湖美景 锦带桥,桥洞圆,圆如镜,镜照东岸朝阳。 ④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袁鹰《井冈翠竹》) 例③是明代杭州某知府与徐文长对的一副顶真联,上下联都是四句,环环相扣。例④用 回环揭示毛竹青黄交替的自然规律,从而表现了毛竹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结构形式不同。顶真是反映事物间的顺接或联结关系的,它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 事物,顺连而下,只顶接不回转,其轨迹是直线形,不是递升或递降的关系。它的结构形式 为:甲→乙,乙→丙,丙→丁.可以一直联缀下去,突出事物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回环 则是颠倒上下句词语的语序,形成回环往复,反映从甲事物到乙事物,又从乙事物到甲事物, 既顶接又回转,其轨迹是圆周形,结构形式为:甲→乙,乙→甲,来回穿梭,反映事物之间 相互依存或密切关联的辩证关系。 第四,修辞作用不同。顶真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如例①就是利用前顶后接,首 尾蝉联的语句结构形式,层层推进,把正确的部署、决心、判断,周到必要的侦察,连贯的 思索之间的递相依存的内在联系作了清楚的阐述。说理周密谨严,表达如行云流水,气势贯 通。顶真状物叙事,条理清晰。例③利用顶真的特点,条理分明地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 系。句句顶接,顺势而下,显得格外明快流畅。顶真抒情写意,格调清新。如: ⑤茵茵牧草绿山坡, 山坡畜群似云朵, 云朵游动笛声起, 笛声悠扬卷浪波。 浪波翻腾激情涌, 激情滚滚似江河, 江河流水深又长, 长笛伴我唱新歌。(古月《草原春早》) 例⑤这首抒情的诗歌,借助于邻近句子的头尾蝉联,不断顶接出新的内容,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给人以格调清新的感觉。 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在视觉上语感上都 给人以循环往复的美感。用回环论理,使人容易理解事物的辩证关系;用回环抒情,使人感 到深情无限;用回环叙景,使人容易体会出景物间的联系。如: ⑥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⑦摔碎了泥人再重和, 再捏一个你来再捏一个我; 哥哥身上有妹妹, 妹妹身上有哥哥。(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⑧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歌曲《月之故乡》) 例⑥是词的回环,论述了“社会主义”和“科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密切关系。例 ⑦是句子回环,用回环抒发了王贵与李香香的恩爱之情,让人感到“情深无限”。例⑧用回 环叙景,状出了景物间的联系。 (九)顶真和顶释的区别 顶释是指在描述事物或表达情感时,先扼要地写出事物总的性质状态或人的总体印象, 然后运用顶接的形式,对事物的性质状态及人的总体印象,在程度上进行补充说明,或作进
一步描述的辞格。如: 以个人 。(刘湛秋《无题》 粒沙子都容纳不进 有时候 深得让你奇怪/不仅可包容整个世界 不能诱视你的灵迪(委胁海夏明睛》) 例①先总写教室的“静”,这能给人一种总的印象,但这种印象比较笼统,也很模糊, 不够具体,鲜明,于是采用顶释的形式,对“静”在程度上作进一步描述:“静得可以听到 每个人的心跳和呼吸”。这样,给人的印象就非常具体,非常深刻。例②先总写,后补充描 既有总体概 有具体描述,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如果少了后者,只剩“生活总是 印象 太抽 总的性质状态,接分别给予程 可以看出:顶释的语法特点是它补释的成 字作为标 的分在句子中一般作补语,常有“得 项释与顶真类似,都是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但它们又有明显的 别 第一 ,表现的关系不同。顶释表现的是概括说明与具体解释,扼要叙述与补充描写的 关系:项真表现的则是事物之间的连锁关系。 要 ,句数不同。顶释一般只有两部分,中心词语只蝉联一次:项真则可以一而二、 而三地依次蝉联下去 第 顶接的词语不同。顶释蝉联的一般是形容词或动词,顶真蝉联的成分一般是名 词,有的是 的 会出水 轻的词“ 竹鞭: 是形容有 样写给人印象鲜明、具体、 是名词 阐明了“竹枝”“竹鞭”与“竹根”之间的有机联系,描绘了毛竹旺盛的生命力」 (十)语义双关和借喻的区别 语义双关是双关的一种,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 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辞格。借喻是比喻的一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 出现, 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如: 我说 《我 壁呢?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 的, 切空 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 脚, 是主 笔半认直的活夜晚漆里 击路不面 际上是通过语义双烈关 含蓄地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老百姓办事不容易 ,表达上显得诙谐 幽默。例②用喻体“又长又臭的婆娘的裹脚”来比喻长而空的文章 这里只出现了喻体 沿有出现本体,也沿有喻词。这种比喻以哈体代替本体,有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的作用。由 此可见,语义双关和借喻是根本不同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鉴别。 第一,结构方式不同。借喻是喻体表本体,说的是喻体,要表达的是本体事物,是比喻 比喻的关系,本体同喻体间必定有相似点。而语义双关是关涉两项,表达的是两种意思 借 关顾两个事物,表里意思不一,说的是一回事,本意却是另一回事, 起暴雨。多 识到 静两个同时哭了,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 之歌 中国人民终 头上 例③中的“夜”和“长夜 ”都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时间,二是比喻反动统治:“暴雨
一步描述的辞格。如: ①教室里真静啊,静得可以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和呼吸。 ②生活总是那样美好, 美好得像这浓郁的夏天。(刘湛秋《无题》) ③有时候/我显得很浅很浅 浅得令你吃惊/甚至连一粒沙子都容纳不进 有时候/我又显得很深很深 深得让你奇怪/不仅可包容整个世界 还能透视你的灵魂(季渺海《眼睛》) 例①先总写教室的“静”,这能给人一种总的印象,但这种印象比较笼统,也很模糊, 不够具体,鲜明,于是采用顶释的形式,对“静”在程度上作进一步描述:“静得可以听到 每个人的心跳和呼吸”。这样,给人的印象就非常具体,非常深刻。例②先总写,后补充描 写,既有总体概括,又有具体描述,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如果少了后者,只剩“生活总是那 样美好”,给人的印象就太抽象了。例③中的“浅”“深”是总的性质状态,接着分别给予程 度上的描写与说明,增加了情趣和哲理,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顶释的语法特点是它补释的成分在句子中一般作补语,常有“得” 字作为标志。 顶释与顶真类似,都是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但它们又有明显的 区别。 第一,表现的关系不同。顶释表现的是概括说明与具体解释,扼要叙述与补充描写的 关系;顶真表现的则是事物之间的连锁关系。 第二,句数不同。顶释一般只有两部分,中心词语只蝉联一次;顶真则可以一而二、二 而三地依次蝉联下去。 第三,顶接的词语不同。顶释蝉联的一般是形容词或动词,顶真蝉联的成分一般是名 词,有的是短语,有的是句子。如: ④她的脸真嫩,嫩得好像一碰就会出水。 ⑤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理在地下的竹根。 例④就是顶释,顶释的词“嫩”是形容词,前后两句是扼要叙述与补充描写的关系,这 样写给人印象鲜明、具体、深刻。例⑤就是顶真,首尾蝉联的词“竹枝”“竹鞭”是名词, 阐明了“竹枝”“竹鞭”与“竹根”之间的有机联系,描绘了毛竹旺盛的生命力。 (十)语义双关和借喻的区别 语义双关是双关的一种,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 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辞格。借喻是比喻的一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 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如: ①“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 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周烨《我的伯父》) ②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 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例①中的“黑洞洞”“碰壁”表面上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夜晚漆黑,走路不顺,实 际上是通过语义双关,含蓄地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老百姓办事不容易,表达上显得诙谐, 幽默。例②用喻体“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来比喻长而空的文章。这里只出现了喻体, 没有出现本体,也没有喻词。这种比喻以喻体代替本体,有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的作用。由 此可见,语义双关和借喻是根本不同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鉴别。 第一,结构方式不同。借喻是喻体表本体,说的是喻体,要表达的是本体事物,是比喻 与被比喻的关系,本体同喻体间必定有相似点。而语义双关是关涉两项,表达的是两种意思, 借一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关顾两个事物,表里意思不一,说的是一回事,本意却是另一回事, 二者在意义上没有必然联系。如: ③小俞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妙,她和道静两个同时哭了,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 起暴雨。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杨沫《青春之歌》) ④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 例③中的“夜”和“长夜”都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二是比喻反动统治;“暴雨
也有两个意思:一是自然现象,二是比喻突然事件。同时关顾两个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 是语义双关。例④用“三座大山”比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直接代用, 只有 层意思是借 第二,修辞作用不同。借喻旨在“显”,目的是使抽象深奥的事物表达得生动形象、月 体简洁 如例②。语义双关旨在“隐”,言此而意彼,目的在于收到含蓄交碗,幽默风趣的 双果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 反问又叫洁问(或治 问,有时也叫反句。它是无疑面问. 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的辞格。 ,它的答案隐避在请间之中,是 种实答于问的辞格。如: 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 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②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 呢? (碧野《天山景初 例①作者在 鲜战场上,深为中国人 愿军战士的崇高精神和品质所 为赞颂仙 们是 花无边的 投问和后问部是“明 “明知”就是说话的人心中早有答案 问题的结论早 有“底”。“故间”就是为了收到某种修辞效果故意采用发间的形式 这是设问和后司相同的 地方。因为它们都是以问句形式出现,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所以容易相混。区别如下 第一,设问一般是自问自答,答在问外,是直正提出问题:而反问是问而不答,寓答 问,因答案在其反面,并非真正提出什么问题,只是通过问句的形式来表达并强化某个确定 的意思。 设问往往用在论述的开头,引出下面的论述:而反问常常用在论述之后,使结论 更明显,用反问强。 反问句中有 可4 表示肯定 定形式表示否定的内空 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内容 英四修接作用不 口气是启发性、密 量性的:反问则是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表达思想,以加强定或香定的语气如 ③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 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者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例③是设问和反问连用。首先使用设问,提出问题:感想如何?引人注意,提请思考 接着连用两个反问句暗示出答案:战士可爱,战士是英雄,我们自豪。以反问回答设问,使 义草有 语势更加强劲,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和感染力。 连和移就的区别 格。移就也 乙两个事情相 事物的 顺考 的词 上的辞格 ①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 锁得住自己的身, 锁不住革命精神。(杨沫《青春之歌》) ②那是怎样的宁静而幸福的夜啊!(鲁迅《伤逃》) 例①中的“锁”只适用于“身”,不适用于“精神”,由于身体和精神放在一块儿说,便 顺势拈来用在精神上了 例2把适用于人的感受的 移属于“夜 ,由此可见,移就 ,都是 的移用 ,都是把适用于甲的词语用到乙身上去,很容易相混,但它们作为 不同 的辞格 区别如下 从表达 时象 用同 :文有关的词语连用在下文中的修辞方式 移就 时 把本居于甲事物的调地移到
也有两个意思:一是自然现象,二是比喻突然事件。同时关顾两个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 是语义双关。例④用“三座大山”比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直接代用, 只有一层意思是借喻。 第二,修辞作用不同。借喻旨在“显”,目的是使抽象深奥的事物表达得生动形象、具 体简洁。如例②。语义双关旨在“隐”,言此而意彼,目的在于收到含蓄委婉,幽默风趣的 效果。如例①。 (十一)设问和反问的区别 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的辞格。反问又叫诘问(或激 问),有时也叫反诘句。它是无疑而问,一般都只问不答,它的答案隐藏在诘问之中,是一 种寓答于问的辞格。如: 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 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②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 呢?(碧野《天山景物记》) 例①作者在朝鲜战场上,深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精神和品质所感动,为赞颂他 们是“最可爱的人”而发问,以引起读者的思索,然后告诉我们可爱的人的具体对象,以激 起人们对他们的崇敬之情。这是设问。例②用的是反问,表示春天的花园比不过繁花无边的 天山。 设问和反问都是“明知故问”,“明知”就是说话的人心中早有答案,对问题的结论早已 有“底”。“故问”就是为了收到某种修辞效果故意采用发问的形式。这是设问和反问相同的 地方。因为它们都是以问句形式出现,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所以容易相混。区别如下: 第一,设问一般是自问自答,答在问外,是真正提出问题;而反问是问而不答,寓答于 问,因答案在其反面,并非真正提出什么问题,只是通过问句的形式来表达并强化某个确定 的意思。 第二,设问往往用在论述的开头,引出下面的论述;而反问常常用在论述之后,使结论 更明显,用反问强调一下,更有力量。 第三,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地表示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反问句中有否定性词语的,则表示肯定的意思;带肯定性词语的,则表示否定的意思。即用 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的内容,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内容。 第四,修辞作用不同。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口气是启发性、商 量性的;反问则是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表达思想,以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如: ③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 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例③是设问和反问连用。首先使用设问,提出问题:感想如何?引人注意,提请思考; 接着连用两个反问句暗示出答案:战士可爱,战士是英雄,我们自豪。以反问回答设问,使 文章有起有伏,语势更加强劲,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和感染力。 (十二)拈连和移就的区别 拈连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故意把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顺势连用于乙事物的辞 格。移就也是甲乙两个事情相连描述时,把原来用于形容甲事物的词语故意移来用在乙事物 上的辞格。如: ①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 锁得住自己的身, 锁不住革命精神。(杨沫《青春之歌》) ②那是怎样的宁静而幸福的夜啊!(鲁迅《伤逝》) 例①中的“锁”只适用于“身”,不适用于“精神”,由于身体和精神放在一块儿说,便 顺势拈来用在精神上了。例②把适用于人的感受的“幸福”移属于“夜”。由此可见,移就 同拈连,都是词语的移用,都是把适用于甲的词语用到乙身上去,很容易相混,但它们作为 不同的辞格各有不同的特点,区别如下: 第一,从表达对象上看:“拈连”是用同上文有关的词语连用在下文中的修辞方式,上 下文中的两类事物是无关的,只是作者通过联想,把上句中所描写的动作行为进行引申,发 挥,以揭示其深刻含义。“移就”是两个事物相关连时,把本属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移到
乙事物上的。如: ③他们肩上桃的,难道只是粮食?不,他们桃的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袁鹰《井冈翠 竹》 ④我不相信 九七年的历会埋着这样在白的日子李一月的思》 “苍白的日子”的关连点 “荐白”这个词移用了 第二,从表达的内容看:“括连”常常是从具体到抽象,而“移就”常常是从具体到具 体,所移事物都是具体的。如: ⑤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杨 朔《荔枝蜜》) ©他报的账是良心账。 本采是用在”金 拈连”是在甲乙两事物连说时, 将话用于甲事物的 词用于乙事 移目 乙两事物连说 只出现乙句,不出现甲句,而且移就词大多数是形容词,通常是把用来形容人的,移用去作 物的修饰语,移用后构成的句法关系是定语中心语的关系即偏正关系。如: ⑦高原上种下一株树秧,就等于种下一片希望。 ⑧夜里天冷北风急, 班长下岗月儿西: 手拿针线灯下坐 链在堂:〔《情意缝在我心里》 ⑨人穷志不穷 ⑩广场上又烧起欢乐的火。(曲波《林海雪原》》 (11)蔬甫突冷笑高声大, 一种铁青鱼的苦闷和失望.在他紫酱色的胎皮上泛 出来。(茅盾《子夜》) 例⑦中的“种”移用的是动词,和“希望”构成动宾关系。例⑧“情意缝在我心里”的 “缝”字,也是动词,是从“缝军衣”上拈过米连用在这里的。“情意”是主语,“缝”是谓 语中心,它们构成主谓关系。例⑨中的“穷”是形容词,由“人穷”顺势拈连为“志不穷” 例0中的 是表示人的情状 性状的形容词, 闷” 和“ 保事物计的世使表达显得生动、活爱风 (十三)移就和拟人的区别 移就是指甲乙两事物相关联时,将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来用在乙事物上的辞格。拟 人就是将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和感情的辞格。如: ①你们作诗送老刘, 我也作诗送老刘。 醉核日去衡阳 尽愁。(老乞丐作诗) 为山 世事日随淡 店诗人章老标作 现用在“鞍”上了:“寂寞”也是形容人的,现用在
乙事物上的。如: ③他们肩上挑的,难道只是粮食?不,他们挑的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袁鹰《井冈翠 竹》) ④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着这样苍白的日子。(李瑛《一月的哀思》) 例③“粮食”与“无产阶级革命”是没有关连的两类事物,通过联想,把它们“拈连” 到一起了。例④“苍白”原指颜色,这里移用来修饰“日子”。这里抓住“苍白的颜色”与 “苍白的日子”的关连点——灰白色,把“苍白”这个词移用了。 第二,从表达的内容看:“拈连”常常是从具体到抽象,而“移就”常常是从具体到具 体,所移事物都是具体的。如: ⑤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杨 朔《荔枝蜜》) ⑥他报的账是良心账。 例⑤运用了拈连辞格,“酿”本来是用在“蜜”、“酒”等方面的词语,现在挪用为“酿 造生活”,表达的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例⑥运用“移就”,把属于人的“良心”,移来描绘“账”, 表达的内容从具体到具体(人——账)。 第三,从表达形式看:“拈连”是在甲乙两事物连说时,将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 物,含甲、乙两事物的两句必然同时出现,而且拈连词大多数是动词,少数是形容词,移用 后构成动宾或主谓关系,而非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移就”不要求甲、乙两事物连说一般 只出现乙句,不出现甲句,而且移就词大多数是形容词,通常是把用来形容人的,移用去作 物的修饰语,移用后构成的句法关系是定语中心语的关系即偏正关系。如: ⑦高原上种下一株树秧,就等于种下一片希望。 ⑧夜里天冷北风急, 班长下岗月儿西; 手拿针线灯下坐, 为我熬夜缝军衣; 线儿缝在军衣上, 情意缝在我心里。(《情意缝在我心里》) ⑨人穷志不穷。 ⑩广场上又烧起欢乐的篝火。(曲波《林海雪原》) (11)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紫酱色的脸皮上泛 出来。(茅盾《子夜》) 例⑦中的“种”移用的是动词,和“希望”构成动宾关系。例⑧“情意缝在我心里”的 “缝”字,也是动词,是从“缝军衣”上拈过来连用在这里的。“情意”是主语,“缝”是谓 语中心,它们构成主谓关系。例⑨中的“穷”是形容词,由“人穷”顺势拈连为“志不穷”, 构成主谓关系。例⑦例⑧例⑨都是拈连格。例⑩中的“欢乐”是表示人的情状的形容词,这 里用来修饰“篝火”。例(11)中的“铁青色”是表示事物性状的形容词,这里用来修饰“苦 闷”和“失望”。例⑩例(11)都构成偏正关系,是移就格。 第四,从修辞效果看:拈连可以赋予抽象事物以具体形象,使人感到明快而又别致。移 就可以很好地表现人们对事物的情感,造成一种特殊的情调,使表达显得生动、活泼、风趣。 (十三)移就和拟人的区别 移就是指甲乙两事物相关联时,将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来用在乙事物上的辞格。拟 人就是将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和感情的辞格。如: ①你们作诗送老刘, 我也作诗送老刘。 醉鞍日暮去衡阳, 寂寞湘水无尽愁。(老乞丐作诗) ②樟亭驿上题诗客, 一半寻为山下尘。 世事日随流水去, 红花直笑白头人。(唐诗人章孝标作) 例①中的“醉”本来是形容人的,现用在“鞍”上了;“寂寞”也是形容人的,现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