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教育管理专业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7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174.53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1154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0年7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 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按照布卢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A.运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3.关于合作学习叙述正确的是( )。 A.合作学习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 B.合作学习小组中最好有优秀生,这样可以帮助差生 C.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技能 D.合作学习不再需要教师 4.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迁移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学习知识的相互作用,影响学习迁移的 关键因素是原有认知结构的( )。 A.稳定性 B.可辨别性 C.可利用性 D.系统性 941

试卷代号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0 二学 放本 末考 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0 年7 题号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8分,每题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 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 )。 A. 知运 B.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 照布卢姆等 教育 标分 代表着 知学 )。 A. 用B. c.综合 3. 合作学 正确 )。 A. 异质分组 B. 合作学 有优 帮 助 c.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技能 D. 合作 需要教师 4. 移是 结 构 与 作用 迁 移 关键因素是原有认知结构的( )。 A. 稳定性 c.可利用性 B. 可 辨 D. 统性 941

5.科尔伯格研究品德的发展主要是采用( A.深入谈话法 B.两难故事法 C.调查法 D.文件分析法 6.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学习外来动机的因素有( )。 A.父母的奖赏 B.教师的表扬 C.学习材料的趣味性 D.竞争情境 得 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教育经验总结法 2.自我意识 3.创造性 4.教师的威信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从以下4个小题中任选3个小题完成,每小题8分,共 24分) 1.程序性知识的获得由哪几个阶段构成? 2.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3.简述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 4,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942

5. 尔伯 )。 A. B. 难故事法 c.调查法 D. 件分析 6. 能够 外来 )。 A. 奖赏 B. c.学习材料的趣味性 D. 争情 得分|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个 4分,共 6分} 1.教育经验总结法 2. 3. 4. 教师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从以下 4个小题中任选 3个小题完成,每小题 8分,共 24 1.程序性知识的获得由哪几个阶段构成? 2. 述促进学 3. 措施 4. 社会学 942

得 分 评卷人 四、案例分析题(12分) 对于初中的语文课来说,“如何根据段意对课文进行分段”一直以来都是课程教学的重点 和难点之一。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担任初三语文课的刘老师下了很大的功 夫,他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课文分段法”方面的资料,课上认真详细地给同学们讲解每种分段 法,并且根据所讲的每种分段法提供一篇结构完全一样的课文练习,同学们似乎很快就学会 了,刘老师和同学们都感觉不错。可是,在期末语文考试中,面对需要多种分段法参与的阅读 理解题目,还是有不少的同学不知该如何进行分段,最后还影响了整个语文科目的考试成绩, 刘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非常疑虑。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中所学的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对以上教学实例加以分析并谈谈自己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得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一谈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2.试论如何有效地进行原理教学? 943

得分|评卷人 四、案例分析题 2分) 对于初中的语文课来说,"如何根据段意对课文进行分段"一直以来都是课程教学的重点 和难点之一。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担任初三语文课的刘老师下了很大的功 夫,他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课文分段法"方面的资料,课上认真详细地给同学们讲解每种分段 法,并且根据所讲的每种分段法提供一篇结构完全一样的课文练习,同学们似乎很快就学会 了,刘老师和同学们都感觉不错。可是,在期末语文考试中,面对需要多种分段法参与的阅读 理解题目,还是有不少的同学不知该如何进行分段,最后还影响了整个语文科目的考试成绩, 刘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非常疑虑。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中所学的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对以上教学实例加以分析并谈谈自己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得分|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小题 5分,共 0分} 1.结合实际谈一谈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2. 效地进行原 教学 943

试卷代号:115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7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C 2.D 3.AC 4.ABC 5.B 6.ABD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采分点:完整准确地解释概念给4分,按照自己理解解释概念按具体情况给1~3分) 1.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 整合性认识及总结,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2.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认识,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3.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 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 4.教师的威信是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积 极肯定的关系。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师在学生心 目中的威信和信誉。 三、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每小题8分,共24分) 1.程序性知识的获得由哪几个阶段构成?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技能的过程。(2分)它主要由三个 阶段构成: ①陈述性阶段;(2分) ②程序化阶段;(2分) ③自动化阶段。(2分) 2.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①科学选编教材内容; 944

试卷代号 1 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0 0 2010 年 度 学期 开放本科 末考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 年7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8分,每题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 C 2. D 3. AC 4. ABC 5. B 6. ABD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 6分} (采分点:完整准确地解释概念给4分,按照自己理解解释橄念按具体情况给 3分) 1.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 整合性认识及总结,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2. 我意识是 认识 会性 性发展 重要 3. 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 的 和 一切 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 4. 教师 是教师在 交往 形成 是教 所形 种 积 极肯定的关系。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师在学生心 目中的威信和信誉。 三、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每小题8分,共 4分) 1.程序性知识的获得由哪几个阶段构成?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技能的过程。2分)它主要由三个 阶段构成: ①陈述性阶段 2分) ②程序化阶段 2分) ③自动化阶段。 2分) Z. 述促 原则 ①科学选编教材内容; 944

②明确教学目标; ③设计有效教学程序; ④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⑤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概括; ⑥注重知识的应用; ⑦重视学习策略与方法教学等。 (每答出以上一个要点给1分,答出全部要点给8分) 3.简述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 ①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2分) ②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2分) ③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2分) ④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2分) 4.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学习论是20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 是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 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2分)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即注意、保持、复制、动机。(3分)学习过 程的实现需要通过强化来进行,包括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等。(3分) 四、案例分析题(12分)】 ①分段法属于策略性知识的范畴,刘老师重视学习策略教学是非常正确。(2分)虽然学 习策略是一种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的程序性知识,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 这就是同学们似乎都会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很好的掌握。(4分) ②教师运用学习策略组织教学时,要把知识的“运用方法”和“运用条件”结合起来,也就是 说如每种方法配合结构完全-样的课文练习。(3分)但同时要讲清在什么条件下运用某种策 略,使之条件化,而且教师还不能将条件限制的太死。如完全一样的课文练习,就是把条件限 制太死。(3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桑代克认为学习有三条主律和五条副律(2分)。 945

②明确教学目标; ③设计有效教学程序; ④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⑤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概括; @注重知识的应用; ⑦重视学习策略与方法教学等。 (每答出以上一个要点给 1分,答出全部要点给 8分) 3. ①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 2分) ②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 2分) @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 2分) ④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 2分) 4. 杜拉 社会 社会学习论是 0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 是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榜样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 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 2分)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即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3分)学习过 程的实现需要通过强化来进行,包括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等。 3分) 四、案例分析题 2分) ①分段法属于策略性知识的范畴,刘老师重视学习策略教学是非常正确。 2分)虽然学 习策略是一种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的程序性知识,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 这就是同学们似乎都会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很好的掌握。 4分) ②教师运用学习策略组织教学时,要把知识的"运用方法"和"运用条件"结合起来,也就是 说如每种方法配合结构完全一样的课文练习。c3分)但同时要讲清在什么条件下运用某种策 略,使之条件化,而且教师还不能将条件限制的太死。如完全一样的课文练习,就是把条件限 制太死。 3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 5分,共 0分) 1.桑代克认为学习有三条主律和五条副律 2分)。 945

(1)学习的三条主律是: ①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1分) ②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反之,不重复不练习,联 结力量会减弱。(1分) ③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 果而减弱。(1分) (2)学习的五条副律是: ①多重反应原则(1分);②倾向和态度原则(1分);③选择性原则(1分);④同化或类化的 原则(1分);⑤联想交替原则(1分)。 结合实际进行恰当论述另加5分。 2.试论如何有效地进行原理教学? 有效地进行原理教学,可采用以下六个步骤: (1)使学生知道通过学习能懂得可以应用该原理来做什么。如在学习了“热空气上升,冷 空气下降”的原理后,能说明雨的成因,能说明冰箱的安装原理。(2.5分) (2)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重新陈述或回忆已经学会的组成该原理的那些概念,从而为引 出新原理做好准备。(2.5分) (3)用言语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组成原理的那些概念以适当的次序放在一起,形成一个 新的原理。(2.5分) (4)用提问的方式来要求学生说明这个原理的具体实例,并对其回答给予反馈。(2.5分) (5)通过合适的问题,要求学生做言语的陈述。(2.5分) (6)在学习原理之后,提供间隔复习的机会,呈现一些新的实例,让学生回忆并说明这个原 理,使学习的原理得到良好的保持。(2.5分) 946

(1)学习的三条主律是: ①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1分〉 ②练习律:是指剌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反之,不重复不练习,联 结力量会减弱。(1分) ③效果律是指剌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 果而减弱。(1分) (2) ①多重反应原则(1分h②倾向和态度原则(1分h③选择性原则(1分h④同化或类化的 原则(1分) ;⑤联想交替原则(1分)。 结合实际进行恰当论述另加 5分。 2. 地进行原理教学 有效地进行原理教学,可采用以下六个步骤: (1)使学生知道通过学习能懂得可以应用该原理来做什么。如在学习了"热空气上升,冷 空气下降"的原理后,能说明雨的成因,能说明冰箱的安装原理。 (2) 要求 学会 该原理 那些概念 出新原理做好准备。 (3) 用 言语提示 导学 组成原 那些概 放在 新的原理。 (4) 要求学 这个原理 具体 对其 予反 。(2. (5) 通过合适 要求学 。(2. (6) 在学 之后 习 的 实例 这个 理,使学习的原理得到良好的保持。 946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